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花錢,自己掙”是男子漢的財富觀念,家長應該從小培養男孩的掙錢意識。隻有這樣,才能讓男孩更快地獨立,並使他們的心理更早地成熟。
家家都要有“零花錢規則”
現代社會中,很多孩子的零花錢都不少,有些孩子還可以隨心所欲地用自己手裏的零花錢買自己喜歡的物品,這對孩子的財商培養不利。如果孩子養成隨意花錢的習慣,就很容易讓他失去未來的財富。有些家長為了避免孩子養成不良的用錢習慣,就縮減甚至不給孩子零花錢,以為這樣就可以讓孩子遠離壞習慣,其實,這是不對的。
如果不給孩子零花錢,孩子就失去了管理金錢的機會,就更不可能形成良好的財商。孩子的零花錢應該給,但是要為孩子訂立“零花錢規則”。
作為家長,不可一味地滿足男孩索取零花錢的欲望,如果男孩一要錢就給他們,久而久之,男孩的心中就會形成一種強烈的金錢依賴心理。這樣他們不但不懂得節儉,還會覺得就算把手裏的零花錢花掉了也沒關係,反正爸爸媽媽那裏有的是。這樣一來,他們根本就不會懂得金錢的來之不易。
在給男孩零花錢的時候,家長要有所節製,讓他們感覺自己手中的零花錢不夠用,這樣就能促使他們去想辦法獲取更多的零花錢。如果男孩自己去賺取零花錢,就會感覺金錢的來之不易,以後花錢自然就不敢大手大腳了。
有個男孩由於父母給他的零花錢很有限,要買一些東西時常常都不夠。孩子很想得到更多的零花錢,但是父母明確地告訴他:“我們能給你的零花錢隻有這麼多,你想有更多的零花錢就得自己想辦法。”
男孩看到街邊老奶奶賣報紙,自己也學著去賣報紙。賣報紙的活雖然可以讓孩子得到更多的零花錢,但是很累,這讓孩子體會到了掙錢的不容易。但是,他並沒有放棄,而是更加努力地掙錢。盡管孩子找到了一條生財之道,但並沒有把零花錢花掉,而是把它們存了起來。
父親知道男孩的行為後,就問他:“你為什麼沒把賺到的零花錢花掉呢?”
男孩回答:“我舍不得花,那些錢賺來太不容易了。”
父親開心地笑了,撫摸著孩子的頭說:“兒子,你應該用手中的零花錢建立自己的事業。”
男孩突然之間感到一種崇高的使命感,自豪地說:“是的,我可以用自己的零花錢建立自己的事業。”
此後,男孩更加努力地去掙錢,因為在他的心裏已經種下了一顆事業的種子。
家長不要單純地給男孩零花錢,而應該通過給男孩零花錢傳達給他財富理念和事業之心。
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責任重大,尤其是在理財啟蒙教育方麵的作用更是學校難以企及的。父母在給男孩零花錢時,要製訂好計劃與規則,定期定量給男孩零花錢,一切按“零花錢規則”來實行,既不多給也不少給,而且絕對不會不給,讓男孩養成遵守規則的習慣。如果家長總是對男孩要求的零花錢有求必應,就會讓男孩丟掉未來。為了男孩的未來著想,家長千萬不要忽視給零花錢的原則。
別讓你的男孩大手大腳
在消費的時候,不少人有過這樣的體驗:身上有錢就想花,看上的東西就想要,買了不久又後悔。其實這是一種缺乏金錢概念的表現,是不良的消費傾向。
尤其是年紀不大的男孩,常常會被這種不良的消費欲望征服,最終養成不良的消費習慣。顯然,這對男孩理財能力的培養是不利的。對此,家長要想方設法冷卻男孩“想要就買”的消費欲望,引導他們合理消費。
事實上,引導男孩“正確消費”並不難。
有一位法國母親帶著6歲的兒子到超市買東西。當孩子看中一樣東西的時候,母親並沒有禁止孩子,而是親切地對他說:“讓我們看看價錢吧,1法郎,會不會太貴了?如果買旁邊的那一個,就能省下一半的錢,買5包你愛吃的薯片,你覺得呢?”
兒子想了一會兒,選擇了後一個。選好商品後,母親又拿出錢包給孩子,對他說:“我的男子漢來幫媽媽結賬。”最終孩子在媽媽的幫助下,非常高興地結完了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