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9章 漢室將傾(2 / 2)

徐晃聽說楊奉已死,皇帝又被其劫往長安,心中大怒,厲聲喝道:“反賊安敢害吾主公,吾誓殺汝。”喝罷,舞動大斧驅馬上前,直取李傕,李傕侄李別催馬迎戰,被徐晃一斧劈於馬下,李傕見其勇不可擋,不敢力敵,撥馬退後,指揮大軍將徐晃等圍住,四麵砍殺,終是徐晃等兵隻百人,怎敵其數萬之眾,隻片刻,徐晃所領親隨餘十數人,餘者皆亡,此時軍士諫徐晃道:“敵眾我寡,不能力戰,今主公已亡,將軍不若率吾等東投華將軍帳下,然後揮軍西進,以報主公大仇,複可迎帝東還,成忠義大事。”

徐晃雖武勇,然力戰半夜,軍士死傷將盡,無奈隻得領軍士往東殺出。奮餘勇揮動大斧,猶如凶神降世,敵莫敢當,待殺散敵兵衝出,身後親隨隻餘二人,各帶傷痛,徐晃仰天長歎,隻得與二人驅馬疾行,逃往弘農投奔華靖去了。

而李傕、郭汜、張濟一夜征戰,重新劫了聖駕,西取長安,直奔郿塢。而眾臣及宮人隻餘十數人相隨,餘者皆死於亂軍中,至此大漢朝廷已名存實亡了。

華靖引大軍出洛陽,走弘農西進,這日正行走間,忽有人報,前有一人自稱楊奉帳下徐晃,求見將軍。

華靖聽了心中一動,心中暗想,徐晃可是三國時期有名的大將,原在楊奉帳下,今日來到此地見吾,不知何故,若有機會,定要說其歸我所用。於是忙驅馬上前往見徐晃,待來至近前,見一將手持大斧,跨下驊騮,身上征袍殘破,血透重甲,滿麵灰塵,不解問道:“前麵可是徐晃,徐公明將軍,不知因何這般模樣?”

徐晃跳下馬來,望華靖深施一禮道:“這位可是華將軍?”

華靖亦下馬還禮道:“正是華某。”徐晃道:“吾主楊奉與安集將軍董承欲迎帝東歸,卻不曾防備李傕、郭汜、張濟等賊合謀,於昨夜劫了聖駕往郿塢去了,楊、董二位將軍護駕被殺,吾孤身衝出重圍來投將軍,乞將軍提兵除此反逆,為楊董二位將軍報仇。”說罷跪伏於地,納首便拜。

華靖上前扶起徐晃,細問經過,徐晃將昨夜戰事一一詳細道來,最後說道:“吾主楊奉已亡,今無所依,願投與將軍帳下,隨將軍撫漢安民,以成大業。”

華靖聽罷心中大喜,將身上戰袍解下,親手為徐晃換下舊袍,徐晃心內感華靖待之以誠,當下立誓,終身效命。於是華靖命大軍就地紮營,安排徐晃更衣,沐浴,後大排酒宴,為徐晃接風。宴罷,華靖聚眾臣商議出兵之事,謂眾臣道:“張濟、李傕、郭汜等賊膽大妄為,大逆不道,吾當將兵速行,乘其軍心未穩之時擊之,不知哪位將軍願統輕騎為前部先鋒?”話音未落,隻見徐晃上前答話道:“吾願統兵前往,定斬眾賊之首,獻於主公帳下。”

華靖聽了心中甚喜,笑道:“此任公明正可當之,與汝輕騎萬人,直取新豐,後進霸陵,吾自統軍於後接應。”徐晃接令而去,眾將分頭準備,次日大軍起程西進。

徐晃於次日淩晨點起輕騎萬人起程。昨日宴罷初見華靖軍械精良,士氣高昂之時,不由心頭暗讚,特別是華靖軍使用的兵器,皆是精鋼所製,非他處兵馬可比,任意一件傳之於世,皆可稱利器神兵,待問明軍士知是華靖傳授新法所煉精鋼所製,更是對華靖敬佩有加,並使軍中鐵匠,按其所用大斧原樣重新打造,鐵匠連夜趕製,待清晨時已完成,獻與徐晃。此時徐晃見大斧遍體閃閃發光,尤其是刃上寒光閃閃,冷氣森森,端得是一把絕世神兵,心中甚喜,興奮中提斧上馬領軍直取新豐。

張濟、李傕、郭汜等人劫了聖駕回軍西都,分張濟領軍屯於長安城內,李傕屯兵霸陵,郭汜遣其部將夏育、高碩領軍屯於新豐,以阻華靖來路。自己屯於郿塢,與長安張濟、霸陵李傕成犄角之勢,強征壯丁成軍,聚眾三十萬,以備華靖來攻。

徐晃領軍來至新豐城外,守將夏育領軍二萬出城列陣,二陣對圓,徐晃提馬上前,高聲喝道:“汝等反賊,助紂為虐,大行不義,還不下馬早降,可免死罪,否則誅汝九族,以懲大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