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現金付款業務的核算和管理
現金付款業務是指各單位在其生產經營和非生產經營性業務過程中向外支付現金的業務。
(1)現金付款業務的原始憑證:現金付款業務的原始憑證按其來源不同可分為外來原始憑證和自製原始憑證
現金付款記賬憑證
現金付款業務:
a、工資發放,具體步驟是:
向銀行提取現金:出納員填列現金支票向銀行提取現金的同時編製銀行存款付款憑證,會計分錄如下:
借:現金
貸:銀行存款
分裝工資袋;
工資的發放:出納員發放工資後,有關人員應根據工資表填製現金付款憑據,對於從工資代扣的款項,應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應付工資
貸:其他應付款
對於從工資中扣回的貸墊款項,應作如下分錄:
借:應付工資
貸:其他應收款
b、差旅費欲借和報銷
例1:某企業銷售部門王某因公出差預借2000元,回來報銷時**上共計1500元,如果企業實行定額備用金製度,報銷時分錄為:
借:產品銷售費用1500元
貸:現金1500元
如果上題中的企業實行的是非定額被用金製度,財務部門在報銷時應先編製如下會計分錄:
借:產品銷售費用1500元
貸:其他應收款-備用金-王某1500元
而退回多餘的現金500元時應作如下分錄:
借:現金500元
貸:其他應收款-備用金-王某500元
c、備用金的預借和報銷
備用金的領用,會計分錄如下:
借:其他應收款-備用金1500元
貸:現金1500元
備用金的報銷,備用金的報銷與差旅費的報銷基本相同。
d、預付現金:如果預付的是書報費、保險費、房租等其借方科目應為“待攤費用”。會計分錄如下:
借:預付賬款(或待攤費用)
貸:現金
e、向有關人員支付勞務費業務
4、現金日記賬的設置與登記:所謂現金日記賬是記錄和反映本單位在經濟業務中,由於使用現金結算而發生的現金支付變動及其結存餘額的賬簿。
(1)必要性:隻有即使登記現金日記賬,才能真正做到日清月結,也才能保證現金的安全、完整,從而加強對現金的管理和監督,更合理的組織和使用現金,提高現金利用效率,同時為企業有關各方提供本單位現金的全麵、係統的信息,並為編製會計報表提供準確的依據。
(2)現金日記賬的登記
現金日記賬的登記;
對帳和結賬:所謂對帳,是指有關經濟業務的登記入賬後,按規定進行賬簿記錄的核對;所謂結賬,是指在會計其末計算出各賬戶的本期發生額和期末預額。
錯帳查找及更正
·錯帳原因:記賬方向錯誤;漏記;重記;記錯科目;數字位數移位;數字位數顛倒;結賬是計算錯誤;其他不規則錯誤。
·錯帳查找:按照查帳的順序有可以分為順查法和逆查法
·錯帳更正: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
A、畫線更正法;
B、紅字更正法:
例2:某公司的出納員郭某4月3日用現金200元購買辦公用品,在填製付款憑證時錯把費用記入“製造費用”科目裏,並據以登記入賬,原錯誤現金付款憑證為:
借:製造費用200元
貸:現金200元
當發現錯誤後,出納員應先用紅字金額填製一張與原付款憑證完全相同的憑證,並據以用紅字登記入賬,以衝消原錯誤現金付款憑證,紅字金額的現金付款憑證的分錄如下:
借:製造費用200元
貸:現金200元
最後,再用藍字或黑字填製一張正確的現金付款憑證,並據以登記入賬。分錄如下:
借:管理費用200元
貸:200元
三、成本核算和管理
1、成本的含義:為了一定目的而付出的(或可能付出的)用貨幣測定的價值犧牲。下麵我們從三類企業看成本的含義
服務業最主要的支出是工資及薪水,流通業則是采購產品的支出;製造業不僅要發生采購支出,還要發生加工支出。
2、成本的本質:為了達到某一特定目標所失去或放棄的一項資源。
3、成本的分類:
按成本會計係統的成本概念分為:製造成本、直接成本、期間成本等;
按核算對象的成本概念分為:產品成本、責任成本質量成本等;
按成本習性的成本概念分為:變動成本、固定成本等;
用於決策製定的成本概念分為:機會成本、增量成本、可避免成本、專屬成本、邊際成本、重置成本、付現成本;
用於控製的成本概念可分為:標準成本、定額成本。
4、成本的重要性:成本優勢已成為企業競爭的關鍵,這是因為:
(1)成本直接影響公司利潤總額;
(2)產品成本和勞務成本是定價決策與服務組合決策所必須的;
(3)業績考核。
5、成本的核算和管理:
(1)工業企業主要經營過程的成本核算和管理
供應過程的核算與管理
材料采購成本的核算與管理:在材料采購過程中,企業一方麵要從供應單位購進各種材料物資;另一方麵要支付材料的買價和各種費用。
