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試官還應注意,所提的問題要合法。例如,要避免提與工作無關的問題。規範的問題包括教育與經曆的背景,實際工作的表現,主要的問題類型有:① 進一步考察簡曆或申請表中不完整的信息;② 為什麼應聘者要離開原單位,他從原雇主那裏得到哪些參考意見;③ 應聘者的前任工作職責是什麼,他喜歡或不喜歡之處是什麼;④ 應聘者對工作職責、時間、天數等有何喜好;⑤ 允許應聘者提及或討論對正在申請的工作的感覺。麵試還包括查看資料、公示結果等環節。

3. 審批程序

引進的教師、管理人員和研究人員招聘計劃與結果最後由授權學術委員會(Academic Council)進行審批。每位學術委員會委員對自己的領域負責。特別地,學術委員會、校友會執行副會長、林肯實驗室主任對招聘計劃和招聘結果的審批具有最終批準權。

〖MZ(3〗(五) 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政策與製度〖MZ)〗

1. 試用期

高層次引進人才的試用期為6個月,試用期滿後,如果雇員的表現與崗位要求和期望相匹配,雇員的指導教師要正式通知他的表現令新單位滿意,辦理轉正手續,並且告知他試用期的表現記錄將進入個人檔案袋(Personnel File)。如果在試用期內,指導教師對雇員的表現或行為有任何的不滿意,指導教師必須和雇員進行討論,指出不足之處以及改進或修正不足的方法。討論記錄和改進方法的書麵文檔也將被放置於個人檔案袋。

如果雇員的表現繼續保持在不可接受的程度,人力資源辦公室的代表應當幫助雇員采取進一步改進措施的行動,或者如有必要,決定是否終止協議。人力資源部會對雇員表現進行評估,如果評估結果不至於立即終止協議,則試用期可以適當延長一段時間,讓雇員有更多的時間滿足崗位要求。

2. 職前培訓

作為職前培養環節,職業導師(Supervisor)有義務對新引進人員介紹新的工作環境,其內容有:① 崗位責任與工作職責,與團隊和係有何關聯;② 列出所期望的工作標準、參與情況和行為;③ 解釋係或團隊的管理程序,如工作時間、午餐時間、請假、停車等;④ 介紹工作中的合作團隊或相關領域;⑤ 介紹辦公和建築的布局,包括餐廳、休息室、儲存間,解釋MIT其他建築和設施,如圖書館、合作辦公室、學生中心和運動設施等;⑥ 解釋安全規章,演示必要的辦公設備使用方法。職前培訓還要明確交代可選擇的工作時段,飲酒限製,免費藥品領取規定,吸煙,賭博,誠信,人生與財產安全等事項。

3. 職中培訓

MIT的人力資源部為引進人才提供培訓和發展項目。谘詢與培訓服務能滿足院係範圍內高層次人才的多元化發展需求。對個人而言,人力資源部還提供職業谘詢、經費資助和其他特別的服務。

根據經理或監管人的要求,人力資源部將根據特定的工作群體設計和實施培訓項目。人力資源部也可以參考外部培訓谘詢幫助院係組織專門的培訓項目,以滿足組織和個人的需求。培訓項目的主題包括簡曆與麵試技巧、衝突解決策略、團隊建設技巧等。人力資源部也組織跨院係的研討會,提供全校範圍內的培訓課程。

人力資源部為引進人才提供的谘詢或服務形式有視頻資源(Video Resources)、職業谘詢(Career Counseling)、經費資助計劃(Tuition Assistance Plan)、表現谘詢(Performance Consulting)等服務。

4. 專職科研隊伍的體製與機製

MIT科研實力雄厚,與其專職的科研隊伍建設密不可分。MIT的專職研究隊伍規模很大,占教職員工總數的12%以上,且呈逐年遞增趨勢。專職研究人員主要分為兩大類:長期聘任的資助研究人員和短期聘任的學術研究員。長期聘任的資助研究人員分為首席研究科學家、首席研究工程師、研究科學家和研究工程師等;短期聘任的學術研究員分為高級學術科學家、高級學術工程師、博士後助理研究員等。專職科研隊伍在各院係和林肯實驗室從事長期的研究工作,並有專項撥款支持,不同的專職研究人員根據不同職位享有不同的薪資福利待遇。姚建建.美國一流研究型大學專職科研隊伍建設的借鑒與啟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0(1):4044.

5. 教師校外服務活動的引導與控製

為避免教師過多地卷入企業活動,妨礙教師自由地從事新知識的探索工作,MIT建立健全了管理製度和服務組織機構,對教師校外服務活動進行有效引導與控製。學校規定,教師應及時向係主任通報自己的校外活動,以便係主任能夠根據學校有關規定判斷這些活動是否具有教育意義;教師應保持全部精力從事全日製的校內工作,如因校外服務活動而使校內教學、科研工作受損,就應考慮對其是否繼續聘用。MIT組織係和實驗室參與科學園區的建設,也是疏導教師校外服務活動的一個重要渠道。學校除國家撥款外,多渠道籌措經費分攤學校支出,使社會企業、團體、個人的捐資得到合理利用。此外,學校努力提高教師待遇,使其校外活動服務收入不成為其主要動力。胡成功.麻省理工學院對教師校外服務活動的引導、控製及其啟示[J].機械工業高教研究,2002(3):9396.

〖MZ(3〗(六) 高層次人才績效的多維考核方法〖MZ)〗

1. 績效薪酬管理

學校績效薪酬管理的目標是為不同類型的雇員提供適合的、係統的報酬,以使這樣的報酬盡可能與崗位職責有關,並承認個體表現的差異性。有些崗位的薪酬標準有競爭性,以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MIT高層領導管理下的薪酬辦公室(Compensation Office)負責不同類型職員的工資加薪。通過相關市場需求、工資趨勢和一般經濟指數的分析,薪酬辦公室提出工資方案。院係的年度評價基於雇員個人貢獻與工作表現水平。院係有必要通過目標分析、定量與定性分析等方法,對教師職責的完成情況進行公平、係統的評價。建議的績效增薪需要滿足財務預算的要求,並和績效考核相關聯。

對於高層次的傑出雇員(Outstanding Employees),如果他(她)能證明自己的突出表現,則績效工資將得到明顯提升。對於工作表現不令人滿意的員工,其績效工資則得不到提升。持續幾年工作表現不令人滿意的員工,則需要辭退。

2. 表現性評價

除了常規的績效管理與反饋,MIT還有專門的表現性評價(Performance Evaluation),目的在於為教師的工作業績提供正式的年度評價。表現性評價形式可由人力資源部提供,也可由係或實驗室自行開發,但均需包括對過去一年工作表現的討論、工作關係和職業發展。下一年度的工作目標和需要提升的工作內容需要在表現性評價中明確指出。鼓勵教師開展自我鑒定(SelfAppraisals),工作導師在形成性評價之前會審閱自我鑒定的材料,以提前了解工作內容和表現。

3. 修正行為

在有些情況下,引進的人才沒能達到預期要求,或沒有完全履行工作職責。表現欠佳或工作不達標的人員需要采取修正行為(Corrective Action)。在大多數情況下,學校會給予績效考核不通過的人員改進工作的機會。雇員和工作導師將進行充分討論,指出不足和努力的方向並作解釋。院係還會采取一些紀律手段(Disciplinary Measures)幫助績效考核欠佳的人員改進工作。修正行動取決於許多因素,如職員過去的表現、工作內容、以往處理類似情況的方法,以及其他是否能緩和或減輕處罰的因素。

紀律處罰的種類有:勸告(Counseling)、口頭警告(Oral Warning)、書麵警告(Written Warning)、終結警告(Final Warning)、留置察看(Disciplinary Suspension)和開除(Disciplinary Discharging)。在某些情況下,部門領導可能會指派教師承擔一定的管理工作,有報酬或無報酬,以回應教師績效考核未通過或嚴重欠佳的事實。

4. 獎勵與表彰

MIT設置獎勵和表彰的目的是:① 以及時和有效的方式,在學校、學院、辦公室3個層麵,承認個人或團隊的工作;② 為認可的MIT聯合體的成員提供持續發展的機會;③ 幫助MIT培育分享成功和責任的環境;④ 認識到每個個體都能與眾不同;⑤ 彰顯有利於學校的行為和活動;⑥ 為MIT文化注入公平和靈活的實踐精神。

MIT的獎勵和表彰設置的基本條件麵向全校教師和其他類型職員。學校鼓勵同伴、合作夥伴和同事之間通過簡單、快速的方式表達對工作努力和成績突出人員的認可,如感謝便條、欣賞郵件、在團隊會議上的表達等。其他的認可方式有有形的禮品、慶祝活動、現金獎勵等。

MIT學校層麵的獎勵和表彰出於對工作績效考核的認可,共有3種類型。① 致謝獎勵(Appreciation Awards),非正式的、現場的、日常的認可,在部分領域頒發;② 無限製獎勵(Infinite Mile Awards),正式的、半年或年度頒發的獎勵,在部分領域頒發;③ 卓越獎勵(MIT Excellence Awards),正式的、麵向全校的獎勵,每年舉行年度頒獎慶典,由人力資源部組織實施。

5. 工資結構

MIT的管理崗位工資結構比較寬泛,根據內部和外部市場薪資適時調整。工資分為6個等級,作為相同或相近崗位人員工資的執行標準,見表52。MIT其他支持人員的時薪結構分為5個等級(2—6級),見表53。

表52MIT管理人員工資等級標準(2012年1月1日生效)(單元:美元)

等級代碼下限工資上限工資

1N4510079181

2O4920090057

3P54325104550

4Q61500138375

5R76875196800

6S112750246000

資料來源:MIT Administrative Staff Salary Structure[EB\/OL]. http:\/\/hrweb.mit.edu\/compensation\/salarystructure\/administrative, 20161024.

表53MIT管理人員時薪等級標準(2012年4月2日生效)(單位:美元)

等級最小數中位數最大數

214.3817.3920.40

314.9319.0423.15

416.2521.5926.92

518.6424.3330.02

621.1226.9232.73

資料來源:MIT Support Staff Salary Structure[EB\/OL]. http:\/\/hrweb.mit.edu\/compensation\/salarystructure\/support, 20161024.

〖MZ(2〗三、教育全球化與國際化狀況〖MZ)〗

〖MZ(3〗(一) 教育全球化的理念與目標〖MZ)〗

1. 全球化理念高瞻遠矚

MIT高遠的全球化理念可歸結為以下4點:第一,思想與行動並行,引領世界的教育全球化。當前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需要學校融入全球經濟和社會發展,這就要求做到:提高學生在全球社區中的領導能力;提高學生在跨文化環境中的交流和學習能力;使學生和教師成為改革和學習國外知識的推動者;通過國際合作和合作研究繁榮傳統優勢;開展前沿研究,應對威脅人類幸福的持續不斷和新興的超國界的挑戰。第二,學生的職業未來取決於國際技能和理解。MIT全球化委員會明確地提出學生如果希望未來職業生涯能有所成就並持續發展,那麼這一願望的實現越來越取決於其是否掌握了更強的、更深刻的和更完善的國際技能和理解。第三,確保培養全球卓越人才的強大優勢,為此,必須增加財政收入,擴大與外界的聯係。第四,教育全球化要與發揮傳統優勢相結合。MIT有眾多教師、校友和學生,能夠建立文化意識、教育資源和研究網絡,需充分利用優質資源來推進教育全球化。MIT高遠的全球化理念的核心在於,用不斷提升的能力、用多樣而不界定的方法把核心校園(物質的和精神的)與世界上最優秀的智慧緊密聯係起來。

2. 戰略目標服務學院使命

根據MIT國際谘詢委員會呈交的《國際活動戰略規劃》報告,全球化參與戰略目標由4個方麵組成:教育,為MIT師生提供高質量的學習和參與世界的機會;研究,為MIT師生提供獨特的、高水平的全球研究機會;服務,針對MIT的優勢和領軍地位開展國際化的服務活動,同時為MIT的教師、學生和職員提供教學和研究機會;建立校園學術共同體(Campus Community),通過吸引全世界最優秀的教師和學生來提升MIT教學、科研和服務的質量。MIT Inter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Guiding Strategies for MITs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EB\/OL]. http:\/\/web.mit.edu\/provost\/reports\/IAC_Report_20090903.pdf, 20161024.這樣的戰略目標與MIT的使命遙相呼應:提升學生在科學、技術和其他學術領域的知識和教育水平,以服務國家乃至21世紀的整個世界。這樣的戰略目標能鞏固MIT作為世界卓越人才的智力磁場的優勢,有助於實現學校3個長遠的基本目標:一是繼續為學生提供MIT已享譽全球的優秀專業教育,幫助學生建立知識深度和文化意識以引領全球性的某一職業發展;二是追蹤世界最重要和有意義的問題;三是在地緣政治和世界經濟發生可預測或不可預測的深刻變化中保持學校的興盛。MIT全球化教育的戰略目標緊扣學校為全世界培養頂尖人才這一使命,是MIT教育全球化戰略框架的一大亮點。

顯而易見,MIT的全球化理念一方麵顯示了大學引領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這一前瞻性的目標,另一方麵也折射出它對提升國家競爭力和推動世界知識發現、為人類幸福服務的深層次追求。正如MIT校長霍克菲爾德(Susan Hockfield)所說的:“為使學生在全球文化中工作、引領並獲得成功,我們為學生裝備了迎接世界最大挑戰的決定性技能。”MIT Global Council. New Directions for Glob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at MIT[EB\/OL]. http:\/\/web.mit.edu\/provost\/reports\/Global.Council.Report.pdf, 20161024.霍克菲爾德校長的話,既反映出全球化教育中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同時也反映出MIT全球化教育旨在提高學生作為世界公民競爭力的明確目標。

〖MZ(3〗(二) 教育全球化的策略與措施〖MZ)〗

1. 教育全球化的策略

美國學者懷特(Hans de Wit)將推進大學國際化的策略從總體上分為兩類:組織策略和活動策略。De Wit, H. Changing Rationales for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J].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1999 (15) (spring): 23.MIT的組織策略表現在為確保全球化戰略的實施而製定的一係列政策、製度、機構及運行機製。活動策略表現為不同類型的學術活動:學生和教師的國際交流活動,開設全球化課程,實施基於全球化內容的實踐項目,開展研究與教育的國際合作等。

圍繞塑造世界公民的全球化教育目標,MIT國際谘詢委員會提出了8項具體的改革策略: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並相互支持的策略;國際化參與盡可能地綜合教育、研究和服務職能,保持“手腦並用”的核心價值;與全球夥伴合作,提高學校的全球影響力;保持長期的國際合作但不限製學院的靈活性;學位授予權不能延伸到國外機構;教師校園內的努力受到認可和推崇;國際化項目應有持續的經費支持並充分挖掘校內資源;全球化參與需要不同文化意識。

2. 教育全球化的措施

MIT教育全球化的改革措施體現在4個方麵:第一,新的倡議,包括設立全球獎學金項目,為大部分學生提供全球化學習和國際化體驗的資助,以補充自己的專業知識;支持全球挑戰研究項目,把學科專業知識和跨學科的全球研究項目相結合;擴展“國際科學與技術創新項目”(MIT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itiatives, MISTI)的模式等。第二,開發重要的資源,包括增加國際合作國家和指導教師、平衡現有研究項目來滿足和激勵學生的需求、增加學生對重要的全球課題(如發展、能源、貧困、國際安全等)的研究經費。第三,把全球教育落實到課程、項目和活動環節中去。包括綜合教育和研究項目,交換學生、教師和管理者,有策略地選擇合作夥伴並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增加國際化教學內容;協助並資助即將來MIT學習的所有合格學生取得護照。第四,組建工作組,成員由每個專業學院、本科生項目委員會(the Committee on Undergraduate Program, CUP)、研究生項目委員會(the Committee on Graduate Program, CGP)組成,對報告所提的建議進行執行和監督。MIT Global Council. New Directions for Glob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at MIT[EB\/OL]. 2009. http:\/\/web.mit.edu\/provost\/reports\/Global.Council.Report.pdf, 20161028.

值得一提的是,MIT教育全球化的改革除了對理念、目標等外圍層麵高度重視外,還深入人才培養的內核——課程中,精心設計了課程結構和實踐項目。MIT全球化教育課程分3類:① 基於全球主題的校內課程,包括善用研究項目(Leveraging Research Programs)、培育基於專業和應用領域的學習、“通往全球”課程(Global Gateway Courses)、新生研討課等。② 校內活動課程,包括“你的專業與世界”研討課(Your Major and the World)、合作國家概述課程(講座、主題學習、研討、係列電影、語言課程)。③ 國外課程設置,包括實習和基於課程的項目、目標國家的課程等內容。MIT全球化教育所關注的實踐項目旨在把國際背景與機會看作構成MIT教育的必要組成部分,強調“手腦並用”,為將來作為負責的世界公民所需的生活做準備查爾斯·維斯特.一流大學卓越校長:麻省理工學院與研究型大學的作用[M].藍勁鬆,主譯.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138.,實踐項目主要有5類:① 國際科學與技術創新項目(MIT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itiatives, MISTI),把全球學習和校園活動聯係起來,參加項目的學生需提前在學校學習語言、文化和曆史,然後再派往目標國家。② 發展、設計、傳播實驗室項目(Development, Design, Dissemination Lab, DLab),把社會科學和工程方法結合起來,強調利用技術動手解決問題,為本科生提供國外實習經驗。③ 提供全球企業實習(Global Entrepreneurship Lab, GLab)的機會。為了讓本科生從發展中國家的企業獲得商務能力,安排為期4個月的實習項目。④ 為本科生提供國際實踐機會項目(International Undergraduate Practice Opportunities Programs, IPOPs),幫助學生尋找全球實習機會,並為今後成功地在職業領域工作做準備。⑤ 院係設立的創新項目(DepartmentBased Initiatives),為擴展學生全球學習提供另一重要途徑。MIT教育還新設立全球獎學金項目(Global Scholars Program),為學生獲取全球實踐經驗提供更多機會。MIT Global Council. New Directions for Glob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at MIT[EB\/OL]. 2009. http:\/\/web.mit.edu\/provost\/reports\/Global.Council.Report.pdf, 20161028.

〖MZ(3〗(三) 對我國大學教育國際化的啟示與建議〖MZ)〗

MIT是以理工類學科為特色的研究型大學,關注知識的應用並為社會實踐服務的理念鑄就了其理學和工學在全球的領先地位;注重師資隊伍建設,強調教師的學術責任是MIT長期堅持的另一特色。MIT教育全球化改革的指導原則也較好地體現了其核心價值與辦學特色:一是關注問題、解決問題,應用知識,服務人類,這也是MIT享譽全球的優勢。二是教師領導力(Faculty Leadership):全球化教育的成果取決於教師的責任——學術、努力、知識、創新、熱情;要確保學生參與的全球化的項目、課題、實習、體驗均在教師的指導與監控之下。從MIT教育全球化的理念、目標、策略與措施分析中,可以得出如下幾點啟示。

第一,製定時間規劃,明確實施任務。MIT的教育全球化規劃,製定了近期、中期和遠期的目標任務時間表,確定了2年、5年、10年內要完成的任務,並設定了關鍵的指標。例如,2年內增加50%的學生獎學金和參與“做中學”項目的學生數量;5年內每年獲得“全球學術計劃”的學生達50—100人,所有MIT合格學生獲取護照的比例達100%;10年內MIT所有學生都具有國外實習和“做中學”項目的經驗,為所有的本科生提供至少2個學期的外語學習機會,改善為全球教育和研究服務的校園計算機網絡資源等。

第二,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和運行機製。全球化戰略的成功實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組織機構和運行機製。如MIT2006年成立針對本科教育的全球教育委員會;2007年成立由教務長直接領導的國際谘詢委員會,履行谘詢和建議的職責;2008年成立全球委員會,履行規劃、評估、協調之責。還包括其他全球化教育機構,如全球教育和職業發展中心(Global Education and Career Development Center, GECDC),2008年成立,隸屬於本科生教務長辦公室;全球化資源開發辦公室(Office of Global Initiatives in Resource Development),受副教務長指導,旨在為全球化戰略提供資源保障;全球化MIT網站(Global MIT Website),提供信息谘詢服務;還有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國際戰略小組等。MIT Global Council. New Directions for Glob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at MIT[EB\/OL]. http:\/\/web.mit.edu\/provost\/reports\/Global.Council.Report.pdf, 20161030.

第三,加強全球化教育的課程建設。課程是大學教育的核心,是連接社會與大學的紐帶。課程學習是全球化教育的重要途徑。MIT全球化教育課程分課內與課外、理論與活動、學科與綜合等多種類型,共同發揮課程的價值和功能。我國大學國際化課程有的還停留在雙語課程層次,專門旨在為學生提供全球化主題的知識和視角、為以後出國訪學奠定曆史和文化基礎的課程尚不多見。我們要學習MIT,開設類型豐富、層次合理的國際化課程,教授學生國外語言和文化的深度知識,這對21世紀的全球化教育至關重要。

第四,充分發揮社會與產業資源的作用。MIT在發揮大學社會服務作用的過程中樹立了典範,培養了眾多工程領域的技術專家,為美國的科技進步注入了強大的活力。MIT已采取了許多措施,確保教師和企業領導開展良好對話。“全球化產業領導者計劃”(Leaders for Global Operations, LGO)是體現MIT充分發揮工業與企業資源的典型例子。該計劃旨在通過教學和實踐活動培養世界級的製造業的領導者,為適應全球化經濟發展並延伸製造業領域,參加的企業均是如美國鋁業公司、波音公司、通用汽車公司、英特爾公司、摩托羅拉公司等工業巨頭。可以看出,該計劃的目標是通過加強與工業界的聯係,最終把學生培養成工業界的領導者並影響美國乃至世界。正是充分利用豐富的工業資源,使得MIT全球化教育的許多做中學項目,如國際科學與技術創新項目、發展—設計—傳播實驗、全球企業實習、本科生國際實踐計劃項目等,能夠順利開展並充分發揮工業企業的優勢。這與MIT塑造世界公民的全球化戰略定位是遙相呼應的。

第五,重視國際化師資隊伍及基礎資源建設。為實現全球化教育的目標,MIT采取的以下措施值得借鑒:① 增加外語教師和學科領域專家聘用數量;② 海外居住學習,包括利用培養全球領袖的國際公寓、國際研究生住校導師、為所有學生獲取護照;③ 利用來訪的國外學者為本校學生提供國際化校園氛圍;④ 學生國外學習的信息公告;⑤ 施行產業、企業聯絡計劃(Industrial Liaison Program, ILP),保持學校與企業研究、實習與實踐的溝通與合作;⑥ 更新和擴展實行全球化教育的辦公、實驗、教學場所。大幅增加國際師生在MIT的比重(現有師生比重見表54)。

表54MIT國際化學生、教師、研究、學者相關數據

類別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後教師

留學生\/該類學生總數=百分比348\/4272≈8%2230\/6048≈37%599\/1012≈59%376\/1009≈37%

數量排前3的國家中國(25人)

加拿大(24人)

韓國(22人)中國(301人)

韓國(237人)

印度(210人)中國(87人)

印度(56人)

朝鮮(46人)印度(34人)

加拿大(30人)

英國(30人)

資料來源:http:\/\/web.mit.edu\/provost\/reports\/IAC_Report_20090903.pdf, 20161030.

注1:國際化學生來自世界111個國家,數據由MIT研究辦公室提供。

注2:由國際資源支持的研究讚助花費總額為55761552美元,其中國際學生花費占8.67%;由國際資源支持的基金花費總額為14034029美元,其中國際學生花費占17%。

從MIT的全球化理念與策略分析中,我們體會到了MIT塑造世界公民的戰略定位及其卓越、堅毅、勇敢與樂觀的本色,看到了我國大學的國際化教育與國外大學的差距,並找到了彌補這些差距的努力方向:以全球化目標為指針,引領教育國際化;以國際參與為策略,實施教育國際化;以研究為核心,支撐教育國際化;以師資與資源建設為突破,服務教育國際化;以培養人才為根本,提升教育國際化。

〖MZ(2〗四、專業和課程設置〖MZ)〗

〖MZ(3〗(一) 專業設置〖MZ)〗

MIT共有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工程學院,人文、藝術與社會科學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理學院5個學院共44個專業點授予學士學位。其本科專業分布如表55所示。

表55MIT本科生專業一覽表

學院專業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藝術與設計建築規劃

工程學院

航天工程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A

航天工程與信息技術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B

考古學與材料電子科學與工程

生物工程工程學

化學生物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化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民用環境工程機械與海洋工程

(續表)

學院專業

民用工程機械工程A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B

核科學與工程

人文、藝術與

社會科學學院

人類學語言學與哲學

比較媒體文學

經濟學音樂

外國語言與文學哲學

曆史學政治科學

人文學科學技術與社會

人文與工程寫作

人文與科學

斯隆管理學院管理科學

理學院

生物學大腦與認知科學

化學地球、太空與天體科學

數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

物理學

資料來源:MIT Subject Descriptions 1011[EB\/OL]. http:\/\/web.mit.edu\/catalog\/degre.intro.htm, 20161030.

〖MZ(3〗(二) 本科課程結構〖MZ)〗

本科課程分課內與課外兩大部分,其中通識課程要求由學校製定並組織實施,專業學院製定並實施專業課程及跨學科課程。其課程結構如表56、表57所示。

表56MIT本科生課內課程結構(強調基礎)

序號類別2類別3內涵

1

2

3

4

5通識教育

科學核心類為本科生對當代科學與技術的重要概念提供寬泛的理解,作為係定專業課程的先修課

科技限選類拓寬學生的科學基礎,挖掘學生在其他領域的潛在興趣

實驗類在本科生的低年級階段提供實驗機會,包括實驗設計、選擇測量的技術方法、確定數據收集的程序

人文社科類通過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的學習培養多元化的人才

交流表達類培養學生書麵表達和口頭表達的能力

(續表)

序號類別2類別3內涵

6

7

8專業教育

主修專業類為所選專業領域提供基本知識和概念,並鼓勵本領域的探索和發現

輔修專業類培養學生多元學科的獨特興趣,為今後利用多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奠定基礎

跨學科類培養多學科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9其他其他

資料來源:What is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t MIT[EB\/OL]. http:\/\/due.mit.edu\/undergraduateeducationmit\/, 20161108.

表57MIT本科生課外課程結構(強調應用)

序類別內涵

1本科生研究計劃項目本科生和教師、研究生合作開展前沿研究

2公共服務項目通過義務項目和國際發展項目,增強本科生回饋本國和全球社會的意識

3全球教育項目通過出國學習、實習、研究、國際發展,讓學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並學會如何與他國人員交流、適應他國文化

4實習項目為學生提供不同的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並提升技術技能及發展商務能力

5專業實踐項目為學生提供應用課堂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如創意大賽、設計—傳播實驗等項目

6領導力發展項目通過正式和非正式的領導力發展機會,發展學生關鍵的領導力技能

7其他其他

資料來源:What is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t MIT[EB\/OL]. http:\/\/due.mit.edu\/undergraduateeducationmit\/, 20161108.

〖MZ(3〗(三) 通識課程結構〖MZ)〗

1. 通識教育課程理念

MIT通識教育及課程理念按其辦學曆史特點可大致分為萌芽、興起、發展、鞏固和升華5個階段,現分述如下。

(1) 萌芽階段:1861—1880年

MIT創立於1861年,源於美國工業革命對技術人才的需求。創始人羅傑斯(William Barton Rogers)高瞻遠矚地提出2條教育原則代表了MIT通識教育理念的萌芽。一是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與專業教育(Professional Education)相結合,尋求為本科生提供帶有自由教育內容的專業教育,為學生在畢業後能適應任何領域的工作做好準備。二是強調社會責任感。他認為新建的這所學校,應當成為青年男女希望應用科學發現的成果去滿足人類需求的場所,運用有用的知識推動科技發展,這是社會的責任。MIT. Report of the Task Force on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al Commons[EB\/OL].MIT Press, 2006:15. http:\/\/www.mit.edu\/, 20161115.羅傑斯對理論知識和實用技能的關係認識,開創了當時通識教育理念的新路。這一階段可看作MIT通識教育思想的萌芽,繼承了源自英國的“自由教育”傳統,為MIT通識教育的興起埋下了富有生命力的種子。

(2) 興起階段:1881—1948年

1881年任校長的沃克(F.A. Walker)拓寬了通識教育課程,並將其延伸到經濟、政治、法律、現代語言等多個領域。隨後,MIT各年代的校長們勇於探索的精神使得通識教育得以興起。1930年任校長的康普頓(K.T. Compton)為推動通識教育作出了重要努力。1933年,他將文化、語言學、基礎科學等最廣博的自由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內容構成課程的重要部分;1944年,他改革人文課程,提出貫通4年的社科必修課程計劃;1947年,成立教育調查委員會,重點考察人文和社會科學的教育情況。朱燕飛,等.從MIT看中國高校通識教育的發展策略[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5(2):63.這一階段的通識教育理念日趨成熟,MIT已不再是一個純技術的學校,其科學與人文氣息日漸濃厚。

(3) 發展階段:1949—1997年

1949年MIT發表的《路易斯通識教育報告》(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General Education)體現了“遼闊似海”的特征,成為MIT通識教育思想發展史的一個重要裏程碑。“教育要為學生的未來生活和職業發展做準備,其首要目的是發展學生的智慧、判斷、容忍、獨立、批判等價值觀,教育還需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MIT. 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General Education[R]. MIT Press, 1949:43. http:\/\/www.mit.edu\/, 20161115.1977年,威斯納(J.B. Wiesner)校長提出,為學生提供個人、社會和文化的廣博教育,使學生更好地應用知識、聯係社會餘凱.通識教育與麻省理工學院的發展:一個簡史[J].中國大學教學,2002(4):44.,這樣的通識教育理念“高度無限”。這一階段的通識教育理念從朦朧到清晰,是MIT通識教育蓬勃發展的階段。

(4) 鞏固階段:繼往開來,銳意進取(1998—2004年)

維斯特校長(C.M. Vest)在21世紀到來前夕領導的“學生學習和生活”專家組根據21世紀的經濟、社會背景增加了3條教育原則:學術、研究和社會構成綜合的教育共同體;學習經曆應緊張、好奇與激動並存;多元化的重要性。MIT. Task Force on Student Life and Learning, Report of the MIT Task Force on Student Life and Learning[R]. Cambridge: MIT Press, 1998:33. http:\/\/web.mit.edu\/committees\/sll\/tf.html, 20161115.專家組還提出了“整體性”通識教育理念:構成學生學習經曆的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是根本的;結構化學習(正式課程)和非結構化學習(活動課程)的組合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們能培養一個“完整”的學生(whole person)。這一階段是MIT通識教育理念在21世紀的深化。從學生學習的角度提出了“整體性”的通識教育觀,主張課內與課外、知識與活動的有機結合,這是通識教育理念的重大突破。

(5) 升華階段:新的藍圖,新的思索(2004年至今)

MIT女校長霍克菲爾德(Susan Hockfield)2004年上任以來,非常重視本科生通識教育改革。學校提出了本科生通識教育的4個目標:對當代科學與技術最重要的概念有寬泛的理解;對科技基本概念有嫻熟的應用能力,並成功學習科學或工程領域中的一門子專業;對人類社會的文化有足夠的了解,並充分認識作為有能力的公民和創新者與社會個體間的相互作用;需參加一項發現或發明活動,並在一定環境中實現研究目標。在這些目標的指引下,MIT的通識教育課程進行了較大的改革。這一階段是MIT對上一階段通識教育理念的升華,並把改革的重心落在課程實施層麵,在強調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彰顯“全球化”、“多元化”等價值觀。

2. 通識教育課程設計

課程是通識教育的核心,通識教育的理念與目標決定了課程改革的方向。一方麵,與過去50年相比,人、自然與社會發生了諸多變化,MIT當前進行的通識教育課程改革是以當代科技、文化與社會、學生的變化作為動因的;另一方麵,MIT實施通識基礎上的專業教育,通識教育占的比重大,既認為通識教育是專業教育的基礎,也認為兩者一起構成本科生教育的基礎。在上述動因和理念的驅動下,MIT進行了新一輪通識教育課程改革。

MIT通識教育課程設計新方案(General Institute Requirements, GIR)於2006年提出,2007年正式實施。其突出變化是提高課程要求,設置課程大類的層級,如人文、藝術與社科領域分基礎和高級層次,科學與技術領域分必修和基礎層次;整合原有課程,重新定位課程分類,通過一係列小課程的組合達到基本科目學習的目的;課程為本科生國際學習提供更多機會,體現“畢業生能與世界上不同國家的人共同生活與工作”這一本科生必備的特征。MIT通識教育課程設計新方案分人文社科和科學技術兩大類,要求學生修滿16門課程。具體方案如表58所示。

表58MIT通識教育課程設計新方案

類別類型課程選擇要求門數

A. 人文社科類

1. 基礎課程

2. 高級課程

人文

藝術

社會科學

寫作表達

人文社科選修課

高級課程

人文社科選修課

選3門

2選1

選3門

任選1門4門

4門

(續表)

類別類型課程選擇要求門數

B. 科學技術類

1. 必修課程

2. 基礎課程

機械

一元微積分

多元微積分

數學

物理

化學

生命科學

計算與工程

新生項目設計課程

必修

必修

必修

6選5

3門

5門

資料來源:General Institute Requirements[EB\/OL]. http:\/\/due.mit.edu\/undergraduateeducationmit\/, 20161120.

3. 通識教育課程實施

課程方案是課程實施的前提和基礎,課程實施是課程方案的延伸和落實。MIT精心設計的課程方案,除了通過教師的教學過程實施外,其課程的學習管理和學業指導2個方麵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先分別加以介紹與分析。課程實施與課程學習管理主要體現在3個方麵:組織機構、規章製度和成績評定方法。

組織機構。MIT的通識教育由本科生教育教務長辦公室負責全麵實施與監管運行,辦公室下設各分項目辦公室或中心,由主任負責,配有相應數量的管理人員。教務長辦公室下設8個管理機構:全球化教育與職業生涯發展中心、教育創新與技術辦公室、經驗學習辦公室、教師資源辦公室、少數民族學生培養辦公室、本科生學業指導辦公室、注冊辦公室和教學實驗室。此外還有4個學習共同體:“做中學”工程科技學習研究中心、新生通識教育學習共同體、新生跨學科創新學習共同體、新生小班實驗與研討學習共同體。

規章製度。MIT對通識課程的學習有嚴格的規定。1個課程單元(unit)表示一學期約14個學時,課程學分即課程所含單元之和。學生除了課堂學習外,還須在實驗、設計、現場工作、課外準備等環節投入足夠的時間才能取得學分。學校提供本科生課程高級考試(Advanced Standing Examinations for Undergraduates),作為免修該項課程的依據。學校建議學生每學期修讀45—54個學分,但每學期至少有36個學分的成績在3.0(5分製)以上。學習規章製度也對教師提出要求。在第一次課上,教師須向學生提供以下信息:明確、完整地介紹課程所需完成的作業;大致的測試時間及專業項目的最後期限;是否有課程終極考試;成績標準及其使用程序。在第三周課上,教師須提供考試和作業的準確時間安排。

成績評定。成績評定不僅考慮考試成績,而且綜合考慮學生的表現、創新能力、想象能力等因素,成績等次沒有預先設定的比例。成績評定結果分通過的成績和未通過的成績2類。通過的成績分為A(優秀)、B(良好)、C(合格)、D(通過)4檔。未通過的成績分:F表示不及格,必須重修該門課程;FN表示新生的成績為不及格;O表示缺席終極考試或未提交學期論文或項目,或學期末最後兩周缺席課程,如果整個學期缺席課程將得F的成績;OX,表示經由係主任出具證明後因缺席得到的成績,這種情況教師需給學生補考或補交作業的機會;I表示如果學生繼續完成作業後,可以給予通過的成績。MIT. Academic Procedures and Institute Regulation[EB\/OL]. http:\/\/web.mit.edu\/catalog\/overv.chap5.html, 20161120.

〖MZ(3〗(四) 專業課程與跨學科課程〖MZ)〗

除了通識課程外,所有學生都需選擇專業課程進行專業領域的學習,也需選擇選修課程和跨學科課程拓展專業學習。盡管在第二學年末才需選定專業,但學生通常在第一學年末就選擇專業課程,這樣第二學年末選專業時就有更多的認識和靈活性。以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科學係為例,本科生需完成2門核心專業課程,係統建立本學科知識基礎的廣度與深度;還需完成實驗課程、獨立項目和研究,以掌握分析、設計和實驗的原理和技術。同時,該係還為學生提供在工業背景下的體驗學習機會,包括工業合作項目和企業實習等多種形式。再以斯隆管理學院為例,管理學專業的本科生需完成的專業基礎課程有離散數學、統計學、計算機編程、會計、管理心理學、市場策劃等;每位學生還需從以下4個方向中選取一個方向的專業核心課程:財務、信息技術、市場科學、商務分析與運作。MIT. Undergraduate Programs and Courses[EB\/OL]. http:\/\/web.mit.edu\/catalog\/overv.chap3.html#maj, 20161122.

本科生通過“本科生研究計劃項目”(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進行跨學科的研究和學習。MIT設立了64個跨學科中心、實驗室和項目供學生選擇,每個跨學科項目都有專職教師進行指導和管理。主要的跨學科主題有航空航天材料、計算機工程、教育技術創新、能源與環境政策、工作與就業、製造與生產實驗、數字商務、專業與職業教育等。MIT. Undergraduate Programs and Courses[EB\/OL]. http:\/\/web.mit.edu\/catalog\/inter.resea.html, 20161122.

〖MZ(2〗五、教學保障體係和學習支持係統〖MZ)〗

〖MZ(3〗(一) 大學教學促進係統:本科教學質量的內部保障〖MZ)〗

1. 大學教學促進與支持的國際潮流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高等教育進入了以提高質量為中心目標的時代,出現了兩大發展趨勢。一是引人注目的高校評估運動,二是特別值得關注的本科教學改革專業化運動。由於高等教育普及化之後,學生具有更廣泛的個別差異,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需要得到及時的支援和幫助,因此,本科教學需要建立特殊的渠道來保障其質量。汪霞,崔軍.本科教學質量的保障:大學教學發展中心的建設[J].江蘇高教,2013(1):34.20世紀90年代以來,本科教學質量日漸受到各國政府和高等教育界的重視,西方發達國家對本科教學的重視也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1990年博耶(Ernest L. Boyer)領銜的卡內基教學促進會發表的博耶報告《學術重思:教授工作的重點領域》(Scholarship Reconsidered: Priorities of the Professoriate)首次提出教學是與研究並行的新型學術,即教學學術,從而為大學教學促進與質量提升奠定了理論基礎。Ernest L. Boyer. Scholarship Reconsidered: Priorities of the Professoriate[M]. Washington: JosseyBass, 1997.1991年,由史密斯(Stuart Smith)擔綱的加拿大大學教育谘詢委員會發布的斯密斯報告《加拿大大學改革谘詢委員會報告》(Report: Commission of Inquiry on Canadian University Reform)指出“加拿大大學嚴重忽視教學,有待重新審視大學教學職能”Stuart L.S. Report: Commission of Inquiry on Canadian University Reform[R]. Publication Office: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of Canada, 1991: 63.,並引發了“大學以教學為代價,過於重視研究的廣泛爭論”Susan W.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D].Doctorial Dissertation, Canada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1997:12.。1991年,美國哈佛大學前校長博克(Derek Bok)在美國學術團體理事會上發表題為《教學提升》(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的演講,認為“對美國大學最熟悉的抱怨就是它對教學的忽視,現代大學必須對卓越的教學承擔更大的責任”Bok D.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R].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1993(2):236.。1997年,英國諾丁漢大學校長迪靈(Ronald Dearing)爵士領銜的英國高等教育谘詢委員會發布的《迪靈報告》(Dearing Report)指出“我們應該認識到高等教育包含了教學、學習、學術和研究等多重內涵”Dearing R.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Learning Society[R]. London: The National Committee of Inquiry into Higher Education, 1997:1.。1998年,卡內基教學促進會發表《重建本科教育:美國研究型大學的藍圖》(Reinventing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 Blueprint for Americas Research Universities), 由此掀起了本科教學促進與質量保障的新高潮。

基於上述背景,大學通過大學內部組織變革來回應社會對高等教育規模擴大和質量下滑的批評。各高校紛紛建立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學生學習品質、形成優良教學文化為宗旨的專業化的教學支持服務機構。從1962年美國密歇根大學率先創建的學習與教學研究中心(Center for Research on Learning and Teaching),到1997年英國政府先後資助成立的由74個教學與學習卓越中心和24個學科教學中心構成的教學支持網絡,類似的“教學研究中心”、“卓越教學發展中心”、“教師發展中心”等機構紛紛在西方大學湧現。與此同時,我國港台地區也著力發展一流的本科教育,非常重視教學中心的建設。香港各大學基本都設立了類似的機構。台灣於2005年實行“教學卓越計劃”,瞄準世紀一流大學建設的目標,全麵提升教學品質,建立教學中心是各大學實施“教學卓越計劃”的重要舉措,目前已有60多所高校建立了教師教學發展中心。

2. 教學促進係統折射出教學質量保障價值觀的轉型

從曆史上看,高等教育質量管理大致經曆了4個發展階段:從中世紀大學誕生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的教育測量運動的興起;從教育測量運動到40年代教育評價學的誕生;從教育評價學的誕生到80年代初期質量保障的出現;從80年代後期開始,質量管理的重點放在了質量的促進與提高上。戚業國.高校內部本科教學質量保障體係建設的理論框架[J].江蘇高教,2009(2):3133.隨著全球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運動的興起,世界各國相繼建立了高等教育外部質量保障體係,如盛行於歐美國家的認證、監控和評估等製度。

雖然外部質量保障體係在促進教學質量提升方麵取得了成效,但教學質量的內部關注才是解決教學質量問題的根本出路,因為校內質量保障體係以自身提高為導向,具有強大的內驅力,大學自身才是教學質量保障的最終決定因素。這恰如歐洲大學聯盟(European University Association, EUA)在2005年度大會上所表達的主旨:“真正提升大學教學質量的關鍵並不在於外部評估和監控,其起點在於大學內部在促進與提高教學質量上所做的持續性工作,這需要大學自身發展出一種良好的內部質量文化。”S.Reichert, C. Tauch.Trends IV. European Universities Implementing Bolagna[R]. Brussels: European Universities Association, 2005:20.

大學教學支持機構正是基於教育質量保障從外部監控到內部促進價值觀轉型的產物。大學教學內部促進係統的興起與繁榮所折射出的內部質量保障價值觀,體現的是激活大學教學主體功能、完善大學內部教學促進機製、全麵提升大學教學質量的理念。這是一個讓大學開始重視教學的契機,專業性的教學支持機構通過協助、支援、谘詢等策略,極大地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升,改變了校園的教學文化。這種基於大學自身建製的旨在提升“教”與“學”的教學支持機構以及由此形成的覆蓋全校的內部教學支持係統遂成為“改進大學教學與學習最普遍的方式”Ouellett M.L. Overview of faculty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Choices[A].In K.J. Gillespie. A Guide to Faculty Development(2nd edition)[M].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1.。

〖MZ(3〗(二) 教學促進係統的組織結構〖MZ)〗

麻省理工學院是美國乃至世界公認的綜合性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具有“理工大學之父”的美名,2017年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公布的世界大學排名中,MIT名列第5。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ies Rankings 20162017[EB\/OL]. http:\/\/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uk\/worlduniversityrankings\/, 20170325.該校非常重視本科教學工作,以高質量和有特點的教學而備享聲譽,建立了專業化的教學促進係統,形成了一套獨特的運行機製,在支持課程設計、促進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保障教學質量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

1. 清晰的使命與目標

MIT以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為本科教學改革的核心價值。MIT的教學支持與促進服務於教學改革,其使命是:第一,培育教學卓越,促進以學習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改革;第二,支持教師開展持續的課程創新,為學生將來成為全球化的創新者和領導者做準備;第三,開發和推廣教育技術,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技術支持。根據這一使命,MIT為教師教學發展工作設定了3項目標:促進課程設計創新、促進教學方法創新、促進教育技術創新。MIT. Student Learning[EB\/OL]. https:\/\/due.mit.edu\/initiatives\/studentlearning,20161125.

2. 明確的機構職能定位

MIT的教學促進係統由相對獨立但又保持緊密合作的3個機構組成:教師支持辦公室(Office of Faculty Support, OFS)、教學實驗室(Teaching and Learning Laboratory, TLL)、教育創新與技術辦公室(Office of Educational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OEIT)。這些機構均歸屬於教務長統一領導。

首先,教師支持辦公室負責幫助教師開發和協調本科生課程和其他教育項目;支持教師管理教學過程,提供與本科生教育相關的信息;提升教師與高層管理者、職員、學院等教育共同體的溝通層次。其次,教學實驗室的創建宗旨是促進學生課內和課外的教學卓越,在教學方法、課程開發、教育技術等方麵發揮重要作用。該機構的職能體現在相互聯係的3個方麵:開展課程創新以及關於新教學法和學習技術等方麵的谘詢;為研究生助教、新教師等群體提供課程設計與教學方法方麵的培訓;對國際工程教育、跨學科教育等開展應用性研究,評價教師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最後,教育創新與技術辦公室履行3個方麵的職能:第一,搭建研究與學習的橋梁,將教師的研究通過技術手段與學生學習相結合;第二,在課程中融入數字化內容,支持教師獲取數字化教學內容;第三,培育教學創新實踐的團隊,通過可視化、虛擬實驗等技術方案以及主動學習等教學策略激發教學創新。

3. 專業化的工作隊伍

MIT教學促進係統的工作隊伍配備彰顯著專業化的價值觀。首先,從人員的配備數量上看,3個子係統都配備了充足的人員,構成了40人的工作隊伍,其中教師支持辦公室11人,教學實驗室10人,教育創新與技術辦公室19人。其次,從人員的學曆層次來看,工作隊伍均擁有研究生學曆,超過半數的人員擁有博士學位。再次,從人員的專業結構來看,可謂多學科和跨學科的合作團隊,其專業來源除了教育學、教育技術、信息技術外,還有來自數學、化學、機械、電子等專業學科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還有高等教育研究、教學評價等方麵的專家,更有文學、管理學、戲劇表演等方麵的專業人才。最後,從崗位職責來看,各機構設有主任1人,副主任1—2人,行政管理人員2—3人,課程與教學的專職研究人員2—3名,溝通與活動策劃1人,項目開發與技術支持的專業技術人員若幹名。

綜上,MIT教學促進係統組織機製的特點是分散設立、職能明確、協調運作。3個機構雖分散設立,但各自定位明確,職能清晰。教師支持辦公室圍繞教學獎勵和課程支持開展工作,教學實驗室主要是圍繞教學促進開展研究並組織教學培訓、研討和支持活動,而教育創新與技術辦公室聚焦於引入最新的信息技術來進行教學技術創新的試驗和推廣。這3個部門均服務於教學工作,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運行效果良好。

〖MZ(3〗(三) 教學促進係統的運行經驗〖MZ)〗

1. 重視教學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促進教學理念的傳播與生成

麻省理工學院在150多年的辦學曆史中,一貫重視教學尤其是本科教學,積澱了濃鬱的教學文化,形成了獨特的教學理念並引領著教學改革實踐。MIT的教學文化以促進高質量的“教與學”為核心價值觀,激發了教師對教學工作的持續熱情和高度關注,為本科教學的大膽改革奠定了良好的氛圍,促使MIT在教學研究與改革方麵始終保持著銳意進取、持續創新的勢頭。恰如MIT教育基金會前任主席阿伯勒夫(Alexander dArbeloff)所言:“MIT已經在培養科學家和工程師的教育創新方麵著稱於世;在新技術的視野下,我們還有巨大的機會向前推進;我們將通過激勵教學創新來為學生的學習經驗增值。”OFS. The dArbeloff Fund for Excellence in Education[EB\/OL]. http:\/\/web.mit.edu\/darbeloff\/,20150420.

