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飛說道:“讓誰去呢?山虎勇猛有餘,穩重不足,又沒什麼謀略。阿合不乞比山虎好,有些計謀,也要穩重些,隻是不能令人放心。”楊躍道:“兄長,我舉兩人,買乞和林窋,兩人雖然都不滿二十,但都有少年老成之像。”
楊飛想了想道:“他們兩人雖然都是五百戶官,但是軍事資曆不夠,林窋還好些,帶兵去過兩郡,買乞隻是隨軍出征過。這樣吧,讓山虎去圜水大營,讓林窟從旁協助他哥哥,等彌狄班師,就都卸任。林窟這次如果沒什麼差錯的話,也算鍛煉了,將來才可大用。”楊躍兩人都說:“如此甚好。”
山虎帶著林窟來到圜水後,笑對彌狄說道:“這麼個的機會,沒想到被你這個悶木頭得去了,現在倒讓我們在這悶著。”彌狄聞得楊飛的命令,心裏高興道:“看來大哥沒忘記我的話,在這呆得悶死了,現在好了。”聽山虎如此說,就笑道:“這裏可是我部的北門,你們兄弟可不要大意呢。”山虎隻笑道:“知道,知道。”
當晚設了酒宴,完後又和山虎交接完大營,第二日彌狄就帶著親衛回到了榆林。見了父母和老祖母,彌狄就去了楊飛的大帳,進去就笑道:“楊飛,你可把我想起來了。”楊飛笑道:“你在圜水的功勞,我們都知道呢。”又問:“見過父母親和老祖母了嗎?”彌狄說見過了。接著楊飛四人說了說出兵離石的事,最後決定抽調五百騎,擇日出征。
彌狄率軍剛走一日,合乞又遣人回榆林,報道:“合乞千騎長在兩郡已經掠得漢羌屠各四百餘口,馬牛羊等若幹。聽說涼州叛軍後方空虛,想率軍越隴山抄掠隴右,請再增派五百到一千騎。”
楊飛聽完,心中一亮,思量此事雖有些冒險,但值得一試。於是找來楊躍魚單,說道:“合乞的想法是千裏躍進,直趨敵後。此計十分大膽,不過,長途迂回奔襲,正可發揮輕騎的長處。隻是,隴右我們終究是不知底細,還須慎重,你們倆議議。”
楊躍道:“兄長,如今我部有九千能戰之士,精銳者五六千人,朝廷正當危亡之時,我部受朝廷大恩,此戰決不能以禍事視之。”楊飛聽完點頭。魚單道:“按我本意,此次冒險本沒有必要,隻是你們都讚成的,我也不反對。不過我看,還是由楊飛親自領兵,再多增兵力為好,倘若不利,隻要有楊飛,就不致潰散。”
楊飛知道,這個剛剛聚齊的部族,最大的支柱就是他自己,而他的力量卻來自於那個莫名其妙的神話。或許這神話是不是真的,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匈奴人需要英雄,而隻要人們傳說的英雄在,那些本來各自相鬥、各不相能的草原人就會聚成緊密的集團,他們的野蠻力量不但會變得有序,而且不會衰竭。
倘若大舉征兵,自然是爭取大勝而歸,再不濟也要全師而回,如此,楊飛不可不親征。想到這裏,楊飛就說道:“隻是西河戰事已起,為防不測,最少要留三四千騎在膚施。不如增兵三千騎,我領兩千騎為中軍,以魚單為左翼千騎長,讓合乞做右翼千騎長,你們看怎麼樣?”
魚單沒什麼意見。楊躍則說道:“兄長放心,榆林有昭姬嫂子在,部中之事,弟定會竭盡全力。”楊飛不知隴右底細,心中一時懸著,聽到楊躍的話,才笑道:“又要讓你忙了。”又說:“部裏不少漢人,那些懂道理的,你盡可放手用用。”楊躍說:“我部基業初創,更須謹慎。我倒是選了幾人,不過是充當文書,倘若要用,自然是要稟明兄長首肯的。”楊飛也知道人心難測,因此也就不再說。
接著又再商議出征準備事宜,決定以魚單、阿合不乞、拔陵為千騎長。考慮到進入隴右後可能要攻堅,於是將漢戶五百常備都納入了西征的中軍。不過隔了一日,楊飛就急急地先率千騎西行了。楊躍則立即飛馬向各千戶百戶下了調令,接令者均須即日自備馬匹刀箭,由各百騎長率領向奢延澤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