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教學和研究:結合與平衡440
五、以學生為中心的本科教育——培養卓越人才的核心環節441
(一) 科學與人文並重的本科教育 442
(二) 普適性和個性化相結合的通識課程442
(三) 全方位、立體化的學習支持係統443
六、充足的辦學經費——保持良性循環的物質條件444
(一) 政府的科技政策與撥款資助444
(二) 學術優先的經費投入445
七、完善的質量監控與管理——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保障445
(一) 先進的戰略管理機製446
(二) 高水平的質量評價保障體係446
八、高效的校企合作與社會服務——促進產學研融合的主要平台447
(一) 科技園區:大學的創新創業園區447
(二) 社會服務:大學對社會的正向功能448
後記451
世界一流大學案例研究:高質量的秘密
第一章發達國家與世界一流大學
〖MZ(1〗第一章發達國家與世界一流大學〖MZ)〗
我們都很羨慕甚至神往世界一流大學,但是它們並不是創校一開始就是世界一流大學的,它們都經曆了漫長甚至艱難的曆史發展,才逐步成為世界一流大學。那麼,世界一流大學究竟是怎樣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這是非常值得我們研究的、擺在我們麵前的一個重大課題。客觀而言,世界一流大學的發展是由很多方麵的因素共同促成的,比如卓越校長的遠見卓識和領導力、寶貴的曆史機遇、社會和國家的需要,以及良好的政治和法律製度。本章我們將以發達國家與世界一流大學為主題進行分析,以期為我國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提供一些啟發。
〖MZ(2〗一、美國與其世界一流大學〖MZ)〗
美國的建國曆史沒有其世界一流大學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的曆史長。在美國《獨立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1776年7月4日發布前,哈佛大學的前身哈佛學院(哈佛學院1780年被馬薩諸塞州議會升格為哈佛大學)就已經建校長達140年了,耶魯大學的前身耶魯學院(耶魯學院1864年被康涅狄格州議會升格為耶魯大學)也已經建校75年了。在美國建國85年後,麻省理工學院建校。再過了30年後,斯坦福大學和加州理工學院於同一年建校。所以,美國與其世界一流大學的關係是相當有趣的,值得我們好好深入研究。
〖MZ(3〗(一) 美國建國前的哈佛、耶魯〖MZ)〗
在美國建國前,當時英國在北美洲新英格蘭(New England)和其他地方建立的殖民地均沒有世界一流大學——那時的世界一流大學是英國的老牌大學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因此,本小節仍然把哈佛和耶魯納入其中,一方麵是為了便於與後麵美國建國後哈佛、耶魯、斯坦福、麻省理工、加州理工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在時間延續和發展邏輯上對應起來,特別是理順這些世界一流大學的發展史;另一方麵也是為了用曆史事實高度凸顯哈佛和耶魯這樣的世界一流大學,雖然殖民地當局的確在它們的誕生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但其後它們成為世界一流大學,並不是在殖民地當局以及後來的美國聯邦和州的幫助下建設起來的——認識到這一點非常重要。
1. 美國建國前的哈佛
1636年10月28日,英國位於北美洲的殖民地新英格蘭馬薩諸塞灣長官與公司的大法院與普通法院(Great and General Court of the Governor and Company of the Massachusetts Bay in New England)通過投票決定,總共撥款400英鎊(籌建200英鎊,建成後再給200英鎊),在當地籌建一所學校或學院(schoale or colledge)。
1637年11月15日,這所學院在新湯尼(New Towne)被組建。剛開始的時候,它被稱為“新學院”(New College)或者“位於新湯尼的學院”(the college at New Towne)——沒有正式的校名。
1638年5月2日,新湯尼被馬薩諸塞灣殖民地當局更改為新名坎布裏奇(Cambridge)。9月14日,與坎布裏奇一河之隔的查爾斯頓(Charleston)的牧師、1635年碩士研究生畢業於英格蘭劍橋大學的約翰·哈佛(John Harvard)在英年早逝前留下遺囑,將其價值779英鎊的一半資產和收藏的全部400多本圖書無償捐贈給“新學院”。
1639年3月13日,為了紀念在學院成立初期給予學院非常慷慨的支持、英年早逝的約翰·哈佛牧師,新英格蘭馬薩諸塞灣長官與公司的大法院與普通法院投票通過決議,將“新學院”更名為哈佛學院(Harvard College)。John Harvard (clergyman)[EB\/O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hn_Harvard_(clergyman), 20160930.
1650年5月30日,新英格蘭馬薩諸塞灣長官與公司的大法院與普通法院給哈佛學院頒發了一份特許狀(Charter),學院由此成為法人機構,名為“哈佛公司”(Harvard Corporation)。經過2010次、條、處修正,這一特許狀直到現在仍然有不可侵犯的法律效力。Th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Historical Facts[EB\/OL]. http:\/\/www.harvard.edu\/aboutharvard\/harvardglance\/history\/historicalfacts, 20160930.Harvard University[EB\/O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arvard_University, 20160930.Th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Harvard University. Charters and legislative acts relating to the governance of Harvard, 16501814: an inventory[EB\/OL]. http:\/\/oasis.lib.harvard.edu\/oasis\/deliver\/~hua10011, 20160930.“哈佛公司”今天的正式全名為“哈佛學院校長與校友”(th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1693年,位於英國北美洲殖民地的第二所高等學府威廉與瑪麗學院(College of William & Mary)在維吉尼亞(Virginia)誕生。College of William & Mary. History & Traditions[EB\/OL]. http:\/\/www.wm.edu\/about\/history\/index.php, 20151130.College of William & Mary[EB\/O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llege_of_William_%26_Mary, 20160930.1701年,位於英國北美洲殖民地的第三所高等學府耶魯學院在英國殖民地康涅狄格(Connecticut)建校。這兩所學院的出現,使受英國古老大學傳統影響較深的哈佛學院有了夥伴和強大的競爭對手。
1727年,為了順應北美產業革命的勢頭興起,滿足新興的工商業對應用科學的需求,以宗教和人文為主的哈佛學院設立了數學和自然科學的教授職位。之後,哈佛學院還置備了一批科學儀器和設備,教授們用實驗的方法向學生講授天文、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知識。哈佛學院還在數學領域內設立了測量術和航海術等技術學科。
2. 美國建國前的耶魯
耶魯的起源與哈佛的起源非常相似。
1701年10月9日,同樣位於新英格蘭的英國殖民地康涅狄格的大法院(the General Court of the Colony of Connecticut)通過了《一項建立一所學院學校的自由法案》(An Act for Liberty to Erect a Collegiate School),以使青年“可以學習藝術和科學……為教會和國家服務”。受托管理這所“學院學校”(Collegiate School)的牧師從他們珍藏不多的圖書中拿出40本作為學校的建校資本。開始的時候,由於“學院學校”沒有校舍,學生分散在康涅狄格的幾個地方學習。幾經搬遷後,托管人於1716年投票將學校遷至紐黑文(New Heaven),亦即現址。
1718年,經過代表“學院學校”校長塞繆爾·安德魯(Samuel Andrew)和康涅狄格殖民地長官格登·索頓斯托爾(Gurdon Saltonstall)的新英格蘭清教徒牧師康頓·馬瑟(Cotton Mather)的聯係與說服,威爾士的富有商人、英國東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駐南印度東岸城市馬德拉斯(Madras,今天為印度泰米爾納德邦首府金奈[Chennai])聖喬治堡(Fort St George)的長官伊萊休·耶魯(Elihu Yale),向這所新建不久的“學院學校”捐贈了9捆總價值560多英鎊的貨物、417本書籍,以及當時英國國王喬治一世(King George Ⅰ)的肖像與紋章。Elihu Yale[EB\/O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lihu_Yale, 20161003.這對當時尚處起步階段的學校來說簡直就是雪中送炭。值得注意的是,伊萊休·耶魯的父親大衛·耶魯(David Yale)是紐黑文的首批定居者。伊萊休·耶魯本人也出生在康涅狄格首府波士頓(Boston)。為了感謝伊萊休·耶魯的慷慨捐贈,康涅狄格殖民地大法院於是通過決議,當年即把“學院學校”更名為“耶魯學院”(Yale College)。Yale University. Traditions & History[EB\/OL]. http:\/\/www.yale.edu\/aboutyale\/traditionshistory, 20161003.Yale University[EB\/O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Yale_University, 20161003.
〖MZ(3〗(二) 美國建國後的一流大學〖MZ)〗
1. 美國的聯邦分權製與聯邦的教育權
按照美國憲法——《美利堅合眾國憲法》(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簡稱U.S. Constitution,《美國憲法》)的規定,美國的國家政治體製為聯邦分權製。在1787年9月15日費城製憲會議(Philadelphia Convention)上通過,並在此後不久被當時美國擁有的13個州的特別會議批準的《美利堅合眾國憲法》規定,聯邦權力高於各州權力,聯邦擁有軍事和外交專有權,各州可以在不違背憲法的前提下製定地方法規,有很大的自主權。
1789年9月25日,美國國會一口氣通過了十條憲法修正案——它們被通稱為《權利法案》(Bill of Rights),作為《美國憲法》的補充條款,並於1791年12月15日得到當時9個州的批準開始生效。其中第十條修正案明確規定:“本憲法未授予合眾國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權力,分別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EB\/O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United_States_Constitution, 20161003.
美國憲法並沒有授予聯邦包括高等教育在內的任何教育權,所以美國聯邦就自然無權舉辦包括高等學校在內的各種教育機構,也無權以任何形式幹涉包括高等教育在內的全國各種教育及其事務。所以,美國建國後將近100年內沒有設立聯邦教育機構,對教育的管理職能由各州政府、私人機構和宗教團體執行。
但隨後問題就出現了。由於各州的教育發展各自為政,全國教育水平參差不齊,民眾獲得教育機會極不平等——缺少全國教育行政管理機構的弊端越來越明顯。於是,19世紀40年代,年輕的美國教育家亨利·巴納德(Henry Barnard)首次提議成立一個由聯邦政府管理的教育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但由於各州都認為聯邦管理教育侵犯了各州的主權,巴納德的該建議在國會受到多方阻撓。
1867年3月2日,曆經20多年辯論,《教育部法案》在美國國會勉強通過。法案規定教育部為非內閣的獨立機構,長官(commissioner)由總統提名,經參議院同意後任命。Congress of the United States. Act of March 2, 1867, Public Law 3973, 14 STAT 434, which established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EB\/OL]. https:\/\/research.archives.gov\/id\/299821, 20161012.至此,美國建國91年後才第一次有了聯邦政府教育機構。成立初期的該部不設部長(secretary)隻有長官,Act to Establish a Federal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1867[EB\/OL]. https:\/\/federaleducationpolicy.wordpress.com\/2011\/02\/19\/1867acttoestablishafederaldepartmentofeducation, 20161012.而且除長官外僅有3名工作人員,每年經費不超過2000美元。盡管如此,各州隨後仍以違憲為由提出廢除教育部議案。1870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將教育部降格為教育辦公室(Office of Education),並由獨立的部改為內政部(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管理的機構。
近150年來,雖然美國教育部的名稱頻頻改動,地位也發生了多次起伏,隸屬的聯邦政府內閣部也變來變去,但它的具體職能幾乎沒有發生實質性的變化。其作用從開始的很長時間內僅僅隻是收集學校和教學的數據,以幫助美國建立有效的學校係統。我們隻要比較性地看看1867年的《建立教育部法案》(An Act to Establish 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for other purposes)和1979年的《教育部組織法案》(An Act to Establish 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Congres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 Act to Establish 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for other purposes[EB\/OL]. https:\/\/history.nih.gov\/research\/downloads\/PL9688.pdf, 20161013.,就知道美國教育部的職權一直主要局限於資助、研究和確保公民受到平等的教育等服務和管理活動上。特別是根據1979年的《教育部組織法案》,美國教育部被明確禁止對任何教育機構、學校或者學校係統的課程設置、管理或者人事安排進行任何形式的命令、監督或者控製。因此,美國教育部無權任命一個學校的校長,也無權規定教師的職稱和薪水,更無權過問學校的課程安排和教師的教學大綱。
雖然教育權一直都是州權,但美國國會還是以立法的形式努力確保全體國民的受教育權利,並因此賦予聯邦政府一定的教育權,比如通過撥款設立項目引導包括高等教育在內的全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特別是1890年第二個《莫裏爾法》(Morrill Act of 1890)即《1890年農業高校法》(The Agricultural College Act of 1890)通過後,聯邦政府的教育職能擴大不少,教育部負責管理新成立的贈地高校(LandGra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係統。而且隨著職業教育成為贈地高校後的另一個重要的國家任務,美國的聯邦教育權進一步擴大。尤其是聚焦於高中生農業、工業、家庭經濟培訓的1917年《史密斯休斯法》(The SmithHughes Act)和1946年《喬治巴登法》(The GeorgeBarden Act)的通過,讓聯邦擁有了更大的教育權。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至20世紀70年代,美國聯邦政府的教育權急速膨脹。特別是1941年的《蘭厄姆法》(The Lanham Act)、1944年的《退伍軍人法》(Servicemens Readjustment Act, G. I. Bill)、1950年的《影響援助法》(The Impact Aid Laws)、1958年的《國防教育法》(The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ct, NDEA)、1964年的《民權法第六條》(Title VI of the Civil Rights Act)、1965年的《初等和中等教育法》(The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ct, ESEA)與《高等教育法》(Higher Education Act, HEA)、1972年的《教育修法第九章》(Title Ⅸ of the Education Amendments)、1973年的《康複法之504部分》(Section 504 of the Rehabilitation Act)、1974年的《平等教育機會法》(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Act, EEOA)、1975年的《所有殘障兒童教育法》(Education for All Handicapped Children Act, EAHCA),以及1978年的《保護兒童權利修正案》(Protection of Pupil Rights Amendment, PPRA),讓美國聯邦政府獲得越來越大的教育權。
作為內閣組成部門的美國聯邦政府教育部是在吉米·卡特(Jimmy Carter)任總統期間建立起來的。當時,美國國會認為由於美國有一些教育事務是地方政府和學區所不能單獨完成的,需要全國範圍的協調和統籌,例如弱智人教育、殘疾人教育、掃盲教育、教育貸款和科技教育等,所以就有必要由內閣組成部門級的教育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於是,經過美國國會1979年參眾兩院辯論、投票批準設立,House Narrowly Passe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Bill[N]. SpokaneReview, 19790712(2).新生的教育部於1980年5月4日正式開始工作,職責為落實公民權利的教育政策和為有關教育項目撥款。的確,該部自述的功能就是“設立與教育有關的聯邦資助項目和執行與私人和公民權利有關的聯邦法規”。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he Federal Role in Education[EB\/OL]. http:\/\/www2.ed.gov\/about\/overview\/fed\/role.html, 20161021.
此後,隨著1984年的《平等機會法》(Equal Access Act, EAA)、1994年的《改善美國學校法》(Improving Americas Schools Act, IASA)、2001年的《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NCLB)、2004年的《殘障個體教育法》(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 IDEA)、2005年的《高等教育協調法》(Higher Education Reconciliation Act, HERA)、2006年的《卡爾·D.珀金斯職業與技術教育改善法》(Carl D. Perkins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Improvement Act)、2007年的《美國競爭法》(America COMPETES Act, ACA)、2008年的《高等教育機會法》(Higher Education Opportunity Act, HEOA)、2009年的《學生援助與財政責任法》(Student Aid and Fiscal Responsibility Act, SAFRA)、2010年的《衛生保健與教育協調法案》(Health Care and Education Reconciliation Act, HCERA)的生效,聯邦的教育權進一步擴大。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EB\/O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United_States_Department_of_Education, 20161021.不過,聯邦的教育權仍然被憲法和相關法律嚴格限定,各州繼續擁有聯邦不可侵犯的絕對教育權。也就是說,雖然聯邦教育權擴大了很多,但教育權仍然屬於州,這個聯邦分權依舊沒有變化。
高等教育權是州的權利。聯邦無權舉辦高等教育,也無權對州的高等教育發號施令,隻能以倡議、計劃、呼籲和項目資金的形式引導州的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比如為了加強高校的問責,提高本科生的保留率和畢業率,奧巴馬政府在聯邦層麵給全國高校施加了問責(accountability)的壓力,白宮舉行了兩次“高校機會高峰會”(Summit on College Opportunity)。Allie Bidwell. Second White House College Summit Focuses on Completion, Cooperation[EB\/OL]. http:\/\/www.usnews.com\/news\/articles\/2014\/12\/04\/secondwhitehousecollegesummitfocusesoncompletioncooperation, 20161021.而且聯邦教育部發布了包括畢業率、工資中位數和貸款還款率等主要信息的“高校得分卡”官方網站(https:\/\/collegescorecard.ed.gov),以便學生在選擇上哪幾所高校時能有更多、更新、更權威的具體、可靠信息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Education Department Releases College Scorecard to Help Students Choose Best College for Them[EB\/OL]. http:\/\/www.ed.gov\/news\/pressreleases\/educationdepartmentreleasescollegescorecardhelpstudentschoosebestcollegethem, 20151130.,以及“高校評級框架”(College Ratings Framework)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For Public Feedback: A College Ratings Framework[EB\/OL]. http:\/\/www.ed.gov\/news\/pressreleases\/publicfeedbackcollegeratingsframework, 20161022.。此外,為大力促進社區學院的發展,奧巴馬先後兩次出台計劃——2009年的“美國人畢業倡議”(American Graduation Initiative)American Graduation Initiative[EB\/OL]. http:\/\/www.aacc.nche.edu\/Advocacy\/aginitiative\/Pages\/default.aspx, 20161022.和2015年的“免費社區學院”(Free Community College)計劃Kimberly Hefling. Obama To Propose Free Community College Program[EB\/OL].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2015\/01\/08\/obamacommunitycollege_n_6439752.html, 20161022.。聯邦政府的教育權僅能如此,沒有實權。
2. 美國對其世界一流大學的影響
由於美國是實行聯邦製政體的國家,所以當我們說“美國與世界一流大學”的時候,就應該首先明確究竟是指“美國聯邦與世界一流大學”,還是“美國州與世界一流大學”,或者兩者都指。而且,在聯邦層麵,還有國會(立法)、白宮(行政)、最高法院(司法)三大部門。因此,如果是指“美國聯邦與世界一流大學”,那麼就還得更進一步具體到是指“美國國會與世界一流大學”,還是“白宮與世界一流大學”,或者“美國最高法院與世界一流大學”,甚至三者均指。在州層麵上也一樣。在本小節,我們指的是“美國國會和白宮與世界一流大學”。
美國是一個眾所周知的法治國家,因此法律是社會的重要公器。法律一旦頒布,包括政府在內的各方就都得嚴格遵守。由於美國的世界一流大學絕大多數是私立大學,它們按照法律實行自治,因此聯邦和州對它們的影響總體上是有限的,也就是聯邦和州不能違法幹預它們的自我治理。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聯邦和州就對它們沒有影響。總的來說,美國聯邦和州對世界一流大學的影響主要通過立法和行政兩大渠道。雖然司法也確實對美國世界一流大學的形成有影響,但其程度與立法和行政之影響的重要程度比較起來是低的。國會和州議會通過的與大學有關的法律,它們的世界一流大學就得遵守,比如民權、高等教育機會平等、印第安人和黑人等少數族裔的高等教育權保障,以及學生財政援助、移民和簽證。
白宮和州政府主要通過附加大量資金的政策、項目、計劃、倡議吸引美國的世界一流大學積極參與。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942年6月—1945年7月16日實施的“曼哈頓計劃”(Manhattan Project,美國陸軍部研製原子彈計劃)。這一曆時3年、動員了10多萬人參加、耗資20億美元、集中了當時西方國家(除納粹德國外)最優秀核科學家的宏大計劃,也吸引了美國世界一流大學核科學家和其他學者的參與。再比如“阿波羅計劃”(Project Apollo,又稱“阿波羅工程”)——美國從1961年到1972年組織實施的一係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其中,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的雷達技術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加州理工學院在行政上管理的著名噴氣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獲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大量項目和海量研究經費投入,這讓加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自然能夠有很充足的項目和資金進行科學研究,從而不斷產出高質量的科研成果。
從國家理論上來說,美國聯邦和州對其世界一流大學的這種影響屬於“國家幹涉”(state intervention)。自從中世紀大學誕生時起,國家、地方與大學的關係就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理論與實踐問題。美國“州高等教育執行官員協會”(State Higher Education Executive Officers Association, SHEEO)主席保羅·E.林根費爾特(Paul E. Lingenfelter)博士指出:“高等教育與國家的關係成為一個基本問題,但從來都不是容易的……無論怎樣,高等教育的社會重要性將國家的參與帶入了各國的高等教育實踐……曆史和當前的實際都證明了高等教育與國家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Paul E. Lingenfelter. The State and Higher Education: An Essential Partnership[J]. New Direc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 2004 Fall, No.127: 4759.歐洲文化基金(European Cultural Foundation)教育與社會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of Education and Social Policy)的主任蓋·尼夫(Guy Neave)博士認為,調整大學和國家的關係“一直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持久不變的關注領域,而且已經成為當務之急”Guy Neave. The Changing Boundary between the State and Higher Education[J].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1982, 17(3): 231241.。雖然如此,但在美國,由於受製於聯邦憲法和州憲法、私立機構法律保障、學術自由,所以聯邦和州對它們的世界一流大學的幹預總是很有限的,而且大學強有力的自治傳統和現實機製也強烈反對國家幹涉。
曆史地看,美國對其世界一流大學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大方麵。一是民主政治和法治,讓它們的世界一流大學能夠保持充分的學術自由和高度的內部自治,並且吸引世界各國的精英學生和學者前往美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學習和工作,享受自由、民主和法治。二是由於遠離戰場,歐洲、亞洲、非洲、大洋洲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讓當時這四大洲的許多著名大學遭到破壞甚至毀滅,一大批精英學生和學者紛紛逃難、移民到美國,從而讓美國的世界一流大學獲得大量世界一流學生和學者。三是設立大量科研項目,投入巨額資金,讓它們的世界一流大學的學者積極參與,帶動一流學術研究和一流學生教育,進而產出大量世界級的研究成果,培養出一大批影響美國和全球的畢業生。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給大學設置了很多與戰爭有關的科研項目,並投入大量研究經費。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冷戰”(Cold War, 1947年—1991年)開始後,特別是蘇聯於1957年10月4日成功發射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Sputnik 1)強烈刺激了美國。隨著“美蘇爭霸”的加劇,美國進一步加大了對科學技術的研究投入。這些都直接或間接地促使美國的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理工學院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迅速崛起,一躍成為令人矚目的世界一流大學。
進一步來說,縱觀和綜觀全球高等教育發展史與美國高等教育發展史,我們便能夠發現美國研究型大學(Research Universities)的興起的確是最近80年來的事情。Arthur M. Cohen. The shaping of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M].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1998.Frederick Rudolph. The America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A History[M]. New York and Toronto: Random House Inc. and Random House of Canada Limited, 1962.John S. Brubacher and Wills Rudy. Higher Education in Transition: An American History: 16361956[M]. New York and Evanston: Happer & Row Publishers, 1958.比如美國曆史學家、社會學家、範德比爾特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教授休·戴維斯·格林漢姆(Hugh Davis Graham)與加拿大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的高等教育專家南希·戴蒙德(Nancy Diamond)在他們合著的《美國研究型大學的興起:戰後時代的精英大學及其挑戰者》(The Rise of American Research Universities: Elites and Challengers in the Postwar Era)一書中就非常明確地指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幾乎鮮有美國大學在國際學術和學者共同體中贏得較高的聲譽。但是1945年以後,無論是在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人數、國際學生的錄取、世界優秀教師的聘任上,還是在學術表現上,以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理工學院為代表的美國頂尖研究型大學成為世界一流大學。Hugh Davis Graham and Nancy Diamond. The Rise of American Research Universities: Elites and Challengers in the Postwar Era[M].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4.這些美國世界一流大學的快速湧現使英國的老牌世界一流大學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麵臨強有力的挑戰,世界一流大學的英國獨霸格局終於被打破。從此開始,大西洋兩岸,或者說東西兩個半球都有世界一流大學了,世界一流大學格局進入新的多元時代。
〖MZ(2〗二、英國與其世界一流大學〖MZ)〗
英國的世界一流大學是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牛津大學,簡稱牛津,是一所位於英格蘭牛津鎮的世界頂級大學。建校於1167年的它是全球英語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學,也是世界上現存的第二古老高等教育機構(第一古老的是埃及的愛資哈爾大學[AlAzhar University]),被公認為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坐落於英格蘭劍橋鎮的劍橋大學,簡稱劍橋,是英國另一所全世界頂尖的大學。成立於1209年的劍橋大學是全球英語世界中曆史第二悠久的大學。20世紀50年代後期,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兩校被《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 THES)和《大學季刊》(Universities Quarterly)這兩大英國高等教育媒體合在一起稱為“牛橋”(Oxbridge),隨後“牛橋”這個詞逐漸流行起來。Oxbridge[EB\/O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xbridge, 20161030.
非常值得注意的是,與美國的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等世界一流大學都是私立大學很不同,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在大學層麵上都是國家撥款的公立大學(但它們的各個學院都是私立的,財政上自負盈虧)。而且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還是全世界非常獨特的“學院製大學”(Collegiate University)或者“聯邦製大學”(Federal University),故而與美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在內部治理體製上也存在非常顯著的區別。這兩大方麵的不同共同導致了牛橋是一類非常別樣的世界一流大學。而且由於英國先是君主製後是君主立憲製國家,所以君主(國王和女王)及其政府在牛橋成為世界一流大學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助力了它們長期保持世界一流大學的地位不可動搖。
〖MZ(3〗(一) 英國君主與牛橋:控製與依存〖MZ)〗
在12世紀之前,由於英國沒有一所大學,所以英國人要接受高等教育就必須出國,去法國或歐陸其他國家。由於英國的曆史比牛橋長很多,而且牛橋一開始就與英國的君主關係密切,所以英國與它們的關係就和美國與其世界一流大學的關係很不一樣。雖然牛橋的創立都是自發的,但“教學壟斷權”(Monopoly of Teaching)是英國國王頒發的,而且特許狀(Charter)也是國王頒發的,內部自治的章程後來受英國議會批準,辦學經費也以政府撥款為主。因為政治,牛津大學從創辦時起就與英國國王密不可分。1167年,因為與法蘭西國王發生爭吵,英國國王亨利二世(Henry Ⅱ)一氣之下就宣布把寄讀於巴黎大學(University of Paris)的英國學生和教師全部召回,並且禁止他們再去巴黎大學。這些英國學生和教師於是就不得不撤回到英國,在牛津開始教學。其後,牛津大學的師生與英國國王的關係更為密切。比如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Edward Ⅲ,1327年—1377年在位)1355年就高度稱讚了牛津大學對知識的無價貢獻,並且公開認可了牛津大學傑出畢業生對國家的重要貢獻。University of Oxford. Introduction and history[EB\/OL]. http:\/\/www.ox.ac.uk\/about\/organisation\/history, 20161115.劍橋大學也一樣。1231年,亨利三世(Henry Ⅲ)國王宣布將劍橋大學師生置於他的保護之下,並且授予劍橋大學“教學壟斷權”。University of Cambridge. Early records[EB\/OL]. http:\/\/www.cam.ac.uk\/abouttheuniversity\/history\/earlyrecords, 20161030.