MIT的教學促進係統除了強調教學文化對教學質量保障的基礎作用外,還試圖傳播最新的教學與學習理念,全力打造一種高品質的教學與學習支持環境。教學實驗室有專職的教學研究專家,他們通過自己的前沿研究將教學理論付諸教學實踐,使得MIT的教學改革得以在豐富的理論中健康發展。重要的是,教務長也親自參與到教學理念的傳播與生成過程中,教務長教育對話(Dean fo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Talks)項目就是典型的活動案例。該項目旨在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接觸教育教學理念與研究前沿的機會,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和網絡學習質量,其內容聚焦於當前學習、認知心理學、教育技術和教育評價等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如“提升學習並減少成本:網絡學習的新方法”、“21世紀的學生應學什麼”等。該活動每月舉辦一次,MIT所有對教育或學習感興趣的人都可參加。此外,MIT還通過各類工作坊、研討會、宣講會等形式,自然地滲透教學文化,有效地推動了教學理念在校園文化中的生成。

2. 珍視教育教學研究的價值,為教學改革實踐提供學術支持

在MIT,對教育和教學的研究得到尊重和推崇。教學促進係統擔負本科教學的研究工作。研究內容分為3類。第一類是根據研究人員興趣和特長開展的研究,如教育心理、教育技術、心理測試、溝通和曆史等,當前正在推進的研究項目有:全球化能力的直接方法開發、電子化學習材料的使用、運用視頻將工程主題與基本概念相連接。第二類是與學校當前開展的課程與教學評價相關的研究,這些研究涉及的主題有:主動學習(Active Learning)、課程設計、跨學科的教學、基於項目的學習、實驗課程、服務或經驗學習(Service\/Experiential Learning)、小組學習、教學助理發展(Teaching Assistant Development)。TLL.MITrelated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Studies[EB\/OL]. http:\/\/tll.mit.edu\/help\/assessmentandevaluation,20161126.第三類是對通識教育課程的開發與設計提供研究方案。在MIT,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課程是本科通識教育課程結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位學生需完成8門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的課程;此外,學生還需完成4門口頭或書麵溝通類的課程。教師支持辦公室負責研究和跟蹤該類課程的革新。其研究內容有:建立課程標準、開發程序和課程設計原則,評估各學院提出的新課程設計是否符合學校的課程標準,評價並改進這兩類課程的體係結構和修學要求,監控課程政策的執行情況,采集學生對課程改革的意見,提交對大一和大四學生有關課程調查的報告等。OFS. Oversight of the Communication Requirement and the HASS Requirement[EB\/OL]. http:\/\/web.mit.edu\/facultysupport\/programs.html,20161126.這些工作內容與形式將確保這兩類課程的教育目標與MIT高標準的教育協調一致。上述研究的成果主要有期刊論文、會議論文、工作論文以及內部出版物等。研究成果立足於學校的教學實踐,為教師開展教學改革提供有力的學術支持。

3. 強調對課程設計與教學過程的支持,提供多種教學促進服務

支持本科課程與教學工作是MIT教學促進係統的重點工作之一,由教學實驗室(TLL)負責,其他部門配合。TLL提供的教學促進項目與服務形式多樣,主要有谘詢服務(Consulting Services)、工作坊(Workshops)、習明納(Seminars)、引導性介紹(Orientations)等,這些形式靈活地應用於以下服務項目。TLL. How We Can Help You[EB\/OL]. http:\/\/tll.mit.edu\/help\/workingtll,20161126.其一,課堂視頻記錄與谘詢(Classroom Video Recording and Consulting)。該項目可為教師提供若幹堂課程的視頻記錄,並提供專業教學谘詢人員的評論。該項目獨立於院係開展,評論結果不作為任何對教師的評價依據。教師隻需決定是否需要課堂攝像,但他們最終都發現,專業教學人員的評論和建設性的反饋意見對改進教學質量很有幫助。其二,基於院係的工作坊(Departmentbased Workshops)。該項目麵向教師或研究生,能夠滿足不同學科和不同時間的需求。工作坊的內容豐富、多樣,和教學、學習領域相關。例如:教學基礎,我們對學生學習知道什麼,教學的問題、常見錯誤、傻瓜陷阱和意外驚喜(Booby Traps and Surprises),主動學習,案例教學的原則,有吸引力的課堂——迎接講座的挑戰,學術表達技巧,如何在課堂中開展團隊合作教學等。其三,促進有效的研究討論(Facilitating Effective Research Discussion)。該項目不定期舉行,旨在幫助教師或研究生更好地指導本科生開展研究。鼓勵教師表達自己的指導與谘詢風格,討論不同行為如何影響導師關係。教師、研究生和本科生也提出關於指導情境的不同視角。其四,微格教學(Microteaching)。微格教學為教師實踐教學技能提供舒適的環境。參與者就某門課程中的內容進行短時間的教學,其他參與者扮演學生並在講解結束後給予反饋。每次微格教學都有視頻記錄,僅供教師本人獲取,並可和同行教師、研究生助教或TLL的教學谘詢人員進行回顧。

上述服務項目表明,MIT的教學促進工作立足於對課程與教學的幫助。一方麵,MIT全校本科通識教育課程體係的開發、設計、評價和修訂工作,以及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工作之重任由教師支持辦公室承擔。另一方麵,教學實驗室通過長期積累而形成的教學促進項目和活動可謂主題新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如基於院係的工作坊和微格教學等都是引領全美的教學發展活動。這些教學支持項目真正把學校對教師的支持落實到了課程設計、教學方法、教學技能等微觀層麵,更有助於教師教學技能的提升。

4. 關注教師的教學專業發展,為教師成長提供培訓、基金和榮譽

MIT認為,教師是最重要的人力資源,優秀的教師需要通過專業化的援助來促進他們的成長。基於此,MIT的教學促進工作特別關注教師在教學方麵的發展需求,為教師成長提供各種支持與幫助。綜合來看,教學促進係統對教師專業發展的支持主要有3種類型。一是新教師引導性培訓(New Faculty Orientation)。在MIT,每年秋學期一開始,教務長辦公室就會為新進教師提供宣講會,而教學實驗室(TLL)單獨為新教師舉辦引導性培訓。該培訓旨在幫助教師戰略性地思考教學,學習更多的“主動學習”和“互動教學”方麵的知識,並有機會和其他教師交流MIT的教學。TLL也可根據某一學院的需求單獨舉辦此類培訓。二是教學改革創新項目基金。教師支持辦公室(OFS)每年為教師提供教學改革項目,如通過校友捐資設立的教育卓越項目基金(Fund for Excellence in Education),來提升和轉化本科生的學術和生活方麵的學習經驗。項目內容緊緊圍繞教與學,如“基於網絡方法提升室內設計學習”、“神經科學和認知科學的本科教學革新”等。OFS. The dArbeloff Fund for Excellence in Education[EB\/OL]. http:\/\/web.mit.edu\/facultysupport\/,20161130.這些項目作為“新種子”基金項目,鼓勵教師“冒險”地利用技術及其應用來進行課程革新和教學改革,從而提升教學質量並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三是為教學表現優秀的教師授予榮譽稱號。OFS負責管理“榮譽教師項目”(Margaret Macvicar Faculty Fellows Program)。該項目由校友瑪格麗特(Margaret Macvicar)設立並以其命名,旨在表彰對本科教育做出傑出貢獻的教師。自1992年該項目設立以來,共有90名教師通過年度提名與評審獲此殊榮。OFS. Margaret MacVicar Faculty Fellows Program[EB\/OL]. http:\/\/web.mit.edu\/facultysupport\/,20161130.除此之外,MIT視研究生助教為教師的重要補充,為有誌從事教師職業的研究生提供專業訓練,儲備潛在的教師資源,通過教學學分課程(For Credit Teaching Courses)和研究生教學證書項目(Graduates Teaching Certificate Program)為未來的教師提供專業的教學培訓。上述策略與措施使教師感受到學校關注教師的專業成長與發展,反過來促進教師對教學的認同與投入。

5. 構建整體的教學評價體係,促進教師生成教學改進的意識與行動

MIT的教學評價以學生的學習結果和知識增值(Learning Outcomes and Value Added)為導向,形成了整體性的評價體係,在本科教學質量保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歸納地看,MIT有兩種評價活動類型,不同類型的評價其主體和表現形式也不相同。第一大類是間接評價,按評價主體不同又分三小類。一是教育研究者開展的評價,如新生和畢業生問卷調查、校友調查、畢業率和升學率調查等;二是教師開展的評價,如課程成績評定、期中和期末的學生評教,以及利用反饋表(Feedback Sheet)和模糊卡片(Muddy Cards)進行隨堂式的評價OFS. Student Subject Evaluations[EB\/OL]. http:\/\/web.mit.edu\/facultysupport\/programs.html,20161203.;三是教師和研究者聯合開展的評價,如學生對新教學法或新課程態度的反思調查、退學學生的麵談等。第二大類是直接評價,也分三小類。一是教育研究者開展的評價,其形式有通識教育能力的標準化測試和出聲思維法(Think aloud Protocols),後者要求學生大聲描述在學習過程中解決問題之後的感想並對這些定性數據加以分析;二是教師開展的直接評價,如課程評分、跨學科知識的標準化測試等;三是教師和研究者聯合開展的評價,如教學的前測和後測、作業促進概念理解的分析、學生完成任務的表現分析、學生作品的分析、本科生課程學習的檔案袋等。這種日趨完備的教學評價體係能夠監控和診斷教學過程的各種問題,為教學質量提升提供形成性和終結性相結合的評價支持。MIT教學促進係統開展的各類評價,其動機是幫助教師發現教學問題從而改進教學質量,而不是使教師被動地接受檢查和管理。這樣的策略為教師改進教學內容與方法提供了多元化的實證數據支持,從而使教師有更多的機會促使自己進行教學反思,生成教學質量改進的課堂行動,反過來也提高了自身的教學水平。

6. 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與資源,為教學技術創新提供孵化平台

信息技術和數字資源極大地改變了教學的時間與空間觀念。一方麵,MIT的教學促進依托教育創新與技術辦公室(OEIT),與教師、職員和學生通力合作,在教育技術的創新與推廣方麵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OEIT通過項目、硬件設施、研討會、培訓和技術試驗等多種方式開展教學創新活動,每項技術創新都經曆實驗、孵化、轉化和服務4個階段,其內容包括:提供互動學習的設施與環境,開發多媒體集成網絡環境,培育教育技術的學術社區,支持學生參與教育技術項目,為教師教學技術創新團隊開發新的組織網絡等。OEIT.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and Engagements[EB\/OL]. http:\/\/oeit.mit.edu\/,20161203.另一方麵,MIT提供的技術先進、種類豐富的數字資源使得教學的內容、方式、手段變得更為多樣,滿足了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保障和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持續提高。OEIT提供的資源庫鑲嵌了教師教學必需的各類教學文檔和規章性的資料,如課程評價數據、考試評分規則、教學原則與引導手冊、互動教學和主動學習策略、教學哲學等資料,也引入了先進的學習工具軟件、豐富的媒體資源、電子文獻庫和教學案例庫等。這樣先進的信息技術和資源庫,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架起了教師使用教學工具與方法的橋梁,提供了教師開展教學技術創新的孵化平台,加速了教育技術轉化為教學手段的進程,最終極大地加深和拓展了學生學習的深度和廣度。

〖MZ(2〗六、教育質量的監控和管理〖MZ)〗

〖MZ(3〗(一) 課程評價〖MZ)〗

從1997年開始,MIT學校層麵的課程評價主要針對通識課程,分科學與工程、人文與社科兩種量表。評價由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在課堂現場填寫問卷,每學期有超過700門課程參與評價,接近總課程量的40%。2008年啟用網上課程評價係統。2010年春學期,MIT有34個係的655門課程進行網上課程評價。網絡評價節省了人力和時間資源,提高了學生、教師和管理者參與評價工作的效率。MIT. Online Subject Evaluation\/Whos Teaching What Project[EB\/OL]. http:\/\/web.mit.edu\/seproject\/, 20161205.

1. 評價時間

評價係統設置的課程評價時間為本學期最後一次課前後2周時間,評價結果在係統關閉後10個工作日內公布。在學期末評價期的任意時間,學生都可以參與評價。在評價期內,學生可以不斷修改評價。如果課程在學期中間或後半學期結束,則通過專用的登入窗口評價。在評價期的第一天,計算機係統會自動向所有注冊課程的學生發送提供鏈接網址的激活郵件,每隔幾天就會向未開始評價的學生發送提醒郵件。

2. 評價方法

學生隻要已經注冊課程,擁有了網絡通行證,就可按照評價時間點擊網站,按提示即可完成評價。所有問題都是可選擇的,可跳過任一問題。學生評價可分階段保存部分內容,也可一次性完成。一旦開始回答了問題(哪怕是一個問題),係統便不再發送提醒信息。

3. 評價結果

評價結果報告在所有成績處理完後公布,以免評價結果對學生成績產生影響。教師既可查看定量問題評價結果,也可查看開放式問題或建議,而學生隻可查看前者。在評價結果中,學生提供的建設性反饋意見尤為重要。好的評價能幫助教師獲得加薪、獎勵、職位、崗位等認可,教師可以調整和改進未來課程教學的理念、內容與方法,挑選最有用的建議;院係可將反饋意見用於晉升、評審及課程調整等。

4. 評價步驟

MIT的課程評價過程比較複雜。課程評價的內容分政策與操作程序、技術支持兩項。每項內容都分3個步驟:收集教學數據、實施問卷調查、公布調查結果。每個步驟的要求因院係的實際情況而不同。

5.評價指標

MIT通識教育課程的評價量表與課程方案相對應,分為兩類:科學與工程類,人文、藝術與社科類。以人文、藝術與社科類通識課程為例,其課程評價量表的一級指標由基本信息、教學質量、電子資源、課程作業、學習評估、開放式問題等組成。其評價要素見表59,評價量表見表510。

表59MIT課程評價要素表

內容收集教學數據實施問卷調查公布調查結果

政策與操作程序什麼數據?

何時收集?

如何收集?

什麼標準?

誰來收集?時間多長?

什麼問題?

包括旁聽生嗎?

給予獎勵嗎?結果去向哪裏?

什麼人能看到什麼內容?

什麼人能查詢到什麼內容?

編輯、壓縮與綜合的原則?

技術支持網絡服務?

信息集成院係、教師、學生、日常、公告的內容?

上傳和下載?學術資源開放?

托管服務?

商務包裝?

自主研發?內容管理?

報告工具?

教師活動係統?

授權?

與MIT其他係統的兼容?

資料來源:http:\/\/web.mit.edu\/seproject\/, http:\/\/web.mit.edu\/acadinfo\/sse.\/, 20161210.

表510MIT人文、藝術與社會科學類通識課程評價量表

一級指標二級指標量表形式

基本信息

課程編號

教師名稱(多個)

教師職稱填寫信息

教學質量

激發對課程的學習興趣

條理清晰的講稿

鼓勵角色扮演學習

較好地組織討論

較好地回答問題

較好地使用教學媒介(如黑板等)

學生課外能聯係到教師

對教學的總體滿意度排序:

1表示非常不滿意

7表示非常滿意

2—6表示滿意程度逐漸加強

(續表)

一級指標二級指標量表形式

電子資源

教學軟件

網絡資源

其他媒體(視頻、電影等)對利用和效果兩個維度打分

課程作業

閱讀與學習相關

教師對寫作的評價有助於提高寫作水平

教師對寫作的評價有助於理解課程內容

寫作有助於學習

正式的口頭作業有助於學習

考試公平地評估了知識與課程內容

閱讀作業量的多少

寫作長度的多少

寫作量的多少對滿意的程度打分

學習評估

開學前我就很好地準備選這門課程

我發現掌握這門課程知識比較困難

我能很好地理解課程中的概念

每周花在該課程上的時間

學習目標很明確

成績評定很公平

對課程學習的總體滿意度

對自我滿意的程度打分

分課內、閱讀與準備、論文與項目三類填寫

對自我滿意的程度打分

開放式問題

對教學的評價

對課程內容的評價

對教師提出的改進教學的建設性反饋意見自由文字填寫

資料來源:http:\/\/web.mit.edu\/seproject\/, http:\/\/web.mit.edu\/acadinfo\/sse.\/, 20161210.

〖MZ(3〗(二) 教育質量監控〖MZ)〗

麻省理工學院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教育質量監控體係,該監控體係基於學習結構及其增值(Learning Outcomes and Value Added)的測量方法,因而能保障本科教學質量。根據教育測量收集的數據來源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該校教育質量監控內容分直接監控和間接監控兩大類,每類監控的主體均由教育研究者和教師單獨或共同承擔。完整的MIT教育質量監控體係的分類及內容如表511所示。

表511MIT教育質量監控體係

類型教育研究者實施教師實施

直接測量

大一和大四學生調查

校友調查

學生畢業率

學生升學數量成績評定

課程評價(期中和期末)

隨堂評價

學生對新課程與教學法態度的調查

學生座談會

間接測量

通識教育技能標準測試

學習效果及時反饋測量成績評定

學科知識標準測試

課前與課後測驗

測量學生對概念理解的作業分析

觀測學生完成任務的表現

學生成果(考試、論文、口頭彙報)的分析

畢業論文

本科學習檔案袋

資料來源:http:\/\/web.mit.edu\/facultysupport\/, 20161210.

〖MZ(2〗七、經費投入和內部配置〖MZ)〗

麻省理工學院專設一名副校長分管學校的財務工作。財務副校長辦公室(Office of the Vice President for Finance)具體負責經費預算、財務與出納工作。經費內部配置的原則是更好地為MIT的學術社區服務,幫助、支持學校實現使命。財務工作的主要內容有:預算、金融、調控與會計、總會計、讚助會計、財產、出納、商務、應收賬款。經費配置主要用於以下幾個方麵:人力資源建設支付、稅收支付、購買支付、工資支付、差旅支付。經費投入與配置嚴格按預算執行。MIT Reports to the President 20112012 by Office of the Vice President for Finance[R].2012. http:\/\/web.mit.edu\/annualreports\/pres12\/2012.21.00.pdf, 20161215.

MIT的資源配置多元化。2013—2014財務年,有關機構和個人的捐贈達4.58億美元。MIT利用這些資金對內部資源進行重新配置,其重點是學生和教師的教育和研究需求、新設施和其他優先考慮的事項。以2014年為例,MIT經費支出共計29.185億美元,其中資助研究經費占44%,教學經費占27%,通用管理經費占24%,輔助企業占4%,校友聯係經費占1%。同年,財務收入共計31.243億美元,其中林肯實驗室研究經費收入占27%,院係研究經費收入占21%,投資回報收入占20%,學費和折扣網絡等收入占10%,其他運行收入占12%,運行捐贈收入占5%,輔助企業收入占4%,新加坡分校收入占1%。MIT Financial Data[R].2014. http:\/\/web.mit.edu\/facts\/financial.html, 20161215.

〖MZ(2〗八、校企合作與社會服務〖MZ)〗

〖MZ(3〗(一) 校企合作〖MZ)〗

麻省理工學院與工業界保持著密切的合作。自從建校起,MIT就鼓勵研究者打破校內學科壁壘與工業界合作開展研究,以解決實際問題。目前,有超過700家的公司和MIT進行基於項目的合作,合作單位都是著名的企業。2017年,MIT獲得了794項專利許可,授權收入高達470萬美元。根據2017年的調查數據,由MIT校友組建的公司已超過30200家,創造了460萬個工作崗位。Collaboration with Industry[EB\/OL]. http:\/\/web.mit.edu\/industry\/industrycollaboration.html, 20171027.

MIT還通過企業創業開展校企服務。學校設立了學生創業競爭計劃、技術創新中心、創業中心、創業論壇、發展與創業中心、風險投資俱樂部等組織,使得學生和教師更好地與工業界、企業、校友開展合作。

〖MZ(3〗(二) 社會服務〖MZ)〗

麻省理工學院的辦學使命中有“服務國家和世界”的陳述,為此,學校專門設立公共服務中心(Public Service Center)為師生提供服務社會的機會。每年,數千名學生奔赴社區、城市和海外,開展社會服務,同時從社會中學習知識與技能。學校秉持“做中學”和“創業精神”的理念,鼓勵學生投入時間向社會學習,發明新技術。學校還鼓勵學生、校友、職員、教師參與各種社會創業與服務活動。

學校為學生提供的社會服務內容有實習計劃、社會獎學金項目、全球挑戰計劃、服務學習、誌願者項目、社區服務。通過這些社會服務活動,學校幫助學生積累“做中學”的經驗,並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此外,學校教師也通過參與社會或工業界的活動開展服務,如接受谘詢、基於問題解決的研究項目、研究成果轉化成商品、專利發明及商業化等形式。

〖MZ(2〗九、科研組織模式和科研成果〖MZ)〗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目的是為世界上最艱巨的挑戰提出解決辦法。從提出能源需求到改善癌症治療,MIT通過創新的合作開展研究。學校的科研組織模式分兩類。一類是按研究領域來劃分,有科學、技術、工程、人文、藝術與社會科學等類別,每個類別下麵都有一批活躍的研究者;另一類是按實驗室和科研項目來劃分,學校設立30個實驗室開展科學研究項目。學校的科研工作已成為科學突破與技術提升的推進器。2014年,有4000多名研究者開展由政府、基金會和工業界資助的研究項目。

2014年,MIT的科研經費共計6.7841億美元。在2014年的研究經費中,經費來源按比例多少依次為:國防部(18%)、健康與人類服務部(17%)、工業部門(16%)、能源部(13%)、國家科學基金(12%)、非營利性基金(11%)、國家宇航局(5%)、州和地方及國外政府(4%)、聯邦政府其他部門(3%)、MIT內部(1%)。MIT Financial Data—Research Expenditures[R].2014. http:\/\/web.mit.edu\/facts\/financial.html, 20161228.

MIT研究的靈魂是促進社會的進步。150多年來,學校將工程和科學教育與教學緊密結合,具有獨特的教育優勢,取得了驕人的業績。學校為促進研究的多元化,先後成立了30多個跨學科的研究中心,為師生提供跨學科的項目和實驗室。

第六章加州理工學院

〖MZ(1〗第六章加州理工學院〖MZ)〗

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Caltech)創建於1891年,是世界頂尖學府。加州理工學院所在地帕薩迪納,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洛杉磯東北郊,是一個住宅衛星城市。其麵積雖然隻有斯坦福大學的五十分之一,然而就是這樣一所典雅小巧的學校,人才輩出,其不斷刷新的諾貝爾獎獲獎紀錄、帶給全世界驚喜的發明與創造、培養出的一代代傑出人才都讓人們對這所理工學院刮目相看。迄今為止,有33人34次獲得諾貝爾獎。加州理工學院在2012—2015年世界大學百強排行榜上連續4年排名榜首,領先於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和斯坦福大學,在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2017—2018年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第三。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72018 Caltech Overview[EB\/OL]. http:\/\/viewer.zmags.com\/publication\/f8e1b17d#\/f8e1b17d\/8, 20170720.

在加州理工學院,有許多強勢學科,如物理學、航空係、生物學、化學、地質學、工程學等,讓世界上眾多的理工科學子心向往之。

〖MZ(2〗一、辦學理念與人才培養目標〖MZ)〗

加州理工學院通過嚴格的篩選製度,在世界範圍內挑選優秀的學生,同時這些學生還必須具有勤奮的品質。加州理工學院的招生宣傳語是:“淩晨三時的時候不是四仰八叉地躺著,而是孜孜不倦地倒騰著物理實驗,這樣的人生你是不是覺得更有意義呢?”這一招生宣傳語很清晰地表示,進入加州理工學院就讀的學生必須做好勤奮吃苦的準備。

〖MZ(3〗(一) 辦學理念〖MZ)〗

圖61加州理工學院校徽

加州理工學院的校訓是“The truth shall make you free”,意為“真理使人自由”。這一校訓指引著一代又一代的加州理工人為追尋科學的真理而奮鬥不止。從校徽上,我們可以感受到真理之火在熊熊燃燒,生生不息。

加州理工學院的使命是:通過研究和教育,擴大人類的知識和社會的利益

(Expand human knowledge and benefit society through research integrated with education),並且在跨學科的學術氛圍中研究最具挑戰性的根本性問題,同時培養優秀的、有創造性的社會成員。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ltech at a Glance[EB\/OL]. http:\/\/www.caltech.edu\/content\/glance, 20160915.

〖MZ(3〗(二) 培養目標〖MZ)〗

除了進行尖端的科學研究、提供優質的社會服務,加州理工學院還致力於培養優秀的有創造性的社會成員。

加州理工學院曾這樣對媒體介紹學校:“加州理工學院是美國大學中挑選學生標準最高、要求最嚴的。我們尋找對科學、工程和技術有熱情的人,這種熱情是做好很多事情的前提條件。”可見,這所學校對學生的要求是全方位的:不僅是成績優異的尖子生,還要是對科研有熱情、肯吃苦的優秀青年。盡管如此,還是有無數的理工科學子爭著要進入該校就讀,但因為學校小而精,每年能邁進學校大門的學生都是為數不多的尖子生。目前,學校有本科在讀學生977名,研究生1204名。其中女性占31%,男性占69%。其中98%的學生在高中班級排名前十。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ltech at a Glance[EB\/OL]. http:\/\/www.caltech.edu\/content\/glance, 20160915.

加州理工學院培養的就是各領域頂尖的優秀學者。多年來,在導師們的熏陶下,在高要求的學分壓力下,凡是在加州理工學院就讀的學生都逐漸習慣了挑燈夜戰,以鑽研學問為自己的最大樂趣,並且不斷挑戰自我。當然,也會有些學生在挑戰中失去對科研的興趣,或是跟不上同伴們前進的步伐,則可以另轉他校。這所學校“嚴進”並不“寬出”,而是秉持嚴格的“嚴進嚴出”原則。加州理工學院每年隻招收800名左右的本科生,但最終能拿到學士學位的不足600人,平均每年要淘汰200名左右的後位學生。當然,被加州理工學院淘汰下來的學生也不會感到沮喪或絕望,因為美國有對接大學招生時的自由申請入學製度,大學學籍管理實行的是自由轉學製度,不管是學生對學校不滿主動退學,還是學校對學生不滿使學生“被退學”,當事學生都無須重回招生原點,而是可隨時申請進入另一所大學求學,且在原來大學所學課程學分都會得到認可。

熊丙奇.看國外大學淘汰製[EB\/OL]. http:\/\/www.shedunews.com\/web\/Disp_36874.html, 20160924.

而能在加州理工學院苦讀成功,最後順利獲得學位的學生是真正的理工科精英,畢業後深受美國眾多高校、名企的歡迎和青睞,而且在有了多年的工作經驗後,再憑借紮實的專業基礎,往往都能被推舉到重要的領導崗位上,或在科研上獲得國際大獎,如諾貝爾獎等。

〖MZ(2〗二、人才資源開發與師資隊伍建設〖MZ)〗

加州理工學院彙集了世界頂級的學者。許多著名的物理學家、化學家都是在加州理工學院做出了震動科學界的發現,比如愛因斯坦在這兒放棄了他的“宇宙不變論”,而認可了“宇宙擴展論”,物理學家卡爾·安德遜(Carl Anderson)在這裏發現了陽電子。

〖MZ(3〗(一) 師資隊伍概況〖MZ)〗

科學家、工程師等所有思想家在加州理工學院充滿自由和創造力的氛圍中茁壯成長。加州理工學院的教師、校友和董事成員因大膽的探索和啟發合作獲得國家頂級和國際上最具聲望的獎項。加州理工學院至今產生了諾貝爾獎獲得者33名,34次(萊納斯·卡爾·鮑林Linus Carl Pauling曾2次獲獎);克拉福德獎(Crafoord Prize)7人;卡弗裏獎(Kavli Prize)6人;美國國家科學獎章(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58人;美國國家技術獎章(National Medal of Technology)13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Member,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75位;美國國家科學院,醫學研究所院士 (Member,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e of Medicine) 9位;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Member,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44位。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onors & Awards[EB\/OL]. http:\/\/www.caltech.edu\/content\/historicawardshonors, 20160923.

目前學校約有300名專門教職人員,超過600名研究人員,師生比1∶3。

加州理工學院的曆任校長都是在各自領域內較為知名的科學家,如現任校長即加州理工學院的第九任校長托馬斯·羅森鮑姆(Thomas F.Rosenbaum)教授就是材料量子力學性質的專家,他曾獲普林斯頓大學的物理學博士學位,在物理學前沿領域享有盛譽,尤其是他在金屬鉻中的量子相變方麵的研究成果令人印象深刻。前任校長,即第八任校長讓洛·沙莫(JeanLou Chameau),也是土木工程、環境與科學工程、機械工程領域的一位知名教授,曾被美國工程教育協會(American Society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選定為本傑明·加夫獎(Benjamin Garver Lamme Award)的獲得者,獲獎緣由是他在發展和促進環境工程教育創新上持續卓越的領導才能。

〖MZ(3〗(二) 師資隊伍建設〖MZ)〗

加州理工學院有一個傳統,即在任的每一位校長,都要向董事會保證遵守學校的傳統,把學校辦成一個規模小但是水平很高的學校。這些領導者首先都是科學家、大學教授與學術研究者,並非專業的行政管理人員,他們與從事高深學術研究的教授們擁有著共同的基本價值觀與思想,在決策時往往更多地考慮學術的需求。

因為這些校長都是科研出身,所以對從事教學與科研的教師們極為重視,對人才更是求賢若渴。最典型的例子是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的時候,加州理工學院的經濟麵臨巨大的困難,但為了留住極有科研潛力的人才萊納斯·卡爾·鮑林(Linus Carl Pauling),天文學家喬治·埃勒裏·海耳(George Ellery Hale)、實驗物理學家羅伯特·安德魯·密立根(Robert Andrews Millikan)等人使出了渾身解數。海耳和其他一些董事還從自己的口袋中掏出錢來資助鮑林的研究,而且當化學係新樓停工之後,海耳在他新的天體物理學大樓裏騰出教室來作為鮑林的實驗室。諾伊斯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破格把鮑林升為教授之後,還聘請他當化學係主任。正因為加州理工學院的校級領導對鮑林的充分信任與支持,這位科學家才成為加州理工學院唯一一個單獨2次獲諾貝爾獎的傑出人才,他於1954年獲諾貝爾化學獎,又於1962年獲諾貝爾和平獎,不僅為自己,更為加州理工學院贏得了聲譽。

現在的加州理工學院對人才更是格外關心,為引進的人才提供了廣泛而又慷慨的福利計劃、退休計劃和帶薪休假計劃,學校還為大家提供很多保險計劃,以及優厚的孩子托管、進修支持等福利。同時,學校還非常注重教師們的職業生涯規劃,專門設立了教師教育與職業發展的部門(Staff Education & Career Development)。每位教師隻要提前預約,都能享受到45分鍾的一對一單獨職業發展指導,其指導可以幫助教職員工規劃使個人與專業價值更有益、更成功的職業生涯,創造並維持一個戰略性的職業計劃,發展職業提升的技能,還可追蹤和關心教師們退休後的生涯。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reer Coaching[EB\/OL]. http:\/\/cit.hr.caltech.edu\/Education\/career_coaching.htm, 20160925.

與對教師們的考核,加州理工學院更側重的是鼓勵,因為在學校領導們看來,對於高智商的學者們,鼓勵遠比壓力更有效。學校專門設置了現場獎(Spot Awards)和團隊成就獎(Team Achievement Awards)。現場獎是頒發給個人的,是對個人為本部門或為學校所做出的卓越貢獻的一種充分肯定,如果教職員工所做的事極具價值,將被頒發此獎。為了有較大的影響,通常現場獎都要在教工大會上頒發,這樣,獲獎教師將會聽到同伴給予他(她)的掌聲,而這種充分的認可遠比獎金更有意義。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ewards and Recognition[EB\/OL]. http:\/\/hr.caltech.edu\/rewards.htm, 20160925.

團隊成就獎可以對各專業內的團隊頒發,也可以對跨學科的團隊頒發,其頒發標準有4條:

(1) 要完成一項重要的項目或裏程碑性質的項目;

(2) 對新的或現有的活動、項目產生了重要的積極影響;

(3) 促進並展示成功的團隊合作精神與協助行動;

(4) 呈現出持續不斷的努力。

〖MZ(2〗三、國際化狀況〖MZ)〗

大學因其傳道授業的普世價值、文化知識的互通共性和人類社會的共同理想而具有國際化的天然特征。世界扁平化、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和文化多樣性進一步促進了全球一體化進程,大學國際化因地理屏障阻絕的不斷消失和文化差異堅冰的逐漸消融而成為可能。加州理工學院在國際化的進程中不斷發展,並且還專門設立了國際部辦公室(International Offices),內有3個子部門:國際學生項目組(International Student Programs)、學者服務組(Scholar Services)、噴氣推進實驗室國際辦公室(JPL International Office)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Offices at Caltech and JPL[EB\/OL]. http:\/\/international.caltech.edu, 20160921.。

〖MZ(3〗(一) 教師國際化〖MZ)〗

作為世界知名的科學和工程研究中心與教育中心,加州理工學院的訪問教授和研究人員來自世界各地,他們都慕名來到這所理工科的精英學校,目前在加州理工學院的訪問教師(Visiting Faculty)188人,博士後學者(Postdoctoral Scholars)569人,高級博士後學者(Senior Postdoctoral Scholars)21人,訪問者(Visitors)101人。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aculty In Residence[EB\/OL]. http:\/\/www.caltech.edu\/ataglance, 20160921.

專家們來這兒講座,谘詢,展示技術,從事博士後培訓,進行研究,或與科學合作夥伴分享想法和討論課題。加州理工學院的國際部辦公室為來自世界各地的訪問學者們提供相關的信息服務,因為訪問學者和他們的家人生活在一個新的語言或文化的環境中需要一個適應周期,同時需要妥帖的幫助。

國際部辦公室的工作人員貼心地為在加州理工學院的國際學者和國際學生製作了國際學生與學者手冊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Student & Scholar Handbook[EB\/OL].

http:\/\/international.caltech.edu, 20160921.

(International Student& Scholar Handbook),其中有一些與簽證等有關的法律政策介紹,有對美國和加州理工學院的簡介,有校園內外生活設施的詳細描述,有對如何更快融入學校生活的好建議,以及一些實用、有益的網站供大家參考瀏覽。這一手冊受到來加州理工學院交流的國際學者們的普遍好評,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加州理工學院對國際學者和學生們的重視。

〖MZ(3〗(二) 學生國際化〖MZ)〗

加州理工學院的國際化除了大量接受外國的訪問學者外,還有很突出的一點,就是在全球範圍內挑選最優秀的學生。在校園內經常會看到各種膚色的學生在一起討論著共同感興趣的科研問題,這些學生來自意大利、伊朗、泰國、中國、土耳其、羅馬尼亞、韓國、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和地區。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Clubs & Organizations[EB\/OL]. http:\/\/international.caltech.edu, 20160921.

同時這些來自不同地區的學生也會成立相應的同學會或俱樂部,並定期組織一些活動,比如加州理工學院的中國同學會的活動就組織得有聲有色,同學會有一個領導團隊,內設會長、副會長、財務官、文化主任、體育主任、公共關係主任、室內活動主任、室外活動主任、大學生代表、行政助理。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urrent Committee[EB\/OL]. http:\/\/www.its.caltech.edu\/~chinese\/about\/excomm\/2012fall\/index.html, 20160922.

而且這個領導團隊每半年更換一次人員,讓更新鮮的血液注入其中。同學會每周都會組織一些文娛、體育活動,並且在新年、中秋等中國特色的節日還會組織慶祝晚會等。校長沙莫教授在一次訪談中還曾介紹過,加州理工學院的教員們與中國高校有許多聯係和交往,特別是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複旦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和交通大學的同行交流和分享共同的興趣。

〖MZ(3〗(三) 課程國際化〖MZ)〗

加州理工學院的國際化還表現在課程的國際化上,如開設外國曆史,尤其是近幾年學校在課程上加大了東亞曆史的比重,如中國19世紀到20世紀的發展史等,讓學生們在了解歐、亞、非、拉各大洲各主要國的國家發展與文化特點基礎上,更深入地了解世界的未來趨勢,培養學生們的國際意識,提高學生們的國際交流能力。

同時為了能更深入地了解當今國際科技市場動態,加州理工學院各院係會經常邀請國際工業界、國際性研究機構以及跨國企業的負責人和精英人士參與課程顧問委員會,提出與當前國際行情接軌的建設性意見,並在課程規劃中予以采納。同時學校也會派出任課教師訪問國際機構和跨國企業,教師在訪問交流過程中也獲得了很多新的認識和理念,這些新的內容增添進課程之中,使得課程更加與時俱進,也更凸顯其國際性。加州理工學院在課程學習中也會穿插一些有意義的活動,比如在2015年11月16日到11月20日專門開設了“國際教育周(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Week)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week[EB\/OL]. http:\/\/international.caltech.edu\/public_announcements, 20160924.

”,旨在促進大家關注世界範圍的科研交流,讓全校師生重視課程及其科研交流的國際化。

〖MZ(2〗四、專業和課程設置〖MZ)〗

加州理工學院一共設置了6個學術院係,分別是生物與生物工程學院(Biology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化學和化工學院(Chemistry & Chemical Engineering),工程和應用科學院(Engineering & Applied Science),地質和行星學院(Geological & Planetary Sciences),人文和社會科學院(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物理學、數學和天文學院(Physics, Mathematics & Astronomy)。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cademic Divisions[EB\/OL]. http:\/\/www.caltech.edu\/academicdivisions, 20160924.

〖MZ(3〗(一) 專業設置〖MZ)〗

加州理工學院的專業有40多個,包括航空(Aeronautics)、應用與計算數學(Applied & Computational Math)、應用力學(Applied Mechanics)、應用物理學(Applied Physics)、藝術史(Art History)、天體物理學(Astrophysics)、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物理(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physics)、生物工程(Bioengineering)、生物學(Biology)、商業經濟與管理(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化學工程(Chemical Engineering)、化學(Chemistry)、土木工程(Civil Engineering)、計算與神經係統(Computation & Neural Systems)、計算機科學(Computer Science)、控製與動力係統(Control & Dynamical Systems)、經濟學(Economics)、電氣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工程(Engineering)、英語(English)、英語作為第二語言(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環境科學與工程(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地質(Geology)、曆史(History)、曆史與科學哲學(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人文(Humanities)、語言(Languages)、法律(Law)、材料科學(Materials Science)、數學(Mathematics)、機械工程(Mechanical Engineering)、音樂(Music)、體能和活動(Performance and Activities)、哲學(Philosophy)、體育教育(Physical Education)、物理係(Physics)、政治科學(Political Science)、心理(Psychology)、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等。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epartments[EB\/OL]. http:\/\/www.registrar.caltech.edu\/schedules\/FA201516.html, 20160929.

為了能讓專業課程安排有更高效率,各個專業負責部門都會在開學之前將本專業所開設課程的具體時間、地點、導師、每門課程所必讀的書籍名等詳細信息提前貼在網站上供學生們參考與準備,這樣就極大地方便了學生的選課。

〖MZ(3〗(二) 課程設置和學習要求〖MZ)〗

為保證學生知識結構的完整性,加州理工學院的教育不僅重視專業的深度,也重視學科的廣度。除專業學習之外,要求學生對基礎科學、人文與社會科學有所了解,為跨學科研究打下基礎。學校共開設275門人文與社會科學課程供學生選修。

要想獲得科學學士學位,學生們必須在每門課程中獲得及格的等級,完成至少486個學分(化學工程學位必須獲得515個學分),平均成績等級分必須高於1.9。主要課程與學分如下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formation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EB\/OL]. http:\/\/catalog.caltech.edu\/pdf\/catalog_14_15_part3.pdf, 20160929.:

表61獲科學學士學位的本科生必修課程與學分

課程學分

1. 新生數學課27

2. 新生物理課27

3. 新生化學課15

4. 新生生物課9

5. 班級菜單類課程9

6. 新生化學實驗室課6

7. 增加的介紹性實驗課6

8. 科學寫作課3

9. 人文課程36

10. 社會學課程36

11. 增加的人文與社會學課36

12. 體育教育9

菜單類課程是為拓展學生的知識麵而設計的課程,主要是引導學生了解一些領域的知識,而這些知識不是他們主修的課程,這種菜單類課程通常必須在大二學期結束前完成。介紹性實驗課程要求所有學生都必須在大一和大二階段參加至少12個學分的科學實驗室工作。

雖然加州理工學院以理工科為特色,但學校絲毫不忽視學生們在人文社科方麵的進修與提升。1925年,加州理工學院成立了人文與社會科學部,他們把哈佛大學曆史、政府和經濟學部的主任請來主持工作,並且規定所有學生都必須在人文係修滿108個學分。其中,36個學分學的是人文學科課程(如藝術、英語、影視、曆史、科技史與科學哲學、人文、音樂、哲學)。值得一提的是,在人文學科課程的列表中,加州理工學院的官方網站上首推的是東亞曆史,包括19世紀和20世紀東亞地區的發展,其中占較大比重的是對中國與日本的研究。還有36個學分學的是社會科學課程(如人類學、商業經濟與管理、經濟、法律、政治學、心理學、社會學),這些課程中每項又分為入門課程與高級課程。剩下的36個學分是人文學科或者社會科學課程。新生們必須修讀兩個學期的新生人文課程,這些課程主要是圍繞三大核心展開的:英語、曆史、哲學。另外,每位學生還必須修讀18個學分的高級人文課程。

此外,加州理工學院還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寫作是學好所有人文課程必須掌握的關鍵性技能。寫作導師將針對書麵作業給予學生及時和有益的幫助,以提高學生們的寫作能力。

除了以上必修課程,加州理工學院對選修與輔修課程也有相應的規定,如選修課程的學分要高於147分,有的專業要求204分,一般專業的要求是147—204分,但化學工程專業要求272分。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dergraduate Requirements Total Units for Options and Minors[EB\/OL]. http:\/\/www.registrar.caltech.edu\/Undergraduate%20Option%20Requirements%202011.pdf, 20160930.

〖MZ(3〗(三) 新生研討課〖MZ)〗

幫助新生們融入大學生涯的新生研討課也是很有意義的一門課,其目的是讓新進加州理工學院的學生能在一種非講座的形式中接觸到更多的優秀教師,進入更多的未知領域。在新生研討課上,教師們深度挖掘某一有趣的主題,詳細闡述給新生們,開展的地點可能是在圓桌旁,或在實驗室裏,或在田野裏,或在任何合適的地方,並不局限在教室。這種新生研討課很受新生們的歡迎,因為新生不僅與平素不交往的教師建立了固定的關係,還能深入教師在某領域展開的實驗中,不僅滿足了好奇心,也獲得了很多新知。學生們的反饋也都很積極:“每周上新生研討課是件很快樂的事。”“非常棒的課程,真的開闊了我的視野。”“教師們很有活力,他們把對科學的研究熱情帶到了課堂裏影響著我們這些學生。”“通過這一課程,我迷上了加州理工學院,我在家裏時還會經常和自己的父母與朋友說,我太喜歡上這個課了。”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ltech Freshman Seminar Program[EB\/OL].

http:\/\/www.registrar.caltech.edu\/freshman_seminars_201513.htm, 20160930.

〖MZ(3〗(四) 跨學科課程〖MZ)〗

同時值得一提的是加州理工學院的跨學科培養。跨學科的課程主要有9大方向:應用物理學(Applied Physics)、生物化學(Biochemistry)、生物工程(Bioengineering)、計算與神經係統(Computation & Neural Systems)、控製與動力係統(Control & Dynamical Systems)、環境科學與工程(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地球生物學和天體生物學(Geobiology & Astrobiology)、地球化學(Geochemistry)、行星天文學(Planetary Astronomy)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terdisciplinary Programs[EB\/OL]. http:\/\/www.caltech.edu\/academicdivisions, 20160930.

。加州理工學院在很早以前就開始強調跨學科的重要性,並關注培養跨學科方麵的研究人才。

以化學這個專業為例。化學家們通常被分成離子學家、熱力學家,後來又增添了量子化學家,每一個團體都有自己的傳統、方法、期刊,每年隻是在幾次全體會議上才坐在一起。在美國,隻有加州理工學院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化學係才跨越這些舊的學科限製,強調教授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並致力於研究化學學科的基本思想。尤其是加州理工學院的鮑林

(Linus Carl Pauling)

,到目前為止,隻有4個人獲得過2次諾貝爾獎,其中,有2個人獲得過不同領域的諾貝爾獎,鮑林就是其中之一。應該說,鮑林是跨學科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最傑出的一位人物。他的學科領域是化學,而同時又有淵博的數學和物理學知識。正是由於學科交叉,1931年鮑林基於量子理論創造的化學理論,比當時的思想領先了整整10年。當時大多數化學家既不知曉量子力學為何物,也不明白量子力學對化學學科的重大意義。接著,鮑林又從有機化學轉向生物學研究,堅持參加生物學討論會,同樣取得碩果。在鮑林聲名鵲起的時候,哈佛大學想聘請他去。但鮑林發現,在哈佛,像有機化學和物理化學這些分支學科已僵化為互不來往的封地;而在加州理工學院,研究人員可以自由地采取自己獨特的科學研究方法。

李敏.小而精:加州理工學院的定位與特色發展分析[J].比較教育研究,2005(4).

〖MZ(3〗(五) 課程管理〖MZ)〗

加州理工學院的課程負擔很重,有的係要求新生第一學年就要做研究。新生剛到學校來都需要一個調整的過程才能適應這裏繁重的學業任務。這裏每門課的作業都很難,但在課程總成績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課程配有的助教工作時間(TA Office Hour)很重要,有的課不去答疑根本沒法完成作業。一般在開學之前一個月可以在網上選課,之後選課、退課都要去選課注冊辦公室填藍卡,並需導師簽字。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elcome to access.caltech[EB\/OL]. https:\/\/access.caltech.edu\/auth\/login?service=https:\/\/access.caltech.edu\/home\/home.s, 20161008.

當然,因為一些新生不是很了解課程,所以在課程的中途也可以退課。加州理工學院通常都會建議新生多問問師兄師姐們都選過什麼課,有了想法之後再與教師商量,他們也會給出往年學生的情況、課程的評價以及中肯的建議。

〖MZ(2〗五、教學保障體係和教學支持係統〖MZ)〗

完善的教學保障機製和教學支持係統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抓手。加州理工學院主要通過以下方法保障教學的高效運行。

〖MZ(3〗(一) 師資隊伍支持〖MZ)〗

加州理工學院是一所典型的精英院校,師生比率約為1∶3,並且90%以上的教授都來自世界一流高校和研究機構,並全部擁有博士學位。學校非常重視教學工作,突出教學在學校發展中的重要地位,為教學工作配備了世界一流的師資,同時采用極富特色的小班教學模式,這就為學生們能經常接觸到優秀教師、與大師們交流提供了條件。

在加州理工學院,許多科研出身的教師,都把自己對科學的熱愛帶入課堂,為學生們奉獻出精彩的理論知識,與學生們分享著科研攀登中的苦與樂,這其中最突出的一位,就是理查德·費曼(Richard Feynman)教授,他曾參與曼哈頓計劃,對原子彈的發展貢獻卓著。他提出了費曼圖、費曼規則和重正化的計算方法,該方法是研究量子電動力學和粒子物理學不可缺少的工具。憑借此項研究,他於1965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這麼一位優秀的科學家,同時也是一位優秀的教師,他親自為加州理工學院的學生們上課,而學生們對他的評價是:聽費曼教授講課感覺是一種觸電的經曆。在講台上,他總是處於動態,正如他喜歡談論的原子一樣,他像個舞蹈演員一樣昂首挺胸地在台上走來走去,他的胳膊和雙手畫出複雜而優美的弧線,配合著他的語言,他的聲音時高時低,用來證明他的論點。總而言之,他能牢牢地抓住學生們的注意力。同時,費曼教授也從教學當中得到了活力。學生們經常提出一些深刻的問題,這常常會進一步刺激他的頭腦,提供研究的課題。有一次他寫道:“教學和學生使我的生命得以延續。如果有人給我創造一個很好的環境,但是我不能教學的話,那我永遠不會接受,永遠不會。”

費曼作為教師,他曾提出希望人們記住他不要是因為諾貝爾獎,而首先是因為他的教學工作。加州理工學院把他的一係列講座收集在一起,出版了《費曼講物理》,這本書馬上成了經典著作,成了全世界的熱銷書。這本書本來是麵向加州理工學院的一二年級學生的,可是最能認識到這本書價值的是物理教師,他們從中找到了自己講座的靈感,因此,費曼教授常被稱作“老師的老師”。

百度百科.理查德·費曼[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22656.htm, 20161008.

費曼教授喜愛自己的學生,就如同喜愛自己所研究的物理學一樣,同樣他也一直被學生們尊敬著,愛戴著。在加州理工學院,這樣的學者型教師還有很多,所以這也是雖然該校的選拔與畢業無比嚴格,但許多懷揣科學夢想的青年才子們仍趨之若鶩的原因。因為在這裏,你可能經常會有機會聆聽諾貝爾獎獲得者們的真知灼見,還有可能與他們就某個科學問題展開討論,甚至是爭辯。這種機會在其他高校也許很難獲得。這也正是加州理工學院的學子們的幸運。

〖MZ(3〗(二) 教學設備支持〖MZ)〗

加州理工學院除了有優秀的教師,還有先進的教學、科研設備,研究中心等,校內還有圖書館。科學類的圖書多在密立根圖書館7—9層(7層數學物理,8層化學,9層生物),密立根圖書館地下室有中文人文書籍,可以找到《收獲》等文學雜誌、《二十四史》中的一部分,以及金庸著作等等。工程類的圖書則多在SFL(SFL24小時開門),社會科學類的在戴伯居圖書館地下。借書數量沒有限製,3個月續借一次,可以一直續下去。對於已經被借走的書,可以拿著書的編號到圖書館前台申請預約。

New Student handbook rev 2008[EB\/OL]. http:\/\/www.its.caltech.edu\/~chinese\/members\/orientation\/index.html, 20161008.

為了讓學生近距離接觸當今世界的科研進展,感知科技的進步,加州理工學院配備了眾多先進、現代化的科研設施,如噴氣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帕洛馬天文台(Palomar Observatory)和W.M.凱克天文台(W. M.Keck Observatory),激光幹涉引力波觀測站(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歐文斯穀射電天文台(Owens Valley Radio Observatory)和柯克霍夫海洋生物實驗室(Kerckhoff Marine Biological Laboratory)。加州理工學院已然成為世界上最主要的研究中心之一,而這正是吸引高智力學子們趨之若鶩的辦學特色之一。當然,除了有先進優良的科研設施外,加州理工學院的高水平的、擁有眾多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師資隊伍更是吸引學生的重要原因。

〖MZ(3〗(三) 課外活動支持〖MZ)〗

加州理工學院還有一個有名的流影院(Streaming Theater)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treaming Theater[EB\/OL]. http:\/\/today.caltech.edu\/theater\/, 20161012.

,在這裏開設課程講座(Course Lectures)與沃森講座(Watson Lectures),舉辦畢業典禮(commencement),頒發傑出校友獎(Distinguished Alumni Awards)等。學生們在這裏可以獲得很多本專業課堂外的有益知識。

此外,還有一個較受學生歡迎的學生活動組織:CaltechY。該組織主要麵對本科生,同時也向研究生開放。CaltechY的學生會的主要工作目標是豐富學生生活,並促進學生更好地做一名有責任感的公民。學生會定期舉辦全校的活動。比如:在每個期末考試周前一周的周六,他們會組織全校的減壓日(Decompression Day)活動,提供免費的晚餐和娛樂活動,可以讓大家在進入緊張的考試周前好好放鬆一下。通過這種減壓活動,學生們能夠投入新的學習狀態中,這是非常管用的一招,為學生們的可持續性學習提供了支持。學生會平時也會定期組織周遊洛杉磯、悠閑品茶、戶外旅遊、係列講座、生活技能介紹、誌願者服務社區活動、殘奧會等一係列學生課外活動。同時,學生會還定期刊發年度報告和時事通訊,促進學生們之間更大範圍的分享與交流。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ltech Y making a world of difference[EB\/OL]. http:\/\/caltechy.org\/about\/, 20161012.

〖MZ(3〗(四) 家校聯合支持〖MZ)〗

加州理工學院還貼心地專門為學生家長設置了網頁。在這裏,本科生院網頁為家長們詳細介紹本學期和下學期學生們的學習時間表,主要的文娛、體育活動,健康中心,助學金發放等,讓家長們全麵地時刻了解學生們在學校裏的狀況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 newsletter for Caltech parents[EB\/OL]. http:\/\/parents.caltech.edu\/, 20161012.

,同時也對學生們的學習進展有所了解,以便從家庭和親人的角度,為埋頭苦讀的學生們提供物質上、精神上的支持。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學習支持上的保障體係。

同時,為了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加州理工學院本科生院的獎學金有50項之多,每位本科生都會有機會獲得價值頗豐、很有成就感的獎項。

〖MZ(2〗六、經費投入和內部配置〖MZ)〗

加州理工學院雖然是一所私立大學,但其經費一直都比較充裕,其生均支出在美國高校中遙遙領先,處於高水平。

〖MZ(3〗(一) 政府資助 〖MZ)〗

加州理工學院非常注重與政府之間的聯係,並且專門設立了政府聯絡部(Government Relations),該部門不僅與聯邦政府,還與州政府、地方政府等保持良好的互動往來。在加州理工學院,聯邦政府資助的許多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是政府聯絡部關注的焦點,部門負責人會密切注意聯邦政府撥款的過程,並與執行部門的官員保持友好的合作關係,但同時也會製定相應的政策,並且規定全校師生員工都不能逾越相關政策的規定。比如有一項政策為“政治與競選活動政策(Political & Campaign Activities Policy)”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OLITICAL & CAMPAIGN ACTIVITIES POLICY[EB\/OL]. http:\/\/governmentrelations.caltech.edu\/documents\/15political_activity.pdf, 20161019.,

該政策中有多項規定,甚至細致到加州理工學院在法律上禁止校內人員支持任何政治候選人或提供金錢、禮品或服務給候選人的條例。

鑒於加州理工學院的高水平科研成果,聯邦政府也一直對加州理工學院青睞有加。現在,美國有18個由大學代管的國家實驗室,它們每年要聯邦政府撥款30多億美元,而由加州理工學院代管的“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份額占到撥款總數的30%,1995年聯邦政府給其的撥款達到10.56916億美元。

政府聯絡部還會定期發行“政府、學校、社區聯係內部觀察(Government, Campus and Community Relations Incide Look)”的刊物,其中會介紹政府資助科研項目的最新進展,以及加州理工學院的最新動態等。比如內部觀察刊物上就曾較詳細地介紹了加州理工學院的學者們在研究地震周期上獲得的更深入洞察的新進展,美國宇航局提供星係演化探測器給加州理工學院的新消息。

Government, Campus and Community Relations. INSIDE LOOK[EB\/OL]. http:\/\/government

relations.caltech.edu\/documents\/11edit1_spring_2012_newsletter_vers_2.pdf, 20161019.

