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正題:
代入感是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一種東西。
想要讀者對你的書產生代入感,就必須讓你的書貼近於生活,讓讀者們可以很容易的聯想到自己身邊周圍的事情。
個人又將代入感分成了數種:
1:人物代入感2:背景(景色)代入感3:劇情代入感4:XX代入感
人物代入感
這種很容易。
記得很久前看過這麼一個帖子。
它的意思是【主角的身高應該要多高?】而回答是【一人高!】
這就是最簡單的人物代入感。不論是主角還是配角亦或是龍套,都應該有他特有的相貌和性格。也是方便區分…
人物的性格要明了,這才是最主要的。
其中一種最好的方法就是外號!一個外號則是讓讀者最快對這個角色產生意識和記憶的方法。
例如:棍子。
你們想到了什麼。【高】和【瘦】
例如:火炮。
你們應該會想到:【衝動】
這就是最簡單的方法。
那麼該怎麼樣描寫人物的性格,動作等加強代入感呢?
還是一句話,貼近生活。
例如:形容一個人嘴巴大。
那麼到底有多大呢?可以用誇張的手法,【笑起來的時候能咧到耳畔】【張大嘴巴的時候能吞下一隻椰子】
這並不是直接的描寫,卻能夠給讀者最為直觀的印象。因為他們看到這裏的時候,會不自覺的代入…咧到耳畔,能吞下椰子的嘴巴到底有多大。雖然那僅僅隻是誇張,但卻很
適合。
那麼性格
衝動的用【火炮】
冷漠的用【冰塊】……
那麼動作
例如:揮起胳膊
那麼究竟是怎麼揮起的呢?XX抓起一塊石頭,在身前【掄了一個半圓】
又例如:……我沒有那麼多例子了
凡事想辦法貼近生活……人物的代入感就自然而然的有了。
當然還有其他的辦法。我會在下一點提到。
【另加一點——剛才看了阿古給另外一個人的評,其中有這麼一句話。**弑父,主角已經泯滅了基本的良知**這種事情是要不得的。這樣的主角在現實中千萬之一的幾率有木有?另類的文…請作者不要逾越雷池。】
外貌、衣著。
【崔判官從桌子底下爬了出來,他穿著紅色的古代官袍,烏紗帽上兩根桃葉兒似的紗翅,有點兒象戲台上的七品知縣,八字眉、小眼睛,皺巴巴的小臉好象包子摺似的,看起來比較滑稽。】
首先,非常的細微,並且到位。
【紅色的古代官袍】,這一種描寫非常具有代入感。雖然沒有人去過古代,但是都或多或少從電視劇中了解了一些。以讀者記憶中的影響來寫,來帶入。
【烏紗帽上兩根桃葉兒似的紗翅。有點兒象戲台上的七品知縣】這句話同上。
【八字眉、小眼睛,皺巴巴的小臉好象包子摺似的】這兩句異常的簡單。但無一不表露著特點……這也是除人物描寫之外,最常用的一種手法。用以特點來敘述…無一不加深人物
(這是回明的片段)
記住一點,抓住細節,抓住特點。當然,這裏也需要一個度的恒量。
背景(景色)代入感
在這裏我舉一個例子,同樣也是用生活中的東西。
【一盞燈在燒】
一展什麼樣的燈?很空白的描寫。
【一展青銅燈在燒】
什麼樣的青銅燈?依舊空白!
【一展鏽跡斑斑的青銅燈在燒】
我們還可以繼續下去。
【一盞鏽跡斑斑的青銅燈,呲呲的燒著,冒著豆大的火。被風一吹,頓時搖曳起來,屋內一陣光影斑駁】
看看,這樣的話,景色描寫是不是就讓人自動的代入進去了?再加上其他氣氛的渲染。不管是懸疑,還是兩大高手對決……隻要這麼情節、背景一鋪墊,自然會讓人看的熱血
沸騰。
那麼也可以由作者自由的來想……
【一條魚】
【一條快要窒息的魚】
【一尾無力顫抖……MD我想不下去了。哪有那麼多例子來舉!!!】
貼近生活來思考,循序漸進的增加代入感。使得讀者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