縱觀、綜觀牛橋兩校的發展曆史,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它們與英國國王及其政府密不可分的關係。這種關係對它們長期保持世界一流大學地位顯然有很重要的作用。一方麵,這種關係無疑確保了牛橋的政治、宗教、法律地位和經濟保障;另一方麵,這種關係也讓英國、歐洲大陸和全球各地的一流學生和學者聚集在一起,為牛橋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其長期保持世界一流大學地位提供了卓越的保障。而且,牛橋的畢業生中不僅有許多英國君主、王儲、公主、議會議長、議員、政府首相、大臣,以及其他各界精英,還有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眾多精英,這些校友對牛橋的各種有形無形的回饋進一步強有力地助推了牛橋迅速成為世界一流大學,並長期保持不可挑戰與撼動的世界一流大學地位。因此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正是牛橋與英國君主(在一些曆史時期也是宗教領袖)與政府的密切關係,促進了它們成為世界一流大學,並作為世界一流大學享譽全球。盡管牛橋的良好內部自治也是其成為世界一流大學並長期作為世界一流大學的關鍵因素,但僅有內部因素不夠,外部的因素也很關鍵。道理很簡單。如果牛橋與英國君主關係不好甚至對抗,那麼結局是可想而知的——至少可能被下令關閉一段時間,難免會導致師生四散,大學甚至因此會被迫消亡。
在1642年—1651年的英國內戰(English Civil War)中,牛津大學的許多師生都屬於堅定的保皇派(royalist)——他們站在國王查理一世(Charles Ⅰ,1625年—1649年在位)一邊。查理一世國王在牛津大學會議樓(Convocation House)舉行了一個與議會派(parliamentarians)議會相反的議會。Charles Ⅰ of England[EB\/O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arles_I_of_England, 20161130.牛津大學成為查理一世的總司令部,遭到議會派軍隊圍攻。查理一世國王戰敗後,在保皇派成員被迫逃離牛津大學時,議會派首領奧利弗·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自封為牛津大學的校長。劍橋大學也屬於堅定的保皇派陣營。克倫威爾1643年返母校劍橋大學,將學院變成軍營,將劍橋變成了東英吉利議會運動的司令部,而且大多數院長(wardens)丟掉了他們的職位,有一半院士(fellows,共200多人)遭到解雇。Oliver Cromwell[EB\/O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liver_Cromwell, 20161130.但在英國君主製複辟之後,統一的行為又恢複了英國的舊規定,王室的寵兒被指派到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擔任校長。
牛津大學1341年建立的王後學院(Queens College),劍橋大學1441年建立的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和1448年建立的王後學院(Queens College),便是它們與英國國王和王後關係密切的一個鐵證。而且,牛橋與宗教的關係也很密切——都在它們的內部建立很多以宗教人物或名詞命名的學院。比如牛津大學1438年建立的萬靈學院(All Souls College)、1517年建立的基督聖體學院(Corpus Christi College)、1525年建立的基督教堂學院(Christ Church College)、1555年建立的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1571年建立的耶穌學院(Jesus College)、1965年建立的聖十字學院(St Cross College),劍橋大學1350年建立的三一學堂(Trinity Hall)、1352年建立的基督聖體學院(Corpus Christi College)、1497年建立的耶穌學院(Jesus College)、1505年建立的基督學院(Christs College)、1546年建立的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值得注意的是,此外牛橋還建立了以著名政治人物和學者等人姓氏命名的學院,比如牛津大學1879年建立的薩默維爾學院(Somerville College)、1624年建立的彭布洛克學院(Pembroke College),劍橋大學1960年建立的丘吉爾學院(Churchill College)、1964年建立的達爾文學院(Darwin College)。
當然,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與英國君主的關係並不總都是好的。比如亨利八世(Henry Ⅷ,1509年—1547年在位)國王1530年就強迫保守的牛橋接受他與西班牙公主凱瑟琳(Catherine)王後離婚,兩校被迫接受。Henry Ⅷ of England[EB\/O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enry_Ⅷ_of_England, 20161130.亨利八世指示紅衣主教、其大法官和主理國務的大臣托馬斯·沃爾西(Thomas Wolsey)去征求1504年起就任劍橋大學榮譽校長(Chancellors)的約翰·費希爾(John Fisher)對國王婚姻的意見。費希爾還是當時的羅徹斯特(Rochester)主教、英國國會上議院議員。費希爾經過研究得出亨利八世的婚姻具有唯一性,也就是反對國王離婚。Thomas Wolsey[EB\/O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omas_Wolsey, 20161130.羅馬教皇(Pope)也反對這一離婚。惱怒萬分的亨利八世1534年與羅馬教皇決裂,議會通過《至尊法案》(Act of Supremacy),規定英國教會(Church of England)唯一的、至高無上的首腦是英國國王。Acts of Supremacy[EB\/O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cts_of_Supremacy, 20161130.但這還不夠,1535年6月17日,費希爾被以“叛國罪”判為絞刑。John Fisher[EB\/O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hn_Fisher, 20161130.而且,亨利八世當年任命自己的首席大臣托馬斯·克倫威爾(Thomas Cromwell)擔任一個皇家委員會的主席。該委員會的任務就是檢查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事務,要求這兩所大學不得幫助那些支持羅馬教皇的人,還迫使兩校交出從前從羅馬教皇那裏獲得的特許狀和所有“教皇契據”的大學地產和其他財產清單。並且兩所大學的教師和課程都處於該委員會的直接監督之下。Thomas Cromwell[EB\/O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omas_Cromwell, 20161130.此後不久,英國國王又下令沒收了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所有的隱修院的財產和房屋。1553年,時任英國國王做出新規定,要求英國大學學位的所有申請者都必須讚成英國教會的宗教教規,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於是不得不遵守這一強製規定。
雖然如此,但整體上來看,在幾百年的曆史長河中,牛橋與英國君主及其政府的關係仍然是良好的。一方麵,由於在很長一段曆史時期內,英國事實上隻有牛橋這兩所大學,沒有別的大學,所以英國君主及其政府為了培養國家各方麵需要的卓越人才,就必須在牢牢控製牛橋的同時,給它們各種改革與發展的資源,包括與之匹配的政治地位;另一方麵,隨著曆史的不斷發展,特別是進入20世紀後,英國君主及其政府不再像以前那樣嚴格控製牛橋,而讓它們依法自治,確保它們是以教書育人、人才培養、科學研究,以及發現、保存傳統知識為根本任務的學術共同體。與英國君主及其政府的良好關係保證了牛橋源源不斷的發展資源。正是由於這個重要原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牛橋是世界上獨有的世界一流大學——也就是說,除了它們,全球根本沒有哪所大學能與它們比肩而坐。即便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崛起的美國世界一流大學使牛橋全球霸主的風光不再,但它們依然是頂尖的世界一流大學。
〖MZ(3〗(二) 英國政府與牛橋:控製與自由〖MZ)〗
由於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都是公立大學,所以英國政府依法對它們兩校在招生、學費和撥款上實行必要的控製。既然是政府資助的公立大學,那麼牛橋就要以公共利益為主,包括通過招生促進社會公平公正;在學費政策上,牛橋也得遵守英國政府的規定,特別是英國議會辯論後投票通過的學費改革法案;政府對牛橋的財政撥款來自全體國民繳納的稅,因此牛橋使用這些撥款也自然得遵守國家的法律規定。
英國私立學校委員會(Independent Schools Council)發表的最新數字顯示,總的來說,有7%的英國學童以及14%的高中生入讀私立學校。英國教育界、學術界、政界、輿論界和媒體對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招收來自學生總人數占全國總學生人數多數的非精英教育的公立學校(State Schools)的高中學生太少,而僅占少數的精英教育的私立學校的學生持續增多,顯然是會妨礙正常的社會流動(Social Mobility)Patrick McGhee. Social mobility and university entry: Is access fair?[EB\/OL]. http:\/\/www.bbc.com\/news\/education30939926, 20161210.Social Mobility and Child Poverty Commission. Elitist Britain?[EB\/OL]. https:\/\/www.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347915\/Elitist_Britain__Final.pdf, 20161210.的高等精英教育之社會嚴重不公平持續強烈批評,紛紛要求英國政府強製要求牛橋提高對公立學校學生的招收人數和比例,Sanchia Berg. Five schools “send more to Oxbridge than 2000 others”[EB\/OL]. http:\/\/www.bbc.co.uk\/news\/mobile\/education14069516, 20161210.KurienParel and Richard Adams. Oxford University data shows private school Alevel pupils advantage[EB\/OL]. http:\/\/www.theguardian.com\/education\/2013\/aug\/14\/oxforduniversityprivatealevel, 20161210.Lorna Finlayson. Oxford and Cambridge need colleges exclusively for state school pupils[EB\/OL]. http:\/\/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14\/nov\/24\/oxfordcambridgecollegesexclusivelystateschoolpupils, 20161223.Josie GurneyRead. Independent school pupils “twice as likely to attend elite universities”[EB\/OL]. http:\/\/www.telegraph.co.uk\/education\/universityeducation\/11372281\/Independentschoolpupilstwiceaslikelytoattendeliteuniversities.html, 20161223.Gaby Koppel. Why is Oxbridge taking fewer state school students?[EB\/OL]. http:\/\/www.theguardian.com\/education\/2014\/may\/27\/oxbridgestateschoolnumbersfalling, 20161223.英國政府近年來多次要求牛橋想方設法多錄取公立學校的學生,提高他們在當年錄取的總學生人數的百分比。Tova A. Serkin. Oxford University “Elitism” Comes Under Government Fire[EB\/OL]. http:\/\/www.thecrimson.com\/article\/2000\/6\/7\/oxforduniversityelitismcomesundergovernment, 20161223.Sonia van Gilder Cooke. Britains Class Divide: Can Oxbridge Solve Its Privilege Problem?[EB\/OL]. http:\/\/world.time.com\/2013\/01\/08\/canoxbridgesolveitsprivilegeproblem, 20161223.Ben Quinn. Top universities: Britain pushes Oxford and Cambridge to recruit more widely[EB\/OL]. http:\/\/www.csmonitor.com\/World\/Europe\/2009\/1201\/p06s25woeu.html, 20161223.Down on gowns[EB\/OL]. http:\/\/www.economist.com\/node\/107250, 20161223.雖然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校長和發言人等多次公開回應說,它們的精英教育招生須按照它們認為的精英的標準來進行,而且公立學校學生被牛橋錄取的人數少這一事情的問題是出在政府舉辦的公立學校教育和政府的教育政策本身上,而不是出在牛橋的招生上,Oxford: Problem is state schools[EB\/OL]. http:\/\/news.bbc.co.uk\/2\/hi\/uk_news\/education\/820803.stm, 20161223.Nigel Farndale. Is there a private school prejudice?[EB\/OL]. http:\/\/www.telegraph.co.uk\/education\/educationnews\/9821490\/Isthereaprivateschoolprejudice.html, 20161223.所以它們反對為了提高公立學校學生上牛橋的人數而故意降低它們的錄取標準,但迫於輿論和政府認為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社會公平引擎的強大壓力,牛橋還是最終不得不接受英國政府的這一要求,並且采取多種措施努力達標。
比如,牛橋在篩選入學申請者的申請時會關注入學申請者的郵編(英國的郵編能夠反映出其代表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以判斷他們是否來自公立學校,以及麵試時給予適當的輔導和照顧,從而逐年提高公立學校學生占當年它們錄取的總學生人數的百分比。劍橋大學說,它們致力於與更多的學校接觸,並根據學生的學術考試成績采取透明的錄取機製。2014年,劍橋大學耗資450萬英鎊舉辦了4000場各種各樣的公開活動,包括開放院係活動、學科課堂和學生體驗等來吸引報考者,同時還為2000多名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提供了600萬英鎊的獎學金。這些方法幫助劍橋進一步達標。劍橋大學錄取更多國立學校畢業生[EB\/OL]. http:\/\/www.bbc.com\/ukchina\/simp\/uk_education\/2015\/05\/150529_edu_cambridge_state_school, 20161223.牛津大學也采取了類似的做法。這些改革舉措都取得了顯著成效。牛橋最新公布的各自的統計數據清晰地顯示,2015年,來自公立學校的學生占它們當年錄取學生總數的比例,牛津大學達到56.3%,劍橋大學達到62.2%。Beth McKernan. State schools on the up[EB\/OL]. http:\/\/www.cherwell.org\/news\/2010\/04\/29\/stateschoolsontheup, 20161223.Judith Burns. Cambridge sees slight rise in state school students[EB\/OL]. http:\/\/www.bbc.com\/news\/education32922699, 20161223.Jack Grove.Oxford drops below Cambridge on state school entrants[EB\/OL].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news\/oxforddropsbelowcambridgeonstateschoolentrants\/2012321.article, 20161223.Sean Coughlan. Oxford entry more transparent, says outgoing admissions head[EB\/OL]. http:\/\/www.bbc.com\/news\/education29222233, 20161223.牛橋兩校均表示對來自公立學校學生人數比例的增加感到高興。
由於英國政府連續多年的財政赤字問題十分嚴重,不得不削減包括高等教育在內的財政預算,所以英國政府決定自2012年起實行新的大學學費政策。胡樂樂.英國大學學費大幅上漲引爭議[N].科學時報,20101026(B3).2010年12月,英國議會確定英格蘭(England)大學的學費將從2012年起大幅漲價——學費上限從3290英鎊增加至6000英鎊,並且最高可以達到9000英鎊。胡樂樂.英國大學學費一年將達9000鎊?[N].光明日報,20110319(05).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屬於英格蘭,所以必須執行這一新政策。而且,牛橋認為它們的教育質量和社會聲譽值每年9000英鎊,所以就按照政府的最高額度來收取學費。Frances Perraudin. Is a degree worth £9000 per year?[EB\/OL]. http:\/\/www.independent.co.uk\/student\/isadegreeworth9000peryear2244627.html, 20170103.與此同時,英國政府還規定,如果大學收取的學費超過每年6000鎊,那麼就必須采取措施幫助貧窮學生。牛橋既然超過了這個學費線,自然也得遵守英國政府的這一規定,采取配套措施資助來自公立學校的貧困學生。負責監管包括收取超過6000英鎊學費的高校是否采取措施幫助貧困學生在內的英國高等教育公平入學辦公室(Office for Fair Accessto Higher Education, OFFA)OFFA. About OFFA[EB\/OL]. https:\/\/www.offa.org.uk\/about, 20170103.對牛橋也嚴格監督,牛橋若執行不力將被曝光並采取措施。這一獨立的公立機構對牛橋的約束力也讓牛橋不敢違反英國政府的有關規定。University of Oxford. University of Oxford Agreement with the Office for Fair Access 201415[EB\/OL]. https:\/\/www.offa.org.uk\/agreements\/University%20of%20Oxford%20201415.pdf, 20170103.University of Cambridge.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Access Agreement with the Office for Fair Access (OFFA)[EB\/OL]. https:\/\/www.offa.org.uk\/agreements\/University%20of%20Cambridge%202010%20access%20agreement%20app%.pdf, 20170103.
此外,英國政府的英格蘭高等教育撥款委員會(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for England, HEFCE)HEFCE.About HEFCE[EB\/OL]. http:\/\/www.hefce.ac.uk\/about, 20170103.也對牛橋的政府撥款實行控製,牛橋必須按照政府要求按時提交符合要求的年度財政預算計劃和結算報告,經過審議後才能獲得政府的撥款。Cambridge gets biggest Hefce grant[EB\/OL].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news\/cambridgegetsbiggesthefcegrant\/193857.article, 20170103.而且,英格蘭高等教育撥款委員會也有權根據情況調整給牛橋的撥款。而撥款的減少和撥款被硬性要求用於指定的事情,會直接對牛橋的學校運作產生影響。比如,英格蘭高等教育撥款委員會2008年3月公布的數字顯示,由於很多本來是用於鼓勵一些專門注重研究發展的大學(包括牛橋)收錄貧窮學生的資金已經被調用到其他前身是理工學院的大學,劍橋大學損失了44%本來用於收錄貧窮學生的撥款,而牛津大學也損失了37%;調整撥款新大學得益名校受損[EB\/OL].http:\/\/www.bbc.co.uk\/china\/studyintheuk\/story\/2008\/03\/080307_univ_access_allocation.shtml, 20170103.在2009—2010年度,牛津大學獲得514萬英鎊用於其校的曆史建築保護,劍橋大學獲得421萬英鎊,但在2010—2011年度被削減為此項一分錢不發。James Hoyle. Historic building fund slashed[EB\/OL]. http:\/\/www.tcs.cam.ac.uk\/news\/0004278historicbuildingfundslashed.html, 20170103.再比如英格蘭高等教育撥款委員會2011年3月公布的高校撥款計劃顯示,劍橋大學的教學和研究撥款比前一年減少了0.6%。Jeevan Vasagar. University funding cuts: which institutions are worst hit?[EB\/OL]. http:\/\/www.theguardian.com\/news\/datablog\/2011\/mar\/17\/universityfundingcutsinstitutionhefceuniversities, 20170103.更有甚者,英格蘭高等教育撥款委員會2015年決定2015—2016年度不給牛橋特有的一對一“輔導製度”(tutorial system,包括小班製和對幾乎所有本科生入學申請者都進行麵試)撥款,因此牛津大學當年度損失了420萬英鎊,劍橋大學則損失了270萬英鎊。Jack Grove. Oxbridge to be stripped of special funding feeding the tutorial system[EB\/OL].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oxbridgetobestrippedofspecialfundingfeedingthetutorialsystem, 20170103.當然,英格蘭高等教育撥款委員會的撥款並不總是對牛橋不利,因為牛橋是英國最頂尖的兩所大學,對於國家至關重要,因此撥款能增加就增加,能不削減就不削減。
由於擔心即使學費漲價也無法與美國的知名大學競爭,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一再要求英國政府增加對它們的財政撥款。在現在麵臨一年將近1億英鎊的財政赤字的情況下,劍橋大學的競爭對手不是牛津大學,而是美國的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理工學院這些世界一流大學。2010年時,英國政府主管高等教育的兩位大臣就受到來自牛橋等大學校長和高等教育專家的警告,由於2011年的大學教學預算被削減,英國頂級大學在麵對美國的國際競爭對手時可能會處於不利地位。[英]詹姆斯·博克塞爾.英國大學擔心資金缺口影響全球地位[EB\/OL].http:\/\/m.ftchinese.com\/story\/001036142, 20170103.但是苦於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英國政府要加大對牛橋的財政投入力度,暫時看不到希望。這自然讓牛橋深深感到焦慮不安。雖然它們有除了政府財政撥款以外的捐贈和學費等收入來源,但是作為公立大學,它們最重要的資金來源還是政府持續的財政撥款,以運作學校並維持它們在全球的顯著競爭力和世界一流大學的傲人地位。因此,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給英國政府及其有關官員持續施加壓力,要求增加撥款,至少不能大幅度削減撥款。
麵對英國政府財政撥款的問題,一些人士甚至建議,如果英國政府的財政撥款不能有充足的保證,那麼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就可以尋求私有化(privatization)。1993年10月3日,時任牛津大學校長(ViceChancellor)皮特·諾思(Peter North)爵士在其《演說與大學年度報告》(Oration and Universitys Annual Report)中就提到,“一些校內外人士建議保護我們不受這些趨勢影響的方法是成為一所私立大學”。不過他當時緊接著就明確反對這樣的建議。諾思校長認為牛津大學不能主要依靠捐贈運行,應該主要依靠英國政府的財政撥款。Peter North.ViceChancellors Oration and Universitys Annual Report 1993[EB\/OL]. http:\/\/www.ox.ac.uk\/gazette\/supps\/9394\/1_4301, 20170103.2004年10月14日,時任牛津大學榮譽校長的彭定康(Chris Patten)也指出,如果英國政府繼續幹涉大學的招生和學費政策,牛津和其他領先的英國大學將不得不走向私有化。他指的幹涉是英國政府要求牛橋提高錄取公立學校學生和出身勞動者階層家庭學生的比例、增加錄取少數族裔學生,以及限製牛橋收取高的學費。不過,時任校長約翰·胡德(John Hood)博士卻對此指出,牛津大學需要增加來自政府和私人兩方麵的資源,而不是尋求激進的獨立或者私有化。Donald MacLeod. Patten says Oxford could go private[EB\/OL]. http:\/\/www.theguardian.com\/education\/2004\/oct\/14\/highereducation.accesstouniversity, 20170110.
由於資金事關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世界一流大學地位維持,所以兩校除了積極爭取英國政府的財政撥款,還大力開展全球籌資工作。2015年5月12日,牛津大學宣布其校2004年8月啟動的以“牛津思想”(Oxford Thinking)為名的籌資運動籌款已經達到20.1億英鎊。這些資金將用於資助學生、支持雄心勃勃的學術研究和高質量的新建築與設施設備。由於有這麼多的捐贈,所以牛津大學在教學與研究,設立新的獎學金、學術職位與項目,以及新的基礎設施和建築上處於全球領先位置。校方隨即將接下來的籌資目標設定為30億英鎊。校長安德魯·漢密爾頓(Andrew Hamilton)教授說,牛津大學需要永無止境的財政自由,以保障實現培養最優秀人才和進行最優秀的研究的目的。University of Oxford. Fundraising campaign reaches £2 billion—and counting[EB\/OL]. http:\/\/www.ox.ac.uk\/news\/20150512fundraisingcampaignreaches%C2%A32billionandcounting, 20170110.劍橋大學當然不甘落後。2015年10月17日,校方宣布啟動20億英鎊的新一輪籌資運動。校長萊謝克·博裏塞維奇(Leszek Borysiewicz)教授說:“慈善對劍橋大學的未來至關重要:它通過給我們創新的空間和讓我們擺脫政治與經濟的變化加固我們的雄心壯誌。”為了吸引全球慈善家積極踴躍地給劍橋捐款,校方宣布籌資來的錢將用於許多挑戰性的全球問題,比如阿爾茲海默和帕金森疾病,以及能源、食物、健康、教育和不平等。University of Cambrid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launches major fundraising campaign[EB\/OL]. https:\/\/www.cam.ac.uk\/news\/universityofcambridgetolaunchmajorfundraisingcampaign1, 20170110.雖然劍橋大學是美國大學之外的全球最富裕大學——捐贈累計高達59億英鎊(約合89億美元),牛津大學以44億英鎊(約合66億美元)緊隨其後,但它們都大幅落後於它們的美國競爭對手——327億美元的哈佛大學和208億美元的耶魯大學。Helen Warrell and John Authers. Cambridge university seeks to emulate US Ivy League fundraising[EB\/OL]. http:\/\/www.ft.com\/cms\/s\/0\/f2e4d1ec867111e3aa3100144feab7de.html, 20170110.Sally Weale. Cambridge to launch £2bn funds drive to compete with Ivy League rivals[EB\/OL]. http:\/\/www.theguardian.com\/education\/2015\/oct\/15\/cambridgeuniversitylaunchfundraisingdrivecompeteivyleague, 20170110.雖然牛橋大力籌款的首要作用是解決發展的資金問題,但另一個重要作用是讓牛橋能夠擺脫英國政府對它們的財政控製,獲得很大的財政自由,進而獲得更多的改革與發展的自由。顯而易見,雖然是公立大學,但誌在與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競爭的牛橋不想被英國政府以財政撥款束縛它們作為世界一流大學不斷開拓創新和進取的手腳。
〖MZ(3〗(三) 牛橋世界一流的終極秘密:高度自治〖MZ)〗
得益於英國良好的高等教育製度,包括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在內,英國的大學都是自我治理的,能夠依照法律和校內規章製度充分實現行使它們作為法人實體的各種權利。英國政府對大學的調控主要通過英格蘭高等教育撥款委員會負責的撥款和高等教育質量保障局(The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 QAA)QAA. About us[EB\/OL]. http:\/\/www.qaa.ac.uk\/aboutus, 20170111.負責的質量監控實現。英國政府對大學的撥款主要依據各校的辦學水平、專業特性和學生數量等要素,而且對非指定的撥款不幹涉學校對撥款的具體使用,從而為大學營造了自我治理、自我約束和自我運營的良好辦學環境,也為充分發揮各校自己的辦學特點創造了良好的舞台和空間。而且,由於確定政府撥款額度多少的各種要素都是公開、透明的,有一個統一的參照指標,所以校長在爭取政府撥款方麵能夠有的放矢。英格蘭高等教育撥款委員會2008年1月在其發布的其與高校間的財務備忘錄裏明確提到:“我們認可,高校是自治的機構。”HEFCE. Revisions to Financial Memorandum[EB\/OL]. http:\/\/webarchive.nationalarchives.gov.uk\/20100202100434\/http:\/\/www.hefce.ac.uk\/pubs\/hefce\/2008\/08_01\/08_01.pdf, 20170111.因此我們說,由於財政撥款與質量監控的公開、透明和大學的內部充分自治,這種良好的英國高等教育製度很顯然從根本上保證了牛橋必然能夠成為世界一流大學。
自創校以來,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內部最高治理權就屬於全體教職員工(faculty)。根據兩所大學各自的治理章程——牛津大學的《條例與規章》(Statutes and Regulations)University of Oxford. University Statutes and Regulations[EB\/OL]. https:\/\/www.admin.ox.ac.uk\/statutes, 20170111.和劍橋大學的《條例與法令》(Statutes and Ordinances)University of Cambridge. Statutes and Ordinances[EB\/OL]. http:\/\/www.admin.cam.ac.uk\/univ\/so, 20170111.,全體教職員工對大學的治理擁有絕對權力。無論是尊貴的榮譽校長,還是掌握實權的校長,都由校內選舉產生,英國君主及其政府沒有提名他們人選的權力,更沒有任命的權力。而且,牛橋如何治理,包括改革方案與戰略計劃的製訂,都由牛橋自己說了算。英國君主及其政府雖然權力很大,卻無權幹涉牛橋的內部治理。這就讓牛橋有獨立的權力決定自己的內部事務。牛橋是學者的共同體,因此他們對大學的事情非常清楚,知道做什麼、什麼時候做和如何做才能夠盡可能促進大學利益的最大化。這就很好地避免了外行領導內行,以及外界對牛橋內部的粗暴幹涉。牛橋的自治權力同時確保了很高的學術標準。比如什麼樣的學生能夠畢業,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什麼樣的人能夠被授予榮譽博士學位,這些全是牛橋自己的權力,即便貴為英國君主、王儲、王子、公主、議會議長、政府首相、部長,也無權暗示、影響,更不用說指令牛橋給誰授予尊貴的榮譽博士學位了。正是有了這樣的內部自治之權,也就是我們中國現在常說的大學自主辦學權或者辦學自主權,牛橋才能擺脫外界對其內部自治的幹預,一切遵循學術和教育的原則與標準,師生致力於追求學術和真理,從而不斷產生對全球有重要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培養出一大批非常卓越的人才,為英國、歐洲、全世界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貢獻。
牛橋的內部治理最高權力屬於全體教職工,而不是校長或者別的什麼高層管理者的一個重大體現,就是即便是校長提出的大學內部治理結構改革方案,如果侵害了全體教職工的權利,危害了牛橋的自治利益,那麼也會遭到全體教職工的投票否決。例如2006年時任牛津大學校長約翰·胡德提出了一個學校治理改革方案——《大學治理白皮書》(White Paper on University Governance)。當時牛津大學的治理狀況是全體教職員工擁有大學的最高治理權力,但大學內同時也設有一個由30人組成的、向全體教職員工負責的理事會——其中26人是校內成員,4人是校外成員。這一治理改革方案雖然繼續保留全體教職員工的最高權力,卻建議將理事會縮小到15人,其中7人為校內成員,8人為校外成員——外部成員顯然占了多數。University of Oxford. White Paper on University Governance[EB\/OL]. https:\/\/www.ox.ac.uk\/gazette\/20056\/supps\/whitepaper.pdf, 20170111.雖然理事會的所有成員均由大學內部的提名委員會提名並交全體教職員工批準,而且校外成員也可以是曾經在牛津學習或工作過的人,但在全體教職員工的激烈辯論和郵寄投票中,該改革方案兩次都遭到了否決,意味著牛津大學將繼續沿用既有的治理模式不變。約翰·胡德雖是校長,而且堅持牛津大學需要進行內部治理結構改革,但他不得不尊重全體教職員工的決定。Will MacNamara.Dons reject proposals for reforms of Oxford[EB\/OL]. http:\/\/www.ft.com\/intl\/cms\/s\/0\/8ddb2d648fcf11db9ba30000779e2340.html, 20170111.John Hood. Full statement on rejection of Oxfords reform plans[EB\/OL]. http:\/\/www.theguardian.com\/education\/2006\/dec\/19\/highereducation.administration1, 20170111.
至於校內的財務權、人事任命與管理權,以及教育、學術權和學生管理與處分權,更是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內部權力,而且全體教職員工對這些權力擁有最高的權力。正因為如此,數百年來學者治校的傳統加上學者具有的實際權力,就使英國政府等牛橋校外的力量的確很難幹涉牛橋的內部治理,更不要說插足和染指了。雖然英國政府是擁有對牛橋的財政撥款控製權,但牛橋會抗拒英國政府不合理的財政撥款控製,而且它們都積極籌措發展所需的大量資金,以期極力擺脫英國政府的控製。所以,從總體上來看,嚴格地說,英國政府對牛橋是沒有實質性的控製權的,也沒有治理權,更沒有派出公務員直接進行控製和管理的權力。正是得益於這樣的大學充分自治,獨立於英國君主及其政府的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才能夠以其卓越的學術共同體的定位、學術自由與至上的價值、嚴格的辦事程序,妥善處理好內部自治事務,保證了它們自己一步步發展成為世界一流大學,並長期保持傲視全球的國際頂級地位不變。
進一步來說,尤為應該引起我們高度注意的是,權力至上的英國君主及其政府也不試圖控製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至少19世紀以來是如此,這非常可貴。英國君主及其政府之所以這麼做,一方麵當然是因為牛橋的學者極力反對英國君主及其政府對他們大學的控製,另一方麵則是因為英國君主及其政府切實認識到了牛橋的學術自由和大學自治對君主製、君主立憲製良好地運行和政府良好地管理國家非常重要。如果英國君主及其政府認識不到牛橋學術自由和大學自治對各方麵的好處,迷戀掌控一切的權力,那麼他們必將想方設法控製牛橋——至少將他們的權力滲透到牛橋之中。然而,幸運的是,他們沒有這麼做,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獲得了自由發展的良好外在政治環境。這無疑是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一流大學並長期保持這一顯耀地位的一大必然原因,同時無疑也是英國之所以能夠擁有牛橋這樣的世界一流大學的一大必然原由。因此,雙贏的英國之於牛橋和牛橋之於英國都是一種客觀必然,而且我們全人類也非常幸運地因為牛橋與英國君主及其政府的這樣一種若即若離的特殊、微妙關係而擁有了牛橋這樣兩所不可多得的世界一流大學。
〖MZ(2〗三、世界一流大學:西方發達國家的無為與有為〖MZ)〗
西方諺語有雲:“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西方諺語也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對於世界一流大學來說,的確如此。美國的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等,以及英國的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都絕不是在短短的二三十年內就匆匆建成的,更不是在十幾年內甚至五年左右就飛速建成的——它們都經曆了漫長的曆史發展過程,才逐漸自然生長成世界一流大學;它們各自的世界一流大學之路也各不相同,每個都充滿各異的曆史故事,非常富有特色。而且這些世界一流大學與它們所在國家的關係都不是被國家控製的——美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多數是私立大學,基本不受聯邦和州的影響;英國的兩所世界一流大學雖然是公立大學,但總體上也不受英國政府控製,因為它們的獨立自主辦學權遠大於政府對它們的控製權。
毫無疑問,與我國的超級積極性和先後設立幾個重大計劃、大手筆巨資投入與統籌推進建設等一係列大作為比較起來,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西方發達國家在世界一流大學這個事情上的作為,整體上可以說,就是非常典型的“無為而治”。所謂“無為”,就是基本沒有什麼“作為”。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這些西方發達國家對於它們各自的世界一流大學的“無為”是不幹預它們的內部自治,完全由大學獨立辦學——榮譽校長(Chancellor)、校長(President\/ViceChancellor)、教務長(Provost\/Registrar)、院長、係、部、中心主任(Deans)、司庫(Treasurer)、副校長(Vice Presidents\/ProViceChancellor)等主要高級管理人員的遴選、任命、免職、批準辭職,都由大學自己全權負責,至於招生錄取、教育教學、發展規劃與戰略等,更是由大學自己全權負責。而這些國家的“有為”僅僅隻是製定必要的法律和政策,以及對公立大學進行撥款和問責。這種國家與大學各司其職和國家對大學的“無為而治”,讓大學能夠按照教育教學的規律開展人才培養活動,能夠按照學術自由和至上的原則處理相關事務,能夠充分發揮全體教職工和學生與校友的積極性。
客觀而言,西方發達國家的世界一流大學不是憑空產生的,也不是運行於真空之中的。西方發達國家之所以對世界一流大學實行“無為而治”,主要是因為自中世紀以來的大學自治傳統、國家製度和民主。這些良好的傳統、製度和民主,一方麵使得即便是貴為君主、王儲、王子、國家總統、議會議長、政府首相也無權要求其國的世界一流大學給他們自己授予榮譽博士學位,即便是高高在上的中央政府也無權幹涉大學的內部自治事務,另一方麵也讓世界一流大學有權拒絕君主、王室成員和首相、總統等高級公務員和政府的不合理要求,比如不合理的授予榮譽博士學位要求和執行不合理的政策。所以,我們就能夠看到這些世界一流大學的校長會公開批評甚至激烈抨擊其所在國家的政府的教育政策和涉及他們大學的其他政策,而且他們也會拒絕執行不合理的政府政策。這意味著英美等西方發達國家的世界一流大學的產生絕不是偶然,也絕不是人為的,而是必然的和製度使然的。進一步來說,世界一流大學是社會的、傳統的、製度的產物,更是民主的產物。應該說,在今天和未來,脫離了民主製度,沒有哪所大學能夠成為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學。因此,那種希冀沒有社會、傳統、製度和民主的共同參與和塑造就能夠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的想法是天真的或者說不切實際的——至少,是與美國和英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的世界一流大學的實際情況和所走的路有顯著區別的。認識到這一點至為重要,因為民主能夠保證並捍衛大學學術自由和至上。
讓我們舉哈佛大學的一個著名例子為證。1986年是哈佛大學建校350周年。時任哈佛大學校長德裏克·C.博克(Derek C. Bok)代表校方致信當時的美國總統羅納德·威爾遜·裏根(Ronald Wilson Reagan),盛情邀請他出席紀念慶典並演講。裏根非常痛快地回信答應了這一演講要求,但同時趁機提出一個要求:希望哈佛大學授予他榮譽博士學位。這一被稱為“肮髒的夾帶”難倒了博克校長。哈佛大學的教職工和學生聽聞後展開激烈辯論,莫衷一是。UPI. Harvard debates merits of Reagan degree[EB\/OL]. http:\/\/www.upi.com\/Archives\/1985\/05\/10\/HarvarddebatesmeritsofReagandegree\/9755484545600, 20170113.Possible Honor For Reagan Has Harvard Faculty Fretting[EB\/OL]. http:\/\/articles.orlandosentinel.com\/19850508\/news\/0300020151_1_harvardcollegehonorarydegreefellowsofharvard, 20170113.AP. Honorary Degree for Reagan Is an Issue at Harvard[N].The Free LanceStar, 19850509(6).於是,同時身兼美國大學協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 AAU)主席的博克校長決定將這事提交由7人組成的哈佛大學董事會進行表決。董事會經過慎重討論後給裏根總統回信道:“總統先生,本校學術稱號隻授予那些在學術上做出成就的人士,個人身份既不是障礙也不是台階,作為哈佛大學董事會的成員,我們隻有維護本校學術聲譽尊嚴的權力。”裏根接信後當然大失所望,也大失臉麵,所以最後以編造出來的、體麵的日程繁忙排不開為由拒絕參加哈佛大學的350周年校慶。Reagan Wont Address Harvards 350Year Fete[EB\/OL]. http:\/\/www.nytimes.com\/1986\/03\/21\/us\/aroundthenationreaganwontaddressharvards350yearfete.html, 20170113.David E. Sanger. Harvard Omits Honorary Degrees, Ending Reagan Dispute[EB\/OL]. http:\/\/www.nytimes.com\/1985\/10\/09\/us\/harvardomitshonorarydegreesendingreagandispute.html, 20170113.Gary D. Rowe. A Ridiculous Excuse[EB\/OL]. http:\/\/www.thecrimson.com\/article\/1986\/4\/5\/aridiculousexcusepbwbellitsofficial, 20170113.為了結束這一引起巨大轟動的爭議,最大程度體麵地維護裏根作為美國總統的麵子,哈佛大學最後宣布1986年的350周年校慶不給任何人授予榮譽博士學位。David E. Sanger. Harvard Omits Honorary Degrees, Ending Reagan Dispute[EB\/OL]. http:\/\/www.nytimes.com\/1985\/10\/09\/us\/harvardomitshonorarydegreesendingreagandispute.html, 20170113.Smith Hempstone. No Sheepskin for Reagan, Harvard decides[N]. ObserverReporter, 19861106(A4).
博克校長在9月6日舉行的350周年四天校慶最後一天的大型集會演講中為哈佛大學的獨立性做出長篇辯護。他指出:“學校的成功和繁榮吸引了人們的注意,但這種注意並不總是令人歡迎的。當學校的影響和重要性日益增加,聲望和財產日益增長時,各種集團自然會受到誘惑,希望利用學校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最近幾年我們在這方麵有許多證據,軍事和情報部門試圖使我們的教授們參加秘密的研究工作,並對我們做出種種限製,以避免我們的科學發明落入敵人之手。商人們尋求和我們的科學家建立關係,以幫助他們開發新產品。社會活動家敦促學校利用自己的資本、購買力、尊嚴和威望同種族隔離等罪惡和不公正作鬥爭。公眾指望我們利用我們的財富和影響力來幫助解決地方問題。”博克校長進而指出:“來自大學外部的另一個令人憂慮的變化是,政府的規定有越來越多的勢頭。當知識和高等教育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活躍的時候,國家自然希望能確保大學為公共利益提供服務。大學已經被規定禁止種族歧視,推進正當活動,保證對研究基金的使用進行說明,保證殘疾人的入學權利,控製學生的入學分數,等等。所有這些規定都是出於好的動機,大多數是完全合理的,問題在於政府的幹預還要走多遠。裏根年代使我們暫時免於更多規定的束縛,但誘使未來政府做出新的規定的可能性依舊大量存在。例如,當權者計劃使畢業生的數量與國家的需要協調一致,對學校的發展計劃和新設施的建立進行審核以避免重複和浪費,製定詳細的規則來檢查大學的體育比賽,製定防止學生得到不公正分數和入學遭到招生辦公室不合理拒絕的保護性條款,等等。”Carol Horner. Harvard President Hails Autonomy Of Colleges, Rejects Federal Regulation[EB\/OL]. http:\/\/articles.philly.com\/19860907\/news\/26072894_1_derekbokharvardpresidentharvardyard, 20170113.
