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微言一樣,有豪俠之氣的還有李仙彥。李仙彥的祖上是寧州人,靠近邊地,為防敵自保,家中人大多會騎射。開封陷落,建炎南渡後,李家人沒有忘掉騎射,這個讓他們在亂世中存活下來的看家本領。李仙彥的騎射也是祖傳的。李仙彥不僅騎射了得,為人也極講信義,而且“膽大包天”。從軍之前,他就好幾次暗中窺探蒙古軍放牧,並且偷取敵軍的戰馬,事後就拿去販賣。後來官府得知後,強行征收他的戰馬,李仙彥稍加反抗,就被關入廬州大牢。廬州被攻破後,他趁亂搶了一匹馬逃了出來,加入了義軍。單敬文知道這件事後,特別點名讓他加入斥候營,並且給他配上戰馬,在馬匹奇缺的山寨,這也是一項殊榮。在這裏,還要特別提到一個人,就是宋炎。此人最大的本領就是會操控腳踏弩。鑒於上次坡頂的戰鬥,單敬文特別從義軍中挑選了這麼一位善用弓弩的人,腳踏弩在二十步內可以置敵於死地,最遠可以射出一百五十步的距離,在敵人還沒有接近你的時候,就可以將他射殺,就不用近身肉搏了,也就不會造成上次那樣巨大的傷亡,這也算是單敬文從戰場上學到的第一條教訓,日後他還會學到更多。其餘幾人也是各有特點,在此也不給列位一一贅述了。
且說苫徹拔都兒大軍東進不到一個時辰,單敬文徐微言一行九人就到了積步山。看到眼前場景,所有人都陷入了不安和恐懼之中。從道路上的馬蹄印來看,敵軍數量眾多,對於這些幾乎沒有經曆過大戰的民兵來說,這實在是太多了,多的他們無法想象,根本說不出具體的人數。五百,一千,一萬,還是十萬,沒人敢說。還是繼續向前仔細探查吧。
身為斥候,不僅要會隱伏於叢薄之間,更要會根據水痕,草木,路印判斷敵情,為大軍提供準確的消息,也就是所謂的“見水痕,則知敵濟之早晚;觀樹動,則驗寇來之馳驟。”半個時辰的時間很快過去,富水河邊,還殘留了大量的馬蹄印和人的腳印,大片的枯草都有被馬啃食過的痕跡。正在眾人探查之際,不遠處傳來了馬蹄聲,一個身高臉長的少年拍馬而來,此人正是李仙彥。原來,由於李仙彥精於騎射,在單敬文離開山寨之前,特地派他先行離開,提前查探,如果發現確切的敵情,可以先行回報首領軍師,如果一個人不能確定軍情,千萬不要冒險,和大家會合後再行查探,確實掌握敵情後,李仙彥也可快馬飛傳山寨。
下馬之後,李仙彥說:“火長,一路上探查過後,這股敵軍數量大約在三千人以上,至於到底有多少,屬下無法確定,而且也不清楚還有沒有其他敵軍,更不知道這支軍是主力還是偏師,所以還請隨我繼續查探。”
聽完後,單敬文決定繼續追查,對大家說:“諸位,我等肩負保衛山寨,刺探敵情的重責大任,萬不可有絲毫怠慢。仙彥,你還是先行出發,但是距離我們不要太遠,最多兩刻鍾的行程,發現敵軍,不能與他們交戰,務必立刻歸隊,切記。其他各位,隨我沿著敵軍遺留的痕跡,快速前行,邊跑邊吃,爭取追上敵人,快!”
就這樣,一隊十人的民兵斥候尾隨蒙古五千人的軍隊,踏上了未知的征程。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