材料發出成本的核算與管理
先進先出法:是指以先購入的存貨先發出為假設條件,按照貨物購入的先後順序確定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實際成本的方法。先進先出法可以隨時結轉存貨發出成本,但較繁瑣,如果存貨收發業務較多、且存貨單價不穩定時,其工作量較大。
後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是指以後購入的存貨先發出為假設條件,確定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實際成本的方法。後進先出法也可以結轉存貨發出成本,但也較為繁瑣,如果存貨收發業務較多、且存貨單價不穩定時,其工作量較大。
加權平均法:加權平均法是指以期初存貨數量和本期收入存貨數量為權數,於月末一次計算存貨平均單價,據以計算當月發出存貨和月末結存存貨實際成本的方法。
生產過程的核算與管理
工業企業在進行工業產品的生產和經營管理過程中,要發生各種各樣的耗費,這些耗費用貨幣額表現,就是工業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費用。
根據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工業企業一般可以設立以下四個成本項目:原材料、燃料及動力、生產工資及福利費、製造費用。為了使成本項目更好地適應本單位的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企業可以對上述成本項目進行適當的調整。
生產過程主要經濟業務的核算:
·材料費用的核算(企業不論耗用外購材料還是自製材料,都應根據審核後的領退料憑證,按照材料的具體用途進行分配)。在材料消耗定額比較穩定的情況下,原料和主要材料費用也可以按照產品的材料定額費用比例進行分配,其計算公式如下:
某種產品材料定額費用=該種產品實際產量×單位產品該種材料消耗定額×該種材料計劃單價=該種產品實際產量×單位產品該種材料費用定額
材料費用分配率=各種材料實際費用總額÷各種產品各種材料定額費用之和
某種產品分配負擔的材料費用=該種產品各種材料定額費用之和×材料費用分配率;
人工成本的核算:按產品的生產工時比例,分配生產工人工資費用的計算公式如下:
生產工資費用分配率=各種產品生產工資總和÷各種產品生產工時之和
某種產品應分配的生產工資=該種產品生產公時×生產工資費用分配率
如果取得各種產品的實際生產工時數據比較困難,而各種產品的單位工時定額比較明確,也可以按產品的定額工時比例,分配工資費用。其分配計算的公式如下:
某種產品耗用的定額工時=該種產品產量×單位產品工時定額
生產工資費用分配率=各種產品生產工資總額÷各種產品定額工時之和
某種產品應分配的生產工資=該種產品定額工時×生產工資費用分配率
製造費用的核算:製造費用作為生產費用的一部分,最終應由產品負擔,從而構成產品成本的一個組成部分。
例:假定某公司2003年6月份“固定資產”賬戶原值650000元,其中生產用固定資產450000元,管理部門用固定資產210000元,月折舊率0.4%。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賬務處理如下:
借:製造費用1800元
管理費用840元
貸:累計折舊2600元
·結轉完工產品成本
材料經過生產加工、製造完成,即成為可供銷售的產成品。計算產品生產成本,就是把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全部生產成本,按一定的對象進行歸集,然後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攤,以計算出完工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成本計算的公式如下:
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發生生產成本=本月完工產品成本+月末在產品成本
移項:
本月完工產品成本=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發生生產成本-月末在產品成本
銷售過程的核算與管理
·銷售收入的核算:
例:某公司2004年8月5日銷售一批產品,增值稅專用**上注明售價65000元,增值稅11000元,款項尚未收到,該批產品的成本為45000元。
