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2 / 3)

不但曹操和袁術不同意,連劉虞自己也不同意,開始袁紹要求他當皇帝,不幹,退而求其次“領尚書事”,就是主管宮廷機要,劉虞還是不幹,逼急了,劉虞就揚言跑到匈奴那裏去,搞的袁紹也沒什麼辦法。

關東義軍在曹操,袁紹等人的號召下成立了,共有十八路,在這裏我就不列舉了,免得變成了曆史書,不過要說的是,這所謂的十八路義軍,能打仗的其實不多,陳留太守張邈“東平長者,坐不窺堂”;豫州刺史孔伷隻會“清談高論,噓枯吹生”;冀州牧韓馥本係恇怯庸才;青州刺史焦和則是“入見其人,清談幹雲,出觀其政,賞罰淆亂”,說白了,個個都是高幹子弟,沒啥真本身,胡吹瞎侃還成,上戰場個個腿發軟,這樣的部隊怎麼能打仗?說到底,這個是一個軍隊的實戰問題,中國應該和美國一樣,多進行小的的衝突戰,國際上有衝突的就介入一下,美國人就很聰明,每次打仗都衝到第一線,算是給自己練練兵,不實戰的人是看不出真正本事的,春秋戰國時候的趙括就是個典型。

雖然一大堆草包飯桶隻會吃肉喝酒,但是真本事的人還是有的。象孫堅就是。孫堅跟董卓算是老相識了,董卓也曉得孫堅的厲害,在孫堅移防涼縣的時候,涼州兵團的將領徐榮乘機進攻孫堅,把孫堅打的大敗(這個徐榮還真不簡單),孫堅不服氣,收集殘部,推進到陽人,跟東郡郡長胡軫和騎督呂布又打了一仗,孫堅斬司令官(都督)華雄,把兩家兵馬打的大敗。

三國演義我們經常看到武將單條的局麵,便以為武將的單條能力決定他的帶兵能力,這個觀念在日本出的一款遊戲叫《三國誌》裏麵又得到強化,要說明的是,我個人並不以為呂布是天下第一武將,至少帶兵不是,日本的三國誌,實際上並不是指陳壽的三國誌,而是指三國演義,日本人把三國演義叫三國誌演義。我們知道三國演義是小說,不是正史,裏麵的單條讓人熱血沸騰,不過話說回來了,小說是小說,曆史是曆史,兩碼子事。

孫堅在前線奮戰,袁術就在後麵拖後退,袁術這個人跟中國國足很象,典型的是內戰內行,外戰外行,打敵人是個草包,給自己人落井下石倒是個好手。扣住孫堅的糧草不發,沒糧草怎麼打仗?孫堅急了,特意跑去袁術軍營質問袁術:“我跟董卓沒什麼私仇,眼下是你的家人被董卓滿門抄斬,我為國家,也是為你,怎麼居然猜忌我?”,把袁術搞的很尷尬,袁術隻好殺了一個小官頂罪,恢複了糧草供應。

董卓是了解孫堅這個人的,老朋友了,曉得這家夥不太好對付,就派人去說親,孫堅是個血性漢子,那會跟這種連奸雄都稱不上的奸賊當親戚?把來說親的罵了一頓,繼續揮軍挺進到大穀,離洛陽不到九十裏地,這個時候董卓有點慌了,親自帶領大軍跟孫堅決戰,董卓那是孫堅的對手?嚇的董卓帶領全家老小逃出洛陽城,臨走之前還不忘記把洛陽城點把火,擄走了很多錢財,董卓怕孫堅追擊,讓呂布在後麵殿後,誰知道呂布也不是孫堅的對手,孫堅順利進軍到洛陽城,就開始滅火救災,穩定局勢,等局勢穩定差不多了,孫堅就帶兵回了魯陽.

曹操一看董卓不是孫堅的對手,已經被趕出了洛陽城,就立即要求關東聯軍立即追擊,擴大戰果,以當時關東聯軍的實力,假如能夠同心同德,殲滅董卓應該不是問題,可是聯軍雖然是聯軍,卻不能象二戰時候的同盟軍,你想你的,我想我的,搞不好還來個內訌什麼的,曹操氣到一個不行,自己帶兵去追擊董卓,除了張邈遣將衛茲帶領一支部隊幫曹操以外,連曹操小時候的好朋友袁紹都沒派一個兵來支援曹操。

曹操這個時候還不是未來的魏武帝,再加上兵也是新兵蛋子,實戰經驗不足,結果到了滎陽的時候,碰見了董卓的部將徐榮,徐榮帶領的是久經戰陣的涼州軍,加上人數也多,曹操當然不是對手,被打的大敗,要不是曹洪把自己的馬給曹操騎了,那魏武帝本紀恐怕要變成曹操列傳。不過要說這個徐榮也算真是個人物,能打敗孫堅,能打敗曹操,可惜死的太早,不然也是三國一代名將。

曹操戰敗回到酸棗大本營,關東聯軍幹啥呢?開會,吃喝,玩魔獸世界,整天不幹好事,曹操明白了,這群人壓根不想去真正的打擊董卓,恢複漢室,都隻想趁別人不注意替自己撈地盤,沒有兵,沒有將,自己就算再大能耐也沒用,曹操跑去揚州招募新兵,結果招的四千多人,行軍到龍亢(今安徽懷遠縣西)時,部隊就散了架,這是曹操吃的第一個虧,以後劉備也會吃這個虧。曹操開始有樹立曹家軍,成立自己的精銳部隊的想法。

曹操走了,關東聯軍和董卓軍都開始了內部火拚。袁術看到很多豪傑紛紛歸附到袁紹那裏,不服氣,雖然是兄弟,但是袁紹是小老婆生的,袁術可是名門正娶大夫人生的,小老婆生的兒子居然還得勢,袁術心裏不是滋味,揚言說:“你們這些笨蛋加白吃,居然不認得我這個正宗的袁家後代,反而去巴結一個家奴。”還偷偷給公孫瓚寫了一封信說:“袁紹不是袁家孩子,誰知道他是那的野種。”袁紹得知了,暴跳如雷,好哇,你袁術搞種族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