抬望眼,仰天長嘯,壯誌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聽著嶽飛那充滿磁性的聲音慢慢吟誦,黃毅勳心底湧起一股暖流。我聽到了,我親耳聽到了嶽飛吟誦《滿江紅》!忽然之間心底明悟:怪不得這首詞在宋朝時流傳不廣,除了嶽飛,好多人都明白不能揭皇帝心底的傷疤,卻又不能對嶽飛明說,說了就有指斥乘輿之罪。為了保護嶽飛,大家隻好違心地說這首詞寫得不好,並且故意不外傳有這首詞的存在。嶽飛的孫子不收錄它也是這個原因,收了這首詞,皇帝就不高興,就不利於嶽飛的平反。想到此,黃毅勳也明白了這首詞為什麼會在明朝出現。它在宋朝時是揭皇帝的傷疤,在元朝時更犯了統治者的忌諱,所以在宋元兩代隻能是口口相傳,到明朝才形諸文字。
“好詞!不愧是千古絕唱!”
“不好,我直到現在才明白同僚們的好意。”嶽飛慢慢說道。
黃毅勳平複了一下心情,“大哥,我不讓你再提迎二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
“是什麼?”
“二聖歸來,趙構如何自處?本朝之後的明朝在和蒙古對峙時皇帝也被擄去,大臣於謙另立新君,打敗了蒙古,迎回了老皇帝,結果卻是老皇帝複位,廢了新君,將其終生囚禁,擁立新君的於謙則被殺害。大哥是外臣不考慮二聖歸來後怎麼辦,趙構和朝臣們卻不能不考慮這個問題,所以他們說什麼也不會支持大哥北伐到底。”
“那如何才能得到朝廷的支持?”
“從今天起,大哥隻提驅除韃虜,收複失地,中興宋室,做千古名將。”
嶽飛聽到做千古名將,剛想說話,黃毅勳擺擺手接著說道:“大哥不貪財,不好色,不奢華,甚至不好功名,刻意壓製嶽雲的功勞,軍紀嚴明,不擾民,不殺俘,在諸大將中獨豎一幟。知道大哥的說大哥一心為國,隻想著宋室中興,中國安強。不知大哥的卻會認為大哥在收買人心,胸懷大誌,另有他圖。所以大哥必須公開聲稱自己好名,要做一代名臣,千古名將,才能讓皇帝稍減疑忌之心。”
“看來要成就抗金大業還真不容易。”
“抗金大業係於大哥一身,若大哥自身難保,大業必然不成。所以要成大業,大哥首先要行韜晦之計,對皇帝和文臣須有阿諛之言,奉承之語,不可太過耿直。還有,廣布眼線,隨時注意皇帝和大臣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其三,為防掣肘,應派人經商,自籌糧餉以備一時之需,各地暗探也可隱於商行之中。以上三策,雖不能避免皇帝對大哥下手,也可推遲其下手的時間。”
黃毅勳說完,卻看到嶽飛一臉遲疑。他知道嶽飛既不願阿諛奉承,又不太相信皇帝會真的害他,但能掌握皇帝和大臣的動向,能解大軍缺糧少餉之苦也是好事。他點頭道:“這經商和布暗探之事就托二弟辦吧。二弟下午就在背嵬軍中挑選人手。”“由張橫到軍中挑人吧,就以成立特務隊的名義,我的身份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特務隊?這名字好,二弟就做我的特務隊長。”計議已定,四人徐徐策馬回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