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集 懲凶除惡(1 / 3)

第十五集懲凶除惡1、

當陝西辛亥革命落下帷幕的時候,李虎臣退伍還鄉了。他很失望,滿腦子的疑團與惆悵。

這場革命雖然推翻了滿清王朝,但沒有給農民帶來任何好處。在農村裏,地主仍是地主,長工還是長工。總之一句話,沒有多大的改觀。

李雲龍退伍還鄉時,隻帶了一杆快槍和一匹駿馬,回家後他再也沒有到那個叫任官村的梁財東家去扛活,因為對他心儀已久的梁梅花受不了村裏人的閑言碎語,已倉促嫁人了,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招了個上門女婿叫興旺,人長得壯實,做活也比較勤快。

李雲龍便有一種蛋打雞飛的感覺,在隊伍裏沒混出個名堂,連媳婦也耽擱了。

他不甘心,決心要整出一番事業,於是就聯絡了幾個朋友,像張鳳鳴、南成祥、張明軒、丁增長、王誌茂、李鴻林等人,其實這些人和李雲龍一樣,都是生活難以為繼的貧苦農民。不久之後,李雲龍就有了不小的名氣,成了當地遐爾聞名的綠林遊俠。

2、

李雲龍和他的戰友們決定去攻打臨潼地區的櫟陽鎮,他們身著五花八門的服裝,肩挎長短不一的槍支,就向櫟陽進發了。

櫟陽是個不小的集鎮,人口稠一點,商業貿易相對繁榮,李虎臣在心裏盤算著,打下櫟陽鎮,弄些槍支和糧食,這支沒有編製的雜牌武裝可以得到給養。但在將要穿過一個小村莊的時候,有個兄弟來報告,莊子裏情況異常,村口大槐樹下有人持槍守衛。李虎臣立即決定,就地搞一次成功的偷襲。

多虧了深厚的夜色,李虎臣想了一個妙招:他手下的一個弟兄,學得幾聲很酷的野貓叫。隻見他悄悄地繞過去,一磚就拍死了那個非常醜陋的守衛者。這家夥皺紋滿臉活像是南山出產的一種砸的吃的格格核桃的表皮,又像是黃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溝壑縱橫。他蹲在樹下,佝僂著本已羅鍋了的身子,自以為是在守衛村子,卻稀裏糊塗地丟了性命。李虎臣他們這才神不知鬼不覺地一直潛伏到了村子中央的一個高門大戶前。

3、

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大院,門上掛有一對大紅燈籠,隱隱約約看得見門楣上有“武魁”兩個字,可能是個武舉人、武進士或者是解甲歸田了的武官的莊園。

門口有兩個持槍的團丁在守衛,搖搖晃晃地打著盹兒。

李虎臣和他的七八個弟兄隱蔽在陰暗的角落,子彈上膛,步槍平托,一切就緒,隻待李虎臣一聲令下開火消滅院內所有的團丁。依然是照葫蘆畫瓢,“喀嚓”、“喀嚓”兩下子,兩個貪睡的家夥就上路了,去了極樂世界。他們摸摸索索地進了院內,弄清了院內的團丁並不多,大概有十幾個。

一聲令下,李虎臣的七八杆槍同時掃射,有如晴天霹靂。時間並不長,大約有三五分鍾的光景,漆黑中屋內沉睡的人們全都嗚乎哀哉,打發回了老家,他們好像鑽到了地底下,像雲霧似的,風流雲散了。

李虎臣和他的戰友們收拾了戰利品,長槍短槍有十來支,美得咧嘴直笑,這下子發了,發得不像啥了這也是他們沒有預料到的。

這時候,一個小兄弟喘著粗氣來報,說後院裏有騾馬,一人一匹不成問題;另外一個小個子兄弟也來報,說上房裏有女人痛苦的呻吟聲。

李虎臣讓小個子把那女人押過來,小個子點頭說“是”就出去執行命令。不一會兒,小個子押過來一個大約二十四五歲上下的年輕女人,小巧玲瓏,相貌不算難看。她隻是沒完沒了地哭泣著,懇求官老爺饒命,隻要不傷害她,這屋裏的東西隨便拿,說她家的老爺姓韓,是武進士出身,複漢軍東征時在渭南犯了人命被砍了頭,自己是偏房小妾,就回到了鄉下老宅,憑著殷實的家產雇了十幾個家丁看家護院,不想今晚遇見了煞星,什麼都沒有了,一切都完蛋了。年輕女人說完,又低垂著頭嗚嗚地哭泣。

李虎臣一切都明白了,這女人是殘酷地殺害複漢軍副大統領錢定三的那個姓韓的混蛋的小老婆。至於當時發生的一切,在李虎臣的腦海裏留下了極端混亂的印象,眼前這女人是這個大院裏逃過他們密集掃射的唯一幸存者,本想抬手一槍了結了她的性命,她的男人雙手沾滿了人民的鮮血,激起了他心中洶洶的怒火,但一想這個可憐的女人是無辜的,低聲說了聲“去吧”。

女人千恩萬謝,低眉垂眼出去了。

完成了這次偷襲,李虎臣和他的弟兄們的心頭充滿了陽光,像花兒般的燦爛,接著又向櫟陽鎮開拔。

4、

攻打櫟陽鎮的戰鬥打響的時候,整個鎮子裏立刻亂起來,亂得非常厲害,像霹靂似的,人們的耳邊響起一排可怕的槍聲。緊接著就有人驚慌失措地喊:

“不好啦,土匪來了!”

鎮子裏的人跑來跑去,扛槍的團丁哇啦哇啦地亂吼,但沒有放一槍,惟恐得罪了土匪,被人家搬了吃飯的家夥。

李虎臣和他的弟兄們很快就占領了櫟陽鎮,人們這才發現土匪不像人們傳說的那麼可怕,與正常人沒有什麼兩樣,一雙眼睛兩個鼻孔,穿著血跡斑斑、泥汙不堪、破破爛爛的服裝,有兩三個挎槍的還穿著短褲,說是短褲有些長,說是馬褲有些短,讓人笑掉大牙。中秋過了天氣變冷了,穿這樣的衣服能招架得住日漸寒冷的天氣嗎,但這些泥腿子們依然顯得十分威武。

這一下子,李虎臣的名字在渭北地區家喻戶曉了。由於這支隊伍的骨幹都是他扛活時的夥伴,因而上下一心,能征善戰,很快就發展成為“渭北十八娃造反”中最為突出的一支農民武裝。

5、

楊虎城在辛亥革命之後的命運與李虎臣基本相似。

民國元年,向字營解散後,楊虎城返回蒲城,仍在孫鎮街上的小飯館安身,但始終不忘革命,時刻想著為民除害,當時,蒲城東鄉有個惡霸劣紳李楨,借給商人包收爛帳的機會,在石羊一帶強拆民房,搶拉牲畜,胡作非為,行同土匪。農民們恨之入骨,叫他“黑豆蟲”。但因其投靠地方有勢力的民黨人物郭堅與嶽西峰,與之稱兄道弟,一般人都不敢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