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劉備也有缺點,我們回顧曆史的時候不難看出,劉備帶兵打仗的能力很差的,無論兵力是不是占優勢,動則大敗,動則被敵人打的連老婆都不見了,劉備的老婆被俘虜多少回了,記不得了,總之做劉備的老婆還挺倒黴的。可是劉備屢次老婆丟失的情況下,居然還要的回來,這個不能不說劉備還是有些本事。看看其他的豪傑,不要說老婆了,動不動就是全家被殺,象袁紹得罪董卓,立即被董卓把袁家在洛陽的兩百多口殺個幹淨。
從曆史文獻上來看,劉備是“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沒有什麼架子,在他當平原相時,士紳劉平還認為在他手下為民,是很大的恥辱,因而派遣刺客去殺害他。劉備不知這人是刺客,仍殷勤招待,致使刺客深受感動,不僅不忍下手,還把真情吐露給他。趙雲原來是公孫瓚的部下,劉備才遇到他就對他非常的好,公孫瓚在被打敗以後,趙雲第一個想起的就是劉備,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劉備占據的就是人和,所以豪傑們即使在對劉備作戰的時候,也沒有太過於為難他。象曹操抓到劉備以後,沒有哢嚓一下把劉備剁了,呂布與劉備反目以後,也沒有把劉備的老婆拉出去斬了,劉備就是有這種讓大家都喜歡他的魅力。
曹操在兗州遭遇的叛亂,很大程度上是曹操沒有細心治理,沒有大下功夫去做思想工作的緣故。無論是曹操還是劉備,或者孫權,都無一例外的遇到過這種叛亂。如果沒有花大功夫去治理,再加上外部一些條件的原因,叛亂是遲早會發生的,其實跟現在的中國情況很象。中國現在在內政上的一些問題,引起風言風語,所以才用和諧社會來團結整個中國,也算是曹操以後政策的現代化吧。
曹操這邊開始平靜了。漢獻帝那邊卻一直困苦不堪,李催郭汜不是東西,董承李樂又是什麼好貨?雖然陸續的有地方官員進貢食物和生活用品,但是對於一個皇帝來說,這些東西是遠遠不夠的,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是必須的,漢獻帝這個時候特別希望有人跳出來支持他,擁護他。皇帝隻有一個,諸侯卻有無數個,對於擁護皇帝來說,現在是個買方市場,奇貨可居啊。
按照道理來說,從現在的形式來看,無疑是袁紹最最有勢力的,地盤大,後勤充足,政治穩定,地理位置也好,自己又是四世三公的背景,簡直是天生為迎皇帝而準備的,但是袁紹不太願意,因為一旦迎過來,首先是天天得朝拜這個傀儡,袁紹平時自高自大,那裏受得了這個氣,不行。第二是事事都得請示,搞不好袁家軍就變成了劉家軍,這個也使不得。袁紹思來想去,猶豫不決的時候,曹操動手了。
這個時候漢獻帝已經回到長安城了,長安已經不是原來那個長安了,變成了幾乎是廢墟一片,大臣宮女都在挖野菜摘野果,餓死的,戰亂死的,凍死的,不計其數,成了不折不扣的空城,關中兩三年沒有人煙。漢獻帝改元興平為建安,這個可以反映漢獻帝的心情,他太需要平平安安了,太需要安靜的過一段日子了。你可以想像一下,當經曆過董卓亂政,然後又是李催郭汜,隨之而來的是你打我,我打你的這麼一段慘痛經曆,作為一個皇帝,連自己的宮女,妃子都無法保護,不僅是肉體上的摧殘,對於心靈上更是一種打擊,現在誰站出來,誰就是最忠於大漢江山的英雄,誰就是漢朝最大的功臣。
曹操這邊政治也慢慢穩定下來了。手下的猛將如雲,謀士如雨,成了三國北方有名的豪傑,北方除了袁紹以外,再無任何勢力與他對抗了。對於荀彧勸說迎接漢獻帝,曹操是極其同意的,而且說動手就動手,立即命令曹洪為先鋒,準備把天子迎接到許昌來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