哈佛大學如此,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以及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等也如此。當大學獨立,不依附於政府和利益集團的時候,大學就能夠自主辦學,從而一步步成長為著名大學,再進一步發展為世界一流大學。我們無法指望一所匍匐於政治權力的大學具有什麼獨立性,也無法指望一所依賴政府撥款的大學能夠有什麼獨立性。毫無疑問,大學的獨立首先是政治和財政的獨立。如果一所大學在這兩大方麵沒有獨立性,那麼就必然會受到政治和財政的限製與掣肘,從而令其根本無法獨立辦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是私立大學,它們自然在財政上不受美國聯邦和州的控製。而且得益於美國的民主、憲政政治體製和法製,這五所世界一流大學不被政黨影響,更不受政黨控製,具有很強的政治獨立性。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雖然在大學層麵上是公立大學,但它們聯邦製的各學院是私立的,而且英國政府除了財政撥款對兩校有限製和控製外,基本上不在其他方麵對牛橋進行束縛。在政治上,牛橋是君主立憲製的擁護者,因此它們既不會忠於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也不會忠於工黨(Labour Party)、自由民主黨(the Liberal Democrats)等政黨。這種政治上和財政上的獨立,使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擁有十足的獨立辦學權,能夠抗拒任何校外權力和因素對它們自己至為寶貴的自治權的幹預和侵蝕。
總而言之,發達國家與世界一流大學的關係雖然是複雜的,但其實也是不複雜的。說不複雜,是因為這些國家並沒有以國家工程和計劃的方式限年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僅僅隻是製定必要的法律和政策,讓大學自然而然地發展,不幹涉大學的內部事務,同時維護憲政政體和民主體製,讓大學有一個良好的國家和社會環境。因此我們能夠看到,世界一流大學不是單獨建立起來的,而是隨著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更重要的是,國家雖然可以幫助大學發展成為世界一流大學,比如投入大量資金和製定出台眾多優惠政策,卻並不能用計劃經濟的方式發展、強推它們。世界一流大學有它們自己的成長規律——國家現代大學製度的建立,尤其是允許大學獨立、自治,學術自由、至上,以及國家和社會的民主化之保障。這種看上去複雜但其實本質上並不複雜的發達國家與世界一流大學的關係告訴我們,中國要理順國家和大學的關係還有很長一段路需要走下去,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之夢的實現還需要邁過許多坎,而且中國缺乏世界一流大學絕不隻是大學本身的問題,甚至可以說大學本身就是很無辜的。因此,中國要有世界一流大學,也就必須既有為又無為,否則欲速則不達。
第二章哈佛大學
〖MZ(1〗第二章哈佛大學〖MZ)〗
哈佛人常說:“先有哈佛,後有美國。”的確,哈佛大學創建於17世紀30年代,其曆史比美國作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曆史還要長一個半世紀。在其380多年的曆史中,哈佛大學共培養出多位美國總統,而且美國國會議員、政府部長以及大公司財團的總裁中,哈佛畢業生的數量也不容小視。在學術界,哈佛大學是美國產生諾貝爾獎獲得者最多的大學。在美國新聞界和學術界的調查與評估中,哈佛大學的排名也一直名列前茅。不僅如此,哈佛大學在世界的影響力也是很大的,為其他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高校的發展樹立了一麵旗幟。本章從其辦學理念與人才培養目標、國際化狀況、課程與專業設置、經費投入與內部配置、社會服務等多個方麵進行概述分析,以期為我國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道路上提供些許啟示,更好地實現高水平大學的建設目標。
〖MZ(2〗一、辦學理念與人才培養目標〖MZ)〗
哈佛大學於1636年創立,而美國於1776年建國,比哈佛建校要晚140年。哈佛大學從最初的隻有9名學生和1位老師,發展到如今擁有約22000名學生和12800位教職員工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它現在由12個主要的學術單位組成,包括11個學院和拉德克利夫高級研究院。它們均成立於不同的時期,而拉德克利夫高級研究院的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拉德克利夫學院的成立。11個學院分別是文理學院(哈佛學院、文理研究生院、繼續教育部)、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醫學院、法學院、牙科學院、公共健康學院、商學院、神學院、設計研究生院、教育研究生院、肯尼迪學院。Harvard University. Harvard Schools[EB\/OL]. http:\/\/www.harvard.edu\/schools, 20150720.哈佛大學從最初的殖民地院校發展成如今的世界一流學府,首先是因為其獨特而不斷變化的辦學理念和人才培養目標。
〖MZ(3〗(一) 校徽與校訓〖MZ)〗
哈佛大學自1836年沿用至今的校徽上麵,用拉丁文寫著VERITAS字樣,譯為漢語即“真理”。當時正逢哈佛大學200年校慶,校長約西亞·昆西(Josiah Quincy)宣布他在檔案館查找哈佛大學校史時,在三本書中找到了這枚“哈佛盾”(the Harvard Shield)的草圖。1843年後,這枚徽章就成了哈佛大學官方印章的圖案並沿用至今。並且,在第21任校長查爾斯·艾略特(Charles W. Eliot)的影響下,1910年經投票,深紅色成了哈佛的官方代表顏色,也就是校徽哈佛盾的背景色。哈佛大學的校訓原文也是用拉丁文寫成的,譯作漢語即“以柏拉圖為友,以亞裏士多德為友,更要以真理為友”Harvard University. History of Harvard University[EB\/OL]. http:\/\/www.harvard.edu\/history, 20160720.。不論是校徽、官方顏色還是校訓,都無不體現出哈佛人對於真理的渴望和求實的精神。
〖MZ(3〗(二) 辦學使命與宗旨〖MZ)〗
哈佛大學(包括其本科生學院、研究生學院、其他學術團體、研究中心和附屬機構)從1636年成立至今,並沒有一個正式的學校使命陳述。在隨後的380多年間,哈佛大學雖曆經變革,在不同的時期,學校使命的陳述及側重點都不同,但它一直固守尋求真理的辦學宗旨。
迄今,哈佛大學的官方網站上對哈佛學院(哈佛大學的本科生學院)使命的陳述依然堅持以往的辦學宗旨。1997年,哈佛學院院長哈瑞·劉易斯(Harry R. Lewis)提出:“哈佛學院堅持1650年特許狀所規定的宗旨:‘促進所有有益的文學、藝術和科學的發展,借助所有有益的文學、藝術和科學發展,教育青年人,並為教育本國的青年人提供所有必要的東西。’哈佛致力於創造知識,用這種知識陶冶學生的心智,使學生最大限度地利用他們的教育機會。為了達到這些目的,哈佛學院鼓勵學生尊重思考和思想的自由表達,樂於發現和進行批判性的思考,以富有成效的精神追求卓越,對個人行動的後果承擔責任。哈佛學院致力於克服各種限製,讓學生全麵參與,使學生發現自己的能力和興趣,最大限度地發展自己的智力和潛能。鼓勵學生去探索、創造、挑戰、領導。哈佛學院應該為學生提供一種基礎,使其養成自我依靠的能力和終身學習的習慣。哈佛期望學生養成學術和學院精神,以便其在今後的生活中發展知識,增進理解,服務社會。”Harvard University. What is Harvards mission statement?[EB\/OL]. http:\/\/www.harvard.edu\/faqs\/missionstatement, 20160720.
哈佛大學的每個學院因專業不同,涉及的領域不同,如表21所示,都有其獨特的辦學使命和追求。
表21哈佛各個學院的使命陳述
學院使命
文理學院為不斷變化的世界創造新的藝術、科學的知識
商學院教育改變著世界的領導者
牙科學院培養一群全球領導者,引領健康發展
設計研究生院塑造設計領導者
神學院教育善男信女,作為一個領導者為宗教生活和思想服務
教育研究生院為未來的教育實踐、政策和研究培養領導者
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在工程、應用科學和技術領域聯結和整合哈佛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肯尼迪學院培養願意為民主的社會服務、致力於解決公共問題的領導者
法學院為了世界的利益培養最傑出的法律人才和學者
醫學院培養優秀的人才,為減輕人類因疾病產生的痛苦而努力
公共健康學院通過學習、發現和交流提高公共健康水平
資料來源:Employment@Harvard. Why Harvard—Our Mission and culture[EB\/OL]. http:\/\/hr.harvard.edu\/ourmissionandculture, 20160720.
〖MZ(3〗(三) 人才培養目標〖MZ)〗
人才培養是大學的三大職能之一。每所高校的培養目標自然各不相同,哈佛大學的人才培養目標也是經曆了300多年的變化。
建校初期的哈佛學院,在人才培養上的首要目標就是培養牧師,後來培養目標逐漸世俗化,政府官員、文法學校教師以及各行業專門人才也成為哈佛學院的培養目標。實際上,初期的哈佛並沒有像中世紀大學那樣設科或學院,而是所有的學生都學習同樣的課程,其培養模式具有濃厚的古典自由教育色彩,培養的是上層社會的紳士和通才,到了18世紀,哈佛才出現了專業教育的萌芽,法學院、神學院等開始建立起來。艾略特出任哈佛校長後,對哈佛的人才培養目標進行了修訂。他明確指出:“我們要培養實幹家(doer)和能做出成就的人(achiever),他們成功的事業生涯可以大大增進公共福祉。我們不要培養世界的旁觀者、生活的觀眾或對他人的勞動十分挑剔的批評家。”勞威爾(Lawrence Lowell)在這個問題上,不同於艾略特的觀點,他主張重建自由教育,培養全麵發展的人。他指出:“學院應該培養智力上全麵發展的人,有廣泛同情心和判斷能力的人,而非瘸腿的專家。”在科南特(J. B. Conant)看來,大學應該培養負責任的人和公民,培養情感和智力全麵發展的人,培養集自由與專家於一身的人。博克(Derek Bok)時期擔任哈佛大學文理學院院長的羅索夫斯基(Henry Rosovsky)認為,哈佛大學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有教養的人。劉寶存.哈佛就是哈佛:哈佛大學辦學理念探析[J].教育發展研究,2004(2):2833.
進入90年代後,陸登庭校長(Neil L. Rudeustine)基本繼承了博克時代的人才培養目標,他提出哈佛大學本科教育培養目標的6個方麵:一是從學生入學開始,就使學生能夠成為參與發現、解釋和創新知識或思想的人;二是通過講座、閱讀,使用專門設計的課程資料、信息技術或其他方式,使學生很好地掌握現有的知識和理論,這是學術研究的基礎;三是使學生能夠發展多種技能,養成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四是培養學生的適應性,麵對不斷發展變化的世界能夠調整自我;五是注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培養審美情趣;六是培養學生對道德的判斷能力,使學生學會理性選擇。陸登庭.一流大學的特征及成功的領導與管理要素:哈佛的經驗[J].國家高級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2(5):1026.
2007年,德魯·福斯特(Drew Faust)擔任哈佛大學的校長,她在就職演說中提出:“一所大學的精神所在,是它要特別對曆史和未來負責——而不單單或者僅僅對現在負責。一所大學關乎學問,影響終身的學問,將傳承千年的學問,創造未來的學問。”Drew Gilpin Faust. Installation address: Unleashing our most ambitious imaginings[EB\/OL]. http:\/\/www.harvard.edu\/president\/installationaddressunleashingourmostambitiousimaginings, 20160728.在2013年的畢業典禮中,福斯特校長的贈言更體現出了哈佛的人才培養目標,“多年來,我一直在告訴我的學生,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找到你自己熱愛的東西。它可能是物理、分子科學、表演、金融等等”Drew Gilpin Faust. 2013 Baccalaureate Service: “Running Toward”[EB\/OL]. http:\/\/www.harvard.edu\/president\/2013baccalaureateservicerunningtoward, 20160728.,旨在把學生培養為有思想、有知識、有技術、獨立思考、適應能力強、具有創新意識的理性人才。
〖MZ(2〗二、人才資源開發與師資隊伍建設〖MZ)〗
一所優秀的大學必不可少的就是優秀的教師。為了使哈佛大學成為高水平的一流學府,從艾略特校長起,各位校長都非常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科南特校長(James Byrant Conant)指出:“大學者,大師薈萃之地,如果一所大學聘任的終身教授是世界上最優秀的,那麼這所大學必定是最優秀的大學。”M. Lipset and D. Riesman. Education and Politics at Harvard[M]. MegrawHill Book Company, 1975: 154155.“大學的榮譽不在於它的校舍和人數,而在於它一代又一代教師的質量。一個學校要站得住,教師一定要出色。”李進才.世界一流大學辦學水平的啟示[J].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1997(5):63.可見,在哈佛人的心目中,教師的水平和力量對哈佛大學取得今天的榮譽和達到的高度,是至關重要的。哈佛大學的教授們不僅要把高深知識傳授給莘莘學子,更要承擔起育人的職責和義務,培養出優秀的學生,為哈佛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因此,師資隊伍是哈佛大學繼續向前發展道路上最堅實的保衛軍和開拓者。
〖MZ(3〗(一) 師資隊伍現狀〖MZ)〗
哈佛在教育上引領世界,其教師隊伍也是由一批世界頂尖的學者所組成。教師們充滿熱情和求知欲,在哈佛教學的同時進行著自己的研究。他們來自世界各地,也帶來了豐富的知識財富。哈佛大學的幾乎所有課程都是教師們精心設計、教授和監察的,而且幾乎所有的具有美國科學家聯合會會員身份的教師都要把教學作為自己的任務之一。其中哈佛學院的本科生課堂一般人數都在40人以下,超過一半的學期課程學生數少於10人,這就使得學生與教授之間建立了一種更密切的關係,有利於校園社區文化的形成。教授們不僅在課堂上與學生交流,在課下也經常與學生互動,為學生們創造了一個充實的學術環境和體驗。Harvard University. About the Faculty[EB\/OL]. http:\/\/www.harvard.edu\/aboutfaculty, 20160728.
根據2015年統計數據(表22),哈佛大學在校教師人數約2275人,研究及學術教員約2643人,行政人員約5550人,文秘與技術人員約4496人,服務與貿易人員約1042人,共計約16006人。各個學院人數分布也是不均勻的,文理學院、醫學院、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公共健康學院的教職工人數位列前四名,都超過1000人;而全校中央行政部門人數約3485人,超過幾乎各個學院的教職工數量(除了文理學院),可見哈佛大學能在教學、科研、行政事務等各個領域有條不紊地發展,離不開教師、職工們的相互磨合和共同努力。其中男女教師的比例較協調,男教職工總人數約達到7639人,女教職工約有8368人,在教學、學術研究和服務貿易領域男教職工偏多,而在行政、文秘與技術領域女教職工較多。教師的種族構成也是呈現多元化的,白人教師比例最高,總數約11296人,亞裔、西班牙裔教職工的比例也非常高,均超過900人。這充分顯示出哈佛大學開放的辦學方針,無論是在性別、種族等各個方麵,都體現出一種多元文化的精神。
表222015年哈佛大學教職工人數統計(單位:人)
教學教師研究及
學術人員行政人員文秘與
技術人員服務貿易
人員總計
按學院
學院2249.82624.93637.93360.874.511947.9
文理學院887.1868.41135.31064.83955.6
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231.290.7727.4288.59.51347.3
商學院56.524.423.764.7169.3
牙科學院57.38.756.547.7170.2
設計研究生院48.22.251.235.0136.6
神學院70.942.1174.7135.7423.4
教育研究生院83.6231.2143.5102.910.0571.2
肯尼迪學院116.0100.0262.0204.3682.3
法學院123.640.2262.9208.5635.2
醫學院409.7755.0488.3774.355.02482.3
公共健康學院159.3460.0249.4405.91274.6
拉德克利夫學院6.42.063.028.599.9
附屬機構4.58.1265.8142.437.6458.4
中央行政部門20.910.21594.1930.3929.73485.2
核心部門20.33.5939.7596.573.01633
服務部門0.66.7654.4333.8856.71852.2
特殊部分52.462.3114.7
總數2275.22643.25550.24495.81041.816006.2
按性別
男1567.61570.82309.61453.7737.17638.8
女707.71072.53240.63042.6304.68368
總數2275.32643.35550.24496.31041.716006.8
按種族
印第安美洲人1.82.99.56.01.021.2
亞裔229.2329.1323.3328.638.61248.8
非裔65.453.9193.6409.3175.0897.2
西班牙裔62.771.8193.3319.0254.6901.4
夏威夷太平洋島1.13.06.02.012.1
兩個及以上種族20.821.562.578.69.6193.0
不清楚9.815.849.321.44.0100.3
白種人1714.41126.34672.73267.5514.811295.7
(續表)
教學教師研究
學術人員行政人員技術人員服務貿易
人員總計
國際友人171.01021.043.059.442.21336.6
總數2275.12643.45550.24495.81041.816006.3
按地域
劍橋地區1431.71271.53806.92729.7884.210124.0
波士頓地區807.11321.21367.91548.2157.65202
奧爾斯頓地區230.2110.8545.1381.658.91326.6
長木醫學區516.01185.2711.81099.681.73594.3
其他波士頓地區60.825.2111.067.117.0281.1
其他36.550.6375.4218.0680.5
總數2275.32643.35550.24495.91041.816006.4
按財政
方式
財政支持241.51591.1260.9577.82671.3
大學支持2033.81052.35289.33918.11041.813335.3
總數2275.32643.45550.24495.91041.816006.6
資料來源:The Office of Institutional Research. Harvard Fact Book 20142015[EB\/OL]. http:\/\/oir.harvard.edu\/files\/huoir\/files\/harvard_fact_book_201415_final.pdf, 20160921.
注:本表格轉載於2016年9月哈佛大學網站,數字出入與學校財務統計方法有關,僅供參考。
〖MZ(3〗(二) 高層次人才引進的政策與製度〖MZ)〗
哈佛大學在高層次人才引進方麵的要求非常嚴格,施行公平、公正、科學化的教師聘任製度,召集全世界最優秀的人才,提高哈佛的整體師資力量,推動其進一步向前發展。
1. 教師聘任
在教師聘任方麵,為了保證聘任的每一個教授都是最優秀的學者,哈佛大學製定了一套科學、嚴密的聘任製度。首先,哈佛大學把“是否具有原創性的學術工作和研究工作的質量”作為聘任的基本條件。其次,邀請全世界的知名專家或學科帶頭人對候選人進行評價,以確保評價的客觀、公正。再次,聘任程序公開、公平。如一旦學校的教師職位空缺,校人事主管部門就會將崗位相關信息上傳到哈佛崗位數據庫,同時通過互聯網等宣傳媒介向全社會公布學校師資招聘信息。應聘者可以通過哈佛網站在線申請,也可以直接向校人事主管部門提交個人應聘材料。校人事主管部門將應聘者名單和材料轉交各學院、係。各學院院長、係主任組織同行專家以電話會談、信函交流、與應聘者畢業院校對話等方式對應聘人員的教育觀念、知識水平和特點、交往及團隊協作能力等進行全方麵考核,精選出2—5名候選人,然後,候選人依次參加麵試。麵試結束後,由聘任委員會評議,院長簽署意見並轉呈校長和校教授會評議,最後報董事會批準。若候選人中未能產生最佳人選,聘任委員會則公開宣布結果,來年依照聘任程序重新招聘。最後,堅持“非升即走(up or out)”的原則,即凡在哈佛大學擔任講師或副教授的教師,若在規定的8年限期內不能晉升高一級教職,則必須辭職,另謀他路。羅雲,黃值.哈佛大學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的基本經驗及啟示[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119.這個原則如今已經在中國的諸多高校中開始實行,對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實力有一定的作用。
2. 教師工作發展中心
高層次人才引進後,需要進行有效的管理和監督,以保證其能發揮最大的師資優勢。哈佛大學對教師的科研、服務都進行嚴格、科學化的管理,並以優厚的薪資,良好的生活、工作條件作為保障,從而實現教師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充分實現其價值,保證哈佛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各方麵的世界一流水平。
獲得教育是哈佛大學體驗的核心,哈佛社區的所有成員都能感受到,當然也包括教師。哈佛大學成立的工作發展中心(Center for Workplace Development, CWD)為教師們提供廣泛的課程,從而增加教師在知識、技能等多方麵的收獲。首先在專業發展方麵,CWD提供大約50種不同的專業性的職業發展課程,幫助教師適應工作環境,並給未來打下基礎。中心開設電腦課程,教授文字處理、電子報表、數據庫管理與設計、網頁管理等等。CWD同樣提供一係列由教師引導的在線學習課程,幫助從事財政、人事的職員熟練使用大學的各種管理係統。其次在領導力發展方麵,CWD提供一係列課程來幫助教師們培養其領導力,包括集中領導力(focused leadership)、行動領導力(leadership in action)、領導力基礎(foundations of leadership)、領導力策略(leadership strategies)、領導力核心(leadership essential)。通過評價工具的使用、小組練習和案例研究,參與的教師們對領導力獲得了嶄新的認識,也學習了如何影響他人和提升自我。最後在搭建學習橋梁方麵,參與者們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相應課程,包括學術寫作、公文寫作、職業探索、英語演講、辦公室技能等等。教師們可以選擇與學校中有經驗的老教師一對一得到輔導,獲得成長。Harvard University. Learning & Development[EB\/OL]. http:\/\/employment.harvard.edu\/benefits\/learndevelop\/, 20160721.
3. 教師福利與薪資
哈佛大學為教師們提供全波士頓地區,包括所有學術機構在內,最優質的福利和額外津貼,以此來留住優質的師資人才。首先,它為教師及其家屬提供優越的醫療和牙醫福利政策,同時教師們可以選擇加入一些健康計劃,比如哈佛朝聖者健康關懷(Harvard Pilgrim Health Care)、哈佛大學小組健康計劃(Harvard University Group Health Plan)等。Harvard University. Feel secure with the medical and dental benefits@ Harvard[EB\/OL]. http:\/\/employment.harvard.edu\/benefits\/perks\/medical.shtml, 20160907.同時,哈佛為教師們製訂資金充足的退休計劃,例如專業及行政人員,非談判單位的支持者們,參加哈佛牧師和技術工作組(HUCTW)的成員,每周至少工作17.5小時的員工都能夠參加到這個計劃中。它不僅為退休老教師們建立一個長期的儲蓄賬戶,而且作為經濟來源的一種方式,大學會全額支付退休計劃的花費。在計劃中,超過6個月的等待期後,老教師們可以選擇投資,40歲以下的教師可以獲得工資5%的捐贈,40歲以上者可以獲得10%的捐贈。有條件的教師還可以獲得哈佛大學退休後健康福利,65歲以下的退休者與在職者享用同樣的健康醫療政策;針對65歲以上者,哈佛會根據其在哈佛大學的工作時長來增加醫療補貼和福利。Harvard University. Retirements planning @Harvard provide longterm Security[EB\/OL]. http:\/\/employment.harvard.edu\/benefits\/perks\/retirement.shtml, 20160921.哈佛大學還會提供資源來保證生活和工作之間的平衡,每位教師可以使用自己的哈佛ID在圖書館、博物館等各種公共領域獲得便利。Harvard University. The many benefits of working @ Harvard[EB\/OL]. http:\/\/employment.harvard.edu\/benefits\/perks\/, 20160921.
哈佛大學給予教師的薪資在波士頓地區也是最具吸引力的。根據美國大學教師協會2012年年度報告,哈佛大學教師的薪資排在全美第一名,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的工資都超過了第二名芝加哥大學、第三名哥倫比亞大學。而且就哈佛大學自身來看,從2000年至2012年,教授工資提高了69500美元,提高了153%,可見哈佛大學為了保證學校的科研、教學力量,在教師薪酬方麵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哈佛大學的教師工資也是有等級的,一個教師的工資主要根據其績效評估來確定。哈佛大學對教師等級進行了編碼,從001至043是主要歸屬於工會、按照小時計算工資的服務型貿易工作者;從047至054主要是行政工作者;從055開始是較高職位的工作人員,包括個人貢獻者、監管者和人事管理行政人員等。表23可見,哈佛大學2014—2015年度工資表中,臨時教授、講師(047)年薪最少是29568美元,最高級別的正教授(064)工資可以達到434500美元,差距還是很大的。
表23哈佛大學2014—2015年度教師薪酬表(單位:美元)
哈佛大學等級薪酬排行
等級最少額中等額最高額
055511826631481445
056554607310190742
0576260083900105200
0587150096900122300
05983300114300145300
06098900136900174900
061123100172500221900
062147900210500273100
063181500259100336700
064232500333500434500
哈佛大學等級薪酬排行
等級最低額最高額
0472956843709
(續表)
哈佛大學等級薪酬排行
0483146246952
0493259849114
0503471952769
0513699256682
0524007262062
0534350667957
0544716874366
資料來源:Employment@Harvard. BenefitsCompensation[EB\/OL]. http:\/\/hr.harvard.edu\/salaryranges, 20160921.
〖MZ(2〗三、國際化狀況〖MZ)〗
作為世界一流大學,哈佛大學的國際發展也受到了各方麵的關注,而哈佛的領導者也是格外重視其國際化的程度。博克校長不僅描述了哈佛大學的國際化願景,而且在他任職期間,為了提高留學生的人數,哈佛大學與厄瓜多爾和墨西哥政府分別簽署了價值250萬美金和290萬美金的“債務獎學金”協議。文理學院還提出了鼓勵本科生出國留學、加強語言指導以及建立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的計劃。The Harvard Crimson. Internationalization: Now What?[EB\/OL]. http:\/\/www.thecrimson.com\/article\/1991\/6\/6\/internationalizationnowwhatpderekboksvision\/?print=1, 20160923.後來曾任美國財政部長的薩默爾斯(L. Summers)出任哈佛校長後,提出哈佛要拓展其走向全球的能力,建立全球聲譽,在培養領導者和知識生產方麵為全球提供服務。薛珊.全球化背景下耶魯大學與哈佛大學國際化策略評析[J].比較教育研究,2012(7):8286.
〖MZ(3〗(一) 師生國際化〖MZ)〗
哈佛大學的國際化水平很高,不論從學生還是從教師方麵來看,都是首屈一指的。一方麵,從海外師生的比例來看,2014—2015學年數據表明,哈佛擁有國際學生約4500人,集中分布於文理研究生院、哈佛學院、商學院和肯尼迪學院,主要來自中國、加拿大、韓國等國家;同一學年來自國外的教師人數更多,超過4600人,集中分布在醫學院、文理學院和公共健康學院,以中國人最多。據哈佛官網給出的近15年來海外學生的統計數據,並對來往哈佛最多國家的人數進行統計分析,中國、加拿大、韓國、英國等一直是名列前茅,可見哈佛也是這些國家的精英學子們夢寐以求的大學和追求的目標。Harvard International Office. About HIOStatistics[EB\/OL]. http:\/\/www.hio.harvard.edu\/abouthio\/statistics\/, 20160923.
另一方麵,哈佛大學將美國本土學生向海外輸送,支持學生出國學習。哈佛大學創立了國際體驗校長創新基金(Presidents Innovation Fund for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它為哈佛大學的教師提供補助金,來支持哈佛學院的學生出國進行學術交流。這個基金是由大衛·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慷慨讚助的,他致力於以此幫助哈佛大學任何學院、部門、中心以及學術機構所進行的跨國交流。The Office of the Provost Harvard. Funding Opportunities[EB\/OL]. http:\/\/www.provost.harvard.edu\/funding\/#5, 20160925.2011年以來,哈佛大學多次召開會議專門商討國際化問題。其中,各個學院表示會積極製定適合本院學科發展的國際化發展路徑,鼓勵學生、教師進行海外交流,培養全球意識。例如,商學院要求一年級學生在寒假裏進行國際訪問,積累國際經驗,在課程中加大了國際案例的比例,符合時代需求。同時還在世界許多地區建立了研究中心,提高學院對國際化市場的參與度。法學院也是要求學生在第一年就修習一門國際法課程,為學生選擇的實習基地也注重國際化視野,同時與國外大學建立了10個正式的交換項目及25個非正式項目,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國際學習經驗。校長福斯特(Drew Faust)還聯合各學院代表,成立專門小組探討哈佛的國際化策略,關乎哈佛的現在與未來。Alvin Powell. Spotlight on the international[EB\/OL]. http:\/\/news.harvard.edu\/gazette\/story\/2011\/02\/spotlightontheinternational\/,20160925.這些都體現了哈佛領導者們積極鼓勵學生、教師進行國際化交流,提高哈佛的整體國際化水平。
〖MZ(3〗(二) 辦學組織國際化〖MZ)〗
一所大學的國際化不僅僅靠領導人的國際化意識,還需要設立各種相應的國際事務機構,完善國際化程度,幫助大學順利地發展成為國際化高水平大學。哈佛大學當然不例外,擁有如此之多的海外師生人數,並且組織美國本土學生大量出國學習、工作,必然離不開完善的國際化辦學組織。
哈佛大學於1944年成立哈佛國際事務辦公室(Harvard International Office, HIO),以應對日益增多的海外學生,特別是與歐洲和亞洲大學建立密切的關係。最初,每年大約隻有250名的海外學生,在處理美國政府的問題時能夠得到幫助。然而到了現在,雖然最初的使命沒有發生變化,但海外學生和教師的比例有了很大的上升。國際事務辦公室隸屬於大學中央行政部門,特別為國際學生和教師提供幫助,還包括那些畢業生、專業學院和研究中心的人員等,減少他們在哈佛期間遇到的各種問題。它同樣為留學生及訪問學者提供包括簽證、財務、稅收及社會保障、文化差異、大學及社區資源等在內的廣泛的信息服務。自從建立至今,國際事務辦公室一直扮演著聯係國際學生、訪問學者與美國政府機構的角色,這些年來,它在與政府機構、立法機構的溝通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Harvard International Office. About HIOHistory and Mission[EB\/OL]. http:\/\/www.hio.harvard.edu\/aboutus, 20160925.
全球支持服務辦公室(Global Support Services)是最新成立的辦公室,致力於通過提供專業的、顧客導向的服務協助哈佛大學的教職員開展國際化活動。譬如為教職工到高危地區出訪提供谘詢和信息服務;為設計新的海外學習計劃提供指導;為教師從事海外田野研究提供財務管理、國際救援等信息;為海外項目開設提供諸如國際賬戶開設、員工雇傭以及其他法律問題的谘詢服務等。Harvard Global Support Services. What We Do[EB\/OL]. https:\/\/www.globalsupport.harvard.edu\/about\/whatwedo, 20160923.
哈佛從中央行政係統、辦公室到各個學院、係科積極促進國際化,更體現在其具體的科研與教學活動中。
〖MZ(3〗(三) 科研與課程國際化〖MZ)〗
哈佛大學的學術活動,從研究到國外學習到行政教育,有130多個國家參與。哈佛大學全球化(Harvard Worldwide)網站顯示,全校有2000個以上的跨國活動,涉及麵極廣。同時,哈佛在巴西、智利、中國、法國、希臘等9個國家都設有其研究中心。2013—2014學年出國學習交流的學生、教師和職員最經常訪問的前五位國家包括中國、意大利、日本、印度和英國。Harvard Worldwide. Facts[EB\/OL]. http:\/\/www.worldwide.harvard.edu\/iws\/facts\/index.jsp, 20160923.在國際化經曆中,出國學習的比例最高,達39%,第二位的是學生組織旅行,達23%,接下來依次是誌願者經曆、研究、藝術活動、學術會議和其他學術活動。Harvard Worldwide. FactsColleg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EB\/OL]. http:\/\/worldwide.harvard.edu\/harvardcollegeinternationalexperiences, 20160923.
首先在科研國際化方麵,哈佛的教師們積極將研究深入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哈佛大學設立各種研究中心,如肯尼迪學院的科學與國際事務貝爾弗爾中心,神學院的世界宗教研究中心、非洲研究委員會,將學者們聚集在一起進行廣泛的討論,沒有國界的限製。哈佛大學的教授們也在進行各種跨國研究,如曆史係的蘇嘉塔·伯瑟(Sugata Bose)教授研究印度洋兩岸人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聯係,生物係的內奧米·皮爾斯(Naomi Pierce)教授經常到世界各地去旅遊,研究植物、病原體和昆蟲之間的交互關係,教育研究生院的費爾南多·瑞門思(Fernando Reimers)教授研究墨西哥的教育質量、教育膨脹與社會不平等之間的關係。同時,哈佛大學還進行各種疾病救助活動,如公共健康學院開展“博茨瓦納艾滋病行動(Botswana AIDS Initiative)”,如培養哈佛學生一樣,培訓當地的專業醫生,致力於研究HIV病毒在當地和南非地區的傳播和控製;又如哈佛商學院創辦的全球研究中心(Global Research Center)支持教師的研究和案例寫作,至今每350個案例中就有三分之一是國際案例,很有實用價值。Harvard Worldwide. FactsHarvard Research[EB\/OL]. http:\/\/worldwide.harvard.edu\/research, 20160923.
其次在課程國際化方麵,因為哈佛的教師們對學科前沿研究具有寬廣的國際視野,所以學生們就可以學習到全世界任何一個區域的知識。每個學期,數以百種的關於國際化和跨國界的課程被提供給學生選擇,比如設計研究生院的“中國現代建築與城市化”、醫學院的“拉丁美洲的營養與農村醫藥”等;法學院開設的“東亞法律研究”是全美最早、最權威的致力於東亞法律和法律史問題的研究。而且哈佛提供70多種不同的語言教學,從非洲語係到東部地區語係到羅馬語言等。同時,哈佛的暑期學校會提供各種出國學習交流的機會,學生不僅可以以此獲得學分,還可以去世界上除了美國之外的20個地區,包括布拉格、首爾、布宜諾斯艾利斯等等,可以得到相當多的國際交流的機會。Harvard Worldwide. FactsHarvard Teaching[EB\/OL]. http:\/\/worldwide.harvard.edu\/curriculum, 20150721.
最後在課外活動國際化方麵,各種訪問學者、高層人士、政治家和實業家們每年齊聚哈佛,使得它的大學術環境得到充分的發展和豐富,而且通過這樣的機會,哈佛的學生可以很好地參與和融入進去。每年哈佛都要舉辦不計其數的全球化問題的講座、研討會和大型會議,範圍也非常廣泛,從最高領導人的到訪演講到日常的小型研討會,形式多樣。哈佛的學生也可以自由參加各種學生組織,這些組織的目的各有不同,有支持國際學生的留學生伍德布裏奇社團(Woodbridge Society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有為學生提供服務和誌願者活動的無國界的哈佛學院工程師組織(Harvard College Engineers Without Borders),有監督和評價國際法規的哈佛國際法日誌(Harvard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等等。不僅如此,哈佛學生還通過參加各種國外的實習豐富自身的教育經曆,如肯尼迪學院的歐洲研究中心項目,使學生在實習中進行公共行政和國際發展研究。Harvard Worldwide. Facts[EB\/OL]. http:\/\/www.worldwide.harvard.edu\/iws\/facts\/index.jsp, 20161012.
