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這些話,在從前兩天開始,已經叨叨了好幾次,我完全可以背下來了。
他又說:“你安心的讀書,你讀到哪,爸就給你供到哪。將來,我們老周家,要是能出個大學生,那也是光宗耀祖的事!”
“讀大學是要花很多錢的吧?”我覺得,我們家,應該供不起一個大學生。
“錢的事兒,你就不用操心,你隻管好好學!”
“哦,我知道了,我會好好學的!”
嘴上那麼說,心裏卻不那麼想,我知道,我家沒有多少錢。就老周同誌壓在泡菜壇子下麵的存折,我偷偷地看過,隻有四百塊錢。四百塊錢,交大學的學費都是不夠的吧?也不知道,讀大學要多少錢,老周家的哥哥們,都是初中畢業就掙錢去了,有在工地當小工的,也有學手藝的,唯一算是給家裏爭光的,也就隻有一個二哥,讀了高中,當兵去了.....每次二哥寫信回來,大伯伯當著全院子的人讀信,那叫一個得意,就他顯擺的那個樣子,好像,二哥不是當的兵,當的是將軍。我也幻想,我要是考上大學,老周同誌,估計,也會很得意。有尾巴的話,都能翹到天上去......呸呸呸,想什麼呢,有尾巴成什麼了?那還是人嗎?怎麼自己罵自己呢?我“咯咯咯”的笑,掩飾自己心裏的笨蛋想法。
父親看我笑,他也笑,笑起來的時候,眼角,好像又多了一條褶子,不過嘛,還是那麼帥。在我心裏,老周同誌,比什麼張學友啊、劉德華啊可是帥多了。
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種一輩子的地,到頭來,也是窮一輩子。蓋不起樓房,也買不起車,更生不起病。要說供一個大學生讀書,那真的是有些天方夜譚了......父親應該也是明白這一點的,他也終於背起了鋪蓋卷,跟著他的徒弟們外出打工去了。以前還是師傅帶著徒弟,隻幾年的時間,徒弟在外有了人脈,帶著師傅一起掙錢了.......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徒弟們對他還算孝順,處處照顧著他。父親是個舍得吃苦的,幹活賣力,手藝也沒得說。老板在給他算工錢的時候,也是算得最高的。
從那以後,我和父親相處的時間很少,除了農忙和春節的時候,父親基本不在家裏。而他在家裏的時候,我一般都在學校裏。
他不在家的日子,我常常還是會想他,偶爾也會盼著他能給我寫封信什麼的。可是,他總是會讓人捎回來東西,卻從來沒有捎過一封信。我知道,他不會寫信,他認識的字,很有限。所以,我也不給他寫信。我怕別人知道他識字不多,看不起他。畢竟,平日裏,他還是一個能說會道的人。他每次托人捎東西回來的時候,順帶的捎回幾句口信:“好好吃飯,不要餓著,記得穿衣裳,不要涼著!”
那時的我,對此,好像也習以為常。正值青春年少的季節,不懂得人間疾苦,更不會傷秋憫月,每天跟同學們打打鬧鬧,日子過得好不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