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就像車輪的轉動一樣,它有著很強的慣性和力量。然而,好心態會推著車輪朝著成功的方向挺進,而不好的心態會不斷地扯車輪的“後腿”,阻礙其與成功接近。因此,家長從小就應該培養男孩擁有好心態。
給男孩一顆樂觀的心
麵對困難,樂觀的精神總能讓人多一分鎮定和從容,總能讓人保持一種“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的高度自信。培養男孩的樂觀精神,有助於提高他的心理承受力。
樂觀的人能夠承受打擊,化解尷尬,正因為如此,他們才能保持好心情,把事業進行到底。牛頓發表地心引力學說的時候,大家都反對他;達爾文講述進化論的時候,全世界的人都反對他;貝爾要造電話的時候,人們也不看好他;萊特兄弟要製造飛機的時候,所有的人都認為他們是瘋子。然而,他們都沒有放棄,而是樂觀地麵對世人的反對,並依靠自己不懈的奮鬥,最終獲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如果他們不夠樂觀,沒有良好的抗打擊能力,顯然不可能堅持下去。
樂觀者首先必須具有良好的態度,這是保持好心情的重點。NBA有30支球隊,每一個賽季卻隻有一個冠軍,換句話說,每一個賽季就有29支球隊成為失敗者。在如此巨大的失敗率麵前,球員們又是如何對待這種情況的呢?當你問他們時,他們會告訴你這樣一個答案:“下一個冠軍就是我們。”這是一個具有積極態度的答案,從中可以看到球員們的樂觀情緒。
因此,要想讓孩子具有良好的抗打擊能力,就先要讓他學會樂觀,學會打理自己的情緒。麵對困難、失敗和挫折,依然能夠保持良好的心情,這是難能可貴的人生態度。現在家長就需要試著培養孩子的這一態度——當孩子遭遇窘境,悲觀失望時,能夠擺脫不良的情緒,恢複輕鬆快樂的心情。
陸磊正在讀高三,隨著高考的臨近,他越來越怕高考。自從上了高中以後,陸磊就十分緊張,一到考試時就覺得很壓抑。大考大緊張,小考小緊張,結果,考試成績沒有進步反而下降了。
陸磊覺得自己學習用功,但考試沒考好,就是因為緊張所致。他很想改變自己考前緊張的心態,然而幾經嚐試,他都無法放鬆自己。於是,他認為緊張是自己無法改變的,並且推斷自己的高考將會毀在自己的緊張上。因此,他十分悲觀。
父母發現了陸磊的問題,他們是怎麼做的呢?
首先,他們用生動的故事告訴陸磊,不能考上好大學並不意味著人生的失敗,許多沒有上過好大學的人,因為樂觀努力,也事業有成,生活幸福。這讓陸磊了解到,就算學習遇到挫折、高考失敗也隻是暫時的,並不代表人生的失敗。
接著,他們引導陸磊認識到,學習是可以把握的,通過平時的勤奮與積累,就能夠有效地提高成績。因此,他們建議陸磊:不要把日常考試當做一個衡量自己距離好大學有多遠的標尺,而應該把日常考試當成積累經驗、提高能力的機會。
剩下的工作就是營造輕鬆的家庭氣氛,讓陸磊參加適當的體育鍛煉,以幫助他調節情緒。通過這樣的努力,陸磊的緊張情緒得到了放鬆,悲觀心態也有了改變。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扮演不同的角色,但人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成功則心情舒暢,失敗則心情沮喪。而那些傑出的人,可以突破這樣的規律,即便麵對失敗,也能承受住打擊,從失敗中站起來,因為他們的精神是樂觀的。
幫助孩子培養樂觀的生活態度,對於提高其抗打擊能力是有利的。一個人是真樂觀還是假樂觀,隻要用“挫折”一試就一清二楚。若是你的孩子擁有樂觀的精神,麵對挫折與打擊時絕不會輕易倒下,因為他有了一顆堅強的心。
另一種形式的堅強
培養男孩,應該培養男孩的樂觀精神。樂觀比堅強更加灑脫,是另一種形式的堅強。男孩要堅強,更需要樂觀的堅強。樂觀比堅強具有更高層次的精神要求,它不僅可以影響自己,還能直接影響別人。
法國大將軍陶梅尼在前線打仗時,被敵軍的炮彈轟斷一條腿。他出院返回部隊後,每天幫他擦皮鞋的勤務兵看到將軍斷了一條腿,嚇得哭了起來。
“你哭什麼?”陶梅尼將軍笑著說:“以後你隻要擦一隻皮鞋就夠了!這不是很好嗎?”
這樣的樂觀精神,不僅有著令人感動的堅強,同時還不乏幽默感。由此可見,樂觀是在窘境中的一絲笑意、黑暗中的一盞燈光、寒冷中的一點溫暖。除此之外,樂觀將會給人帶來無限的希望,讓人擁有勇氣。
“二戰”後的德國,硝煙剛散,一片廢墟。有兩個美國人訪問了一家住在地下室的居民,有下麵一段發人深省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