〖MZ(2〗四、專業和課程設置〖MZ)〗
高等學校專業設置與劃分是高校根據科學分工和產業結構的需要而定,是對社會的一種折射,也是其學校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政治、經濟、文化、人口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高校需要根據學科發展、社會需求、職業分工和民族特色等因素來進行專業的設置與劃分。黃文彬.對我國高等學校專業建設問題的若幹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評估,2007(1):66.哈佛大學不同學院、係科,根據學科具體要求,結合教授的研究方向等諸多因素開設不同專業,培養各種類型的人才。而課程設置更要結合學校、學院的不同培養目標與專業的不同要求,共同開發,它也是最能體現一所學校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哈佛大學的課程設置考慮到諸多因素而具有其獨特之處,值得我們去研究和學習。
〖MZ(3〗(一) 本科生專業及課程設置〖MZ)〗
哈佛大學本科生教育質量的關鍵取決於其完備的課程培養機製。哈佛學院學生在大學本科4年時間裏,需要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學習框架,包括通識課程學習、專業課程研究、寫作及語言基本要求等,最後通過考核取得滿意的成績,才可申請文學學士(Bachelor of Arts)或理學學士(Bachelor of Science)學位。Harvard University. Harvard College Handbook for Students 20142015Academic InformationRequirement for the Degree[EB\/OL]. http:\/\/handbook.fas.harvard.edu\/icb\/icb.do?keyword=k104674&tabgroupid=icb.tabgroup184048#a_icb_pagecontent1470589_1, 20161012.
哈佛大學一直實施科目(course)製而非學分(credit)製。本科生最低畢業科目為16門全科目(full course),通常一個全科目可以由2個相關的單學期科目(half course)合計,因而實質上等於32門單學期科目。每一門單學期科目(half course)通常都是一學期每周上課3小時,小組研討1小時,合計4小時。
表24哈佛大學本科生課程結構表
類別課程要求
通識課程
通識課程8門科目
說明文寫作1門科目
語言課程1門科目9—11門科目
專業課程(concentration)12—14門科目
選修課程(electives)根據情況而定(獲得榮譽學位、
雙學位、出國、深造等)
總計(total)32門科目
資料來源:Harvard College. Graduation Requirements[EB\/OL]. https:\/\/college.harvard.edu\/academics\/planningyourdegree\/graduationrequirements, 20161012.
注:此表中科目指單學期科目(half course)。
1. 通識課程(General Curriculum)
哈佛大學強調為了保證本科教育包含廣泛的主題和方法,必須開設一係列學生專業研究領域之外的通識課程。這些課程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21世紀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致力於使學生的自由教育與其實際生活相聯係。而且,通識課程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有別於傳統大學學院式的新的教與學的機會。
哈佛大學提出為本科生開設通識課程的主要目標包括:第一,培養學生的公民參與能力;第二,教會學生作為一個藝術、思想、價值觀的參與者、生產者來理解自身;第三,促使學生批判性地思考和積極做出改變;第四,促進學生理解與尊重具有不同倫理價值觀的人的語言和行為。Harvard University. Harvard College Handbook for Students 20142015Academic InformationProgram in General Education Requirement[EB\/OL]. http:\/\/handbook.fas.harvard.edu\/icb\/icb.do?keyword=k104674&pageid=icb.page673376, 20161012.
哈佛大學通識課程包括8個不同的類別:① 美學和詮釋理解(Aesthetic and Interpretive Understanding),注重學生在研究宗教文本、繪畫、雕塑、建築、音樂等後發展起來的美學時的反應水平和對文化闡釋的理解;② 文化與信念(Culture and Belief),培養學生對於社會、政治、宗教、經濟和曆史條件下共同創造出的思想和文化藝術的理解和尊重,並且檢驗文化信念對個人和社區產生的影響;③ 實證和數學推理(Empirical and Mathematical Reasoning),教會學生推理以及問題時需要使用的概念性的理論工具,根據數據分析和證據推出結果,以及如何正確辨別實際問題等;④ 倫理推理(Ethical Reasoning),教會學生有原則地對道德、政治信念和實踐進行推理,並且能夠深思熟慮地評價倫理道德問題;⑤ 生命係統科學(Science of Living Systems),向學生介紹生命科學、工程學以及相關領域中的主要概念與事實,它不僅探索各種與生命息息相關的主題,而且為學生提供工具來驗證科學假設;⑥ 物理宇宙科學(Science of the Physical Universe),教會學生在物理科學及其相關領域中遇到的主要概念與事實,它不僅關注研究物理科學中的新發現、發明,而且為學生提供工具來評價科學主張、鑒別模糊概念等;⑦ 世界中的社會(Societies of the World),為學生提供國際化的視角來審視多種價值觀和文化,幫助其理解不同的觀念、行為和方式如何融合在一起,提升學生在社會組織中的多元意識;⑧ 世界中的美國(United States in the World),讓學生從當代、曆史或分析的角度去檢驗美國的社會、政治、法律、文化等方方麵麵,更好地理解美國自身、美國與其他國家以及與世界的關係。Harvard University. Harvard College Handbook for Students 20142015Academic InformationProgram in General Education Requirement[EB\/OL]. http:\/\/handbook.fas.harvard.edu\/icb\/icb.do?keyword=k104674&pageid=icb.page673376, 20161012.
表25哈佛學院八大通識課程類別
課程類別具體課程舉例
美學和詮釋理解美國詩歌、修辭學原理、跨種族文學、韓國文化曆史形式
文化與信念人類與西方曆史中的宗教、古希臘文明中的英雄、印度世界的藝術文化
實證和數學推理數字的藝術、從政治學和商學角度看健康、語言邏輯與交流的意義
倫理推理正義與審判、自我&自由與存在、傳統中國道德和政治理論、生物倫理學
生命係統科學生命中的分子學、了解達爾文主義、發展心理學:知識的起源
物理宇宙科學自然災害、如何建造一個適宜生存的星球、愛因斯坦革命、時間學
世界中的社會亞洲的日本、大不列顛帝國、二次大戰後的歐洲、中國的兩次社會變革
世界中的美國美國健康保障政策、美國20世紀的性別研究、經濟學:批判性手段
資料來源:Harvard College Program in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 in General Education[EB\/OL]. http:\/\/www.generaleducation.fas.harvard.edu\/icb\/icb.do?keyword=k37826&tabgroupid=icb.tabgroup87208, 20161012.
學生必須在每個類別中選擇一門課程學習,至少修滿4個小學期。通識課程修習沒有嚴格的時間規定,在4年中完成即可,一般新生利用通識課程學習確定自己的專業研究領域,其他年級學生利用其來拓展自己的研究領域。Harvard University. Harvard College Handbook for Students 20142015Academic InformationMinimum General Education Requirement[EB\/OL]. http:\/\/handbook.fas.harvard.edu\/icb\/icb.do?keyword=k104674&pageid=icb.page673376#a_icb_pagecontent1470383_5, 20161012.
2. 專業課程(Concentration)
哈佛大學要求本科學生在申請學士學位時,必須獲得一門專業課程或聯合專業課程的認可。哈佛大學為本科生提供超過40個不同的專業選擇,每一個專業都由一名教學主管或本科教學主任監管。一些專業的選擇會有名額的限製,包括公共政策與環境科學、曆史與文學、社會學研究等,學生要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實際情況來抉擇。哈佛學院規定,2006年秋學期以後入學的學生在第二學年的秋學期提交自己的專業申請和研究計劃(Declaration of Concentration & Plan of Study),最遲不要超過第三學期的最後兩周,如因故需要調換專業也是允許的。
哈佛大學的專業課程設置非常符合個性化需求,學生也可以選擇聯合專業(Joint Concentration)和特殊專業(Special Concentration),找到自己學習、研究的興趣點和發展點。同時,一部分專業課程需要學生通過綜合考試(General Examination)來獲得學位,這些考試不是檢驗學生對零碎知識的掌握,而是學生對整個專業領域的理解,具體考試時間一般隻安排在春季學期末。Harvard University. Harvard College Handbook for Students 20142015Academic InformationThe Concentration Requirement[EB\/OL]. http:\/\/handbook.fas.harvard.edu\/icb\/icb.do?keyword=k104674&pageid=icb.page673413, 20161012.下麵具體對化學、應用數學、曆史與文學和社會研究4個專業的不同課程情況進行分析。
(1) 化學專業
哈佛學院為本科生開設9個必修課程領域,規定至少修習12—14門必修單學期課程,其中至少包括8門化學單學期課程。考核不需要參加綜合考試,也不需要提交論文。
表26化學專業本科生必修課程要求
必修課程領域基本課時要求具體課程舉例
基礎化學2學期物理科學A、物理科學1
無機化學1學期化學40等相關
有機化學2學期化學20、化學30
物理化學2學期化學160、化學60
前沿實驗室1學期化學100、化學98r
生物化學1學期生命科學1a、分子生物學52
數學1學期數學21a、數學21b
物理2學期物理科學11a、物理科學15a
額外課程
資料來源:Harvard College. Handbook for Students 201415Fields of ConcentrationChemistry[EB\/OL]. http:\/\/handbook.fas.harvard.edu\/icb\/icb.do?keyword=k104674&pageid=icb.page673429&pageContentId=icb.pagecontent1470414&state=maximize&view=view.do&viewParam_name=Chemistry, 20161023.
(2) 應用數學專業
哈佛學院為學生開設3個領域的課程,分別是基礎科(微積分、線性代數、微分方程)、廣度科(估算、代數、模型等)、應用科,規定至少修習14—15門必修單學期課程。考核不需要參加綜合考試,可以選擇課程論文形式來完成。
表27應用數學專業本科生必修課程要求
必修課程領域基本課時要求具體課程舉例
基礎科4學期數學1a、應用數學21a
廣度科6—7學期應用數學111,數學152
應用科5學期
資料來源:Harvard College. Handbook for Students 201415Fields of ConcentrationApplied Mathmetics[EB\/OL]. http:\/\/handbook.fas.harvard.edu\/icb\/icb.do?keyword=k104674&pageid=icb.page673370&pageContentId=icb.pagecontent1470510&state=maximize&view=view.do&viewParam_name=Applied%20Mathematics, 20161023.
(3) 曆史與文學專業
哈佛學院要求修習14門必修單學期課程,考核方式十分嚴格:大學三年級需要完成一篇6000字的小論文,大學四年級需要完成一篇10000—20000字的大論文,同時四年級還要參加一場60分鍾的口語綜合考試。並且,該專業鼓勵大學三年級學生出國學習一學期,提高綜合素質。
表28曆史與文學專業本科生必修課程要求
必修課程領域基本課時要求具體課程舉例
文學專業課
曆史專業課9學期
平均分配曆史與文學97、98r、99
專業領域課程美洲、現代歐洲、中世紀歐洲
資料來源:Harvard College. Handbook for Students 201415Fields of ConcentrationHistory and Literature[EB\/OL]. http:\/\/handbook.fas.harvard.edu\/icb\/icb.do?keyword=k104674&pageid=icb.page673487, 20161023.
(4) 社會研究專業
哈佛學院要求該專業學生至少修習13個必修單學期課程,考核不僅要求提交論文,而且學生在大學四年級要參加口語綜合考試。社會研究鼓勵學生選擇聯合專業,如與非洲裔美國人研究、性別研究、東亞問題研究相結合,更利於學生尋找到研究的結合點,進行創造性研究。
表29社會研究專業本科生必修課程要求
必修課程領域基本課時要求具體課程舉例
社會研究社會研究10a、社會研究10b
社會研究社會研究98、三年級輔導課
社會研究社會研究99、四年級輔導課
經濟學1學期經濟學10,三年級前修習完成
基本統計學1學期基本統計學,三年級前修習完成
社會科學方法1學年社會科學方法、哲學
個人領域4—6學期兩個不同的社科學院、曆史主題
資料來源:Harvard College. Handbook for Students 20142015Fields of ConcentrationSocial Studies[EB\/OL]. http:\/\/handbook.fas.harvard.edu\/icb\/icb.do?keyword=k104674&pageid=icb.page673527, 20161023.
〖MZ(3〗(二) 研究生專業及課程設置〖MZ)〗
哈佛大學研究生的專業及課程安排由各個學院按照本學院的培養目標和實際情況自行製定,體現出豐富性、專業性和適切性。
1. 文理學院
哈佛文理學院不僅承擔本科生培養工作,而且培養研究生,提供的學位有文學碩士(AM)、理學碩士(SM)、工程學碩士(ME)、森林學碩士(MFS)和哲學博士(PhD)。它包含的領域多達57類,如文學、天文學、科學史、語言學、經濟學、統計學等,還包括16個跨學科合作項目。而不同科係又開設多門不同的專業,如人類學係下有考古學、社會人類學、醫療人類學等專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研究興趣和專業特長來進行選擇。Harvard University. The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Degree Programs[EB\/OL]. http:\/\/www.gsas.harvard.edu\/programs_of_study\/degree_programs.php.20161023.課程安排更是靈活機動,如申請科學史專業博士學位需要在2年內修滿16門單學期課程(一門沙龍課、6門研究生課程、一門跨院係研究生課程、論文課程),而且考核必須達到B等以上。Harvard University. Degree ProgramsHistory of ScienceDoctor of Philosophy[EB\/OL]. http:\/\/www.gsas.harvard.edu\/programs_of_study\/history_of_science.php, 20161023.又如音樂博士專業也要求修滿16門單學期課程,在前2年內通常修習14門,音樂理論史方向的學生必須修習2門民族音樂學和2門作曲理論課,參加不少於1次的中世紀音樂研討會和理論分析課程。Harvard University. MusicPhD Program and Degree Requirements[EB\/OL]. http:\/\/www.gsas.harvard.edu\/programs_of_study\/music.php, 20161023.
2. 肯尼迪學院
哈佛肯尼迪學院提供公共政策碩士(MPP)、公共行政和國際發展碩士(MPA\/ID)、2年的公共行政碩士(MPA)、事業中期公共行政碩士(MC\/MPA)、聯合培養項目、行政人員項目6種學位。Harvard Kennedy School. Overview of Degree Programs[EB\/OL]. http:\/\/www.hks.harvard.edu\/degrees\/admissions\/overview.20161023.不同學位提供不同的課程安排和計劃,如公共政策碩士項目要求學生在肯尼迪學院進行2年全日製的學習,完成18個學分的課程學習:第一年需要修習必修核心課程8.5分,內容包括經濟學、倫理學、管理領導學、溝通學、政治學、政策分析學和定量分析;第二年需要在商業與政府政策(BGP)、民主政治與機構(DPI)、國際化與全球事務(IGA)、國際貿易與金融(ITF)、政治與經濟發展(PED)、社會與全球政策(SUP)6大領域裏選擇一個方向,修習3—7個學分。Harvard Kennedy School. CurriculumMPP Requirements[EB\/OL]. http:\/\/www.hks.harvard.edu\/degrees\/masters\/mpp\/curriculum, 20161023.
3. 醫學院
哈佛醫學院的研究生培養包括碩士和博士學位,碩士專業包括生物倫理學、生物醫學、信息學、全球健康傳遞、免疫學、臨床科學項目、醫學教育;博士專業包括生物醫學、免疫學、神經科學、演講和聽力、生物科學技術、病毒學、生物信息和綜合基因學等。Harvard Medical School. Graduate Education[EB\/OL]. http:\/\/hms.harvard.edu\/education\/graduateeducation.20161023.課程根據教師的研究方向及學科前沿發展來開設,如生物醫學信息學碩士專業的研究方向分為生物信息學、臨床信息學、圖像信息學和人口健康信息學。其中第一年秋學期包括導論課程(一)4學分、項目要求4學分、信息學研討會4學分、輔導研究8學分,第一年春學期包括導論課程(二)4學分、研究方向要求4學分、信息學研討會4學分、輔導研究8學分,第二年秋學期選修研究方向4學分、論文寫作12學分、信息學研討會1學分,第二年春學期論文寫作12學分、信息學研討會1學分,共計修習64個學分才可畢業和申請學位。Harvard Medical School. Master of Medical Sciences in Biomedical InformaticsCourse Requirements[EB\/OL]. http:\/\/informaticstraining.hms.harvard.edu\/sites\/informaticstraining.hms.harvard.edu\/files\/attachments\/39\/MMSc%20BMI.pdf, 20161111.
〖MZ(3〗(三) 跨學科合作〖MZ)〗
作為一所世界一流大學,哈佛大學在跨學科合作上所做出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也是其他大學學習的榜樣。它不僅有豐富的跨學科課程和項目中心,注重培養跨學科人才和學生的全麵發展,而且給予跨學科發展充分的資助和相關的實習機會等。
目前,哈佛大學有27個校一級的跨學科合作創新項目。這些項目都有雄厚的資金,有全校眾多的院係參與,已經產生了長遠而重大的影響。這些項目主要包括藝術與文化、科學、國際化、社會科學、健康和其他6大領域。如藝術與文化領域的馬恒達人文中心(Mahindra Humanities Center)鼓勵哈佛內不同學院、不同專業的教師、研究生、本科生合作交流,旨在討論人性作用下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結合。Harvard University. The Mahindra Humanities Center—About the Center[EB\/OL]. http:\/\/mahindrahumanities.fas.harvard.edu\/about, 20161111.又如1997年成立的哈佛亞洲研究中心(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通過組織一係列研討會、講座的形式,鼓勵不同國家地區、不同學科的教師與學生共同探討南亞、東南亞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國際關係等眾多問題,還在教育學院成立南亞國家資源中心、文理研究生院設立關於東亞問題研究的文學碩士學位。Harvard University.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About the Center[EB\/OL]. http:\/\/asiacenter.harvard.edu\/about, 20161111.
表210哈佛大學校級跨學科合作創新項目
研究領域跨學科合作創新項目
藝術與文化
哈佛大學本土美國研究
馬恒達人文中心
國際化
大衛·洛克菲勒拉丁美洲研究
哈佛中國基金項目
哈佛非洲研究委員會
哈佛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哈佛伊斯蘭研究項目
哈佛大學南亞研究所
科學
哈佛人腦行為跨學院創新項目
哈佛幹細胞研究所
哈佛大學環境研究中心
哈佛大學生命起源創新中心
哈佛微生物學創新項目
哈佛生物工程威斯研究所
(續表)
研究領域跨學科合作創新項目
社會科學
哈佛大學網絡與社會貝克曼研究中心
哈佛成長中兒童研究中心
愛德蒙·J.莎拉倫理研究中心
弗朗索瓦健康與人權中心
哈佛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
哈佛社會科學定量研究中心
健康
哈佛全球健康研究所
哈佛人道主義行動研究
哈佛全球公平計劃
健康與人權FXB中心
健康政策項目
其他
哈佛大學領導力前沿行動研究
哈佛大學房地產學術創新項目
資料來源:The Office of the Provost. CrossSchool Initiatives[EB\/OL]. http:\/\/provost.harvard.edu\/crossschoolinitiatives, 20161111.
哈佛大學各學院、各研究中心開設諸多跨學科課程,學生們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體現出其注重跨學科人才的培養、注重學生的全麵發展能力的培養宗旨。例如環境研究中心(Harvard University Center for the Environment, HUCE),在全校範圍內提供的與環境有關的跨學科課程非常豐富,從生態環境的進化,到人類、動物、植物、科學、宗教對環境的影響,到各種工程技術的應用,以及環境對各個方麵所造成的影響和相互作用,涉及政治、經濟、法律、健康、疾病、教育、科技等很多方麵。中心致力於將哈佛的學者、政策製定者和領導者們聚集起來,共同創建綜合性、跨學科的環境教育,同時將哈佛大學與外校,甚至他國的學校聯係起來。很多課程綜合了跨學科合作研究的最新成果,還有一些課程是以係列講座、研討會、非正式小組討論的形式提供的,目的在於讓學生了解學科前沿的發展方向、開闊學生視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Harvard University. The Harvard University Center for the EnvironmentMission[EB\/OL]. http:\/\/environment.harvard.edu\/about\/mission.20161111.
為鼓勵不同學科之間的相互合作,哈佛大學教務長辦公室於1997年成立了跨部門合作基金(Provosts Fund for Interfaculty Collaboration),為跨學院教師合作研究小組提供資助,資助的主題包括西方的伊斯蘭教、性別與協商、宗教與全球化、語言學知識、全球經濟、建築史等。該基金的申請對跨學科合作的學術輸入、學科間聯係、學科合作、教育影響和實施都有嚴格的標準限製,這不僅能將資助真正用在刀刃上,而且提高了跨學科合作研究的質量和效率。The Office of the Provost Harvard. Provosts Fund for Interfaculty Collaboration[EB\/OL]. http:\/\/provost.harvard.edu\/provostfundinterfacultycollaboration, 20161111.
哈佛大學不僅鼓勵教師之間的跨學科合作,而且大力支持學生們參與到跨學科課程學習、跨學科研究項目中。教務長辦公室成立學生合作基金,此項基金資助的對象是進行跨學科合作的學生團體或組織,其成員必須是來自3個以上的學院,應包括10名以上的學生。每項資助金額為3000美元,期限一年,用於舉行學術會議、係列演講等活動。葉桂芹,李紅寧,張良平.借鑒國外跨學科合作經驗,促進我國高校發展[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1):3032.
〖MZ(3〗(四) 特色課程與教學〖MZ)〗
哈佛擁有眾多的特色課程與教學方式,案例教學法和新生研討課均產生於哈佛,並在此得到了發展,值得我們去研究和學習。
1. 特色課程:新生研討課
哈佛大學從1959年開始設立一年級新生研討課,是美國最早開設一年級新生研討課的大學。哈佛大學最初隻開設了30門新生研討課程,在1993年前,資金來源主要是文理學院院長辦公室;1993年以後,新生研討課接受了來自各方的資助,規模逐漸發展起來,課程數量成倍增長,質量逐漸提高;2015學年,文理學院聯合設計研究生院、神學院、法學院等為學生開設超過130門研討課程,讓學生增進與教師、同學之間的學術交流。Harvard College. Freshman Seminar Program[EB\/OL]. http:\/\/freshmanseminars.college.harvard.edu, 20161111.
新生研討課的主題領域很廣泛,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興趣,並且和教師個人專長結合起來,每年的主題和教師都有變化。例如2013—2014年秋學期的研討主題包括“進化、佛教與倫理道德”、“航海科學”、“極端重力——宇宙中的黑洞”、“外科發展史”、“美國兒童健康”、“曆史和社會中傳染病的影響”、“理解感情”、“什麼是精神疾病?”、“美麗與基督教”、“藝術工作的複雜性:尤利圖斯與哈姆雷特”、“美國曆史上最高法院”、“修辭與現實中的人權”、“從墨索裏尼到今天的法西斯主義”等。這些跨專業研討課程幫助新生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研究領域,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教師主要來自文理學院,也有來自公共健康學院、醫學院、商學院等專業學院的教師,還有來自其他大學的訪問教授。每個班一般規定一名講師指導12—15名學生,每周安排2—3個小時討論感興趣的話題。Harvard University. 20152016 Freshman Seminar Catalogue[EB\/OL]. http:\/\/freshmanseminars.college.harvard.edu\/files\/freshmanseminars\/files\/fspcatalog201516.pdf, 20161111.新生研討課通常有兩種形式:小組討論閱讀材料;3—4名學生參加的導師輔導課,主要閱讀或評論學術論文。劉寶存.美國研究型大學一年級習明納爾課程[J].外國教育研究,2005(3):6468.以下是新生研討課的案例:
(1) 課程名稱:電影音樂鑒賞
課程編號:38V
授課人數:12人
授課教師:音樂係卡若琳·愛貝特
課程時間:春學期
課程內容:這門課程集中討論20世紀20年代到60年代的古典電影音樂和其中非常傑出的音樂軌跡。同時學生可利用這門課來了解一些音樂特效:在默劇電影中使用的技術、電影音樂製作的規則和手段、運用不同的方法處理聲道的科學和美學理論。Harvard College. Freshman Seminar Program 20152016[EB\/OL]. http:\/\/freshmanseminars.college.harvard.edu\/files\/freshmanseminars\/files\/fspcatalog201516.pdf, 20161123.
(2) 課程名稱:全球健康——健康護理多樣化係統的比較分析
課程編號:27I
授課人數:15人
授課教師:醫學院桑傑·薩伊尼、加裏·喬伊
課程時間:秋學期
課程內容:這門課程通過對所選國家的健康護理係統進行討論和比較研究,讓學生加深對於全球健康問題的理解。具體而言,本課程將學習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印度、中國、墨西哥等國的健康護理係統的組織方式,並且分析國際組織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每周的研討會將會圍繞一個案例進行分析,學生們在課前要做好充分的閱讀預習,課上以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學習。每節課前,學生做好充分準備;課堂上對每個健康護理係統的經濟、政策、勞動、社會等因素進行批判性分析。Harvard College. Freshman Seminar Program 20152016[EB\/OL]. http:\/\/freshmanseminars.college.harvard.edu\/files\/freshmanseminars\/files\/fspcatalog201516.pdf, 20161123.
(3) 課程名稱:海洋與文明
課程編號:41C
授課人數:12人
授課教師:人類學係希歐多爾·C.百思特
課程時間:春學期
課程內容:從地中海沿岸到新英格蘭,從大洋洲的島嶼到大英帝國,許多文明都是在水邊塑造起來的。通過學習海上文化的民族誌、史料、文學作品和電影,參觀哈佛校內的博物館、圖書館,這門研討課程致力於探究不同種類文化是如何利用海洋的,海上文明又是如何塑造文化,從而對航海事業、貿易、殖民、造船技術、海洋法律產生深遠影響的。Harvard College. Freshman Seminar Program 20152016[EB\/OL]. http:\/\/freshmanseminars.college.harvard.edu\/files\/freshmanseminars\/files\/fspcatalog201516.pdf, 20161123.
(4) 課程名稱:美國總統競選和選舉(1960—2016)
課程編號:41P
授課人數:15人
授課教師:肯尼迪學院瑪克辛·艾薩克斯
課程時間:秋學期
課程內容:每周兩個學時,學生們從真實世界的視角,一起討論美國總統競選和選舉中的曆史、權力和政策問題。每個學生負責研究1960—2016年期間的一次總統選舉,整個研討會下來就能夠形成一個完整的關於社會、時代和問題的曆史視角。這門研討課還會邀請一些政治領導人、公共觀點分析家和記者來參與,學生們可以從多方麵獲得更深刻的理解:當前的總統政治、人口形勢和變化的影響、公共觀點和選舉、新的媒體。學生也學會處理政治、新聞、公共觀點與人員之間的關係。學習該門研討課程的學生還能參與到當前一些關於總統選舉和競選的研究課題中。學期末,每位學生要從已經學習的競選中選擇一次競選進行口頭彙報,從而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政治領域的知識。
哈佛大學的新生研討課在世界範圍內受到認可,我國研究型大學也在積極學習、探索其理念和方式,開設我國高校自主設計的新生研討課。Harvard College. Freshman Seminar Program 20152016[EB\/OL]. http:\/\/freshmanseminars.college.harvard.edu\/files\/freshmanseminars\/files\/fspcatalog201516.pdf, 20161123.
2. 特色課程:壓頂石課程
壓頂石課程(Capstone Course)是針對美國研究型大學即將畢業的學生在最後一學期或幾學期開設的一種頂峰體驗課程,主要集中在一個專業項目上,通過深化、綜合前幾年的學習,靈活運用不同階段的專業知識,使學生獲得專業知識學習的愉快體驗和生命意義。張紅霞.美國一流大學本科課程縱向結構特點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10(5):70.
自1998年《博耶報告》提出開設高峰體驗課程後,哈佛積極開設壓頂石課程,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應用既有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和表達結論的能力。同時,壓頂石課程的教學方式多種多樣,包括項目研究、個案研究、小組學習、班級討論、口頭交流、書麵交流等等。大四階段的課程主要在各個學院中進行,但如果是聯合培養的學位,要求在大三、大四階段開始相應的課程,實現跨學科、跨院係的目標。以下是壓頂石課程的案例:
(1) 商學院:企業風險管理——麵對大規模不確定性時的策略和領導力Harvard Business School.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Strategy and Leadership In the face of LargeScale Uncertainties[EB\/OL]. http:\/\/www.hbs.edu\/coursecatalog\/1518.html, 20161123.
課程編號:1518
學分設置:3學分
課時安排:研討13次,2小時\/次
課程內容:這門課程集中討論麵對重大風險時有效的策略和領導能力。大多數的案例是關於物理風險的,也穿插一些聲譽風險。領導者和組織通過不同的方式卷入風險之中。任何一家私人公司都有可能被卷入一場突如其來的風險之中,除此之外,一些私人組織,例如設備生產商、電信公司、製藥公司作為提供商,通常有嚴格的時間限製,需要提供工作必需的工具和服務。還有一些公司自願參與到風險之中,作為他們公司社會責任的一部分,來自願扮演好合適的角色。政府應急組織和非營利人道組織專門從事這些工作,他們的目的即為他人提供必要的幫助。
這門課程檢驗在麵對不同情況、環境和角色時領導者做出的決策。它會利用緊急情況管理的原則和概念,而且會檢驗最優質的組織過程和實踐,包括事故管理係統。這門課程將超越危機管理,而且會采用一個更加寬廣的策略視角來認識企業危機管理,包括預防和準備危機的發生以及發生之後的補救措施。這門課程強調的問題包括:在建立有效和易理解的企業危機管理的策略和過程中,哪些是最適合使用的工具和技術?為什麼不是我——我們怎麼能——在我們麵對最好的機會時,如何有效地避免、準備和處理可能存在的風險?如何很好地處理高後果風險、高不確定性、快速變化的事件?在麵對這些挑戰時,最需要什麼樣的領導才能?在緊急情況下,公司如何扮演一個好鄰居或供應商的角色來處理和整合所遇到的問題?需要做些什麼來提前建立良好的關係?如何應對長期的複蘇而帶來的挑戰?我們如何提前做好準備?
課程形式:這門課程通常每個星期有一次2個小時的研討會。每次會議通常集中討論一個或多個案例的原則和框架,前6周集中討論,然後學生獨立完成課程論文。4月中旬再召開最後的會議,在海報上張貼學生們的成果和課程總結。
課程要求:學生需要參加每次的課堂討論,而且通過一篇3500字的課程論文來表明在危機管理課程中所學習的知識,同時在海報上展示他們的課程項目、學習內容與小結。
(2) 肯尼迪學院:政策分析練習(Policy Analysis Exercise, PAE)Harvard Kennedy School. Policy Analysis Exercise[EB\/OL]. http:\/\/www.hks.harvard.edu\/degrees\/masters\/mpp\/curriculum\/pae, 20161123.
政策分析練習(PAE)是公共政策碩士(MPP)壓頂石體驗課程中的必備部分。這是一門專業的分析谘詢課程,內容長達40頁,從一個顧客的視角出發來檢驗已存在的公共政策和管理問題。許多公共政策碩士都認為這門練習課程是其在肯尼迪學院幾年學習中最有收獲的課程之一。
PAE練習給學生們提供機會整合其在之前課程中所學習的專業技能和專門化的知識,包括經濟學、統計學、策略管理、政治宣傳、領導力、專業倫理、專業管理和政策分析各方麵的核心知識,以及政策專業方麵的具體專業知識。
在第二年的秋學期,學生們需要參加長達一年的研討會,這個研討會給學生們提供專業領域的知識和政策的相關主題。每個學生選擇一個主題之後,都會分配指導教師來輔助他們完成該方麵的學習。學生們在練習過程中充當顧客的無薪顧問,他們需要處理新問題、設計研究策略、收集數據、評價選擇,最後提出可行的建議。這對於學生的實踐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3. 特色教學: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最早由哈佛法學院於1870年率先使用,接著哈佛醫學院也開始引進案例教學。在哈佛法學院和醫學院兩大學院案例教學成功實踐的鼓舞之下,哈佛商學院才於1921年正式采用案例教學法,經過其完善推廣,最終在全球範圍內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今天,哈佛商學院盡管也適當地使用課堂講授、模擬、實地調查以及其他的教學方法,但超過80%的課程是建立在案例教學法的基礎之上的。Harvard Business School. Case Method in Practice[EB\/OL]. http:\/\/www.hbs.edu\/teaching\/casemethodinpractice\/, 20161123.
大衛·加文(David Garvin)提出“所有的大學教授麵臨著同樣的問題:如何為學生準備現實社會的實踐?在課堂中的時間必須以某種方式轉變為現實世界的活動:如何辨別、決定和行動?”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教師引導、學生討論為基礎的學習。教師通過案例教學,將複雜而且模棱兩可的現實世界問題引入課堂中。這種方法代表著傳統的教師主導的教育形式轉向參與者為中心、學生為主體的教育形式。教師采用提問,對話,討論和分析工具、框架等方式來使學生融入交互式的學習環境中。這種案例教學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記憶力,而且可以發展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技巧、自我認知、評判能力和領導力。哈佛商學院湯姆·派玻(Tom Piper)提出這種方式可以培養學生“應對未知事物的勇氣”。案例教學法對教師具有很大的挑戰,一個優秀的討論引導者不是在課堂上講述課程內容的方方麵麵,而是引導、培養學生的發現能力和探索能力。教師必須對課程內容和教學過程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充分發揮案例教學法的作用。學生作為學習過程的合作創造者參與到案例教學中,不僅要個人學習,還要增進小組交流。學習不僅僅是在課堂中,學生要將課堂的討論和反思,運用到今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這樣的案例教學才是真正的成功。Harvard Business School. Case Method in PracticeCore Principle[EB\/OL]. http:\/\/www.hbs.edu\/teaching\/casemethodinpractice\/coreprinciples.html, 20161123.以下是案例教學法的案例:
(1) 哈佛法學院——聲譽、可靠性和哥德斯通報告Harvard Law School. The case StudiesReputation, Credibility, and the Goldstone Report[EB\/OL]. http:\/\/casestudies.law.harvard.edu\/reputationcredibilityandthegoldstonereporta\/, 20161123.