〖MZ(3〗(二) 社會資助〖MZ)〗

加州理工學院的主要收入來源是社會的各種讚助和投資回報。為了有充足的經費來源,加州理工學院一直致力於贏得多方麵的經費支持。2001年,加州理工學院收到有史以來數目最大的一筆捐款:英特爾公司創始人戈登·摩爾(Gordon Moore)及其妻子捐贈的3億美元及以他們夫婦命名的基金會的捐款3億美元。

2016財政年度,加州理工學院得到來自社會各界9.4億美元的捐贈和資助。

近幾年,盡管美國經濟不是很景氣,科研院校更難得到研究經費,但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經費幾乎每年都在增長。其強大的經費獲取能力也是《泰晤士報》世界大學排名將其列為全球大學之首的原因之一。第八任校長沙莫教授曾介紹過,除了擁有頂尖師資力量可以吸引大量資金外,加州理工學院還努力吸引額外的私人捐助和官方資助基金。一些研究想法還沒有成熟到足以吸引聯邦機構支持的程度時,私人捐助等渠道募集的資金也可以讓這些想法付諸實踐。2016年,加州理工學院的基金存量達到26億美元,這個數目自然比不上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但是因為學生人數很少,所以加州理工學院能夠自豪地說,按照學生人數計算的人均基金存量,他們把那些學校都遠遠地拋在了後麵。

〖MZ(2〗七、教育質量的監控和管理〖MZ)〗

加州理工學院重視對教學和科研質量的監控和評價,在學校內部,主要通過以下方式監控與管理教育教學質量。

〖MZ(3〗(一) 學校內部質量監控機構〖MZ)〗

加州理工學院的高效運行是建立在一個高效的管理機構的基礎之上的,其中與教育質量監控和管理相關的專門辦公室就有8個:本科生錄取辦公室、研究生學習辦公室、少數民族學生教育辦公室、注冊辦公室、博士後辦公室、教務長辦公室、經費申請與國外學習辦公室、校長辦公室。此外,考慮到公平與辦事效率,學校還成立了大量的校級與係級委員會,如:本科生學習委員會、學生谘詢委員會、本科生錄取委員會、夏季本科生研究獎學金委員會、本科生學術標準與榮譽委員會、研究生錄取委員會、研究生學習委員會、論文評閱人委員會、項目谘詢委員會、學術政策委員會、學術與研究委員會、榮譽委員會等。

〖MZ(3〗(二) 學生參與評價〖MZ)〗

提及質量監控,我們都理所當然地認為是學校的事情,是管理層的事情,但在加州理工學院,有很多學生參與其中,比如學校專門設立了頗有影響力的本科生教育委員會(Undergraduate Education Committee),委員會由學生代表(Student Members)和教師代表(Faculty Members)組成,委員會主要關注6個焦點:

① 教學質量(Teaching Quality);② 教授的反饋(Professor Feedback);③ 教學助理(Teaching Assistants);④ 本科工作(Undergraduate Workload);⑤ 課堂出勤率(Class Attendance);⑥ 學生顧問(Student Advisors)。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Committee Student Faculty Conference 2007 Final Repot[EB\/OL]. http:\/\/arc.caltech.edu\/SFC%202007\/Presentations%20and% 20Final%20Reports\/Undergrad%20Edu%20Report.doc, 20161110.

委員會在校內圍繞教育質量等專題進行調查,並且還開會討論,在討論會上,師生暢所欲言,努力解決學生們提出的問題,並就會議內容與提議以報告形式形成書麵文字。這些報告中往往會有不少行之有效的建議。委員會在一次調查中曾發現,有54%的學生說他們不會向教學助理(Teaching Assistants)尋求幫助,因為他們感覺教學助理們的解釋不是很有效,有13%的學生提到教學助理們不知道答案,還有10%的學生反映教學助理不容易接觸,委員會在深入調查後發現,大部分學生之所以有抱怨,是因為教學助理們的英語不夠好,雙方溝通不暢。

針對此發現,委員會開出良方:要多開設一些研討會,幫助教學助理們學會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幫助學生們的學習,同時,英語不太流利的教學助理應該被分配到不需要做太多解釋的課程班,或者一個班應該再多配備一位英語流利的教學助理,讓英語流利的助理更多地與學生溝通和答疑。此外,教學助理必須定期與教授們交流與課程教學相關的內容。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管理不一定都是由上而下的,有時由下而上的渠道會聽到更多真實的聲音,解決更多實際的問題。

〖MZ(2〗八、校企合作和社會服務〖MZ)〗

世界上不少著名大學成功的經驗在於它們關注教育與科研、教育與經濟、科研與產業化之間的聯係,密切注視當地和本國乃至世界的社會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努力創造條件,利用一切機會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形成不少科技工業綜合體。這些科技工業綜合體在當地和國家的經濟發展中舉足輕重,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引導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

〖MZ(3〗(一) 推進校企合作〖MZ)〗

加州理工學院超凡的科研能力為該校提供有效的社會服務創造了良好的前提條件。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該校人員和設施全部轉向為戰爭服務,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使用的火箭,90%以上是由加州理工學院設計的。加州理工學院和工業界建立了密切的聯係,積極為國家的經濟發展服務。學校設有與工業界聯絡的辦公室。加州理工學院內設的工業關係中心會經常主辦教育論壇,特別是有關技術型企業管理問題的論壇,很受私人企業、政府機構及校內師生的歡迎。該中心還有一個管理圖書館,為工業界人士提供索引等方麵的服務。加州理工學院還經常邀請各公司代表和其他科研人員訪問學校,也派出教師訪問這些公司,召開有關工業發展的會議,為這些公司提供技術信息服務、供應有關出版物等。

李碩豪.加州理工學院成功的原因及其啟示[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2003(3):1617.

〖MZ(3〗(二) 推動社會服務〖MZ)〗

加州理工學院非常重視社會服務和公共關係。他們是所在社區最大的捐助者,但是加州理工學院雖然“財大”,卻絕不“氣粗”,學院的教授和行政工作人員都富有人文情懷,且熱心社會服務,關心所在社區人們的精神生活。他們不僅僅是社區最大的捐助者,也是最熱心的社會服務推動者。學校傾心投入社區活動,很多時候,加州理工學院的負責人會精心設計和實施許多豐富多彩的節目,安排不少精彩紛呈的活動,並歡迎周圍人們的參與。加州理工學院每年都會在校園內提供百餘項活動,向所有公眾開放。這些活動既包括繪聲繪色的文藝演出,還包括專業的科學講座,同時講座還鼓勵少年兒童參加,注重培養更為年輕一代的科學思維模式。

〖MZ(2〗九、科研組織模式、科技研發和科研成果〖MZ)〗

加州理工學院在科研成果上的累累碩果可謂星光閃耀,讓美國許多高校都望塵莫及。

〖MZ(3〗(一) 主要科研成果〖MZ)〗

加州理工學院在科研成果上不斷創造人類曆史的奇跡。

(1) 20世紀二三十年代,地質學家伍德發明了地震儀,物理學家裏查和數學家伽坦堡發明了裏氏地震強度等級(Richter Scale)。他們把地震學發展成為一門國際性學科。

(2) 20世紀30年代,鮑林進行有關化學鍵性質的研究,奠定了分子生物學的基礎,於1954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962年再獲得和平獎。

(3) 1932年,現代遺傳學的鼻祖托馬斯·摩爾根發表其主要著作《基因理論》和《進化論的科學根據》,1933年獲得諾貝爾獎。

(4) 20世紀40年代,物理學家戴爾布拉克在病毒的遺傳結構和複製機理方向取得了重大發現,分子遺傳學誕生。1969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5) 1948年,該校科學家首次勘測了北半球所能觀測的星空,發現了數以千計的新星及星係、彗星,並繪製了天文圖譜。這本天文圖譜至今被全世界的天文學家奉為圭臬。1963年,天文學家施密特發現了類星體(quasars)。

(6) 1953年,地質化學家派特森推算出現代科學界公認的地球年齡——46億年。他獲得世界環境科學最高獎——泰勒獎(Tyler Prize)。

(7) 20世紀60年代,物理學家蓋爾曼提出誇克理論,1969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8) 20世紀60年代,羅傑·斯佩裏發現大腦兩半球各司不同的職能:左半球主管語言(verbal thinking and language),右半球主管形象思維(spatialvisual thought)。1981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9) 1986年,生物學家胡德發明了脫氧核糖核酸序列分析器(DNA Sequenator)。現在人類基因項目主要依靠這種儀器來解析基因序列。

(10) 1980—1990年,該校教授平均每人在一流自然科學期刊上發表3.36篇論文。排名第二的斯坦福大學為1.21篇,僅及前者的三分之一。

(11) 1999年10月,艾哈伍德·澤維爾教授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藍勁鬆.小而精的學府何以也成功[J].複旦教育論壇 2003(1):6670.

但是這裏最引人注目的還是航空航天技術。一代又一代裏程碑式的噴氣機,都在加州理工學院鼎鼎大名的噴氣推進實驗室裏研製成功。蘇聯1958年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美國緊接著1962年太空飛行器飛越金星、1965年飛近火星、1966年實現在月球的軟著陸,這些成果都是加州理工學院這所小而精的理工科院校的傑作。

〖MZ(3〗(二) 科研組織模式〖MZ)〗

任何一個成熟的組織都會在發展過程中形成其自身的特色和模式,加州理工學院的科研組織模式就是一種合作與創新模式。學院采取各種激勵措施鼓勵教師和科研人員開發各種科研項目和組織各種創造性科研活動,提倡組織成員間的相互合作,並努力營造和支持科研合作的文化氛圍,同時學院也意識到科研中創新的重要價值,提供各種平台和獎項鼓勵科研創新,創新精神已深深植根於加州理工學院參與科研項目的每位師生心中。

眾所周知,在美國眾多高校中,加州理工學院雖然在規模上遠不如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等,但在科研領域一直獨領風騷,獲得了一項又一項讓世人欽佩的科研成果,而這些輝煌科研成果的取得,完全得益於學校提倡的合作與創新的科研組織模式,得益於學校對師生們的科研項目的高度重視與支持。為了培養未來的科技人才,加州理工學院專門設有一係列生師科研資助項目(StudentFaculty Programs),其中包括夏季本科生研究獎學金項目(Summer Undergraduate Research Fellowships,SURF獎學金項目)、MURF本科生研究獎學金項目(MURF Undergraduate Research Fellowships,MURF項目)、激光幹涉引力波天文台研究計劃(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 Research Program,LIGO項目)、阿默根學者計劃(Amgen Scholars Program,Amgen Scholars)、美國航空航天局空間獎學金項目(NASA Space Grant)、美國航空航天局行星地質學和地球物理學本科生研究計劃(NASA Planetary Geology and Geophysics Undergraduate Research Program,NASA PGGURP研究計劃)。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tudentFaculty Programs[EB\/OL]. http:\/\/www.sfp.caltech.edu, 20161112.

在加州理工學院的這些科研實踐與拓展方麵資助項目中,被高頻率提及的,同時也是最為知名的就是“SURF獎學金項目”(簡稱SURF項目)。該項目最初是1979年化學工程係的教授弗瑞德(Fred Shair)提出的,他提議讓學生深度參與到導師的科研開發與研究中,並就此寫了一份建議報告,加州理工學院的教師委員會仔細研究了該計劃,並為SURF項目提供資金。第一個夏季有18名學生和17名導師參加了該項目,自此之後,該項目已擴大到400多名學生和近200位導師。獲得該項目資助的學生都會在夏季持續10周參與到導師的研究項目中,並在結束時遞交技術報告,同時還要有口頭報告。SURF項目的核心之處就是要加強導師與參與者的相互聯係與相互影響。

〖MZ(3〗(三) 學生科研活動〖MZ)〗

美國是目前世界範圍內本科生科研影響最為廣泛的國家之一。加州理工學院的教授曾專門提議過,美國大學協會應該竭盡所能發揮其對美國大學,尤其是研究型大學的影響力,在推進本科生教育改革的進程中應當著重推進本科生科研的持續性發展。而在加州理工學院,學生科研活動就組織得相當有聲有色,例如學校經常會推出一些讓學生能參與其中的科研項目,並有相應的學生科研主題網站,在網站中有專欄說明科研項目的總體規劃和主要任務,讓學生,尤其是對科研項目不甚了解的新生有了學習和交流的平台,了解到學校有哪些具體的科研機會,如何尋求和獲得這些科研機會。在申報科研項目時,學生也會與教師和科研項目負責人進行前期交流,知道自己從該項科研項目中能得到哪方麵的收獲。學生在參與科研項目活動中還會有很多交流機會,大家在一起討論和暢談科研活動中獲得的感受,分享彼此的科研經驗,學校負責人和教師們在這些科研活動中也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同時為了保障學生科研活動的順利進行,學校還專門設立了學生科研部門,負責科研項目信息的發布和谘詢、審批和驗收、申報和評估、科研學分管理等工作。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加州理工學院在學生科研活動中開展得最好的就是SURF項目,學校為此還專門設立了SURF管理委員會,對SURF的發展和科研活動的長期發展規劃提出科學性的建議。

具體來說,SURF項目重在支持學生們參與導師的科研活動,並提供了很多豐富多彩的活動,如:

(1) 每周由加州理工學院教師與實驗室技術人員組織的研討會(weekly seminars by caltech faculty and JPL technical staff);

(2) 專業發展係列活動(a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eries);

(3) 學校的畢業生係列活動(grad school series);

(4) 雜誌俱樂部(Journal Club);

(5) 由SURF學生谘詢委員會協調的社會與文化活動(social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coordinated by the SURF Student Advisory Council);

(6) 每周小團體的與教師之間的晚餐(weekly surfsac suppers with small groups and faculty);

(7) 特別的實地考察活動(special field trips)。

每年,SURF項目負責人都會發布SURF年度報告(SURF Annual Reports)和SURF報告摘要本(SURF Abstract Books)。當然要獲得SURF獎學金項目也並非易事,其報名和選拔都有嚴格的規定,比如報名學生都要與學校簽一份協議,其中規定:參與學生必須自願全程努力參與SURF項目;要整整參與10周;要提交兩份導師簽字的進度報告;要提交該研究項目的摘要;最終要提交一份導師同意的書麵科技報告;並要進行口頭彙報。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ummer Undergraduate Research Fellowships Requirements[EB\/OL]. http:\/\/www.surf.caltech.edu\/applicants\/index.html, 20161119.

並且,進度報告等都要按學校規定如期遞交,不得拖延。關於SURF項目的導師,學校不拘一格,同意加州理工學院的所有教師,包括研究、教學和客座教師,專業技術人員,如噴氣推進實驗室的技術人員都可以擔任導師,這就在最大範圍內、最大程度上提高了SURF項目在校內的廣泛性與普及性。

當然,要做好SURF項目的導師,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導師們要為學生的加盟和參與做好精心的準備工作,他們既要是學生們的老師、教練,又要是學生們的夥伴。該項目對每位導師都提出以下詳細的具體要求。

(1) 導師要擬出一份公告(Announcement of Opportunity, AO),告知學生們實驗室的一些有研究潛力的項目。這份公告必須描述清楚項目的背景、動機和目標以及學生將參與的工作的性質,同時提供參考文獻資料或網站,讓學生們對該項目了解得更多,通常這份公告都是在秋季發出的。

(2) 對項目的規劃要與學生進行討論和征求意見,並且審閱學生們提出的建議。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建議都應係學生所出,導師要在項目準備階段提供谘詢和指導。

(3) 在網上完成導師推薦表。當學生們提交SURF項目申請表後,項目的在線係統將會提請導師們完成評估工作。如果導師們有任何異議或需要了解進一步的信息,也可以隨時與項目負責辦公室及時聯係與溝通。

(4) 如果有副導師的話,導師們還應及時通知項目辦公室合作指導的副導師姓名。

(5) 在開始項目工作前,導師還必須了解學生即將到達的時間,並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包括給學生工作的場所,提供的電腦和電話等。

(6) 學生在到達的第一周內,會被要求參加安全培訓會議。會議之後,導師或實驗室安全員必須審查學生工作場所的安全性,並且簽署表格,而這些表格都要交到項目辦公室留底。

(7) 在夏季,導師要負責學生的項目工作,還要定期展開探討。

(8) 如果導師注意到學生不定期來或者有個人的、學術上的或研究上的問題,都要立即與項目辦公室取得聯係。

(9) 導師要在學生必須提交的進度報告和研究摘要上簽字,同時導師應以進度報告為契機,與學生們更深入地討論研究的進展以及出現的問題等。學生們也應充分利用寫報告的機會鍛煉自己的科技寫作技巧。

(10) 幫助學生寫好摘要和最後的研究報告,最終的報告必須在9月份的第4個星期五以電子方式提交,屆時,導師將在項目在線係統上給予批準,11月1日是最終報告批準的截止日期。

(11) 幫助學生準備最後的口頭報告,通常是在8月份的第3周或者是10月份的第3個星期六進行。最後的研究展示與介紹,無論是口頭或海報形式,都是每位參加獎學金項目計劃的學生所必須完成的。

(12) 導師將被邀請參加學生的口頭報告會並介紹自己所帶的學生。當然,如果是實驗室集體參加報告會,給予學生最大的支持與鼓勵則更好。

每年的SURF項目都有嚴格的時間進程表,以夏季SURF項目為例,其時間進度都提前通知到各項目組學生和導師:6月19日該季SURF項目正式啟動,7月6日開始第一次檢查工作,要求必須在當日前遞交研究的首次進度報告,8月3日開始第二次檢查工作,要求必須在當日前遞交研究的第二份進度報告,同時8月3日還必須遞交科研報告的摘要,8月22日、23日召開夏季研討會,8月24日SURF項目結束,8月28日前必須提交最終的研究報告,10月20日召開SURF研討會,11月1日前必須提交獲導師同意和通過的最終研究報告。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ummer Undergraduate Research Fellowships Program Dates[EB\/OL]. http:\/\/www.surf.caltech.edu\/dates\/index.html, 20161121.

雖然要求很嚴格,但加州理工學院的學生們大多能成功獲得資助並順利完成,過去的數據顯示,通常報名者中80%的學生都能參與SURF獎學金項目。

而SURF項目能給加州理工學院本科生科研實踐上的很多收獲,凡是參加過該項目的學生都能從以下幾方麵得到充分的鍛煉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hat is SURF?[EB\/OL]. http:\/\/www.surf.caltech.edu, 20161123.:

(1) 在研究問題的開發或設計上有所發展

(2) 能將文獻中相關問題的研究發現與基本原理運用到實際研究的問題中;

(3) 能做出適當的研究計劃來解決具體的研究問題;

(4) 能在項目中運用和評價方法

(5) 收集、解釋和批判數據,以便解決問題的研究或評估一項設計方案;

(6) 交流研究成果;

(7) 享受科研工作中的過程

從以上SURF項目的細節中,我們不難發現加州理工學院開展的學生科研活動是真真切切以學生為本,以科研為重心,有方案,有計劃,有時間表,有具體要求,絕不流於形式,也不浮於表麵。學生們從科研活動中得到的收獲是實實在在的,這為他們今後更進一步地攀登科研高峰打下了紮實穩固的基礎,所以加州理工學院在科研領域能夠一直人才輩出也不足為奇。

第七章普林斯頓大學

〖MZ(1〗第七章普林斯頓大學〖MZ)〗

普林斯頓大學是美國常春藤大學聯盟(the Ivy League)的三巨頭之一(另兩家為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始建於1746年,距今已有270多年的曆史,是全球聞名的高等學府。200多年來,從這所大學裏走出了大批的科學家、文學家和政治家,對美國和世界的文明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普林斯頓大學的院係結構十分清晰,分為本科生部和研究生部,共有4個學院:新澤西學院(School of New Jersey)、工程和應用科學學院(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建築學院(School of Architecture)、威爾遜公共和國際事務學院(Woodrow Wilson School of Public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在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最新公布的2016—2017年世界大學排名中,普林斯頓大學位列世界第七。

The 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617[EB\/OL].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uk\/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15\/worldranking#\/sort\/0\/direction\/asc, 20170721.

在學科專業上,與其他院校相比,普林斯頓大學排在世界前十位的學科主要有政治學、經濟學、曆史學、哲學、數學、計算機科學、社會學、英語語言文學、物理學、天文學等等。

QS Top Universities.Princeton University Rankings[EB\/OL]. http:\/\/www.topuniversities.com\/node\/4546\/rankingdetails\/universitysubjectrankings, 20170721.

〖MZ(2〗一、辦學理念與人才培養目標〖MZ)〗

〖MZ(3〗(一) 校訓〖MZ)〗

圖71普林斯頓大學校徽

作為世界聞名的一流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力求最大限度地發現與創新,並且在全球範圍內傳播知識與文化,增進不同國家、不同種族在文化與學術上的交流與理解。

Princeton University. About Princeton: Overview[EB\/OL]. http:\/\/www.princeton.edu\/main\/about\/, 20150722.

普林斯頓大學的正式校訓是拉丁語Dei sub numine viget,其英譯是Under Gods power she flourishes,意為“因為上帝的力量,學校欣欣向榮”。迄今,這個校訓仍以古體大寫拉丁文寫在校徽橙黑色盾牌下麵的紙帶上。

在拿騷堂(Nassau Hall)前麵草地的中央,有一塊銅牌上銘刻著後來增添的一條非正式校訓——“In the Nations Service,In the Service of All Nations”,意為“為國家服務,為世界服務”,是曾任美國總統的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校長伍德羅·威爾遜(Woodrow Wilson)在該校150周年校慶時所做的演講題目,隨後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的校訓,表達了普林斯頓大學以為國家服務為使命,也以為全世界、全人類做出貢獻為使命。

〖MZ(3〗(二) 辦學使命與宗旨——為國家服務,為世界服務〖MZ)〗

作為一所著名的研究型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致力於追求知識傳播、科學發現和學術研究,與此同時,普林斯頓在所有的研究型大學中以出色的本科生教學而著稱。

Princeton University.About Princeton[EB\/OL]. http:\/\/www.princeton.edu\/main\/about\/, 20160912.

1907年6月,普林斯頓大學校長伍德羅·威爾遜曾在哈佛校園發表了一次講話,道出了普林斯頓大學一直執著追求並嚴格貫徹的辦學方針:“普林斯頓不像哈佛,也不希望變成哈佛那樣,反之,也不希望哈佛變成普林斯頓。我們相信民主的活力在於多樣化,在於各種思想的相互補充、相互競爭。”

威瑟斯龐(John Witherspoon)校長的愛國情懷對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有著深刻的影響。在1787年的美國立憲大會上,55名代表中有9名是普林斯頓大學的校友,5人是威瑟斯龐校長的學生。參會代表居各院校之首,這使普林斯頓大學獲得了“美國革命家搖籃”的美譽。

威爾遜校長在《普林斯頓——為國家服務》(Princeton in the Nations Service)的講演中指出,一所大學能在國家的曆史上占一個位置,不是因為其學識而是因為其服務精神。自此,“為國家服務”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的非官方校訓,也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的辦學使命與宗旨。

在長期的曆史發展中,普林斯頓大學以開放的胸懷實踐“服務國家”的辦學理念。普林斯頓大學與美國聯邦政府之間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成為政府基礎科學研究的主要中心。學校積極支持各院係與美國著名科研機構的合作,並利用校內研究設施,開展校內合作。如美國地球流體力學研究院就坐落於普林斯頓大學校園內,研究院的相當一部分人員擔任了地球物理係的客座教授,從而也提高了地球物理等專業的教育水平。

作為一所著名的世界一流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在知識的生產、傳播、教學和應用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從1919年威爾遜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後,普林斯頓大學先後為世界貢獻了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並且,每年普林斯頓大學都會發表數十項重要科研成果,為科學文化進步與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讓所有的學生都能擁有出國留學的經驗是新時代普林斯頓大學的重要教育目標。它實施了2個核心計劃幫助本科生建立國際聯係:留學計劃(Study Abroad Program, SAP)和國際實習計劃(International Internship Program, IIP)。研究生和本科生還有參與國際研究的機會,包括在國外獨立研究的機會。普林斯頓大學支持對參與國外個人或集體項目感興趣的學生。2009年秋季開始的“橋年計劃”(Bridge Year)挑選部分新生在國外公共服務一年,進一步凸顯了普林斯頓大學“為國家服務,為世界服務”的教育理念。

〖MZ(3〗(三) 人才培養目標〖MZ)〗

1876年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創辦是美國專業性研究生教育發展的起點。此前曾經嚐試性開展學士後教育的哈佛、耶魯等傳統學院,新興的加利福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威斯康星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以及稍後創辦的克拉克大學(Clark University)、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也相繼開辦了研究生院,把開展研究生教育作為大學的主導性教育任務。

當時,麵對如此有誘惑力的情形,威爾遜校長不為所動,認為普林斯頓大學應該堅持獨立自主的辦學思想,不趕時髦,要以本科生教育為重心,同時適量發展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為此,威爾遜著手開展了一係列的改革。首先,他大幅度提高了對本科生的學業要求,即使這導致在校學生人數連續5年下降也在所不惜;接著,他於1904年著手2項教育改革,即榮譽製度(Honor Code)與導修製(Precept)。這2項改革影響深遠,詮釋了普林斯頓大學關於教育的獨特見解:普林斯頓大學關注的不僅僅是學生獲得知識的多少,更多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其思維方式的發展以及對取得成功具有關鍵性作用的個人品質的培養,如好奇、敏銳、勤奮、領導力與社會責任感等。

在國際化理念的指引下,普林斯頓大學樹立了新的傑出人才觀。普林斯頓大學時任校長蒂爾曼

(Shirley M.Tilghman)

在2002年的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典禮上,以獨特的方式詮釋了國際化視野下傑出人才的概念:傑出的人才不僅要對本校,也要對本國、對全世界做出貢獻。要有全球化的思維(global perspective),要理解文化的複雜性(cultural complexities),它是產生衝突的原因,也是共同繁榮的基礎。

Tilghman, S. M. 2002 Commencement Address[EB\/OL]. Office of President.Princeton University. (20020604). http:\/\/www.princeton.edu\/president\/tilghman\/speeches\/20020604\/, 20160912.

普林斯頓大學的人才培養目標可總結為以下3個方麵:

首先,普林斯頓大學注重複合型人才的培養。普林斯頓大學要求學生通過培養某一專長,即通曉某一領域知識,熟悉不同的思維方式,又要求學生具有觀察不同學科、文化、理念相關之處的能力。

其次,普林斯頓大學注重培養應用型人才。普林斯頓大學側重培養學生的應用型能力,要求他們具有清楚的思維、表達和寫作的能力,具有以批判的方式係統地推理的能力,具有形成概念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最後,普林斯頓大學注重培養開拓型人才。普林斯頓大學的本科生培養目標提出要將學生培養成敢於創新及獨立工作、能獨立思考、具有一生求學不止的能力的開拓型人才。

表71普林斯頓大學部分院係的人才培養目標

院係人才培養目標

化學與生物工程係

Department o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通過教授化學和生物領域的前沿知識,指導科研,培養化學和生物工程領域的領軍人

土木與環境工程係

Department of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為學生投身土木與環境工程領域的最前沿研究打下堅固基礎

地理學係

Department of Geosciences培養學生能夠理解地球的過去和未來,分析地球的能量、資源如何支持不斷增長的全球人口,以及迎接氣候變化中可持續發展的挑戰

政治係

Department of Politics培養能夠靈活應對政治生活中的問題的學者

(續表)

院係人才培養目標

德語係

Department of German培養傑出的德語專家學者,特別是在德國文學、德國文學理論以及哲學領域

曆史係

Department of History通過對現代曆史遺跡的研究和學習,培養學生對全世界不同地區的曆史的理解

宗教係

Department of Religion要求學生至少掌握世界範圍內4個主要宗教的傳統、曆史,以及掌握研究宗教的諸多方法

資料來源:

1. Princeton University.Chem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EB\/OL].

http:\/\/www.princeton.edu\/cbe\/grad\/, 20160922.

2. Princeton University.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EB\/OL].

http:\/\/www.princeton.edu\/cee\/undergraduate\/overviewmissionandeduc\/, 20160922.

3. Princeton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Geosciences[EB\/OL].

http:\/\/www.princeton.edu\/geosciences\/, 20160922.

4. Princeton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Politics[EB\/OL].

http:\/\/www.princeton.edu\/politics\/about\/, 20160922.

5. Princeton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German[EB\/OL].

http:\/\/german.princeton.edu\/about\/, 20160922.

6. Princeton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History[EB\/OL].

http:\/\/www.princeton.edu\/history\/info\/, 20160922.

7. Princeto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ligion[EB\/OL]. https:\/\/ua.princeton.edu\/academicunits\/departmentreligion#, 20160922.

〖MZ(3〗(四) 辦學特色〖MZ)〗

1. 重視本科教學的重要地位

在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的首要任務便是教學,必須一絲不苟,不僅要一絲不苟地對待講課,而且要一絲不苟地擔當學生的學術顧問。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擁有很多接受專業領域名人授課的機會,如199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托妮·莫裏森(Toni Morrison)就給大學一年級新生上課。為了保持與教學第一線的直接接觸,校長本人甚至還承擔一定的本科課堂教學任務。在學校工作會議成員的安排上,“主管校園的副校長是唯一不參加校長工作會議的學校高級領導,他在主管教學的教務長領導下工作,從而保證了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

藍勁鬆,宋吉繕.現代大學製度:從製度鏈、製度網到製度體係——以普林斯頓大學人才培養製度為例[J].中國大學教學,2003(6):2728.

。每個教師的科研計劃都必須送到研究部審查,以確保科研與研究者所在係的學科大致相同,並有利於研究者改善教學質量。同時,學校的教師也有意識地吸收本科生參與正式科研計劃,使他們有機會接觸到其他高校通常僅限於研究生使用的尖端設備。

近年來,在《科學》、《自然》等權威學術期刊上發表的論文中,第一作者就有些是普林斯頓大學的本科生。這種重視本科生開展科研的傾向也反映在大學的基本建設上。1948年竣工的大學圖書館主樓,是全美最早的一個在設計上就考慮到本科生特點的大學圖書館。在總長達50英裏的藏書架叢中,分布著2000個座位和500個封閉的小讀書室,小讀書室內設有小書架、書桌(後來還配置了電腦),作為本科生開展獨立研究時的工作室。

陳夢.普林斯頓大學的現代大學製度體係及其啟示[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1(12):8689.

這種鼓勵本科生及早參與係統研究的做法,使本科生對科研活動本身以及科研的社會價值等有一些親身體會,科研訓練培養了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意識、團隊協作品質以及科研能力,造就了普林斯頓大學本科畢業生“後勁足”的優勢。

2. 重視學生思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

普林斯頓大學前任本科生院院長格爾格斯(Joan Girgus)曾說:“學校本科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期望學生在4年的學習之後,具有融會貫通的分析能力,具有準確簡練的表達能力,能夠從字裏行間領會作者的本意和暗示,能夠欣賞科學辨識和清晰辯論的優美,有勇氣支持正確的見解,理解人類認識的局限性,懂得沒有行動則將一事無成。”

李化樹.論大學辦學特色[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6(2):7583.

強調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綜合素質一直是普林斯頓大學孜孜以求的目標。1902年,伍德羅·威爾遜出任普林斯頓大學第13任校長之際,學校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其中有2項教育改革影響深遠,其成果沿用至今。一是明確規定了本科生的學習規範:大一大二進行不分科的文化背景教育,後2年開展專門教育,同時開設“榮譽課程”,以便對一些優秀本科生進行更深入的教育。二是建立了導修製,將高年級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小組同一名導師建立密切的學習關係,用導師指導下的個人閱讀和小組討論來補充課堂教學方麵的不足。(導修製是普林斯頓大學教學的一大特色,學校大部分基礎課程都是在100—150人的大禮堂內上課,但每個星期學生們都參加10—15人的小班,由教授或是助教帶領,複習一周來所學的課程,這些由助教或教授帶領的討論,給學生們更大的空間去理解課堂所學的理論。

王則柯.人才優先——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創立[J].書城,2000(4):24.)

由此可見,普林斯頓大學關於教育具有獨特見解:普林斯頓大學關注的不僅僅是學生獲得知識的多少,更多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其思維方式的發展和對取得成功具有關鍵性作用的綜合素質的培養,如好奇心、勤奮、領導能力與責任感等。

3. 強調多學科交叉滲透的通識教育

普林斯頓大學非常重視學生知識的廣博性,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多學科的交叉滲透,實施通識教育,力求讓學生對科學文化知識有整體性的認識和把握。本科生的教學要到三年級才以專業為主,一二年級全部用於打基礎,而且,學校選修課的數量很大,保證了學生開闊的知識麵。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文學藝術和曆史哲學領域裏,學校要求學生在每個領域至少修滿2門課程。

無論在專業設置、研究方向還是課程安排上,各個學院都考慮盡量與其他係科能建立互為基礎、互相補充、互相促進的關係。以工程和應用科學學院為例,所有工科學生都受到了相當程度的文科、理科教育。而且普林斯頓大學注重小班上課和課堂討論,工程和應用科學學院的教授們經常將工程技術問題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有時甚至是人文學科聯係起來考慮,教師的發展也自然而然地向學者型、教育型的方向轉變。這種注重不同係科之間的有機聯係、強調多學科間交叉滲透的做法,進一步加強了各個學院之間的聯係,同時也增強了各自的特色與實力。

4. 完備的製度保障

普林斯頓大學已經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現代大學製度體係,從多元入學製度到學院住宿製度,從導師輔導製度到學術規範製度,從國際交流製度到獨立研究製度,等等,每一項製度都是大學曆史發展的積澱,是大學傳統和理念的外化形式。

多元入學製度體現了普林斯頓大學對教育民主化的不懈追求;學院住宿製度有利於形成和諧的學習和生活氛圍;導師輔導製度作為一種影響學生學習和科研的規定,是學校培養一流人才的基礎;學術規範製度(榮譽製度)培養了一批具有良好學術規範和學術道德的研究者;國際交流製度緊跟全球化步伐,是普林斯頓大學培養國際性人才的體現;獨立研究製度則彰顯學校對培養精英人才的高標準和高要求。作為規範辦學活動的重要手段,製度能夠把分散在學校各個不同領域、從事不同工作的成員的能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而使學校的辦學理念轉變為全校師生員工共同的理想追求和統一的行為實踐。

5. 學生參與管理

普林斯頓大學的管理模式在整體上與美國許多大學相似,都屬於“董事會(Board)管理模式”,就是由包括新澤西州州長在內的,基本上由校外人士構成的“董事會”掌握學校重大事項的決策權限。然而,普林斯頓大學的特別之處在於,其董事會成員幾乎清一色是畢業校友或在校學生,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普林斯頓大學是屬於學生的,學生參與學校的管理並形成了傳統。

6. 寬鬆與自由的學術環境

有一種無形存在體叫作精神氛圍,無法看到,卻能受到它的影響,感受到它的存在。普林斯頓大學是寬鬆的、寬容的。這裏雲集了許多世界一流的科學大師和天才學生,其中不乏奇才怪客、學界狂人,普林斯頓大學給予他們展示才華的舞台。這裏包容各種思想傾向和宗教信仰,接納各種思想和學說。當一戰後德國納粹黨勢力崛起,許多猶太血統的學者遭到迫害時,普林斯頓大學卻成了一批歐洲科學家的避難所,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諾貝爾獎獲得者尤金·威格納(Eugene Wigner)等優秀學者的到來使普林斯頓大學的學術聲譽大大提高,為日後成為世界數學、物理之都奠定了基礎。

〖MZ(2〗二、人才資源開發與師資隊伍建設〖MZ)〗

〖MZ(3〗(一) 大學師資隊伍現狀〖MZ)〗

普林斯頓大學高質量的師資隊伍是其高水準的教學和科研水平的重要保證,1∶6的師生比兌現了普林斯頓大學對教學質量的承諾,而且為學生提供了課堂上和課堂外都能夠接受教師指導的機會。

截止到2014年春季,普林斯頓大學的教職工數目(包括訪問學者和兼職教職工)已達到1175人,包括495名教授(Professors)、80名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s)、180名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s)、17名輔導員(Instructors)、292名講師(Lecturers)以及111名訪問學者(Visitors)。其中,71%的教授是終身教授,大約有344名女性教職工,其中198名女性是終身教授,224名是少數民族(minority groups)。

Princeton University.A Princeton Profile[EB\/OL]. http:\/\/www.princeton.edu\/pub\/profile\/academics\/, 20160928.

普林斯頓大學所有的教職工在進行科研的同時,都被要求進行教學工作。教職工和本科生們在大三獨立工作(Independent Work)時期和大四畢業論文時期密切合作。

最引人矚目的是,目前普林斯頓大學的已培養出29名諾貝爾獎(Nobel Prize)得主,而且,普林斯頓大學的教職員工們也經常被提名和獲得麥克阿瑟獎(MacArthur Fellows)。

Princeton University.A Princeton Profile[EB\/OL]. http:\/\/www.princeton.edu\/pub\/profile\/academics\/, 20160929.

表72普林斯頓大學教職員工中諾貝爾獎獲得者

獲得者職位獲獎學科年份

菲利普·W.安德森

(Philip W. Anderson)物理學教授(已退休)物理1977

凡·L.費奇

(Val L. Fitch)物理學教授(已退休)物理1980

托妮·莫裏森

(Toni Morrison)人類學教授(已退休)文學1993

約瑟夫·H.泰勒

(Joseph H. Taylor)物理學教授(已退休)物理1993

拉塞爾·A.赫爾斯

(Russell A. Hulse)物理學教授物理1993

約翰·F.納什

(John F. Nash)高級數學研究員經濟學1994

艾瑞克·F.維斯查斯

(Eric F. Wieschaus)分子生物學教授生理學\/

醫藥學1995

丹尼爾·C.崔

(Daniel C. Tsui)電子工程學教授

(已退休)物理1998

丹尼爾·卡曼

(Daniel Kahneman)心理學和公共事務學教授

(已退休)經濟學2002

大衛·J.格勞斯

(David J. Gross)數學物理學教授

(已退休)物理2004

保羅·克魯曼

(Paul Krugman)經濟學和

國際事務學教授經濟學2008

克裏斯托弗·西門斯

(Christopher Sims)經濟學教授經濟學2011

資料來源:Princeton University.A Princeton Profile[EB\/OL]. http:\/\/www.princeton.edu\/pub\/profile\/academics\/, 20160928.

〖MZ(3〗(二) 高層次人才引進的政策與製度〖MZ)〗

普林斯頓大學從1746年創立的新澤西學院

(College of New Jersey)

發展成為當今世界知名高等學府,這與它善於吸引並留住一大批一流的教授與學者是分不開的。

1. 人才引進

普林斯頓大學采用教師聘任製。聘請的形式有兩種,一種是長期聘任,另一種是短期聘任。普林斯頓大學的行政副校長負責學校職員的人事管理,設有聘請與職務晉升委員會,由4名委員組成,分別是來自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4個方麵的係主任。教工的晉升與聘請,包括助教提升為副教授,副教授提升為教授,由終身教工、係和學校三方麵共同負責。首先是係主任向終身教工征求對候選人的意見,獲得同意後,由係主任向教授部主任正式提出推薦;教授部主任將推薦名單轉交聘請與晉升委員會研究,4名委員投票決定是否向校長推薦;校長在得到4名委員推薦後,考慮是否向董事會推薦;董事會擁有最後決定權。助教的聘請工作相對而言比較簡單,由係一級決定,聘請條件一般是博士學位獲得者和博士研究生。助教的職位是雇傭性質的,而大部分副教授和教授為終身職位。

(1) 助理教授的聘用

普林斯頓大學在進行助理教授這個層麵的人員招聘時,通常會首先遵循學校製定的長遠規劃,在此前提下,由係教授會議討論決定下一階段人才引進的方向和目標。然後通過兩種渠道對外公開發布招聘信息:在學術界有影響的雜誌(如《自然》、《科學》等)上刊登招聘廣告;向該領域專家發函,請其推薦自己熟悉的優秀博士後或本專業領域優秀的年輕學者來應聘。通過後者入選的比例可能比較大。一般說來,每個招聘崗位,其候選人和入選者的比例大約是100∶1。

招聘方向及目標一旦確定,係會選出3—5名此專業領域的教授成立初審委員會。初審委員會將收到的申請材料分為4組,再由4人分別進行評閱,最後選出本組的前幾名(如前八名),這一輪主要是排除那些明顯不合格的申請人。然後4位評選人再相互交換前幾名的資料,依照未來研究課題方向、論文發表情況、推薦信力度對申請人分別進行打分(有的學院還要求申請人為未來授課寫一份教學方案)。

入圍第二輪的申請人將按照4人評分的平均值排序,篩選掉二分之一,能夠進入這一階段,說明申請人已有的學術成績排名靠前。初審委員會把篩選出的應聘者名單交給係,此時他們的任務就完成了,接下去將由係統一發出麵試邀請信。

麵試程序全校基本上是一致的。一般需要2天的時間,日程也安排得非常緊湊。首先要求申請人做一個麵向全係的學術報告,主要講自己過去的學術成就以及未來的研究方向;其餘的時間是與幾位教授或學生共同進餐,或者與教授一對一地學術交流半小時到一小時,這也是麵試的一部分。麵試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申請人的個人魅力,從某種程度上講,申請人的口才、親和力要比其專業特長占更大比重。

麵試結束後,係裏首先即召開全體教授大會,大家各抒己見。如果申請人曾經與學生交流過,學生們也被要求給出反饋意見。然後教授回去冷靜思考,過一段時間再開全體大會表決。通常隻有在全體教授通過的情況下才能錄用申請人;也有個別申請人隻有極少數人不同意,還是有機會被錄用。申請與錄用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

錄用之後,申請人和係之間開始關於待遇的談判,包括實驗室麵積,啟動經費,個人工資,住房補助,配偶、子女的就業入學問題等等。一般這些問題在第一次麵試時會初步談到,但不深入。當決定錄用後,學校會邀請申請人第二次回訪,進行討價還價。這些協商都不會太離譜,因為學校一般有慣例可循。有時對於一個非常優秀的人才,可能會有幾個學校同時聘請,學校之間便會競相抬價以打動申請人。最後錄用助理教授的正式文件由係主任簽發。

(2) 終身教授的聘用

同樣,在學校長遠規劃的前提下,係教授會議討論決定下一階段的人才引進方向。還是通過兩種方式傳遞招聘信息:一是在有影響的學術雜誌上刊登招聘廣告;二是,也是更主要的是向相關領域的專家發邀請函,看他們有沒有跳槽的意向。由於每個位置的候選人隻有寥寥幾人,所以不進行初審,而是直接邀請麵試,形式與助理教授的麵試過程差不多。由於是選終身教授,一旦聘用,一般不會解雇,對係的影響更大,因而教授在表決時往往爭論非常激烈。係通過後,還有兩關:一是學校的專門委員會,二是校長。他們都有權力否決係的決定。終身教授的這一錄用決定程序也基本適用於教授升職。

2. 人事評估

普林斯頓大學的教授分為三級——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助理教授相當於合同工,一般是2個3年的合同。助理教授從第六年開始,首先要求上交評審材料,包括個人簡曆、學術成就、未來學術方向等,並且要向全係做學術報告,彙報過去幾年的科研進展,然後由副教授、教授討論是否可以續用。如果沒有通過,則再給一年時間,再討論一次,如果還沒有通過,就隻能掃地出門。如果在這5年期間,助理教授有孩子出生,則每生一個孩子可以多給一年時間,但最多隻可延長2年。如果某個人覺得自己很優秀,則不用等到5年,任何時候都可以向係主任提出升職申請。升職評估和終身教授的聘任一樣有三關:係裏所有比自己級別高的教授討論為第一關;學校委員會為第二關;最後由校長把關。

評定一個人的依據除上述材料和學術報告外,推薦信也很重要。被考評人須先交一份名單,列出本領域20人(一般是比較出色且比自己級別高的教授)為自己的評價候選人;然後再另交一份必須回避的名單,防止因為個人矛盾而產生負麵影響。之後係成立評審委員會,由高一級別的教授組成,負責挑選推薦人及整理推薦信。通常會根據被考評人提供的名單選擇一部分推薦人,同時另外再挑選一部分推薦人,共8—12人,但絕對不會選必須回避名單上的人參加評審委員會。評定升任副教授時,隻有教授和副教授有資格參加;評定升任正教授時,隻有正教授有資格參加。評審委員會根據被推薦人的平時表現(學術研究、教學、服務)及推薦信強度進行表決。如果表決結果有一個人不同意,則需要辯論,如不能說服大家,就執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如果持否定態度者超過2人,被評人基本上就沒希望了。

係通過後,上報學校專門評審委員會。再找6—10名推薦人獨立進行二次評審,然後根據係和第二批推薦信的意見做出決定。學校專門委員會通過後,呈報校長,校長有一票否決權。校長同意,則升職成功。如果升職申請沒通過,被評人可以越級上訴,學校或校長會指定一個獨立的委員會,再尋求更多的推薦信,討論決定是否推翻以前的結果。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評估中隻強調了學術成績,沒有涉及教學和為院係提供服務。

在美國,教學在很多大學占有相當大的比重。不僅教師要為學生打分,每學期末,學生們也要采用匿名方式為授課教師打分。這種打分結果會直接影響到該教授的工資水平和升職評定。如當某教授在升職評定中可進可退的時候,他平時的教學成績就會成為一個重要的參考因素。為學校、院係提供服務主要強調的是盡義務,普林斯頓大學在這方麵製定了各種規定,使其有章可循,但也不是沒有人情的因素,比如授課、為院係服務等,這些都是在為自己積累人氣。總之,一個更容易相處的同事和盡職盡責的教師總是更受歡迎的。所以很多潛在的因素都是在日積月累之中產生的。值得提出的是,任何一項人事評估的重大決定都是通過集體投票決定的,所以相對來說是比較民主和公平的。

為了防止“近親繁殖”,普林斯頓大學在教授晉級方麵有一個慣例,即已進入終身序列的教授人員中,每年隻能有50%的人員晉升為終身教授,其餘50%將被迫離開學校轉向其他院校競聘教授職務。這種做法對防止“近親繁殖”、鼓勵橫向交流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諾貝爾獎頒布100多年來,普林斯頓大學已培養出諾貝爾獎得主29位。

新浪教育.狂攬諾貝爾獎的美國頂尖大學名單[EB\/OL]. http:\/\/edu.sina.com.cn\/a\/20141010\/1437248612.shtml, 20161005.

這也從另一方麵充分證實了普林斯頓大學在人才引進、聘用和評估方麵的成功之處。

劉強,艾方林.普林斯頓大學的人事聘用與評價體係[J].世界教育信息,2008(1):5455.

3. 人才保障

普林斯頓大學對於引進的高層次人才提供非常豐富的傳統福利以保障他們工作和生活的順利。學校主要有以下一些福利和項目:

(1) 支持與關心(Backup Care Advantage Program)

當新引進的教職工麵臨照顧兒童、親屬、老人等問題不利於開展工作和科研任務時,普林斯頓大學會向他們提供一項“支持與關心”(Backup Care)的福利項目,會有專門人士來負責照料教職工需要照顧的老人和孩子,從而最大限度地保障教職工工作和科研的展開。

Princeton University.Human Resources[EB\/OL]. http:\/\/www.princeton.edu\/hr\/benefits\/worklife\/backup\/, 20161009.

(2) 生理幫助計劃(Disability Plans)

當教職員工由於個人生理原因(包括懷孕)或者是與工作有關的疾病(包括受傷、殘疾)而無法順利展開工作時,普林斯頓大學會提供“收入更替計劃”(Income Replacement Programs)幫助教職員工更快地恢複健康。普林斯頓大學的生理幫助計劃(Disability Plans)分為短期(Short Term Disability Insurance)和長期(Long Term Disability Plan),在滿足條件的情況下,教職員工可以在休養身體的同時獲取年基礎工資的60%,上限是10000美元每個月。

(3) 教育幫助(Educational Assistance)

普林斯頓大學作為高等教育中的領導者,同時也是一個學習的共同體。在這種精神的指導下,普林斯頓大學為教職工的子女入學提供了一定的福利。

Princeton University.Human Resources.Educational Assistance[EB\/OL]. http:\/\/www.princeton.edu\/hr\/benefits\/educ\/.20161009.

(4) 教職員工兒童照顧幫助項目(Employee Child Care Assistance Program, ECCAP)

教職員工兒童照顧幫助項目旨在資助教職工們未達到入幼兒園年齡的孩童,通過審核,申請者最多可以獲得一個兒童一年5000美元的資助,另外還可以獲得額外1000美元的獎金給第二個符合標準的兒童。如果本人和配偶都是普林斯頓大學的教職員,每個孩子隻能獲得一個資助。

Princeton University.Human Resources.Employee Child Care Assistance Program[EB\/OL]. http:\/\/www.princeton.edu\/hr\/benefits\/worklife\/eccap\/, 20161009.

(5) 退休人員福利(Retiree Benefits)

從普林斯頓大學退休的教職員工將可以享有終身醫藥福利,而且校園卡(University ID Card)將持續有效。普林斯頓大學對上了年紀的教職員工提供退休保健福利,人力資源福利團隊的員工將會幫助教職員工獲取這些福利。

Princeton University.Human Resources.Retiree Benefits[EB\/OL]. http:\/\/www.princeton.edu\/hr\/benefits\/retiree\/, 20161009.

(6) 退休計劃(Retirement Plan)

普林斯頓大學提供豐厚的養老金,並製訂了明確的計劃。在每次發工資期後,普林斯頓大學將會從教職工的基本收入中保留一部分作為教職工的退休賬戶資金。教職工可以選擇普林斯頓大學如何進行這一部分運作,教職工還有許多可以增加退休收入的選擇,例如把稅前工資的一部分投入退休儲蓄計劃(Retirement Savings Plan)等等。

Princeton University.Human Resources.Retirement Plan[EB\/OL]. http:\/\/www.princeton.edu\/hr\/benefits\/retire\/, 20161009.

(7) 休假(Time Off)

普林斯頓大學堅信,彈性的時間將會有利於教職工們平衡工作與生活,以及教學責任和家庭責任之間的關係,普林斯頓大學提供帶薪的和無薪的請假政策。除非是有特殊情況,否則教職工必須提供請假的提前通知,並獲得上級的審閱和批準。帶薪休假(Time Off Benefits with Pay)的情況包括假期、休假、病假、家中有人去世、法院事務、軍事訓練等等,不帶薪休假(Time Off Benefits without Pay)的情況包括家庭原因、個人原因、宗教儀式等等。

Princeton University.Human Resources.Time Off[EB\/OL]. http:\/\/www.princeton.edu\/hr\/progserv\/er\/policyguid\/timeoff\/, 20161012.

(8) 工傷賠償計劃(Workers Compensation Plan)

如果普林斯頓大學的職工因為工作生病或者受傷,普林斯頓大學提供全免費的藥物治療,並給予工傷賠償。工傷賠償計劃給予符合條件的教職工休養期間最多26周淨工資的70%的工傷補償。

Princeton University.Human Resources.Workers Compensation[EB\/OL]. http:\/\/www.princeton.edu\/hr\/benefits\/disability\/workcomp\/, 20161012.

〖MZ(3〗(三) 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政策與製度〖MZ)〗

普林斯頓大學十分重視對教職工的培養與培訓。以普林斯頓大學麥格勞教學與學習中心對教職工的培訓與服務為例。在麥格勞教學與學習中心,針對教職工提供的培訓主要有教學谘詢(Teaching Consultation)、教學法工作坊(Pedagogy Workshops)、教學技術工作坊(Teaching Technologies Workshops)、寄宿學院的教學交流(Teaching Conversations in the Residential Colleges)、新教職員工指導(New Faculty Orientation)以及豐富的線上資源。

Princeton University.The McGraw Center for Teaching&Learning[EB\/OL]. http:\/\/www.princeton.edu\/mcgraw\/library\/forfaculty\/, 20161012.

