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的行人,漸漸的散去,隻留下一個中年人呆呆的站在那裏。回味著那繞耳的琴聲,卻發現臉上濕漉漉的,不禁歎息道:“哎!聽到如此高明的琴聲,今世算是死也無憾啦!隻是這樂者似乎有些生疏呢!前麵的是《高山流水》無疑,後麵的卻聞所未聞。是古譜麼?卻又不像,是哪位大家所作呢?不管了!一定要把這琴譜求來。居然能使我流淚了,不知道是哪個大家哪?”忙拽住路人問:“剛剛琴聲是哪位大家所彈?這宅院又是誰的府邸啊?”
路人茫然的看著他,然後指了指耳朵,又指了指嘴吧,“啊吧!啊吧!”的說了幾句,掙開他的手走了。嘿!巧了不是?碰上個啞巴!搖搖頭,找了個正在吆喝著賣菜的漢子問了一遍。
中年人才知道這是濟南王劉康的府邸,府中隻有兩個主人,其餘的就是些丫鬟下人的。
劉府正忙作一團,劉氏讓人請來大夫醫治剛剛吐血昏死的劉賦。這時管家劉開來報,有個叫蔡邕的求見。劉氏正沒好氣呢,一聽不認得,就回道:“不見!”劉開聽見了,出去了,向蔡邕說明了情況後。蔡邕卻是問道:“不知道剛才是誰在彈琴。”“我家小少爺劉賦。”蔡邕一驚,便告辭而去,隻說一句來日在訪。
管家送走蔡邕後,如實回複了劉氏。劉氏一驚:“他叫什麼名字?”“叫什麼蔡邕的。”“哦!原來是他,我卻是怠慢他了。”
“你要記住,不論是什麼人來拜訪,你都得以禮相待。這蔡邕乃是胡廣的學生,他可是博學多識啊。通經史,妙操音律,善鼓琴、繪畫。今被聖上召來任郎中,可是不簡單哪!他來府上可是好事啊,你不覺得賦兒正缺少一個他這樣的老師麼?”
“哦?原來如此,夫人,我以後回記住的。”
劉氏輕輕的給劉賦掖了掖被子,吩咐丫鬟好好照顧,出去了。
十一月九日。李膺府宴客。
洛陽的李府的客人並沒有因為天氣的寒冷而減少,這些人還都是府上的常客。至於那些想結交李膺大人的,能成為座上客的還真是不容易。現今這李膺李校尉可是炙手可熱的人物,在洛陽城他跺一垛腳,那麼就連城牆都會掉下塊磚。本來以他的職位是不可能有今天這樣局麵的,區區一個司隸校尉在洛*本算不上什麼大官,但是他這個人卻十分的彪悍,簡直是天不怕地不怕。他根本就不怕得罪什麼權貴,就連宮裏的中官太監他都敢殺,而且還不止一個。他找個理由,搜集點罪證就把那些很有背景的太監一連斬了四個,還揚言要湊個整,害得宮中的太監是不敢走出宮門半步。天知道他說的湊整是十個還是一百呀?這些太監又有誰敢說自己清白的就像天上飄下的白雪一樣,這心裏有鬼自然膽子就小了。
朝廷大員們與太監的鬥爭一直就沒斷過,也一直就沒占過便宜。李膺的出現自然就給屢戰屢敗的大臣們增強了信心,所以這些大臣自然就保護他。而他這個人有很狂傲,想結交他的人,他還不見得就看上眼。久而久之,他就成了宮裏宮外的第三方勢力,由一些不怕死的主組成了一個小集團。他的府上也就成了這個集團的據點,整日的歌舞生平,到也快活自在。想上門結交的,他還輕易不接待,座上客多是集團成員。今日李膺正在宴客,門房通報:有一十歲少年稱自己祖上與李膺大人祖上是通家之好,今日獨自前來拜訪。請予轉告。使他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李膺覺得新鮮,便請他進來。
問道:“你的祖上是誰?居然和我的祖上是通家之好呢?”
少年回答:“我姓孔名融,祖上是孔夫子,與大人你的祖上李老君同德比義,互為師友,所以融與大人累世通家。”
李膺大吃一驚,覺得有趣就逗他。指著幾案上的水果點心等食品說:“你想吃這些美食麼?”
“想吃!”孔融回答的很老實,也很幹脆。
“哦?原來你不知道做客的禮節,主人問你吃什麼,一定要謙讓,說不想吃。那樣才是禮貌的客人啊!傳說原不可信,都說你是神童,四歲能讓梨,知書達禮。原來的是謠傳哪!哈哈!哈哈!”李膺得意的嘲笑他。
“不然!我雖年幼卻也知道欺騙是很不禮貌的,欺騙主人更是失禮的行為。所以我心裏所想,自然就對大人你如實說了!卻不想大人你不懂得做主人的禮儀。實在是見麵不如聞名啊!”
“我如何的不知做主人的禮儀呢?你道說說看!”李膺很驚訝。
“大人擺在桌上的果品是給客人吃的,卻不能問客人吃不吃。難道在座的都被問過?亦或吃過了,卻都失禮了?”孔融從容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