授課教師:菲利普·海曼、泰勒·萊恩、麗莎·布萊姆
所屬專業:國際比較法
課程編號:CSP004
課程簡介:2008年,隨著以色列的空中和地麵突襲,巴以問題持續升級,被稱為“鑄鉛問題”。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針對巴以不成比例的死傷人數參與調查此問題。南非猶太法律專家理查德·哥德斯通領導該項調查,官方稱之為“在加沙問題中查找事實的真相”。
美國和以色列都強烈反對這項調查,他們爭辯說人權理事會對於以色列在巴基斯坦地區的軍事問題一直存在不合理的監視。盡管以色列拒絕參與這項調查,哥德斯通仍然繼續這項研究,同時頒布了一部長達574頁的法案,命名為《哥德斯通報告》。
這個案例研究檢驗了在《哥德斯通報告》頒布前、中、後時段這項任務的年代意義和哥德斯通所做的決定,要求學生思考哥德斯通是如何進行這項調查,並且應該在什麼範圍內解釋自己的發現。這個案例還存在一個計劃B,即哥德斯通在麵對公眾的強烈反對時該如何回應。
學習目標:① 討論對於一個領導者,麵對具有強烈爭議的調查時,應做出的選擇、道德倫理和可能的影響。② 分析國際法在國際軍事衝突中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③ 理解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目標和判例,評價在巴以問題上合理的介入和幹預。④ 理解不同利益相關者的觀點,並且討論如何在巴以、聯合國的國家主權、國際公正及人權責任上做到平衡。
課程涉及:國際法、人權調查、巴以衝突、領導力、聯合國
(2) 哈佛商學院:R.R.當納利&子弟案例:數碼時代Harvard Business School. Christensen Center For Teaching & LearningSample ClassR.R.Donnelley & Sons Case[EB\/OL]. http:\/\/www.hbs.edu\/teaching\/docs\/R.R.Donnelley%20&%20Sons.pdf, 20161123.
授課教師:大衛·加文
教學計劃:
① 傳統商業對比數字商業(20分鍾)——特點、顛覆性技術、買賣、操作、通用管理技能、長期的員工會采用何種反應——分離還是整合。
② 新商業創造的階段(15分鍾)——主要任務、行動、成果、如何評價每個階段的表現和問題。
③ 芭芭拉·施切特(15分鍾)——評價、未來的議程和任務、如何完成任務,如何改變施切特的工作。
④ 有機和機械的過程(15分鍾)——定義、環境、技能。
⑤ 總結(10分鍾)——更新課程內容。
作業布置:
① 在當納利的傳統打印商業轉變為現代隨機應變的數碼打印過程中,成功的決定因素有哪些?這些轉變是如何重塑羅利·考恩的任務和日程的?
② 隨著數碼技術的演變,關鍵的挑戰有哪些?
③ 在每個階段,芭芭拉·施切特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她的工作有哪些轉變?有什麼建議?
〖MZ(2〗五、教學保障體係和學習支持係統〖MZ)〗
〖MZ(3〗(一) 教學保障體係〖MZ)〗
哈佛大學的教學保障體係是對教師教學水平的保證和支持,致力於推動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以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更有效地培養人才、傳授知識。而哈佛大學的博克教學與學習中心(Derek Bok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很好地保障了教師、教學助理們的教學水平,為他們提供各種學習機會和豐富的資源,促進其更好地發展專業能力。
博克教學與學習中心始建於1975年,最初是為了提高哈佛學院的本科生教學質量,名為哈佛丹佛斯中心(HarvardDanforth Center)。1991年,為了紀念哈佛前任校長德裏克·博克為此做出的巨大貢獻,改名為“博克教學與學習中心”。自該中心成立後,哈佛大學一直高度重視該中心的發展,堅持把研究、教學與學習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博克中心為教師、擔任教學助理的研究生和其他教學人員提供一係列的培訓課程和教學資源,主要為文理學院服務。博克中心並不單獨提供一門課程的教學,它幫助教師發展他們的教學能力並提供反饋建議,特別是使用班級教學錄像。它試圖利用書籍、網絡、多媒體等多種方式來指導教學,提高教師們的教學水平,從而提高本科生的教學質量。Derek Bok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About History[EB\/OL]. http:\/\/bokcenter.harvard.edu\/history, 20161220.
博克教學與學習中心為教師、教學助理們提供了各種培訓項目,包括教學助理教學證書項目、秋冬季教學會議、微格教學、錄像教學、工作坊英語教學、主題研討會(寫作、科學、案例研究)、多媒體研討會、新教師入職培訓等等。例如專門為新教師設立的入職培訓項目(New Faculty Institute),它是由哈佛文理學院、博克中心、教師事務辦公室和教務長聯合組織的,於每年的8月份開展為期2—3天的培訓會議。第一天主要是介紹哈佛的教學文化、回答一係列基本問題(課程、評分、學科、學生生活等),並且為新教師們創造了一個良好的認識彼此和學生、院長及退休的老教師們的機會。接下來的兩天裏,項目為新教師們提供了教學指導和課堂教學實踐。研討會上,行政人員和博克中心的老教師們分享自己的親身經驗,對於課堂討論、課程設計、演講等內容進行討論。這對於新入職的教師來說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可以讓他們提前適應哈佛生活和教學崗位,幫助年輕教師共同成長。Derek Bok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Faculty ProgramNew Faculty Institute[EB\/OL]. http:\/\/bokcenter.harvard.edu\/newfacultyinstitute, 20161220.
同時,博克教學與學習中心還為教師和教學助理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和材料,包括教學大綱設計、課程評估、科學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在線教學和融合課程)、班級的多樣性、評分和反饋、組織討論、研究型教學、教學簡曆等等。形式也是多種多樣,通過列表、書籍、視頻和圖書館等方式盡可能幫助教師保障教學。Derek Bok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Resources[EB\/OL]. http:\/\/bokcenter.harvard.edu\/resources, 20161220.
〖MZ(3〗(二) 學習支持係統〖MZ)〗
1. 學生學習谘詢處(Bureau of Study Counsel)
哈佛大學非常注重學生的成長和培養,設立專門的學生學習谘詢處為學生的學習、情感、生活等方麵的發展提供支持和保障。學習谘詢處的服務包括學術谘詢服務、工作坊和小組討論、哈佛閱讀與學習策略課程、同伴輔導、英語作為第二外語的同伴谘詢、成功與失敗項目、哈佛社區的相關服務和資源等等,涉及學生的學習、情感和個人生活的方方麵麵。在哈佛學習生活的日子裏,學生們可以發展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探索有意義的事情、增加對權威和機構的了解,而通常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也會遇到一係列的問題,如壓力、挑戰。學習谘詢處為了培養“全人”(a whole man),促進學生在大學期間更好地適應和成長提供了廣泛的服務,它鼓勵學生在認知、情感、智力、社會人際關係各個領域得到全麵發展,幫助學生們解決各種學習問題和個人問題,包括壓力、挑戰和人際交往等方麵的一些障礙。Bureau of Study Counsel. About the Bureau[EB\/OL]. http:\/\/bsc.harvard.edu\/pages\/about, 20161220.
(1) 個人谘詢(Counseling)
大多數學生發現他們的學術與個人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例如能否進行有效的學習會影響學生能否正確認識自我。而且,學生的教育、生活經驗會改變學生: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學生會漸漸認識到複雜性,從多角度去考慮問題,更好地與人相處等等。個人谘詢專門提供這樣的機會,顧問一對一進行輔導,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學習中的問題,比如時間管理、考試焦慮、注意力、生活方式等各個方麵。Bureau of Study Counsel. Academic Counseling[EB\/OL]. http:\/\/bsc.harvard.edu\/pages\/counseling, 20161220.
(2) 工作坊和討論小組(Workshops and Discussion Groups)
學習谘詢處提供一係列廣泛的工作坊和討論小組,幫助學生解決自我探索、人際交往、技能訓練、問題解決等與學生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2015年秋季開設的工作坊包括學術道德與抄襲、大學經曆、創造力與獨創性、如何幫助他人、學習方式、閱讀、睡眠、社交技巧、時間管理等30個主題。Bureau of Study Counsel. Workshops & Discussion[EB\/OL]. http:\/\/bsc.harvard.edu\/pages\/workshopsanddiscussiongroups, 20161220.來自哈佛學院、教育研究生院、肯尼迪學院和商學院的同學可以自由選擇這些工作坊進行學習交流,工作坊的時間、地點以及具體討論的主題都可以變動,盡可能符合學生的需求。Bureau of Study Counsel. Workshop & DiscussionEligibility[EB\/OL]. http:\/\/bsc.harvard.edu\/pages\/workshopsanddiscussiongroups, 20161220.
(3) 同伴輔導(Peer Tutoring)
同伴輔導為學生提供機會,相互之間交流各種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理解新的概念、準備考試、理解課程內容等等。學習谘詢處提供的這種學生自主輔導,已經成為很多科目課堂教學的補充。大多數輔導都是一對一形式的,也有小組進行的。2014學年同伴輔導的時間超過5200小時,大約有400名同伴助教幫助了超過800名學生完成了170門左右課程的學習。擔任助教的學生必須具有良好的自身條件,不僅要學業成績優異,而且要樂於幫助他人,並且願意分享自己的知識。明確規定一年級新生是不允許擔任這個職務的。同時,這個學生自主服務資源是保密的,這是對學生尊重的體現。Bureau of Study Counsel. Peer Tutoring[EB\/OL]. http:\/\/bsc.harvard.edu\/pages\/peertutoring, 20161221.
(4) 閱讀與學習策略課程(Reading Course)
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它是哈佛大學舉辦時間最長的一個課程班,每年大約有400名學生參加。這個閱讀課程班可以幫助學生提高閱讀速度和學習更多的閱讀技巧,這樣他們在閱讀的時候就有更多選擇。它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控製閱讀和學習,當學生能夠控製他們的閱讀方式的時候,他們就可以更自由地思考所閱讀的東西。Bureau of Study Counsel. The Reading Course[EB\/OL]. http:\/\/bsc.harvard.edu\/pages\/readingcourse, 20161221.課程主題包括閱讀技巧、用眼睛和心靈閱讀、縮寫、速記、默讀等10個項目。該課程班每學期舉辦2次,每次大約半個月時間,每天進行一個小時的輔導。地點一般安排在科學中心,課程班的費用一般需要150美元,有一些學生如文理學院的研究生費用就少一些,隻需25美元,但參加這個課程班必須提前登記。Bureau of Study Counsel. The Reading CourseRegistration and Fees[EB\/OL]. http:\/\/bsc.harvard.edu\/registrationandfees, 20161221.
2. 心理健康診所(Mental Health Services)
哈佛大學學生學習谘詢處關注並傳授與學生學術能力息息相關的各方麵知識,卻不包括心理健康方麵的谘詢,因為這是心理健康診所的工作和職責。心理健康診所為哈佛大學的學生們提供各種評價、治療、教育和谘詢服務。心理健康診所的老師們都是受過訓練,並且有著充分的經驗來處理學生問題的,如果學生們有個人問題需要解決,可以提前進行預約,同時為了保證學生們的隱私,這些心理谘詢也是完全保密的。不僅如此,學生們還可以通過小組谘詢、特殊關照等方式來進行心理健康的谘詢。Harvard University Health Services. Student Mental Health Services[EB\/OL]. http:\/\/huhs.harvard.edu\/services\/counselingandmentalhealth, 20161221.
對學生提供全方位的學習支持,不僅對學生的學習、生活有促進和引導作用,而且使哈佛的教育全麵介入了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心理素質和人格成長的培養,並把這種培養貫穿於整個大學教育的過程中。哈佛大學通過這些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提供支持,真正把學生放到中心地位,使得學生學習支持體係更加完備,促進了學生的成長。
〖MZ(2〗六、經費投入和內部配置〖MZ)〗
〖MZ(3〗(一) 經費收入來源〖MZ)〗
哈佛大學之所以在美國乃至全世界高等教育界擁有至高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雄厚的經濟實力,這在全球也是首屈一指的。哈佛大學在300多年的發展曆程中形成了獨特的籌資體係,並逐步走向製度化、規範化和多樣化。哈佛大學的經費主要是由學生學費、募捐投資和聯邦政府資助三個部分組成。據表211,最大的經費來源是“捐贈基金運作收入”,比例保持在36%左右;其次是“學生收入”,其比例占到21%;“科研基金支持”、“其他收入”和“物品捐贈收入”分別占總收入的比例大致為17%、17%和9%。Harvard University. Financial Report Fiscal Year 2014[EB\/OL]. http:\/\/finance.harvard.edu\/files\/fad\/files\/har_fy14_financialreport.pdf, 20161221.
表2112016年哈佛大學經費收入來源
收入來源
學院捐贈基金
運作收入學生收入科研基金
支持物品
捐贈收入其他收入
拉德克利夫學院87%1%11%1%
神學院76%5%1%4%14%
文理學院51%23%13%7%6%
設計研究生院33%39%5%12%11%
法學院33%46%4%11%6%
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36%35%8%1%20%
肯尼迪學院27%26%18%23%6%
醫學院27%8%42%9%14%
牙科學院25%21%23%2%29%
商學院18%39%10%33%
教育研究生院21%33%23%12%11%
公共健康學院15%10%67%5%3%
總計36%21%17%9%17%
資料來源:Harvard University. Harvard University Financial Report Fiscal Year 2016[EB\/OL]. http:\/\/finance.harvard.edu\/files\/fad\/files\/har_fy14_financialreport.pdf, 20161221.
1. 政府資助收入
哈佛大學作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學,其關注的重心之一自然是科學研究,美國政府也大力支持科學研究的投入,它是哈佛大學科研經費增長的主要源泉之一。2016年,哈佛大學經費收入的35.2%來自聯邦政府機構的投入,聯邦政府的研究經費投入一直保持穩步增長的情形,2007—2016年聯邦政府資助的經費從51萬多美元上升到68萬多美元,增長了約17萬美元,年增長率達到8.3%。
哈佛大學獲得的聯邦研究經費主要來自美國衛生部、國防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能源部和國家航空航天局5大部門,這些部門資助的科研經費共占到了哈佛大學聯邦科研經費總額的96.7%,反映出美國聯邦政府對健康科技、國家安全、航空開發利用等新科技的高度重視。經費資助最多的5大部門中,尤以美國衛生部對哈佛大學科研經費的資助最多最全麵,高達81.2%。Harvard University. Harvard University Financial Report Fiscal Year 2015[EB\/OL]. http:\/\/www.provost.harvard.edu\/institutional_research\/harvard_fact_book_201415_final.pdf, 20161222.各個學院獲得聯邦政府的資助也不相同,其中文理學院、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牙科學院和設計研究生院最為突出,均在40%以上,這裏也可以體現出國家對基礎科學、應用科學以及醫學的重視。
2. 非聯邦資助收入
哈佛大學的經費投入不僅僅來源於聯邦政府的資助,非聯邦政府財政投資也是哈佛大學發展必不可少的經濟來源之一。自其創立之初,約翰·哈佛將其圖書館和一半的財產捐贈給哈佛,開啟了哈佛300多年來的漫漫之路。募捐集資對學校的經費投入意義重大,形式多樣,途徑繁多,用處廣泛,為推動哈佛大學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2007—2016年,非政府資助經費提升了30.8%,年增長率達7.7%。哈佛大學各個學院接受非聯邦募捐經費不一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醫學院、設計研究生院、肯尼迪學院獲取募捐經費最多。Harvard University. Harvard University Financial Report Fiscal Year 2015[EB\/OL].http:\/\/www.provost.harvard.edu\/institutional_research\/harvard_fact_book_201415_final.pdf, 20161222.這些學院與社會聯係緊密,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貼近社會服務,他們的諸多研究成果可以直接運用到社會中,因而獲得的資助和捐款最多。
非聯邦政府財政資助來源多樣化,主要包括基金會、企業、州政府和其他國家、研究機構、醫院和其他大學、其他來源等。各機構投入經費也不相同,基金會和企業公司的投入最多,占到整個非聯邦政府財政資助的57.3%和17.7%;除了州政府和其他國家資助呈下降趨勢外,其他來源的經費2007—2016年都有所增長,增長比例最大的是公司企業、醫院和其他大學,均達到70%以上。Harvard University. Harvard University Financial Report Fiscal Year 2015[EB\/OL]. http:\/\/www.provost.harvard.edu\/institutional_research\/harvard_fact_book_201415_final.pdf, 20161222.
3. 學生學費收入
學費收入是哈佛大學的傳統收入,也是任何一所私立大學經費來源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其唯一可以確定的收入來源。在殖民地時期,學費收入達到總收入的50%,依靠學費收入一直是哈佛大學的一種策略,即使在今天哈佛大學經費充裕的情況下仍然收取高額學費,一般占到收入的20%左右,“高額學費與高比例獎學金資助是哈佛大學成就精英教育在財政方麵的典型做法”徐來群.“哈佛帝國”的建立——哈佛大學籌資研究[J].高教探索,2010(2):3639.。哈佛大學內部各學院收取學費根據各院情況而定,2014—2015學年商學院、法學院、醫學院和肯尼迪學院獲得的學生學費收入位於全校前四名Harvard University. Harvard University Financial Report Fiscal Year 2015[EB\/OL]. http:\/\/finance.harvard.edu\/files\/fad\/files\/har_fy14_financialreport.pdf, 20161221.,為這些學院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資金上的支持。同時,不同學院學生學費收入所占整個學院總收入的比例不相同,法學院、商學院和設計研究生院中學生學費收入占到整個學院經費來源的40%以上,而公共健康學院、神學院和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中學生學費收入占整個學院經費來源不足10%,可見不同學院對於學生學費收入采取不一樣的利用政策和方式。
〖MZ(3〗(二) 經費內部配置〖MZ)〗
哈佛大學獲得了眾多的收入資金,而這些經費如何在校內進行合理分配是一件非常關鍵的事情。總結看來,主要還是運用在學校的三大職能中。根據2016年的財政年度報告,用於教師薪水、工資和福利的資金分配仍占到總開銷的50%,其他花費占到10%,設備和儀器花費、空間和占用花費以及利率、折舊率各占總支出的6%、7%、5%、7%,用於學生獎學金和獎勵僅占3%。Fanancial report fiscal year 2016[EB\/OL]. http:\/\/finance.harvard.edu\/files\/fad\/files\/harvard_ar_11_12016_final.pdf, 20161222.
表2122016年度哈佛大學支出統計表(單位:百萬美元)
支出緣由金額比例
教師薪水、工資和福利233650%
購買的服務58312%
其他花費46410%
空間和占用3457%
折舊率3387%
設備和儀器2576%
利率2355%
學生獎學金和獎勵1423%
總計4700100%
資料來源:Fanancial report fiscal year 2016[EB\/OL]. http:\/\/finance.harvard.edu\/files\/fad\/files\/harvard_ar_11_12016_final.pdf, 20161222.
哈佛大學的經費配置合理,費用支出主要在各學院的建設和發展之中,在服務部門、行政部門、教堂、博物館等方麵所耗經費較少,符合大學發展的曆史使命,真正幫助學生、教師實現科研、學習、社會服務的目的,並且行政、服務部門也是為其發展而服務的。2015年,哈佛大學總支出為3907568美元,其中各學院支出總額為3099263美元,占到79.3%。各個學院不僅經費支出的金額不同,而且用於不同方麵的比例也有顯著區別。如表213,2015年文理學院經費支出總額達1062900美元,占到哈佛所有學院總支出的34.3%,位居第一;在文理學院內部,各項支出的比例也不盡相同,用於教師薪資、紅利的支出總額達512081美元,用於學生獎學金及獎勵補助的資金達248706美元,兩者之和占到文理學院總支出的71.6%。2015年醫學院經費支出總額排名第二位,共計638303美元;醫學院內部用於支付教師薪水與紅利的金額達248229美元,其他支出達196415美元,而用於學生獎學金部分的支出金額隻有48475美元,僅占到醫學院總支出的7.6%,與文理學院有很大的不同之處。
表2132015年哈佛各學院支出列表(單位:美元)
薪水與工資員工紅利學生獎學金財政補助設備與補助
文理學院35093111075323928318963651749
繼續教育部261077104802077511170
文理博物館12131505514031252159
文理學院總計38916912291224870619751255078
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4024811049861362656362
商學院1666085139635087282149924
牙科學院133494902218919072956
設計研究生院1676152631067992591701
神學院13673453490687337755
教育研究生院373081290512633103392790
肯尼迪學院617402190821610153746163
法學院697532274727148205635562
醫學院18200566224484752799346715
拉德克利夫高級研究院75523013290910502
公共健康學院1027763677317904987723586
其他學院總計711773240714196315137138107016
學院總計1100942363626445021334650162094
植物園4147176029637
藝術博物館94244122133917
聯合中心9664212737
尼曼基金會1507662157860
別墅366011801232888
其他機構19704814528795539
(續表)
薪水與工資員工紅利學生獎學金財政補助設備與補助
服務部門1302115015792652739
紀念教堂1077424144
中央行政處16808938658271938613239
大學總支出1420023461010451546335036233655
空間占用利率折舊率其他支出總計
文理學院12091349644104132137857975626
繼續教育部27291599201704455503
文理博物館32251009691431771
文理學院總計126867498031060611618151062900
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6421276394771801196679
商學院30438593427586149340448099
牙科學院264714962008691634555
設計研究生院3298318891757437226
神學院20858081536409429216
教育研究生院64043617772211284951
肯尼迪學院116631397317626602138886
法學院120154771586741097168398
醫學院577752290045786196415638303
拉德克利夫高級研究院8784152042333520635
公共健康學院2629536346911131413339415
其他學院總計159919447971060576069092036363
學院總計286786946002121187687243099263
植物園12952411602258912300
藝術博物館421511001796738131968
聯合中心1645042119
尼曼基金會17831812315254
別墅841365224010406
其他機構6693137237711394562046
服務部門45513433594967042012323560
紀念教堂70655714122791
中央行政處2318215945715396446419907
大學總支出3628802988432810268255393907568
資料來源:Harvard University. Harvard University Financial Report Fiscal Year 2015[EB\/OL]. http:\/\/www.provost.harvard.edu\/institutional_research\/harvard_fact_book_201512_final.pdf,20161226.
注:本表轉載於2016年12月哈佛大學網站,數字出入與學校財務統計方法有關,僅供參考。
聯邦政府的經費主要用於科研項目上,哈佛大學用於科研的經費大部分來源於聯邦政府機構的投入;而社會多方的募捐經費運用廣泛,主要用於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吸引最為優秀的學生及增強學校的科研水平,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麵:首先,設置各種津貼高昂的講席,以吸引某一學科領域較為權威的專家為學生授課。如今,這種講席在美國各大名校較為普遍,不僅使學生受益,而且對於學校招生及帶動整個學校學科的發展都大有好處。其次,資助大批訪問學者和客座教授,定期邀請國際知名專家學者到學校訪問交流,為學術研究注入新鮮血液。再次,實現具有競爭力的薪酬戰略,吸引優秀教師的加盟。除了優化師資,捐贈收入還用於更新實驗儀器設備、增添智能化教室、裝配計算機輔助教學設備及提高互聯網的使用效率等,也極大地增強了學校的教學、科研實力。捐贈收入在吸引優秀學生方麵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為優秀學生提供各種名目的獎助學金上。張天,吳旦.美國著名大學捐贈收入的校內配置特點與借鑒[J].教育研究,2007(7):4245.
〖MZ(2〗七、教育質量的監控和管理〖MZ)〗
美國的高等教育質量一直是人們廣泛關注的熱點,而哈佛大學作為美國曆史上最悠久的大學,自然在教育質量問題上保持著高度的警覺性,曾任校長的德裏克·博克還針對美國的本科教育質量出版了《回歸大學之道》一書,可見哈佛對教育質量的監控和管理開展了一係列的工作,值得我們去研究。
〖MZ(3〗(一) 課程教學評價〖MZ)〗
1. 課程教學Q評價
哈佛學院課程評價的曆史最初可以追溯到1925年,當時克裏姆森(Crimson)首先請求學生評價一些大的課程,起先它作為學院課程的秘密指導,被稱為“康非指導”(Confi Guide)。1973年,哈佛大學本科生教育委員會(Committee o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CUE)決定把課程評價的程序正規化,於是在1975年設立了第一個課程評價,被廣泛稱為CUE評價(CUE Guide)。2005年,CUE評價從原來的在課堂散發的紙質形式變為在線評價係統。隨後2006年,哈佛文理學院和其研究生部整合它們的課程評價係統,更名為Q評價,因為它不再僅僅是由本科生教育委員會來單獨運行了,而由哈佛學院文理學院教學研究辦公室(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 Harvard College Institutional Research Office)進行管理。Harvard University. About the QHistory of the Q[EB\/OL]. http:\/\/www.fas.harvard.edu\/~evals\/about.htm, 20161226.目前Q評價係統每學期被用來評價接近1000門課程和超過2000名教師。
(1) 組織實施
哈佛的課程教學Q評價被安排在每學期的期末。在學期結束的前兩周時間裏,學生們都會收到電子郵件讓他們評價自己所修習的課程,然後點擊鏈接就可以進行在線課程評價。學生們用哈佛ID登錄後可以查看到自己的評價狀態、重新進行新的評價等,並且在截止日期後可以看到任何一門課程的評價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學生進行評教之前,教師會提前兩周收到一封關於課程評價說明的郵件,同時要求按照鏈接方式提前注冊自己負責的課程。每門課程負責人也要保證該門課程的講師、教學助理或行政人員都會得到學生的評價和反饋。教師有權利自己編製3個問題加入課程評價問卷中,以此來檢測學生的反饋。德裏克·博克教學與學習中心幫助教師設計評價問卷中的自設問題,涉及4個不同的領域,分別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課程部分、師生互動、等級與評價,並且提出編製的具體建議,一是簡單、直接,二是針對學生個體,三是答案維度劃分適當,如表214所示。
表214教師自設問題答案維度劃分
維度12345無效
質量維度不滿意一般較好非常好完美不適用
滿意維度非常不滿不滿意中立滿意非常滿意不適用
頻率維度從來不有時適中較多非常多不適用
數字維度12345不適用
真實維度不真實較不真實不真不假有些真實完全真實不適用
同意維度完全否認不同意中立同意完全讚同不適用
資料來源:Derek Bok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Q Consultationscustom questions[EB\/OL]. http:\/\/static.fas.harvard.edu\/registrar\/evals\/custom.html, 20161226.
(2) 評價結果的公布與使用
課程教學Q評價是一個雙贏的過程。學生的評價可以給下一屆的學生提供選課指導,同時學生對教師的反饋也會幫助教師更好地進行教學,從而幫助學生的成長。Q評價體係強化了哈佛大學的教學,最終使得哈佛大學的本科教學質量得到保障。Harvard University. About the Q[EB\/OL]. http:\/\/www.fas.harvard.edu\/~evals\/about.htm, 20161226.
每學期課程評價結束後,Q評價委員會都會對其評價結果進行總結報道,大學每年以“Q指導”(Q Guide)的形式刊登出來。學生可以查閱到本學年所有的課程和活動安排,同時通過申請查看相應的Q分數(Q Score),直接鏈接到其課程網站進行瀏覽,從而來選擇符合自身需求的滿意課程。2009年以來,通過在線課程評價工具來整合Q數據(Q Data),為學生們選課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來獲得和進行課程評價數據比對。
Q評價的對象——教師,會嚴格對待學生對其課程及自身教學的評價,其中超過一半的教師會登錄網站去查看上半學期學生評價的結果,同時也會充分利用這些最真實的評價結果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課程安排等。但所有的教師逐字評價結果仍然是保密的,這符合對教師合法權益和隱私的維護。學院院長可以查閱本院所有教師及教學助理們的評價結果,課程負責人可以查閱到自己本身的課程評價結果,也能夠獲得該門課程的各部分教學助理的評價結果。而各部分教學助理隻能獲得他們自己的教學評價結果。
基於學生的獨特性和評價的多元化表達等,教師們並不能完全理解學生的評價結果,鑒於此,博克教學與學習中心專門提供服務,幫助教師分析Q評價結果,找到存在的問題,並提出解決辦法。博克教學與學習中心在報告中總結,當前的哈佛課堂上學生對教師的評價集中存在4個方麵的問題:① 教師人品好卻不會教學;② 教師對學生漠不關心;③ 教學內容和形式不符合本科生需求;④ 教師對學生不關心而且充滿敵意。博克教學與學習中心通過開設秋冬季教師討論會、微格教學、錄像教學等方式,幫助教師解決存在的問題,致力於更好地組織教學。
(3) Q評價獎勵機製
通過課程教學Q評價的方式,博克教學與學習中心每學期都會舉辦一次特別的招待會,在招待會上獎勵本學期在教學方麵表現出色的教師,博克教學與學習中心會頒發3個獎項,分別是哈佛大學榮譽教學證書、哈佛大學卓越教學證書以及德裏克·博克獎。哈佛大學榮譽教學證書是獎勵給研究生講師和助教的,哈佛大學卓越教學證書是獎勵給講師和學生指導教師的,這兩個證書的申請者必須在Q評價的5項績點量表中獲得超過45的綜合評分;德裏克·博克獎是獎勵給在本科生教學方麵出色的研究生講師的,每年有5個名額。Derek Bok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Certificates of Distinction and Excellence & Derek C. Bok Award[EB\/OL]. http:\/\/bokcenter.harvard.edu\/awards, 20161226.這些獎勵機製可以幫助教師們更好地投入教學中,保證本科教學質量。
2. 早期反饋評價
(1) 組織實施
博克教學與學習中心鼓勵所有的教師在課程學習開始的第三、四周對學生的課堂教學感受進行調查,獲得反饋,以便及時調整其教學方式和課程內容。博克教學與學習中心幫助教師設計評價表格來研究班級學生對課程與教學各方麵的看法,評價指標包括一般性問題、課程組織、教學有效性、閱讀與作業、學生學習和學生負擔與努力,題目類型分為維度選擇題和開放性試題兩類。Derek Bok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ServicesEarly Feedback[EB\/OL]. http:\/\/bokcenter.harvard.edu\/earlyfeedback, 20161226.
(2) 評價方式
早期反饋評價有兩種方式。一是紙質表格和小組當麵訪談。在課堂上分發紙質表格來進行課程評價,比在線填寫問卷有更好的反響,但是這會占用寶貴的課堂時間。博克教學與學習中心在其網站上為課程學習和實驗室學習各提供了3種不同的紙質評價問卷,為教師自己編寫評價問卷提供便利。而在小班課堂上,特別是評價一個具體的問題時,由外部人員組織一場結構化的保密訪談更有利於對教師和課程進行評價,為教師的課堂教學帶來更多的有意義的評價。
二是在線反饋。在線進行評價使得學生們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完成評價,但這會帶來低回收率的風險。因而教師們會讓學生把評價後的確認頁麵打印下來上交,以確保學生們都進行了評價,同時教師也會給予一些課堂參與的分數作為對學生們的獎勵。早期反饋評價有兩個在線評價工具:一個是完整的課程評價;一個是具體的討論課、實驗課和工作室課程評價。
(3) 評價結果的公布與使用
教師應向學生解釋清楚早期反饋的評價結果、教師認真對待的態度、教師決定接受建議並且努力做出改變的態度。與學生進行交流,讓其知曉評價的具體情況,並且在全班麵前討論或者以發郵件的形式告知學生們,教師自己關於該評價結果的想法和為課堂教學做出的轉變。
博克教學與學習中心按照處理Q評價結果的方式,幫助教師理解評價結果,找出問題的症結,並共同商定解決辦法,促進教師更好地調整課程教學,在滿足學生需求的基礎上,提高教學質量。
〖MZ(3〗(二) 教師評價〖MZ)〗
1. 教師培養
一所大學教師的質量決定著其整體的教育質量,因而對教師的培養可以提高學校的整體質量,這非常重要。哈佛大學在教師培養上,除了前文介紹的博克教學與學習中心外,於2005年新建了教師發展與多樣化辦公室(Faculty Development & Diversity, FD&D),專門針對博克教學與學習中心未涉及的領域和範圍。這是一個針對當前教師發展日益多樣化、個性化而設立的新機構。
2005年5月,女性教師小組和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女職工小組聯合提議在哈佛大學核心管理層設立一個高級職位,專門致力於支持教師的多樣化發展,職位名稱為“教師多樣化發展高級副教務長”。基於此建議,2005年9月,哈佛大學正式成立了教師發展與多樣化辦公室,並任命一名高級副教務長專門負責此項事宜。哈佛大學由於受到2003年組織戰略化學習和2005年女性教師小組的結論和建議影響,希望通過此機構的成立,使教務長辦公室在大學教師事務的核心領導與監督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Harvard Faculty Development & Diversity. History of the Office[EB\/OL]. http:\/\/www.faculty.harvard.edu\/aboutoffice\/historyoffice, 20161226.教師發展與多樣化辦公室如今成為哈佛大學教師工作的中心辦公室。為了提高問責製效力和在重要領域形成管理機製,該辦公室主要負責監管和指導各個學院的教學政策和實踐,提供智力領導力,同時在各個學院之間做好協調工作。同時,在所有活動中格外強調年輕教師、少數民族教師和女性教師的地位。它的中心任務在於形成一個整合的係統,以教師事務為中心任務,在全校範圍內提供服務,以促進所有教師間的相互理解,促進大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人文學科領域教師間的有效合作,實現多樣化發展。Harvard Faculty Development & Diversity. About this office[EB\/OL]. http:\/\/www.faculty.harvard.edu\/aboutoffice, 20161226.而且,該辦公室會舉辦各種形式的活動,來支持教師隊伍的建設,提高教學質量。例如近些年來,雙職工問題在研究型大學的教師家庭中成為一個關注的熱點,美國有65%的家庭都是雙職工家庭。2007年,多樣化辦公室成立哈佛雙職工家庭幫助項目(Harvard DualCareer Assistance),通過各種校園活動(雙職工如何分享工作;尖端的變化——哈佛大學女性領導人;解構指導——從他人身上獲取經驗和智慧;推進和扶持學者——通過教師多樣化發展轉化美國科學院前景),支持、傳播相關研究和雙職工夫婦的成功案例。Harvard Faculty Development & Diversity. WorkLife and BenefitsDualcareer Assistance[EB\/OL]. http:\/\/www.faculty.harvard.edu\/worklifebenefitsandperks\/dualcareerassistance, 20161226.通過這些活動和項目,為教師的各方麵生活、學術、科研提供保障,從而增加教師在學校中的投入熱情,提高教育質量。
2. 教師績效考核評價製度
為了促進高層次人才的專業化發展,哈佛大學采用了一套全方位、多層次的績效評估方法,這不僅直接關係到被評估教師的去留、職稱晉升、工資待遇等,而且也與整個學校教師隊伍的質量息息相關。這個全方位的評估方法融評估與反饋為一體,通過教師個人的年度總結、學生評價、管理人員評價及同行評價等,對教師的教學、科研、行政服務和社區服務進行綜合性評價。績效評估製度的核心,即“一切為了教師”,教師如何評價自身的工作,其他人如何評價教師的工作,教師如何做出改變等。
從2013年10月開始,文理學院、中心行政部和信息技術中心將紙質的績效管理方式轉變為在線的績效管理方式(ePerformance),建立了一個全校廣泛使用的績效管理係統,有利於教師的職業生涯規劃和專業發展,並於2014年6月在全校開始實行。新的績效考核製度的組織目標在於追求學術卓越、通過研究促進知識的進步、創新教學、間代學習、跨學科合作和在全球化背景下學習;同時,組織原則包括:① 堅持與文理學院一致的最高標準的誠信、道德和尊重;② 培養一種文化,以期全體成員共同努力實現文理學院的使命;③ 形成一種文化,保持持續的提高、適應、創新和合作;④ 指導資源的合理利用;⑤ 在決策過程中平衡長短期的利益;⑥ 加強內外部的標準和聲譽。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Human Resource Department. ePerformanceOrganizational Goals[EB\/OL]. http:\/\/hr.fas.harvard.edu\/fassorganizationalgoals, 20161226.教師考核自身能力主要在兩個方麵:一是全校普遍具備的能力,即團隊合作能力、適應變化能力、資源分配能力、建立高效團隊能力;二是文理學院具備的能力,即工作知識、傳遞結果、交流技能。管理者需要從這7個方麵的能力進行考核評價,普通員工從5個方麵進行考評。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Human Resource Department. ePerformanceCompetencies and Rating Scales[EB\/OL]. http:\/\/hr.fas.harvard.edu\/universitywidecompetenciesandratingscales, 20161226.
