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樹立正確的金錢觀:讓孩子學會管理金錢(4)(1 / 2)

這是一次愉快的購物經曆,尤其是母親在購物過程中的表現很出色,給孩子上了理財教育的生動一課。那位母親不僅讓孩子享受了充分的選擇權利,同時還控製了他的非理性消費,並且讓孩子學會了結賬。這不僅是一個購物流程,更是一個教育的過程。孩子的意願得到了尊重,同時他也學會了“先比較後購買”,而結賬則鍛煉了孩子對金錢的認知。

顯然,這是成功的理財培養過程。

家長在培養男孩理財能力的時候,一定要重視消費觀念的培養。強烈的消費欲望是財富流失的根源,如果不能夠控製這種欲望,就很難讓自己的財富存儲。

因此,理財能力的鍛煉可以從控製消費欲望開始。因為男孩的消費欲望一般都比較強烈,控製能力又較差,所以家長要盡量控製男孩的物質欲望,更不能讓他們養成隨便花錢的習慣。因此,最好不要給男孩辦理可預支的信用卡。

男孩過早地成為“有卡族”,很容易養成隨便刷卡的壞習慣,從而增加很多不必要的消費。

在生活中,父母可以讓男孩學會預算。在消費之前,大人可以讓孩子先寫出一個預算清單,並幫助孩子分析其消費的合理性,這樣有助於他們形成合理有節的理性消費觀念。千萬不能讓男孩養成花錢無度的消費習慣,如果男孩有了這種習慣,家長就要讓他們知道金錢的概念,並采取“定期定量發工資”的策略,再也不能隨要隨給了。同時,讓孩子做消費記錄,大人定期審核,這樣男孩就能夠有計劃地管理自己的零花錢。

在消費的時候,家長要隨時向男孩灌輸“可買可不買的東西不要買”的購物原則,讓男孩學會暫時放棄。如果男孩有衝動消費的毛病,最好的方法就是教會孩子“貨比三家”的消費道理。當孩子提出無理的購物要求時,大人不妨采取緩兵之計,既不答應,也不否定,讓孩子隨著時間流逝而冷卻想法。

在滿足男孩的欲望時不能過度。家長不能對男孩過分寵愛,不要為了安慰孩子的無理哭鬧而滿足他們的要求。有些男孩比較好麵子,所以在消費行為上存在攀比的情況,對此,家長要特別重視。攀比心理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得嚴重,當一個男孩有較重的攀比心理時,那麼長大後他們的攀比方式就會升級,最終讓人難以承受。如果孩子有了攀比的消費行為,家長可以讓他們把這些不良的攀比行為轉變成學習上的競爭,使孩子端正自己的態度。

正確的消費觀念是理財的必經之路,而消費中的財富就如同涓涓細流,如果能夠彙聚這些細流,就能形成江海。

儲蓄和投資從小做起

在當代社會裏,教給男孩一定的科學理財方法是每位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父母不應滿足於孩子對錢的了解認識,還要在實踐生活中培養、訓練男孩的理財能力。在未來的社會裏,掌握一些理財投資的方法,對生存和發展尤為重要。因此,培養男孩的理財能力就應該教他們積累金錢和“錢生錢”的方法。

有個男孩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就在家長的教導下學會了儲蓄。他還把自己的積蓄分成兩部分,一個定期一個活期。定期賬戶裏麵存著不常用的錢,活期賬戶裏存著常用的零花錢。盡管利息不高,但是孩子不久就有了較為豐厚的積蓄。他總覺得利息太少了,便詢問父親該怎麼做才能讓錢“長”出錢來,父親就指導他購買債券。在一步一步地教導中,孩子對金融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且熟悉各種金融投資工具。在高中的時候,他還通過投資股票實現了贏利,成為同學們眼中的“股神”。

其實,理財培養最重要的就是讓男孩形成良好的理財習慣,這些習慣將影響孩子的一生。如果孩子沒有良好的理財習慣,就不能掌握好人生財富。倘若孩子的理財習慣非常糟糕,那麼即便他們擁有財富也會很快流失。由此可見,良好的理財習慣對積累財富的重要性。

儲蓄就是一種良好的理財習慣,而且是最基本的理財方法。儲蓄最直接的效益就是積累金錢。千萬不要忽視儲蓄,因為一切投資都起始於儲蓄。如果要讓男孩成為好的投資家,那麼儲蓄就是這一切的開始。家長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儲蓄意識。隻有學會了儲蓄,孩子才能養成節省的習慣。有的男孩喜歡吃冰淇淋,如果買一杯要花6元,家長就應告訴他:“你想吃可以,但是今天隻能給你3元,等到明天再給你3元,你才能買來吃。”這就可以促使孩子儲蓄觀念的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