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軍師義·敬文心(2 / 2)

單敬文接過軍師手中的包子吃了起來,吃完之後,軍師問他:“看你這樣辛苦,是真的想上戰場。”

單敬文說:“我不像軍師能運籌帷幄之中,也隻好決勝於兩陣之間了。”

“好吧,既然你主意已定,也就準了你吧,至於劉源首領那裏,我會跟他說的。”軍師說。

其實,郭永心裏十分看重單敬文,這個孩子雖然隻有十六歲,做起事情來卻是穩穩當當,一絲不苟。進寨僅僅一個多月,就把寨中的糧草兵器管理的妥妥當當,郭永自己也是大大的鬆了一口氣,說實在話,郭永自己並不是那種愛精打細算的人,自從有了單敬文幫助自己以後,郭永就能專心於出謀劃策。隻是好幾次看見單敬文向劉源請求上陣殺敵,很是替他擔心,然而每次劉源都是以單敬文身體羸弱作為借口,回絕了他。在一次的回絕之後,單敬文就每天早起爬山上的石階,郭永開始時覺得單敬文隻是做做樣子,最多也就是發泄一下心中的不滿,然而過了三個多月單敬文都堅持下來,郭永也就覺得單敬文是認真的,也開始意識到這個孩子有著一股不同尋常的堅韌。今天早晨看見單敬文滿頭的大汗,郭永終於決定了,就對單敬文說:“決勝於兩陣之間,現在對你來說還太早,你現在應該讓自己能夠在戰場上生存。最基本的你要嫻熟弓馬,才能從戰場上活下來,隻有先確保自己活下來,才能談得上決勝。這樣吧,你到斥候營去吧,先從探查敵軍開始學起,先不要急著上戰場與敵廝殺。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探查的清楚與否往往會決定兩軍的勝負,要決勝於兩陣之間,就從當好一個斥候學起吧。”單敬文聽完後覺得心悅誠服。

“我已經向斥候營部將(部將,即現在的營長)曾護說過了,曾護就是救你的曾悟的哥哥,曾悟也在營中,你們彼此也算認識吧,你現在就去曾部將那裏報到吧。”軍師對單敬文說。單敬文站起來,向著軍師郭永深深鞠了一躬,轉身就到斥候營報到了。

曾護,曾悟兩個兄弟在義軍中的地位很特殊,可以這麼說,斥候營是義軍的眼睛和耳朵。要知道現在的義軍還相當的弱小,義軍的人數雖然不少,滿打滿算義軍足有三萬之中,除去一萬人的老弱病殘,也有兩萬人,不少了。可是絕大多數人根本就沒有經過任何的軍事訓練,根本就是拿著武器的農夫,實際上,就算是朝廷的正規軍,麵對蒙古鐵騎時也是一敗塗地,何況是這些農民呢。所以,在這個時候,斥候就顯得十分重要,如果不能清楚的查探出敵軍的一舉一動,萬一敵軍偷襲山寨,很難保證這群農民不會潰不成軍。就在蒙古元帥阿術大舉入侵時,斥候營準確掌握了敵軍的動向,由於斥候營的及時預警,寨子方圓百裏的百姓在蒙古軍到來前就轉移了。等到蒙古軍開到時,隻剩下人去屋空的村莊。蒙古軍也想殺入山寨,可是在義軍,特別是斥候營拚死血戰的阻擋下,蒙古軍隻好撤退。為此斥候營大部戰死。這也是軍師郭永讓單敬文進入斥候營的原因之一,斥候營太需要補充了。如果說義軍除了斥候營之外,還有什麼可以保證自己的安全的話,那恐怕就是天柱山綿延起伏的地形了,可是這樣也不能完全保證寨子的安全,畢竟曆史上很多的豪傑憑借山寨雄踞一方,就像當年的瓦崗寨,到了最後也消亡了。所以寨子最好的自保之法,就是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

劉源是義軍的首領,治理山寨,凝聚人心是他的強項,軍師郭永則善於出謀劃策。但是麵對蒙古軍的進攻,他們誰都沒有把握能夠在與敵軍麵對麵的較量中獲勝。現在寨中缺乏的不僅是訓練有素、能征慣戰的軍隊,而且是缺少英勇善戰,決勝疆場的將軍,這也是單敬文的目標。這也是軍師郭永讓單敬文去斥候營曆練的原因,因為義軍中很多人有著很強烈的自保意識,但是還沒有一個人像單敬文一樣有著那麼強烈的意願,所謂有誌者,事竟成,劉源和郭永並不清楚單敬文能不能成為一位智勇雙全的大將,但是至少單敬文的可能性明顯比其他人高。他們實在是太需要精兵強將了。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co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