哈佛大學對教師進行的多維度績效考評方式是一個延續性的過程,包括3個部分:計劃、指導\/支持、評估。每一個部分都允許員工和教師們進行合作交流,實現教育目標,哈佛長木校區的績效管理時間大致為:計劃部分安排在7—9月份,主要進行績效循環前期的目標設定;指導\/支持部分從10月到次年3月,即通過正式、非正式的方式幫助教師完成預設的目標;評估安排在績效循環過程的末端,最遲在次年5月底對績效過程進行評定。Harvard Longwood Campus.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tAGlance[EB\/OL]. http:\/\/hlc.harvard.edu\/wpcontent\/uploads\/sites\/31\/2015\/02\/ePerfHowToataglance.pdf, 20161228.
同時,這種績效評估結合教師具體情況進行考核,例如,肯尼迪學院在績效管理實踐中,充分考慮了教學科研人員工作的性質,采取了隻在“入門”和“升級”才進行考核的政策。而且,考核一旦通過,則給予充分的信任和自由,任由教師在自我發揮和團隊合作中展示才華和潛力。王建民.大學教師績效評價:向哈佛學什麼?[J].中國教師,2009(102):20.這符合美國大學教授協會中教師倫理宣言的精神——教授有責任竭盡全力發展和完善自己的學術能力,是高層次人才不斷進步的有效推動力。
〖MZ(3〗(三) 淘汰機製〖MZ)〗
生源質量也是保障學校教育質量的一個不可抗的因素,而哈佛大學通過嚴格的入學選拔、激烈的淘汰競爭,最後畢業出來的學生的質量是毋庸置疑的。
哈佛大學有很嚴格的錄取標準。雖然每年申請入學的人數不斷增加,但其招生人數和錄取比例一直基本保持不變。哈佛大學錄取學生時,不僅有嚴格的專業要求,而且特別重視綜合素質,考生不但各門專業課成績要出類拔萃,而且在體育、文藝、社會活動等課外活動方麵也要表現出色,有特殊才能的考生在錄取時也會有一定的優勢。哈佛大學的本科生錄取比例在全美排名很低,約5.8%。US News. 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s[EB\/OL]. http:\/\/colleges.usnews.rankingsandreviews.com\/bestcolleges\/harvarduniversity2155, 20161228.2015年申請哈佛大學本科生部哈佛學院(Harvard College)的人數有37307人,獲得認可的人數(即擬錄取人數)為2081人,最終注冊入學的人數是1665人,錄取比例(擬錄取人數/申請總人數)隻有5.6%。Harvard College Office of Admissions. A Brief Profile of the Class of 2019[EB\/OL]. https:\/\/college.harvard.edu\/admissions\/admissionsstatistics, 20161228.而被喻為哈佛大學競爭最激烈的研究生專業學院——商學院,曾任院長的基姆·克拉克(Kim Clark)在哈佛商學院全球領袖論壇發言時,指出其招生有3個重要的標準:首先,學術水平表現要“超常”,這是一個基本要求;其次,看申請人是否具有領導的才能;最後,就是個人素質,包括是否具有責任心和道德感,能否贏得別人的信任。頂級商學院如何選人:訪哈佛大學商學院院長[EB\/OL].http:\/\/www.southcn.com\/job\/careercenter\/topcompany\/200406170280.htm, 20161228.2014年申請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MBA)人數達8963人,最終錄取1805人,比例隻有20.14%;2016年申請人數達到9543人,最終錄取人數達1859人,比例仍隻占19.48%。Harvard Business School. StatisticsMBAEnrollment[EB\/OL]. http:\/\/www.hbs.edu\/about\/factsandfigures\/Pages\/statistics.aspx, 20161228.這種嚴格的錄取要求和低的錄取比例,保證了生源的高質量。
哈佛不僅在源頭上保證了教育的質量,在學生培養過程中,也一直保持著嚴格的質量要求。哈佛學院的本科生畢業率達98%,這在全美也是最高的比例,並且學校確保每一名畢業生都能很好地完成學術任務,並具備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Harvard College Office of Admissions. FAQWhat is Harvards graduation rate?[EB\/OL]. https:\/\/college.harvard.edu\/frequentlyaskedquestions, 20161228.研究生學習的每一階段都有淘汰,非常嚴格。博士生第一、二學年先完成課程學習,三年級時必須通過考試大關,通過了才可以繼續讀下去,否則將被淘汰。哈佛大學對論文研究也有嚴格的要求,博士論文要求必須有原創性、前沿性,同時文獻、格式等必須規範。在學生學習、研究過程中,學院每年組織一至兩次教師對學生進步程度的檢查、討論,發現問題,以建議信、口頭提出等形式告知學生並要求其改正。盡管從博士入學開始即進行篩選、淘汰,但每年哈佛博士生論文答辯仍有較高的淘汰率。這也是哈佛畢業生在全世界享有良好聲譽的原因,嚴格的教育質量要求成就了政府機構、企業雇主等對其的認可。從以下幾個專業中可窺探哈佛嚴格的層層淘汰機製。
1. 化學生物學專業
博士生需要完成6門專業課程的學習,並獲得平均B以上的成績。而且每位同學都必須在讀博期間完成2—4次的實驗室輪轉項目,每次時間安排6—12周,允許學生進行多學科交流,從而提高自身的論文寫作水平,開拓研究視野。到了二年級,學生必須通過初步資格考試(Preliminary Qualifying Exams),以證明其能獨立地在一個領域進行完整的研究,才可以繼續接下來的學習和研究,同時所有的學生必須在二年級結束前擔任一門專業課程的教學助理。到了三年級結束時,學生開始完成其博士學位論文,並接受論文谘詢委員會的建議,最後才能合格畢業。The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 Programs of StudyChemical Biology[EB\/OL]. http:\/\/www.gsas.harvard.edu\/programs_of_study\/chemical_biology.php, 20161228.
2. 政府管理專業
博士生的畢業要求繁多,分為綜合考試前—綜合考試—綜合考試後3個不同的階段。首先在綜合考試前2年的時間裏,學生需要完成12門學期課程的學習,並均獲得B以上的合格成績,同時學生需要學習政治理論課程、研究工具課程等基礎性課程。在這期間,學生需要完成至少3篇研討會報告和參與1次研究工作坊。第二年5月,學生需要參加綜合考試,不僅涉及基礎專業知識,還會結合學生的具體研究領域進行考核,從而保證了學生的水平和質量。綜合考試結束後,學生利用剩下來的時間準備學位論文,並且還需要進行一次口頭測試或答辯,專門關於其研究領域的知識。如果學生學習了6年還沒有進行答辯,則需要重新進行綜合考試。在每個學習階段都有淘汰,而且非常嚴格和公正,保證了學生的教育質量。The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 Government[EB\/OL]. http:\/\/www.gsas.harvard.edu\/programs_of_study\/government.php, 20161228.
3. 音樂專業
學生主要分為曆史音樂學、人種音樂學、音樂理論、創作4個專業。學生首先需要完成16門單學期課程才能獲得博士學位,主要是在一、二年級完成。隨後的綜合考試分為2個部分,即筆試和口試,以此來篩選出一部分合格的學生繼續進行學習、研究。第三年時,學生開始擔任教學助理,並完成其學位論文,在論文指導委員會的幫助下進行接下來的寫作,保證論文質量,提升自己的學術科研水平。The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 Music[EB\/OL]. http:\/\/www.gsas.harvard.edu\/programs_of_study\/music.php, 20161228.
〖MZ(3〗(四) 教育質量監控〖MZ)〗
質量監控是維護國家權益、保護教育“消費者”利益的重要手段,是對納稅人負責的一種體現,是維護學校質量信譽的重要途徑。不僅如此,質量監控也是提供教育質量信息的重要渠道。安心.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係研究[M].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1999:187.哈佛大學通過質量監控提供的質量信息,不斷完善現行質量保障體係,發現教育活動自身的缺陷,為修訂質量要求和改進工作提供依據,從而更加有效地保證和提高哈佛大學的整體教育質量。
哈佛大學為此做出了一係列的監控措施,從上到下一步步進行監控,在全校設立多個行政機構,設立博克教學與學習中心,確立學生培養目標、評估教師課程教學質量,具體到每一門課程呈現課程大綱和評價結果,增設教學助理和外校考官評價,來對教育質量進行監控和管理。以上很多的措施前文已有所闡述。同時,哈佛大學設立多個行政單位對學校的教育質量進行監督管理,其中包括財務部門、後勤部門、人力資源部門、項目計劃管理部門、健康服務部門、信息技術部門等,從而積極推動學校財務、資金、資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實現哈佛的使命,保證教育質量。
〖MZ(2〗八、校企合作和社會服務〖MZ)〗
〖MZ(3〗(一) 社會服務〖MZ)〗
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在哈佛大學的發展過程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育人和科研是哈佛大學學術上能取得成功的關鍵,而其服務職能更是哈佛這所美國最古老的高校良好聲譽保持至今的重要原因。一代代哈佛人都非常重視對社會的服務,老校長埃利奧特明確地提出:“進入本大學,在智慧中成長;離開後服務國家和人類。”現任校長德魯·福斯特在接受訪談時提出“眾生的學問始於學校、終於社會”訪哈佛大學校長:眾生的學問始於學校終於社會[EB\/OL].http:\/\/edu.qq.com\/a\/20111129\/000308_1.htm,20161228.,哈佛大學力圖從科研、教學等多個方麵培養學生的社會服務意識,用大學特有的方式,來為社會做出貢獻。哈佛提供各種各樣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實踐中明白,學習知識固然很重要,但人始終是個社會人,必然要走入社會,用所學的知識回報社會,而這才是學生學習生涯的最終目的。
1. 課程設置
哈佛的各個學院都設有社會服務中心,服務社區也作為必修課程,計入哈佛學子的考核成績和計分標準,從各個方麵將服務社會作為教育理念注入哈佛人的心中。如肯尼迪學院所開設的資金籌集課程。這門課程主要是為非營利組織的領導者設計的,在一年的時間裏對籌集資金的概念進行重新界定:這不是一個關鍵性的任務,而是一個轉變組織和人員的工具媒介。通常,籌款是一個非常嚴格的增加資金的方式,是一種基於買方和賣方之間的交易模式,是一種以金錢為中心、不對稱、依靠外部環境的關係,而不是相互合作、內在成長的關係。這門課程提供一種新的方法來轉變領導者、夥伴與組織之間的關係。這門課程開始時需進行5天密集的課程學習,專門聘請有經驗的非營利機構領導者和慈善家來講學,在5天內為一年的學習製訂好完善的計劃,接下來更多的是一對一和小組式的討論交流。課程參與者將獲得量身定製的策略和支持條件,以更好地完成組織的任務、實現更高的籌款目標。Harvard Kennedy School. The Hauser Institute For Civil Society at the Center for Public LeadershipCourse in Exponential Fundraising[EB\/OL]. https:\/\/exed.hks.harvard.edu\/Programs\/CEF\/overview.aspx, 20170107.
2. 資金投入
加大社會服務資金的投入是大學服務社會的基礎。哈佛大學為社會服務提供了各種小組基金、個人基金、實習崗位、助理崗位等,其本身很快形成了全球發展的社會性組織。如哈佛法學院建立了“國際法律中心”,用來培訓發達國家的學者和發展中國家的財政官員;商學院建立了海外關係辦公室,直接與世界各國共同交流管理經驗;為了給“第三世界”那些貧窮地區提供醫療服務和募集資金,哈佛還提醒人們關注全球範圍內的環境和營養不足這些迫在眉睫的問題。理查德·諾頓·史密斯.哈佛世紀[M].程方平,等,譯.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2004.這些社會性服務活動,保證了哈佛學生更多地參與其中,通過科研、生活等各種方式來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使哈佛大學也能更多地承擔起為人類社會做出貢獻的職能。
同時,哈佛大學專門設立了校長公共服務獎學金項目(Presidential Public Service Fellowship Program)來支持學生們在暑假進行感興趣的社會公共服務工作。每年獎學金獎勵給那些在政府—社區服務、非政府組織和非營利性工作及創新項目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本科生與研究生,獎勵的金額不等,本科生不超過5000美元,研究生不超過8000美元。Harvard University. Public Service at HarvardPresidential Fellowships[EB\/OL]. http:\/\/service.harvard.edu\/presidentialfellowships\/, 20170107.評選資格:① 哈佛大學在讀本科生、研究生均可申請,當年5月畢業的學生不允許申請;② 參與國內的暑期社會服務、實習、就業和其他學術支持項目都可以申請獲得資金,但是課題研究和論文不能使用該資助;③ 就業項目必須在美國本地進行;④ 暑期項目必須長達6周以上;⑤ 至少要求30個小時\/周作為保證。Harvard University. Public Service at HarvardFellowship Eligibility[EB\/OL]. http:\/\/hwpi.harvard.edu\/publicservice\/eligibilityrequirements, 20161228.評選標準:① 具有領導力和高效率;② 熱衷於參加公共服務活動;③ 擬定學生的學術目標與學習經曆之間關係的計劃;④ 擬定學生的職業參與興趣的計劃;⑤ 找到影響工作和項目的潛在影響因素。Harvard University. Public Service at HarvardSelection Criteria[EB\/OL]. http:\/\/service.harvard.edu\/selectioncriteria, 20161228.
3. 專門機構
哈佛大學的公共服務網、菲利普斯·布魯克斯家協會和政策研究所等為學生提供各種誌願者活動,同時公共利益事業中心、職業服務辦公室等機構為學生提供參與各種社區服務的機會,這些專門機構甚至可以為學生畢業後從事公共利益方麵的職業做好一些準備工作。
(1) 公共服務網(Public Service Network, PSN)
哈佛大學專門建立的為學生提供公共服務指南的平台,滿足學生為社區工作的需要,而且學生們自發與公共服務網聯合成立了各種社會性服務團體,努力踐行自己的社會責任。例如,全球健康與艾滋病協會,哈佛學生自發組織各種形式的活動,為艾滋病患者獲得社會公平、爭取公共權益Harvard University. Harvard Global Health & AIDS CoalitionWho we are[EB\/OL]. http:\/\/www.hcs.harvard.edu\/hac\/, 20161227.;哈佛中國關愛組織,自2003年起有90餘名哈佛學生誌願者自發幫助中國孤兒,每年夏天他們都會來到中國,幫助這些孩子Harvard University. About Harvard China Care[EB\/OL]. http:\/\/www.hcs.harvard.edu\/~care\/content\/aboutharvardchinacare, 20161227.。
(2) 菲利普斯·布魯克斯家協會(Phillips Brooks House Association, PBHA)
這是一個在哈佛大學內,完全由學生自己運行、以社區為背景的非營利性公共服務組織,其中包括多達86項學生導向項目,試圖提高波士頓和劍橋社區的整體水平。協會的雙重任務在於為當地社區提供重要資源的同時,培養公共社會服務的領導型人才。人們都說“最好的課程在美國”,通過豐富的社區服務經驗,學生確實可以學習到很多在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而且在合作過程中很多項目能夠以創新的方式真正滿足社區的需要,例如哈佛婦女周(Harvard Womens Week)、克林頓全球倡議大學會議(Clinton Global Initiative University Conference)、小型訴訟谘詢服務(Small Claims Advisory Service)等。The Phillips Brooks House Association. PBHAour Model[EB\/OL]. http:\/\/pbha.org\/about\/,20161227.
(3) 肯尼迪學院的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of Politics, IOP)
在這裏,學生可以幫助哈佛的雇主們獲得合法的公民權利;5—8年級的學生學習作為一個合格的美國公民應具備的權利、責任和特權;通過參與社區行動委員會或其他項目培養自身的政治參與度和意識度。Harvard College. Public ServiceMaking a Difference[EB\/OL]. https:\/\/college.harvard.edu\/studentresidentiallife\/collegelife\/publicservice, 20161228.研究所舉辦的項目多種多樣,包括公民力輔導、公民學、社區行動、小組學習、政治聯盟、實習與職業服務項目、國家運動、前沿獎勵、政策小組、政治會議、婦女領導能力行動等。這些活動或多或少與社會服務都有一定的聯係,其中關係最緊密的仍是社區行動服務。社區行動委員會(Community Action Committee, CAC)幫助哈佛學生在其相應社區采取行動來影響政治活動,最後促進研究所的社區服務的完善。通過這些活動,提高學生們的社區政治參與度和意識,而且把社區服務與政治組織、社區領導者連接起來,更加利於學生學習當地的政策和幫助社區的發展。Harvard UniversityInstitute of Politics. Community Action[EB\/OL].
http:\/\/www.iop.harvard.edu\/communityaction, 20170120.
(4) 公共利益事業中心(Center for Public Interest Careers, CPIC)
該組織成立於2001年,由哈佛校友協會、職業服務辦公室和菲利普斯·布魯克斯家協會聯合組織合作而成,中心的教師和畢業的校友們共同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各種活動、研討會和其他專業發展的好機會,從而來增加學生們對於公共利益事業的了解,使其更多地參與其中,對其將來的個人發展和專業發展、實習、社交網絡等提供好的契機。中心舉辦的項目包括CPIC獎學金與實習項目、CPIC—赫克舍服務實習基金、哈佛俱樂部暑期社區服務獎學金項目、阿瑟裏曼公共利益法獎學金項目、夏季勤工助學公共服務基金,同時在每年的1月份還會提供一些短期實習項目,鍛煉學生們的社會服務能力。這些項目每年會在非營利、公共利益機構中提供超過150個實習崗位供學生們參與,涉及藝術、法律、新聞、環境、醫學、教育、家政等各個領域。這是一個極好的機會,既幫助社區解決一定的矛盾和困難,同時也能幫助在校學生們鍛煉自己的社會服務能力,使他們提早適應社會的需求,這樣才能保證哈佛所培養的人才的質量和水平。Center for Public Interest Careers at Harvard College. About CPIC[EB\/OL]. http:\/\/cpic.fas.harvard.edu\/aboutcpic0, 20170120.
〖MZ(3〗(二) 校企合作〖MZ)〗
校企合作是學校社會服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哈佛大學非常注重與企業的合作,以此來履行社會責任,踐行“校企合作”模式。學校聘請企業界的專家、權威擔任各係科、專業的顧問委員會成員,直接參與學校的教學管理和專業建設,對有關學科、專業的培養目標、人才規格、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實驗室建設等提出具體意見。如2008年8月德國巴斯夫化學公司在哈佛召開了一個關於生物膜的大型論壇,並承諾5年中給予其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2億美元,來支持建設一個校企合作機構,共同開發生物技術。Harvard Gazette. Highlights of the year that was[EB\/OL]. http:\/\/news.harvard.edu\/gazette\/story\/2008\/06\/highlightsoftheyearthatwas\/,20170120.這樣的合作,對企業來說可以獲得高新技術、研發最新產品,對哈佛來說可以獲得研發資金,也實現了其為社會服務的願望,兩者都能從中獲利。
哈佛大學各學院積極參與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其中商學院的社會企業創新項目(Social Enterprise Initiative Program)很具有代表性。該項目組成立於1993年,運用先進的商業實踐和管理學知識去推動持續的、大規模的社會改革。它是基於哈佛商學院的辦學使命和目標,通過MBA培養、社會企業研究、教學、課程設計、組織之間的合作和校友的幫助支持,致力於教育、鼓勵和支持改變世界的領袖。Harvard Business School. Social EnterpriseAbout[EB\/OL]. http:\/\/www.hbs.edu\/socialenterprise\/about\/, 20170122.項目涉及的主題包括:① 對於任務驅動組織從創業至建立的整個過程的領導、策略和管理;② 社會變更過程中商業領導力的角色;③ 商業金字塔的底端——注重40億民眾生活需求的商業模式;④ 創造和支撐整個美國12年義務教育的管理之道;⑤ 調動資金的進化模式,包括風險慈善、影響投資、資本流動到非營利部分等方麵。Harvard Business School. Faculty & ResearchFeatured TopicsSocial Enterprise[EB\/OL]. http:\/\/www.hbs.edu\/faculty\/topics\/Pages\/socialenterprise.aspx, 20170122.
〖MZ(2〗九、科研組織模式、科技研發和科研成果〖MZ)〗
〖MZ(3〗(一) 科研組織模式〖MZ)〗
科學研究是哈佛大學作為一座世界一流學府的重要責任之一。想要實現科學研究方麵的進步與創新,從而推動科學事業的發展,提升學校的綜合實力,離不開學校科研組織的配合與協調。哈佛的科研活動不僅範圍廣泛,而且具有深度,學者們幾乎滲透到每一個領域進行研究,期望通過分析和創新,為人類知識做出新的貢獻。每年哈佛大學至少投入7.5億美元來支持科學研究,全校有超過100個研究中心,位於世界的各個地方。
1. 科研行政機構
哈佛大學的科研組織是一個自上向下的結構模式。在行政領導層,設立副教務長科研辦公室(Office of the Vice Provost for Research)、讚助項目辦公室(Office for Sponsored Programs)、科技發展辦公室(Office of Technology Development),從行政管理層麵幫助教師、學者、學生們更好地進行科學研究,提供經費支撐和技術支持,保證研究的數量和質量。
(1) 副教務長科研辦公室,負責對人類研究、經費管理、財政衝突、知識產權、國家化項目、研究倫理道德等多方麵事宜進行指導和監管。Harvard University. Office of the Vice Provost for ResearchResearch Policies & Guidance[EB\/OL]. http:\/\/vpr.harvard.edu\/pages\/researchpoliciesguidance,20170122.
(2) 讚助項目辦公室,主要與研究學術社區合作從而獲得和協商獎勵,在監管要求下引領資助項目基金,鼓勵教師持續的專業發展,為學術研究社區提供技術支持。它的責任包括3個方麵:首先在合同授予前,辨別研究基金的機會,審查並協助建議的準備,與讚助商協商與談判獎勵,解決獎勵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其次在合同授予後,確保經費的確實入戶,提交讚助商要求的財政報告,收集並上交過程中的發票,幫助完成賬戶的協調與收尾工作;最後在現金管理方麵,主要負責對現金收入的管理和財政報告的填寫與分析。Harvard Financial Administration. Office For Sponsored ProgramsAbout Us[EB\/OL]. http:\/\/osp.finance.harvard.edu\/about, 20170123.
(3) 科技發展辦公室,通過與工業聯合研究,獲得協議,建立戰略性合作關係,為突破性的發現提供一站式的服務。這樣可以使哈佛大學的研究進一步拓展到學校以外,並確保社會可以從哈佛的創新實踐中獲利,促進他們快速、專業、有效地發展和商業化。具體目標包括:① 確保哈佛的研究結果能夠廣泛運用到公眾之中;② 在實驗室與工業之間建立起動態橋梁,確保新技術能夠在社會上轉變為產品和服務;③ 由醫學院、公共健康學院和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對發明和發現進行評估和認可;④ 刺激哈佛社區科學技術的創新和發展,保護必要的知識產權;⑤ 許可對哈佛技術發展有幫助的強有力的夥伴關係;⑥ 在哈佛創新方麵建立項目和創造價值;⑦ 與工業建立項目合作,獲得財政支持。Harvard University Office of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bout Us[EB\/OL]. http:\/\/www.techtransfer.harvard.edu\/about\/,20170123.
2. 各學院研究中心
哈佛大學的每個學院都有自己的研究中心,如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的大腦科學中心、計算與社會研究中心、納米係統中心、科學與工程材料研究中心,教育研究生院的發展兒童中心、公共教育與領導力項目、教育政策研究中心。表215具體列舉出了每個學院的部分研究中心。
表215各學院部分研究中心
學院研究中心
文理學院史密森學會天體物理學研究中心、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猶太研究中心
商學院商業與環境項目中心、商業曆史項目中心、成長與創新論壇
哈佛學院生物係統中心
神學院世界宗教研究中心、女性宗教研究中心、哈佛大學多元化研究項目
(續表)
學院研究中心
設計研究生院曆史性建築保護、城市建設與設計
教育研究生院發展兒童中心、公共教育與領導力項目、教育政策研究中心
肯尼迪學院卡爾人權政策中心、國際化發展中心、公共領導力中心
法學院愛德蒙莎拉道德研究中心、伯克曼互聯網與社會中心、稅務法律中心
醫學院奧舍綜合醫學中心、遺傳性耳聾中心、新英格蘭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
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大腦科學中心、計算與社會研究中心、
納米係統中心、科學與工程材料研究中心
公共健康學院傳染性疾病動力學中心、健康交流中心、哈佛風險分析中心
拉德克利夫高級研究院波士頓地區研究中心
資料來源:Harvard University. Research[EB\/OL]. http:\/\/www.harvard.edu\/research, 20170123.
3. 跨學院合作項目
當前的科學研究越來越強調研究的跨學科、跨地域性,哈佛大學為了提高科研的水平和質量,也大力加強科研組織跨學院合作項目的建設。哈佛的研究人員包括教師、訪問學者、博士後流動站工作者、研究生和本科生,他們在一起相互合作,形成一個個小的科研團隊,進行聯合研究;同時學校還有各種跨學科、跨學校、跨國界的專門科研團隊與機構,前文“專業和課程設置—跨學科合作”中有詳盡的論述。
〖MZ(3〗(二) 科技研發成果〖MZ)〗
哈佛目前正在開展的科學研究眾多,研究成果豐碩,包括:文理學院的大氣科學研究、文理學院的近東語言與文明研究、文理學院的邁斯特實驗室研究、公共健康學院的艾滋病生物統計研究、天體物理學研究中心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研究、設計研究生院的設計信息學研究、教育研究生院的家庭研究項目、教育研究生院的下一代教師研究、全球研究創新中心的全球環境評估項目、醫學院的哈佛射線腫瘤學研究、肯尼迪學院卡爾中心的人權政策研究、拉德克裏利高級研究院的公共政策研究、神學院的公眾生命價值研究等等,其中文理學院的研究項目是最多的,人文、社會、科學內容都包括在其中,同時公共健康學院、醫學院、教育研究生院、肯尼迪學院等的研究項目也很多,而且研究項目也符合其自身學科特點,注重學科交叉合作。Harvard Gazette. Research Programs Cited in Harvard Science[EB\/OL]. http:\/\/news.harvard.edu\/gazette\/researchprogramscitedinharvardscience\/,20170124.
第三章耶魯大學
〖MZ(1〗第三章耶魯大學〖MZ)〗
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是美國曆史上建立的第三所高校,也是常青藤聯盟的成員之一,是美國著名的研究型私立大學。耶魯大學由耶魯學院(本科生學院)、研究生文理學院和專業學院三部分組成,其中專業學院包括神學院、工程和應用科學學院、森林和環境學院、法學院、醫學院、護理學院、公共健康學院、音樂學院、戲劇學院、管理學院、建築學院和藝術學院12大學院。耶魯大學自建校以來發展迅速,一直處於世界一流大學的行列中。在2016年QS(Quacquarelli Symonds) 世界大學排名中,耶魯大學位列第五。WikippediA.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EB\/O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QS_World_University_Rankings, 20160910.耶魯大學學科類型廣泛,其社會科學、人文學科以及生命科學在全世界處於領先水平,在自然科學和人文學科的研究方麵,耶魯大學一直處於世界頂尖水平。Yale University. Corporations & Foundations[EB\/OL]. http:\/\/giving.yale.edu\/supporters\/corporationsfoundations, 20160910.
〖MZ(2〗一、辦學理念與人才培養目標〖MZ)〗
〖MZ(3〗(一) 校訓〖MZ)〗
校訓表達著大學對教育理念的追求,是一所大學精神的反映。耶魯大學的校訓是“光明和真理”(light and truth):“光明”表明大學的責任,強調為社會服務;“真理”表示大學的追求,不斷地傳播知識、探索知識、發現真理。耶魯大學的校訓簡明而充滿形而上的色彩,具有極強的感召力和影響力,也具有極強的超越性和穩定性,強調為學生提供一種寬廣、自由的教育。
〖MZ(3〗(二) 辦學使命與宗旨〖MZ)〗
大學所肩負的使命引領其不斷向前發展。創造、保存和傳播知識是耶魯大學崇高的使命。耶魯致力於尋求和吸引來自世界各地區和各民族的才能之士,通過教育學生,使學校的三項使命均達到卓越水平,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大學。Yale University. University Mission Statement[EB\/OL]. http:\/\/yale.edu\/about\/mission.html, 20160912.正如現任校長彼德·薩洛維(Peter Salovey)所說:“耶魯是一個多樣化的社區,我們一起追求共享知識的創造、傳播和保存,並為世界服務。”Yale University. For the Yale Community[EB\/OL]. http:\/\/president.yale.edu\/yalecommunity, 20160912.幾百年來,耶魯一直為創造新知識、傳承現有知識、保存經典知識不斷努力,不斷前進。
〖MZ(3〗(三) 人才培養目標〖MZ)〗
耶魯大學吸引著全世界各地區最優秀、最具潛力的學生,其學校總的人才培養目標是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潛能,能有所作為。具體到每一所學院,其人才培養目標具有獨特性。詳見表31。
表31耶魯大學人才培養目標
學院人才培養目標
耶魯學院充分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創新能力,使學生具有道德感和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強烈的文化引領意識和在人類各領域活動中的服務意識
研究生文理學院通過教育使學生成為學者、教師和社會各部門的領導人,鼓勵新生一代延續和推動人類知識的發展,為人類的健康發展做貢獻
建築學院培養學生的藝術感和創造力,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幫助學生獲得建築方麵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工程和應用科學學院基於科學及工程實踐的原則,為學生提供一種現代化的通識教育,為學生的領導力打下基礎
森林和環境學院培養新型領導者,創造新知識,促進人類行為與生態環境的長期健康發展
法學院培養律師,使學生成為美國和全球的公立或私立部門的領導者
醫學院提高學生醫藥和生物醫學方麵的實踐能力,幫助學生學習醫學知識,為患者減輕痛苦,以一種帶有同情心和尊重的方式為患者提供一流的治療和服務
資料來源:Yale University. Mission Statements of the Schools of Yale University[EB\/OL]. http:\/\/yale.edu\/about\/mission.html, 20160912.