1. 教學谘詢

教師們可以和麥格勞教學與學習中心進行預約,從而進行教學谘詢。谘詢服務是針對請教有關教學問題、課程設計以及學生學習方麵問題的教師。這種非評判性(nonevaluative)的谘詢涉及各項話題,主要包括準備教學大綱,尋找講座、實驗室、課堂中的新方法或新技術,提升課堂互動。目前,最廣為接受的教學谘詢方式是“課堂觀察”(Classroom Observation)。

教師們可以通過麥格勞教學與學習中心安排教學谘詢,如參觀一個課堂、講座、實驗室,然後可以得到一份可信任的、有建設性的反饋。進行課堂觀察之前,通常會先舉行一個簡短的會議,會議上教師可以清楚表達出他\/她的課程目標,以及他\/她希望觀察者特別需要注意的內容。課堂觀察結束後,會有一份描述性的、非評價性的反饋提供給教師。如果該教師表示有興趣對他\/她的教學做一些改變,觀察者就可以根據觀察記錄,為教師提供一些建議信息以及相關的策略。教師可以選擇在一學期之內或者之後的時間重複觀察過程。

課堂觀察還可以包括課堂錄像。在這樣的情況下,會有攝像機記錄課堂的教學經過,主要是關注教師,但同時也會捕捉學生的行為、互動以及回應。影像資料在給麥格勞教學與學習中心相關教職員工播放之前可以先給講課教師觀看。在課堂錄像觀察結束後,一份非評價性反饋是麥格勞的觀察員向教師指出課堂錄像中對他\/她特別重要的內容。當教師觀看自己的課堂錄像的時候,麥格勞教學與學習中心會提供一些問題和注意事項,以幫助教師更加聚焦教學中的重要的問題。通常,教師們之後都還會隨著學期的進展選擇第二次錄像。

2. 教學法工作坊

(1) “教學之鷹”研討班(Teagle Teaching Seminar)

“教學之鷹”是一個針對教職工和研究生的為期一年的研討班,合作研究目前高等教育教與學中的廣泛議題。以當前的教學研究為基礎,這個研討班為參與者提供獨特的情景,進行持續的對話,參與者可以就他們的教學過程和目標進行探究和反思,然後利用文獻和眾人的討論,將收獲的成果和反思應用到他們設計或重新設計課程、執行教學計劃以及評價學生的學業中。

2014年秋學期的“教學之鷹”研討班的月度會議討論本科生學科學習中固有的、複雜的閱讀問題以及對教學提出的挑戰。根據學生學習研究理論,研討班提供了一個讓參加者重新評價他們的教學行為然後開發新的教學計劃和策略的情景。在2015年的春季研討班中,研究生就他們在教學經曆中產生的問題進行闡述和交流,從而界定普遍的和特定的學科的學習方法、學生參與策略(student engagement strategies)以及更高效的評價方法。研究生參與者將要設計一個課程大綱,以及根據研討班內容寫一份有關教學哲學(teaching philosophy)的報告。

這個研討班首要的目的是使參與者利用教育學研究成果和文獻來指導製定教學目標和教學策略,從而促進學生們的學習。參與者不僅可以提升他們的分析、評價以及描述學生學習的語言能力,還可以學到諸如樹立清晰的課程目標、編寫課程大綱、布置作業、編寫試卷、評價成績以及運用課程管理係統和新的電子及網絡工具來促進學生學習。

(2) 電影教學:文本與技術(針對人類學和社會學科)

電影(包括紀錄片及大眾傳播媒體等等)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活躍課堂討論氛圍。電影和電視媒體有助於闡明學科思想和數據事實。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傳播媒體作為教學文本及教學生自己去很好地使用它們,尤其是如何教學生們去運用學科概念解釋電影中的材料及語義異質性(semantic heterogeneity),以及如何啟發學生們充分地表達他們的理解等等。參與者參與該研討班的範例教學後,可以在課堂上運用數碼視頻“解構”(deconstruct)電影,將學科思想與電影的敘事和方式結合。

(3) 作為教學工具的評分(Grading as a Teaching Tool)

對學生的評價對於學生的學業進展十分重要,麥格勞教學與學習中心教學法工作坊關注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時遇到的問題及挑戰。這個工作坊對教師提供的服務包括評價標準、公平問題、書麵反饋以及評價學生參與度等等評價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在這裏,教師們可以明確評價工作的標準,製定能夠進行意義評估的評估準則(rubrics),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另外,教學坊還會建議教師啟發學生們對待學業評估要從取得高分數的視角轉到反思個人學業的視角。

(4) 課程設計(Designing a Course)

正在考慮一門新課程是否能在學科和教育學方麵有所創新?對提高教學效果、開發網上或者其他形式的創造性課程有興趣?這個工作坊跨學科地運用多種模型從學生學習的視角研究課程設計和教學大綱,引導教師更好地界定學生的學習目標,然後從課堂模式到學生作業,從評價考試到教學大綱塑造一個高度綜合的課程。

Princeton University. The McGraw Center for Teaching & Learning. For Faculty. Programs and Workshops[EB\/OL]. http:\/\/www.princeton.edu\/mcgraw\/faculty\/programs\/, 20161022.

3. 寄宿學院的教學交流

麥克勞教學與學習中心和寄宿學院聯合舉辦了午餐時間的“教學對話”(Teaching Conversation)活動。這項活動把不同部門、不同院係的教職工聚集到一起,為他們提供了一個與同行交流思想、分享知識的機會。當前教學創新的大環境顯示有太多的主題和問題可以討論。一係列的主題反映了教職工們近期較為關心的教育問題,雖然每一個參與者都是獨立的個體,但是集思廣益,“教學對話”使教師們平時思考的和困惑的內容相互交流與碰撞。這場激動人心的對話交流活動將會持續一整個學年。例如,2014年“教學對話”活動中討論的主題有:如何增強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如何更好地評價學生的學習參與度問題?關於教學風格的跨學科討論?性別與教學?如何利用大眾媒體促進教學?

Princeton University. The McGraw Center for Teaching & Learning. For Faculty. Teaching Conversations in the Residential Colleges[EB\/OL]. http:\/\/www.princeton.edu\/mcgraw\/faculty\/teachingconversationsin\/, 20161022.

〖MZ(3〗(四) 教師績效多維考核方法〖MZ)〗

1. 終身教授評定製度

與美國其他大學一樣,普林斯頓大學采用終身教授評定製度,各個係有專門的由資深教授組成的招募委員會初評候選人,根據論文、推薦信、個人履曆及研究方向決定第一輪候選人。中選者被邀請至係裏,與10餘位資深教授麵談,作一個麵向全係的學術報告,接著由全係的教授投票決定是否招收此候選人。年輕的學者剛得到教職時一般是助理,學校與係裏會給其一定數額的啟動資金,資金的多少是由應聘者受聘前和學校的談判結果決定的。以生物係為例,可以是30萬—100萬美元,具體為多少取決於係裏對此人的重視程度。助理教授以5年為限,如果5年內做出了重要成果(主要由學術論文的質量和數量決定)並且完成了教學任務,便可以申請終身教授。申請成為終身教授要麵向全係師生做學術報告,由係裏所有終身教授投票決定。係裏通過後,再呈報學校審批。一旦成為終身教授,就沒有被解雇的危險了。如果沒有通過考核,還有一年的時間再次申請,如果再失敗,就要另謀高就了。成為終身教授後,以科研成果再評定正教授。從助理教授到正教授一般至少要用10年左右時間,但也有例外。如現任普林斯頓大學生物係教授的施一公隻用了5年時間就從助理教授被評為終身正教授。教授們的研究經費除了啟動基金外,主要來源於自己向美國各機構的項目申請,但是係裏會提供一些公共服務和公共設施,比如實驗器具清洗、計算機維護等等。教授們除了科研以外,還必須在每年完成一定時間的教學任務。如前所述,講課質量由學生評估,它可以直接影響該教授的升職。此外,教授們還要在一些委員會,比如,答辯委員會、新生錄取委員會、教授招聘委員會任職,但這多半由自己決定。由此可見,教授們的主要任務都與教學科研有關,事實上可以專心科研,有很大的自由。

2. 績效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

教職工績效管理是管理者最重要的職責之一。高效率的績效管理對於科研團隊的勝任力的提升十分重要。普林斯頓大學教職員工的績效管理不僅僅是年度表現的回顧,還包括了以下這些步驟:

(1) 製定目標,定製合理期待;

(2) 提供持續反饋和輔導,高效處理紀律問題,同時尊重員工;

(3) 進行深思熟慮、清晰和有意義的績效考核(Performance Reviews)。

Princeton University. Human Resources. Performance Management[EB\/OL]. http:\/\/www.princeton.edu\/hr\/progserv\/er\/perf\/, 20161023.

〖MZ(2〗三、國際化狀況〖MZ)〗

普林斯頓大學現任校長克裏斯托弗·L.艾斯格魯伯(Christopher L. Eisgruber)曾說:“普林斯頓大學的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需要全球性和國際化的視野。我們的學生和教職員工從目前的國際交流合作項目中獲益良多,與全球的同行們密切交流和聯係。普林斯頓大學致力於繼續推進這種夥伴關係。”

Princeton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Princeton[EB\/OL]. http:\/\/www.princeton.edu\/international\/, 20161023.

普林斯頓大學作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學,具有廣闊和國際化的眼光,國際化程度很高,對不同文化的接納和包容力也很強。教職員工與國外學者積極合作,進行尖端科技研究;課程設置緊跟國際脈搏,采取全球視野;學生和教師出國學習、教學、工作和服務的途徑和項目更是多種多樣。

通過下麵一些直觀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普林斯頓大學活躍的國際交流活動:

表73普林斯頓大學國際交流情況概覽(單位:人)

國際化情況人數目的地

本科生出國學習交流人數(2013—2014學年)181

本科生暑假出國交流人數(2013年)414

國際實習項目參與人數(包括普林斯頓在法國和德國的暑期工作項目)(2013年暑假)215

國際學生(本科)注冊人數(2013—2014年)549

國際學生(研究生)注冊人數(2013—2014年)992

國際學者(International Scholars)人數(2012年)891

五大出國交流學習目的地(2013—2014學年)英格蘭(England)

西班牙(Spain)

法國(France)

巴拿馬(Panama)

澳大利亞(Australia)

五大暑期出國交流學習目的地(2013年)中國(China)

德國(Germany)

巴西(Brazil)

西班牙(Spain)

法國(France)

五大國際學生(本科)來源國(2013—2014年)加拿大(Canada)

韓國(Korea)

英國(United Kingdom)

印度(India)

中國(China)

五大國際學生(研究生)來源國(2013—2014年)中國(China)

加拿大(Canada)

印度(India)

韓國(Korea)

德國(Germany)

資料來源:Princeton University.International Princeton[EB\/OL]. http:\/\/www.princeton.edu\/international\/community\/facts\/, 20161023.

〖MZ(3〗(一) 師生國際化〖MZ)〗

普林斯頓大學2016年在校學生人數約7900人,其中本科生約5200人,研究生大約2700人。學校的學生來自全美所有50個州和60個其他國家和地區,其中海外學生占全部學生的5%,他們主要來自加拿大、中國、新加坡、英國和德國。外籍研究生約占研究生總數的35%。

表74是普林斯頓大學2010—2011年不同學曆的國際學生人數。

表74國際學生數——按照學曆(2010—2011年)(單位:人)

學曆層次人數

本科生(Undergraduate)542

碩士研究生(Masters)83

博士研究生(Doctoral)859

總共(Total)1484

資料來源:Princeton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Princeton. International Student Statistics 20102011[EB\/OL]. http:\/\/www.princeton.edu\/international\/community\/facts\/students\/, 20161025.

普林斯頓大學不僅國際學生非常多,國際學者數目也非常驚人,下麵的表格展示的是普林斯頓大學2005—2011年的國際學者人數。

表75國際學者(International Scholars)總數表(2005—2011年)(單位:人)

年份人數

2010—2011847

2009—2010779

2008—2009734

2007—2008694

2006—2007673

2005—2006679

資料來源:International Student Statistics 20102011[EB\/OL].

http:\/\/www.princeton.edu\/international\/community\/facts\/scholars\/, 20161025.

〖MZ(3〗(二) 辦學國際化〖MZ)〗

普林斯頓大學作為一個著名的學術共同體,時刻都積極地迎接全球化的挑戰。學校的董事會負責監管國際化計劃的部門是國際化教學和科研理事會(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Teaching and Research),該理事會的職責是監管普林斯頓大學支持國際學術活動的資金計劃,審核以及通過新的國際化計劃和合作,監管普林斯頓大學與東京大學(University of Tokyo)、洪堡大學(Humboldt University)、巴西聖保羅大學(University of So Paulo)的戰略性夥伴計劃,以及監督學校在邁向國際化目標中的進展。通過國際化教學和科研理事會的監督、管理和促進,普林斯頓大學的國際化計劃得以不斷推進,國際化的教學和科研活動也在不斷發展。通過這種方式,普林斯頓大學在提供出色的校園教育的同時,也不斷擴展著海外力量。

普林斯頓大學的本科生們都有機會通過參與各種國際交流計劃獲得海外經曆,即將入校的學生有機會參加“橋年計劃”(Bridge Year),通過推遲一年學校課程的學習,投身國際服務,深入體會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在普林斯頓大學學習的所有本科生,都有機會到國外進行學習或者科研一學年,在暑假或者其他假期時間參與國際實習,學習21門現代語言,參加國際化課程或者宗教課程,參加校園內的跨文化交流項目(Oncampus Intercultural Programs)。

畢業時,學生們還有機會參加普林斯頓大學附屬的國際化服務實習。研究生們有機會參與國際交換項目(International Exchange Programs),去海外進行科研,同全球的學者合作,訪問各個學科領域領頭的國際教師。

Princeton University. A Princeton Profile. Internationalism[EB\/OL]. http:\/\/www.princeton.edu\/pub\/profile\/academics\/internationalism\/, 20161028.

普林斯頓大學還積極與全球範圍內其他大學和研究機構進行合作辦學和發展學術夥伴關係。下麵是與普林斯頓大學有正式國際合作夥伴關係的大學和學術機構。

表76普林斯頓大學的國際合作機構

國家機會合作對象發起者目的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

國外學習項目昆士蘭大學普林斯頓大學

國外學習項目國外學習項目

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

國外學習項目墨爾本大學普林斯頓大學

國外學習項目國外學習項目

澳大利亞澳大利亞

國立大學國際學者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學術交流

巴西聖保羅大學聖保羅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戰略夥伴

中國普林斯頓中國能源、環境與經濟論壇北京大學,國務院中國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研究項目

中國香港中文大學國外學習項目香港中文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國外學習項目國外學習項目

中國建築學交流項目香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建築和城市設計學院本科生交流

中國複旦大學國際交流及合作協議複旦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本科生交流

中國中科院數學與係統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普林斯頓大學研究交流,研究生交流

(續表)

國家機會合作對象發起者目的

中國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工程和應用科學學院本科生交流

古巴哈瓦那大學交流項目哈瓦那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學術交流

丹麥奧爾堡大學遠程基礎設施中心奧爾堡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本科生交流,研究交流,研究生交流,師資交流,學術交流

法國巴黎政治學院交流巴黎政治學院普林斯頓大學國外學習項目本科生交流,國外學習項目

法國埃克斯省法語研究項目埃克斯省普林斯頓大學法語和意大利語係國外學習項目

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巴黎高等師範學校普林斯頓大學研究生部研究生交流

法國巴黎中央理工學院巴黎中央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國外學習項目本科生交流

法國FMSH普林斯頓博士後認定財務合作協議FMSH基金會普林斯頓大學FMSH博士後認定合作基金

德國德語教學柏林大學聯盟柏林自由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國外學習項目本科生交流,國外學習項目

德國德意誌學術交流中心德國學術交流服務德意誌學術交流中心德國學術交流服務普林斯頓大學研究生部研究生交流

德國國際文化技術和媒體哲學研究所(IKKM)普林斯頓大學國際文化技術和媒體哲學研究所(IKKM)普林斯頓大學

德國洪堡大學普林斯頓大學人文科學雙博士項目洪堡大學普林斯頓大學雙學位項目

希臘貝納基博物館貝納基博物館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本科生交流,藝術品貸款,展覽交流,藝術家和策展人交流

意大利羅馬校際古典研究中心羅馬校際古典研究中心普林斯頓大學國外學習項目國外學習項目

意大利馬切拉塔意大利語研究項目馬切拉塔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國外學習項目,法語和意大利語係國外學習項目

意大利赫茲文庫研究合作赫茲文庫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和考古學係國外學習項目,研究項目

(續表)

國家機會合作對象發起者目的

意大利博康尼商業大學學生交流項目博康尼商業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本科生交流

日本日本國家天文觀測站日本國家天文觀測站普林斯頓大學天體物理科學係研究項目

日本九州大學國外學習項目九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國外學習項目國外學習項目

日本京都大學聯盟日本語研究項目京都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國外學習項目國外學習項目

日本日本國家環境研究日本國家環境研究普林斯頓大學環境工程係研究項目

日本東京大學學術交流東京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本科生交流,研究交流,師資交流,學術交流

肯尼亞肯尼亞熱帶生物學項目姆帕拉野生動物基金會普林斯頓大學生態學與進化生物學係國外學習項目

墨西哥墨西哥合眾國全國文化藝術委員會墨西哥合眾國全國文化藝術委員會普林斯頓大學學術交流

巴拿馬巴拿馬熱帶生物學項目熱帶研究學會普林斯頓大學國外學習項目,生態學與進化生物學係國外學習項目

南非開普敦大學國外學習項目開普敦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國外學習項目國外學習項目

韓國國立首爾大學聚變工程項目國立首爾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離子體物理實驗室研究項目,研究生交流,師資交流

西班牙巴塞羅那高級研究大學聯盟巴塞羅那自治大學,龐培法布拉大學,巴塞羅那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國外學習項目國外學習項目

西班牙坎塔布裏亞大學交流項目坎塔布裏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本科生交流

瑞典卡羅林斯卡生物醫學研究所卡羅林斯卡研究所普林斯頓大學國外學習項目本科生交流,國外學習

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學生交流項目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本科生交流

(續表)

國家機會合作對象發起者目的

瑞士弗裏堡大學研究生交流弗裏堡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研究生交流

烏克蘭哈爾科夫國家汽車和公路交通大學哈爾科夫國家汽車和公路交通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工程和應用科學學院

英國牛津普林斯頓大學交流牛津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本科生交流,國外學習項目,研究生交流,教師交流

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國外學習項目皇家音樂學院普林斯頓大學國外學習項目國外學習項目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國外學習項目倫敦大學學院普林斯頓大學國外學習項目國外學習項目

英國牛津大學赫特福德學院牛津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國外學習項目

英國、法國普羅克特獎學金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巴黎高等師範學校普林斯頓大學研究生部研究生交流

國際無國界工程師組織美國無國界工程師組織普林斯頓大學服務項目

資料來源:Princeton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Princeton.Research+Partnerships. Table of Institutional Partnerships[EB\/OL].

http:\/\/www.princeton.edu\/international\/partnerships\/linkages\/list\/, 20161029.

〖MZ(3〗(三) 科研國際化〖MZ)〗

1. 全球學者項目(Global Scholars Program)

全球學者項目旨在幫助普林斯頓大學招募美國之外的優秀學者,進入普林斯頓大學進行教學和科研工作。被招募進來的優秀學者可以和普林斯頓大學不同的學科和不同的項目及課程進行合作,還可以參加普林斯頓大學的學術交換。全球學者項目不斷給普林斯頓大學不同的院係和學科注入新的活力和血液,使普林斯頓大學始終保持和世界一流學者交流和學習的機會。

Princeton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Princeton. Research+Partnerships[EB\/OL]. http:\/\/www.princeton.edu\/international\/partnerships\/council\/scholars\/, 20161109.

2. 全球合作網絡基金(Global Collaborative Networks Fund, GCNF)

全球合作網絡基金旨在支持國際學術合作的發展,使普林斯頓大學始終處於全世界範圍內學習科研的中心。GCNF目的在於支持和發展學術科研,促進全球化背景下普林斯頓大學的學者和全世界的學者相互合作。GCNF強調投身全球學習網絡建設的重要性。

3. 戰略夥伴(Strategic Partnerships)

普林斯頓大學支持在全世界範圍內發展多種學術夥伴關係,從而促進創造性的思想在全世界範圍內跨越國界地自由流動。普林斯頓大學已經和一係列的戰略夥伴簽署了相關協議,促進彼此的教職工和學生的交流。目前,普林斯頓大學的係、學院、研究所和不同項目的教職工都被鼓勵參與普林斯頓大學與東京大學(University of Tokyo)、洪堡大學(Humboldt University)、巴西聖保羅大學(University of So Paulo)的合作項目。

Princeton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Princeton. Research+Partnerships. Strategic Partnerships[EB\/OL]. http:\/\/www.princeton.edu\/international\/partnerships\/council\/strategicpartnerships\/, 20161109.

〖MZ(3〗(四) 課程國際化〖MZ)〗

1. 全球課堂(Global Classroom)

普林斯頓大學通過一係列豐富廣泛的學術機會把全球化理念引入課堂,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全球話題研究和學習,要求他們在課程學習中盡量把握住每一個機會,開拓他們的國際化視野和提高他們的國際理解能力(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全球課堂主要由以下5個方麵構成:

(1) 全球議題課程(International Topics Courses)

全球化視野如一股浪潮,貫穿普林斯頓大學所有的課程。每年,在全球課堂上,院係和項目提供國際焦點議題或海外田野工作。比如,學習熱帶生態學的學生可能有機會去巴拿馬進行田野工作,學習藝術和考古學的學生可能有機會參加暑假在歐洲和中東的考古發掘工作。

(2) 區域研究(Area Studies)

一些院係的證書項目(Certificate Programs)計劃和跨學科中心(Interdisciplinary Centers)十分關注區域研究,包括語言、文化、國際性事務、特殊地區等多方麵研究。

(3) 語言學習(Language Study)

語言學習為學生們打開了了解其他國家或地區文化和視野的一扇大門。每年,普林斯頓大學都提供將近20種現代語言的課程。

(4) 新生研討課(Freshman Seminars)

普林斯頓大學每年開設超過70門新生研討課,新生們可以從很大的話題範圍中進行自由選擇,而這些研討課中有很多都涉及國際焦點問題或跨學科問題。

(5) 拜訪教師和講師(Visiting Faculty and Lecturers)

具有寬廣的國際視野和豐富學識的學者們每年都會訪問普林斯頓校園,進行研究、開設講座或從事其他活動。特別是全球學者項目(Global Scholars Program),使普林斯頓大學得以從美國境外吸收最優秀的學者們,邀請他們在普林斯頓大學參與所有學科的授課或區域研究項目等。這些學者融入所有院係和各種項目的課程活動,而且參與普林斯頓大學教師和學生的學術交換活動。學生和整個校園社區都從這些多樣化的機會中受益良多。

Princeton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Princeton. Learning on Campus. Global Classroom[EB\/OL]. http:\/\/www.princeton.edu\/international\/campus\/global\/, 20161112.

2. 外語學習(Language Study)

在普林斯頓大學,學生們可以學到大約20門現代外語課程。外語院係豐富多彩的項目為學生們提供了非常多學習外語的機會,在暑假時間,學生更有機會到世界各地去學習“外語浸潤課程”(Language Immersion Courses)。人力資源中心(Resource Center)也提供獨立的語言學習機會,以及大量的互動式及建構式的語言學習資料和條件。

普林斯頓大學的巴特勒(Butler)、福布斯(Forbes)、馬泰(Mathey)、洛克菲勒(Rockefeller)、懷特曼(Whitman)、威爾遜(Wilson)6個寄宿學院,

更是為學生們提供了在生活、用餐之餘一起交流和練習外語的機會。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學生在寄宿學院內利用用餐時間練習外語的機會被稱作“語言飯桌”(Language Tables)。

Princeton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Princeton. Learning on Campus.Language Study[EB\/OL]. http:\/\/www.princeton.edu\/international\/campus\/language\/, 20161112.

〖MZ(3〗(五) 學生培養國際化〖MZ)〗

普林斯頓大學一直鼓勵和支持本科生通過國際交流課程獲得國際經驗,參加國際交流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科研目標選擇學習期限,通過參加國際上獲得認可的學校的課程學習或國際學習計劃將同樣可以獲得相應的學分。國際交流結束後,學校要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學生提交給海外老師的論文須留有複本。在學校給學生確認學分前,每個學生須寫一份國際交流總結及評價類的手稿給學校,這些評價對將來的國際交流者將會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常被用作資料供教職工討論,有時複本還將會轉給科研計劃發起者或相關學校。相應地,這些計劃將根據學生的評價經常做一些改進。

普林斯頓大學的國際交流項目多種多樣,豐富多彩。

1. 橋年計劃(Bridge Year)

普林斯頓大學的橋年計劃(Bridge Year)發起於2009年,基本內容是選取一部分剛入學的大一新生,可以推遲一年大一的學業,而去參加為期9個月的國際交流項目,在別的國家的社區工作和服務。其目的是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以及培養他們的跨文化技能,對於學生的成長與批判性思考,以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服務意識的增強都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Princeton University.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Programs[EB\/OL]. http:\/\/www.princeton.edu\/oip\/bridgeyear\/, 20161122.

參加橋年計劃的大學生會學習當地的語言,入住學校指定的寄宿家庭,作為誌願者為當地的社區工作,以及參加一係列豐富的文化交流活動。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的知識麵、理解力、交往能力、全球化視野等等都會得到很大程度的開拓和提高。自從2009年秋季20名學生順利地參加了橋年計劃後,每年都有將近100名學生積極參與該計劃,在2014—2015的學年中,該項目的目的地是巴西、中國、印度、秘魯以及塞內加爾。

Princeton University. Bridge Year Program[EB\/OL]. http:\/\/www.princeton.edu\/bridgeyear\/abouttheprogram\/, 20161112.

2. 境外學習項目(Study Abroad)

普林斯頓大學的境外學習有兩種,一般在第二學年,有一個學期的,也有兩個學期的。普林斯頓大學的境外學習項目主要分為兩個類型:一個是為期一學年的境外學習,二是暑期境外學習。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科研目標選擇學習期限,通過參加境外獲得認可的學校學習或境外學習計劃將同樣可以獲得相應的學分。但是有一點,所有到境外學習的學生在出國學習前各門學科均需獲得“B”,並須具備相應的語言能力,而且確信境外學習將能提升自己的舊計劃。在境外學習的國家選擇上,學生需認真考慮以下兩個決定性因素:外語能力和自己科研計劃相適應的相關課程的獲得情況。

一種是為期一學年的境外學習,主要分為3個項目:一是完全融合項目(Fully Integrated Programs),該項目要求學生完全地生活、融入一個外國的學習和文化環境中,在當地的語言和文化中進行課程學習和研究;二是美國學院大學生的交流項目(Programs for U.S. College Students),該項目比完全融合項目的要求略低一些,學生可以在所學習的環境中適當地使用自己的方式和語言;三是混合項目(Hybrid Programs),該項目融合了前2個項目的特點,美國的大學生或者其他教育組織的學生都可以申請,學生還可以適當地學修本國語言的課程。

另一種是暑期境外學習項目,主要分為語言項目(Language Programs)與研討課或課程項目(Seminars\/Courses)兩類。

Princeton University.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Programs.Study Abroad[EB\/OL]. http:\/\/www.princeton.edu\/oip\/sap\/programs\/summer\/puprograms\/, 20161112.

3. 國際實習項目(International Internship Program)

除了境外學習之外,普林斯頓大學還為學生提供了國際實習項目(International Internship Program, IIP)。IIP為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們提供了到國外進行實習的機會,學生申請可以不受學科和專業的限製,到世界的其他地區工作和體驗生活。不過此項目隻對大一至大三的本科生開放,對於大四學生和研究生,則不實行。

Princeton University.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Programs. Intern Abroad[EB\/OL]. http:\/\/www.princeton.edu\/oip\/iip\/, 20161112.

在本科生培養期間,通過一兩個學期的國際交流,學生可以在多方麵得到鍛煉,同時也有助於獨立研究工作的完成。首先,最重要的是語言的鍛煉。普林斯頓大學要求每位本科生完成一項獨立研究工作,因此語言能力對所有的專業來說就顯得至關重要。其次,國際交流也有利於學生了解另外一種文化。世界一流大學的學生要求具有國際視野,深入另外一種文化的學習將加深對自己及世界的了解。用一兩個學期的時間進行國際交流使得學生成為一個另一種文化的參與者而不是遊客。再次,國際交流也會使學生獲得一些特殊的科研機會。特別是對那些進行區域研究的學生來說,到國外學校的學習將提供一係列的學術選擇,獲得普林斯頓大學沒有提供的學習課程、第一手資料的收集,還可以與自己研究領域的海外學者和科研人員進行麵對麵的交流和討論,對於如自然、社會科學的一些研究領域,其原創性的研究需要在現場進行,國外的環境提供了真實的體驗。國際交流使得學生在國際範圍內開展自己的事業,海外的學習和生活經曆將鍛煉學生處理困難、和另一種文化打交道的能力,這些將有助於學生事業的發展,這不僅讓學生在學術上不斷進步,而且還能獲得智慧上的能量與聚焦,以及擁有更宏大的世界觀,能在同齡人中獲得更多的學術機會、更高的外語能力、更大的國際維度,也為將來的事業做好相應的準備,擁有更強的競爭能力。

陳夢.普林斯頓大學的現代大學製度體係及其啟示[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1(12):8689.

〖MZ(2〗四、專業和課程設置〖MZ)〗

〖MZ(3〗(一) 專業設置〖MZ)〗

普林斯頓大學的院係結構分為本科生部和研究生部,共有4個學院:新澤西學院(School of New Jersey)、工程和應用科學學院(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建築學院(School of Architecture)、威爾遜公共和國際事務學院(Woodrow Wilson School of Public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表77普林斯頓大學的專業類別

學科種類專業類別

自然科學化學、土木與環境工程、生態學與進化生物學、經濟學、地質學、數學、金融工程學、物理學、公共事務學

人文社會類人類學、建築學、藝術和考古學、曆史學、比較文學、英語、財務管理學、法語和意大利語、德語、東亞研究、近東研究、社會學、宗教學、心理學、政治學、人口研究學、斯拉夫語言文學、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語言與文化

工學類應用型計算機科學、天體物理科學、大氣海洋科學、化學工程、計算機科學、電氣工程、工程和應用科學、機械和航空航天工程學、分子生物學、等離子物理研究

藝術體育類音樂學

資料來源:Princeton University. Major Choices[EB\/OL]. http:\/\/www.princeton.edu\/majorchoices\/departments\/, 20161122.

其中本科專業包括航天工程、應用數學、建築工程學、建築學、天體物理學、生物工程學、生物學、生物科學、化學工程學、化學、民用工程、認知科學、計算機科學、計算機工程、生態學、電子工程、能源管理技術、工程及應用科學、工程管理、工程物理、環境工程、環境科學、進化生物學、生物工程、地理學、地質學、管理工程、機械工程、分子生物學、物理學、機器人學、運輸工程、非洲研究、美洲研究、人類學、考古學、藝術、美術、藝術史、美洲、非洲黑人研究、中文、古典文學、比較文學、寫作、東亞研究、經濟學、英語、歐洲研究、德語及文學、曆史、人文學科、國際研究、拉美研究、語言學、音樂、中東\/近東研究、哲學、政治科學\/政治學、心理學、公眾事務及政策研究、宗教研究、拉丁語、俄羅斯及斯拉夫研究、斯拉夫語、社會學、統計學、劇院藝術\/戲劇、婦女學研究。

研究生專業包括建築、生物及生命科學、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工程及應用數學、數學、物理學、地區與種族研究、英語語言文學、外語及文學、哲學、心理學、社會科學。提供碩士學位的專業為建築學、工程學、金融學、近東研究和公共政策學,提供博士學位的專業為人文科學、建築學、工程學和公共事務學,其中研究生研究範圍不包括商務、教育、法學、藥學及神學。

〖MZ(3〗(二) 課程結構〖MZ)〗

普林斯頓大學的本科課程分為4大類:自然科學(Natural Science)、工程與應用科學(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人文學科(Humanities)。96門學科包括的課程總數為1467門。

Princeton University. Academic Departments & Programs[EB\/OL]. http:\/\/www.princeton.edu\/main\/academics\/departments\/, 20161122.

普林斯頓大學的本科課程通常可以分為主修課程(Major\/Departmental Concentrations)、通識教育課程(General Education Requirements)和自由選修(Electives)三大類,這三類課程構成了普林斯頓大學的本科課程結構。

表78普林斯頓大學本科課程結構

普林斯頓

大學本科

課程結構

課程類型門數占總課程數

比例備注

主修課程

(Major\/Departmental

Concentrations)1238%主修課程包括專業必修課7門和專業選修課5門,而專業必修課又包括專業預修課(Prerequisite Course)4門和專業核心課程(Core Course)3門

通識教育課程

(General

Education

Requirements)1238%通識教育課程主要是指英語和寫作、人文學科、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文化研究以及其他課程。普林斯頓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要求學生在前2年修完,文科理科知識進行交叉教育,要求學生必修,此後在大三時學生才可以進行專業的選擇。在普林斯頓大學,通識教育課程要求學生修外語1門(在1到4個學期完成,取決於學生已有的外語水平)、寫作1門、認識論1門、倫理學1門、曆史分析1門、文學與藝術2門、定量推理1門、科學技術2門、社會分析2門

自由選修課程

(Electives)724%學生至少有7門課程可以完全按照個人興趣和課程需要選擇

資料來源:Princeton University. Courses[EB\/OL]. http:\/\/www.princeton.edu\/main\/academics\/courses\/, 20161122.

〖MZ(3〗(三) 通識教育課程〖MZ)〗

普林斯頓大學致力於通識教育課程的修訂和完善,讓每一位學生能夠真正實現通才教育。

1. 本科生通識教育的要求

(1) 藝術學位學生(A.B. Students)的通識教育要求

必須在大一完成寫作課程(Writing Requirement);外語課程(Foreign Language Requirement)根據學生的語言選擇和初始水平在1—4個學期內完成;認識論和認知(Epistemology and Cognition)一門課程;倫理思想與道德價值觀(Ethical Thought and Moral Values)一門課程;曆史分析(Historical Analysis)一門課程;文學和藝術(Literature and the Arts)兩門課程;定量推理(Quantitative Reasoning)一門課程;科學和技術(Science and Technology)(實驗室)兩門課程,至少有一門課程是實驗室課程(Course with Laboratory);社會分析(Social Analysis)兩門課程。

(2) 工程學位學生(B.S.E. Students)的通識教育要求

學校的工程和應用科學學院對學生的要求是學習4個學期的數學,2學期的物理,化學和計算機科學各一個學期。此外,工程學位學生必須在大一完成寫作課程,以及完成人類學和社會科學6門課程的小班學習。人類學和社會科學課程必須包括下麵列出的6個領域的一門課程:認識論和認知(Epistemology and Cognition);倫理思想與道德價值觀(Ethical Thought and Moral Values);外語(107\/108級水平或以上);曆史分析(Historical Analysis);文學和藝術(Literature and the Arts);社會分析(Social Analysis)。

2. 通識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普林斯頓大學的通識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屬於分類必修型,其中分類必修課程分為7個領域:認識論和認知、倫理思想與道德價值觀、曆史分析、文學和藝術、定量推理、科學技術和社會分析。大致可以分為4個門類,即人文、邏輯推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每一個門類都有自己特定的目標但是又相互滲透。下麵對各個領域的通識教育課程標準做詳細闡述。

(1) 人文類

該類課程包含了“認識論和認知”、“曆史分析”以及“文學和藝術”3個領域。

認識論和認知領域的課程將“認知”本身作為主題,從理論和實踐意義方麵研究認識論,即探討人類認識的本質、結構,認識與客觀實在的關係。培養學生掌握認知的能力,運用認知方式來批判地學習並形成批判性思維方式。以人類學、哲學、心理學和語言學的課程為教學內容,培養學生批判性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式。

曆史分析領域的課程主要是介紹當代社會與曆史上出現的各個社會之間的不同點,目的在於讓學生了解曆史上曾出現過的各種社會形式,包括其政治、社會、經濟和文化等的形成。這些課程以古典文學、東亞研究、曆史、近代東方研究和宗教學等學科為教學內容。

文學和藝術領域的課程主要通過曆史、美學、文學理論和藝術類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批判能力。學生可以選擇文學、視覺行為藝術、音樂、建築學、影視和電子媒體的課程。學生可以隻學習這些課程的理論知識,也可以通過和這些課程有關的實踐教學來達到課程的目標,比如建築學、繪畫、雕塑、素描、攝影的工作室藝術方麵的實踐教學,有關音樂、戲劇和舞蹈的行為藝術方麵的實踐教學,以及影視和錄像的電子媒介方麵的實踐教學活動。理論知識方麵以藝術、考古學、古典音樂、比較文學、東亞研究、英語、法語和意大利語、德語、音樂、近代東方研究、斯拉夫語言和文學、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語言和文化,以及建築學院的相關學科為教學內容。強調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觀察能力以及賞析能力。實踐教學則以文學創作、舞蹈、戲劇和視覺藝術方麵的實踐活動為教學內容,也包含了音樂和建築學方麵的部分實踐活動。這些課程重點在於培養學生將所學的專業技能和自己創造性的想象相結合進行藝術創作的能力。

(2) 邏輯推理類

該類課程包含了倫理思想與道德價值觀和定量推理兩個領域。

倫理思想與道德價值觀領域的課程培養學生對人類的行為、特征和生活方式進行學術性的思考。該領域通過源於一個或多個文化傳統的作品來探究倫理和道德問題,讓學生能用反思性的方式思考並解決倫理問題。以哲學、政治和宗教的課程為教學內容,目的是在學生了解和探究不同價值體係的基礎上,培養其曆史意識和文化意識,以及做出理性道德判斷的能力。

定量推理領域的課程讓學生了解基本的數學方法及其運用方式,培養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用數理邏輯推理和定量分析方法解決相關問題的能力。這個領域的課程以計算機科學、數學、運籌學和金融工程為教學內容,也包括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工程學方麵的一些相關學科內容。

(3) 自然科學類

科學技術領域屬於自然科學類,首要是讓學生了解科學探索和技術發展的局限性,培養學生用科學實驗發現新知識,並將新知識應用於實踐的能力。其次是加深學生對科技這個概念的理解,提高學生運用實驗法和測量法解決相關問題的能力。該領域課程主要以化學、生態學和進化生物學、地球科學、分子生物學、物理、心理學、城市與環境學、電子學及機械和航天航空工程學為教學內容,此外,學生還要學習科技理事會的相關文件。

(4) 社會科學類

社會分析領域屬於社會科學類。這個領域的課程培養學生形成將社會製度、社會文化與自我行為相聯係的思維模式,並且培養其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為未來的生活做準備。課程多以人類學、經濟學、政治學、宗教學、社會學以及公共事務與國際關係學院的相關學科為教學內容。

李蕾.普林斯頓大學通識教育研究[D].長沙:湖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MZ(3〗(四) 專業課程〖MZ)〗

普林斯頓大學的專業課程體係完整,特色鮮明,課程要求嚴格。下麵以古典文化係的課程為例,簡要介紹普林斯頓大學專業課程的設置及評分標準。

古典文化係本科生的專業課程分為3大類:① 經典文學課程(Classics, CLA)(這類課程不需要運用希臘語或者拉丁語),② 古典希臘文學課程(Classical Greek, CLG),③ 拉丁語課程(Latin,LAT)。

Princeto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Classics[EB\/OL]. https:\/\/wwwdeptedit.princeton.edu\/classics\/undergraduate\/courses\/, 20160723.

古典文化係的課程評分標準包括小論文(essays)、課程論文(paper)、獨立工作(independent work)3個方麵的全麵考量,等級分為A+、A、A-、B+、B、B-、C+、C、C-、D、F 11個等級,具體評分標準見表79。

表79普林斯頓大學古典文化係課程評分標準

等級評分標準

A+A+授予那些即便對於更高一級的學生都顯得十分優秀的作品。如果一個研究生憑借自己縝密的討論和深刻的知識能夠獲得A,那麼一個大四學生憑借相同的作品可以獲得A+。隻有主要負責某項課程的教授才有資格給出A+的成績

AA授予十分優秀的作品。獲得A的論文必須是原創的,超出學生所能得到的現有的解釋,是有說服力的,並且應當顯示出對給定材料的廣泛知識。教師能從學生的文章中學到什麼,才能給出A的成績

A-A-授予那些在A級別的論文中必要的方麵(原創性、說服力、知識範圍)中的2個方麵做得不錯的作品,或者那些本應得到A級別而因無效或不明確的寫作而無法得到A的論文

B+B+等級的論文指本應得到B卻包括一些A級的觀察或者顯示出對材料的良好的駕馭的論文

BB的等級表示論文已充分滿足了教師的期望。授予那些觀點明確並顯示出對材料的良好掌握以及解釋可以被接受的論文

B-B-授予那些顯示出對知識和對現有證據的理解方麵稍差於B的論文,也授予那些本應得到B卻缺少明確論點、有不相關的內容或者寫作欠佳的論文

C+C+授予那些本應得到C而含有對更深刻的事物的個別獨到見解或者證明有更深的知識的論文

CC授予那些對材料的掌握在可接受的範圍內,卻在認識問題的重要性方麵以及組織論點方麵沒有達到B的論文

C-C-等級的論文:不僅論證無力、存在誤解,而且與相關知識有明顯的脫節

DD等級的論文:沒有顯示出對材料的充分掌握,為達到論文的要求付出了足夠的努力

FF隻能由課程的主要負責教授給出,並且簽署意見,說明作業的作者沒有為達成作業的目標做出任何合理的努力

資料來源:Princeto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Classics. Grading Standards [EB\/OL]. https:\/\/wwwdeptedit.princeton.edu\/classics\/undergraduate\/courses\/, 20161122.

〖MZ(3〗(五) 跨學科課程〖MZ)〗

普林斯頓大學現任校長克裏斯托弗·L.艾斯格魯伯(Christopher L. Eisgruber)強調“普林斯頓大學要努力保持為世界領先研究型大學和本科段最佳學校之一,要努力在發現知識、理解知識、傳播知識以及在研究生教育等方麵達到最高境界,要教育學生尊重本校的精神和文化遺產,形成正直、負責、勇敢、欣賞他人的品德,要培養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開放的思維和強大的創新能力,要幫助學生成為各行各業的領導人物”。其中,開放的思維和強大的創新能力的獲得需要學生有多學科視角的分析能力和多學科領域的知識及方法。

普林斯頓大學的本科生培養方案要求學生先接受近2年涉獵廣泛的通識課程教育,並在此期間按各專業不同要求和個人興趣,完成一係列專業先修課程,到二年級的春季學期,再在全校院係中選擇專業課程作為主修的補充和延續。本科生還有機會參與一些非主修專業的證書課程(Undergraduate Certificate Programs)、本科生跨學科課程(Undergraduate Interdisciplinary Programs)和無學位課程(Nondegree Programs)。其中,跨學科課程的設置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科學本身的整體性和社會發展在複合型人才方麵的需求決定的。

跨學科課程(Interdisciplinary Programs)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 本科生項目(Undergraduate Programs)

普林斯頓大學為本科生在專業(concentrations)之外還提供了跨學科項目支持課程(Interdisciplinary Programs Sponsor Courses),以對本科生的學習起到一個補充的作用,主要有:艾特利爾畫室(Atelier)、加拿大研究(Canadian Studies)、新生研討課(Freshman Seminars)、人類價值(Human Values)、人文研究(Humanistic Studies)、國際性和區域性研究(International and Regional Studies)、愛爾蘭研究(Irish Studies)、路易斯西格勒綜合基因組學研究所(LewisSigler Institute for Integrative Genomics)、科學和技術與寫作課程。

2. 雙學位項目(Jointdegree Programs)

目前,普林斯頓大學的人口統計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神經科學和社會政策學提供雙學位項目。與專業學院(Professional Schools)合作的雙學位項目(Dualdegree Programs)同樣是獲得承認的。

3. 博士專業與證書(Ph.D. Concentrations and Certificates)

由於所有的博士學位證書都是由學位證書準許授予的院係或者機構授予的,博士科研可以在以下一些跨學科項目進行,學生們同樣可以從下麵的項目中學習一些專業知識獲得研究生證書(Graduate Certificates)。

Princeton University. Academics. Interdisciplinary Programs[EB\/OL]. http:\/\/www.princeton.edu\/main\/academics\/departments\/interdisciplinary\/, 20150723.

表710普林斯頓大學博士跨專業課程

序號跨專業課程

1美非研究

2非洲研究

3古代世界

4經典藝術和考古學

5古典哲學

6經典和希臘研究

7計算機與信息科學

(續表)

序號跨專業課程

8人口統計學

9東亞研究

10能源與環境研究

11環境工程與水資源

12環境研究

13性別研究

14健康和健康政策

15希臘語研究

16科學的曆史

17人文學科

18意大利研究

19拉丁美洲研究

20語言學

21材料科學

22媒體與現代性

23中世紀研究

24近東研究

25神經係統科學

26等離子科學與技術

27政治經濟學

28政治哲學

29數量和計算生物學

30文藝複興和近現代研究

31科學、技術和環境政策

32社會政策

33城市政策

34城市政策與規劃

資料來源:Princeton University. Academics. Interdisciplinary Programs[EB\/OL]. http:\/\/www.princeton.edu\/main\/academics\/departments\/interdisciplinary\/, 20161123.

4. “綜合科學”(Integrated Science)課程

在普林斯頓大學各類跨學科課程中,有一類課程非常引人注目,即所謂的綜合科學課程計劃。此課程計劃是由普林斯頓大學著名的路易斯西格勒綜合基因組學研究所(LewisSigler Institute for Integrative Genomics)作為教學改革中的新嚐試,在2004年前後開始進行的。2005年,第一批實驗班學生通過了其第一學年的考試。這一課程計劃是一種全新的具有革命性的入門科學課程,其授課對象是每一名有誌於在以後進入各個科學學科(主要是物理學、化學、計算機科學和分子生物學)攻讀的本科生,其創辦的主旨是希望為這些本科生(大學一年級和二年級階段)建立一個在不犧牲知識深度的同時,又能夠打破各學科之間壁壘的科學課堂,為學生提供一流的跨學科專業準備。

Princeton University. Integrated Science[EB\/OL]. http:\/\/www.princeton.edu\/integratedscience\/, 20161123.

在授課內容上,綜合科學課程以整合的方式吸收了物理、化學、生物,以及計算機科學等多學科的核心內容,覆蓋了各學科的相關知識領域。它以數學這一科學通用語言為基礎,以培養學生定量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切入點,通過這些基礎學科原理與方法的習得、最新跨學科科研信息的整合,以及對於自然學科通用計算模式的掌握來發現交叉領域的新問題,同時解決本學科自身難以孤立解決的難題。同時,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密切聯係和跨學科合作也是這個新課程的特點。

此課程的授課對象主要集中在本科一年級和二年級,以小班授課形式為主。第一年,為學生提供的是一門雙學分課程(Doublecredit Course),即既可用於本課程學分之計算,也可替代其他專業(主要是物理、化學、計算機和生物等)學分之計算。第二年,為學生提供了2門單學期課程,其內容也是各相關學科的基礎綜合。第三年,學生在自由選擇的基礎上,可繼續完成該課程的“實驗室計劃”(Project Lab)部分,也是個雙學分實驗室課程(Doublecredit Laboratory Course),這部分是以實驗設計和完成為主要內容的。這個實驗室計劃同時也是學生申請普林斯頓大學“定量和計算生物學證書”(Certificate Program in Quantitative and Computational Biology)的起點。

該課程體係的理念是:在幾乎所有學科領域,最卓越的人之所以卓越,並不是因為他們所知道的知識更多,而是因為他們知道如何更好地應對未知領域內的問題。在綜合科學課程體係的設計者看來,應對科學領域內的未知問題的方式應該是更具綜合性的。

Princeton University. Integrated Science. What is the Integrted Science Curriculum[EB\/OL]. http:\/\/www.princeton.edu\/integratedscience\/curriculum\/, 20161123.

因而必須擴大學生跨學科的視野,增加知識儲備,培養學生整合運用多學科原理和手段的能力,培養學生應對真實世界各種挑戰的能力,培養學生解決前沿科學難題的能力。在如今的科學前沿領域,從宏觀命題的深入到具體課題的分析,無不需要這種跨學科視野和技能。

吳迪.論世界一流高校對本科跨學科專業課程的踐行——普林斯頓大學的“綜合科學”課程計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10):6568.

5. 工程和應用科學學院的跨學科課程

依靠其強大的綜合實力,普林斯頓大學在工程和應用科學學院對本科生開展的跨學科工程教育頗有成效。普林斯頓大學工程和應用科學學院(下稱工程學院)強調數學、物理和工程科學的基本原理,並通過在社會科學、生命科學和人類學方麵的學習擴展學生的知識麵。工程類專業的基礎和其他學科知識學習的靈活性可使學生在工程、科學、商學、法律、醫學等方麵獲得發展。

普林斯頓大學工程學院現有6個係,分別為:化學工程、土木與環境工程、計算機科學、電氣工程、機械與空間工程、作業研究與金融工程。學院在學科設置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色是提供很多跨學科學習項目,但學生選讀跨學科學習項目需要項目負責人的批準。目前,學院提供的跨學科學習項目主要有工程與管理係統、應用與計算數學、工程生物學、機器人與智能係統、材料科學與工程、應用計算、結構與工程、工程物理學、地質工程等等。以機器人與智能係統跨學科學習項目為例,進入本項目前,學生們應完成下列課程:數學課MAT202或204;文學學士方向的科學與技術類必修課或工學學士方向一年級科學必修課;計算類課程COS111,COS126,或ORF201,或相當的計算類課程。參加該項目的學生必須同時滿足項目要求和所在係的要求:所有學生必須選讀至少6門課程,包括3門必修課、3門選修課,必修課從附表的電子組課程、控製係統組課程、認知學習等3組課程中每組至少選取一門,選修課在同一個係所提供的課程(課程號中具有相同的字母)中最多隻能選2門。

普林斯頓大學跨學科學習項目不同於目前國內通行的大平台教學或輔修專業教學模式,其從教學計劃上就保證了學生必須在不同的學科方向選課,如必修課在給定的3個方向都必須選課,選修課在每個院係提供的課程中最多隻能選2門。學生選課的每個方向都提供多門備選課程,每位學生都可根據自己的基礎與興趣組合課程群,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突出自己的特點。進入各跨學科項目的學生必須以較好的成績完成該項目所需的基礎課程。如機器人與智能係統跨學科項目要求學生具有較好的數學、科學和計算方麵的基礎。學校為每個參加跨學科項目學習的學生指定導師,其學習計劃必須征得導師的同意。

〖MZ(3〗(六) 特色課程與教學〖MZ)〗

1. 新生研討課

新生研討課(Freshman Seminars)的目的是引導學生與一位教授和小組同學一起,借助於大家共同感興趣的問題,體驗一種學術探究的激動和挑戰。在新生研討課上,學生將獲得一種獨特的機會,在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情境下檢驗自己的觀點、了解他人的觀點、熟識一位教授。

當普林斯頓的大學生們加入新生研討課時,“化學之神奇”、“作為藝術的科學\/作為科學的藝術”或者是“語言的革命”等等各式各樣引人入勝的主題課程,使他們體驗到普林斯頓大學教育的基石——學術探尋(intellectual inquiry)。每年,大約有75門五花八門的新生研討課供新生們選擇。學生們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對課程材料進行深入思考,然後得出新的觀點。

每門新生研討課在6個寄宿學院(Residential Colleges)中的一個的研討室(Seminar Room)舉行(由於空間的限製,有些學院提供的研討課會比其他學院少),但是所有的研討課都是對所有新生開放的,而不受他們所在寄宿學院的限製。

新生研討課絕不同於新生寫作課(Freshman Writing Seminar),從形式上來看,閱讀、論文、彙報、課堂討論都是新生研討課的重心。新生研討課從不假設先驗知識(assume prior knowledge)或者是強調不同學科的地位,這門課的重點在於討論、論文、課堂彙報,而不是測驗或者考試。

Princeton University. Freshman Seminars in the Residential Colleges[EB\/OL]. http:\/\/www.princeton.edu\/pub\/frs\/ay201314\/, 20161127.

