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賦這才從蔡邕的魔掌下逃脫出來。聽說是四歲能讓梨的孔融,很是好奇。拿過信看了看,笑了。“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孔融要和我比試一番,我卻不知道如何比。”然後對門房說:“我寫一封書信,明日你按照地址給我交給孔融。”說完寫了一封書信交給門房。
對於蔡邕的好奇,劉賦簡單的解釋就過去了。蔡邕也很讚同他的做法,然後就繼續探討如何記錄曲譜了。
第二天,李膺的府上座無虛席,一些好事者更是提早就來了。而李膺也一改以往拒不接待的習慣,全都請了進來準備看場好戲。
孔融也提前到場,準備迎戰劉賦,到底誰是神童,今天就要見個分曉。孔融對於自己還是很有自信的,區區八歲的劉賦會有多大的能耐,怎麼會比的上自己呢?
眾賓客一邊飲酒一邊等侯劉賦前來,都想見一見著個聞名以久的少年,看他到底是何模樣,七歲時學琴兩年就能自己創出曲譜《命運》,經其老師的手裏傳了出來,居然使許多名家讚不絕口。現今光看孔融的氣度就不得了,這兩個神童撞在一起又是不同了。以後也可以作為向別人吹牛的本錢。
可是等到人來,卻讓大夥很是失望。隻是個劉府上的門房送過信來給了孔融,孔融接過來信看了一遍,臉上的表情略微變化,扔下書信大聲的稱讚:“好個‘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我小看了劉賦了,如此人物到是不能不見,我當到府上拜訪一番。”扔下眾人走了。
眾人都傻了,有反應快的揀起書信,眾人才反映過來,湊上前觀看。應眾人要求,使一人念道:“孔融吾兄:賦久慕兄四歲讓梨之德。今兄欲比試,賦本應前往,奈何賦愚昧。聞聽人言: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不知如何比試,故不敢前。吾等所學皆聖賢之書,非武士爭強好勝之道。我二人皆比同齡早學,故有些許學問不足道哉。學本無止境,故不敢有殆,求學之路遙遙無期,當爭一世而非一時。後有限光陰,賦願與兄攜手共勉之。將來所成當為後人點評矣。劉賦拜上。”念畢把書信揣進懷裏,笑說:“劉賦雖隻八歲,字卻自成一派。現在收藏了,到時候再拿出來可是很有些價值的。”
眾人恍然大悟,後悔下手晚啦,又都歎息沒看成好戲。陳煒卻說:“劉賦雖然沒來,但是二人的高低已經比出來了。”很多人點頭稱是,卻有魯鈍之人不解,拽著陳煒問:“到底誰高誰低。”陳煒像看到白癡一樣的看他,然後搖搖頭走了。隻留下那人一臉的天真的看向大夥,在眾人一副我不認識你的目光下,他終於明白了。一拍腦門,說道:“啊!我知道了!當然是孔融高了!”眾人疑惑,問為什麼?他洋洋自得的說:“孔融十歲,劉賦才八歲。差兩歲呢嘛!當然是孔融高啦!”聽者皆倒!李膺使人把他哄了出去,問:“那人是誰呀?”眾人連忙聲明:“我不認識他!”
孔融來到劉府,讓門房通報劉賦說:“孔融求見!”在門房並不友善的眼光下,孔融稍等了片刻,卻見一個少年光著一隻腳(迎接孔融時故意弄丟鞋子,恩,劉賦想學學劉備)氣喘籲籲的跑了出來。邊跑邊說:“孔兄到來,有失遠迎啊!快!快裏麵請!”說著拉著孔融的手,把孔融往裏請。
這孔融他納悶啊!這怎麼回事兒啊?他挺熱情我看出來啦!他光著一隻腳幹什麼呀?他就盯著那隻腳看。劉賦也發現了,忙解釋:“剛才聞聽孔兄光臨,跑的急了,把鞋給丟了。失禮之處還望孔兄見諒。”說著對孔融深施一禮。孔融一聽,感情是看我來了高興的!激動的連忙還禮,道:“劉兄何需如此熱情啊!融失禮在先,現在前來賠罪,還望劉兄恕罪!”
“誒!孔兄說哪裏話。賦早想與兄結交,隻是路途遙遠,賦又年幼,不能遠行。故不能與兄相見,深以為憾!兄今日前來,賦太高興啦!”
兩人都酸溜溜的相互謙讓一翻,像倆成年人似的,看起來很好笑。二人再也沒提比試的事,到也相談甚歡,二人按年紀為兄弟相稱,成為至交好友。幾天後孔融隨隨父親回故裏,劉賦亦送行。孔融依依不舍的走了。
劉賦歸來反省自己所為。迎接孔融時故意弄丟鞋子,雖是作假卻因年少而不被其所疑。然而送行卻不能做到像劉備那樣痛哭落淚,看來還的努力練習才行啊!未來的路還長,第一次拉攏人,雖然沒有做的滿意,但是關係還是拉近不少。這孔融將來可是十八路諸侯之一啊!
歲月在不知不覺中流逝,轉眼間兩內過去了,劉賦還沒有看見過他這一世的父親劉康,不過聽說今年會回來的。177年的劉賦已經十歲了,他此時身高六尺有二,麵白似雪,肌膚如玉(活脫脫的像個大姑娘)。在這兩年中,劉賦卻有個驚人的發現,那就是在他開始修煉的時候發現自己的識海中有東西。那是什麼呢?。。。。。嘿嘿,他的那台電腦。電腦居然進化成神器了,可以跨時空地上網,嗬嗬,這可把劉賦那個美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