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雲淡,冷風瑟瑟。一隻白鴿帶著勁急的哨音,飛過秋草枯黃的富水平原,飛過積步山,飛進溝壑縱橫的秋色蒼茫之中。山山水水在緩慢的向後退去,白鴿子象永遠不停的箭頭,向著東北疾飛,最終落到了一個健碩的蒙古將軍肩上。將軍熟練地取出鴿子身上的信件,迅速看完之後,說道:“好好好,我大軍又可以揚威疆場,大有斬獲了。”這位將軍就是苫徹拔都兒,去年追隨阿術攻掠兩淮的副將。此人在蒙古軍中算得上是資曆深厚,戰功彪炳。起初他隻是給蒙古大汗窩闊台養馬,後來參加攻打金國南京(金國,完顏阿骨打建立的國家,於靖康之役滅亡北宋,後把北宋的都城開封作為南京。),率領敢死軍渡過黃河,立下戰功,阿術的父親速不台獎勵他十匹好馬,由此開始得到重用。其後更是參加了滅亡金國的蔡州之戰,把金國的最後一個皇帝金哀宗完顏守緒置於死地。南宋寶佑六年,蒙古蒙哥汗七年(公元1258年),蒙古開始大舉伐宋。蒙哥汗統帥蒙古主力攻伐川蜀之地,令忽必烈領兵攻取江漢,突破南宋江防,一舉滅亡南宋!苫徹拔都兒追隨忽必烈作戰,率兵首先渡過長江,為後續大軍開道,進而兵圍鄂州。忽必烈即位後,苫徹拔都兒更受重用,就任蔡州萬戶,躋身為一方大將。白鴿身上的信件其實是探馬送來的情報,作為一個身經百戰的將軍,苫徹拔都兒深知“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道理。每次出征前,他都會派出大批的探馬赤軍,查探清楚敵人的兵力部署,敵國的山川地形,風土民情。
早在成吉思汗時期,蒙古從各千戶、百戶和部落中揀選士兵,組成精銳部隊,在野戰和攻打城堡時充當先鋒,戰事結束後駐紮鎮戍於被征服地區。苫徹拔都兒比自己的上司阿術更謹慎,也對漢人更不放心,蒙古血統出身,使他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優越感,他打從心裏瞧不起那些漢人,特別是南宋的漢人。那些人一遇到蒙古軍就隻會四散奔逃,哪裏來的半點血性!這樣的種族隻配給高貴的成吉思汗的子孫做牛做馬!出於謹慎,更由於對漢人的鄙視,苫徹拔都兒沒有像他的上司阿術那樣派遣漢軍探馬,而是精心挑選了十隊人馬進入淮西,雖然有一對人馬到現在還沒有回傳消息(被曾護劉源等人幹掉了),但是苫徹拔都兒對敵情也是了如指掌,唯一有所缺憾的是,這次他隻能帶五千兵馬,不像上次阿術足足有兩萬大軍!想到這裏,苫徹拔都兒開始嘲笑自己,與懦弱的漢人交手,何必在乎是兩萬人還是五千人,最終的結果都是一樣的,得勝歸來不是更顯得他苫徹拔都兒能征慣戰,威風凜凜嗎!苫徹拔都兒大手一揮,拔刀指向東邊的山崗,身旁的傳令兵心領神會,吹起了響亮的號角。刹那間,原先紋絲不動的大軍浩浩蕩蕩越過山崗,湧入淮西。
單敬文的壓力很大。自從成為火長後,他就沒睡好過一天覺。原因嘛,有很多:首先,上次的山坡之戰讓曾悟和劉翊失去了戰鬥能力,要是他們在,自己不會這麼快成為火長,相對的,自己身上的擔子更重了。其次,最近的山寨很不平靜,每個人的心頭都好像壓了一塊大石。那日,向子韶趕回山寨以後,敏感的人們很快察覺到了異樣。果然,曾護找到軍師,兩人三言兩語後,軍師就匆匆走開。緊接著,曾護又讓自己火速歸隊,整頓好士卒,隨時準備出戰。就這樣單敬文不得不和自己陌生的九個人同上戰場,生死與共。
不過,單敬文還是很快的熟悉了自己的屬下。首先是他的副手徐微言,人如其名,平時徐微言很少言語,總給人一種拒人於千裏之外的感覺。但是接觸幾日後,單敬文發現徐微言並不是那麼木訥的人,真正的他豪俠仗義,尤其是談起功名之事就會口若懸河,而且時常嘴裏會蹦出那句口頭禪——“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有人實在煩惱他的滔滔不絕,就會接下“可憐白發生”這句,隨後眾人便是一陣哄笑。原來,徐微言也是書生出身,自小廣涉獵經史子集,也許是太過刻苦,年輕的他頭上長出了白發,由此引來他人的嘲笑。或許由於出身相同,都是書生,徐微言很快就和單敬文意氣相投,無話不談。一次,單敬文問他,要成就功名,讀書科舉不是更快捷嗎,為什麼要入行伍呢?徐微言卻說,天下士子十有八九憑借科舉考取功名,要取得功名,效命疆場一樣也可以,而且不落俗套,不是更好。單敬文對功名利祿沒有興趣,現在的他一門心思,隻想殺敵報仇,不過心中還是很敬佩徐微言的誌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