若該項銷售以符合商品銷售收入確認的四個條件,應確認為收入,確認時做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收賬款760000元
貸:主營業務收入6500元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1000元
借:主營業務成本450000元
貸:庫存商品450000元
·銷售折讓的核算
·分期收款銷售的核算
·銷售費用的核算:
例:某公司2004年1月份發生廣告費55000元,款已付。
借:營業費用55000元
貸:55000元
(2)商業企業主要經營過程的成本核算和管理
批發企業主要經營過程的核算和管理
·批發商品購進的核算:商品購進的交接方式(在進貨過程中可,由於商品貨物性質、購銷地點及運輸條件等不同,商品貨物的交接方式也不同。作為購貨方,不同的商品貨物交接形式,會影響購貨方取得商品貨物所有權的地點和時間以及是否承擔運輸費用,因此,在經營中應注意合同中的條款對本企業是否有利);商品購進核算賬戶設置。
例:某批發企業向某公司購入甲產品一批。進貨發貨票上載明買價65000元,進項稅額12000元,進貨費用為900元,貨款已用銀行存款支付,購入商品已通過倉庫等部門驗收入庫。會計分錄如下:
支付貨款時:
借:物資采購-甲類商品652000元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2000元
營業費用-運雜費900元
貸:銀行存款75000元
商品驗收入庫時:
借:庫存商品-甲類商品65000元
貸:物資采購-甲類商品65000元
·批發商品購進的核算
例:某批發企業按合同規定銷售給某零售企業一批商品,批發商品進價160000元,銷售價210000元(含銷項稅),在交貨的當天收到該零售企業支票一張,金額為210000元,會計部門根據銀行進賬單回單聯、銷售**等憑證,做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21000元
貸:主營業務收入18000元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28000元
借:主營業務收入16000元
貸:庫存商品16000元
零售企業主要經營過程的核算和管理
·零售企業進價成本的核算和管理
例:某百貨商場(一般納稅人)向某服裝批發公司購進500套運動衣褲。購進價格每套120元(含稅),售價每套150元。有關分錄如下:
借:物資采購72305元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2000元
貸:銀行存款90000元
借:庫存商品120000元
貸:物資采購72305元
商品進銷差價4769元
·零售企業銷售的核算和管理
(3)飲食服務業主要經營過程的成本核算和管理
飲食服務業會計核算的特點:核算內容覆蓋麵大;綜合運用會計核算方法;營業收入核算的特殊性;營業成本的核算。
營業收入的核算
毛利率法:計算公式如下
某種餐飲食品價格=該餐飲食品定額成本÷(1-平均毛利率)
成本加成率法:計算公式如下
成本加成率=毛利率÷(1-毛利率)×100%
毛利率=成本加成率÷(1+成本毛利率)×100%
服務形式與收費方式:及時結清;出售籌碼;開單收款;預定宴席;自助餐飲;
營業成本的核算和管理:應用領料製的餐飲業應注意以下問題
·建立健全領料製度;
·加強月末盤點工作:
1、會計報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1)會計報表分析的步驟:會計報表的分析一般應按如下步驟進行-首先,閱讀財務報告的文字部分;其次,閱讀會計報表;最後,應用具體分析方法對會計報表進行分析。
閱讀財務報告的文字部分:其順序為首先閱讀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報告,其次,閱讀會計報表附注,最後,閱讀財務情況說明書。
閱讀會計報表:閱讀會計報表時,首先閱讀對外報告體係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主表,對於認為有問題的項目,應進一步閱讀相關的附表;其次,閱讀內部報告體係的成本報表及其附表,一方麵了解企業的成本管理情況,另一方麵加深對利潤表的分析及對資產負債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