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神童劉賦(2 / 2)

李膺覺得很失麵子,又辯不過他。這時他的朋友太中大夫陳煒也在場想替他找回麵子。就對他說:“自古以來,神童出現過多次。都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看來大人你小時候肯定是神童了?肯定很聰明吧!”孔融回答的是寸步不讓,把眾賓客逗得哈哈大笑。

陳煒弄了個大紅臉,卻又不甘心,說道:“你到也算是聰明,卻還是不行!今洛陽城內有一神童,比你還小兩歲。他四歲開始習文弄武,六歲就能吟詩作賦,琴棋書畫樣樣皆通。卻非你所能比擬的呀!”

“對!對!對!他七歲時,彈琴而吐血,居然自創曲譜。高明之處令名家歎服啊!你和他比……嗬嗬-----”李膺說著說著卻故意停下,意思是不言而明了。

“是啊!神童之名非他莫屬。洛陽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啊!”

“是啊!就連三歲小兒也是知道的。”

“對!非他莫屬!”眾人齊聲附和。

“哦?真有這樣的人?他姓氏名誰?家住哪裏?”孔融不服氣的問。

“就是當朝濟南王劉康的兒子劉賦,怎麼,你可是不服氣?我看就算啦!免得到時候丟人的很哪!一帶大家蔡邕都要與他兄弟相稱。”李膺是想挑撥他找劉賦的晦氣,希望看個熱鬧,他的那些朋友又哪有看不出來。一齊起哄:“是啊!不如人家就算了!別到時候丟人現眼哪!”

這孔融雖然少年老成,聰敏過人,可是他畢竟隻有十歲。而且他向來自負,心高氣傲,哪裏受得了眾人的挑撥,當即表示要找劉賦較量一番。而李膺等人也忘了剛剛丟麵子的事,摩拳擦掌的等著看好戲。

在劉府,蔡邕閉著眼睛,用手輕輕的拍打著大腿,身體隨著琴聲的節奏輕輕的搖晃。劉賦專注的撥弄著琴弦,彈奏著新學的琴譜《廣陵散》,這部據說在後世失傳了的名曲。此時劉賦已經明白為什麼琴譜和一些技術會失傳了,因為沒有書麵的記錄。都是靠口訴來流傳的,蔡邕的老師傳給他,他靠著記憶又傳給劉賦,如果劉賦沒有教學生或者學生沒記牢,那麼終究是會失傳的。

琴聲結束了,蔡邕睜開眼睛,對琴聲結束了,蔡邕睜開眼睛,對劉賦說道:“前部分彈的非常好,可是後邊卻有幾處不對!精力有些不集中。彈琴時候要專注,要把自己的感情融入裏麵那樣才是最高境界。就像我第一次聽到你為你母親彈奏的那樣,我從琴裏麵聽到了你內心深出和你母親獨處的悲傷。可是你現在的技巧有了,也很熟練了,境界卻沒有太多的提高。這是為何呢?”

“老師!我剛才想到一個問題,也想到了解決的辦法了。”

“哦?是什麼問題?”

“就是琴譜的流傳,像你把曲譜傳給我那樣,您的老師是不是也是口傳給你的呢?”看蔡邕點頭作為回答,劉賦接著說:“這樣的傳下去很容易失傳啊!假如您沒有教授過學生,或者我沒教過,又或者學生沒記住,是不是很容易失傳呢?”

蔡邕思索了一會兒,點頭道:“有這種可能。那麼你有什麼辦法麼?”

“我已經想到了,就是用書籍的辦法把所知道的曲譜都記錄下來。這樣即使是沒有教授學生,那麼它也可以讓後人繼續學習古代的曲譜,而且不會有偏差。”

“哦?記錄在書籍裏麵!啊!好主意!好!好啊!這可是功德無量啊!可是,如何記錄呢?”蔡邕聽的很興奮,也很著急。

“我已經想好了,隻是在有些方麵還不能解決,需要老師幫助才行。”劉賦故意的把他給拉進來。

“已經想到辦法了?好!有什麼不能解決的。說出來看看!”蔡邕高興的摩拳擦掌,等他把辦法說出來。

“就是用這些符號來代表,每根琴弦,音的長短用橫杠來表示。然後用一些符號來表達指法的技巧。”說著劉賦用簡譜寫了一段,又按照簡譜彈奏了一遍。

蔡邕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盯著劉賦寫完簡譜,又看著他的手撥弄著琴弦。然後歪著脖子,翻動眼珠思考了一下,把劉賦推開,坐在琴前,彈奏起來。與劉賦彈的居然絲毫不差。

他興奮的跳了起來,雙手用力的拍打著劉賦的肩膀,嘴裏大叫:“太好了!太好了!這樣不光能使琴譜流傳下去,學起新譜還更容易了。居然是我的學生發明的,哈哈!哈哈哈!”把劉賦拍的是呲牙咧嘴。丫鬟在旁邊看的直閉眼睛,心疼的不得了,在心裏狠狠的埋怨了蔡邕一通。

這時有門房來報:“門外有一個小孩子,自稱孔融。拿一封信說是要給劉賦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