每門新生研討課限15名學生報名,課程由普林斯頓大學名聲遠播的教職員工進行開發和教授。每個新生研討課都由寄宿學院

舉辦,這意味著,在課堂裏開始的討論,可以一直持續到用餐時間或者其他非正式的場合。

課堂討論要求學生各抒己見,而且學生被鼓勵去辯論,相互激發思維的火花。每學期都有新的研討課供學生們選擇,而且這些研討課經常緊跟時事。最近在普林斯頓大學流行的研討課主要有以下幾種:

(1) 活躍的地質過程(Active Geological Processes)

在經過為期一周的跋涉到達內華達山脈(Sierra Nevadas)後,這堂研討課的學生們切實觀察到了地表的巨大變遷。課程見麵會(class meetings)幫助學生準備行李以及結束時展示發現與做演說。

(2) 火星上的生命——有沒有呢?(Life on Mars—Or Maybe Not)

這門研討課對科學發現提出了疑問:“科學新聞到底有多可信?”課程引導學生對新聞報道背後的科學進行理解,而且對影響報道的因素進行分析,以及了解報道中可能存在的扭曲事實的情況。

(3) 60年代的文化革命(Cultural Revolutions of the Sixties)

這門研討課的主題是從文學和喜劇以及新聞報道中探尋20世紀60年代的劇變,重新審視那個年代的大人物們是怎麼起到催化劑的作用以及追蹤他們的影響。

(4) 日常生活中的倫理學(Ethics in Everyday Life)

在這門研討課中,學生們的挑戰是審視他們的價值觀,然後將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這門課討論的重點有食物、金錢、人際關係、意義、目的、自我等日常事務當中的道德話題。

(5) 極端的美國:意識形態、不平等、美國民主(Polarized America: Ideology, Inequality and American Democracy)

該門研討課的話題直指政治科學、曆史、經濟和社會,拋卻紅藍陣營(Red State\/Blue State)的華麗辭藻,深入揭示當今社會政治氣候中的重要影響因素。

(6) 下層社會(Underworlds)

從荷馬的《奧德賽》(Odyssey)到《黑道家族》(The Sopranos),本門研討課重新審視史詩文學以及相關文化傳統中的下層社會的人物角色。

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和教授一致認為新生研討課是他們在普林斯頓大學最棒的學術經曆,正如克萊頓學院(College Clayton)的副院長馬斯(Marsh)說的:“新生研討課項目在普林斯頓大學課程中是一塊特殊之地,它提供給了我們的學生一個很早的和老師同學們一起進行一次學術之旅的機會。我們很多的校友也認為新生研討課是他們在普林斯頓大學印象最深、最難忘的經曆。”

Princeton University. Freshman seminars[EB\/OL]. http:\/\/www.princeton.edu\/admission\/whatsdistinctive\/experience\/freshman_seminars\/, 20161127.

2. 基於社區的學習項目

基於社區的學習項目(Community Based Learning Initiative, CBLI)使學生將他們的學術工作和興趣以及對大學周邊社區的關注結合到一起。學生和當地的非營利組織合作,開發研究項目,收集和分析數據,分享結果以及討論。他們不僅僅和教授們討論,而且還和能夠很好地利用這些信息的組織和機構討論。參加基於社區的學習項目,學生們可以在項目課程中進行一些基於社區的研究,可以開展暑期科研實習,也可以為小論文(junior paper)或者畢業論文(senior thesis)作準備。

Princeton University. CBLI, Community Based Learning Initiative[EB\/OL]. http:\/\/www.princeton.edu\/cbli\/, 20161127.

3. 頂峰課程

不論是叫大四頂峰課程體驗(Senior Capstone)還是什麼其他的名字,這一份終極體驗要求學生們在大學四年即將到達終點的時候綜合利用已學的知識完成一份創造性的工作。這份工作可以是論文、一次表演或者是藝術品展覽。

US News. Colleges[EB\/OL]. http:\/\/colleges.usnews.rankingsandreviews.com\/bestcolleges\/rankings\/seniorcapstoneprograms, 20161127.“四月是最殘酷的月份”,詩人艾略特曾經這麼寫,對於普林斯頓大學的很多大四學生來說,他們也的確感同身受。當然,與此同時,這些感覺到殘酷的學生也同樣在頂峰課程中獲得了非凡的滿足感。

普林斯頓大學的頂峰課程類型多種多樣。例如,一名人類學專業的學生的頂峰課程體驗是寫一份大四畢業論文,她調查的是社區團結哲學的一份意想不到的應用,論文試探性標題是“我們都一起死去:烏班圖和南非小鎮的艾滋”;一位藝術與人類學院的學生的頂峰課程體驗是研究溫斯洛·霍姆(Winslow Homer)的1881年至1892年的水彩畫中的達爾文思想發展情況;一個東亞研究所音樂專業的學生的頂峰課程體驗任務是通過觀察當時音樂的演變來評估西方思想對中國民族主義的影響,他的論文題目是“譜寫一份新形式的中國共同體”;一個地理科學專業的學生的頂峰課程體驗是分析火星上的礦物,他的論文主題是“火星隕石的透輝橄無球粒的辛片晶的形成”;一個心理學專業的學生試圖研究發現“清醒夢境”(Lucid Dreaming)(即一個人認識到自己正在做夢的一種現象)的認知基礎。

Princeton University. Capstone of Four Years[EB\/OL]. http:\/\/www.princeton.edu\/pr\/home\/00\/0403thesis\/hmcap.html, 20161208.

4. 綜合科學課程

綜合科學課程是普林斯頓大學開發的一門革命性的新型科學導論課程,旨在激發學生對自己科學生涯的思考。打破傳統課程的藩籬,大學一、二年級開設的一係列課程為學生選擇任何核心科學科目作為主修課程提供一流的準備,並依靠這種方法來幫助保持核心科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係。這個課程是建立在這樣一種觀察的基礎上,即盡管基於經典學科,但未來大部分最重要的科學將會涉及2個或者更多這樣的學科。

Princeton University. Integrated Science[EB\/OL]. http:\/\/www.princeton.edu\/integratedscience\/, 20161208.

路易斯西格勒綜合基因組學研究所(LewisSigler Institute for Integrative Genomics)主任大衛·波特斯丁(David Botstein)說:“所有嶄露頭角的研究員都需要一個涉及多領域的基礎,從而有能力解決擺在當前科學家麵前的大部分重要問題。”

綜合科學的係列課程適合普林斯頓大學所有希望專注於科學和工程的本科學生。核心訓練是為學科內外的非常寬廣的領域所做的完善的準備。該課程對那些有興趣打破生物和物理科學之間傳統壁壘的學生尤其寶貴。綜合科學課程的學生可以與普林斯頓大學的頂尖師資一對一地談論科學,這些教師包括國家科學院成員和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翰·阿奇博爾德·惠勒\/巴特爾物理學教授(the John Archibald Wheeler\/Battelle Professor in Physics)威廉·比亞雷克(William Bialek)說:“我們希望學生們真正理解科學問題——他們並不僅僅是在重複他們已經學過的知識。”

Princeton University. Integrated Science. Overview[EB\/OL]. http:\/\/www.princeton.edu\/integratedscience\/, 20161208.

綜合科學課程的內容涵蓋物理學導論、化學、生物學(基因和生物化學)以及計算機科學的核心內容,並全部以綜合的方式呈現,始終強調數學作為科學的通用語言的角色。學生將定量問題的解決方法應用於科學的各個領域,在這個意義上講,整個課程都融合了計算方法。綜合課程的主要特點為在對事實的記憶和反思中強調合作解決問題以及師生之間密切的合作關係,而且該課程實行小班化教學。

Princeton University. Integrated Science. Curriculum[EB\/OL]. http:\/\/www.princeton.edu\/integratedscience\/curriculum\/, 20161208.

〖MZ(2〗五、導修製和學習支持係統〖MZ)〗

〖MZ(3〗(一) 導修製〖MZ)〗

導師製(Tutorials)起源於14世紀的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直到今天它依舊是牛津、劍橋及眾多大學教學的核心製度。導修製(Precept)是普林斯頓大學前校長伍德羅·威爾遜學習牛津、劍橋導師製經驗的產物,建立於1905年,目的在於希望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所謂導修製,就是在高年級時,學習的方式主要是由年輕、學有所成的導師(稱作“輔導員”)指導,進行小組討論和獨立學習。(輔導員這個頭銜在1925年以後被取消,而後由各係教師來擔任。)普林斯頓大學的導修製源於英國牛津,但又不盡相同,它按照訓練背景、生活習態、學習口味和成績將高年級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一個小組由一名導師指導,建立密切的學習關係,通過個人閱讀和小組圍繞課程與閱讀的知識自由討論,來彌補課堂教學方麵的不足。這樣使得師生相互深入了解,密切了師生關係,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拓展了興趣。

1. 基本形式

普林斯頓大學的導修製雖然是仿照牛津導師製建立的教學方法,但實際上是不同機製,也具有不同的運行形態。首先,導修製與導師製的根本差異是,導師製是獨立的課程,導修製是附屬於講授課(lectures)的輔助機製。“講授課+導修課”是人文與社會學科課程的主要形式,理工科的課程主要采取“講授課+實驗課”的形式,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在導師指導下進行實驗操作。就“講授課+導修課”的課程而言,學生每個星期需要上2個小時的講授課和1個小時的導修課。導修課補充講授課的內容,使學生能夠在小組環境下對課程內容有更全麵、更深入的把握。

普林斯頓大學的生師比是6∶1,班級規模較小,講授課的學生人數多在30—40人。一個講授課分為3—4個導修小組,小組人數在12—15人。每個“講授課+導修課”由一個主講教師(Course Head)和幾個導修教師(Preceptor)共同教授。導修課由主講教師、其他教師或經過選拔的研究生來教授。導修課前,學生需要閱讀相關材料並準備導修課的討論話題,閱讀材料與講授課相關,導修課的導師並不講授知識,而主要基於學生的準備工作引導學生的討論和思考。導修課的主要目標在於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並通過討論產生新的理解與想法。“導修課與講授課的最大區別是,講授課是回答學生的問題,它是封閉式的,導修課是開放式的,如果能引向新方向,產生新想法,就是最好的導修課了。”

Princeton University. Inspired Conversations: The Princeton Precept[EB\/OL]. http:\/\/www.princeton.edu\/pr\/pub\/precept\/PUInspiredConversations2008.pdf, 20161212.

2. 管理與組織

導修課是與講授課相聯係的輔助課程。導修課的組織和管理由整個課程的主講教師負責。主講教師會在授課前與導修教師共同探討課程大綱、閱讀材料及評分標準等,每周組織教師討論會議,探討授課中遇到的問題,並分享優秀經驗。導修課與導師課的另一個不同在於,導師課沒有對學生的正式考核,然而在導修課中,考核是課程的關鍵程序。導修課的評分結果會顯示在學生整個課程的成績裏。導修教師需要記錄每節導修課的情況,學生的參與會被計入總成績。除此之外,學生需要參加考試,考試由所有導修教師共同評閱,以保證評分的公正性。

3. 保障條件

學校為導修課的運行提供了相關支持。首先,學校反複強調導修課的重要性和獨特作用,在政策上明確了導修課在普林斯頓大學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普林斯頓前任校長雪莉·蒂爾曼(Shirley Tilghman)表示,導修課是普林斯頓大學最具特色的教學方式,是普大的標誌。其次,普林斯頓大學不斷反思和完善導修課實踐,幫助學生充分參與導修課,實現師生的充分互動,從而發揮導修課的最大價值。普林斯頓大學本科生院長辦公室(Dean of the College)分別於1953年、1962年發布了《導修課要點報告》(Points for Preceptors),又於1983年製定了《導修課指南》(A Guide for Preceptors);本科生學生會(Undergraduate Student Government)於2002年又發起了“導修課改革計劃”(Precept Reform Initiative),對導修課進行了調研和反思,並發布了《啟發性對話:普林斯頓導修製》(Inspired Conversation:The Princeton Precept)這一授課指南,進一步完善了導修課實踐。除了政策上的支持與反思外,普林斯頓大學還為導修課提供了培訓和網絡平台支持。麥格勞教學與學習中心(McGraw Center for Teaching & Learning)為導修教師提供培訓,參與導修課的教師討論會議,幫助和指導教師進行導修課教學。此外,普林斯頓大學建立了網上平台——“黑板”(Blackboard),主講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創建課程網頁,促進與導修教師和學生的交流。

與導師課相比,導修課不是獨立課程,但它是普林斯頓大學結合自身教學環境所做的創新性教學嚐試,它將一對一的導師關係擴大到小組討論的形式,但維持了個人關注和啟發教學這兩個核心特征。講授課\/導修課的形式使學生既能獲得廣博知識,又能進行深入理解,同時通過導師引導的小組討論創造了活躍又緊密聯係的學術團體。

金津.精英大學本科生導師製:國際經驗與中國個案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普林斯頓大學的導修製不僅僅停留於學習上,還對學生的生活進行輔導。如學校有6個寄宿學院,供低年級學生使用,每個學院由若幹位教授擔任院長和學習指導,由若幹位研究生和高年級學生擔任生活指導。在生活方麵,20名新生配備一名生活指導,幫助新生適應校園生活。在學習方麵,每一名攻讀藝術學士學位的學生都有一位學習指導擔任低年級導師,以了解各專業情況,或幫助其製訂學習計劃和選擇課程。攻讀工程科學學士學位的學生的低年級導師則由工程學院的教授擔任。在學生邁入專業學習階段後,則換由所在院係內專業對口的教授擔任導師,負責幫助學生安排專業課程,開展獨立研究工作和找尋工作。這種導師輔導早已製度化,即使學生不樂意也不可能廢止,因為教育不能僅在課堂進行,課外輔導更為重要,這一製度有利於建立學生之間、學生與教授之間的親密關係,利於成長也利於學習。

導修製不僅僅是一項簡單的製度、教學手段,而且超越其本身功能,成為影響學生的教學過程。

〖MZ(3〗(二) 學習支持係統〖MZ)〗

1. 組織機構

(1) 教學發展中心

普林斯頓大學設有“麥格勞教學與學習中心”(McGraw Center for Teaching&Learning),麥格勞教學與學習中心全稱為“小哈羅德·麥格勞教學與學習中心”(the Harold McGraw,Jr.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是為教職工、研究生、本科生等設置的資源中心,推進普林斯頓大學的教與學以及支持大學的教學任務。隨著該教學中心在2013年的擴張,現在麥格勞教學與學習中心已經是一個成熟、全麵的教學支持平台,擁有豐富的資源和專門知識,包括豐富的教育學和教育技術的資源,以及視頻生產。麥格勞教學與學習中心還和科學和技術委員會(Council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專業教職工們密切合作。在和普林斯頓大學的教職工的合作中,麥格勞教學與學習中心促進了創新和投入的教學,為研究生們和博士後人員在普林斯頓大學的教學和做教授做準備,促進本科生們的成長與成熟,使他們從一個接受式的學習者向專家和學者發展。

麥格勞教學與學習中心將教和學視為一個不斷探究的過程。對於教師,這種探究是不斷審視自己想要學生學到什麼,而且決定如何促進和評估學生們的學習。對於學生,這種探究涉及自我意識的蘇醒和不斷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如此,高效率的教學和成功的學習取決於對共同探究的理解,麥格勞教學與學習中心將這種師生共同探究的理念投入實踐。

麥格勞教學與學習中心提供的服務主要有:

 課程設計的單獨谘詢

 學習與評估的策略

 新教職工或助教的情況介紹與教學培訓

 關於教育學的一係列工作坊(Workshop Series)

 向助教(Tutor)提供關於合作學習團隊的培訓

 導師的課堂觀察(Inclass Observations of Instructors)

 線上和課堂教學技術的幫助

Princeton University. The McGraw Center for Teaching & Learning[EB\/OL]. http:\/\/www.princeton.edu\/mcgraw\/about\/, 20161222.

麥格勞教學與學習中心主要有6大項目,分別是針對教職工、研究生、本科生、英語語言項目、中期事業同伴項目(MidCareer Fellowship Program)以及麥格勞圖書館。

針對教職工提供的支持主要有教學谘詢(Teaching Consultation),教育學工作坊(Pedagogy Workshops),教學技術工作坊(Teaching Technologies Workshops),寄宿學院的教學交流(Teaching Conversations in the Residential Colleges),新教職員工交流會(New Faculty Orientation)以及豐富的線上資源。

Princeton University. The McGraw Center for Teaching & Learning[EB\/OL]. http:\/\/www.princeton.edu\/mcgraw\/library\/forfaculty\/, 20161222.

針對研究生及博士後人員提供的支持主要有教育學工作坊(Pedagogy Workshops),教學研討會(Teagle Teaching Seminar),教學抄本項目(the Teaching Transcript Program),谘詢及課堂參觀(Consultations & Class Visits),虛擬圖書館(Virtual Library)等等。

針對本科生的支持內容主要有學術策略係列工作坊(Academic Strategies Workshop Series),學習策略谘詢(Learning Strategies Consultations),具體課程資源(Course Specific Resources),寫作學習中心(Writing Center),校園科研資源(Campus Resources for Research)等。

Princeton University. The McGraw Center for Teaching & Learning[EB\/OL].

http:\/\/www.princeton.edu\/mcgraw\/us\/, 20161222.

麥格勞教學與學習中心還設有英語語言項目(English Language Program),致力於幫助英語非母語的研究生們更快地融入普林斯頓大學的學術集體。近20年來,英語語言項目已經迎接了來自全球各地的國際學生,並幫助和指導他們達到了研究生院對英語流利程度的要求,更是幫助他們取得了優異的學術成績。Princeton University. English Language Program[EB\/OL]. http:\/\/www.princeton.edu\/mcgraw\/elp\/, 20161222.

麥格勞教學與學習中心還有一項“中期事業同伴項目”。該項目實際上是普林斯頓大學和新澤西的社區學院(community colleges in New Jersey)的一項協議,允許教師職工參與進修或者參加經過特殊設計的針對學術發展的項目。這項項目給了參與者一個從繁重教學任務和行政事務中解脫的機會,重新投身學術理想,從而重燃他們的教育理想。Princeton University. MidCareer Fellowship Program[EB\/OL]. http:\/\/www.princeton.edu\/mcgraw\/mcfp\/, 20161222.

(2) 學生網上選課工具(Student Course Online Registration Engine, SCORE)

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網上選課工具是一個幫助學生進行選課的網站。依靠它,本科生、研究生可以完成學術和注冊功能,包括以下幾項:① 保存個人信息;② 學年注冊;③ 課程報名,包括添加、退選或者課程調換;④ 更新繳費信息,查看和打印繳費狀態以及W2表格。Princeton University. Office of the Registrar. Student Course Online Registration Engine[EB\/OL]. https:\/\/registrar.princeton.edu\/score\/, 20161222.

(3) 教育技術中心(Educational Technologies Center, ETC)

教育技術中心旨在支持教師與學生在教學、學習、研究方麵的多種需求。學生可以在路易斯科學圖書館(Lewis Science Library)訪問教育技術中心主要辦公室(ETC Main Office)和新媒體中心(New Media Center)。在網站的“Centers”部分可以了解到更多信息。基於試用專用軟件和硬件以及提供谘詢和培訓,教育技術中心向普林斯頓大學學術社區的成員提供所需的工具和信息以助其達成教育目標。教育技術中心每周舉辦技術研討會,開放教學日誌並進行屏幕廣播,並為教職員工提供一對一谘詢。

教育技術中心的服務內容包括:

1) 課堂技術谘詢(Classroom Technology Consultations)

若教師願意在課堂上嚐試不同的東西或者將其作為任務布置給學生,教育技術中心可以為教師提供建議、培訓,並幫助教師在教學中增加新的技術要素。

2) IT和撥款寫作(IT and Grantwriting)

研究項目的撥款申請書越來越需要IT計劃的細節以對數據進行展示和(或)備案。麥格勞教學與學習中心

可以在以下方麵提供幫助:提供預算限製評估,提供長期保存策略方麵的建議,在申請中以專業術語提供關於IT項目的建議。

3) 探索教學技術實踐(Explore Teaching Technologies Handson)

教育技術中心可以為教師的教學和研究方麵的試用提供設備借用。

4) 數字教學材料(Digital Teaching Materials)

製作數字教學材料以協助授課或者強調課上涉及的問題。

① 地圖——可以合作創作在線地圖,以提供關於小說或者曆史話題等主題的新的可視、有趣的視角。標明位置、注釋以及更多關於位置和事件的相關信息。

② 時間軸——建立一個時間表格並且將其按時間軸排列。

③ 檔案和數據庫——使用WordPress、Omeka、Drupal或者Textgarden建立檔案。將材料進行標識並分類。建立材料間的語義聯係。

④ 教學資源收集——建立教學材料集,在教師之間的部分課程或者跨主題課程進行分享。建立圖片集,製訂視頻剪輯或者教學計劃。

⑤ 表格、圖表和可視化——為教師在課堂上重複涉及的內容開發可視化形式。創製有趣的表格和圖表以使得數據可視化。將教師的講授製成動畫以使學生明白教師的觀點。

5) 對學術部門和教師進行按需培訓(Trainingondemand for Faculty and Academic Departments)

教育技術中心在教育技術方麵提供若幹種形式的培訓。教學人員和行政人員可以要求到辦公室參觀。教育技術中心也可以安排指定話題的團體培訓會。

6) 以教學為目的的數字化(Digitization for Teaching Purposes)

新媒體中心(the New Media Center)免費將類似的材料數字化以滿足教學人員現有的和即將推出的課程的要求。

7) 媒體長期存儲(Long Term Media Storage)

這個數據庫的主要目的是為學生及教職員工提供私人的大容量媒體存儲服務,這些媒體包括在建項目的大容量視頻、音頻以及動畫文件等。

Princeton University. Educational Technologies Center[EB\/OL]. http:\/\/www.princeton.edu\/etc\/services\/, 20161224.

(4) 大學健康服務處(University Health Services)

大學健康服務處是一個被充分認可的醫療機構,它為普林斯頓大學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他們的家人、學校教職員工提供全麵的醫療服務。大學健康服務處的醫師每學年均提供24小時無休服務。

一個多學科的團隊包括醫師、執業護士、助理醫師、注冊護士、營養師、心理學家、臨床社會工作者、精神科醫生、訓練師、物理治療師、健康教育工作者,以及行政和技術人員等,提供全麵的係列服務。Princeton University. University Health Services[EB\/OL]. http:\/\/www.princeton.edu\/uhs\/about\/, 20161224.

表711普林斯頓大學健康服務處提供的服務

服務類型提供的服務內容

醫療服務門診的基層醫療服務預約

精確護理

工作時間以外的緊急護理

性健康和保健服務

運動員醫療

免疫和過敏反應服務

旅遊計劃服務

醫務室

配套服務,包括放射科、檢驗科、物理治療

谘詢和心理學服務危機幹預

個別心理治療

團體心理治療

伴侶輔導

精神藥理學評價

緊急問題當天分流谘詢

工作時間以外的緊急服務

長期治療方案

教育研討會和培訓

預防性健康檢查

專業學科治療團隊

有關性騷擾\/性侵犯的谘詢、資源和教育

(續表)

服務類型提供的服務內容

雇員健康服務工傷和疾病醫療服務

致殘後重返工作崗位的評估

受限製責任的評價

醫學監察計劃

旅遊及免疫服務

醫療停車請求

配套服務,包括實驗室、放射學和物理療法

保健和預防服務全校性學生和員工的健康和預防方案

定製工作坊

珍妮·C.摩根衛生與健康圖書館

(Janet C. Morgan Health and Wellness Library)

個人健康谘詢

預防性心理健康篩查

研究並評估校園健康行為

同行提供谘詢方案

學生健康顧問委員會(Student Health Advisory Board)

資料來源:Princeton University. University Health Services[EB\/OL]. http:\/\/www.princeton.edu\/uhs\/about\/, 20161224.

(5) 就業服務中心(Career Services)

普林斯頓大學設有就業服務中心,針對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就業問題進行全方位的指導與幫助。

針對本科生,從五大職業發展進程(the Career Development Process)進行指導和幫助:

1) 發現屬於自己的道路(Discover Your Path)

學生向充實的未來邁進的道路開始於自我發現。該服務中心將幫助學生評估自己的技能、強項、興趣、價值以及個性。

2) 做出自己的選擇(Explore Your Options)

研究可能適合的專業和生涯選項。在學生探索不同產業和領域時向校友會尋求指導。該服務中心提供廣泛的資源和活動幫助有需求的學生。

3) 尋找實習或工作(Find Internships\/Jobs)

以學生的個性定製的策略尋找實習或工作機會。該服務中心還可以幫助學生製作定製簡曆、求職信以及完善網上個人資料,並幫助學生提升麵試以及網絡工作技巧。

4) 進一步的學習(Further Education)

如果學生在考慮是否報考研究生和選擇專業學校,該服務中心可以為學生提供有關應用程序、個人陳述和建議,幫助學生探索學校和課程。

5) 開啟職業生涯(Launch Your Career)

豐富學生對職場的知識,拓展學生的專業網絡並幫助完成從大學到工作的過渡。

Princeton University. Career Services. Undergraduate Students[EB\/OL]. http:\/\/careerservices.princeton.edu\/undergraduatestudents, 20161224.

針對研究生,該服務中心為其求職就業提供完整的職業發展服務(Complete Career Development Services),如:

1) 職業輔導:個人職業谘詢預約。

2) 職業評估:包括邁爾斯布裏格斯類型量表(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強大的興趣量表(Strong Interest Inventory)和優勢識別器(Strengths Finder)。

3) 應用服務:從簡曆到信件和網上個人資料。

4) 網絡策略:提供與校友的網上交流工具。

5) 麵試準備:提供學術和非學術訪談和模擬麵試的策略。

6) 專門為研究生提供的課程和工作坊:學術工作搜索課程(Academic Job Search Programs)、評估研究生的興趣、非學術工作搜索課程(Nonacademic Job Search Program)、專業培養、行業嘉賓、招聘會等等。

7) 老虎追蹤(Tiger Tracks):一個專門為普林斯頓大學本科生和研究生設立的工作數據庫。

8) 工作信息電子郵件周報(Weekly Career NewsGrad Email):發現新資源以及即將推出的項目。

Princeton University. Career Services. Gaduate Students[EB\/OL]. http:\/\/careerservices.princeton.edu\/graduatestudents, 20161224.

(6) 寄宿學院製度(Residential College System)

普林斯頓大學最鮮明的特點之一是其緊密的學生宿舍社區,保證每個本科生在全部4年學習時間中的校園住宿。普林斯頓大學的6個寄宿學院是學生生活的中心,並提供一係列的學術和社會服務以強化本科生的經驗。

2007年秋季,隨著懷特曼學院(Whitman College)的建成,普林斯頓大學具有了一個擴大的、更完善的寄宿學院係統,它可以為本科學生提供更多的住宿和餐飲機會。新係統設立了3個四年製學院並搭配了3個兩年製學院,讓大三、大四學生仍然鏈接到一個寄宿學院,不管他們是否生活在那裏。

每個寄宿學院有一名教師長官、係主任、學習導師和學生生活導師。大一、大二學生的學術指導集中於這些學院,同時也鼓勵大三、大四學生與學院導師聯係以獲得貫穿他們的本科學習經曆的非院係的學術指導。本科生也可以在寄宿學院導師的指導中獲益,這些寄宿學院導師是高年級學生以及寄宿研究生。

每一個建築風格各異的寄宿學院都由一些宿舍和一係列設施組成,這些設施包括餐廳、公共房間、學術空間以及藝術和娛樂資源。寄宿學院經常通過社會活動和校內運動進行互動,同時,作為一個社區,寄宿學院本身就參與定義普林斯頓大學的校園生活。

4年製和2年製學院的配對是巴特勒威爾遜學院(ButlerWilson)、馬泰洛克菲勒學院(MatheyRockefeller)和懷特曼福布斯學院(WhitmanForbes)。4年製寄宿學院有巴特勒學院(Butler)、馬泰學院(Mathey)和懷特曼學院(Whitman),2年製寄宿學院是威爾遜學院(Wilson)、洛克菲勒學院(Rockefeller)和福布斯學院(Forbes)。

普林斯頓大學實行寄宿製度,目的是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使不同階層、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思想觀念的人交融在一起,形成一個獨特的文化教育氛圍,同時也使普林斯頓大學追求真理的精神對學生產生熏陶作用。學院結構有利於保持大學獨立和自治的傳統,各學院在交流與競爭中形成的學院精神是推動大學發展的一種重要的內在動力,各學院中實行的導修製是最有效的教學手段之一,而學院內的所謂“學院式的生活”在塑造學生全麵的文化氣質方麵的作用更是其他任何教學方式都無法替代的。

Princeton University. Residential Colleges[EB\/OL]. http:\/\/www.princeton.edu\/main\/campuslife\/housingdining\/colleges\/, 20161224.

(7) 學習資源係統

除了在住宿條件方麵給予學生支持外,普林斯頓大學的圖書館也極大地便利著學生們的學習。普林斯頓大學各圖書館對各種類別的讀者均沒有借閱數量的限定,但對文獻的借閱時間有限定,不同的館、不同的文獻類型、不同的讀者類別借閱期限各不相同,可訪問各館的主頁了解。此外,被召回圖書的借閱時間將從召回之日起另行計算。以葛思德東亞圖書館(East Asian Library and the Gest Collection)為例,其讀者借閱期限見表712。

表712不同讀者借閱期限

資源類型本科生研究生教師賓客

普通圖書8周一學年一學年8周

西方語言期刊24小時24小時24小時24小時

近20年中日韓合訂期刊8周8周8周8周

未裝訂的期刊不外借不外借不外借不外借

其他期刊8周一學年一學年8周

參考工具書不外借不外借不外借不外借

保存本圖書3小時3小時3小時不外借

資料來源:Princeton University. East Asian Library and the Gest Collection[EB\/OL]. http:\/\/eastasianlib.princeton.edu\/accesscontent.htm, 20161224.

為了方便學生學習,普林斯頓圖書館內設置有學生書架和小閱覽室。學生書架是指圖書館為學生提供的個人存放圖書的書架。建築館設有學生書架,學生書架實行先來先用的原則。小閱覽室一般是圖書館為部分用戶提供的單人、二人、三人等的學習小房間,一般隻有教師、研究生或者高年級的本科生才有資格申請使用。建築館、東亞館、燧石館設有小閱覽室。建築館的小閱覽室適用對象為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東亞館適用對象為教師、研究生、高年級本科生,燧石館適用對象為人類學、古羅馬文學、比較文學、經濟學等18個學科的研究生、高年級本科生及教師。需要小閱覽室的用戶可以直接在各館的主頁或者流通服務台提交申請,申請者隻需要填上姓名、年級、學科、電子郵箱、房間位置、時間等即可,申請用戶可以約定特定室友,但必須雙方或多方同時相互約定,單方約定無效。如果沒有填寫特定室友,圖書館將隨機安排其他人。小閱覽室以申請者的部門、申請時間、申請狀態為分配基礎,一般優先考慮教師、高年級本科生、最後一學期的研究生。分配到的用戶將收到電子郵件通知,要求在指定的日期到訪問辦公室簽名並領取鑰匙。如果超過指定日未辦理,小閱覽室將重新分配給別人;如果長期沒有使用的跡象,也將重新分配。

(8) 財政資助製度

1998年,普林斯頓大學開始實施針對本科生與研究生的財政資助製度。普林斯頓大學對本科生的財政資助計劃主要針對家庭收入低於或僅達到全國平均水平的學生,以及家庭收入處於中低水平但父母的支付能力較低的學生。其資助途徑是以獎助學金來代替學生貸款,而發放給學生的獎助學金可能來自大學撥款,也可能來自校外資助,還可能是校園工作。學生不再需要通過貸款來支付學費,學校在錄取學生時,也不再限製其家庭的經濟背景。對此,夏普羅校長坦言:我們的目的是要確保普林斯頓大學能夠錄取到來自各個社會階層的,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的優秀學子。這些學生將會發現,進入普林斯頓大學學習所需的花費並不龐大,甚至低於他們就讀於州立大學所需的花費。Princeton Weekly Bulletin September 13, 1998[EB\/OL]. http:\/\/www.princeton.edu\/pr\/pwb\/98\/0913\/hts.htm, 20161226.

隨著高等教育學費的不斷上漲,普林斯頓大學的“基本需求資金援助項目”(Needbased Financial Aid Program)也在不斷跟上時代步伐。事實上,2003年,普林斯頓大學的資金援助漲幅就超過了150%,與此同時,學費的漲幅僅是47%。隨著獎學金的漲幅比學費的漲幅高出2倍,普林斯頓大學完全有能力支持資金困難的家庭的學生在普林斯頓大學就讀和學習。在普林斯頓大學,大約有60%的學生得到了“基本需求資金援助項目”的資金支持。個人平均獎學金金額已逼近4萬美元。

普林斯頓大學長久以來就有資助優秀學生的曆史。普林斯頓大學鼓勵家境困難但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填報,而不用擔心高昂的學費。資金援助的申請過程沒有任何困難,對於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的學生,申請機會都是平等的。

到2001年,普林斯頓大學更是將這一措施推廣,使其覆蓋到全體學生。其原則是:隻要學生達到獲得財政資助的標準,那麼,他拿到的就全部是獎學金。貸款上學在普林斯頓大學從此消失,這一措施使得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沒有了經濟之憂,普林斯頓大學也因此成為美國第一所沒有學生貸款的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 Cost & Financial Aid[EB\/OL]. http:\/\/www.princeton.edu\/admission\/financialaid\/, 20161226.

〖MZ(2〗六、經費籌措和配置〖MZ)〗

〖MZ(3〗(一) 經費來源結構和財政支持力度、模式與方法〖MZ)〗

普林斯頓大學作為一所私立大學,其辦學資金的籌集對於整個大學的發展尤為重要。作為一所私立的無派係的教育機構,普林斯頓大學的資金籌集方式是多樣化的,主要包括以下幾種籌資方式:個人及私有機構的資助、聯邦政府撥款、進行金融運作籌資等。無論采取何種籌資方式,所籌集的資金全部由專業管理團隊進行管理。

表713普林斯頓大學主要資金來源(單位:千美元)

主要資金來源2014年2013年2012年

學雜費(淨)10784010564397953

政府撥款272280249132248968

私人捐贈838738788978970

投資收益(包括未實現的收入及損失)33954281892079476977

資料來源:Princeton University. Office of Finance & Treasury[EB\/OL]. http:\/\/finance.princeton.edu\/princetonfinancialoverv\/financialfacts\/, 20161226.

聯邦政府對普林斯頓大學的經費支持在過去的13年間穩步增長,從2000年的1.08億美元增至2014年的2.72億美元。

圖72聯邦政府給予普林斯頓大學的讚助經費增長圖

資料來源:Princeton University. Research of Princeton[EB\/OL]. http:\/\/www.princeton.edu\/research\/dean\/publications\/annualreport\/, 20161226.

〖MZ(3〗(二) 非財政經費籌措現狀、機製與方法〖MZ)〗

2014年,普林斯頓大學總收入為14.6億美元,其中學生學費收入占20%,附屬業務和服務收入占7%,捐贈收入占8%,科研收入占18%,捐贈及其他投資收入占46%。Princeton University. Office of Finance&Treasury.Financial Facts[EB\/OL]. http:\/\/finance.princeton.edu\/princetonfinancialoverv\/financialfacts\/, 20161227.

表714普林斯頓大學2013—2014年收入(單位:千美元)

收入來源比例資金

捐贈以及其他投資46%704837

學費20%299432

科研收入18%275867

捐贈8%127572

附屬業務和服務收入7%110297

總收入100%1518005

資料來源:Princeton University. Office of Finance&Treasury.Financial Facts[EB\/OL]. http:\/\/finance.princeton.edu\/princetonfinancialoverv\/financialfacts\/, 20161227.

表715普林斯頓大學2013—2014年支出(單位:千美元)

支出項目比例資金

學術院係38%570633

物理設備23%350212

學生資助15%230153

行政服務11%171955

圖書館與計算機服務6%91576

等離子物理實驗室(PPPL)5%80000

運動員支出2%23476

總支出100%1518005

資料來源:Princeton University. Office of Finance & Treasury. Financial Facts[EB\/OL]. http:\/\/finance.princeton.edu\/princetonfinancialoverv\/financialfacts\/, 20161227.

普林斯頓大學非財政經費籌措的方法及機製主要有以下幾種:

1. 優先委員會(the Priorities Committee, PriCom)

優先委員會是普林斯頓大學共同體理事會(Council of the Princeton University Community)下的一個委員會,為校長的決策獻計獻策。1974年以來,優先委員會每年都會提出來年預算運作的相關建議。教務長是優先委員會的主席,優先委員會的代表包括係主任、執行副校長、財務主管、6個教職員、4個本科生、2個研究生和一個其他團體成員。

2. 捐贈基金(the Endowment)

普林斯頓所獲捐贈全美排名第五(前四個是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德克薩斯大學係統),截止到2013年3月31日,普林斯頓大學已擁有捐贈資金179億美元。捐贈基金投資管理主要通過基金外部多元化集團的資產,包括國內和國際股票和債券、獨立回報基金、私募股權、風險投資、房地產和其他資產。

普林斯頓大學的證券投資向來收獲豐厚的回報。截至2013年6月30日,在25年間,普林斯頓大學捐贈基金的總回報——定義為“股息和利息投資組合,加上或者減去資本升值或貶值”——估計每年超過12%。

3. 校友捐贈(Giving to Princeton)

本科生和研究生校友們、學生家長、友人的捐贈對於普林斯頓大學也至關重要。多虧有了這麼多校友、家長、友人的捐贈和支持,普林斯頓大學才能不斷完成時代交給的任務以及穩居高等教育前沿。來自全世界各地的普林斯頓大學的捐贈者們的慷慨捐贈,使普林斯頓大學得以提供出色的教學,保證科研的不斷創新以及維持普林斯頓大學在社會服務上的良好傳統。

普林斯頓大學堅信,一所大學的持續活力至關重要,普林斯頓大學努力抓住重要的學習和探索的機會,支持全麵的資金援助計劃,為新項目提供資金,以滿足新的需求和挑戰,年度捐獻(Annual Giving)對於普林斯頓大學的這些努力十分重要。靈活和立即可用、無限製的資金通過年度捐獻為普林斯頓大學的教育提供接近總體預算10%的費用,支持普林斯頓大學的核心使命。1940年以來,年度捐獻為普林斯頓籌集了超過10億美元,90.8%的校友都參加了年度捐獻。2012—2013年度的“無限定基金”捐贈活動籌集了超過5700萬美元,61.1%的本科校友參加。年度捐獻的成功歸功於每一個對普林斯頓大學慷慨伸手的誌願者,每年都有不計其數的校友、家長、友人通過個人的會議、課堂、電話、信件和電子郵件向普林斯頓大學伸出援手,為普林斯頓大學的不斷壯大出力。

Princeton University. A Princeton Profile. Finances[EB\/OL]. http:\/\/www.princeton.edu\/pub\/profile\/finances\/#comptheendowment, 20170103.

〖MZ(2〗七、教育質量的監控和管理〖MZ)〗

普林斯頓大學的人才輩出、聲名遠播,不僅要歸功於其嚴謹的學風和自由的學術傳統,還因為有製度、機製和方法措施保障大學教育質量,時刻全麵地對大學的教育質量進行監控和管理。

〖MZ(3〗(一) 榮譽製度〖MZ)〗

普林斯頓大學不僅以突出的科學成就蜚聲世界,更以高質量的學術水平譽滿全球。普林斯頓大學在學術和教學上所取得的成就與它悠久而獨特的學術傳統密不可分,其中,對學術誠信(Academic Integrity)的恪守和因此而創設並不斷完善的榮譽製度(Honor System)堪稱其院校傳統中的瑰寶。普林斯頓大學把追求學術誠信視為治校之本,把對榮譽的堅守看作學校最為珍貴的學術傳統和學術生命賴以存在與繁榮的基礎。學校百年來一直延續的榮譽製度是它在學生學術誠信教育上取得成功的關鍵。榮譽製度培養了學生誠實守信的學習和科研態度,使校園形成了良好的學術氛圍,讓師生共同生活在一種彼此尊重與信任的環境裏。至今,普林斯頓大學的榮譽製度所傳承的“榮譽精神”對美國其他高校乃至美國整個高等教育都有著影響。

普林斯頓大學從1893年起實行榮譽製度,榮譽製度內容可分為榮譽聲明、榮譽準則、組織機構、違規處理程序和懲罰機製5個方麵。

1. 榮譽聲明

榮譽聲明是普林斯頓大學每一個入學新生在一個非常正式的儀式中都必須簽署的一份保證。新入學的學生在注冊時每人都會領到一份普林斯頓大學的榮譽守則,此外,他們還會收到一封由榮譽委員會主席寫給每個新入學學生的信,信中詳細闡釋了榮譽製度的曆史和意義,並告知每個新生在榮譽聲明所述的內容下簽下自己的名字後,就意味著他\/她認可並願意遵守普林斯頓大學榮譽準則中的各項規章製度。拒絕在榮譽聲明上簽名的學生,普林斯頓大學將取消其入學資格。學生在榮譽聲明上簽名以後,便是進行了榮譽宣誓,以表示完全正式地接受榮譽製度。普林斯頓大學的榮譽誓詞是:“我以我的人格保證我在這次考試期間沒有違反本榮譽準則。”

Princeton University. Academic Integrity at Princeton[EB\/OL]. http:\/\/www.princeton.edu\/pr\/pub\/integrity\/pages\/academicintegrity2011b.pdf, 20170105.

2. 榮譽準則

榮譽準則是對怎樣在學術工作中遵守榮譽製度的詳細說明和解釋。在普林斯頓大學,學生可以通過學校所發的《權利,規則,責任》(Rights,Rules,Responsibilities)和《學生學術誠信手冊》熟知榮譽準則中的各項條例。通過這些榮譽準則條例,可以發現普林斯頓大學設立的學術規範標準的嚴格程度遠遠超出了一般大學所建立的學術規範要求。具體說來,榮譽準則主要是對引述、剽竊、篡改原著以及學生在學習中與同伴間的協作等方麵的學術規範進行的說明和指引。

Princeton University. Rights, Rules, Responsibilities[EB\/OL]. http:\/\/www.princeton.edu\/pub\/rrr\/, 20170105.

3. 組織機構

在普林斯頓大學,有兩個不同的委員會對學生學術規範和行為條例具有管轄權:榮譽委員會(Honor Committee)處理的違反榮譽準則的行為,隻包括課堂裏的書麵考試、測試和測驗;而學生其他的學術違規行為(即剽竊、實驗造假、抄襲作業、帶回家的考試等)由師生紀律委員會負責管理。

4. 違規處理程序

普林斯頓大學榮譽委員會大部分的內部組織和幾乎所有的運作程序都由委員會自行決定,委員會每年的工作基調和方式也許有所不同,但是運作程序一直是逐年延續的。一般來說,榮譽委員會中至少要有3名成員以前就在委員會效力。運作程序包括4個步驟:報告(report)、調查(investigation of a suspected violation)、聽證(hearing)以及判決(decision and results)。如果涉嫌違反榮譽準則的學生最後被證明是清白的,那麼他\/她在此案中所有的書麵記錄將被銷毀。

師生紀律委員會審理所有涉嫌學術方麵的違規案件,這些違反學術規範的學術不端行為可能會導致休學、扣留學位證、強製退學或開除學籍等處罰結果。

Princeton University. Rights, Rules, Responsibilities[EB\/OL]. http:\/\/www.princeton.edu\/pub\/rrr\/index.xml, 20170106.

在普林斯頓大學,每年有20—30起涉及學術不端的違規行為案件,關於這些案件的詳細情形在學校網站最近的紀律總結報告上可以查詢。師生紀律委員會的運作程序也包括4個步驟:指控、聽證、上訴(appeal)和處罰。

5. 懲罰機製

在普林斯頓大學,對違反學校的相關學術規定的行為,根據違反行為的嚴重程度,師生紀律委員會將會執行下列處罰:警告、留校察看、扣留學位證書一段時間、休學、強製退學、開除學籍。除此之外,為了確定違反行為的嚴重程度,委員會將會考慮該學生是否應該正確地理解他\/她的行為違反了學術規範中所描述的學術誠信的標準。如果委員會發現,該學生在實施學術不當行為前已經知道他\/她所實施的行為將會觸犯學校的學術規定,那麼處罰將不止是來自學校方麵,更有來自美國學術誠信機構的。

Princeton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 Announcement 20132014[EB\/OL]. http:\/\/www.princeton.edu\/ua\/sections\/6\/, 20170106.

普林斯頓大學是美國常青藤盟校之中唯一一個建立起完全由學生自治和管理的榮譽製度的高校。它的榮譽製度自1893年建立,至今已經保持100多年。之所以能夠沿用至今,除了普林斯頓大學全體師生對榮譽精神的堅守以外,還與榮譽製度本身的合理和它隨著時代變遷不斷地改進和完善有莫大的關係。到今天,普林斯頓大學的榮譽製度已經從最初簡單的榮譽誓詞和承諾宣言發展成為一套結構合理、內容完善的製度體係。

〖MZ(3〗(二) 線上課程評價係統〖MZ)〗

針對普通論文評價費時低效的種種弊端,普林斯頓大學開發出了線上課程評價係統(Online Course Evaluations),其評價流程如圖73:

步驟一:準備階段

步驟二:審查過程

步驟三:過程回應

步驟四:最終程序

圖73課程評價流程圖

資料來源:Online Course Evaluations at Princeton University[EB\/OL]. http:\/\/handouts.aacrao.org\/am10\/finished\/F0345p_J_LeBouef.pdf, 20170106.

輸出數據到學院網站

核查格式及專業術語

分配任務

評價

打開輸入

報告通道

將評價結果輸入普林斯頓教務係統

圖74線上課程評價流程

資料來源:Online Course Evaluations at Princeton University[EB\/OL]. http:\/\/handouts.aacrao.org\/am10\/finished\/F0345p_J_LeBouef.pdf, 20170106.

〖MZ(2〗八、校企合作和社會服務〖MZ)〗

〖MZ(3〗(一) 校企合作〖MZ)〗

普林斯頓大學為了促進學校的學科發展和科研進步,專門設有企業與基金會關係部門(the Corporate and Foundation Relations,CFR)。目前,CFR的管理團隊主要由大衛·蘭(David Langiuli)、勞拉·貝勒洛(Laurie Bellero)等人組成,大衛·蘭是部門主任,在企業方麵,他帶領團隊進行市場調研、產品開發、申請技術許可、銷售和營銷活動。勞拉·貝勒洛是CFR的辦公室經理,負責組織和維護辦公室的運作。副主任法蘭西·元(Frances Yuan)負責校企合作事宜,主要是在工程和物理科學領域的發展和加強高校與行業的合作。副主任負責開發和建立整個大學校園的合作夥伴之間的關係,以及公共和私人基金會與普林斯頓大學的關係。拉吉夫·弘達(Rajiv Hota)在CFR負責進行研究和運營團隊,管理和分析校企合作的戰略信息資源、發展前景、財務報告。分析師帕邁拉·貝奇陶德(Pamela Berchtold),負責監督普林斯頓大學與所有企業的相互合作,並做記錄。吉兒·傑(Jill Jahn),助理署長,負責監督CFR的職員管理活動,管理企業和捐助機構對普林斯頓大學的捐贈,以及起草普林斯頓對校園合作企業和捐贈者的感謝信。Princeton University. Research. Corporate and Foundation Relations[EB\/OL]. http:\/\/www.princeton.edu\/cfr\/contactus\/index.xml, 20150801.

企業與基金會關係部門團隊致力於為了普林斯頓大學的利益與企業展開密切合作,不斷推進普林斯頓大學的目標與使命。目前,與普林斯頓大學有合作的企業和基金會主要見表716。

表716普林斯頓大學的校企合作對象

企業(Corporations)基金會(Foundations)

聯係人:法蘭西·元(Frances Yuan)聯係人:凱瑟琳·諾頓(Katherine Norton)

桑坦德銀行,S.A.(Banco Santander, S.A.)大西洋慈善組織(Atlantic Philanthropies)

巴斯夫股份公司(BASF SE)比爾和梅林達·蓋茨基金會

(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百時美施貴寶公司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卡內基基金會

(Carnegie Corporation of New York)

杜邦公司

(E.I. Du Pont de Nemours & Company)多麗絲公爵慈善基金會

(Doris Duke Charitable Foundation)

埃克森美孚公司

(Exxon Mobil Corporation)福特基金會

(Ford Foundation)

通用電氣公司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格倫醫學研究基金會

(Glenn Foundation for Medical Research)

葛蘭素史克公司

(Glaxo Smith Kline PLC)戈登與貝蒂·摩爾基金會

(Gordon and Betty Moore Foundation)

(續表)

企業(Corporations)基金會(Foundations)

穀歌公司

(Google Inc.)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英特爾公司

(Intel Corporation)約翰·D.和凱瑟琳·T.麥克阿瑟基金會

(John D. and Catherine T. MacArthur Foundation)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約翰·鄧普頓基金會

(John Templeton Foundation)

默克公司

(Merck & Company, Inc.)韓國國際交流財團

(Korea Foundation)

公共服務企業集團

(Public Service

Enterprise Group Incorporated, PSEG)克雷斯吉基金會(Kresge Foundation)思愛普有限公司

(SAP AG)李嘉誠基金會(Li Ka Shing Foundation)

SES S.A.禮來基金會(Lilly Endowment Inc.)

開放社會基金會(Open Society Foundations)

羅伯特·伍德·約翰遜基金會

(Robert Wood Johnson Foundation)

洛克菲勒兄弟基金(Rockefeller Brothers Fund)

西蒙斯基金會(Simons Foundation)

安德魯·W.梅隆基金會

(the Andrew W. Mellon Foundation)

大衛和露西爾·帕卡德基金會

(the David & Lucille Packard Foundation)

亨利·露西基金會(the Henry Luce Foundation)

洛克菲勒基金會(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

斯達基金會(the Starr Foundation)

威廉和弗洛拉·休利特基金會

(the William and Flora Hewlett Foundation)

W.K.凱洛格基金會(W. K. Kellogg Foundation)

W.M.凱克基金會(W.M. Keck Foundation)

資料來源:Princeton University. Research. Corporate and Foundation.Relationsp.Faculty&Staff[EB\/OL]. http:\/\/www.princeton.edu\/cfr\/facultystaffresources\/, 20170107.

〖MZ(3〗(二) 社會服務〖MZ)〗

1. 社會服務項目

普林斯頓大學在注重教學和科研的同時,也非常關注作為一所名校另一項十分重要的職能——社會服務。普林斯頓大學十分支持學生參與社會服務活動,並提供了多種多樣的項目。普林斯頓大學設有“步伐中心”(Pace Center),專門是為學生們參與當地社區活動而設立的,現在該中心共設有3個主要項目。第一是“社區之家”(Community House),致力於縮小普林斯頓周邊社區中的未成年人能力間的差距,包括提供對兒童讀寫能力的支持,幫助兒童掌握基本學習能力,以及幫助少部分學業困難的兒童把握中學的學習機會等等。第二是學生誌願者協會(Student Volunteers Council),這是普林斯頓大學最大的學生運作機構,正在普林斯頓和特倫頓(Trenton)運作40個直接服務項目。第三是監獄教學計劃(Prison Teaching Initiative),是由誌願者們在亞德維爾(Yardvill)的花園之州青年監獄(Garden State Youth Correctional Facility)以及波登鎮(Borden Town)的阿爾伯特·C.瓦格納青年監獄(Albert C. Wagner Youth Correctional Facility)教授他們已拿到學分的課程(collegecreditbearing courses)。下麵詳細介紹普林斯頓大學近期的社會服務項目。

(1) 生活服務計劃(Living Service Initiative)

普林斯頓大學最新的本科生計劃——生活服務計劃——為大學生們提供訪問周邊社區以及同時參與公民運動(civic engagement)的機會,本活動旨在在一學年的時間內促進大學生們和社區組織的交流關係。

(2) 社區之家(Community House)

社區之家項目致力於縮小普林斯頓周邊社區中的未成年人能力間的差距,包括提供對兒童讀寫能力的支持,幫助兒童掌握基本學習能力,以及幫助少部分學業困難的兒童把握中學的學習機會等等。通過和普林斯頓市中的部分學校和其他當地機構的合作,社區之家努力使少年兒童們能夠盡早地意識到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術夢想。

(3) 學生誌願者協會(Student Volunteers Council,SVC)

學生誌願者協會是普林斯頓大學最大的學生運作組織,發起了超過40周的誌願者項目,涉及的主題有教育、無家可歸、饑餓、健康和幸福等等。

(4) 監獄教學計劃(Prison Teaching Initiative,PTI)

普林斯頓大學的監獄教學計劃目標是減少入獄率(reduce incarceration rates),特別是貧困和少數族裔人群,所以本項目主要在當地的2個青年監獄裏進行。誌願者們包括普林斯頓大學的教授、職工、博士後人員、研究生、校友以及傑出的本科生。

Princeton University. Community Service[EB\/OL]. http:\/\/pace.princeton.edu\/communityservice, 20170108.

