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蛟龍出海(2)(2 / 2)

這時光緒笑嘻嘻地站起身來,“朕雖是個海軍外行,但也覺得薩艦長的計策可行,隻不過細節需要好好謀劃一下。這回我們海軍要集中優勢兵力,以有備打無備,給倭寇海軍一個好看。要幹就要快,朝鮮戰場的局勢發展可沒有那麼多時間留給我們。子香,今日之內朕就要看到詳細完備的行動方案。”

--------------------------------------------------

12月16日,仁川近海,三景巡洋艦艦長室。

樺山資紀一臉愁容,眉頭擰在了一起。“伊東司令,這個情報確實?”

這個隻有五十七歲的日本海軍軍令部長此時再也沒有大東溝海戰之後的意氣風發,整個人顯得衰老了許多。樺山於甲午戰爭爆發前就任軍令部長,那是在7月17日,日本大本營召開禦前會議,決定對中國開戰。但當時的海軍軍令部長中牟田倉之助認為日本海軍還沒有能力主動挑戰北洋水師,進行艦隊決戰的實力,隻能防守,不能進攻。而樺山資紀則主張把日本海軍力量集中,組成一支聯合艦隊,采取攻勢方針,消滅中國海軍有生力量,奪取製海權。樺山資紀的主張得到明治天皇的讚賞,特頒旨撤換中牟田倉之助,改任樺山資紀為海軍軍令部長,進入大本營,作為大本營成員參與整個戰爭的指揮,而且不設軍令部次長,就樺山一人唱獨角戲。日本海軍大臣西鄉從道是個著名的甩手大掌櫃,認為自己的任務就是從政府給海軍要錢,對戰略戰術一概不問,樺山就這樣成了海軍的第一當家。樺山親自參與了大東溝海戰的策劃和指揮,在那次海戰中,為了顯示他的武士道精神,他化名參謀軍官,乘坐最弱的一艘由商船改裝而成的巡洋艦——西京丸督戰。

麵相威嚴的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伊東祐亨中將顯得比樺山要鎮定些,“部長閣下,這是從支那海軍明碼電報上竊取的情報,近日支那軍艦一反常態地在黃海海域活動頻繁蠢蠢欲啊。”

樺山道:“支那人,狡猾狡猾的。現下我聯合艦隊分散各處支援陸戰,他們就趁機用艦隊向朝鮮輸運兵力,這是攻我必救啊。”

伊東問道:“大本營可有新的消息?”

“暫時沒有,我看大本營現在也是焦頭爛額,朝鮮戰場上,那個劉永福比泥鰍還要滑溜,打得陸軍很被動,而遼東戰場上我軍狀況更慘,已被支那軍重兵包圍,連大山岩大將都殉國了。大本營的此前戰略為先搶奪製海權和朝鮮戰略要地,再直插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迫使支那投降,達到戰略目的。這種戰術本來甚為冒險,倘若在一處遭到對手的牽製,就將滿盤皆輸。因為支那擁有豐厚的人力和資源,以及廣闊的大後方和漫長的補給線,而我日本國土狹小,補給有限,不可能與支那拚消耗。大本營賭的是支那國內統治階層無法統一思想,不能組織有效抗擊,在遇到挫敗後必然妥協投降。不料慈禧太後突然暴病而亡,光緒迅速用鐵血手段掌握了絕對的統治權力,並將戰爭機器全麵開動。”突然樺山猛地一拍茶幾,仰天悲呼:“天不佑我日本啊!”這段時日戰事不順,樺山胸中實在鬱結了一股惡氣。

伊東不無憂慮地說:“我日本在幕府時代就曾攻占朝鮮,當時支那明朝的水師原本弱於日本,但一經運轉就迅速組織了強大艦隊,一舉奪回了製海權。我軍須防曆史重演。”

樺山輕蔑地道:“支那艦隊已是我聯合艦隊手下敗將,無力與我抗衡。大本營的命令很明確,要求我聯合艦隊一定要牢牢把製海權抓在手裏,支援陸軍作戰。既然支那艦隊膽敢再次出現在我聯合艦隊眼皮底下,我們也不須客氣,這次一定要徹底打垮他們!決不能讓支那完成向朝鮮的增兵計劃。”

伊東道:“現在艦隊為支援陸軍分散各處,倉促間能在這麼短時間集合出動的主力艦隻隻有十一艘,如果遇上支那大艦隊就難以抵敵。”

樺山不滿地瞪瞪眼睛,道:“十一艘夠了,支那鎮遠、定遠兩艘鐵甲艦在大東溝一戰中受損較重,我不信支那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將之修複,沒了這兩艘鐵甲艦,其餘支那軍艦都不足慮。況且,我大日本聯合艦隊從來不缺乏與敵決戰的勇氣,更不會眼睜睜看著我們的陸軍兄弟腹背受敵!伊東司令,這種形勢下,已經不是打不打的問題,而是怎麼打的問題。我們應充分吸取上次海戰的經驗和教訓,製定完美的作戰計劃,務求完勝!”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