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別讓男孩敗給情緒:關鍵的時候扶孩子一把(2)(1 / 3)

當他們驚魂未定地向鄰居們訴說遭遇時,鄰居們都說:憑你們其中任何一個人的力量都是難以逃脫的,但是你們兩個人卻能在危難之際互相扶持,一起逃了出來,由此可見互幫互助是很必要的。

法國劇作家高乃依說過:“人們可以通過訴說減輕不幸。那些把自己關在籠子裏,放棄和外界交流機會的人,最終會被他人和社會所拋棄。”男孩在生活中必須明白這個問題,自閉就是作繭自縛,不能與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交關係,就會被整個世界忽略,導致無心上學、甘於墮落、孤獨寂寞等各種惡劣情緒的產生。男孩隻有讓自己變得開朗了,多與周圍的人接觸,才能與自閉說再見。在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個法則:把煩惱告訴別人可以減少一半的痛苦,把喜悅告訴別人可以增加一份快樂。所以,男孩有了心事千萬不要壓在心裏,勇敢地說出來,不要害怕別人的譏笑,不要擔心所謂的缺點,這樣慢慢地自信起來,完全走出自閉的牢籠,才會被周圍的環境容納,讓世界接受。

尤其是處於青春期的男孩,一旦遭遇一些挫折和打擊就很容易表現出不合群、自閉的心理問題。這時的男孩之所以產生孤獨感,主要是由於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的增長所致,他們的心理過於敏感,於是在無意識的內心世界中建立了一道籬牆,形成自閉。這時家長要多和男孩溝通,引導男孩朝開朗的方麵發展,告訴他們隻有開朗的人才能輕鬆地生活,也隻有開朗才能讓他們走出自閉,找到生活的航標。同時,父母要鼓勵男孩多與他人交往,學會傾聽與傾訴。

沒有什麼不可能

許多男孩常常抱怨自己這也不如意,那也不舒心,進而心情抑鬱,生活無味。其實,不完美是生活的一部分,作為一個小男子漢必須學會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而且要全力以赴地改變生活中的缺憾,讓自己的人生盡量完美,這樣,才能成就自己非凡的一生。

博格斯身高160米,是NBA曆史上身材最矮的球員,然而他卻在NBA這個巨人國中頑強地生存下來,取得了多次好成績,成為名副其實的“矮個巨人”。博格斯曾對自己能夠進入NBA這個巨人國裏打球解釋說:“開始我並沒有進入NBA的信心,我的親人們給了我勇氣,他們都說我能行。同時我相信自己的實力,每次比賽我都用盡全身力氣去戰鬥,在NBA並不是隻有7英尺的大漢,事實上當發動快攻時,一些大個子不如我跑得快,我總能夠把他們拋開。”

由於博格斯在投籃、助攻、搶斷等方麵表現得非常好,成為球隊後場的重要力量。在賽場上,他總是不負眾望,取得很多佳績:1996~1997賽季,每場平均72次助攻,成為球隊的助攻王,這一數據排在全聯盟的第14位;而1999~2000賽季在猛龍隊時,他以507的得分失誤比,排名全聯盟的首位。主教練開玩笑地說:“博格斯對我們最重要的是能鑽到一些大個兒的懷裏將球掏出來。”

沒有不經過努力就能做好的事情,而全力以赴的男孩總是能把事情做到最好。男孩為目標努力的過程正是鍛煉他們意誌的過程,所以家長要讓男孩懂得全力以赴地付出,這樣才會讓他們有成功的快感。

父母要多鼓勵男孩,讓男孩樹立一種積極向上的想法,不要讓他們產生消極心理。

首先就要讓男孩知道,父母是賞識他們的。每個孩子都有很大的潛力,隻是正常情況下很難發揮出來,一般孩子隻能發揮自己潛力的1%,但是憑借著他人的激勵,男孩卻可以發揮出難以想象的創造力。所以,父母要善於發現男孩的潛在能力,並對男孩進行激勵,讓他們的潛力得以發揮,他們沒有成功的經驗,但也正因為如此,他們的思維比成年人活躍,有許多家長想不到的方法,他們可以想到。對男孩的想法或創意,父母要善於發現和鼓勵,這樣才能讓男孩更加努力地去完成目標。

其次,父母要看清男孩的實際情況。當父母看到男孩製定的目標不切實際時,要讓他們放棄這些不實際的夢想,讓他們製定一些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達成的目標,這樣才會讓男孩體會到成功的快樂,並願意為下一個目標而努力。

最後,父母要學會尊重男孩的想法。當他人給予男孩足夠的尊重時,他們將變得更加自信,這種自信會讓男孩有足夠的勇氣麵對生活的難題,全力以赴地克服困難。

男孩常常在膽怯的時候退縮性地回答:“我不能。”“我不能”雖然有時候是客觀地表述自己的能力,但是更多的時候是懦弱、逃避的表現,是一種消極的生活態度。父母應該教導男孩在不假思索的回答之前,先問一下自己,是真的做不到還是習慣性地逃避責任。在說“我不能”之前,對自己說“沒有什麼不可能”,這樣收獲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