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集白狼入陝1、
四月的關中大地,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在東西路戰事結束之後,李仲三因張義安在潼關阻敵中表現出有勇有謀的軍事指揮才能,於是決定退位讓賢,把手中的隊伍交給張義安去帶。張義安堅辭不受,自感才疏學淺,決心離開軍隊,去日本留學。他便於同鄉胡笠僧、馮子明相約東渡日本。
這時候,沙俄陰謀策劃外蒙古脫離中國“獨立”。消息傳到東京,留日學生群情激憤,對沙俄帝國主義侵略中國表現出極大的憤慨,共議組織“征蒙軍”抗擊沙皇俄國,並推選胡笠僧、張義安回國籌備。胡、張二人回到上海,到處宣傳演講,三原籍民黨人士於右任先生也借助報刊媒體做了不少工作。
此時,國內政局動蕩不安,急劇惡化,袁世凱借助應桂馨之手雇傭山西籍刺客武士英在上海火車站刺殺了中國國民黨實際負責人宋教仁。
接著,袁世凱又下令免去南方各省中的國民黨籍都督,這些人中有江西都督李烈鈞、安徽都督柏文蔚、廣東都督胡漢民等。他們抨擊袁世凱政府向外國大借款是違法的,袁施行獨裁統治不得人心。
國內政治矛盾一時急劇激化,討伐袁世凱的“二次革命”於是爆發。胡笠僧立即由滬回陝,籌劃討袁行動;張義安則轉赴北京,準備投入袁世凱的禁衛軍,相機刺殺袁世凱。
2、
民國三年秋天,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胡笠僧奉了孫中山先生之命,回國進行革命活動,張義安也隨胡回到陝西。
這時候的陝西局勢已經變樣,陝西東路節度使陳樹藩的政治地位日漸上升,胡、張二人隻得暫時加入陳樹藩的部隊,胡在陳部任遊擊營營長。說句比較公允的話,陳樹藩在西安起義時出了不少力,並極力靠攏張鳳翽,取得張的重視,當時的陳樹藩傾向於革命,與張伯英、張聚庭紅線女夫婦的交情甚厚。待大事初定後,張鳳翽做了秦隴複漢軍都督府大都督。陳樹藩不久就被任命為東路宣尉使,有了正式官銜也就有權收編地方武裝,在張鳳翽、李仲三的幫助下,陳樹藩收編了嚴飛龍的兩千人馬,又招募了一些軍隊,達到三千多人,到了後來,他又被任命為陸軍第四混成旅旅長,有了一定的軍事實力,就與以前的光杆宣尉使大不相同了。
胡笠僧當初在陝西辛亥革命時就在藥王山聚義,表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後來又光複了耀州、三原等地。因而,陳樹藩認為胡是個不平凡的人才,在胡奉孫中山先生之命由日本回到陝西時,便對胡委以重任。
3、
民國二年夏秋間。
曾豎幟響應孫中山、黃興發動的“二次革命”,並被委任為湘鄂豫三省聯軍先鋒司令,開展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以牽製袁世凱軍隊不得南下,相繼攻克唐縣、禹州等縣城。
九月間,又克湖北棗陽。
這時“二次革命”已經失敗,白狼軍隊不得不在十月初退出棗陽,返回河南,攻占了寶豐縣城。
不久,遭受到張鎮芳糾集的袁世凱軍隊的重兵圍剿,白狼將自己的隊伍自號為“討袁軍”,揮戈東下,想取得革命黨人的合作與接濟。
第二年一月間,越過了京漢鐵路,接連攻克豫東南的光山、潢川、商城等縣,突進安徽境內,不久攻克六安、霍山等地,隊伍壯大到兩萬多人,這是白狼軍隊的鼎盛時期,引起了帝國主義和袁世凱的極大驚慌。
4、
二月間,為了避免遭受陸軍總長段祺瑞拚湊的數萬袁軍的圍剿,白狼率部北上。
三月,白狼軍攻占鄂西重鎮老河口,並在此召開軍事會議,決定西進陝甘,伺機入川。
此時,白狼改軍號為“中原扶漢軍”,又稱“公民討賊軍”,並自任大都督,發布文告,斥責袁世凱“雖托名共和,實厲行專製”,聲稱“糾合豪傑,為民請命”。
白狼的縱橫馳騁,將鄂、豫、皖三省攪成了一鍋粥,現在又要西進陝甘,引起了袁世凱的極度驚慌與不安。
5、
袁先是以陝西都督張鳳翽圍剿白狼不力為名,派了親信陸建章率重兵入陝,隨即調張鳳翽為揚威將軍入京供職,實際上采取明升暗降手段剝奪了張的軍事指揮權,架空張使其成為閑人。
此時,袁世凱已把各省督軍改為將軍製,任命陸建章為威武將軍,督理陝西軍政。陸受命之後,更是排除異己,原來掌權的同盟會員多被淘汰,隊伍被強迫解散,隻有陳樹藩勉強與曾在保定軍校任教的陸建章拉扯上了師生關係,並大力向陸進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