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草原爭雄(2 / 2)

朝廷收到乞顏人來犯的消息已經是十天以後了,這時嶽雲和王保的兩路大軍已經重返草原。看了嶽雲和王保的奏折後,嶽飛和黃毅勳交換了一下意見後決定抓住這一機會。兩人當即決定立即召開最高軍事會議,商議消滅乞顏人的具體部署。經過一天的討論,會議確定了以下內容:首先是戰爭目的不僅是打敗敵人而是務求全殲。要全殲敵人隻靠嶽雲和王保的野戰軍是不夠的,必須傾全國之兵。會議決定寧夏、陝西、河東、河北、燕雲五路每路派二個師投入西線戰場,歸嶽雲統一指揮。遼東四路每路也派出兩個師投入東線戰場,歸王保統一指揮。在各路兵馬到齊之前,嶽雲和王保不能主動必起攻擊,增援被困城市時隻能采取添油戰術逐次投入兵力,寧可和乞顏人拚消耗也不可暴露實力,。必要時可以撤守一兩個城市。撤退時除了武器別的都留給乞顏人以堅其南下之心。

十天後,朝廷的旨意分別傳到了嶽雲和王保軍中。除說明了上述意見外,還讓兩人緊急情況自行決斷,不必請示。二十天後各路後續部隊全部到達指定位置。嶽雲果斷命令最北麵的子歸城及鬥牛城的守軍後撤。而王保則率軍開始反擊。

王保的反擊是從報曉城開始的。報曉城位於錫林路的東北角,距離臨潢府隻有三百裏。王保集中三個軍的兵力從東、南、北三個方向進行大範圍包抄。五天後將圍攻報曉城的乞顏騎兵包圍在報曉城西北。總攻發起後很快將這股敵軍殲滅。隨後一路向西橫掃,一個月時間收複錫林全境,殲敵十餘萬,近十萬敵軍西竄,與入侵察哈爾的乞顏主力會合。王保則率軍直插敵人後方,與嶽雲所率國民軍主力對敵形成了戰略包圍。

嶽雲一麵命令守城部隊逐步後撤,又放棄了兩個城市,吸引敵人南下,一麵命令寧夏、陝西、河東三路援軍從察哈爾最西邊的盤龍城北上,堵住乞顏人西逃之路。燕雲、河北、錫林及遼東各軍則由東各西進攻。到十一月中旬,各路大軍逐步收縮了包圍圈,將三十萬乞顏人合圍在察哈爾路方圓不到百裏的狹小地區。正當嶽雲傳令各軍準備對乞顏人發起總攻之時,老天卻橫插一杠,先是狂風怒號,接著就下起了大雪。氣溫急劇下降,雪水把國民軍士兵手中的火槍和槍拴凍成了燒火棍,幸好槍上都裝了刺刀,不然連燒火棍都不如。武器受影響隻是一個方麵。因為國民軍除了火槍外還有別的不容易受寒冷天氣影響的武器。如發石車,火炮等等。最主要的是國民軍僅有的一點冰雪天氣下作戰的經驗就是遼東剿匪,而參加過剿匪的僅僅是遼東軍區來的兩個軍中的一部分官兵,而遼東剿匪這樣的戰鬥根本無法和國民軍正在進行的戰爭相提並論。因此,這樣的天氣,如果乞顏人趁機逃走,國民軍可以說是毫無辦法。

然而,乞顏人沒有逃走,而是全部躲進了才占領不久的四個城市。乞顏人有乞顏人的想法。首先是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城市不舍得放棄,畢竟城市裏有比帳篷溫暖得多的房子,更有他們急需的糧食。再有就是乞顏人還沒有完全意識到自己麵臨的危險。南人不耐寒是他們的固有觀念,他們不相信國民軍會在大雪天發起進攻。更何況大雪隔絕了一切消息,他們隻知道東北方向有危險,根本不知道西北麵的退路也已經被切斷。所以哈不勒在暴風雪來臨的時候隻是讓部隊停止進攻,回撤到原來占領的城市,根本就沒有想到逃走。

大雪下了三天三夜,乞顏人在城裏呆了三天三夜。當風停雪住的時候,乞顏人才發現城市的四周紮滿了白色的帳篷。在這三天時間,國民軍冒著風雪把部隊運動到位,把四個城市團團包圍。他們付出了凍傷十萬人的代價,把乞顏人逼上了絕路。

接下來的戰鬥非常簡單,國民軍基本上都是用火炮和發石車拋出的zha藥包炸開城牆,再經過不算激烈的巷戰,最後全殲敵軍。國民軍最先收複南麵的虎林城,接著是天龍城,最後收複鬥牛城和子歸城。期間雖有敵軍妄圖突圍,但都被火炮給轟了回去。十二月十日,察哈爾路全部光複,全殲三十萬入侵的乞顏人,一代梟雄哈不勒也被炮彈炸死。由於這一次入侵的乞顏人幾乎包括了乞顏部族中所有的青壯年,所以此戰可以說是對曾經縱橫草原的乞顏人的決定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