2. 對地方發展的貢獻(Local Contributions)

普林斯頓大學致力於確保自己的成功與發展能夠輻射到更大的區域,一直努力促進新澤西地區的整體經濟增長和該地區的生活質量的提高。普林斯頓大學區域事務辦公室(Office of Community and Regional Affairs)致力於有效管理大學與地區之間的重要關係,以及處理普林斯頓大學與當地政府、公共組織、私人組織的有關大學事務的合作關係。

(1) 就業機會

普林斯頓大學是新澤西地區最大的私人雇傭者之一,已經有將近6063名從業員工在普林斯頓大學工作並獲得了相關福利。普林斯頓大學的整體區域經濟的影響力度相當於約20億美元,這個數字是基於普林斯頓大學在2012年至2013年將近15.2億美元的總支出(包括普林斯頓大學等離子物理實驗室的8000萬美元),以及超過790000人參加校園活動的支出,還包括成千上萬的學生和員工的支出,並且包含全國著名的普林斯頓麥卡特劇院中心(McCarter Theatre Center)2500萬美元的經濟影響力(麥卡特劇院2012年吸引了大約150000名觀眾,經營預算為1140萬美元,全職和兼職的員工總共有大約140人)。

普林斯頓大學在吸引國際著名公司來到新澤西州中部,特別是在平保羅鎮(Plainsboro Township)和南不倫瑞克鎮(South Brunswick Township)由該校開發的弗雷斯托中心(Forrestal Center)的產業中繼續扮演著重要角色。該中心有優質的辦公場所,提供零售和居住空間以及學術空間,在平保羅鎮和南不倫瑞克鎮

的估價大約14億美元。

另外,普林斯頓大學還通過在研究和發展中創造數以百計的新的就業機會來刺激美國路線1(Route 1)的高科技事業。例如,在過去的10年中,普林斯頓大學的多學科研究中心,包括普林斯頓大學材料科學技術研究所(Princeton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Materials, PRISM),與大約300家總部在新澤西州的公司(包括近100家新興公司)和企業建立了研究和發展夥伴關係,涵蓋包括環境監測與製藥、電訊、能源、安全和納米技術在內的廣泛領域。

普林斯頓大學保證充足的資源來發展它的工程研究項目,包括對那些供產業夥伴使用的專業化的實驗室空間進行投資。這個戰略將與產業之間——包括企業和投資界——的合作和契約擺在了優先的地位上。

(2) 經濟貢獻

普林斯頓大學在新澤西州中部以及西溫莎鎮(West Windsor Township)、平保羅鎮(Plainsboro Township)和南不倫瑞克鎮(South Brunswick Township)擁有大約2500英畝土地,用於商業和學術。大部分的學術用地(包括大學500英畝的主校區)集中在普林斯頓市。

表717普林斯頓大學對地方稅收的貢獻

地區數額比例

普林斯頓市950萬美元86%

其他地區150萬美元14%

對地方稅收支付總額約1100萬美元

資料來源:Princeton University. A Princeton Profile. Local Contributions[EB\/OL]. http:\/\/www.princeton.edu\/pub\/profile\/local\/#compfinancialcontributions, 20170109.

普林斯頓大學是普林斯頓市最大的納稅機構。總體上看,普林斯頓大學擔負著本社區5.6%的總資產收益稅(比本市第二大納稅人的納稅額多10倍以上)。

第一,自願支付房產稅(Voluntary Property Tax Payments)。

普林斯頓大學向普林斯頓市繳納的年稅中包含教師、員工(包括校長官邸)以及研究生的住房稅。該校的政策是,所有非寄宿學生的住房均需繳稅,而且隻有當整棟非居住建築全部用作教學目的時才能不必繳稅。由於州法律對學院和大學的住房和用作學術目的的建築免征稅款,這些是自願做法。

第二,給市政當局的資金捐贈(Voluntary Cash Contributions to Municipality)。

除向當地市政府繳納的年稅之外,普林斯頓大學每年向普林斯頓市繳納誌願的非稅收入。2013年,該校向普林斯頓市繳納的非稅誌願收入達到247.5萬美元。

第三,對基礎設施和公共設備的貢獻(Payments for Infrastructure and Publicly Used Facilities)。

在過去的10年中,為改善公眾的人行橫道和道路的花費超過250萬美元。普林斯頓大學每年花費數十萬美元維護本校所有並服務於社會公眾的設施,例如麥卡特劇院中心(McCarter Theatre Center)、國際知名的Tonyawardwinning區域藝術設施、本市唯一的電影劇院普林斯頓花園劇院(the Princeton Garden Theatre),並保養“Dinky”穿梭列車的家——普林斯頓火車站。

第四,保障性住房的貢獻(Affordable Housing Contributions)。

普林斯頓大學與市政府合作以提供大量資金支持該社區的保障性住房建設和翻新,這令該校頗為自豪。2000年以來,普林斯頓大學對保障性住房的總投入已經超過400萬美元。

第五,捐贈(Donation)。

在過去的10年,普林斯頓大學貢獻了超過1000萬美元的捐贈物品給市政當局和社區組織。

Princeton University. A Princeton Profile. Local Financial Contributions[EB\/OL].

http:\/\/www.princeton.edu\/pub\/profile\/local\/#compfinancialcontributions, 20170115.

〖MZ(2〗九、科研組織模式、科技研發和科研成果〖MZ)〗

〖MZ(3〗(一) 科研組織模式〖MZ)〗

普林斯頓大學設有大學科研委員會(University Research Board),委員會成立於1959年,由教師和行政人員組成。為了協助普林斯頓校長管理科研相關事務,大學科研委員會由6名教師組成,其中2名由教職工中選舉產生,4名由校長任命指派。4個主要科研領域——工程與應用科學、人類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當中都至少有一個代表作為大學科研委員會成員。

Princeton University. Research at Princeton. University Research Board[EB\/OL]. http:\/\/www.princeton.edu\/research\/urb\/, 20170115.

普林斯頓大學的科研組織模式主要有研究中心(如千兆係統研究中心)、研究所(如普林斯頓神經科學研究所)、科研部門(如教育研究部)、科研團隊以及實驗室。

Princeton University. Research at Princeton. Research Areas[EB\/OL]. http:\/\/www.princeton.edu\/research\/areas\/, 20170115.

普林斯頓大學擁有2個國家附屬實驗室,分別是普林斯頓等離子物理實驗室(Princeton Plasma Physics Laboratory, PPPL)以及地球物理流體動力學實驗室(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Laboratory,GFDL)。

〖MZ(3〗(二) 科研領域〖MZ)〗

作為一所研究型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的核心是科研。普林斯頓大學的教師和研究者都是世界一流的,師生共同努力將4個領域的基礎知識推向學術前沿,分別是:工程與應用科學(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人類學(Humanities)、自然科學(Natural Sciences)、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s)。普林斯頓大學擁有超過1100名優秀教職工,遍布34個院係和75個科研機構及科研中心。

1. 工程與應用科學(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

普林斯頓大學的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旨在鑽研基礎性知識(fundamental knowledge)從而解決全球性問題。其中,科研重點在社會急需的4個關鍵領域:能源與環境、健康、安全以及為能夠明智地使用科技的領導者的準備。這些領域都建立在例如材料科學(Materials Science)、信息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生物工程(Biological Engineering)、應用數學(Applied Math)和物理(Physics)等的基礎研究上。

那些能夠補充和平衡普林斯頓大學在其他研究領域中的力量的跨學科夥伴關係(Interdisciplinary Partnerships)對成功極其關鍵。認識到為了承受某些社會挑戰必須使用大量不同學科的工具和技術,普林斯頓大學的工程師們與多學科的學者們在跨學科項目和研究中心進行定期合作。

2. 人類學(Humanities)

通過藝術、語言、哲學和曆史學,普林斯頓大學的人文學科研究尋求拓展和改變世界的理解和經曆。

正在進行的項目揭開關於古代文明的文學作品和遺產的嶄新一頁以獲取新知,並引導理論和思想的發展來解釋人類的狀況。除了擴大基本的人類理解,人文學科的學術研究不僅對政策製定有參考作用,而且對涉及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以及工程的廣泛的跨學科協作都有指導作用。

3. 自然科學(Natural Sciences)

普林斯頓大學在自然科學方麵的卓越傳統是長期存在並一直在延續的,這些學科包括天體物理學、生物學、數學和物理學。緊隨明智先驅的腳步,今天普林斯頓大學的科學家繼續探索知識前沿,提高人類認識的境界。隨著知識的拓展,普林斯頓大學科學研究的努力不斷推進,同時,化學和神經科學方麵的主要新發明目前都在進行中。

無論是一個理論家還是一個實驗科學家,無論在校園中一個分子生物學圖書館還是在一個非洲草原上的田野工作站,普林斯頓大學的學者在研究中跨越科學的各個領域。隨著基礎研究變得越來越跨學科化,解決最具挑戰性的問題常常需要結合許多傳統學科方麵的專門知識和技術。

4. 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s)

無論是提高國家安全、探索貧困問題,還是解釋人類的行為或國際衝突,普林斯頓大學的社會科學研究一直致力於促進人類社會的知識進步和解決21世紀最大的社會問題。普林斯頓大學的威爾遜公共和國際事務學院(Woodrow Wilson School of Public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是公共和國際事務方麵的教育和學術的主要中心,包括20多個研究中心和項目,致力於研究包括全球性的公共衛生、人口和教育政策等等在內的關鍵問題。

普林斯頓大學具有創新性的社會科學的研究工作往往是跨學科的,利用包括人類學、經濟學、社會學和國際事務等在內的多元的領域資源,發展對世界的全麵理解,並有效告知公共政策。

Princeton University. Research at Princeton. Research Areas[EB\/OL]. http:\/\/www.princeton.edu\/research\/areas\/, 20170116.

〖MZ(3〗(三) 科技研發及成果〖MZ)〗

普林斯頓大學以“重質量、重理論”的科研傳統而享譽世界,研究課題基本上以基礎理論研究為主,自然科學理論研究和工科各係也大抵如此。普林斯頓大學因其傑出的數學成就,被譽為“世界數學之都”,物理學研究也始終處於世界一流水平。普林斯頓大學的很多研究項目是依托專門的研究中心、實驗室展開的,如普林斯頓材料科學技術研究院

(Princeton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Materials)

普林斯頓複合材料研究中心(Princeton Center for Complex Materials)

等等。普林斯頓大學在噴氣推進氣體動力學、航天導航、氣象和海洋等領域也取得過一係列重大成果。普林斯頓大學的等離子實驗室是美國唯一的研究核聚變的國家實驗室,為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的實施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普林斯頓大學2014年獨具特色的卓越科研成果主要有:

1. 能提高燃油效率的新引擎設計

這是一項可以大大提高汽車燃油經濟性的、更高效的引擎設計。天文物理學係的納森尼爾·費茲(Nathaniel Fisch)和研究生瓦斯利·紀科(Vasily Geyko)建議在燃油機內使用旋轉氣體從而增加燃料的壓縮,可以使更大的燃料的化學能轉換為動能。

2. 去除文身安全有效的新激光方法

這是一項低能耗的新技術,利用連續快速的短脈衝激光,可以安全、迅速移除不想要的文身。現有的去除文身技術使用高能量激光,可能造成皮膚損傷,而由機械和航空航天工程專業的史密斯教授(Alexander Smith)和蘇克瓦教授(Szymon Suckewer)發明的,通過打破墨水分子的方法很少或根本不會損傷到皮膚。

3. 由癌症基因提出對抗乳腺癌的新目標

根據分子生物學係康教授(Yibin Kang)的研究,一種叫作異黏蛋白(Metadherin, MTDH)的基因是對抗乳腺癌的很有希望的治療途徑。異黏蛋白基因表達中發現超過40%的乳腺惡性腫瘤和大約20種癌症類型相關聯,這表明MTDHblocking的方法能夠治療各種癌症。

4. 廢水中移除氮的新方法

這種新的水處理方法可以更完全地去除導致藻類大量繁殖從而消耗氧氣的氮。土木與環境工程係的傑夫教授(Peter Jaffe)和同事發現了一種不需要添加氧氣或有機碳的新的解決方法。

5. 風能、太陽能對電網的方法優化

這是一種新的建模方法,其可用性和存儲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和風能可以使這些資源更有效地補充現有的電網。運籌學與金融工程的鮑威爾教授(Warren Powell)和他的團隊,正在開發一種新的模型,采用電池存儲的方式,利用峰值和補償的蘸風力發電,並且將消費者需求等問題納入了研究範疇。

Princeton University. Research at Princeton. Celebrate Princeton Invention 2014[EB\/OL]. http:\/\/www.princeton.edu\/research\/invention\/invention2015\/, 20170116.

第八章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MZ(1〗第八章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MZ)〗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enn State),又稱賓州州立大學,是一所擁有多校區的綜合性研究型公立大學,也是賓夕法尼亞州規模最大的學校,它和匹茲堡大學、天普大學以及林肯大學並列為賓夕法尼亞州政府關聯資助(StateRelated)的四大學校。1958年,被美國最權威的學術聯盟“全美大學聯盟”(AAU)所接納,正式成為公認的美國一流大學。1990年加入美國的“十大聯盟”(Big Ten),這個聯盟的特點是學校規模龐大,學生多,曆史悠久,教學優秀,被譽為“公立常青藤”。工程學是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最出名的學科,因為該大學是美國大學工程學專業的發源地,已經有100多年的曆史。據統計,美國每50個工程師中,就有1人是賓州州立大學的畢業生。由於地緣的優勢,其地球科學類學科也非常有地位。地球和礦業科學學院(College of Earth and Mineral Sciences)是大學的王牌學院,其地理學、地質學、氣象學、地球物理、材料科學等學科皆屬世界頂尖。傳媒類學科也有較高地位,而且發展迅速,其中大眾傳媒學、傳媒理論已經在美國處於領先水平。

〖MZ(2〗一、辦學理念與人才培養目標〖MZ)〗

〖MZ(3〗(一) 辦學理念〖MZ)〗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將 “讓生活更美好(Making Life Better)”作為自己的辦學理念。在這種理念之下,將大學的校徽設計為黑白色圓形圖案,

圓形裏有兩匹相對而挺的戰馬,兩馬之間是象征學術的盾牌狀圖案以及一隻老鷹。盾牌從上到下畫有帆船、雪橇和蘑菇雲,象征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盾牌下方是稻穗及飄帶,上麵寫著“美德、自由和獨立”,圓形外圍寫著“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1855”的字樣。校徽最初於1855年2月22日問世,之後經過了4次大的變動(分別是在1862年、1874年、1903年和1953年),目前所使用的校徽是在1953年設計的。1953年11月14日,賓州州立大學正式由理工學院轉型為綜合性大學,因此校徽也被再次重新設計。賓州州立大學的校徽是一種權威標誌,但是很少在公共場合使用,一般隻限於簽訂重大協議或開具重要文件時作為印章使用。其他場合比如球賽、網頁等,隻使用校旗圖案(藍白色長方形旗幟,印有尼塔尼獅子的頭像、1855以及Penn State的字樣)。

2002年秋季開始,賓州州立大學采用了一種新的物件作為象征物之一,這就是大學鏈條和勳章(the University Chain of Office and Medal)。這個鏈條及勳章的物件是由私人捐助的。鏈條由校長保管,並隨著校長的更替而傳遞下去。鏈條目前由16個刻著曆任校長名字的小牌子連接組成,而現任校長的名字刻在鏈條下方的勳章上。勳章的樣子就是縮小版的校徽。勳章背麵是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聯合校區的圖案,並寫著賓州州立大學及聯合校區的3個宗旨,即教育、科研和社會服務。

〖MZ(3〗(二) 使命和價值〖MZ)〗

1. 使命

作為世界一流大學,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使命

是:為來自賓夕法尼亞、全美國乃至世界各地的學生提供教學服務和科研服務,以回報政府對學校的支持。http:\/\/strategicplan.psu.edu\/StrategicPlancomplete.pdf, 20160911.

(1) 大學以教育、科研和社會服務為宗旨,通過傳統教學和網絡函授教學兩種方式,致力於本科教學、研究生教育、專業培訓以及成人教育;

(2) 大學通過放寬對學生及教員的年齡、宗教、文化背景、種族背景等方麵的要求,增強學校課程的公眾性和廣泛性;

(3) 大學通過教學、研究、服務及各項活動促進經濟發展、人類進步及世界各文化互相理解,在科學、人文、藝術等方麵深度發展。

2. 價值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價值

可概括為10個方麵http:\/\/strategicplan.psu.edu\/StrategicPlancomplete.pdf, 20160911.

(1) 教育是一個啟迪智慧的基地,通過培養人才以促進社會的繁榮;

(2) 最好的教育是培養學生擁有淵博的知識、批判性思維、創造能力及倫理精神;

(3) 大學知識分子的生活質量是成功的基礎理論;

(4) 教學、科研和服務三位一體將增強大學滿足社會需要的能力;

(5) 承認個人尊嚴,追求機會均等,培養個性化差異;

(6) 尊重傳統,強調創新,積極改革;

(7) 高效和有效利用有限的大學資源將惠及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和提供服務的所有人;

(8) 環境的可持續性有利於提升研究、教學和實踐;

(9) 大學的安全和治安對於所有成員積極從事教育、工作,保障其居住環境是至關重要的;

(10) 全體教職員工、學生和行政部門合作是成就事業的基礎。

〖MZ(3〗(三) 人才培養目標〖MZ)〗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人才培養目標是:促進學生成功(Enhance Student Success);將學生培養成各行業的領袖人物,共創美好明天(Educating Students to be Leaders for a Better Tomorrow)。

針對人才培養目標,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提出了6項策略

http:\/\/strategicplan.psu.edu\/StrategicPlancomplete.pdf, 20160911.:

1. 策略之一:擴大對學習成果的評估

2008年聯邦立法機構通過了《2008年高等教育機會均等法案》,此法案中提到了公眾都希望學院和大學能對學生的學習更加負責,同時,許多專業組織也越來越多地將學生的學習成果評估認證標準具體化。在這一背景下,2008年,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同意自願參與問責製度,這也是一個契約,大部分的公立大學要將畢業率、培養學生的成本、教育所提供的服務及學生參與和學習成果評估等信息在公眾問責的網站公布。這項工作專門由一位大學領導人負責,利用全國性調查的方式在學生中獲取具體且比較真實的數據,並將這些信息在網站上公布。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專業學術課程對學生的學習結果起重要作用,但它隻能代表學生在大學裏的整體教育經曆的一部分。調查表明,通識教育課程對本科生教育尤其是人格的塑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旨在使學生獲得廣泛的知識,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寫作交流能力,通過獨立和合作性探索,能更好地理解世界上各個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和相互依存性。賓州州立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主要是由技能和知識領域的課程組成,45個學分。大學的係部、學院和大學教師委員會對通識教育定期監測,如果不能實現學習目標,就會根據需要對通識教育課程進行調整或重新審核,以便學生的學習結果達到目標的要求。

2. 策略之二:為學生從事研究和主動學習提供機會

學生積極參與研究能極大地豐富他們的教育經驗,而這些經驗對於學生今後的生活和學術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本科生。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每年都會給本科生提供大量研究崗位供他們去實踐,如實驗室、研究機構或中心,或作為誌願者參與教師和研究生的各種各樣研究項目,還包括高年級開設的頂峰課程體驗。在研究中,學生們的研究能力總會給教師帶來驚喜。但是盡管許多學生願意參與研究,機會還是非常有限,並非人人都能參與。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調查表明:學生在學校裏的研究經曆對他們的職業生涯非常有幫助,學生都願意參加這些活動。因此,學校必須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與研究的機會,並且要鼓勵研究機構和教師吸收更多的本科生參與課程研究,增加頂峰課程的開設。

3. 策略之三:提高學生在教育經曆轉換關鍵期的適應能力

高等教育研究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數據分析表明: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學生往往會在如大學階段學業學習的初期、成人重返大學校園、進入專業學習時、從一所學校轉學到另一所學校、職業生涯開始之時等這些關鍵性的教育經曆轉換時期遇到一些困難,學校應該努力幫助學生在轉換的關鍵時期順利進入角色。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學校集中力量修訂了一年級測試谘詢和指導規劃(the FirstYear Testing Consulting and Advising Program, FTCAP),並製定了一個新的方案,包括提高寫作能力的介紹,學生在學術和壓力應對方麵的早期鑒定在線報告,加強一年級新生的銜接計劃,識別和修正學生過渡到專業課程學習時常見的“絆腳石”課程,為國際學生開設學習項目和為轉校的學生安排暑期班等。

4. 策略之四:鼓勵學生正確規劃自己的學習生涯

通常,那些能夠對自己的學習負責並能為自己的學習生活積極做出規劃的學生最終會成為更成功的學生和畢業生。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有時也使用全國性調查學生的參與度(高校)(the 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 NSSE)數據和本校的調查研究數據來評估本科生參與教育過程的程度和經曆,通過對比,期望能找到自己的“短板”。

學生合理規劃自己的學習及其進展是很必要的。對於學生來說,為他們提供能夠參與規劃自己的學習過程的機會是非常有價值的事情。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鼓勵學生參與大學調查委員會、任務小組、大學教師代表會、學生管理處、俱樂部等,並提供大量的機會。同時,在學生參與過程中,教師要為他們提供谘詢和幫助,鼓勵他們在獲取自己的教育經驗過程中學會自我規劃。所有一年級新生研討課或相關體驗課程要幫助學生自己表述個人學習目標,這猶如一個支架,能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規劃承擔起責任,也幫助他們構建必要的社會、文化和學術技能,理解這些將會是他們學業成功的基礎。

5. 策略之五:促進和支持高質量的研究生教育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研究生院及各學院都在努力實現高質量的研究生教育的目標,通過繼續完善研究生計劃、招收多元化的研究生人群以及加大對研究生的經濟支持力度,以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質量,通過高效的管理和服務以提高學生滿意度。2003年,研究生入學人數達到最高峰,此後,因大學全日製學生人數減少,研究生入學總人數有小幅回落,主要表現在非裔美國籍和國際碩士研究生數量下降,而專業碩士(教育碩士)人數在增加,博士學位入學人數多年來已相當穩定。

6. 策略之六:幫助學生探索職業和個人生活中的倫理問題

職業和個人生活中的道德及倫理困境問題往往都是比較複雜的問題,學生每天幾乎都要麵對。大學應該確保招收來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有機會正確麵對這些問題,可將其納入通識教育課程。研究生院正在加強對學生學術研究中道德責任感的培訓,如果正確可行,這項活動要進一步擴大。

〖MZ(2〗二、人才資源開發與師資隊伍建設〖MZ)〗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對人力資源的管理主要由人力資源辦公室(the 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負責。人力資源辦公室作為一個專業團隊和人力資源中心,為學校創建相應的人才政策、構建發展戰略,如招聘、福利、勞動合同、保健、專業發展等,辦公室的工作人員通過網絡集中管理每個校區的學院和行政單位。學校主要通過“能力計劃”、“特聘教授”、“新興管理者培訓計劃”、“教師多維績效考核”等方法來加強人才資源開發與師資隊伍建設。

〖MZ(3〗(一) “能力計劃”:招聘人才〖MZ)〗

“能力計劃”

http:\/\/ohr.psu.edu\/recruitmentandcompensation\/competencies\/, 20160918.

是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人力資源辦公室在人才資源開發中實施的招聘製度,其目的是為大學吸引和留住合格的、有才華的、能力強的高級人才,它的基本條件是:招聘或留住的人才能清晰地描述在自己的工作領域如何才能保持成功,需要擁有什麼能力;能清晰而明確地表述自己的職業生涯階段,從入門級的職位到更高水平職位的職責和權限;對於管理者來說,能增強管理靈活性,善於調整其員工需求與組織的要求之間的平衡。在招聘的過程中,運用一致的指導方針對以上條件進行審核,以保證公平。通常在招聘中也要體現靈活性,保證所有招聘人員的工資和能力成正比,如表81所示的2014年11月職員的工資級別,最低級別的平均工資是22824美元,而最高的平均達162144美元,平均相差139320美元,同時在提供薪水時也考慮到市場利率,在招聘中保證公平和非歧視性,並以官方文檔的方式發給所招聘人員聘書。

能力是知識和技能的結合。“能力計劃”提出了5個方麵的內容:

有效的知識(Effective Knowledge)。這是教育、培訓、技能和完成工作過程中能達到正常預期標準的必備經驗的總和。它包括適用於個體專業範疇的深度、範圍及綜合的理論知識和應用的技能知識。

責任和自我管理(Accountability and SelfManagement)。完成工作任務時所應具有的自我指導和個人責任感的程度,它涉及負責自我監督並提供活動及其原因和結果的報告。

團隊合作和領導力(Teamwork and Leadership)。在群體的活動中所應行使的職能,在管理過程中所表現出的領導水平。

溝通交流(Communication)。交際活動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溝通的性質和範圍。

創新和解決問題(Innovation and Problem Solving)。在所承擔的工作任務中,通過解決不同類型的問題,開發出有效的活動步驟,以提高工作的質量。

總體來說,“能力計劃”是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用來招聘高層次人才、評估和留住員工以促進學校有效地實現使命、達成目標的方法之一。該計劃也有助於為每一個員工提供一個清晰的職業生涯規劃的描述。

表812014年11月職員的工資級別(單元:美元)

工資級別最低值平均值最高值

A154802282430180

B170282510433192

C184082761236816

D202563038440512

E226803402045360

F254163811250820

G279964268457384

H319084864865400

I363725546474568

J408006322885668

K473287334499372

L5490085080115272

M6367298688133716

N75132116448157776

O87252137412187584

P102960162144221340

資料來源:http:\/\/ohr.psu.edu\/assets\/recruitmentandcompensation\/documents\/SalaryBands.pdf, 20160918.

〖MZ(3〗(二) “特聘教授”政策:留住人才〖MZ)〗

“特聘教授”政策

http:\/\/guru.psu.edu\/policies\/OHR\/hr10.html, 20160919.

是1961年1月27日製定的,後於2009年2月3日進行了修訂。

1. 聘用的目的

正確區別和對待在學術上對學校有卓越貢獻的學者是合理的而且也是必要的。全體教員和管理人員都推薦的、符合條件的教授將被賦予“特聘教授”的頭銜,這種特殊的學術稱號旨在識別數量有限的傑出教授在其學術領域所取得的成就,這是其他地方難以提供的。

2. 選拔的準則

“特聘教授”的候選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 目前是大學的全職教師且為教授。

(2) 在他的研究和創新領域被公認為領軍人物,在國內、國際一流的學術期刊上發表研究成果或出版書籍,所取得卓越的成就得到廣泛認可並被引用;獲得著名獎項;被有聲望的機構邀請做演講。

(3) 領導大學在教學、研究或創造性活動和服務等方麵不斷提升標準。

(4) 擁有優秀的教學技能,通過教學大大促進了學生在他們各自的領域裏取得卓越的成就。

3. 提名和篩選過程

每個院係或學術部門可組織教職員工提名一位候選人作為“特聘教授”,提名通常包括3封內部推薦信,其中必須包括係或部門主任的。每個學院院長將任命一個至少由3位教授組成的委員會來審查和推薦所提名的候選人,院長將所推選的“特聘教授”候選人名單及其檔案與之前的推薦信及候選人自己的申請函一同提交給校長辦公室。校長將授予符合條件的候選人“特聘教授”稱號,具體操作由執行副校長和教務長負責。

4. “特聘教授”數量

每個學院的“特聘教授”數量不超過該學院現有教授人數的10%,超出的學院將不參與下一次的提名選拔。

5. 選拔時間

“特聘教授”選拔的時間表如下:

10月1日:將提名遞交給學院選拔委員會;

11月15日:各學院院長將學院委員會選拔出的候選人名單提交到校長辦公室;

翌年1月15日:宣布“特聘教授”任命名單。

6. “特聘教授”報酬

“特聘教授”是校長辦公室所授予的特殊榮譽,但學校並沒有這一單獨的資金資助項目,因此,沒有額外的報酬。校長鼓勵支持各院係主要負責人在研究、教學或者使用外部支持等其他方麵給“特聘教授”合適的加薪。

7. 任期

“特聘教授”任期為5年,如果能在自己的領域裏繼續取得高水平成就,可以繼續被聘用,直到辭職或退休。根據大學績效考核流程,每5年考核一次,不合格者即取消資格。

“特聘教授”退休時,學校將譽其為“榮譽特聘教授”。

〖MZ(3〗(三) “新興管理者培訓計劃”:培訓人才〖MZ)〗

“新興管理者培訓計劃”

http:\/\/ohr.psu.edu\/learning\/certificateprograms\/pennstateemergingleaders\/, 20160919.

(Penn State Emerging Leaders)是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人力資源辦公室全麵開發的創新領導人才的培訓方案,由學習與演示中心(Center for Workplace Learning & Performance,CWLP)負責。

該計劃主要為全校教職工提供高質量的專業發展培訓,除了研討會及工作坊外,還為教師、管理者及辦公室專業人員等提供各種各樣的深層次培訓,促進專業發展。

該計劃主要是為那些表現出較高領導潛力而目前還沒有進入管理者層麵的、具有較強能力和較好績效的教職員工而設計的培訓計劃。通過培訓,提高參與者工作的有效性,增強他們的管理能力,為他們進入領導崗位做準備。參加此項目的人員必須經過選拔。

1. 培訓計劃的特點

培訓計劃的特點主要包括9個方麵:

(1) 經驗學習,結合發展管理能力、提高績效和教學技術;

(2) 自主的非正式現場學習活動,通過自我反思,將理論應用於實際,和同事、學科專家及目前的管理者相互溝通和交流等,探索其個人的管理哲學和理念;

(3) 提供機會改善和發展管理技巧,提高領導能力;

(4) 和大學組織的代表就賓州州立大學的發展以及現有的挑戰進行對話;

(5) 實踐技能和管理知識的整合和應用;

(6) 創建一個具有個性化的學習計劃,以指導自主的非正式現場學習和發展個人的管理才能;

(7) 44小時的課堂學習和大約60個小時的自我評價及自我管理等非正式現場學習活動;

(8) 為完成這項計劃和一些其他的需求,參加教育工作坊;

(9) 在參與者的專業發展中強調主管這一角色。

2. 預期的參與者培訓過程

(1) 參加所有的研討會並積極參與討論和活動;

(2) 完成自主的非正式現場學習任務;

(3) 利用聯合學習技術完成研討會及自主的非正式現場學習活動;

(4) 根據項目說明書上的日期,提前完成所有任務;

(5) 用參與者在某一領域的長處去引導他人;

(6) 應用新技能和專門知識,與其他參與者分享所有進展;

(7) 堅持記管理學習日誌。

3. 候選人標準

參加培訓的候選人必須符合8方麵的條件

http:\/\/ohr.psu.edu\/assets\/learning\/documents\/PSELCriteriaForSelectingCandidates.pdf, 20160926.:

(1) 工作中始終表現出較高水平的工作能力;

(2) 為當前和未來的工作努力提高專業知識和技能;

(3) 在沒有利益的情況下,通過自己的行為去影響他人創建共同的目標並努力去實現這些目標;

(4) 表現了高水平的工作能力,善於廣泛利用各種可用資源,改進工作提高效率;

(5) 在完成具有挑戰性的目標時,擁有良好的工作習慣、態度和專業技能;

(6) 因自己的卓越貢獻而使所在的部門名列前茅;

(7) 就當前自己的影響力完全可充當管理者角色;

(8) 在有效地引導他人、管理工作、迎接未來挑戰上具有極大的潛力。

4. 申請程序

申請者首先向所在部門的主管提交申請,主管填寫一份“主管核查表”(附1)並寫一封推薦信(附2)一同提交給“現場學習和能力中心”,學校的推選委員會將審查所有提交的申請材料,委員會將根據申請者的人口統計資料、工作經驗及所在大學的校區等來選拔參與者。申請的時間是:如果要參加培訓,必須在前一年的秋天提交申請,否則將不再接受。

附1:部門主管為申請者所填寫的核查表http:\/\/ohr.psu.edu\/assets\/learning\/forms\/PSELSupervisorChecklist.pdf, 20160926.

您所完成的“主管核查表”將幫助您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新興領導人選拔委員會確保成功地選拔出優秀的教職員工參與培訓。請盡可能客觀而真實地完成“主管核查表”。

申請人姓名:頭銜:

主管姓名:主管電子郵件:

部門:學院、校區或行政區域:

主要等級:E=擅長(優於別人);M=符合預期;I=需要提高。

請在下列選項中選定申請人符合E(擅長)、M(符合預期)和I(需要提高)三個等級中的哪一項。

1. 績效等級

(1) 年度考核成績都為優秀;

(2) 確定並完成了自己設定的宏偉目標;

(3) 成功地管理好大型項目;

(4) 不需監管便能認真完成工作任務;

(5) 所完成的工作通常都在客戶的期望之上。

2. 人際影響

(1) 尊重他人;

(2) 能有效地與他人共處,共同完成工作任務;

(3) 傾聽他人談話時能與人產生情感共鳴,設身處地替他人著想;

(4) 有效地與人溝通交流;

(5) 總能說服、激勵和鼓舞他人;

(6) 培養團隊精神、夥伴關係和戰略關係;

(7) 能很好地處理各種矛盾衝突;

(8) 提供高效的演講;

(9) 受人尊重和信任。

3. 發展商數

(1) 能清晰地意識到自己的長處和不足;

(2) 善於反思自己;

(3) 渴望學習、成長和發展;

(4) 積極尋求專業發展;

(5) 從實踐中學習,善於總結經驗;

(6) 能快速掌握新的技能;

(7) 在學科領域能保持高水平的專業技能;

(8) 快速掌握和運用新技術。

4. 發展潛能

(1) 其他的發展;

(2) 創建並表達清晰的願景和戰略方向。

5. 領導潛能

(1) 改革驅動力;

(2) 調動人力物力資源實現所定的目標;

(3) 提升他人的能力;

(4) 具有批判性思維和良好的判斷力;

(5) 善於解決問題和預防問題;

(6) 提升創新能力;

(7) 具有組織價值觀;

(8) 是組織的典型代表;

(9) 被同行認為具有領導才能。

6. 工作管理技能

(1) 對大學理念的理解深刻,知道大學是為什麼、該如何做和為誰而做;

(2) 不斷改善工作方法;

(3) 可靠的財政資源管家;

(4) 有效協調業務運營、設備和信息係統之間的關係;

(5) 創建和利用與企業合作的機會;

(6) 對工作有強烈的責任感。

7. 工作習慣

(1) 工作中表現出很強的道德感和誠信感;

(2) 執著地追求卓越;

(3) 有充分的準備,願意做且有能力做;

(4) 追求具有挑戰性的工作;

(5) 願意承擔職責範圍內的責任;

(6) 工作中充滿活力和熱情;

(7) 具有前瞻性和主動性;

(8) 有靈活性和彈性;

(9) 有效完成多樣化的任務;

(10) 應激情境下能做出很好的反應;

(11) 有效地管理好時間;

(12) 有效地處理好個人的情感;

(13) 生活與工作能保持健康平衡。

利用上麵您所確定的這些信息,以及您對申請人所掌握第一手信息資料,請完成以下各項內容。

1. 描述申請者的三項最大的優勢。

2. 描述申請者三項最具有提高潛能的優勢。

3. 如果申請者作為大學的管理者,大學將在哪些方麵受益?請具體描述。

4. 請用“X”在下麵框中的具體位置標示出最能代表該申請人在“當前能力”和“未來潛力”這兩方麵的情況。

考慮到所有可用的信息,作為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新興領導人資格培訓,請您在1—10(10是最高等級)等級中給申請人打分,。

請將填好的表格傳真到HRDC 8148653522或郵件給HRDC,帕克校區PA 16802,420室的詹姆斯·M.艾略特。

附2:主管推薦信示例http:\/\/ohr.psu.edu\/assets\/learning\/documents\/PSELSampleLetterOfRecommendation.pdf, 20150925.

示例一

我很支持簡·多伊(Jane Doe)參加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新興管理者計劃項目的培訓,工作中她能將教育理論與現實生活經驗有機地結合起來,培訓班的學習會更有助於她學習別人的經驗。簡·多伊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她在此獲得了健康管理學學士學位和金融學碩士學位。

她不僅擁有豐富的知識,而且還具有很強的人際關係能力,完成了許多綜合性項目。她曾做過教學助理和賓州州立大學辦公室的客戶服務部項目經理,工作都很出色。

投資培養有才華的人並讓他們留下來為大學服務,這對於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來說是很重要的,比如簡,她的職業生涯為她的成功奠定了基礎,我相信培訓會更加促進她的專業成長,會使她更上一個台階,達到更高的水平。

謹上

喬安妮·史密斯(Joanne Smith)

示例二

我很高興寫信推薦約翰·史密斯(John Smith)參加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新興管理者計劃項目的培訓。在過去的兩年中,約翰·史密斯主要擔任繼續教育的工作,而且自己已經獲得了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工商管理學碩士(MBA)學位,他很快掌握並適應高等教育的複雜性、建立人際關係的藝術、財政和預算以及我們單位的投資規劃。我們的目的是幫助他掌握領導技能和在未來進入一個領導角色層麵時所應具備的知識。

目前,約翰需要一個良師益友的輔導,這樣他可以更好地去模仿領導行為,更深刻地理解當成功領導者的必要條件。他很受同事們的尊重,具有領導者的才智。

約翰恪守自己對大學的承諾,他可以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讓他的團隊積極、愉快地工作。推薦他參加培訓,我很高興,也很激動。我明白這項培訓將需要約翰大量的時間,我願意幫助他成功完成。

謹上

薩拉·瑪拉格(Sara Manager)

由此可見,各部門的主管在新興管理者培訓計劃中(包括培訓之前、期間和之後)扮演重要角色,對他們員工成功的專業發展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培訓活動之前,主管需要為員工填寫“主管核查表”並提交推薦信來支持他們作為一個合適的候選人,這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努力。同時,主管與他們的員工一起參加最初的培訓時間表(表82)中的“培訓項目啟動”,這項活動將提供更多有關這項計劃的細節。在員工參與培訓的過程中,主管要為他們提供需要的時間、資源來支持他們參與所有的活動,同時還要充當員工的指導者,要參與審查他們的學習計劃及管理價值觀的報告述評。在最後的“頂峰體驗項目”中,主管也將與其員工一起參與。在這項活動中,各學員將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展現他們在專業發展上所投入的大量時間和努力。活動結束時,大學還期望主管繼續和他們的員工就領導能力及其發展進行深入的討論。

表82培訓的時間安排表

活動日期\/時間地點

培訓項目啟動2014118,3:00—5:00帕克校區

培訓內容介紹201428,1:00—5:00帕克校區

聽取報告2014227或2014228詹姆斯·M.艾略特

一對一的會談2014319與2014326詹姆斯·M.艾略特

從公民到領袖:構建領導能力的基礎2014411,1:00—5:00帕克校區

領導風度與人際網絡2014425,1:00—5:00帕克校區

演講技能(第一部分)201459,1:00—5:00帕克校區

彼此參與:動機、靈感和團隊合作2014523,1:00—5:00帕克校區

一對一的會談20147詹姆斯·M.艾略特

領導視角創新2014912,1:00—5:00帕克校區

創新技能2014926,1:00—5:00帕克校區

領導改革20141010,1:00—5:00帕克校區

演講技能(第二部分)20141024,1:00—5:00帕克校區

集體研討2014117,1:00—5:00帕克校區

頂峰體驗項目20141127,3:00—5:00帕克校區

資料來源:http:\/\/ohr.psu.edu\/assets\/learning\/documents\/PSELProgramSchedule.pdf, 20160927.

注:自主非正規現場學習貫穿在整個的培訓過程中,重點在六、七、八三個月,地點由參與者自行選定。

〖MZ(3〗(四) 教師多維績效考核〖MZ)〗

據2014年秋季學期的統計,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主校區)教職員工大約有5701名,包括教師、圖書館員以及研究人員。其中享有終身職位(tenured)的有2232人,占39.2%;非終身的固定職員(tenure tracknot tenured)719人,占12.6%;其他(other)2750人,占48.2%。

http:\/\/www.senate.psu.edu\/agenda\/20132014\/mar2014\/appj.pdf, 20150915.

每年大約有150名教職員工進入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臨時崗位,表83顯示了經過足夠長的時間後,被授予終身職位的群體比例。具體來說,表83中計算授予終身職位比例是從任職始有連續7年時間[允許少數員工在臨時雇用期間可“停止受雇”(Stop the Clock)],自1990年至2004年的15年時間裏,58%的新進員工在第七年結束的時候收到了繼續任期的通知,當然,這並不意味著42%的人被拒絕任期,因為助理教授會因多種原因離開教師職位,如晉升、因外界有更具吸引力的單位而自願辭職等。表83中還顯示性別和少數民族任期的比例,對於15年的任職期,少數民族教師任期率略低於非少數民族教員(54%和59%),每組新進職員的總體數是少數民族教員448人,非少數民族教員1743人,女性814人,男性1377人。這和美國大學聯合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AAU)所報道的數據基本一致。這種差異可能和多學科領域及人口群體有關:第一,所進成員是被重新分配到多個學術單位;第二,不同學科的任期率也不一樣。大學教師委員會2008年的年度報告顯示了2007年的調查數據,在734所學院和大學裏有超過1300個現代語言教學單位是由美國現代語言協會(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MLA)控製管理。相對而言,這一領域的女教師占多數。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數據表明,女性教師比例較低的科學和工程領域的任期率遠遠高於其他學科領域。

表83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任職7年獲得終身職位員工及比例(單位:人)

年度

所有進入人員女男少數民族非少數民族

成員終身

成員比例新

成員終身

成員比例新

成員終身

成員比例新

成員終身

成員

比例新

成員終身

成員比例

19901217058%401948%815163%18950%1036159%

1991935559%301550%634063%8563%855059%

19921518959%552851%966164%291552%1227461%

19931035553%311239%724360%17847%864755%

19941346347%501734%844655%21629%1135750%

19951277055%533057%744054%231774%1045351%

1996914549%291241%623353%221255%693348%

19971608754%522548%1086257%281554%1327255%

199818310758%753851%1086964%442149%1398662%

199917811363%633860%1157565%341956%1449465%

200019011460%723650%1187866%311652%1599862%

200118310658%774660%1066057%412663%1428056%

200218911762%764458%1137365%563054%1338765%

20031589560%684458%905157%452351%1137264%

20041307658%432149%875563%311961%995758%

1990

20042191126258%81442552%137783761%44824154%1743102159%

1995

2004158993059%60833455%98159661%35519856%123473259%

資料來源:http:\/\/www.senate.psu.edu\/agenda\/20132014\/mar2013\/appj.pdf, 20160928.

各院係主任或部門主管每年都要對本單位每位教師的績效進行評估和考核,對於擁有終身教席的教員每5年還要進行一次總體評估,考核意見將以信函的方式書麵反饋給教員,包括取得的成績和需要改進的方麵,同時還會對需提升的教師提出是否晉升或升職的意見。考核的內容與每一位教師的工作職責相關,主要是看個人在教學、研究和服務等領域的努力程度和完成任務的情況。年度考核的目的是要確保教師實現自己的既定目標,朝著學校共同的目標而努力。

下麵以地球和礦業科學學院(College of Earth and Mineral Sciences)2015年對在職教師和研究員的年度績效評估

http:\/\/www.ems.psu.edu\/faculty_staff\/human_resources\/faculty_evaluation, 20150915.

為例,具體了解院係的評估和考核辦法。

2015年地球和礦業科學學院在職教師和研究員年度績效評估說明

目的(Purpose):根據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條例的要求,每位教師和研究人員必須參加學院組織的年度績效評估,績效評估的目的主要是加強各部門的主管對教師的深入了解。通過評估,教員會對自己的業績預期、取得的成績、職業發展的機會、提升的機會、是否再次被任命和加薪等方麵有一個比較全麵的認識和理解。

步驟(Procedure):按下列績效評估策略的大綱進行評估。

Ⅰ. 單位主管工作(Unit Head Actions)

1. 如果部門的負責人不是教師和研究員的直接主管,學校將指定適當的負責人來負責評估工作。

Ⅱ. 教職工的工作(Faculty Member Actions)

2. 在評估期間,教職工要將自己完整的自我績效評估鑒定表以及最新簡曆一並遞交給自己的主管領導。

3. 評估期間,學院會安排每位員工會見自己的主管並一起討論績效評估、再次任命的前景,並會為來年建立一個工作計劃。

Ⅲ.主管的工作(Supervisor Actions)

4. 教職工將自己的績效評估材料提供給主管。

5. 主管將會見每一位教職工並與其一起討論績效評估、再次任命的前景,製訂來年的工作計劃。依照大學和學院的文件要求,主管必須在教員合同期滿的前2個月通知是否再次被任命。

6. 主管要為每位教職工書寫一份簡短的績效評估報告,並放入其所在部門辦公室的檔案中,同時要將報告的複印件提交給員工。

地球和礦業科學學院在職教師和研究員年度績效評估自我鑒定

(期限:2014年7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

教職工姓名(Faculty member):;專業頭銜(Title):;

單位(Unit):;主管(Supervisor):;

為了能給每位教職工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請您將自己在過去一年裏的工作作詳細的總結,並列出提綱,主要包括教學、科研、管理和服務等4個方麵。

*外籍教職工請注意:您的自我評估鑒定一定要和您簽證上提供的信息相一致。

地球和礦業科學學院終身教席職員年度績效評估

評估期限:2014年7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

終身教席教員姓名(Fixedterm Faculty member):;

專業頭銜(Title):;

單位(Unit):;主管(Supervisor):;

教員和主管會見討論日期:。

1. 年度成績(Highlights of the Year)

請詳細描述您在這一年裏最重要的成就有哪些。

2. 科研活動

(1) 自主研究;

(2) 研究支持(對教師或學生的研究項目提供的研究援助);

(3) 研究論文、報告、著作及貢獻;

(4) 已授權的提案、合著及貢獻;

(5) 在專業領域會議及研討會上的報告、在職服務。

3. 教學活動(Instructional Activities)

(1) 正式教學崗位職責(授課、課程開發、學生管理);

(2) 非正式教學崗位職責(學生谘詢、教程準備、多媒體技術支持、教學設計)。

4. 服務(Service)

(1) 在係、學院或大學委員會所承擔的職務;

(2) 為專業機構的服務;

(3) 溝通與協調校園內各服務團體;

(4) 為學校在機會均等和差異性等方麵所做的努力和貢獻;

(5) 社區服務。

5. 中心\/研究所管理(Center\/Institute Management)

在所在的中心或研究所的日常事務和職責。

6. 專業發展(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所修課程,參加會議,為提升能力而參加的培訓活動。

7. 工作環境評估(Assessment of the Work Environment)

您所工作的環境(空間、設備、與主管和同事的溝通交流)在多大程度上能滿足您的需求,並論述如何改進工作環境可以提高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滿意度。

8. 展望未來(Looking Ahead)

請概述在未來一年的工作中您期望遇到什麼樣新的挑戰和機遇,並就將如何提高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滿意度設定出具體的目標或策略。

我邀請您對您所在的單位的領導在這一年中所開展的所有工作及效能作一述評,您可以評論領導能力、計劃實施、學生管理、辦公效能、人際技能和工作環境,並通過具體事例來說明領導者做得好的方麵,或者本可以做得更好的方麵,這會更有利於您所在部門的發展。

地球和礦業科學學院在職教師和研究員工作規劃

期限:2014年7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

教師(Faculty member):;專業頭銜(Title):;

單位(Unit):;主管(Supervisor):;

請為您未來的一年編寫一個清晰、簡明的工作計劃,構建起您在教學、研究、服務和管理等活動領域的理想規劃框架。如果需要,您可從將您上一年的規劃如何演變成未來一年的規劃做一陳述。

教師簽字(Faculty members signature):;日期:;

主管簽字(Supervisors signature):;日期:。

*外籍教職工請注意:您的工作規劃一定要和您簽證上提供的信息相一致。

〖MZ(2〗三、國際化狀況〖MZ)〗

大學國際化是世界一流大學發展的必由之路。國際化不僅能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增進學生對多文化的理解,而且能促進大學之間科研的合作與交流,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在師生、辦學、科研、課程等方麵均表現出了明顯的國際化趨勢。

〖MZ(3〗(一) 全球計劃辦公室:全麵負責大學的國際事務〖MZ)〗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全球計劃辦公室

http:\/\/www.global.psu.edu\/global\/, 20161009.

(University Office of Global Programs, UOGP)全權負責大學的國際事務活動,提供支持和監督,包括海外教育項目,接納國際學生、訪問學者與國際遊客,為大學與世界各地的合作和建立國際夥伴關係提供支持。全球計劃辦公室包括4個主要部門:

海外教育部(Directorate of Education Abroad),主要是為那些對學術研究感興趣的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本科學生提供各種各樣國際學術交流的機會。每年都有超過2500名的學生到45個以上的國家進行學術交流與學習,包括歐洲、中東、遠東、拉丁美洲、非洲、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國家和地區。

國際學生谘詢部(Directorate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 Advising),主要為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5000多名海外學生和大約1000名訪問學者提供各種谘詢服務,包括簽證、移民、社會文化環境等方麵。

全球關係部(Directorate of Global Relations),支持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所有成員通過協調全球公共關係,提供跨文化教育、規劃跨文化項目和社會活動,維護國際學生的利益和承辦聯絡學生組織,還協調各院係的國際學生和訪問學者。

公共管理和規劃部(Directorate of General Administration and Planning),為學校的全球化事務發展提供戰略資源,其中包括協調教員差旅補助、政策的發展、國際風險分析、國際協議的協調及教師國際交流合作等。

據全球計劃辦公室統計,

http:\/\/www.global.psu.edu\/, 20161009.