〖MZ(3〗(四) 辦學特色〖MZ)〗
耶魯之所以成為世界一流大學,主要因為其獨特的辦學特色。耶魯大學的培養目標堅持高起點,高定位,培養領袖人才;在教育上倡導自由教育,堅持教學優先,本科學院位於首位;在管理上,堅持教授治校,倡導學術自由和學術自治;在辦學模式上,堅持走高度國際化的道路。住宿學院製、重視本科生教學、教授治校製、高度國際化等是耶魯最顯著的辦學特色。
1. 住宿學院製
住宿學院製是耶魯在美國所有大學中所獨有的。20世紀30年代,耶魯模仿中世紀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模式建立了住宿學院製度,這一特色一直延續至今。耶魯要求本科生自大學第一年起必須在住宿學院生活和學習,學生至少在住宿學院住2年,2年後學生自行選擇搬出去或者繼續住下去。耶魯大學建有12所住宿學院,每所學院由來自不同院係和不同專業的400至450名學生組成,新生入學後被隨機分配到12所住宿學院中的某一所學院。每所學院都安排了與學生一起生活的一名“院長”(Dean)和一名“主管”(Master),院長是擁有豐富經驗的教師,由校長任命,全麵負責住宿學院的學生工作,他必須住在校內,不僅與學生保持密切的聯係,而且還定期接受學生和家長的訪問;主管是耶魯學院的教務長在各學院的代表,負責學生的學習工作,維持教學秩序和宿舍秩序,是學生與耶魯學院教務長辦公室及注冊辦公室聯係的紐帶。每一所住宿學院都配有食堂、圖書館、研討室、娛樂場所和其他設施,以方便學生生活和學習。Yale University. Residential Colleges[EB\/OL]. http:\/\/yalecollege.yale.edu\/content\/residentialcolleges, 20160914.不同專業、不同地區的學生吃住、學習、娛樂都在一起,既增強了學生文化的多樣性,加深和增進了學生之間的情感和交流,又促進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各住宿學院之間並非相互隔絕,每個學生都可以隨時到其他學院去用餐、訪友或參加活動。這樣可以促使學生領略到其他學院的風采,感受到多樣化的環境和氛圍。
2. 重視本科生教學製度
耶魯大學區別於其他研究型大學最大的特色是對本科生教育的高度重視,具體表現在教授參與本科生授課、小班授課製、為本科生提供多種服務及指導3個方麵。
耶魯有超過70個院係和課題項目每年為本科生提供2000多門課程,這些課程大部分是由耶魯最優秀的曆史學家、文學評論家、作家、科學和工程學家、藝術家、社會科學家進行講授。在文理學院,每一位終身職位教授都要參與本科生課程的講授。Yale University. Yale College. Teaching and Advising[EB\/OL]. http:\/\/admissions.yale.edu\/teachingandadvising, 20160914.
耶魯的學生雖然很多,但為了保證本科生教學質量,大部分本科生課程都采用小班授課製。在耶魯,75%的課程的學生人數低於20人,200門課程中僅有40門課程的學生人數超過100人,含有討論課的課堂中學生人數僅有8—15人。Yale University. Yale College. Teaching and Advising[EB\/OL]. http:\/\/admissions.yale.edu\/teachingandadvising, 20160914.小班授課便於學生和教授自由交流和討論,可以幫助教授和學生發現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有利於本科教育質量的提高。
一位資深學者將耶魯大學的優勢總結為“學生訪問、訪問、不停地訪問”。在耶魯,師生比非常高,教授不僅指導學生的學習,還會花時間和學生一起談論職業選擇,或與學生開玩笑及為學生寫推薦信。Yale University. Yale College. Teaching and Advising[EB\/OL]
.http:\/\/admissions.yale.edu\/teachingandadvising, 20160914.此外,學校設有各種指導辦公室,安排指導人員如本科生學習指導員為本科生提供指導和服務。
3. 教授治校製
在美國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普林斯頓董事掌權,哈佛校長當家,耶魯教授做主。”美國當代著名高等教育學家克拉克·克爾(Clark Kerr)曾指出:“在美國,最早把大權交給教授的主要大學是耶魯。”Clark Kerr. The Uses of the University[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22.教授會治校是耶魯的根本治校原則。在耶魯,董事會不具體參與校務管理而由教授會治校。耶魯重視和信賴教授,教授有權決定學校的教育政策,對於學校重大事務,教授們會集體討論決定學校的管理和發展。此外,教授具有自由表達的權利,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思想見解。Yale University. Office of the Provost. Yale Faculty Handbook[EB\/OL]. http:\/\/provost.yale.edu\/facultyhandbook, 20160914.教授治校製激勵著教授們充分發揮他們的才幹和能力,注重自己的道德修養,提高教授會的威信,也增強了教師的獨立性。對於學校而言,這一原則更好地保證了學術的自由與發展,既有利於創造寬鬆的學術氛圍和優越的科研條件,又有效地防止了官僚主義的滋生。
4. 多種形式實現高度國際化
耶魯認為,大學是促進全球一體化、相互理解和政治穩定的一股重要力量。因此,耶魯高度重視大學國際化的發展。在國際教師的引進和海外學生的招收上,耶魯設立了各種獎助學金政策來吸引各地學者和學生來耶魯任教和學習,國際學者數和海外學生數逐年攀升。在學生培養方麵,大學開設了52門外語課程和600多門涉及國際事務的課程,為學生全球化視野的培養提供了廣闊的自由選擇的平台;耶魯規定學生在大學4年內必須有出國學習交流的經驗,並為學生的出國訪問和交流提供大量的機會。在辦學和科研方麵,耶魯與世界多所大學合作辦學,科研範圍遍布全球各地。全麵、廣泛的國際化措施,使耶魯逐漸成為一所真正的全球性大學。
〖MZ(2〗二、人才資源開發與師資隊伍建設〖MZ)〗
〖MZ(3〗(一) 師資隊伍現狀〖MZ)〗
強大的師資隊伍是大學發展的有力保障。耶魯大學擁有一支高水平、頂尖級的教師隊伍。在耶魯,教師分為晉升教師、非晉升教師(講師)和研究教師(有限期的合同教師)3種類型。其中晉升教師包括終身職位教師和有限期教師2種。2014—2015學年,耶魯大學共有教師4410人,終身職位教師1097人,有限期教師1275人,非晉升教師11812人,研究教師857人。教師數量和類型在不同學院存在很大差別。由於耶魯大學的重點學科是人文學科和生物醫學,因此,其人文和醫學類的教師數占了大多數。此外,不同學科教師的男女性別比也相差很大,具體見表32。
表32耶魯大學教師人數統計表(2014—2015)(單位:人)
學院教師類型
終身職位教師數有限期教師數
男女總男女總非晉升
教師數研究教
師數總教
師數
研究生
文理
學院
人文學科112511633739761633405
社會學科79321113827653916231
物理學123181414116572074292
生物學38947114151372147
其他項目0062870
總人數352110462127862132971731145
專業
學院
建築學院25720253062
藝術學院22432542051
神學院1061636929357
戲劇學院00000080080
(續表)
學院教師類型
終身職位教師數有限期教師數
男女總男女總非晉升
教師數研究教
師數總教
師數
森林和環境學院15318729281671
音樂學院22421314324
法學院3316492246231146
管理學院3043421123320188
醫學院(付費)3651034684923968884496252430
醫學院(非付費)1862450459500119
公共健康學院00000058058
護理學院011111131448578
專業學院總人數47715863558347910628846843265
總人數8292681097710565127511818574410
資料來源:
1. Yale University. Office of Institutional Research.W055 University Faculty by Rank and Yale School: Yale University Faculty Headcounts by School and Rank 201213 through 201415[EB\/OL]. http:\/\/oir.yale.edu\/detaileddata#faculty, 20160914.
2. Yale University. Office of Institutional Research.W056 University Faculty Tenured and Term by Gender:Yale University Tenured and Term Faculty (Headcounts) by Gender(a) 20142015[EB\/OL]. http:\/\/oir.yale.edu\/detaileddata#faculty, 20160914.
耶魯大學的教師不僅數量多,而且水平非常高。在這些教師中,有155位終身職位教師和有限期教師是國際專家、諾貝爾獎及一些權威性獎項的獲得者,有18位學者獲得過諾貝爾獎,60多名教師是國際科學局(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成員。在外籍教師方麵,外籍教師數占教師總數的比例一直保持在50%以上,他們來自世界上100多個國家,教師的國際化程度極高。Yale University. Some Facts & Statistics About Yale University[EB\/OL]. http:\/\/www.yale.edu\/oir\/factsheet.html, 20160915.強大的師資隊伍加快了耶魯成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學的速度。
〖MZ(3〗(二) 高層次人才引進的政策與製度〖MZ)〗
曾任耶魯大學校長的惠特尼·格爾斯伍德(A.Whitney Griswold)說過,能否吸引和留住一大批優秀的傑出教師是一所大學麵臨的最大考驗。基於此種理念,耶魯在高層次人才引進方麵,通過多種政策和製度來吸引優秀人才。
1. 設立豐厚的薪金吸引優秀人才
耶魯認為一所大學教學和科研的質量高低取決於學校教師與教職工的卓越程度。因此,耶魯非常注重引進高水平人才。為了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耶魯為教師提供了豐厚的薪金,並為教授的教學、科研及外出訪學提供各種資源支持。
在文理學院,教授的薪金為300萬美元一年,博士後的獎學金為100萬美元。對於科研項目,耶魯也提供了豐厚的資金支持。文理學院對於教師的研究項目提供約10萬美元的科研資金支持。Yale University. Science and FAS Research Fund[EB\/OL]. http:\/\/www.giftguide.yale.edu\/opportunity\/show\/577, 20160916.教師可以根據科研項目的情況向學校申請科研經費,學校將為教師的科研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
2. 為教職工提供多種谘詢和指導服務,解決後顧之憂
為了給教師的教學和科研提供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耶魯大學的麥哲倫健康服務中心(Magellan Health Services)為教師提供全天24小時免費的、保密的谘詢和指導服務。中心為教師提供多種服務和谘詢,包括:對壓力進行管理、工作場地問題、子女照看問題、資源的使用、老人的照料、悲傷和難過情緒、家庭關係的改變、經濟問題、工作生活服務問題。Yale University. Counseling & Support Services[EB\/OL]. http:\/\/www.yale.edu\/hronline\/benefits\/employeeAssistance.html, 20160916.這些谘詢和指導為教師進行教學和科研解決了家庭和生活的後顧之憂,使教師能更好地投入教學和科研中。此外,中心提供的工作生活項目(Worklife Program)可以幫助教職工平衡工作、學術事業、個人生活等多種職責,為教師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幫助教職工平衡家庭和工作之間的關係,使兩者協調發展。Yale University. Worklife Program[EB\/OL].http:\/\/www.yale.edu\/hronline\/worklife\/index.html, 20150716.
3. 教授治校,學術自由
耶魯開明的教授治校政策吸引了大量優秀學者來校任教。教授會治校是耶魯的根本治校原則。在耶魯,董事會不具體參與校務管理而由教授會治校。耶魯高度重視和信賴教授,教授有權決定學校的教育政策,對於學校的重大事務,教授們會集體討論決定學校的管理和發展。此外,耶魯校園倡導學術自由,教授擁有自由表達的權利,可以充分論述自己的思想見解。Yale University. Office of the Provost. Yale Faculty Handbook[EB\/OL]. http:\/\/provost.yale.edu\/facultyhandbook, 20160916.學術自由和學術自治為教授的教學和科研創造了寬鬆的氛圍和環境。
〖MZ(3〗(三) 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政策與製度〖MZ)〗
1. 健全的組織機構,保障教師的教學和科研
為了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加強教師、博士後學者、研究生教學助理之間的合作,耶魯大學成立了耶魯教學中心(Yale Teaching Center),該中心為教師提供與教學相關的多樣化的項目和服務,包括教學研討會、工作坊、一對一谘詢等。每年教學中心都會麵向各院係教師提供大量項目,2014年秋學期教學中心開設了3個工作坊,研討的主題分別是:加深班級研討會的討論深度、提高學生參與率的5種方式;從學生那裏學習:加強教學與中期反饋的聯係;講師和教師的授課工具:劇院、表演及敘事。此外,還會根據教師或特殊部門的特別要求開設一些有針對性的項目和講習班。Yale University.Yale Teaching Center.Programs[EB\/OL]. http:\/\/teaching.yale.edu\/programs, 20160916.無論是對於學生的認識還是對教學體係的了解,無論是首次課程的設計還是首次教學的組織,中心隨時為新進教師提供個性化的援助,包括提供書麵的或電子版的資料、組織教學研討等。
教學中心最富有特色的項目是午餐座談會項目。每個月,中心會邀請耶魯大學獲得過教學卓越獎的教師在午餐期間與其他教師分享自身的教學理念、教學智慧和教學技能等。午間座談會在住宿學院的餐廳舉行,向所有教師開放,時間大約為一小時。Yale University. Yale Teaching Center. Faculty[EB\/OL]. http:\/\/teaching.yale.edu\/programs\/faculty, 20160918.午餐座談會項目加強了教師間的交流,促進了教師間的相互學習,有利於教師提高教學技能和教學智慧。
在教師科研方麵,教師研究管理服務中心(Faculty Research Management Services, FRMS)為大學科研工作者提供資源支持、專業知識和管理上的服務並提供讚助獎勵,為從未做過高水平課題項目的學科專家提供經費和資源上的支持,鼓勵教師提出富有創意的科研項目,將科研與課程建設結合起來。FRMS的工作人員都是經驗豐富的專家,他們能理解教師的需求和期望。Yale University. Faculty Research Management Services[EB\/OL]. http:\/\/frms.yale.edu\/, 20160918.
2. 新教師職前培訓
在新教師開學任職前,耶魯大學教務處會邀請他們參加新教師培訓項目。教務處在新教師參加培訓前會提前將各種培訓材料發給他們,培訓的主要內容是有關耶魯的教學及課程教學大綱的設計。教學部分包括課程的選擇、學生評分策略、如何與教學助理合作教學、耶魯教學資源的使用、了解班級及教室;課程教學大綱設計部分由教務處教師引導新教師對教學大綱的目標和內容進行激烈的研討,提供4個案例教學大綱為新教師進行詳細解析。Yale University. Yale Teaching Center. New Faculty Member Orientation[EB\/OL]. http:\/\/teaching.yale.edu\/programs\/faculty, 20160918.新教師職前培訓有助於教師了解課程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有助於新教師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更好地發揮,取得優秀的教學成果。
3. 教學谘詢
教學谘詢(Instructional Consultations)項目旨在為教師提供課堂教學、教學科研活動一對一、麵對麵的谘詢。教師可以獲得關於課堂教學目標、教學原則和實踐、教學風格、與學生間的互動等方麵的谘詢和教學反饋,這種谘詢的方式具有保密性,教師可以選擇一對一的幫助,不用在谘詢時躲躲閃閃,擔心被同事聽到,可以充分傾訴教學中遇到的困惑與煩惱。進行教學谘詢的一種有效、隱蔽的方式是課堂觀摩。谘詢員坐在教師教學課堂的最後麵,觀察教師的教學情況,他將在課堂中實際發生了什麼,教師如何呈現材料、學生是如何回應教師的一一記錄下來。課後,谘詢員會在私下裏將課堂觀摩的結果反饋給教師,並提供教學指導。教師也可以申請進行課堂錄像,錄像帶會在私下裏提供給教師,使其獲得反饋和建議。Yale University. Yale Teaching Center. Instructional Consultations[EB\/OL]. http:\/\/teaching.yale.edu\/programs\/faculty, 20160918.
〖MZ(3〗(四) 教師績效多維考核方法〖MZ)〗
對教師的績效進行考核有助於加強對教師的管理,提高教師的能力水平。耶魯的教師晉升製度非常嚴格,他們認為這是建設高水平教師隊伍的基礎。2007年,耶魯推出了新的教師晉升程序。由於耶魯的教師分為多種類型,因此對於不同類型的教師,學校對其績效考核的方式也不一致。
對於在耶魯任教的非終身教師,教師職位的晉升製度非常嚴格。在通過高要求的標準、嚴格和公開的招聘過程成為耶魯初級教研人員後,初級教研人員的工作將分為2個副教授任職階段,每個階段任期4年。教員在工作的第一年要接受學校的考核和評估,通過考核則繼續任教,否則離開。在工作的第三年進行內部評估,第五年進行再次考核,第六年對有限期副教授的晉升進行評估。工作的第八年,可以申請進行終身教授的評估。Yale University. Yale Accreditation. 2014 Yale NEASC FifthYear Report[EB\/OL]. http:\/\/www.yale.edu\/accred\/2014\/index.htmll, 20160920.教師要想獲得終身教授職位,必須能與全世界該領域中最頂尖的學者競爭,同時教師需要較長時間來證明自己的優秀,獲得終身教授資格(從初級教師到終身教授一般需要9年)。教師的考核及評價包括學生評價、教師自評、院係評估3方麵,評估的內容包括學生的教學、研究成果和出版、參加的論壇、獲得的榮譽等。非晉升教師的續聘,需要有來自院係的正麵評價。此外,非晉升教師每年要向學校提供年度工作報告;每隔一兩年就進行一次評估考核,評估的過程公平、公正、透明度高,有利於保障教師隊伍的高水平。
對於終身職位教師,他們每年要進行年度工作報告,實行年度薪金考核製度。報告內容包括教學(包括正式課程的實施以及對學生的監督和指導)的描述、研究和出版情況、在大學及其他地區參加的講座和論壇活動、獲得的經費和項目支持、專利和谘詢情況、獲得的榮譽及獎項等,並且要對大學、對國家做出的服務及貢獻(教學工作和行政職務工作方麵)進行說明。這些工作報告由教職工委員會主席審閱,作為教師基礎工資的參考,並以此來指導非終身職位教師。Yale University. Yale Accreditation. 2014 Yale NEASC FifthYear Report[EB\/OL]. http:\/\/www.yale.edu\/accred\/2014\/index.htmll, 20160920.
〖MZ(2〗三、國際化狀況〖MZ)〗
曾任耶魯大學的校長理查德·雷文(Richard C. Levin)曾經說:“當耶魯進入第四個百年發展之際,我們的目標是成為一所真正的全球性大學。不僅為了在美國傳播知識,教育和培養領導者,更為了培養世界範圍內的人才。”Yale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Freshman Applicants[EB\/OL]. http:\/\/admissions.yale.edu\/international, 20160920.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耶魯一直致力於國際化的建設,朝國際化大學邁進。
〖MZ(3〗(一) 師生國際化〖MZ)〗
就教師的互派和學者的互訪而言,耶魯不拘一格地在世界範圍內尋找各領域優秀的學者來校任教和訪問。它成功地吸引了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教師來校任教,外籍教師占教師總數的比例一直保持在50%以上。國際化程度極高的教師結構,為耶魯建構了多元的校園文化、全球性學術視野,為耶魯建成“全球性大學”發揮了關鍵作用。根據2013—2014年的資料,耶魯大學有國際學者2457人,包括博士後、訪問教師、晉升學者和終身職位教師,這些國際學者來自全球97個國家,Yale University. Some Facts & Statistics About Yale University[EB\/OL]. http:\/\/www.yale.edu\/oir\/factsheet.html, 20160915.主要來自中國、印度、德國、加拿大、南非、法國、意大利、英國、日本、西班牙等國家。Yale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Scholars Academic Year 20142015[EB\/OL]. http:\/\/oir.yale.edu\/detaileddata#faculty, 20160915.早在19世紀初期,耶魯的教師就率先出國求學和從事研究。發展至今,幾乎耶魯的每一位教師都參與了世界各地的國際合作研究項目。
耶魯大學是美國最早開始接收外國留學生的大學,學校使命一直是致力於吸引全球範圍內優秀的生源來耶魯學習。因此,學校建立了一係列針對國際學生的助學金和獎學金政策,每年有大量的國際學生來耶魯學習。據耶魯大學2015年秋季學生入學人數統計資料,2015年申請進入耶魯學院學習的國際學生人數占總人數的10%,申請進入耶魯研究生文理學院的國際學生人數占總人數的34%,申請進入專業學院的國際學生數占總人數的21%。Yale University. Yale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Applicants by School[EB\/OL]. http:\/\/oir.yale.edu\/detaileddata#faculty, 20160915.2015年秋學期招收的國際學生數2393人,是耶魯大學招生總人數的19%,這些國際學生來自118個國家和地區,大多來自東亞和歐洲國家,主要是中國、加拿大、韓國、印度和英國這5個國家。Yale University. Fall 2015 Enrollment[EB\/OL]. http:\/\/oir.yale.edu\/yalefactsheet#StatisticsonCurrentFreshmenClass, 20160915.國際留學生進入耶魯不同的學院學習,使耶魯的校園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
表332015年秋學期耶魯大學各學院國際學生數(單位:人)
學院國際學生人數占總留學生人數比例
耶魯學院57024%
研究生文理學院100142%
建築學院613%
藝術學院321%
神學院382%
戲劇學院291%
森林和環境學院713%
法學院964%
管理學院28612%
音樂學院833%
護理學院9<1%
醫學院1175%
資料來源:Yale University. Office of Institutional Research. W019 International Enrollment by Yale School (Figure)[EB\/OL]. http:\/\/oir.yale.edu\/detaileddata#faculty, 20160916.
表342015年秋學期耶魯大學國際留學生來自國家和區域概況(單位:人)
區域耶魯學院文理學院\/專業學院總人數
非洲5959118
東亞111687798
南亞58162220
東南亞6591156
歐洲146419565
北美76229305
中東3485119
澳洲173653
北美和加勒比海41519
南美2896124
總人數59818792477
資料來源:Yale University. Office of Institutional Research. W020International Enrollment by Country & World Region[EB\/OL]. http:\/\/oir.yale.edu\/detaileddata, 20160918.
由於具備國際性的教員隊伍和學生群體,耶魯大學能夠使學生生活在一個國際化的環境之中,他們可以接觸到持有不同觀點和具有不同背景、價值觀的人,擁有跨越國界的眼界和遠見,有利於耶魯學子更好地適應當今世界全球化的環境,具備全球化的視野。
〖MZ(3〗(二) 辦學國際化〖MZ)〗
耶魯大學的國際化目標是“成為一所真正的全球性大學”,在辦學方麵實現國際化是耶魯建設全球性大學的重要舉措之一。學校通過世界學人計劃(Yale World Fellow Program)、耶魯—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辦學、耶魯全球化健康行動、全球化健康學者計劃、全球健康領導研究所等項目來實現辦學國際化。辦學合作化方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 世界學人計劃
2001年耶魯設立了“世界學人計劃”項目,每年秋季從世界各地的各個領域、各類組織中招收具有領導才能、處於職業生涯發展關鍵期的學生,通過教育來培養全世界年輕領袖及建立他們的網絡。Yale University. Yale World Fellows[EB\/OL]. http:\/\/worldfellows.yale.edu\/about\/whoweare, 20160919.該項目將來自世界各地優秀的學生聚集起來,發展學生的領導能力,培養世界各地優秀的領導者。
2. 與其他高校開展合作辦學
不同區域間的高校合作辦學是實現辦學國際化的有效措施。2011年4月,耶魯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達成協議,兩校合作在亞洲建立一所新的人文學院,這所人文學院完全采用住宿製,並開設大量創新課程。不久,兩校進一步達成部分專業可同時獲得兩個學校的學位的協議,指出森林和環境學院和公共健康學院的學生修完課程後可獲得新加坡國立大學和耶魯大學的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Yale University. Yale and the Worl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Yale: A Progress Report, 20092012[EB\/OL]. http:\/\/world.yale.edu\/aboutyale, 20160919.
3. 建立全球性的研究所和研究項目
耶魯大學公共健康學院對其全球化健康教育和獎學金計劃做出了大幅修訂和拓展,提出了耶魯全球化健康行動。作為一個致力於開發全球健康的領先計劃,學院招募了11名全球健康研究領域的專家從事此項研究;大學還成立了全球健康領導研究所,與埃塞俄比亞、加納、利比裏亞和南非代表團開展了開發戰略合作,以解決這些國家重要的衛生係統問題。Yale University. Yale and the Worl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Yale: A Progress Report, 20092012[EB\/OL]. http:\/\/world.yale.edu\/aboutyale, 20160919.
〖MZ(3〗(三) 科研國際化〖MZ)〗
耶魯大學的國際化研究、教學和學習活動都是由覆蓋所有學術領域的一係列研究中心和研究項目(或計劃)來承擔的。耶魯大學建立了區域研究、藝術和收藏研究、經濟和金融研究、環境研究、國際事務研究、語言研究、法律研究、宗教研究、科學和醫藥研究、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研究十大類研究中心和項目。這些大類研究中心和項目共設有131個具體的研究中心和項目,具體見表35。耶魯師生通過這些研究中心和研究項目進行國際化的科研和教學活動。
表35耶魯國際化研究中心和項目
研究中心和項目具體研究中心和項目數
區域研究非洲研究、中東研究等18個
藝術和收藏研究非洲藝術、非洲圖書館收藏研究等29個
經濟和金融研究政府合作、經濟發展中心等5個
環境研究地球觀測、環境健康科學等10個
國際事務研究國際健康行動、全球事務等8個
語言研究語言學習等5個
法律研究中國法律中心、環境法律和政策等8個
宗教研究亞洲宗教等9個
科學和醫藥研究急救、全球精神健康項目等22個
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研究社會和政策研究、社會學研究中心等17個
資料來源:Yale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Centers & Initiatives[EB\/OL]. http:\/\/world.yale.edu\/internationalcentersinitiatives, 20160919.
大學科研的國際化具體體現為在世界各區域開展研究及進行合作研究。
在歐洲,耶魯大學和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合作研究心血管生物醫學、生物信息學。同時,耶魯與法國著名的兩大學府,即法國巴黎第二大學及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合作,通過暑期課程、國際會議、教師講座的形式開展交流合作。
在東亞,與日本、中國的大學開展交流合作。2007年,耶魯大學和東京大學成立了東京—耶魯行動項目,以加深兩校之間的學術交流和合作,28名來自東京大學的教師、學者在耶魯開展為期一學期或一年的研究。在中國,耶魯大學建有幾百個獨立的研究項目,包括“中國的醫生和護士隊列研究”、“香港和上海城市設計工作室項目”、“橫斷山生物多樣性項目”、“全球衛生管理學院—複旦大學心理健康計劃”及“天津工業生態與循環經濟”等,還建立了耶魯—中國高級領導者項目、耶魯—中國婦女領導者發展項目、耶魯—清華大學高級領導者發展項目;此外,與中國的大學合作,建立了複旦—耶魯生物醫學研究中心、北大—耶魯植物分子遺傳學及農業生物技術聯合中心、北京大學—耶魯微電子和納米技術聯合研究中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耶魯高可信軟件聯合研究中心。Yale University. Yale and China[EB\/OL]. http:\/\/world.yale.edu\/regions\/yalechina, 20150719.
在東南亞,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成立一所新的人文學院。在南亞,成立了耶魯—印度行動項目,加強大學對南亞地區的研究,增加學生到印度研究、學習、實習的機會。耶魯大學研究生文理學院、建築學院、森林與環境研究學院的教師們與他們在印度的同事合作,推進了主題為“城市印度:曆史進程與當代經驗”的研究。護理學院與克林頓基金會及印度政府合作,通過印度理工學院高級護理課程的發展,照顧印度艾滋病毒患者,促進護理教育的發展。此外,耶魯—印度政府領導者項目為印度的政府官員提供領導者教育。
在中東,耶魯大學與愛資哈爾大學(遜尼派伊斯蘭教最古老的大學)和亞曆山大圖書館合作。每年,耶魯大學法學院推動中東法律研究研討會的開展,研討會成員包括知名律師、法官、中東的法律學者及耶魯大學的教師和學生。Yale University. Yale and the Worl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Yale: A Progress Report, 20092012[EB\/OL]. http:\/\/world.yale.edu\/aboutyale, 20150719.
在拉丁美洲,成立了秘魯—耶魯中心,研究馬丘比丘和庫斯科印加文化;建立了耶魯—智利國際天文台,共同探究天文事業。
〖MZ(3〗(四) 課程國際化〖MZ)〗
課程的國際化是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重要因素,耶魯大學的教育內容與課程體係在吸收他國新知識的基礎上不斷向國際擴展。
1. 開設大量國際課程和專業
為了培養學生的國際化意識,在課程設置上,耶魯開設了52門外語課程和600多門與國際事務相關的課程,設置了有關國際事務、南亞研究、中東研究等本科生專業,這些國際化的課程供學生任意選擇。此外,通過大量的學術研究中心將國際事務滲透到大學課程中。如惠特尼和貝蒂·麥克米倫中心(the Whitney and Betty MacMillan Center)為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了大量學位課程,內容涉及非洲研究、東亞研究、種族—民族和移棲群體研究、國際關係研究、拉美研究、俄羅斯和東歐研究;傑克遜全球事務研究機構(the Jackson Institute)是耶魯大學國際事務專業的研究生和全球事務專業的本科生學習的中心,它提供大量的國際事務專業課程,這些課程同時也向其他專業的學生和教職工開放。Yale University. Bringing the World to Yale[EB\/OL]. http:\/\/world.yale.edu\/aboutyale, 20160920.
2. 建立網絡課程,為全世界學生提供學習服務
2003年,耶魯大學創辦了“耶魯與世界”(Yale and the World)網站,運用互聯網技術,耶魯大學將本校著名教師講課和會議的視頻及音頻文件傳到該網站上,對優質教學資源進行分享,世界各地區的學生可以享用這些資源,在線根據視頻的教學內容進行學習。通過這種方式,耶魯的課程拓展到世界各地。
3. 開設暑期網絡課程
暑期網絡課堂也是耶魯課程國際化的重要表現之一。耶魯大學在2011年暑假開設了第一個網絡課程暑期班,學生通過網絡進行學習獲得相應的學分。整個2011年暑期,學校在網上教授10門課程,2013年暑假課程門數將擴展至14門,該課程允許學生在不同地點、同一上課時間進行課程的學習,成功完成暑期網絡在線課程的學生將獲得與在大學校園內相同的課程學分。Yale University. Yale and the Worl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Yale: A Progress Report, 20092012[EB\/OL]. http:\/\/world.yale.edu\/aboutyale, 20160920.暑期網絡課程不僅向耶魯學生開放,同時也麵向全世界各地區的學生開放,世界各地的學生都能參與學習。
此外,課程的國際化還表現在增加課程中的國際性內容、引進語言學習和地區研究、開創涉及多國的交叉學科項目、聘請外國訪問學者授課等方麵。
〖MZ(3〗(五) 學生培養國際化〖MZ)〗
在學生培養方麵,耶魯特別重視學生國際交流和訪問的經驗。每年耶魯大學會提供大量的機會供學生出國學習、訪問交流。2012年,國際教育學院指出耶魯學生的國際化經驗比任何其他常青藤高校及美國大學和學院聯合會的學生都要多。耶魯學院建立了國際化和專業化經驗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專門協助學生進行國際交流和訪學,使所有本科生有機會到國外去學習、工作、進行獨立研究,每年有超過1300人去國外學習。各專業學院對學生培養的國際化進行了相關要求。如管理學院要求所有學生在學習一年後擁有一次以教師為主導的國外旅行;建築學院將出國訪問納入學生的課程中;醫學院、護理學院及公共健康學院設有一些項目供學生在國外進行臨床醫學實踐和研究。Yale University. Bringing the World To Yale[EB\/OL]. http:\/\/world.yale.edu\/aboutyale, 20160920.從2005年到2012年,耶魯大學每3年就出一份國際化進展報告,從最近的2009—2012年的進展報告(表36)中我們可以看出,每年耶魯都會通過國外學術學習、國外暑期學校、實習、進行獨立研究等多種形式使學生擁有豐富的國際經驗,這些學生主要前往非洲、亞洲、澳大利亞、歐洲、拉丁美洲、中東等國家和地區。
表36耶魯具有國際經驗的學生數(單位:人)
活動2008—2009年2009—2010年2010—2011年2011—2012年
國外學術學習165164160160
國外暑期學校657746755776
實習212239202208
獨立研究287248255212
總數1321139713721356
資料來源:Yale University. Yale and the Worl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Yale: A Progress Report, 20092012[EB\/OL]. http:\/\/world.yale.edu\/aboutyale, 201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Yale: A Progress Report, 20160919.
〖MZ(2〗四、專業和課程設置〖MZ)〗
〖MZ(3〗(一) 專業設置〖MZ)〗
一直以保守著稱的耶魯,是一所以人文與社會科學為主的大學。學校的專業設置種類齊全,校內的學科主要分為4大類別,分別是語言及文學、人文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及工程和數學。
表37耶魯大學的專業設置
學科種類專業設置
語言及文學東亞語言和文學、中文、希臘經典研究、希臘和拉丁經典研究、拉丁經典、英語、德語、意大利語、日語、俄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法語、東方語言和文化、古代和現代希臘語、語言學、文學
人文學藝術、古典文明、音樂、人文學、猶太文化研究、哲學
社會科學非洲美洲研究、非洲研究、美洲研究、東亞研究、經濟學、經濟學和數學、人類學、考古研究、現代中東研究、倫理政治和經濟、種族民族和遷移、電影研究、德國研究、全球事務、藝術史、曆史、科學和醫學史、科學醫學和公共健康史、北美研究、政治科學、心理學宗教研究、俄國和中歐研究、社會學、南亞研究、特殊部門專業、統計學、戲劇研究、女性性別和性研究
自然科學及
工程和數學應用數學、應用物理、建築學、天文學、天文和物理學、生態學和生物進化學、電器工程和計算科學、環境工程學、機械工程學、化學、認知科學、計算機科學、計算機科學和數學、計算機科學和物理、計算機和藝術、環境研究、地質學和地球物理學、數學、數學和哲學、數學和物理、分子生物物理學和生物化學、分子細胞和發展生物學、物理學、物理和地理科學、物理和哲學
資料來源:Yale University.Majors in Yale College[EB\/OL]. http:\/\/catalog.yale.edu\/ycps\/majorsinyalecollege\/, 20160921.
