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集 白狼入陝(2 / 3)

吃了好處的陸建章也急需在陝西找個鐵杆親信,兩人一拍即合,牢牢地沾在一起。陳樹藩也保住了陸軍第四混成旅旅長之職。

這時候的陳樹藩與辛亥西安起義時的陳樹藩在本質上已發生了根本變化,他已經完全淪為袁世凱、陸建章的馬前卒,背離革命,站在了人民的對立麵。

6、

紫荊關。

軍事上失利的的白狼率部左衝右突,乘機西向,擊破紫荊關進入陝西境內。

白狼自擊破紫荊關西行入陝,所有悍黨,多半隨去。

白狼長驅直入陝西之後,連破龍駒寨、商縣,進陷藍田,繞過長安而西行,又橫渡渭水攻陷乾縣,整個陝西大為震驚。

7、

陳樹藩的陸軍第四混成旅追剿白狼極為賣力,得到了陸建章的讚許和表彰,希望他再立新功。

河南護軍使趙倜也受了袁世凱的命令,急由潼關入陝境,傳令各軍會剿,自率八營隊伍追擊白狼。

白狼得知袁軍圍追堵截,於是采用流動作戰的遊擊戰術,使近二十萬袁軍東奔西突,顧此失彼。

8、

到了四月下旬。

白狼軍隊大舉進入甘肅境內,甘肅當局毫無應戰準備,突然遭受白狼的侵入,省境內守軍望風而潰。

秦川鎮先被擊破,總兵馬國仁被擊斃。接著,白狼又相繼攻克伏羌、寧遠、醴縣,當地貧民響應的有數萬人之多。

白狼令手下師爺起草了討袁檄文,斥責袁為國賊,文辭工整洗煉,相傳有三國故事中陳琳聲討曹操檄文的神韻。

9、

不久之後,趙倜的軍隊追剿到甘肅境內,加緊了對白狼隊伍的圍追堵截。

由於白狼的隊伍中多為沒有組織紀律性的饑民,常年疲於奔命,思鄉情緒日重,連戰皆敗,隻得向袁軍力量薄弱的甘南地區敗退。

10、

一個逃亡了的顯官府宅內。

白狼召開軍事會議。

會場上人山人海,白狼居中,兩個左膀右臂,南士居左,北士居右。

白狼首先發言:

“我白狼率弟兄們到了今天這種地步,已成進退兩難之勢,請弟兄們進獻破敵奇策,讚成的擊掌為號,不得喧嘩吵鬧!”

當時隊伍中有個叫徐居仁的馬醫,曾經是白狼少年時的教書先生,他進獻一策說:

“我聽說清朝端郡王載漪現在發配在甘肅,咱們可將這位滿清王爺找來,奉立為主,或者仍舊借用宣統年號,以號召眾人反袁。”

徐居仁的話音一落,讚成的寥寥無幾。

白狼慷慨而言:

“我白某以為此法不可行,當初滿人為帝時是怎樣對待我們這些饑寒交迫的難民的,有多少仁慈,有多少虐待,大家心中都有一本賬。我們不必拉著皇帝叫姐夫,確實沒有必要去攀附權貴!”

這一席話說得徐居仁的臉上紅一陣白一陣。

這時候,走過來一個獨眼人,隊伍中人送外號白瞎子,想必可能是白狼的同宗,也是隊伍中一個彪悍的頭目,扯破嗓門在喊:

“還不如自己當皇帝呢,姓李的姓劉的能當皇帝,難道我們姓白的就不能當皇帝,咱們這隊伍中,即使出不了一個明皇帝朱元璋,難道還出不了一個砸毀孔老二牌位造反大半個中國的洪秀全?”

白狼的河南弟兄們聽了這話,多半表示讚成。

隻見白狼苦笑道:

“想法倒是個好想法,隻可惜我們白家老先人的墳頭上沒有冒青煙,更沒有龍脈可言,我不敢有此非份之想。”

師爺吳士仁、楊芳洲談了自己的想法:

“為什麼不越過秦嶺進入巴蜀地區呢?巴蜀自古以來就有天府之國的美稱,且易守難攻,可以偏安一方。以前攻克城池而放棄確實不是上策,以後如果攻破城池,要讓將士防守,隊伍就可以得到休整,養精蓄銳,靜待時機,以圖再取,長期以來的運動作戰使將士飽嚐奔波之苦,因而造成他們都有厭戰思鄉情緒。”

在陝甘兩省招募的士兵們聽了,全體擊掌讚成。而跟隨白狼從河南出來的官兵們卻沉默不語,不讚成去巴蜀地區。

楊芳洲又說:

“富貴而歸故鄉,曆史上楚漢相爭中西楚霸王兵敗不肯過江東,是何等的大丈夫作為。而今我們已呈窮寇之勢,與以前鼎盛時期不可同日而語,河南故鄉回不得,如果回去是死路一條,那裏有袁軍的重兵堵截,況且我占卜,返回故裏是凶卦,請白大哥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