2014—2015學年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出國留學的學生有2563名,遍布54個國家和地區。其中1648名學生參加了為期一學年的項目,另外還有915名學生參加了短期項目,與前一學年相比,略有下降,但不到1%。派遣人數相對比較多的學院有工商管理(25.4%)和人文學科(24.6%),緊隨其後的是健康和人類發展(8.4%)、藝術和建築(8.1%)以及通信(8.1%)。去的人數較多的國家主要有5個,即意大利(450)、西班牙(239)、英國(122)、法國(101)和荷蘭(76)。超過90%的高年級學生選擇一學年的項目,而且女生占到61.5%。而短期項目主要是吸引了一些學術水平較高的學生,包括研究生,大約占17%,其中女生占51%,男生占49%。每學期的平均學分績點在2.87至4.0之間的學生可以獲得海外教育基金的資助,有106名學生獲得了資助金,平均933美元。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接收留學生5093人,其中本科學生2532人,研究生2395人,此外,還有144名英語強化項目(Intensive English Communication Program)的學生,6名草坪管理培訓項目(Turfgrass Certificate Program)學生,5名專業認證資格項目(Professional Performance Certificate Program)學生,11名電力工程項目(Power Engineering Program)學生,共計166人。招收國際學生較多的學院有:工程學院(265%)、商學院(13.2%)、科學技術學院(13%)及人文學科(8.6%)。這些國際學生主要來自128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居前五位的國家和地區為中國大陸(1640)、韓國(721)、印度(695)、中國台灣(200)和馬來西亞(163)等,75%的學生來自亞洲。而據統計,144名英語強化項目的學生主要來自21個不同的國家。有近563名學生的所有留學經費是由他們的政府或私人組織讚助,國家如巴西、馬來西亞、墨西哥、尼日利亞、泰國和土耳其等,私人組織包括沙特阿美石油公司(ArabianAmerican Oil Company Services Company)、海灣國家合作委員會(Gulf States Cooperative Council)。

另外,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接收的國際訪問學者,據統計,2001至2011年,享有富布賴特基金(因美國阿肯色州參議員富布賴特而得名,此基金大部分靠美國向國外推銷剩餘物資而來;美國政府以之作為對外交換學者、教師等的獎學金)、來自世界各地的富布賴特學者(Visiting Fulbright Scholars)有165人,享有漢弗萊基金的研究員(Humphrey Fellows at Penn State)平均每年有12人左右。

〖MZ(3〗(二) 國際關係學院:國際化的代表〖MZ)〗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國際關係學院http:\/\/www.sia.psu.edu\/the_school, 20161009.(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是2007年1月由大學的理事會批準正式成立的,行政大樓坐落在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迪金森法學院內,首任主任是法學院的法律谘詢委員會的主席來蒂·H.蒙塔古。國際關係學院是一所典型的國際化學院,它提供幾個專業的研究領域並頒發專業碩士學位,也是一個跨多學科、跨多個大學的學術單位。學院的使命是:一是廣泛吸收各類知識資源,為學生的職業生涯做準備,使他們能成為未來的領導者;二是讓世界的聯係變得越來越緊密。

1. 學生國際化

http:\/\/sia.psu.edu\/current_students, 20161009.

國際關係學院的師生比為1∶9,其中女生占51%,男生占49%。國際學生占42%,主要來自21個國家和地區,具有多樣化的經驗、背景和民族,其中包括貝寧、波斯尼亞、保加利亞、喀麥隆、中國大陸、埃及、法國、印度、肯尼亞、韓國、科威特、墨西哥、緬甸、尼日利亞、巴勒斯坦、羅馬尼亞、塞拉利昂、中國台灣、坦桑尼亞、土耳其和美國。大多數學生已是處在職業生涯中期的專業人士,擁有大量的工作經驗,包括新聞、信息技術和教學等領域。學生具有廣泛的學科背景,有些學生正在努力學習,希望能在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某一領域,如法律、農業、商務、國際教育等連續拿到學士及碩士等學位。

2. 教師國際化

http:\/\/sia.psu.edu\/faculty, 20161009.

國際關係學院的教師是來自全球各個領域的國際專家,包括世界知名學者、前大使、高級外交官、科學家、高等教育領軍人物、政府高級官員和國際政策活動家,他們中的每一個除了特殊成就外都帶來了自己研究領域的獨特的專業技能。現有固定教師(Resident Faculty)63人,客座教師(Visiting Faculty)6人,兼職教師(Adjunct Faculty)35人,榮譽教師(Emeriti Faculty)5人,法律圖書館教員(Law Library Faculty)9人,來自其他學科領域的教師(University Faculty from Other Disciplines)10人。

3. 課程國際化

國際關係學院的學生可以從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各院係選擇課程,尤其是工程學院、地球與礦物科學學院、農學院、商學院、教育學院等院係的課程。學術課程主要包括核心課程(18學分)、選修課程(21學分)和頂峰體驗課程(3學分)。

(1) 核心課程http:\/\/sia.psu.edu\/academics\/core_curriculum\/descriptions#actors, 20161010.

核心課程主要是在第一年開設,目的是為今後提供一個堅實的學術基礎,涵蓋培養解決多維問題的批判性分析思維能力的基礎課程、社會文化交流理論課程和國際活動的專業技能課程。為了完成畢業要求所要達到的42學分,大多數學生除下麵列出的必要的核心課程外,還要選一門選修課。在第三、第四學期,學生主要是參與自己感興趣領域的課程和頂峰體驗課程。核心課程主要包括6個方麵的課程:第一,國際事務中的角色、機構和法律範圍(3學分)。本課程向學生介紹不同層麵的國際互動和交流,在每個級別上所能利用的資源和享有的權力、法律限製、規則以及多種多樣的角色和機構特點。第二,外交與國際關係原理(3學分)。本課程主要是對關於國際關係理論範式和爭論的概述,包括國際衝突、國際法、國際組織、國際政治經濟等領域,理論模式包括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權力平衡,民主和平,文明的衝突,自由主義和新殖民主義,經濟全球化的政治因素與後果(貿易、國外投資和金融流動),設計合理的國際機構,經濟、外交和安全政策的國內外因素及正式的法規、製度。第三,多維定量分析(3學分)。這門課程主要介紹定量研究的方法、重要性和統計的有限性、量化和各個部門內經濟分析,如作為社會實踐領域的商業、法律、教育、衛生、環境和科學政策等。第四,全球文化和管理(3學分)。本課程向學生介紹文化理論(從全球到個人文化身份的問題),討論社會文化信仰可能會阻礙或加速社會變革,旨在將這些理論與政策或推動社會變革的實踐相聯係。第五,國際經濟:原理、政策和實踐(3學分)。本課程主要介紹國際貿易和金融方麵的方針、政策和實踐,使學生基本了解國際經濟關係和全球經濟的未來,檢驗在國際和國內公共事務中經濟的基本政策和行為,如何進行經濟分析與評估。第六,當前政策挑戰研討(3學分)。研討主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當前的日常問題。本課程主要調查由哥本哈根會議所提出的世界所麵臨的一些跨國社會問題,如:氣候變化、傳染病、衝突和武器擴散、教育的獲取、金融的不穩定、治理和腐敗、營養不良和饑餓、移民、衛生和獲取清潔的水、補貼和貿易壁壘等。本課程涉及團隊教學和講座。課程的講座都對公眾開放,公眾可通過網絡獲取。

(2) 選修課程http:\/\/sia.psu.edu\/academics\/elective_courses, 20161010.

選修課程主要是基於學生的學術與專業的選修課,每個學生都要為自己的選修課程確定一個研究領域,研究領域可以為國際關係學院的一個主題,比如全球創新與國際技術轉讓,國際經濟和競爭力,全球治理與管理,國際科學、技術與環境事務等,學生也可以選擇研究生院的專項學術研究領域和其他學術部門的研究課題。

(3) 頂峰體驗課程http:\/\/sia.psu.edu\/academics\/capstone_experience, 20161010.

國際關係學院的每一位碩士研究生都必須選擇頂峰體驗課程,可以是碩士論文或者是學院安排的實習。通過撰寫學位論文,學生能將自己在課程學習中的重點融於自己的研究創作之中,展示自己的研究主題;實習可以提升學生的實踐經驗,將自己所學的課程知識在專業環境中加以運用和研究。學生實習遍布幾大洲,包括聯合國、位於德國的歐洲安全研究中心、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等等。

〖MZ(2〗四、專業和課程設置〖MZ)〗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有15個學院,為學生們提供本科、碩士及博士學位課程,現以本科教育為例。

〖MZ(3〗(一) 專業設置〖MZ)〗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15個學院的本科教育專業設置如表84。

表8415個學院的本科教育專業設置

學院名稱本科所含專業

農學院農業管理、農業教育、農學、農村係統管理、土壤生態學、動物學、環境聚落發展、環境資源管理、食物學、森林科學、園藝學、傳染病學、景觀學、毒理學、草本研究、生物醫藥學、漁業研究、木材研究

藝術及

建築學院建築學、藝術、藝術教育、藝術史、圖形設計、綜合藝術、數字圖像藝術、景觀藝術、音樂文學士、音樂表演、音樂藝術、戲劇音樂、影編文學士、影編理學士

(續表)

學院名稱本科所含專業

傳播學院廣告學、大眾傳媒、電影學、新聞學、媒體研究、電子傳媒

地球和礦業

科學學院地球科學、能源發展政策研究、能源工程、環境工程、生物地理學、地理文學士、地理理學士、地學文學士、地學理學士、礦物工程、氣象學、地質學、石油天然氣工程、開礦工程、能源商務、自然材料工程

教育學院幼兒教育、教育政策、基礎教育、人文教育、特殊教育、世界語言教育、教育管理監督

工程學院空氣動力工程、航天工程、土木工程、生物工程、生命工程、化學工程、建築工程、計算機工程、計算機科學、電子工程、電子機械科技、工程科學、大眾工程學、工業工程、機械工程、核物理工程、自動化

健康與人類

發展學院體育學、生物行為學、交流學、高爾夫管理、健康政策、健康管理、酒店管理、人類發展學、家庭研究、營養學、娛樂管理、公園管理、人體動作學

信息科學學院信息科學、安全風險評估學

文學院非洲非裔研究文學士、非洲非裔研究理學士、人類學、考古學、亞洲研究、生物人類學、漢語、古典研究、地中海文明研究、傳媒藝術、比較文學、犯罪學文學士、犯罪學理學士、經濟學文學士、經濟學理學士、曆史、國際關係、意大利語文學士、意大利語理學士、日語、猶太研究、勞動關係學文學士、勞動關係學理學士、拉美研究、法律社會學、文字學、人文學、中世紀研究、領導能力研究、哲學、政治學、心理學理學士、心理學文學士、俄語、社會學文學士、社會學理學士、西班牙語文學士、西班牙語理學士、女性研究文學士、女性研究理學士、宗教研究

理學院天文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學、生物技術、化學、法醫學、數學文學士、數學理學士、微生物學、物理學、科學總論、科學商科、統計學

法學院法律(無本科)

護理學院護理學、康複輔導護理

商學院會計學、農業商貿管理、金融、管理學、管理信息係統、市場營銷、風險評估、物流研究、精算

醫學院醫學、藥劑學

榮譽學院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學校專業[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1020184.htm, 20161012.

〖MZ(3〗(二) 課程結構〖MZ)〗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學生要獲得任何專業的學士學位,都需要完成120—130分的學分,本科培養的課程包括:通識教育課程(45學分)和專業課程(70—85學分)。

1. 通識教育課程

http:\/\/bulletins.psu.edu\/undergrad\/generaleducation\/generalEd1,20161015.

通識教育課程是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所有專業的本科學生都必須修讀的課程,對全校一年級學生設置,課程的設置具有唯一性。從實際情況來看,每個係都要承擔部分通識教育課程,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選擇。每個專業教學計劃中所包含的通識教育課程的內涵,反映了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深信不疑的理念,即成功的、令人滿意的生活需要寬廣的知識和技能。通識教育從本質上來說,使學生在他們的專業範圍內接受專門的訓練,目標是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個知識淵博、見多識廣的受過教育的人。通識教育課程的具體培養目標是:

(1) 通過關鍵信息的收集,包括閱讀和傾聽、計算機輔助檢索和科學實驗及觀測來獲得知識;

(2) 利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在分析和評估基礎上獲得知識;

(3) 利用多種來源,跨學科整合知識;

(4) 用邏輯和推理的方法做出判斷,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

(5) 培養正確理解世界的技能;

(6) 無論是書麵表達還是口頭表達,在任何場所都能有效溝通交流,使用公認的方法進行陳述、組織;

(7) 獨立或者能與他人合作、分享知識;

(8) 了解世界的相互依存和文化的多樣性,能理解不同於自己的價值觀、生活方式和傳統習俗;

(9) 理解創造性活動需要的想象力和豐富的經驗。

從上述的目標可以看到,包含在通識教育結構中的課程已經與全部的教育經驗融為一體,學生被鼓勵去選擇那些與他們的目標和既得利益相關的課程,這些課程與專業或學生個人興趣相關。學生通過對通識教育課程的學習,能更好地促進專業能力的養成。

依據培養目標,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學士學位的通識教育課程,如表85,主要有這兩大類型:第一大類是技能課程(15學分),第二大類是知識領域課程(30學分),另外還有一個“附加要求”,包括第一學年的研討會、美國文化和世界文化,以及課程要求的寫作,根據選擇的課程不同,學分會有變化,但是要求至少修滿10學分。

表85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本科教育通識課程

技能課程學分

寫作\/口語(開設32門課程)9學分

定量統計分析(開設52門課程)6學分

總計15學分

知識領域課程學分

健康與體育(開設85門課程)3學分

自然科學(開設174門課程)9學分

藝術(開設187門課程)6學分

人文學科(開設462門課程)6學分

社會與行為科學(開設215門課程)6學分

(續表)

知識領域課程學分

總計30學分

附加要求學分

新生參與項目*學分不同

美國文化3學分**

世界文化3學分**

跨學科寫作3學分**

*可能包括新生研討課,各個院係會根據入學人數決定是否開設新生研討課,帕克(Park)校區的學生必須完成至少1學分的新生研討課程,其他校區根據自己的專業需要來確定。英聯邦校園的大學生在第一年都必須完成學校所指定的體驗課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一年級本科生入學時就需谘詢這些需求。

**可以是指定的課程,也可以是自己選修的其他課程。

資料來源:http:\/\/bulletins.psu.edu\/undergrad\/generaleducation\/generalEd5, 20161015.

2. 專業課程

學士學位專業課程包括專業必修課程和專業方向課程。以健康與人類發展學院的運動科學專業為例,來看看專業課程設置的特點。

(1) 運動科學專業必修課程。這是學生必須選擇的基礎理論課程,共31學分,其中有3門課程獲得的學分可以與通識教育課程中的學分共用,這3門課程是:生物學概論,屬於自然科學;體育:曆史與文化,屬於美國文化和世界文化;營養學原理簡介,屬於健康與體育。

運動科學專業必修課程設置如表86:

表86運動科學專業必修課程

課程代碼學分課程名稱課程要求

生物

(BIOL)141(GN)3生理學概論解釋動物體的標準結構和功能,尤其對人體係統進行重點說明

運動機能

(KINES)141(US;IL)3體育:曆史與文化從古至今體育中文化價值的演變

運動機能

(KINES)1803運動機能學概論運動機能學學位基礎課程,綜合使用多個學科的知識學習基於運動的知識

運動機能

(KINES)2024人體功能解剖學深入研究骨骼、神經、心血管、呼吸係統以及與人體運動的相互關係

營養

(NUTR)251(GHA)3營養學原理簡介營養素;食物來源和生理功能與人類生長發育、終生幸福的關係;當前營養學熱點問題

(續表)

課程代碼學分課程名稱課程要求

運動機能

(KINES)3213運動行為心理學關於有組織體育活動、身體鍛煉、運動員訓練的心理學知識的基本概念和應用

運動機能

(KINES)3453運動,道德規範及內涵運用哲學的方法去探究各種比賽中體育活動的價值及道德規範

運動機能

(KINES)3503運動生理學關於人體健康、幸福、鍛煉、運動的結構與功能

運動機能

(KINES)3603神經生物學(運動神經控製與進展)人體運動的神經生物學基礎,重點在康複和運動的應用

運動機能

(KINES)3843生物力學了解人體運動必需的基礎力學知識

資料來源:李鐵,丁樹哲.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運動哲學專業課程設置解讀.體育學刊[J].2009(1):5054.

(2) 運動科學專業方向課程。學生完成通識教育課程和專業必修課程之後,進入專業方向課程(option)的學習,36學分,學生沒有可選擇的,必須全部完成。課程設置如表87:

表87運動科學專業方向課程

課程代碼學分課程名稱課程簡要說明選課條件及相關要求

生物

(BIOL)110GN4生物學:基本概念與生物多樣性對生物進化進行學習,包括基本的生物學概念

生物

(BIOL)1421生理學實驗通過實驗演示基本的生理學原理,特別是關於人的

化學

(CHEM)110GN3化學原理一基本概念和定量關係

化學

(CHEM)111GN1化學實驗一介紹化學中的定量實驗法

化學

(CHEM)1123化學原理二接化學原理一,包括自然化學介紹

化學

(CHEM)1131化學實驗二接化學實驗一,與化學原理二的主題相關的實驗

運動機能

(KINES)295B1運動機能學職業生涯及觀測介紹運動機能學領域的職業信息及觀測的經驗僅在第3個學期開設

(續表)

課程代碼學分課程名稱課程簡要說明選課條件及相關要求

物理

(PHYS)250GN4物理學概論一力學、熱能、聲學方麵的主題講座數學022、026;或者數學040、041;或者在數學水平測試中獲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物理

(PHYS)251GN4物理學概論二光學、電學、磁學方麵的主題講座物理(PHYS)250

心理

(PSYCH)100GS3心理學概論介紹普通心理學;人的行為基本原理的應用

統計

(STAT)200GQ4基礎統計學描述統計學、頻數分布、概率、二項式及正態分布、統計推斷、線性回歸、相關知識高中幾何學獲得2個單元的成績

運動機能

(KINES)395B1運動機能專業領導能力實踐在不同的測試環境下協助或領導與適能測試相關的任務第5學期開設

KINES 495B6術科或研究實習在指導下在術科或研究領域實習2學分

資料來源:李鐵,丁樹哲.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運動哲學專業課程設置解讀.體育學刊[J].2009(1):5054.

〖MZ(2〗五、教學保障體係和學習支持係統〖MZ)〗

為確保大學的教學質量,首先在語言上,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對教師有嚴格的要求,要求教學崗位的教師必須英語流利。《美國高等教育法案》也明確規定:在高等教育機構擔任本科生課程教學的教師,包括研究生助理在內都必須會說流利的英語。這項工作主要由主管學術事務的副校長、教務主任和各係主任負責。其次是教師專業的發展,教師專業發展包含所有教師在他們的職業生涯中的成長和知識更新。為促進教師專業的發展,全體教職員工和他們所在的單位部門要共同承擔責任,尤其是新教師,各學院要協助他們參加崗位培訓班,減輕課程教學負擔,在科研上提供支持,通過為他們提供良師益友,幫助他們快速成長。此外,學校還為全體師生提供教學保障和支持係統,如施萊爾卓越教學研究所和教學技術中心。

〖MZ(3〗(一) 教學保障係統:施萊爾卓越教學研究所〖MZ)〗

為確保教學質量,施萊爾卓越教學研究所

http:\/\/www.schreyerinstitute.psu.edu\/about, 20161026.

(Schreyer Institute for Teaching Excellence)作為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教與學的保障機構,為全校師生提供教學服務。研究所共有員工26人,設有常務董事辦公室(Executive Director)(2人)、教師谘詢與教師發展中心(Instructional Consulting and Faculty Development)(12人)、測試中心(Testing Center and Scanning Operations)(7人)、行政部門(Administration)(5人)。研究所將“促進和激勵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成為一所優秀的教學與學習社區”

作為自己的使命,希望通過幫助教師教學卓越激發起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並且這種動機能持續地影響到學生的思想、行為和情感,使學生自覺地對自己的學習負責任。因此,研究所提出了“卓越教師”應具有5大特點:學科專家、教育專家、優秀的溝通者、學生的導師、評估專家。

施萊爾卓越教學研究所的主要服務包括:

1. 教學谘詢服務

Consulting services[EB\/OL]. http:\/\/www.schreyerinstitute.psu.edu\/consults, 20161026.

教學谘詢服務

主要是研究所的教學顧問幫助教師改進傳統的教學方法,共同探討課程設計方案、評估學生的學習、收集和應用教學反饋、創新性地開發有效的測試方法。同時,還為全體教師免費提供教學方麵的谘詢,包括部門谘詢和個別谘詢兩大類型。部門谘詢幫助部門的負責人為教員(包括新教師和研究生)設計定製課程、協助項目評估或者討論各部門都廣泛適用的主題,如多元化或本科教學研究等。個別谘詢主要包括下麵4個方麵:

(1) 課程設計和規劃(Course Design and Planning)。教學顧問根據教師的教學大綱的內容,按教師的需要幫助他們合理設計課程,或者規劃出適合學生的學習目標和任務,設計教學活動。

(2) 教學與評估策略(Teaching and Assessment Strategies)。教學顧問通過和教師共同商討如何根據課堂教學內容設計合理的提問和測試,來提高課堂效率。

(3) 課程評價(Course Evaluation)。教學顧問通過學生評教、期中反饋和課堂觀察等形式,幫助教師獲得學生的反饋意見,還可以幫助解釋學生評教中的問題,以此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和理解教學。

(4) 教育撥款評估(Evaluation for Educational Grants)。研究所的顧問會幫助教師從外部的組織中申請課程教學研究的資助,如國家衛生研究所、國家精神衛生研究所、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美國教育部促進中學後教育基金,也可以幫助教師獲得評價部分的外部資助。

2. 專門工作坊服務

http:\/\/www.schreyerinstitute.psu.edu\/custom\/, 20161026.

專門工作坊服務是教學顧問根據各教學部門、學術單位等的需求,針對各種各樣的教學和學習的話題開設專門的研討會。如已經開設的:① 課程大綱的編寫。一個好的課程大綱是教師獲取成功教學經驗的開始,在這個工作坊中,教學顧問討論如何編寫課程大綱,為教師成功的教學提供參照。② 在教學中如何通過學生的思與學來解讀學科思想。在學科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專門工作坊服務為教師提供一個可以批判性地分析自己的假設和教學實踐的框架。③ 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該工作坊可以幫助教師設計課堂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能集中注意力,積極參與學習。④ 學生評教:神話與現實。在這個工作坊中,教學顧問將強調假設通過研究支持學生的評教,現實會如何。⑤ 有效使用PPT。該工作坊幫助教師創建有效而迷人的課程幻燈片。⑥ 編寫和分析多選題。選擇題測試容易打分,但在編題時如何能對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做出評估?在該工作坊中,教師將會得到一些技巧來幫助自己編寫有效的多項選擇題,並使用統計信息來提高提問技巧。

3. 贈款資助

施萊爾卓越教學研究所提供多種途徑支持全校教師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參與各種教學論壇、與國內外同行交流思想等,此外,還通過聯係外部資助機構對本校教師在課程教學及本科教育實踐等研究項目上提供資助。

(1) 教學項目撥款。研究所邀請各院係的教職員工、有學位授予權的部門及研究機構,針對本科教育提出建議並設計出方案,通過磋商,如果能得到支持,將提供項目資助。一般而言,能獲得撥款資助的條件是:和施萊爾卓越教學研究所的使命相一致;設計方案清晰且有質量;影響力和投資回報率高;合理的成本\/費用(有些項目可能提供部分資金支持);總體申請數量;可用資金;等等。此外,研究所還對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2個或2個以上校區舉行的教學研討會提供資助,最高金額可達3500美元。還為參加全美大學本科協會每年5月31日至6月3日在華盛頓舉辦的“基於教學過程中大腦的研究”研討會的教師提供經費資助。

http:\/\/www.schreyerinstitute.psu.edu\/TeachingProjectGrants, 20161027.

(2) 協作外部撥款。凡是課程與教學方麵和本科教育實踐方麵的研究,研究所顧問可以幫助教師申請外部資助(包括國家衛生研究所、國家精神衛生研究所、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美國教育部促進中學後教育基金等)。主要是對整個項目的設計提供支持,但對所支持特定領域的項目需進行專業評估和評價,支持的級別取決於多種因素,研究所會提供一個最初的谘詢意見,探索合作的因素。

http:\/\/www.schreyerinstitute.psu.edu\/ExternalSupport, 20161027.

4. 學生評教

http:\/\/www.schreyerinstitute.psu.edu\/pdf\/SRTEUseRecommendations.pdf, 20161027.

1985年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教師委員會提議開發了一套學生評教工具——教學效能評價(the Student Rating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SRTEs),由卓越教學研究所負責組織學生在每學期結束時對每門課程進行評價,通過數據統計、結果分析,並以此為基線幫助教師改進教學,同時對學生的評價結果也做出回應。每位教師都可以到研究所查看自己的評教結果。

附:SRTEs問卷

教師:;課程:;部門:;日期:

(做這套問卷是自願的,你不想回答的題可以不回答。)

非常好好一般差非常差

1. 總體上說,這門課程是

2. 這門課程的內容是

(續表)

非常好好一般差非常差

3. 教師對這門課程的貢獻是

4. 這門課程的教學效率是

5. 課程的組織是

6. 教學語言表達的清晰度是

7. 教師對內容的解釋是

8. 教師對難點的把控能力是

9. 教師運用的案例是

10. 教師所提問題的質量是

11. 學生對教師知識的自信度是

12. 教師的熱情是

13. 學生表達時教師所給予的鼓勵是

14. 教師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的回答是

15. 當需要幫助時你能獲得的幫助是

16. 課堂時間的使用是

17. 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是否感興趣

18. 在這門課上你所獲得的知識是

19. 課程內容的有效性

20. 教師對學生獲得學分的評估(考試、論文等)

21. 作業的合理性是

22. 學生對學習要求的清晰度

很高高一般不高很低

23. 你期待你這門課程的學分是

24. 課程所呈現的知識的挑戰是

25. 對這門課程學習所付出的努力是

26. 對這門課程你的收獲是

27. 學習過程中你的困難(家庭作業、課堂上課等)

28. 每周在這門課上你所花的(平均)時間,包括上課、閱讀、複習、寫作及與課程相關的其他工作○2以下○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或以上

29. 在所花的總時間上,你認為真正有價值的時間有○2以下○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或以上

(續表)

非常好好一般差非常差

30. 你期待這門課程所獲得的學分是○A(3.9—4.0)○A—(3.5—3.8)

○B+(3.2—3.4)○B(2.9—3.1)

○B—(2.5—2.8)○C+(2.2—2.4)

○C(1.9—2.1)○C—(1.5—1.8)

○D+(1.2—1.4)○D(0.9—1.1)

○D—(0.7—0.8)○E(0.0)

○通過○學分○沒有學分

31. 按教學大綱,這門課程是○你的主修○你的輔修○專業要求

○大綱要求○選修課程○其他

〖MZ(3〗(二) 技術支持係統:教學技術中心〖MZ)〗

教學技術中心http:\/\/tlt.its.psu.edu\/about, 20161028.

(ITS)是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一個信息技術服務部門,它的基本使命是幫助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教師利用信息技術來處理課程、創新課堂,使學生能主動參與到學習中,豐富教育經驗。因此,ITS為全體教師的教學和科研、學生的學習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技術設施服務。中心的主要工作包括6大方麵:① 幫助教師和學生有效使用技術,努力提高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能力;② 為大學提供廣泛的服務,包括連接Adobe(美國著名的圖形圖像和排版軟件)平台、ANGEL軟件、博客係統(Blogs)、公用媒體(Media Commons)、網絡公開課(iTunes U)、SAP軟件(目前全世界排名第一的ERP軟件,代表著最先進的管理思想、最優秀的軟件設計)、電子偵察軟件(Turnitin);③ 通過研討會、專題報告、座談會和谘詢等形式,提供技術培訓;④ 維護學生在技術教室進行的計算機實驗;⑤ 提供網絡管理並提供軟件開發服務;⑥ 為Schreyer卓越教學研究所的測試中心提供技術支持。

教學技術中心為全體師生提供5大類服務,以實現對教學的支持,包括:

1. 計算機機房與實驗室服務(Classroom and Lab Computing, CLC)

主要是為學生進行計算機處理技術實驗提供設備和支持,同時為教師和學生開發信息技術服務,包括:① 為學生和教師促進教學和課程作業提供計算核技術和環境資源;② 為高技術學科提供特定的環境支持,比如高端視頻編輯和圖形製作;③ 與其他部門和校區合作,利用現有的知識和校園資源,為師生服務;④ 為計算機機房的測試設施提供安全保障;⑤ 為教師共同分享多媒體(視頻、音頻)課程資源提供服務;⑥ 促進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互動式學習。

2. 教育技術服務(Education Technology Services, ETS)

主要是為教學、學習和科研提供合理的技術支持。① 為教師將多媒體技術進一步運用在教學中創造條件;② 支持教學在技術上的創新和運用;③ 為全體師生將新興技術運用到教學上提供培訓,並提供參與研究的機會;④ 通過教學設計來提高課程教學質量;⑤ 為了支持教學、學習和科研,對全校的多媒體技術實施統一管理;⑥ 為使教學者和學習者共同參與有意義的活動,設有實體的和虛擬的兩種多媒體教室。

3. ITS培訓服務(ITS Training Services)

主要負責為全體師生在教學、學習和專業發展領域提供技術學習的機會。① 為所有教職員工和學生提供即時學習機會;② 為合作開發的最佳實踐進行評估、開發學習材料和提供領先的培訓機會;③ 運用學習管理係統來幫助學生注冊和跟蹤招生;④ 提供崗位培訓以提高工作能力;⑤ 為學校的非正式學員提供技術培訓。

4. 網絡服務(WebLion)

主要負責賓州州立大學的各單位的管理係統平台和為基於web的應用程序提供谘詢、軟件產品、主機托管和培訓。① 為全校師生員工提供豐富的網頁資源。② 為教學、研究和業務流程(服務組件) 等製訂計劃項目。③ 構建專業知識的共同體。WebLion項目的成功取決於在校園裏創建一個動態的、創新的和自助的專業知識的共同體。④ 提升可見度和市場占有率。所有的校區和學院在認識WebLion、理解WebLion的性能後明確決定是否加入WebLion。⑤ 發展基礎設施。為REST Web提供網絡和服務器托管服務。⑥ 為高等教育機構開發專門的產品和應用程序。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開發人員(在WebLion支持下)已經開發出各種各樣新的基於應用的Zope(一款網站建設工具,它是建立在服務或發布對象的基礎上,而不僅僅是增加網頁內容)\/Plone(一種建立在Python的應用服務器Zope和它相應的Zope內容管理框架之上的開源內容管理係統。它應用廣泛,多使用於內網和外網服務器及文檔發布係統,並且可以作為位置分享的實體協作軟件工具),以對學生的學習經驗及教師教學與研究的過程進行很好的管理。⑦ ITS網頁開發和統一營銷。⑧ 支持高等教育在大學共同體活動中應用開放資源。

5. 特殊項目(Special Projects)

天使軟件(ANGEL)——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創業課程管理係統,該係統被用在創造性的教學、學習和項目協作方法上,它包含許多工具菜單(成績單發布、提問、學習資源庫、網頁製作,等等),能有效和高效開發和管理課程內容和學習的結果,以提高教師的溝通和協作能力,確保教學的領先優勢。總的來說,ANGEL支持10萬個用戶、9000組團體和10000門活動課程,為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70%以上的教學單位提供課程設置;同樣,它也為非學術單位提供服務,比如學生在線評估教師教學效能,教師使用課程及教學谘詢係統,等等。

〖MZ(2〗五、經費投入和內部配置〖MZ)〗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經費主要來源於政府的財政撥款(包括美聯邦和州政府)、學生學費、醫療中心、企業和私人捐款等。以2014年的財政為例,2014年的財政年度報告http:\/\/www.controller.psu.edu\/Divisions\/ControllersOffice\/docs\/FinStmts\/2014FinStmts.pdf, 20151028.

(2013年6月30至2014年6月30日)指出,大學的財政收入近46億美元,其中各經費來源分別為:學費

14.324億美元(31.4%);醫療中心11.817億美元(25.9%);聯邦政府5634億美元(12.4%);企業界

3.638億美元(8.0%);州政府3.339億美元(73%);私人捐贈3.289億美元(7.2%);間接成本回收1.459億美元(3.2%);養老保險和其他投資收入1.172億美元(2.6%);其他來源8870萬美元(2.0%)。

〖MZ(3〗(一) 政府撥款〖MZ)〗

政府撥款包括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撥款,每年為20%左右。聯邦政府的撥款項目主要是大學科研、對退伍軍人的教育補助及對學生的資助。而賓夕法尼亞州政府有一個專門的財政預算機構準時為大學撥款,撥款數量主要隨著州經濟的發展狀況而定,如2013—2014年度,賓夕法尼亞州政府為賓州州立大學帕克校區提供約2.79億美元的撥款基金,比上一年度減少6800萬美元,具體而言,在農業研究和合作推廣上撥款減少了19%,為各學院的撥款減少了5%,為醫療中心的撥款減少了50%。

http:\/\/live.psu.edu\/story\/54007, 20161028.

1. 大學的科研經費撥款

http:\/\/www.research.psu.edu\/osp\/documents\/proposal\/UniversityResearch.pdf\/view, 20161028.

大學研究是國家科研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研發總量的14%是由大學來完成的,其中基礎研究占全國的54%。在創造新知識和新產品的研發過程中,大學通過研究活動來教育培養學生成為下一代的科學家、教師和政府與行業的領導者。因此,聯邦政府在大學研究上的撥款力度是很大的,而且近四分之三的研究生助教獎學金是由聯邦資金提供的。

大學將研究項目及所需的資助提案提交給聯邦機構,聯邦項目經理審核後,將材料發送給外部專家小組評審,審查小組可以召開麵對麵的會議或通過書麵信函的方式評審,以確保一個公正的評審過程和限製使用特權。對於合格的提議,政府將提供資金資助研究,對新領域的研究和有針對性的項目,聯邦機構會要求研究人員提供詳細方案說明書,並對研究項目有一個特定的期限要求。

政府研究資助主要有5種形式:① 贈款(Grants)。一般來說,大多數大學研究的資金是通過政府贈款,而不是合同。贈款主要是政府為研究者提供資金和設備,研究人員負責該項目活動,政府通常不幹預或參與實質性的工作。② 合作協議(Cooperative Agreements)。聯邦機構參與到大學的特定研究項目中,並與資金接受者簽訂合作協議。例如,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使用合作協議組織機構管理全國用戶的設備,比如天文台。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使用合作協議來促進自身與外部的基礎理論研究者和臨床實踐研究者的相互作用與影響。③ 合同(Contracts)。通常是聯邦機構和大學之間所簽訂的協議,要求大學在接受政府資助的基礎上創建一個有形的產品或提供服務,包括對專利產品的測試或評估、設備的研發、技術報告和評估及谘詢服務。④ 成本分擔(Cost Sharing)。聯邦政府規定對於大學的研究項目或計劃,政府提供一部分資金,其他非聯邦機構或大學自身承擔一部分資金。⑤ 配套資金(Matching Funds)。政府提供額外的資金來進行一個項目的研究,這通常是在物有所值的基礎上進行的。

2. 退伍軍人的教育補助撥款

http:\/\/senate.psu.edu\/policies\/index.html, 20161028.

聯邦法律(Federal Law)和《退伍軍人管理條例》(Veterans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s)規定,在指定的條件下,退伍軍人及其家屬和預備役人員可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且政府為其支付教育經費,享受教育福利。退伍軍人管理局(Veterans Administration)也製定了福利的收入標準與政策,規定政府對教育福利的支付必須滿足下列特殊條件:

(1) 退伍軍人及其家屬和預備役人員必須親自向退伍軍人計劃或認證辦公室報告在學術方麵的變化,如所修學分、專業等;

(2) 政府隻支付學生的主修專業且符合畢業要求課程的經費,除教育測試課程和專門為退伍軍人所開設的補救課程外,其他主修專業之外的課程不予付費;

(3) 除特殊情況外,對於一學期內不能通過考試的任何課程,重修時不支付費用;

(4) 對於不令人滿意的學業成績,或者是因為不令人滿意的學術能力而暫時不允許重新注冊的“缺乏學術進步”人員,必須報告給退伍軍人管理局。

3. 對學生的資助撥款

http:\/\/senate.psu.edu\/policies\/index.html, 20161029.

聯邦政府為學生提供資助主要有三大類型:一是助學金,如助學金、附加教育機會助學金、大學獎學金等;二是貸款,如聯邦珀金斯(Perkins,世界著名的發動機製造企業,自1932年公司創辦人在英國自主研發的第一台柴油機以來,一直致力為世界各地的機動設備製造商供貨)貸款、斯塔福德貸款、本科生貸款、研究生和專業學位的學生貸款、一些替代的貸款等;三是援助項目,如教師教育援助、高等教育資助項目、大學援助計劃等。

學生在接受聯邦政府資助時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政府要求學生助學金辦公室(the Office of Student Aid)負責監管本科生、研究生和專業學位級別學生完成學位和證書課程的進展,並規定有資格可以得到政府的經濟資助的學生必須在規定的時間裏完成課程並獲得學位,取得令人滿意的學術進步。聯邦法規要求大學生的每學期平均績點值至少是“C”(績點等級如表88),或在注冊的第二學年結束時要達到或符合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畢業要求的學術標準。如果學生不能達到學位課程的學分要求,如表89,就沒有資格獲得聯邦政府的資助。聯邦法規要求學生完成(獲得)至少67%的學分才有資格接受經濟援助,每個學期末都會將未修學分和已獲得學分累積起來。

表88學分績點的等級

等級AA-B+BB-C+CDF

績點4.003.673.333.002.672.332.001.000

資料來源:http:\/\/senate.psu.edu\/policies\/index.html, 20161029.

表89學位課程所要求達到的學分

學位課程學分要求學分允許最高值

副學士60學分90學分

學士120學分180學分

碩士30學分45學分

(續表)

學位課程學分要求學分允許最高值

法律碩士24學分36學分

法律博士88學分132學分

資料來源:http:\/\/senate.psu.edu\/policies\/index.html, 20161029.

〖MZ(3〗(二) 非財政經費〖MZ)〗

除政府的財政撥款外,來自政府外的非財政經費主要包括外界的各種捐贈、學生的學費及醫療衛生係統等等,占到學校經費的80%左右。

1. 捐贈http:\/\/guru.psu.edu\/policies\/FN03.html, 20161029.

大學捐贈主要包括企業、校友、朋友、基金會及其他組織等的捐贈。捐贈通常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無條件的捐贈,即為支持大學正在開展的一些活動而撥發的資金援助,沒有任何交換條件;另一種則是有條件的捐贈(也稱限定捐獻),即所提供的資金是與合同綁定的,並要求建立交換關係,也稱為“研究項目或研究資助”。所有的捐贈最初是由大學捐贈規劃辦公室(the Office of Gift Planning)接受,一些捐贈到其他各單位或部門的也需要交付到規劃辦公室。如果是現金捐贈(貨幣、支票、彙票、信用卡等),將按照大學現金收入的相關政策處理,如登記、現金收據、報告所收到的現金、存儲到銀行、如何使用等等;如果是非現金類的捐贈,將進行分類登記,並按所指定“目的”的申明表單進行分配。辦公室主任要將捐贈的所有材料撰寫成報告並將副本文件傳送到大學的各個部門,並啟動正式接受和承認的捐贈——實物捐獻。最後,所有的捐贈單都必須提交到校長辦公室,校長將在5個工作日內在收據上簽字。

2. 學費

學費是大學財政經費的重要來源,學費和學雜費的收取比率由大學的董事會(Penn States Board of Trustees)決定,不同校區,學生的水平、住宿等不同,收費也有所差別。如2014年秋季學期帕克(Park)分校、赫爾歇(Hershey)分校、迪金森(Dickinson)分校和大峽穀(Great Valley)分校的學費如表810和表811所示。

表810賓州居民:2014年秋季學期學費(單位:美元)

每學年全日製學生每學期非全日製學生每學分

新生和大二學生155627781648

大三和大四學生

商學院、科學、信息技術、工程等學院178248912743

醫學院2009010045837

其他學院168268413701

(續表)

每學年全日製學生每學期非全日製學生每學分

研究生

MBA2167610838903

商學院、科學、信息技術、工程等研究生學院186729336778

其他研究生學院176708835736

大峽穀研究生中心

教育專業167428371698

其他專業2122210611884

研究生助學金、獎學金150607530

迪金森法學院39600198001650

資料來源:http:\/\/tuition.psu.edu\/tuitiondynamic\/rates.aspx?location=up#(a), 20161029.

表811非賓州居民:2014年秋季學期學費(單位:美元)

每學年全日製學生每學期非全日製學生每學分

新生和大二學生27864139321161

大三和大四學生

商學院、科學、信息技術、工程等學院30414152071267

醫學院32992164961375

其他學院29282146411220

研究生

MBA34886174431454

商學院、科學、信息技術、工程等研究生學院31512157561313

其他研究生學院30374151871266

大峽穀研究生中心

教育專業29872149361245

其他專業34300171501429

研究生助學金、獎學金150607530

迪金森法學院39600198001650

資料來源:http:\/\/tuition.psu.edu\/tuitiondynamic\/rates.aspx?location=up#(a), 20161029.

3. 赫歇爾醫療中心(the Milton S.Hershey Medical Center, TMSHMC)和衛生係統

赫歇爾醫療中心是1963年由賓州米爾頓·赫歇爾基金會捐贈成立的。它是大學的全資附屬公司,擁有醫療中心臨床綜合設施的所有資產,包括醫學中心和醫學院所有的建築及占用的土地麵積,大學將醫療中心的臨床設施租給TMSHMC,並將一部分租金用來支持醫學院。衛生係統是在1995年作為衛生保健組織成為大學的全資附屬公司,是醫療保健合資企業的合法投資者,對醫療中心提供了很大的支持。2014年,據財務報表記錄的資產淨額中,衛生係統在一家合資企業的額外股權利潤為657000美元。

〖MZ(3〗(三) 大學內部的經費配置〖MZ)〗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財政開支大部分用在了項目和人事上麵,工資和相關福利占了教育和一般財政的70%以上,另外,一些開支用於應對突然的變化,如變化的入學情況和改革上課模式等。有些資源會被無法預料的事情所耗費。

張豔敏.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戰略管理案例分析[J].大學(學術版),2010(8):7983.

2014年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財政年度報告(2013年6月30至2014年6月30日)中指出,大學的財政開支約41億美元,其中醫療中心11.444億美元(27.6%),教學11.055億美元(26.7%),科研7253億美元(17.5%),學院援助3.188億美元(7.7%),輔助企業3.166億美元(7.6%),製度上的援助2.71億美元(6.6%),學生服務1.6億美元(3.9%),公共設施服務9900萬美元(2.4%)。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自1983年開始製定《戰略規劃》,規劃出學校應優先發展的項目,將經費重新配置,實行戰略管理,在內部將數百萬的資金從行政轉移到優先發展的學術項目上,把資源用到最有前途和最有效的項目當中。以2010年製定的《為卓越而優先發展:戰略規劃(2010—2015)》(Priorities for Excellence: The Penn State Strategic Plan 201011 through 201415)為例,我們可了解大學內部的經費配置是各有側重的,如2010年的《戰略規劃》中七大目標的經費配置如下表812。

表812戰略規劃中七大目標的財政預算配置情況(單位:美元)

目標經費配置

目標1:促進學生成功

擴大對學習成果的評估暫未配置經費

為學生從事研究和主動學習提供機會250000

提高學生在教育經曆轉換關鍵期的適應能力250000

鼓勵學生正確規劃自己的學習生涯暫未配置經費

促進和支持高質量的研究生教育1000000

幫助學生探索職業和個人生活中的倫理問題250000

目標2:推進學術研究的卓越

招聘優秀教師1000000

(續表)

目標經費配置

培養研究、教學、新興跨學科領域的重要人才1000000

提高醫學院的研究和臨床能力1000000

通過有針對性的評論,加強學術和管理規範1000000

獲得額外的資助來提高教師和學生的質量1000000

目標3:實現具有國際性綜合大學的潛能

建立全球計劃辦公室作為大學國際化戰略項目250000—1000000

在國內外建立戰略夥伴關係250000

為海外學生和訪問學者擴大教育機會250000—1000000

注重國際主題和國外學習經曆250000

增加國際學生入學人數1000000

目標4:提高多樣性

安置多樣性的學生暫未配置經費

有選擇性地提高資金為多樣性學生服務250000—1000000

為學費需要援助的學生提供額外資金補助250000—1000000

為學生的未來保證資金250000—1000000

為多樣化構建框架250000—1000000

目標5:為人民服務

利用技術和媒介傳遞大學計劃1000000

在局域網和校園網中加強專業服務250000—1000000

教職工、教學設施和課程共享1000000

如果需要,在一些校區設立外交代表團250000—1000000

建立一個具有高創業精神的服務團隊250000—1000000

目標6:利用信息技術擴大入學機會

擴大世界校園,提供在線教育資源1000000

為教學、研究和管理提供信息基礎設施的投資1000000

集中或分散信息設備提高服務的有效性1000000

保護信息技術設施的完整性和安全性1000000

目標7:控製成本,產生額外的效率

提高教學效率1000000

充分利用教學和研究設施1000000

降低提高健康保健費用的利率1000000

(續表)

目標經費配置

製定框架以確保效率和人員的靈活性1000000

修改和引進新的投資模型1000000

合理配置大學資源,擴大服務範圍1000000

促進持續質量改進,獎勵創新1000000

建立和培養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氛圍1000000

資料來源:http:\/\/www.controller.psu.edu\/Divisions\/ControllersOffice\/docs\/FinStmts\/2014FinStmts.pdf, 20161028.

〖MZ(2〗七、教育質量的監控和管理〖MZ)〗

〖MZ(3〗(一) 教育質量監管組織:教務長辦公室〖MZ)〗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教育質量主要是由教務長辦公室負責,執行副校長兼教務長

直接向校長彙報,在校長缺席時他可作為首席執行官負責學校事務,教務長則是大學的學術總長。目前羅伯特·N.潘伯恩(Robert N. Pangborn)擔任執行副校長兼教務長職務,負責組織安排所有的學術單位以及學術輔助單位的工作,比如大學圖書館、教育公平辦公室、肯定性行動辦公室和信息技術服務辦公室等。

教務長辦公室組織結構如下圖81:

圖81教務長辦公室組織結構

資料來源:http:\/\/www.psu.edu\/dept\/prov\/assets\/Provost_chart.pdf, 20161029.

1. 副教務長(Vice Provost)及其主要工作

副教務長http:\/\/www.psu.edu\/dept\/prov\/viceprovosts.htm pdf, 20161029.

共有5人,分管不同的教學和管理工作。

邁克爾·阿德伍密(Michael Adewumi),負責全球項目計劃。

布蘭尼·鮑恩(Blannie Bowen),負責學術事務工作,在教師專業的發展、領導能力的培訓、任職和提升、高階主管甄選與複查,以及其他學術、人事等工作上與教務長密切配合,還擔任教務長與機構合作委員會(the Committee on Institutional Cooperation, CIC)的聯係人,“十大聯盟”會議(the Big Ten Conference)的學術助手,在教師事務問題上聯絡大學教員評議會。

特勒爾·瓊斯(W.Terrell Jones),負責教育公平。教育公平辦公室

http:\/\/equity.psu.edu\/pdf, 20161029.

創建於1990年7月,副教務長瓊斯主要負責促進大學多元文化的發展,包括製訂多元化的戰略計劃、為低水平和弱勢學生群體(如少數民族、殘疾人、同性戀者、雙性戀者、退伍軍人、女人等)提供幫助、支持低收入的教育人群,等等。為大學的教職員工、管理人員和學生創建一個多樣性、公正和包容的生活環境,促進高等教育的公平。

肯尼思·雷曼(Kenneth F. Lehrman),負責肯定性行動。為確保那些曆史上被排斥的少數民族在教育、就業等方麵都能機會平等,大學致力於肯定行動計劃,為他們提出目標和計劃,真正實現機會均等。肯定行動辦公室(the Affirmative Action Office)是一個服務機構,支持和提高大學對多樣性的承諾,提供專家建議,努力招募和留住不同背景的員工,營造一個免於歧視和性騷擾的環境;為學校提供優質服務,營造一個多元文化的學術社區。肯定行動辦公室提供多樣性教育服務,包括促進和發展對多元文化的理解;開發並提供範圍廣泛的教育規劃,促進教職員工和學生理解大學的多樣性;通過論壇組織員工和管理人員討論生活中出現的衝突,幫助他們正確處理遇到的問題;為主管、全體教員在管理多樣性問題方麵提供援助;理解與尊重教職員工的多樣性,包括民族、種族、年齡、殘疾、性別、性取向、和其他人的差異。

凱文·M.莫勒尼(Kevin M. Morooney),負責信息技術,通過促進信息技術係統效能的發揮,為全體師生提供信息技術服務。主要包括以下八大類:信息技術谘詢、信息技術運維、設計開發服務、測試服務、數據處理服務、集成實施服務、培訓服務、信息係統增值服務。

2. 辦公室職員及其工作

教務長辦公室職員

http:\/\/www.psu.edu\/dept\/prov\/staff.htm pdf, 20161102.

共有6人,分別是:

珍妮·S.安德魯斯(Janine S. Andrews),學術事務副教務長助理。曾經在人力資源辦公室擔任協調雇員關係的幹事,開發和管理高校人力資源政策,代表大學在日常的解決問題會議上和正式申訴聽證會上擔任仲裁,還曾擔任學術問題小組人力資源代表。2007年7月調入教務長辦公室,為學術事務的副教務長在人事管理上提供行政支持,協助教員任職和提升、院係主管的任命、學術管理的評估及行政夥伴計劃,管理學生評教(the Student Rating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SRTE)數據庫。

卡提恩·L.博伊恩頓(Katryn L. Boynton),學術事務副教務長幹事。主要是協助學術事務副教務長和助理為員工提供學術上的支持,他還為一些委員會提供文書支持,包括行政夥伴計劃、學術領導人論壇、執行搜索委員會、大學任職和提升審查委員會和行政審查委員會。卡提恩曾在北美軟件開發研究所擔任秘書職位,1997年加入教務長辦公室之前,他在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預算辦公室和董事會辦公室工作,他對電腦和網絡開發非常精通,協助學術副教務長開發了學術事務的網站,並負責網站的工作。

布倫達·G.哈密斯特(Brenda G. Hameister),執行副校長和教務長特別助理。她是一位語言病理學家,曾擔任過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殘疾人服務辦公室主任。現主要協助教務長辦公室的課程改革,收集和研究出版物材料,並協助安排董事會議程及演示文稿。

喬迪·M.海克曼(Jody M. Heckman),預算主管、執行副校長和教務長特別助理。2012年1月加入教務長辦公室,負責教員在各方麵發展上的財政預算、執行和監督年度預算、指導辦公室特別項目的預算事宜,以確保大學戰略目標得到實現。喬迪之前曾擔任大學預算辦公室的預算規劃專家。

莫尼卡·L.納克曼(Monica L. Nachman),執行副校長和教務長執行助理。主要是協助執行副校長和教務長的行政事務,包括審閱和處理所有的來電及信函,協調辦公室的管理職能,支持員工的合法權益,還擔任學術領導委員會和主任行政助理委員會的委員。

瑪麗莎·D.仙諾克(Marissa D. Shamrock),執行副校長和教務長行政支持助理。曾在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研究生院擔任行政支持助理,2011年9月來到教務長辦公室,除了提供行政協助外,還協助行政助理、財務主管和特別助理的工作,同時還負責維護教務長辦公室的網站。

〖MZ(3〗(二) 教育質量監管措施:係列規則〖MZ)〗

為確保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教育質量,教務長辦公室在努力為全體師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之外,還製定了係列規則來促進師生更好地發展,這些規則主要體現在所出版的《教師手冊》(

Faculty Handbook),《兼職教師手冊》(University Handbook for Parttime Faculty),《促進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多樣性的框架:2010—2015》(A Framework to Fster Diversity at Penn State: 20102015),各學院的《學生手冊》(Student Handbook)、《研究生手冊》(Graduate Student Handbook)等之中。

1. 對教員的管理

教師是教育的組織者,是人類文化、科學的傳播者,是學生掌握真理、認識世界和開發智力的引路人,因此,要提高教育質量,教師起著關鍵的作用。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對教師的管理規則主要體現在教務長辦公室編發的《教師手冊》

http:\/\/www.psu.edu\/provost\/FacultyHandbook\/pdf, 20161103.

和《兼職教師手冊》

http:\/\/www.psu.edu\/dept\/vprov\/pdfs\/pt_faculty_handbook.pdf, 20161103.

之中。通過《手冊》,全體教員在了解賓州州立大學的全貌的基礎上,全麵了解學校為改善教學、滿足教師自我提高的需要而所提供的豐富教學資源,包括創建的卓越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技術中心、各種教學網頁,還有許多學院自己創建的學習中心和網站等;課程管理係統(the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 CMS)即天使(ANGEL)軟件可幫助教師充分利用網絡(web)來高效率地管理自己的課程;以及學校的學術政策、教師的福利和人事政策、教師在教學和學術研究與創新活動上的要求等。

2. 對學生的管理

學生的主要活動是學習,通過學習形成思想觀念、道德規範,掌握知識,發展智力,因此,科學係統地安排好學生的學習活動是學校的主要工作,組織好學習活動是學生成長發展的需要,學校的教育質量主要體現在學生學習的質量上。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對學生在學習上的要求主要體現在各院係所製定的《學生手冊》(包括本科學生和研究生),如教育學院所編發的《學生手冊》

http:\/\/www.ed.psu.edu\/educ\/eps\/edldr\/pdfs\/gradhandbookpdf, 20161103.

和《研究生手冊》

http:\/\/www.ed.psu.edu\/educ\/eps\/edthp\/handbookpdf\/view, 20161103.。

各學院的《學生手冊》的內容基本上包括學生入學的標準、要求及獲取教育管理學學位和資格證書認證的程序。本科學生在課程的學習上有具體的學分要求,學生必須在通識教育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方向課程及附加課程中取得相應學分才能獲得學位或證書,甚至政府的獎學金、助學金等也必須與課程學習掛鉤。而研究生除了研究生課程學習之外,還要求進入學術研究領域從事研究活動。研究生在選定自己的專業方向後,學院就會選派一名教師作為學生的教學顧問,為學生介紹和推薦課程,協助他們選擇自己的研究主題,並幫助學生製訂發展計劃來滿足學位的要求。

3. 對大學多樣性的管理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因此多樣性也是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特點。為確保教育機會的公平,學校自1998年年初開始構建多樣化框架,每5年作為一個規劃周期,努力建立一個真正的多樣化、包容和公平的製度,在基礎設施的建設、多樣性規劃及執行和報告過程中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促進了學校多元文化的發展。2010年製定的《促進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多樣性的框架:2010—2015》

http:\/\/equity.psu.edu\/, 20161103.

指出:學校的首要任務是必須為全體學生提供一個多樣化群體的校園環境,以確保大學在各層麵的多元化價值的實現,包括學生、教職員工、領導、管理和谘詢機構、課程及各項活動等,努力通過開拓更廣泛的知識的多樣性,更好促進學校多樣性的發展,實現多樣性的潛能。通過多樣性的發展,以此來促進學校教育質量的發展。

〖MZ(3〗(三) 學校的戰略管理〖MZ)〗

《戰略規劃》是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麵對外部環境的激烈變化,為了不斷增強大學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努力向“成為國家頂尖的公立研究型大學”戰略目標邁進而實行的戰略管理政策,因此它是實施戰略管理的基礎。自1983年至今,學校通過戰略規劃管理,在20多年的時間裏取得了輝煌的成績,成功地進入了美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俱樂部——美國大學協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戰略規劃》是由校長在全校範圍內任命一個規劃谘詢委員會,主要是由具有領導經驗的係主任、副係主任和教師評議員構成。委員會的主要任務是對全校的學術單位和行政單位進行科學規劃,起草一個“對規劃的規劃”(plan to plan)的文件,基本上采用參與式、自上而下式、自下而上式,每年把規劃和財政相聯係的方法在全校不斷推進。在這個文件的指導下,每個學院以及大學主要的行政單位都要在這個文件框架下,對優勢和劣勢、機會和壓力進行係統的和持續的評估。

學校的學術發展、教育質量的規劃和監管,除了與規劃谘詢委員會的努力有關之外,還與戰略管理的優先性和資源分配決定密切相關。這主要是通過每年對戰略規劃進行更新,以及實行由教務長任主席的委員會聽證會的製度來實現的。在聽證會上,委員會進行戰略分析和確立財政優先性,以確保教育質量的不斷提高。2016年學校在完成了2010—2015年度的戰略規劃——《為卓越而優先發展:戰略規劃(2010—2015)》

http:\/\/strategicplan.psu.edu\/, 20161103.

的基礎上,又出台了2016—2020年度的戰略規劃——《致力於影響力(2016—2020)》(Our Commitment to Impact),闡明了最高的目標和規劃的背景,包括願景、使命、目標、任務,並設立績效指標對大學戰略管理的目標進行監控與評估,同時還描述了財政規劃。2016—2020年度的戰略規劃提出了六大基礎和五項主要任務。六大基礎指提供教育機會、使學生參與、發展和擁抱一個多樣化世界、促進全球參與、推動經濟發展和確保可持續性的未來;五大任務則包括改革教育、促進人類健康、管理地球資源、提升藝術與人文和推動數字化革新。

http:\/\/sites.psu.edu\/strategicplandemo\/wpcontent\/uploads\/sites\/40561\/2016\/02\/PennStateStrategicPlan 20162020.pdf, 20161103.

〖MZ(2〗八、校企合作和社會服務〖MZ)〗

作為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學,公眾期望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在沒有額外的資金支持的情況下能為社會提供合理的服務。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將通過教育科研及服務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為大學發展的核心理念之一,將為公眾提供教學、研究、服務作為自己的職責,自覺地承擔起了促進本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任務。為社會提供服務和校企合作是賓州州立大學回報社會的基本途徑。

〖MZ(3〗(一) 社會服務〖MZ)〗

賓州州立大學鼓勵各研究部門和院係支持教師為社會提供無償的、合理的公共服務,鼓勵所有的教員為公務員機構和非營利民間組織提供專業知識服務,教師將為公眾提供專業服務與公共服務作為自己工作職責的一部分,以各種形式來服務社會。大學將此作為學術單位教職員晉升、任職及提升的條件。如“大學任職和提升”需要具備的3條基本標準是:一是教學學術成就;二是研究和創新成就;三是對學校、社會和專業領域所提供的學術服務。

http:\/\/www.psu.edu\/provost\/FacultyHandbook\/, 20161106.

賓州州立大學的合作推廣部

http:\/\/extension.psu.edu\/about\/reports\/CoopExtReport01dec20101.pdf, 20161106.

(Cooperative Extension)是一個為本地區服務的非正規教育係統,與美國農業部、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合作並得到其資助。為全州提供教育研究項目是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教員的額外任務。他們和地方機構合作共同開發資源,由專業人員的助理和誌願者幫助進行規劃、介紹和評估。項目的合作推廣由農學院院長和副校長共同負責管理。每年,全州有200多萬人通過各種方式參與這項活動,如合作推廣的研討會、工作坊、會議、短期課程、計算機輔助學習、遠程學習及青年發展項目。涉及的主題包括農業問題、環境問題、森林資源管理、食品安全、社區發展、家庭生活、營養和健康等。校園和社區事務部

http:\/\/ur.psu.edu\/campus.html, 20161108.

(Campus and Community Affairs)負責管理校園和社區的關係。該部門組織和管理大學與當地市政府和社區組織所參與的項目和活動,負責賓夕法尼亞州每年一度藝術節的相關活動,對年度公益金活動提供支持。

〖MZ(3〗(二) 校企合作〖MZ)〗

校企合作是大學服務社會的基本途徑之一。從全美來看,在前50所研究型大學中,賓州州立大學的企業讚助研究和發展費用總額位居第3位,僅次於杜克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而且,讚助賓州州立大學研究的企業約有一半是賓州本土的公司,在1999財政年度,367個賓州公司支持了賓州州立大學的648個項目。

楊珂.加速科技轉化推進高校和社會經濟發展[J].比較教育研究,2008,30(8):711.

同時,賓州州立大學在與企業合作過程中,為加強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設立了一係列組織機構和實體,包括創新園(Innovation Park)、產業研究辦公室(Industral Reaserch Office, IRO)、本·富蘭克林技術合作夥伴中心(Ben Franklin Technology Partners of Central)、小企業開發中心(the Small Business Development Center, SBDC) 等。

1. 創新園http:\/\/www.innovationpark.psu.edu\/, 20161108.

創新園承擔了賓州州立大學科研成果轉化實體平台的責任,它將“為公司企業獲取賓州州立大學的研究成果、設備和支持性服務提供空間的支持,幫助公司將知識轉化到市場並促進經濟發展”

http:\/\/www.innovationpark.psu.edu\/faq.html#1, 20161108.作為自己的使命。

創新園統一了賓州州立大學主校區所有與科研管理、研究和科技發展、產業聯絡、企業發展、技術協助和商業化相關的活動,成為一個以技術為基礎的經濟發展“集成板塊”。

2. 產業研究辦公室http:\/\/www.research.psu.edu\/offices\/otm\/, 20151111.

產業研究辦公室

(IRO)是賓州州立大學與企業建立研究夥伴關係的門戶。為促進合作夥伴關係,辦公室開展了各種活動,包括組織教師和學生去企業、接待企業參觀校園、根據項目需求在教師和企業間建立聯絡關係、維護教師能力資源在線數據庫、出版賓州州立大學研究和技術資源指南、收集工業企業的特殊需求,等等。同時它還對本校的研究領域和能力進行深入研究,把有關信息提供給政府機構和產業部門中潛在的資助方,讓企業了解和接觸本校的各種研究設施。當企業與大學的合作夥伴關係初步確定後,在合作的初期階段,IRO要參與協商及相關法律谘詢、起草合作協議、協助簽訂合同以及協助準備項目申請書等。IRO的參與使校企合作的成功率大大提高。

3. 本·富蘭克林技術合作夥伴中心

http:\/\/www.innovationpark.psu.edu\/newbusiness\/fundingopportunities\/benfranklin, 20161111.

本·富蘭克林技術合作夥伴中心

主要為新興科技初創企業和現有的遍布32個區縣的製造商提供資金和業務支持服務,它是連接企業家現有的資產與未來投資機會的金融橋梁,通過業務支持服務,幫助企業更快地成長。中心的目標是促進商業、工業和高等教育領域的協同作用,以此來幫助刺激經濟增長。因此,他們主要是為當地的企業家、小企業主和現有的以製造業為主的公司投資,希望能創造基於新技術的產品或改進現有的方法,從而使當地在獲得新興技術的基礎上提高社區成員的工作待遇。

4. 小企業開發中心http:\/\/sbdc.psu.edu\/aboutus.htm, 20161112.(SBDC)

小企業開發中心

成立於1997年,它的使命是:通過提供企業與教育、信息之間的聯係,促進賓夕法尼亞州中部的經濟增長,創建成功的企業。賓州州立大學的SBDC是賓夕法尼亞州18個小企業開發中心之一,並和全國小企業發展中心聯網,是一個值得信賴的隸屬機構。它為個體或小型企業提供免費的、保密的谘詢服務,此外,提供一套完整的涵蓋許多商務主題的專業教育計劃,幫助有抱負的企業家將創意轉化為經營的業務,幫助小型企業逐漸成長,為實業家在需要做出重要決策時提供信息,是企業家在所有行業能尋求到幫助的重要資源——幫助他們能夠區分成功和失敗。

由此可見,賓州州立大學通過校企合作,將科技成果推廣到社會,大大拓寬了大學的社會服務功能,強化了大學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理念。

〖MZ(2〗九、科研組織模式與結構〖MZ)〗

除教學和服務外,科學研究也是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重要使命之一。對於教師在學術領域的成長和發展,科學研究和創造力發揮著重要作用。科學研究是提升大學的能力,加強和支持本科與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因素,因此,通過提升教師的科學研究能力,充分利用教師專業知識這一資源,學校才能不斷獲取學科前沿知識,發揮引領社會這一重要職能。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在1940年的正式政策文件中就將科研發展作為學校發展的一條重要原則,並被董事會成員首先采納,雖然後來在不同時期為適應變化而有所更新,但其本質始終未變。

〖MZ(3〗(一) 科研管理組織:副校長研究辦公室〖MZ)〗

副校長研究辦公室

http:\/\/www.research.psu.edu\/about\/documents\/strategicplan.pdf, 20161120.

(the Office of the Senior Vice President for Research, OSVPR)主管全校的科研工作,負責幫助企業和大學的研究合作,提供必要的基礎設施支持全校師生的科研活動,作為學校的一個管理機構,維護著師生所期望的行為準則。它的基本目標:一是提升大學的研究能力;二是保護知識產權和技術轉換;三是為支持全校師生的科研順利進行,確保高質量的研究設施;四是加強全球視野的研究。OSVPR的願景是為維護和增強大學作為一流研究型大學的成就和聲譽而創造舒適的研究環境。它將“研究開發和提供基礎研究設施服務”作為自己的使命。

OSVPR具有服務和監管這兩大職能,通過集體研究促進企業發展,現已成為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內部行政管理的中心機構。包括兩個主要元素:研究機構,包括國防科研機構;服務機構,包括許多服務子公司,由提供內部基礎設施以支持研究的辦公室和由通過技術轉移與經濟發展以擴大與外部合作夥伴的服務功能。

〖MZ(3〗(二) 科研組織模式與結構〖MZ)〗

作為科研組織機構,OSVPR全權負責學校的科研工作,研究與服務是它的兩大職責。OSVPR負責學校的研究,同時為全體師生提供科研服務。

1. 科研服務組織

http:\/\/www.research.psu.edu\/about\/documents\/strategicplan.pdf, 20161128.

(1) 中心辦公廳(Central Office)。主要負責組織研究人員對各研究機構所提交的研究項目或主題進行評審,協調和協助各學院從教務長辦公室獲得匹配資金。還負責管理大學與國家代理機構的關係,以確保大學能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發揮它應有的作用,辦公室員工每年管理大約500萬美元與賓夕法尼亞州商業與經濟發展有關的研究經費項目,同時也積極地與基金會和企業磋商,特別是對企業和政府資助的研究進行磋商。每年,辦公室人員還要管理賓夕法尼亞州和聯邦機構行業提交的約2000萬美元的研究經費,高級職員也代理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在華盛頓特區的主要資助機構和國家研究機構。

(2) 技術轉讓與經濟發展辦公室(Technology Transfer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fices)。大學科學研究的目的是要將知識轉讓並加以應用,將技術轉化為工業應用,這對當地乃至國家經濟的發展是一個重要的驅動力,大學成果轉讓受到美國各州和聯邦政府的稱讚並符合贈地大學的使命。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技術轉讓是由OSVPR來完成的,包括企業讚助研究、知識產權的管理及通過創新當地產業園區和本·富蘭克林的技術中心的直接支持。

A. 知識產權辦公室(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IPO)。知識產權管理和技術轉移意味著將大學的研究造福社會。大學可運用知識產權所提供的收入來支持進一步的研究。賓州州立大學現已經建立起了一個成熟的係統、商業化的流程來管理自己的知識產權。

B. 產業研究辦公室(Industrial Research Office, IRO)。主要負責提升對賓夕法尼亞大學產業資助的研究,尤其是幫助教師與有強大研究興趣的企業建立聯係。正如上麵所討論的,產業研究是研究投資組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能夠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為大學的研究提供資源。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對企業的研究能力和創新研究過程中的長期合作關係可以說是IRO的兩大市場。

C. 大學創新園區(Innovation Park at Penn State)。主要是為大學與業務合作夥伴在科研和技術資源開發領域的合作創建了一個良好的環境。園區占地麵積達118英畝,目前已有46英畝、750000平方英尺的建築已經被開發出來,還有150000平方英尺正在開發,大約1200名員工60家住戶在此居住,園區裏剩餘的部分由一家私人開發商也是大學創新資本的合夥人承擔開發。

D. 賓州中部和北部地區的本·富蘭克林的技術合作中心(Ben Franklin Technology Partners of Central and Northern Pennsylvania, BFTP\/CNP)。由聯邦富蘭克林技術發展部門提供資金的4個部門之一,它主要對賓夕法尼亞州早期的企業提供財政援助、技術和管理經驗,並對公有和私有企業提供高技術的教育資源援助以提高經濟效益,它由OSVPR負責監督管理。

(3) 政府資助項目辦公室(the Office of Sponsored Programs, OSP)。辦公室主要負責除醫學院和國防研究所外的所有研究部門的研究撥款和合同談判。平均而言,聯邦政府的合同需要19天的談判時間,比聯邦撥款大約長2.5倍的時間,州政府合同的談判平均需要26天,和企業的合同談判時間差不多。

(4) 研究保護辦公室(the Office for Research Protections, ORP)。它主要負責監督人類、動物、有毒物質和環境危害等項目研究,監管政策與研究的利益衝突,以及負責處理科研方麵所有主管與教職員工的不端行為及案件,還監管與研究行為有關的培訓計劃。它還是一個被美國大學的人類研究保護項目認證協會(the Association for the Accreditation of Human Research Protection Programs, AAHRPP)和動物保健實驗室評估和認證協會(the Association for Assessment and Accreditation of Laboratory Animal Care, AAALAC)認可的機構。該辦公室充分利用現有的人力資源,工作開展得非常出色。在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有808人參與評估每位全職員工的研究方案(協議),在一項調查中,每位全職員工需審核的研究方案為259—737個。

(5) 動物資源項目中心(Animal Resource Program, ARP)。主要負責動物實驗室裏的動物的保健和管理,通過齊全的設施和適當的醫療照顧,確保實驗室裏飼養的各種動物健康並能成功地監測,為生物醫學和跨學科研究提供支持。大多數實驗是使用實驗室裏的小鼠和大鼠,但現在使用非齧齒類動物的實驗也正在增加。在過去的10年間,實驗室的動物數量顯著增長,保健時間也翻了兩番。目前大學園區有2個動物專設區,擁有11個設施齊全的動物屋。在1998年,有15名專職人員在此工作,其中7位管理者、8位工作人員。目前,員工已翻了一倍,但工作負載已經翻了兩番多。

(6) 研究成果出版物(Research Publications, RP)辦公室。該辦公室主要負責為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各研究機構的研究成果提供出版,在過去的幾年中,辦公室已經開發了一個三方戰略。每年出版兩個打印文檔,即平麵雜誌(37500份)和年度報告(5000份),並且郵寄給個人,同時全球觀眾可以通過訪問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互聯網廣泛地了解其科研成果。為此,2年前的研究出版物已從一個印刷體出版策略模型轉向網絡出版策略模型,而且,每周的探索性問題變得很受歡迎,經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科學新聞網站,訂閱者已超過300000人。

2. 研究機構

當前副校長研究辦公室(OSVPR)的結構

http:\/\/www.research.psu.edu\/about\/documents\/strategicplan.pdf, 20161123.

是一個跨學科或跨學院的結構模式,由六大研究院組成,即哈克生命科學研究院(Huck Institutes of Life Sciences, HLS)、材料研究院(Materials Research Institute, MRI)、賓州州立大學能源與環境研究院(Penn State Institutes of Energy and the Environment, PSIEE)、社會科學研究院(Soci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SSRI)、網絡科學研究院(Institute for Cyber Science, ICS)(前身是計算機科學研究所)、人文學科研究院(Institute for the Arts and Humanities, IAH)。它們組成了一個網絡式的結構,相互聯係和協作,努力支持每所研究院達成自己的研究目標。近年來,各研究院院長已開發出一種持續的對話框,以便能更好地辨別新興的研究主題。目前,每所研究院的網站都有一個更深入的戰略研究計劃。

(1) 哈克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院已創建了16個卓越研究中心

http:\/\/www.huck.psu.edu\/research, 20161125.,包括生物信息學中心,腦、行為與認知中心,細胞動力學中心,化學生態學中心,計算蛋白質組學中心,真核狀態下的基因管理中心,醫學基因組學中心,分子免疫學和傳染疾病中心,分子研究與神經病學中心,分子病理與致癌作用研究中心,運動控製中心,中樞神經係統中心,營養基因學中心,生殖係統與健康中心,RNA分子生物學中心,計數遺傳基因學中心等。這些研究中心在生命科學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中都已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2010—2015年的研究戰略計劃中,研究院在下列研究領域有所突破。

計算機網絡生物係統(Cyberbiosystems):運用現代計算技術(特別是網絡科學)來處理數據,增強洞察健康和生理係統;

基因體學和生物信息學(Bioinformatics and Genomics):使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成為第一個為基因體數據分析開發工具的研究點;

生物醫學和健康科學(Biomedical and Health Sciences):在健康科學領域吸收同行在醫學和社會科學研究中的成果,創建一個綜合性的研究計劃;

傳染病(Infectious Disease):在病原體的演化方麵開發一個新的方案,檢查耐藥性和疫苗的缺陷,尋求演化的證據和解決方案;

植物生物學(Plant Biology):開發承受壓力的綜合工具;

神經科學(Neuroscience):在神經工程學和與SSRI緊密配合開發一套係統工具上發揮優勢。

(2) 材料研究院(MRI)。研究院充分利用大學在材料科學方麵的諸多優勢展開研究,研究者主要為來自工程學院、地球和礦業科學學院及理學院的教師。每年在這個領域投入的研究費用位居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榜首,除學校的投資外,參與的院係也為教師提供核心設施的投資,主要強調教師進行跨學科材料科學的研究。戰略專家已將神經工程學、生物工程學、納米生物學、納米醫學、太陽能和能量存儲等領域的研究納入了2016—2020年的研究戰略計劃中。

電子材料、設備和係統(Electronic Materials, Devices, and Systems):在納米電子學、薄膜設備、微機電係統和能量轉換或存儲設備等方麵將集中最先進的設施和最優秀的教師來研究;

納米技術、納米材料和納米結構(Nanoscience, Nanomaterials, and Nanostructures):納米科學中心將繼續成為研究和調查納米的物理現象、探索應變啟用多鐵性納米結構、半導體\/超導和磁性納米線、光子晶體和纖維、超材料等研究方麵的重心。

光學材料和光子學(Optical Materials and Photonics):光電材料和現象、材料和技術將進一步促進生物醫學超聲、MRI成像、超快的激光成像的發展,細胞生物學以及生物光子學等領域的研究是研究院所追求的;

功能性聚合物(Functional Polymers):電子、光學和電活動聚合物將開發出能量、傳感器和醫學,通過集成這些材料和設備,將在電陶瓷(electroceramics)、鐵電質(ferroelectrics)、寬能隙半導體(widebandgap semiconductors)等方麵有所突破。

(3) 能源與環境研究院(PSIEE),是由大學的一些研究所和中心組成的聯合體,包括:地球和環境係統研究所、環境及自然資源研究所、工程環境研究所、EMS能源研究所、洛克(Rock)倫理研究所、氫能源中心和生物質能中心。研究院與學術單位共同協作,在能源與環境兩個關鍵領域展開研究。PSIEE的戰略優先事項包括:

① 環境領域:

從農業生態係統對珊瑚礁和北極冰的影響來認識氣候變化及其給地球帶來的風險;

綜合地理生態係統,為生命的臨界區開發網絡遙感和建模工具;

綜合區域評估,關注人類自然資源和環境的維度變化;

通過研究健康和環境的關係,認識分子病理學和致癌作用的轉變因素。

② 能源領域:

碳元素整合回收與化石燃料的高級轉換策略;

未來的燃料,如纖維素、太陽能、風能和核能;

能量儲存,包括電化學電池和新的化學燃料;

調查水和能源這些關鍵資源之間的複雜關係和相互作用;

能源效率,從燃料電池和混合動力汽車,再到淨能源(netzeroenergy)建築係統。

(4) 社會科學研究院(SSRI)。SSRI主要是在生物學和行為科學之間充當橋梁作用,研究所由3個中心的活動組成,即兒童、青少年和家庭聯盟(the Children, Youth and Families Consortium, CYFC),解決針對青年和家族不同人群在行為、健康與發展問題上的複雜性;人口研究所(the Popul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PRI),促進了人口科學在多學科領域的研究;調查研究中心(the Survey Research Center SRC),為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社會科學家提供了高質量的、具有成本效益的研究服務。2010—2015年的研究戰略中的幾個關鍵領域:

① 預防問題:促進兒童和家庭的健康和發展;

② 生物基礎行為、健康和發展:基因環境相互作用及神經科學;

③ 社會變革:重點在外來移民(immigration)和智能空間(smart spaces)方麵;

④ 創造新的研究方法:新的測量、分析方法及模型。

(5) 網絡科學研究院(ICS)。因認識到計算機學科所具有的巨大潛能是其他任何部門所無法比擬的,網絡科學研究院於2007年由副校長研究辦公室和許多院係共同資助成立。它的使命是提升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計算機網絡科學在國際、國內的地位,通過擴大計算機網絡的內在核心基礎,將能源和環境問題、生命科學、材料和社會科學等推向尖端領域的研究,通過開發核心計劃方案包括複雜的網絡、元模型和網絡監察係統等來促進自身的發展。例如傳染病動態分析研究、能源產生和分布研究、虛擬社區學習研究等等就可以運用複雜的網絡係統來進行。

(6) 人文學科研究院(IAH)。人文學科研究院的基金是由副校長研究辦公室(OSVPR)與文學院、藝術學院和建築學院合作共同提供的。它在許多方麵都取得了成功,包括2002年美國國家人文基金會(the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 NEH)授予的挑戰基金獎,對具有高效競爭力的五大方麵(跨學科教師團隊、教師個人獎、教員實習、研究生夏季實習和跨學科群體)又增加了3項新的基金信貸信息(短期客座教授、橋接教室和論文獎學金),研究所針對3個方案(認識魔法與藝術、為中學教師開設的夏季研討會和人文學科公眾人物)又添加了2個尖端類方案(獎勵在藝術和人文學科研究上有傑出貢獻者)以及與賓州州立大學出版社協作出版的一係列著作。

IAH更進一步的目標是:

① 集聚國際國內知名學者和藝術家;

② 支持國際研究,舉辦國際\/全球性會議,通過座談會或其他措施來啟動對話,促進人們更好地理解弱勢群體;

③ 通過賓州州立大學出版社啟動係列人文學科書籍的出版,包括編輯所收集的相關論文;

④ 增加參加演講、音樂會、表演和展覽的機會,可通過IAH播客、網絡帖子、電視廣播和其他容易普及的形式;

⑤ 聯合藝術和人文學科,旨在加強藝術與人文研究機構的聯係,為參與研究院的教師和研究生提供新的資金和交流的機會。

第九章劍橋大學

〖MZ(1〗第九章劍橋大學〖MZ)〗

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是英語世界裏成立的第二所古老大學,也是世界上現存第四古老大學。劍橋大學位於英國倫敦北50英裏的劍橋郡,學生占據該郡近20%人口;劍橋大學占地500餘畝,較古老的學院多位於市中心和康河兩岸,學校主要分為阿登布魯克區、唐寧區、曼丁利\/格頓區、新博物館區、老阿登布魯克區、老校區、銀街\/磨坊裏區、西季威克區、劍橋西區9個校區。劍橋大學共有31個自治學院(colleges),包括3個女子學院和2個專門的研究生院;共有150餘個科係與研究機構,分屬6個主要的學會(schools),分別是:藝術與人文、生物科學、臨床醫學、人文和社會科學、物理科學、技術。

Structur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EB\/OL]. http:\/\/www.cam.ac.uk\/abouttheuniversity\/howtheuniversityandcollegeswork\/structure, 20160915.

劍橋大學的排名一直領先世界。2016—2017年《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頒布的世界大學排行榜上,劍橋位列第5。

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ies Rankings 20162017[EB\/OL]. http:\/\/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uk\/worlduniversityrankings\/, 20170701.

它也是世界上獲諾貝爾獎人數最多的學校(至2012年有89位)。劍橋大學因其卓越的學術研究地位在世界上享有廣泛聲譽,如牛頓、經濟學上的劍橋學派等至今影響深遠。劍橋大學主要優勢學科有:生命科學和生物醫學、藝術和人文科學、技術專業、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獸醫學、城鎮規劃和景觀設計、神學和宗教研究、社會學、政治學、心理學、俄語及東歐語言、物理和天體學、會記與金融、人類學。

百度百科.劍橋大學[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13714.htm, 20160916.

〖MZ(2〗一、辦學理念與人才培養目標〖MZ)〗

〖MZ(3〗(一) 辦學理念〖MZ)〗

劍橋大學是一所曆史悠久、學術成就卓越的大學,哈維在此發現血液循環的奧秘,培根在此提出“知識就是力量”,牛頓在此建立經典力學理論體係,達爾文在此創立進化論,大名鼎鼎的卡文迪什實驗室、盧瑟福原子模型、麥克斯韋爾方程等等,無一不是和劍橋大學的辦學理念聯係在一起的。劍橋大學以“在最卓越的水平上通過教育、學習、研究來奉獻社會”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The universitys mission and core values[EB\/OL]. http:\/\/www.admin.cam.ac.uk\/univ\/mission.html, 20160916.

作為自己的使命,把“表達與思想的自由;來自辨別的自由”作為自己的價值觀。理性訓練和人格塑造的自由教育思想是劍橋一貫奉行的教育理念。其核心內容是強調獲取知識和發展智慧是教育唯一和最高的目的,倡導原創性研究,提倡厚積而薄發,反對急功近利的教育功利主義。

1. 自由的“紳士教育”

劍橋大學被稱作沒有圍牆的大學,這是劍橋大學自由屬性的外在表現。而劍橋大學自由的核心是堅持自由的紳士教育。從中世紀開始,劍橋大學就形成了自由教育和基督教結合的教育模式。這種模式是歐洲的自由主義教育傳統與洛克的紳士教育的結合,非常注重學生的品德修養教育,把德行作為教育的第一位。

劍橋大學一方麵堅持奉行自由教育理念,強調對學生的理性訓練和人格塑造,將獲取知識和發展智慧作為教育的唯一和最高目的,倡導原創性研究,提倡厚積而薄發,反對急功近利的教育功利主義;另一方麵,劍橋大學堅持了洛克的“紳士教育”的教育理念,強調塑造人的良好人格,重視理性訓練。

自由教育和紳士教育的結合,塑造了劍橋大學與眾不同的精神。劍橋大學一貫重視人的理性訓練和人格塑造。在教育目的上,它著重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重視創造性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相對於知識的獲得,在教學目標上,它更重視智力的發展;在課程和專業設置上,它重視學術性的專業與課程,關注教育目的的內在性,要求追求知識的本身價值;在教學內容上,它注重博才而非專業人才的培養。這些反映了劍橋大學注重自由教育、重視知識的內在價值、強調發揮個人才智和潛力的傳統。20世紀70年代以後,即使在劍橋大學涉足科研開發,出現“劍橋現象”時,它也沒有因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而丟棄自身的傳統,而是將應用和開發研究融於已有的學術傳統之中。“自由教育理念以及因此而形成的博大深厚的知識體係、獨立自由的學術傳統熏陶了一代代劍橋大學學子,使他們不僅素質優良,學術能力,尤其是質疑創新力出類拔萃。這正是劍橋大學成為諾貝爾獎搖籃的主要原因。”

別敦榮,隆芳敏.劍橋大學的發展曆程、教育理念及啟示[J].現代大學教育,2011(4):3641.

2. 自由而自治的教育

學術自治是西方大學同樣也是劍橋大學重要的品質。劍橋大學的學術自治可以從它的學校結構看出來。劍橋大學實行的是學院製和導師製。劍橋大學有31個自治學院,學院有自己的管理體製和財產資金製度。獨立的管理體製和經濟製度保證了劍橋大學的自治。

自治是西方大學的傳統。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著名的大學幾乎都由民間團體創辦,在財政和學校管理上也基本獨立於中央和地方政府,堪稱自治的高等教育。英國頒布的《1988年教育改革法》製定了依據教育質量資助經費的政策,試圖通過政府撥款,對大學實施間接影響,但是政府不能直接控製大學的內部事務,而且英國的大學也不希望政府插手其大學的內部事務。

3. 以學生為本的教育

曾任劍橋大學校長的瑞查德(Alison Richard)認為,“劍橋能夠成為世界一流大學,能幾次改變世界,就是依靠培養的學生。學生的培養質量反映了大學的辦學質量。大學存在的原因就是培養學生”

劉永章.劍橋大學學生培養與服務的經驗及啟示[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5(9):104107.。

劍橋大學的理念是大學因培養學生而存在。

在學生培養上,劍橋大學實行的是學院製和導師製。學生在學院中與來自不同學科背景的學生朝夕相處,在擴大自己視野的同時,活躍思想,開發創新思維。劍橋大學的學生入學時,“學院指派一名導師或視需要情況選派1—2名課程導師,導師每周輔導學生一次,地點一般在導師辦公室、宿舍或在校園大小酒館裏,邊討論邊喝咖啡,既輕鬆又和諧”

劉麗芳.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導師製略述[J].交通高教研究,2004(1):2627.

。劍橋大學和諧的師生關係被美國學者亞伯拉罕·弗萊克斯納(Abraham Flexner)稱為世界上最有效的師生關係。

劍橋大學有一個下午茶的傳統,下午茶是由校方出資安排教授們一塊吃點心、喝茶、聊天的一種休閑形式,喝咖啡則是師生之間或學生之間一種十分隨意的交流方式。學生課間休息、師生間討論問題常常就在校園中的小咖啡店或是辦公樓內的走廊上進行。表麵上看來這種帶有浪漫色彩且隨意悠閑的形式隻不過是緊張工作之餘的一次短暫休息,但這種輕鬆愉快的聚會往往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事實證明,它往往是思想火花的搖籃,許多重大的科學發現其最初的創意便萌芽於劍橋的下午茶。亞曆克·布羅尼斯校長曾戲言:“瞧,喝下午茶我們就喝出了60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導師製保障了學生充分的學習自由,學生可以在導師的指導下根據自身的特點構建自己的知識能力係統。

4. 求真求實的鑽研精神

求真求實的精神可以從劍橋大學的曆史看出來。在中世紀的黑暗下,牛頓提出了經典力學理論,哈維提出了人體血液循環的秘密,達爾文在謾罵聲中提出了進化論……劍橋大學求真求實,不畏強權追求真理的傳統成為它攀越科學高峰的基石。劍橋大學注重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探究精神來提高教育效果,劍橋的教育理念堅信主動性與探究性之間有密切的關係。在課堂教學中,劍橋的教師注重誘導,啟發學生充分地各抒己見、提問,甚至難倒教師。劍橋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民主、愉快、沒有任何壓抑的學習氛圍,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點。劍橋大學在民主的氛圍中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求真求實的精神。

〖MZ(3〗(二) 人才培養目標〖MZ)〗

1. 理性與品德兼備的紳士

自由教育和基督教的結合,造就了劍橋大學經典的傳統學生培養目標:劍橋大學要培養理性和品德兼備的紳士。

一方麵,劍橋大學要培養世界一流的科學技術人才和社會人才。劍橋大學一直認為培養不出世界一流人才就失去了世界一流的地位,所以非常注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另一方麵,劍橋大學秉持著自己的傳統,不僅要求學生具備專業的技能和知識,同時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品德和人格。在劍橋,隻有理性和品德兼備的學生才算是一流的社會人才。

2. 為社會服務的創新人才

如果說理性與品德兼備的紳士是劍橋傳統的人才目標,那麼為社會服務的創新人才則是劍橋現代的人才目標。劍橋大學強調用創新來服務社會。萊謝克·博裏塞維奇(Leszek Borysiewicz)曾提到:創新是關鍵,這不僅僅是為了應對當前的經濟狀況,更是為了未來的幸福、繁榮和安定。在每年的年報中,劍橋都會強調實驗室中的創新如何幫助眾多的國家應對當前存在的困難,包括幫助沿岸的居民防止洪災、用移動通信手段來促進公民管理、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等等。劍橋培養的學生要能夠用創新的思維服務社會。博裏塞維奇還認為劍橋最大的貢獻來自基礎領域的理念和發現對創新和技術爆發性的作用,而這些貢獻都來自學術卓越與自治。劍橋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傳統與現代的結合,是自由的紳士與為社會服務的創新人才的結合。

〖MZ(2〗二、人才資源開發與師資隊伍建設〖MZ)〗

〖MZ(3〗(一) 師資隊伍狀況〖MZ)〗

劍橋大學的員工一直維持在9000名左右,包括純學術人員、學術相關性人員、合同研究人員、技術人員、文書和秘書人員、體力勞動者與雇傭人員。

表91劍橋大學2012—2014年人員數據表(單位:人)

員工類別2014年7月2013年7月2012年7月

純學術人員164916161596

學術相關性人員169515591409

合同研究人員370734703118

技術人員117111491090

文書和秘書人員168016011535

體力勞動者與雇傭人員443428414

總數1034598239162

資料來源:http:\/\/www.admin.cam.ac.uk\/offices\/planning\/information\/statistics\/facts\/poster2015.pdf, 20160917.

劍橋大學的師資隊伍中,各類型教師的人數非常穩定,純學術的教師維持在1600名左右,學術相關性教師維持在1500人左右。在教師隊伍中,比例最大的是合同研究人員,維持在3500人左右,並且在逐年呈遞增。

圖91劍橋大學2014年學校教職人員數據圖

資料來源:http:\/\/www.cam.ac.uk\/system\/files\/cu_annual_report_2014.pdf, 20160917.

根據2014年劍橋大學的員工調查,如圖91所示,劍橋大學的教職構成主要分為四大類:純學術人員、學術相關人員、研究者、助理人員。

〖MZ(3〗(二) 高層次人才引進的政策與製度〖MZ)〗

劍橋大學通過一係列的政策引進人才,保證了其科研和學術處於世界級水平地位。為了吸引優秀的人才,劍橋大學為期望在劍橋大學工作的人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務。劍橋大學為教師提供了優厚的待遇、廣泛的學習機會以及吸引人的環境。

1. 友好的家庭支持

劍橋大學為員工提供了友好的家庭支持,為從事科研和教學的員工解決後顧之憂。例如,有孩子的工作人員可以獲得兒童保護證明,可以通過兒童保護辦公室獲得2個護士的照顧和假期遊玩計劃。這項措施幫助劍橋的員工實現了工作與家庭之間的平衡。

2. 財政支持

劍橋大學的教師和員工可以獲得良好的財政益處,例如劍橋的員工可以獲得當地或國內超過1700項折扣服務,包括醫療和交通。

劍橋大學通過一係列的社會保險和保障製度保障員工的權益,總共包括4個項目。劍橋大學為純學術人員或學術相關人員提供了共享公正計劃,這項計劃旨在為新進的員工提供財政支持,幫助他們配置生活必需品。

除了以上的優厚政策和製度,在健康、娛樂以及個人職業發展等方麵,劍橋大學也提供了極其完備的條件,吸引人才。由此可以看出,劍橋大學的人才引進工作做到了細致入微。

〖MZ(3〗(三) 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政策和製度〖MZ)〗

在人才的培養方麵,劍橋大學為教師、科研人員以及其他員工安排了職業開始項目(Career Start Program)和職業道路計劃(Career Pathways Project),為員工提供了有益的職業支持。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Career[EB\/OL]. http:\/\/www.admin.cam.ac.uk\/offices\/hr\/staff\/benefits\/careers.html, 20160917.

職業開始項目(Career Start Program)針對的是正在劍橋工作的助理人員,幫助他們鍛煉技能、獲得經驗和資質,以更加勝任當前的工作,促進他們的職業發展。

職業道路計劃(Career Pathways Project)是為員工將來的事業道路做好規劃,同樣也使個人和管理人員辨明當前發展的需要,以適應當前的工作角色。

此外,劍橋大學還為擔任助教和具備一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提供了長期的個人發展計劃。有需要的人員可以向機構領導(heads of institution)申請,獲得9個月的無薪離職的專業學習和研究機會。

〖MZ(3〗(四) 人力資源共有機製〖MZ)〗

劍橋大學的人力資源共有機製體現在兩個方麵:管理與科研。

1. 管理上的人力資源共享

劍橋大學實行的是聯邦製和學院製相結合的管理模式。大學隻有一個中央的管理機構,提供管理和後勤服務。各個學院主要負責教學和科研,同時各個學院有自己的內部管理機製。這樣就形成了一種以大學為中心的學院自治製度,管理和後勤保障的資源是各個學院所共享的。這樣不僅提高了學校管理的效率,同時也提高了各個學院的自主權,促進了學院的自主發展。這種資源共享政策是劍橋大學在資源分配和管理上的創舉。

2. 科研上的人力資源共享

劍橋大學的人力資源共有機製集中體現在科研的大平台上。劍橋大學的科研是由6個主要學會(schools)下的139個科研機構組成的。劍橋大學為了在戰略性的科研項目中取得領先地位,將科研人員在學院和各個研究所中進行調配。這樣,需要多學科的科研項目就可以同時運用各個學科的科研人員。同時,劍橋大學還與學校之外的公共機構以及企業建立了科研關係,一項科研是由學校和企業或是公共機構同時進行的。例如,醫學上的臨床研究通常是由劍橋與當地的醫院同時進行的。

這種人力資源的共有機製提高了科學研究的效率和科研成果的實際應用與轉化的速率。

〖MZ(3〗(五) 教師績效多維考核方法〖MZ)〗

劍橋大學有完善的教師考核和發展政策,目標是提高教師工作效率、促進教師職業發展。教師的考核和發展涉及教師的發展路徑以及發展障礙的清除。這項政策幫助教師了解自己的職責,並且通過定期的正式討論幫助教師達到職業要求。教師的考核和發展主要分為3個關鍵階段:準備階段、討論階段、記錄階段。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Staff review and Development[EB\/OL]. http:\/\/www.admin.cam.ac.uk\/offices\/hr\/policy\/appraisal\/information_sheet.pdf, 20160918.

1. 準備階段

在準備階段,教師需要準備上次考核後的個人進步信息,思考自己的成功之處以及困難,並且了解到該學習哪些課程為將來做打算。教師要勾勒出自己未來的個人和專業計劃,自己的當前和長期的需求。這些問題都是考核者需要考核的一部分。

教師要準備以下幾點:

① 與自己選定的考核者確定考核時間;

② 評估自己的進步狀況,包括最近的成就與責任;

③ 考核者會告知教師應該準備哪些材料,包括個人履曆、工作職責列表、往年的評估記錄;

④ 考核者會準備一份完全類似的教師進步回顧。

2. 討論階段

考核會議是在教師和考核者之間進行的,對記錄的進步狀況以及未來所需要的培訓和發展需求進行討論,並且要基於教師所在機構的目標,形成一份行動計劃。

教師需要做以下準備:

① 與考核者會麵;

② 根據目標討論自己的進步,下一階段的發展需求和計劃;

③ 同意考核的行動結果,並允許會後的記錄。

3. 記錄階段

教師所有的成就、訓練以及發展需求和計劃需要在考核會議後進行記錄,正式的記錄被作為下一次考核的起點。

教師需要做以下準備:

① 確定協商的行動計劃和記錄培訓需求;

② 確定自己和行動者進行了恰當的評估;

③ 確保教師和行動者了解到考核的整個內容並且簽名,並且送到管理機構,備份要保留在機構當中。

劍橋大學的考核方式是一種民主和細致的考核方式。它是基於教師成長的個性化的考核方式,基於機構的總體目標,對教師的個人目標和進步進行細致的考核。這種完全個性化和人性化的考核方式對促進教師的成長和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MZ(2〗三、國際化狀況〖MZ)〗

〖MZ(3〗(一) 師生國際化〖MZ)〗

劍橋大學有超過4000名的學生是來自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和地區,其中本科生中留學生的比例超過10%,他們來自世界上120多個國家和地區。

表92劍橋大學海外學生構成(單位:人)

學生人數

時間本科生(UG)研究生(PGT)研究生(PGR)總數

2010—2011年123971119063856

2011—2012年118075318163749

2012—2013年124380518933941

2013—2014年132182919574107

資料來源: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Fact And Figures 2012[EB\/OL]. http:\/\/www.admin.cam.ac.uk\/offices\/planning\/information\/statistics\/facts\/poster2012.pd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Fact And Figures 2013[EB\/OL]. http:\/\/www.admin.cam.ac.uk\/offices\/planning\/information\/statistics\/facts\/poster2013.pd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Fact And Figures 2014[EB\/OL]. http:\/\/www.admin.cam.ac.uk\/offices\/planning\/information\/statistics\/facts\/poster2014.pd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Fact And Figures 2015[EB\/OL]. http:\/\/www.admin.cam.ac.uk\/offices\/planning\/information\/statistics\/facts\/poster2015.pdf, 20160918.

表93劍橋大學的學生構成情況(單位:人)

學生類別(按種族)本科生人數本科生百分比研究生人數(N)研究生百分比

孟加拉國310.3%270.3%

非洲黑人800.7%911.1%

加勒比海黑人210.2%120.2%

中國人9237.7%103813.0%

印度人3963.3%3374.2%

混血人種4784.0%3244.1%

其他的非白人3833.2%5526.9%

巴基斯坦人900.8%740.9%

白種英國人897675.0%516464.8%

不知種族的人5704.8%3444.3%

總數119487963

資料來源: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Equality & Diversity Information Report 20112012[EB\/OL]. http:\/\/www.admin.cam.ac.uk\/offices\/hr\/equality\/reports\/20112012.pdf, 20160918.

表93所示,在劍橋大學的學生構成中,英國本土的學生比例最大,其中75%的本科生、64.8%的研究生是來自英國本土的白人。來自海外的學生中,中國的學生最多,其次是印度學生。在本科生中,中國學生占了7.7%,是非英國本土學生占比最高的,印度學生占了3.3%。在研究生當中,中國學生占了13%,其次是印度學生,占了4.2%。此外,劍橋大學2013—2014年度報告表明,黑人和少數民族的學生占本科生人數的23.2%,研究生中,黑人和少數民族的學生占33%。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Equality & Diversity Information Report 20132014[EB\/OL]. http:\/\/www.equality.admin.cam.ac.uk\/files\/equality_and_diversity_information_report_201314.pdf, 20150716.

劍橋大學的學生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融合,而且劍橋大學還招收了少量的非洲學生,進一步促進了學生的多樣化和國際化。

表94劍橋大學的員工構成情況(單位:人)

人員類別(按種族分)人數百分比

阿拉伯140.1%

孟加拉國80.1%

印度人2031.9%

巴基斯坦人200.2%

非洲黑人340.3%

加勒比海黑人210.2%

中國人2932.7%

混血人種1171.1%

其他的亞洲人1481.4%

其他黑人100.1%

其他種族750.7%

白種英國人562252.4%

其他白人199518.6%

不知種族的人217520.3%

總數10735100%

資料來源:表格轉譯自Equality & Diversity Information Report 20132014[EB\/OL]. http:\/\/www.equality.admin.cam.ac.uk\/files\/equality_and_diversity_information_report_201314.pdf, 20160919.

由表94所示,劍橋大學的人員構成中,本土人員為5622人,占總人數的52.4%,其他非英國人占了總人數的47.6%。其中,中國工作人員達到2.7%。劍橋大學的人員構成非常多樣化,國際化水平非常高。教學人員以及其他工作人員的多樣化,為劍橋大學的學生創造了極為多樣化的背景。在全球化的今天,劍橋大學在學生和教學人員的多樣化、全球化和國際化等方麵領先一步,為科技和文化創新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條件。

〖MZ(3〗(二) 辦學國際化〖MZ)〗

劍橋大學與世界上多個國家和地區合作辦學。非洲、北美和亞洲等地區都有劍橋與這些地區和國家合作辦學的項目。

非洲有2個國家的大學與劍橋大學有合作辦學項目,分別是加納和烏幹達。劍橋大學和加納大學及烏幹達的馬凱雷雷大學建立了劍橋—非洲研究卓越合作項目(CambridgeAfrica Partnership for the Research Excellence, CAPREx),這個項目的主要目標是增強非洲合作大學的研究和管理能力,以及幫助非洲的一些合作項目,包括人與動物健康以及教育。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Africa[EB\/OL]. http:\/\/www.cam.ac.uk\/abouttheuniversity\/internationalcambridge\/cambridgeandtheworld\/internationalresearch\/africa, 20160919.

劍橋大學與巴西和拉美一直存在合作關係,這種合作關係可以追溯到50多年前。1966年,劍橋大學在拉美建立了拉美研究中心(the Centre of Latin American Studies),開設哲學碩士課程,並為博士學生提供指導。這個研究中心的文獻超過12000冊。在巴西,劍橋企業(Cambridge Enterprise)與巴西的高等教育部門合作,共享技術轉換的實踐經驗。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Latin America[EB\/OL]. http:\/\/www.cam.ac.uk\/globalcambridge\/regionalfocus\/latinamerica, 20160919.

劍橋還與巴西的學校有其他的合作,包括多種傳染病、植物、生物、能源以及工業。

劍橋大學與印度的合作關係可以追溯到約150年前,尼赫魯、甘地、辛格都曾在劍橋接受過教育。目前,劍橋大學與印度的合作項目涵蓋了公共健康、商業、創新以及技術,劍橋大學與印度的個人和機構的合作項目達到了260多項。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India[EB\/OL]. http:\/\/www.cam.ac.uk\/globalcambridge\/regionalfocus\/india, 20160919.

劍橋大學與中國的合作關係可以追溯到130年前。中英最早的專業合作關係建立於1888年,徐誌摩也是劍橋的傑出中國校友。目前,劍橋的留學生中,中國的學生是第二多的,有750名。在合作辦學方麵,劍橋大學與南京大學建立了建築學與城鎮化的合作平台,劍橋與北京大學是研究型大學的國際盟友。劍橋大學在北京有官方的辦公室,在上海、香港、廣州等都有分支。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China[EB\/OL]. http:\/\/www.cam.ac.uk\/globalcambridge\/regionalfocus\/china, 20160919.

劍橋大學與美國的合作關係可以追溯到約4個世紀前。劍橋的校友約翰·哈佛建立了現在的哈佛大學。目前有超過600位美國留學生在劍橋學習。劍橋與美國的國家航天局以及美國藥物管理局都有合作,與麻省理工學院建立起了劍橋—麻省理工研究院,雙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和交換項目。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Africa[EB\/OL]. http:\/\/www.cam.ac.uk\/abouttheuniversity\/internationalcambridge\/cambridgeandtheworld\/internationalresearch\/unitedstatesofamerica, 20160921.

除了以上的國家之外,劍橋大學還與中東和亞洲的其他國家建立了長期的合作和交流關係。

〖MZ(3〗(三) 科研國際化〖MZ)〗

劍橋大學的科研和研究機構由6個主要的學會組成,每個學會由許多學術上相關的科係和研究機構組成,並由一個議會監督各個學會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劍橋大學與世界上很多國家的著名大學都有交流和科研的合作項目。例如,劍橋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就建立起了強強聯合的姊妹學校關係。20世紀,英國政府為了提高國家的競爭力,撥專款支持劍橋大學與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建立全麵的合作與交流關係。1998年11月18日,劍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院(the CambridgeMIT Institute)在劍橋大學隆重掛牌,

王雁,孔寒冰,王沛民.世界一流大學的現代學術職能——英國劍橋大學案例[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2(1):2733.

至今已有20年的合作和交流曆史。自2000年起,劍橋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每年各送約30位品學兼優的大三學生到對校進行一整學年(9個月)的學術交流。此政策使劍橋學生學習到麻省理工世界頂尖的科學技術,麻省理工學生領略到歐洲曆史悠久的人文氣息。每年有上百名學生申請各校的30位名額,競爭相當激烈。麻省理工也是劍橋大學唯一開放交換學生的姊妹校。

維基百科.劍橋大學[EB\/O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9%91%E6%A1%A5%E5%A4%A7%E5%AD%A6, 20160921.

2006年的11月,麻省理工學院與劍橋大學合作的研究團隊“楬櫫”一項名為“靜音噴射機倡議”的計劃,徹底改變了客機的概念設計。客機不僅更省油,而且還安靜無聲,使機場附近居民不再飽受飛機起降噪音折磨的痛苦。“靜音噴射機”可以運送215名乘客,預計在2030年時加入航空界。這架客機的噪音從機場外聽起來,大約像洗衣機或其他家電的噪音。

維基百科.劍橋大學[EB\/O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9%91%E6%A1%A5%E5%A4%A7%E5%AD%A6, 20160921.

諸如此類的強強聯合的學術交流和合作為創新和學術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生態係統和條件,這也是劍橋大學成為世界頂尖學校的保障條件之一。

〖MZ(3〗(四) 課程國際化〖M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