從表37可以看出,耶魯大學的專業以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及工程和數學專業為主,專業設置門類多樣,突出強調知識的廣博性和多元性,注重不同學科之間的結合,設置了大量跨學科專業,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自由選擇專業的空間。
〖MZ(3〗(二) 課程結構〖MZ)〗
為了使學生的學習既不過於集中狹窄也不過於分散,耶魯認為學生的學習需要具有特色,特別是在大學早期,要通過一種合理化、多樣性的內容和方法,使課程的學習對學生未來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學生的學習必須達到一定的廣度和深度,廣度強調學生要選擇三大學科領域(人文學科、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課程和三大技能領域(寫作、定性推理和外語)的課程進行學習,深度側重於專業課程的學習。學生的課程學習包括專業課程和通識課程,並認為通識課程的學習和專業課程的學習同等重要。堅持專業課程與通識課程並舉,專業課程要精深,通識課程要寬廣。
耶魯大學每年的課程目錄(Yale Program of Study,或通稱Blue Book)中,有超過2000門課程供學生選擇,幾乎涵蓋了人類已知的所有課程體係。為了確保學生的全麵發展,耶魯大學規定學生在畢業前須修滿36門課程(其中8門可以是隻記及格、不及格的),這36門課程中至少有12門在專業課程之外,且必須是在語言、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人文學科這4類課程中選擇學習的,每類至少選擇3門,學生在畢業前還必須精通一門外語。學生每個學期要選修4—5門課,一般情況下一學期修課不超過8門,完成36門課後即可獲得學士學位。Yale University.The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EB\/OL]. http:\/\/catalog.yale.edu\/ycps\/yalecollege\/, 20160921.學校要求所有學生本科階段完成基礎技能與寫作、定量推理和外語方麵的學習,認為這對以後的學習和生活非常關鍵。
為了使學生能夠選修自己喜歡的課,耶魯規定,在每個學期開始的前10天,學生可以先去試聽那門課,然後再決定是否選擇這門課。這給了學生很大的選課自由權。耶魯雖然沒有要求學生必修某一門課程,但對學生所選的課程分布有一定的要求,所選課程之間也應具有相互關係,而且要執行一個合理的學習計劃,保證既能掌握一門特定的學科,又能達到課程分布的廣度要求。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既拓寬學生的知識麵,有利於形成全麵的知識結構和正確的價值觀念,能夠正確認識和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認知、情感、意誌等方麵全麵、和諧、健康地發展,又可以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為畢業後進一步開展專業研究做必要的準備。
同時,在全球化不斷發展的時代,耶魯認為國際性的學術研究和文化交流對學生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因此耶魯學院要求每一位學生在整個大學期間擁有參加一次暑假、短期或一年到國外學習交流的經曆。Yale University.The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EB\/OL]. http:\/\/catalog.yale.edu\/ycps\/yalecollege\/, 20150713.
耶魯大學的課程規模和授課方式形式多樣,課程以小班教學為主,每年有79%的課程學生的注冊率在20%以下,32%的課程注冊人數低於10人。Yale University.Yale College.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EB\/OL]. http:\/\/yalecollege.yale.edu\/content\/undergraduatecurriculum, 20150713.這有利於學生和教授之間的交流,並易於組織有效的小組討論。授課方式包括講課、研討班、討論組和個人導師製。
表38耶魯學院課程結構表
課程類型要求修習門數備注
專業課程12
通識課程(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人文學科這3類課程中,每類至少選擇3門)18
外語(必修)2
定量推理(必修)2
寫作(必修)2
總修習門數36學生在大一必須選修定性推理、寫作兩門課程中的至少一門,以便能進入大二學習。可以選擇外院係不超過4個學分的課程,一個學科領域不超過6個學分,除非學生選擇實驗室課程,可以選擇科學領域中的7個學分課程。在大二,學生在3大學科領域中至少各選修一門課程,在定量推理、寫作、外語中至少選擇一門課程。學生可以視其準備情況在一學期、兩學期或三學期內完成外語課程修課要求
資料來源:
1. Yale University. The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EB\/OL]. http:\/\/catalog.yale.edu\/ycps\/yalecollege\/, 20160924.
2. Yale University. Distributional Requirements[EB\/OL]. http:\/\/catalog.yale.edu\/ycps\/yalecollege\/distributionalrequirements\/, 20160924.
3. Yale University. Major Programs[EB\/OL]. http:\/\/catalog.yale.edu\/ycps\/yalecollege\/majorprograms\/, 20160914.
〖MZ(3〗(三) 通識課程〖MZ)〗
耶魯始終認為,知識更新、產業結構調整和職業流動的明顯加快,社會生活的日益複雜化,使人才的適應能力在高等學校培養目標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於是,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以不變應萬變”的人文知識便顯得更加重要。因此,耶魯非常重視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要求新生開學時首先學習通識教育課程,不主張學生過早決定主修專業。通過通識教育來培養學生廣博的知識,把學習作為一個探索的階段,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供發展其興趣和能力的機會。學校並不把訓練學生的求職技能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相反,教育的目的是使知識和技能能夠滲透到學生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教育的目的是拓寬學生的心智、用知識來武裝大腦,獲得現實的知識是重要的,但學會批判性思維和培養創造力是更重要的。Yale University.The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EB\/OL]. http:\/\/catalog.yale.edu\/ycps\/yalecollege\/, 20160925.
目前,在耶魯大學實施本科教育的耶魯學院的75個專業中,有70個專業都著力於通識教育。學生到大學二年級或三年級時才確定自己的專業,大學一年級主要進行通識教育的學習。耶魯規定,要獲得學士學位,學生必須在校8個學期內完成36門課程的學習,其中通識課程有12門。
耶魯的通識教育並不限定學生對通識課程的學習,學院對學生的學習提出了兩個寬廣的要求:一是每門課程的學習都要包括學科的多樣性,二是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最終都要集中於某一領域。這些要求並不是讓學生為以後的職業做準備,而是通過這些綜合性的課程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合作能力、言語交際能力和具備寬廣的知識基礎,幫助他們成為新領域的先鋒和社會的領導者。
〖MZ(3〗(四) 專業課程〖MZ)〗
耶魯規定學生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須修習12門專業課程。學生在大學二、三年級才開始選專業,準備主修理工科的學生在大學第二年可以選擇專業,準備主修文科的學生在大學第三年才開始選擇主修專業,但之前都必須修完要求的通識教育課程並獲得相應的學分,才被允許申報主修專業。學生選擇主修專業必須得到該專業顧問的書麵認可,而且要製訂一個合理的學習計劃。學生在製訂計劃前要廣泛征求導師、住宿學院院長、本科生學習部主任以及各係教師的意見,並嚴格遵循耶魯學院製定的指導提綱。
專業課程主要由院係、院係間的合作、跨學科項目來提供。學校對學生專業課程的學習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學生要完成的任務通常包括高級論文、高級項目、高級考試。在其他一些專業中,學生還須完成諸如參加研討會、指導會、研究生課程等活動。Yale University. Major Programs[EB\/OL]. http:\/\/catalog.yale.edu\/ycps\/yalecollege\/majorprograms\/, 20160925.
〖MZ(3〗(五) 跨學科課程〖MZ)〗
跨學科知識的學習有利於擴展學生的知識麵,加強學科之間的聯係,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耶魯非常重視學生跨學科課程的學習,學校設置了大量的跨學科課程供學生學習。以經濟學專業為例,其跨學科課程豐富多樣,包括計量經濟學和數據分析、概率論和數理統計、健康經濟學和公共政策、後工業資本主義下的貧困、經濟學和自然資源、福利經濟學和權益、數理經濟學:一般均衡理論、數學經濟學:博弈論、衛生及健康護理經濟學、創新經濟學、當代能源政策問題、反托拉斯法和經濟學、經濟學和基礎設施政策、健康的不平等與發展、歧視法:理論和實踐、政府和規章問題、福利的概念和應用等課程。課程既涵蓋了經濟學的內容,又囊括了數學、政治學、衛生學等學科內容。Yale University.Economics[EB\/OL]. http:\/\/catalog.yale.edu\/ycps\/subjectsofinstruction\/economics\/#coursestext, 20160925.課程的教學方式包括教師講授和互動研討。
對於跨學科專業,學校更是設置了廣泛多樣的跨學科課程,如倫理政治經濟學專業,設置了諸如統計政治學、社會科學中的數據介紹、古典倫理政治學、集體選擇和政治道德、全球化討論與平等主權問題、當代中國的財富和貧困、福利經濟學和平等、倫理學和跨國商業公司、工作中的正義、國家市場和個人理性、博弈論和國際關係等大量跨學科課程。Yale University. Ethics, Politics and Economics[EB\/OL]. http:\/\/catalog.yale.edu\/ycps\/subjectsofinstruction\/ethicspoliticseconomics\/#courseinventory, 20160925.
此外,學校還建有一係列的跨學科研究中心,如生物倫理學跨學科中心,主要研究人類生命和生活,教學和研究項目不僅限於生物倫理學,還包括生物醫藥倫理學、環境倫理學、動物倫理學、科學研究倫理學、商業和專業倫理學、與新科技相關的倫理問題等。Yale University.Interdisciplinary Center for Bioethics[EB\/OL]. http:\/\/www.yale.edu\/bioethics\/index.shtml, 20160925.
表39耶魯大學代表性跨學科課程介紹
專業課程名課程內容及要求
倫理
政治
經濟
學
專業
集體選擇和
政治道德課社會選擇理論和政治道德的影響;在創建集體選擇過程中麵臨的挑戰,不同的個人喜好;社會選擇理論的哲學基礎,對自由性質的假設;民主和公共利益存在的可行性
古典倫理政治
經濟學對倫理學、政治學和經濟學作為統一的經典和當代藝術作品的看法;個人自由的含義和範圍,市場的道德和政治上的限製;閱讀亞裏士多德、霍布斯、洛克、斯密、邊沁、密爾、黑格爾、馬克思等人的作品
國家市場及
理性的個人理性選擇理論的批判性評價,應用於經濟學和政治學中的問題;個人合作的成功與失敗;低迷市場環境;國家對市場活動的促進或扼殺;集體決策中個人的能力
經濟學
數學經濟學:
博弈論介紹博弈論和不確定性的選擇;分析信息扮演的角色和個人的選擇行為,以及在模糊條件下決策理論的運用;分析經濟主體之間的戰略互動,導向拍賣理論和機製設計
創新經濟學研究創新的推動力、推動創新的過程,創新者的困境,創新激勵競爭優勢;產業演進、知識產權;使用正式的理論模型和定量的實證研究,以及對管理戰略和經濟史的描述性研究。必須先學習計量經濟學和中級微觀經濟學
政治經濟學專題專注於選民、政客、傳媒和特殊利益集團的關係,分析這些關係對政策製定的影響,進行實證研究必須先學習中級微觀經濟學和計量經濟學
資料來源:Yale University.Subjects of Instruction[EB\/OL]. http:\/\/catalog.yale.edu\/ycps\/subjectsofinstruction\/, 20160926.
〖MZ(3〗(六) 課程的特色〖MZ)〗
1. 注重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
耶魯大學通過完善課程體係,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一是加強基礎課程,確保學生具備較為紮實的基礎知識,在此基礎上提高他們的文化品位、審美情趣、人文素養及對世界的認知能力;二是增加選修課的比重,允許學生依托一個專業跨學科選修課程,旨在通過綜合性較強的跨學科訓練,不斷加強學生的人文素養,提高獲得信息、辨別信息的能力;三是提供大量的通識教育課程供學生選擇學習,為學生提供寬鬆自由的學習環境,營造創新人才成長的良好氛圍。耶魯大學不僅僅滿足於使學生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獲得知識並創造性地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為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提供多種選擇機會,鼓勵學生大膽探索,充分挖掘他們的發現意識、想象意識和對未知的渴望意識,引導他們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問題。
2. 課程的國際化趨勢日益明顯
耶魯大學特別重視加強教育國際化的課程建設,一方麵在課程中開設了52門外國語課程和600多門涉及國際事務的課程,要求學生必須掌握一門外語,來加強學生對外國語及國際事務的學習;另一方麵,由國外學者、教授參與授課,在教學中將教育國際化的內容滲透到課程中,加深學生對教育的國際理解,以課程的國際化來帶動教育的國際化。
3. 課程設置靈活,選課自由度大
在耶魯大學的眾多課程中,選修課門類眾多,內容豐富,涉及麵寬,以適應現代科技和社會成員生產發展的要求。耶魯大學每年有75個院係和課題提供多達2000門的課程供學生選擇,覆蓋了人類知識領域幾乎所有的學科,它沒有特別限製學生選擇,而是尊重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由選擇,允許學生跨專業、跨學院進行學習,並為學生的選擇提供指導,體現了學生自由、選課自由的辦學理念,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將來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4. 大量跨學科課程,增強學生跨文化的理解和交流
耶魯大學特別強調學生跨學科課程的學習,認為學科之間、知識體係之間是相互交叉、相互貫通的,因此,學校設置了大量的跨學科課程供學生學習。跨學科課程的學習有利於擴展學生的知識麵,促進學生知識學習的融會貫通,增強學生跨文化的理解和交流,使學生看問題的角度和視野更加開闊。
〖MZ(2〗五、教學保障體係和學習支持係統〖MZ)〗
〖MZ(3〗(一) 教學保障體係〖MZ)〗
教學保障是確保大學教育質量的關鍵方式。對於大學教學質量的保障,耶魯建立了內部與外部質量保障相結合的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係。在內部保障方麵,關注學校對教學質量的評價與改進;在外部質量保障方麵,重視外部機構和組織的評估。
1. 內部保障體係
耶魯大學規定學校要對教師的教學、課程的設置進行評價。評價一方麵由學生完成對教師教學和課程的評估,另一方麵由學校教育管理部門來進行評估,以此來保障教學質量。
在每學期末,耶魯要求學生在網上對課程和教師的教學進行評價。評價基於以下問題:“對所修課程、任課教師、教學助理的整體評價情況,存在哪些優點和不足,有哪些方式可以提高?你會將這門課推薦給你的同學嗎,為什麼?你如何將這門課程介紹給你的同學?總體而言,你認為這門課程的作業量與你所學的其他課程相比如何(1. 非常少,2. 比較少,3. 差不多,4. 比較多,5. 非常多)?你對這門課程的總體評價是(1. 很差,2. 一般,3. 良好,4. 好,5. 非常好)?你期望這門課程的學分算進專業必修課程或專業發展項目中嗎?你期望將這門課程的學分納入耶魯學院要求的必修課程中嗎?”以上這些開放型和結構性的問題是耶魯大學注冊辦公室(The Registrars Office)擬定的標準問題。學生對課程進行評價必須回答以上問題。如果教師想了解更多關於學生對課程和教學的想法,可以不局限於注冊辦公室擬定的這些問題,自行擬定一些自己關心的問題,在網上提交給注冊辦公室,注冊辦公室會采納教師自己想要了解的問題,將問題放在標準問題的後麵,讓學生進行評價。另外,如果教師自己設計了課程評價的評估表,注冊辦公室會采用教師的評估表,學生對該門課程的評估將按照教師設計的評估表進行,但學校不會強製要求學生對教師和課程進行評估,而對於標準化的在線課程評估,學校會要求每一位學生在學期結束前進行。在課程評估結束後,教師可以通過注冊辦公室的網頁信息查看到評估結果,注冊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將通過郵件告訴每位教師何時能查看到評估結果。Yale University.University Registrars Office.Online Course Evaluation FAQs for Faculty[EB\/OL]. http:\/\/www.yale.edu\/sfas\/registrar\/oce_faqs_faculty.html#4f, 20160926.
教師每年都要進行年度工作報告,報告他們的教學情況(包括正式課程的實施以及對學生的監督和指導),教師委員會將以此對教師的教學進行評估。為了促進教職工之間的交流,了解教師的需求和看法,耶魯會定期進行雇員傾向調查,通過調查獲取教師的教學信息,教職員對工作的滿意度、對學校的看法等,以提高教師教學質量。
此外,耶魯大學還成立了教學中心來協助教師的教學,為教師的教學提供多種資源和培訓項目。如耶魯教學中心、研究生學習中心為教師提供大量資源和設備,幫助教師提高教學技能,為教師教學提供積極反饋和建設性意見。Yale University. Yale Accreditation.2014 Yale NEASC FifthYear Report[EB\/OL]. http:\/\/www.yale.edu\/accred\/2014\/index.htmll, 20160920.
2. 外部保障體係
外部評估是保證大學質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方式,通過外部機構對大學進行評估和認證,可以幫助大學更好地認識自己,保障教育質量,促進大學的發展。與其他國家不同,美國大學的外部評估過程不是由政府官員實施的,整個認證基於同行審議,由區域認證機構和學校共同完成。美國有六大區域認證機構,在相應地區對高等教育機構進行評估。耶魯大學由新英格蘭大學和學院聯合會(New England Association of Schools and Colleges, NEASC)中的高等教育評估機構委員會(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CHEA)進行評估。1929年NEASC開始對耶魯大學進行評估,NEASC對大學的評估基於以下11項標準:使命和目標、計劃和評估、組織和管理、學術計劃、教師、學生、圖書館和其他信息資源、物質和技術資源、財政資源、公開披露、完整性。這些標準的編訂主要為大學提供創造性的自我研究方法、致力於自我檢查和提高。評估包括學校的自我研究報告(Yales selfstudy report)、同行教育專家小組實地考察和評估及CHEA繼續評估及審閱評估結果3部分。每隔10年,耶魯大學會進行一次廣泛而深入的自我評估,NEASC根據耶魯的自我研究報告,獲得相關信息,評估委員會將派同行教育專家組成小組進行實地考察和評估,評估小組根據NEASC的11項標準檢查學校是否滿足這些標準,評估時間為期4天。評估不僅關注耶魯自我研究報告中的數據,也關注學校的背景資料,並進行多個小組討論會。最後由高等教育評估機構委員會進行繼續評估和審閱評估結果。Yale University.Welcome to Yale University Accreditation[EB\/OL]. http:\/\/www.yale.edu\/accred\/index.html, 20160928.
除了全校範圍內的區域評估認證,對於每一所專業學院的教學質量,由相關的專業認證機構對耶魯大學的學院和項目進行評估。如音樂學院由全國音樂學院聯合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s of Music)進行評估和認證,建築學院由全國建築認證委員會(National Architectural Accrediting Board)進行評估。Yale University. Yale Accreditation.2014 Yale NEASC FifthYear Report[EB\/OL]. http:\/\/www.yale.edu\/accred\/2014\/index.htmll, 20160928.
〖MZ(3〗(二) 學習支持係統〖MZ)〗
1. 健全的組織機構
(1) 教學發展中心
為了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耶魯大學各學院內部都成立了教學發展中心(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中心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和資深的教育專家,致力於支持和促進教師的教學工作,為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提供各種服務和資源。以耶魯大學醫學院的教學發展中心為例,教學發展中心目標在於促進優質教育的形成,通過學習社區服務,為課程開發與評估、學習技術、課程設計提供專業知識和理念,為教師提供項目、個人谘詢、專業評估及在醫學重大領域中的資源。Yale University Teaching and Learning Center[EB\/OL]. http:\/\/tlc.yale.edu\/contactus\/dirmessage.aspx, 20160929.
(2) 本科生就業指導服務辦公室
耶魯本科生就業指導服務辦公室(Yale Undergraduate Career Service)為本科生提供職業谘詢、研究生專業學校選擇的建議、招聘和實習的機會及職業發展等各種資源。同時它幫助學生測試職業誌向,尋找就業和教育機會,提供事業發展每一階段的輔導和支持。Yale University.Yale Undergraduate Career Service[EB\/OL]. http:\/\/ucs.yalecollege.yale.edu\/, 20160929.
在專業學院中,每一所專業學院都設有就業發展輔導機構。如管理學院的職業資源服務中心、法學院的職業發展辦公室,這些機構讓學生認識到自身職業發展的目標,明確職業發展的規劃,為學生提供實習和就業方麵的谘詢和指導。
(3) 學生學習指導與谘詢機構
耶魯大學為學生提供了完善的學習指導和谘詢係統。學校在外語、科學和定量推理及寫作方麵,提供了多種指導資源和項目幫助學生學習。語言學習中心(Language Learning Center)為學生提供外語指導和交流夥伴,並為不同外語種類、不同水平的學生提供相應的指導員和對話夥伴。住宿學院的數學和科學指導項目旨在對學生的科學和定量推理水平進行指導。住宿學院每周提供5次夜間指導課,指導內容包括數學、科學及經濟學各領域的知識。科學和定量推理指導項目為那些在課程學習中遇到困難的學生提供一對一的指導,在這個項目中,每個學生一門課程最多能獲得10小時的指導。寫作中心、住宿學院寫作指導員為學生寫作技能的提高提供各種機會,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提供人文和社會科學方麵的指導。Yale University. Yale College.Tutoring and Academic Support[EB\/OL]. http:\/\/yale college.yale.edu\/content\/tutoringandacademicsupport#1, 20161012.
(4) 殘障資源辦公室
殘障資源辦公室(Resource Office on Disabilities)的使命是為大學中有心理或生理障礙的學生提供幫助,幫助消除那些阻止學生充分參與大學社區的心理和觀念上的障礙。創建大學共同體,為耶魯大學共同體的任何一位成員提供技術援助、信息和消除障礙意識的培訓,為有生理障礙的學生提供服務,為遭遇學習困難、心理困擾的學生提供診斷和治療,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Yale University. Yale College Resource Office on Disabilities[EB\/OL]. http:\/\/yalecollege.yale.edu\/content\/resourceofficedisabilities, 20161012.
2. 信息資源
耶魯大學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大量的圖書資源,它擁有一個龐大的圖書館係統,圖書館的規模在美國排名第二,擁有藏書1500萬冊,期刊(包括電子的)45萬本,試聽材料40萬份。同時學校還建有一流的科學實驗室和實驗設備。Yale University. Office of Institutional Research Library holdings (201314)[EB\/OL]. http:\/\/oir.yale.edu\/yalefactsheet, 20161012.
另外,耶魯大學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無比豐富的信息和場地資源,包括活動場地、圖書館、藝術長廊、英國藝術中心、音樂設施、皮博迪自然曆史博物館(Peabod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等。Yale University. Yale Accreditation. 2014 Yale NEASC FifthYear Report[EB\/OL]. http:\/\/www.yale.edu\/accred\/2014\/index.htmll, 20161012.這些豐富的資源和場地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學習空間,有利於學生的自主學習。
為了給院係提供信息服務和支持,耶魯建立了信息技術服務係統。這些服務包括諸如數據網絡和大學數據中心的核心信息基礎設施、核心信息技術軟件和設施(如學習管理係統)。另外,還為教師提供大量諸如電影學習中心和數據統計實驗室等專業化服務的機器和設備,為教師和學生的教學、學習、研究提供便利。
此外,所有的住宿學院都有網絡覆蓋,在住宿區,學生可以通過學校提供的網絡很方便地獲得教育資源。對於教師教學而言,多媒體資源、社交網絡工具、集成工具、模擬實驗室、計算機視聽投影設備不斷被應用於教學中。
3. 指導體係
耶魯學院是耶魯大學的本科生部,同時是大學的核心組成部分。在耶魯學院,學生可以自由選課是令人興奮的,但同時也是艱難的。由於耶魯學院提供2000多門課程供學生選擇學習,對於新生而言,在龐大的課程中如何選好課,是關鍵問題。為了給學生的學術發展提供指引和導航,耶魯學院建立了完善的學生指導體係。
學校的每位本科生都有一個強大的支持和谘詢係統,住宿學院、各學術院係、耶魯學院院長辦公室均安排了指導教師並設立了各種中心和項目為學生提供學習、生活、就業方麵的谘詢,以及外語指導和交流、科學和定量推理、人文寫作和社會科學方麵的指導。Yale University.Tutoring and Academic Support[EB\/OL]. http:\/\/yalecollege.yale.edu\/content\/tutoringandacademicsupport, 20161014.
在住宿學院,指導人員包括住宿學院院長(Residential College Dean)、住宿學院主管(Residential College Master)、新生教師指導員(Freshman Faculty Adviser)、新生谘詢員(Freshman Counselor)。院長全麵負責住宿學院的學生工作;主管負責學生的學習,維持教學秩序和宿舍秩序;新生教師指導員由耶魯大學的教職工或住宿學院的行政人員擔任,根據學生的學術興趣和抱負對學生進行學習及選課上的指導,在住宿學院每周二晚上和學生會麵,討論大學第一年課程的選擇,課程的水平和內容、學術要求等,並提供指導性和建設性的建議;新生谘詢員由高年級的學生擔任,他們為新生課程和課外活動的選擇、校園學術和其他資源的使用提供建議。
在各學術院係,指導體係包括課程導師及教學研究員(Course Instructors & Teaching Fellows)、院係教師谘詢員(Departmental Faculty Advisers)、本科生學習指導員(Directors of Undergraduate Studies)。課程導師及院係教師谘詢員為學生提供課程選擇、課程學習方麵的谘詢,本科生學習指導員是院係和本科生連接的紐帶,是耶魯學院和其他院係重要的溝通橋梁,且他們要對本科生說明專業內容和課程結構,與學生討論院係課程的安排和專業要求。Yale University.Yale College. A Handbook for Directors of Undergraduate Studies in Yale College[EB\/OL]. http:\/\/yalecollege.yale.edu\/content\/dushandbook, 20161014.
耶魯學院院長辦公室下,設有耶魯學院院長助理(Assoc & Asst Deans of Yale College)、語言學習中心(Center for Language Study)、文化中心(Cultural Centers)、同伴聯絡(Peer Liaisons)、健康專業谘詢委員會(Health Professions Advisory Board)、國際化教育和學者項目(International Education & Fellowships Programs)、科學和定量推理中心(Science and QR Center)、本科生職業發展中心(Undergraduate Career Services)和寫作中心(Writing Center)等。Yale University.Yale College. Teaching and Advising[EB\/OL]. http:\/\/admissions.yale.edu\/teachingandadvising, 20150721.這些中心和項目為學生提供諸如語言學習、文化交流、職業發展、寫作等相關的服務和支持,為學生提供一對一的指導。學生根據自身需要選擇相應的學習服務。
〖MZ(2〗六、經費投入和內部配置〖MZ)〗
〖MZ(3〗(一) 大學的經費來源結構和財政支持力度、模式與方法〖MZ)〗
1. 經費來源結構
在美國,一流大學的建設離不開強大的財力支持。耶魯大學經費來源多樣化,主要包括向學生收取的費用、聯邦政府的資助和項目合同資金、醫療服務收入、捐贈、捐贈基金收入、出版收入、其他收入及投資收入。耶魯大學將每年捐款的結餘部分積累起來,成立專門的具有儲備性質的基金,即耶魯捐贈基金,來保持穩定的永久性的資金來源,用於大學的持續發展。根據耶魯大學2013—2014年的財政年度報告(見圖31),在這些經費來源中,耶魯捐贈基金為耶魯大學提供了最多的經費。
圖31耶魯大學經費來源結構(2013—2014年)
資料來源:Yale University. Financial report 20132014[EB\/OL]. http:\/\/finance.yale.edu\/financialreports0, 20161015.
2. 財政支持力度
耶魯大學雖是私立大學,但它也離不開聯邦政府的財政支持。每年聯邦政府都會為耶魯提供科研項目撥款。聯邦政府對耶魯大學的資助額逐年上升,支持力度不斷加大。2014年,聯邦政府向耶魯提供了67100萬美元資金,占2014年聯邦政府資助和項目合同資金的76.4%,以此來支持耶魯的研究和培訓項目。聯邦政府健康和人文服務部門是最大的讚助者,2014年提供了39160萬美元的財政支持。國家科學基金會、能源部、國防部也為耶魯大學提供研究經費支持。Yale University. Financial report 20132014[EB\/OL]. http:\/\/finance.yale.edu\/financialreports0, 20150730.政府機構提供的財政支持對於耶魯大學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3. 財政模式與方法
耶魯大學財政來源結構多樣化,不僅包括聯邦政府撥款,而且包括捐贈基金、私人捐助和其他經費來源。資金來源以學校自身尋求為主,學校通過各種方式和措施籌措財政經費。根據2013—2014年的財政報告,學校4%的資金來源於私人捐贈,23%的經費來源於醫療服務收入,33%的資金來源於捐贈基金。Yale University. Financial report 20132014[EB\/OL]. http:\/\/finance.yale.edu\/financialreports0, 20150730.捐贈基金對耶魯大學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耶魯最大的資金來源,也是耶魯大學可持續發展的支撐力量,它有利於提高學校運作收入的穩定性,有利於實施長期學術計劃,增強了大學自主性,降低了大學對政府撥款和學費收入的依賴,為大學的教學和科研提供了自由寬鬆的氛圍。
〖MZ(3〗(二) 非財政經費籌措現狀、機製與方法〖MZ)〗
1. 非財政經費籌措現狀
作為一所私立大學,耶魯最主要的經費來源是非財政經費。大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是籌措非財政經費。耶魯的非財政經費來源多樣,包括向學生收取的費用(學費、雜費、住宿費)、醫療服務收入(來自耶魯醫學院的醫學團隊向外界提供醫療服務)、私人企業捐贈、捐贈基金、投資、出版等。耶魯2013—2014年的財政報告顯示,近幾年來,耶魯的非財政經費收入不斷增多。
表3102014年耶魯大學非財政經費籌措現狀(單位:萬美元)
經費類型金額同比增長占運作經費比例
向學生收取的費用287105.9%9%
醫療服務收入6995013.6%23%
捐贈基金1041502.2%33%
出版費用31901.6%1%
私人和企業捐贈1382011.6%4%
其他收入(版權費、停車費等)14110
投資收入99708%
資料來源:Yale University. Financial report 20132014[EB\/OL]. http:\/\/finance.yale.edu\/financialreports0, 20161014.
2. 非財政經費籌措機製與方法
對於非財政經費,耶魯大學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尋找資金:既通過大學自身的科研和提供社會服務獲取經費,如耶魯大學醫學院的醫療團隊通過提供醫療服務獲得的費用,耶魯大學出版社獲得的出版經費、版權費等;又向校友、社會尋求捐贈資金。耶魯大學每年向校友寄信告訴他們學校未來的發展規劃,請求他們慷慨捐贈。為了回報校友們的捐贈,耶魯和牛津大學、斯坦福大學於2000年合作投資建立了網絡教育公司,以期為校友們提供世界級傑出教師主持的教學計劃,幫助校友們開展終身學習。另外,耶魯校友可以“參政議政”,例如,在19名董事會成員中,有6名直接由校友會組織從校友中選取。校友們對耶魯的各項改革與發展享有發言權。同時,耶魯大學專門成立了由企業家、社會名流組成的大學參議會,學校會定期地將戰略規劃告訴大學參議會的各位成員,讓他們以各自的眼光來判斷學校決策的可行性,以此來獲得校友和企業的捐贈。
此外,政府部門對耶魯大學的非財政經費的籌措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康涅狄格州醫療和服務局向耶魯大學提供借貸服務。它允許耶魯大學借錢,並免除稅率,以使耶魯大學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其資源完成教學和研究任務。
〖MZ(3〗(三) 經費內部配置原則、策略、過程和方式〖MZ)〗
1. 經費內部配置原則
大學的順利運行,除了需要有足夠的經費來源,還必須對經費進行合理的配置。耶魯大學本著為學生和教職工創造良好的學習和科研環境的原則來配置經費,其財政經費主要用於教師工資和福利、學術活動、校園建設。2014年,耶魯共獲得運作經費31億美元。在這些經費的支出過程中,人事花費占據了最大一部分,教職員工的工資支出較2013年增加了5.8%,對職員的補助增加了2.2%,分發給教職員工的費用包括各種津貼、退休後的醫療經費、社會安全和保險及其他費用。另外,學校在學術活動上投入了大量運作經費,包括圖書館資源的建設、學生的資助和提供的服務。在學校經費支出中,有組織的研究經費占16%,醫療費用占16%。由此可見,耶魯極其重視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良好的環境。耶魯大學8%的財政經費用來資助本科生住宿學院項目及研究生文理學院和12個專業學院的發展,尤其注重對醫學院研究的經費支持,2014年醫學院的經費投入占整個財政支出的7%。強大的經費支持保障了耶魯醫學院的教職工集中精力從事研究,取得豐碩成果。另外,大型實用項目的經費投入占學校資金支出的13%。Yale University. Financial report 20132014[EB\/OL]. http:\/\/finance.yale.edu\/financialreports0, 20161023.
2. 經費配置策略
運作經費的成功配置是大學能獲得大量捐贈收入的關鍵。耶魯根據已測試過的理論和對市場充分的判斷進行資產配置,以期平衡投資風險,獲得高回報。在過去20年間,耶魯顯著地減少了對傳統國內市場的捐贈投入,以非傳統資產類別重新分配資產運作。因此,耶魯所獲得的90%以上的捐贈是通過國內某種形式的股權投資和國際證券、房地產和現金資本來平衡的。
耶魯的經費配置根據自然運作和功能運作2種分類方式,將經費劃分為不同的用途,根據每一種用途給予不同的支持力度。根據圖32和圖33,大學的經費主要用於教職工的工資及科研經費支持。2014年財政年度報告顯示,捐贈資金的分配包括多樣化的專門用途(占27%)、不受限製的經費使用(占25%)、書籍(占3%)、獎學金(占17%)、教授工資(占24%)、維修(占4%)。Yale University. Financial report 20132014[EB\/OL]. http:\/\/finance.yale.edu\/financialreports0, 20151005.耶魯一直本著公平和多樣化的原則進行資金配置。
圖32自然分類方式的支持力度
圖33功能運作分類的支持力度
3. 經費配置過程和方式
耶魯大學董事會對大學財政事務保留了最終控製權。董事會下屬的財政委員會負責財務的監督、規劃和預算,審計委員會負責監督會計運作,投資委員會負責監督耶魯的捐贈基金和其他投資項目的管理。在校級行政層麵,財務管理主要由校長、教務長、負責財務和行政的副校長三人負責,學校成立由教務長任主席的預算委員會,同時由幾位頗有聲望的教授和行政部門的關鍵人物擔任委員。校預算委員會審核大學的長期規劃和預算,調查重大的財政問題,並審核一些關鍵的決定如學費或工資的增加。分管財務和行政的副校長掌管的財務部有三大職能:一是協助預算委員會製定規劃,二是負責具體的財務運作,三是負責捐贈資金和資產以及債務的管理。學校每年的財政報告由一家外部的公共會計事務所審計,會計事務所會針對財務管理中的薄弱點和風險做出總結報告。這份報告每年由耶魯董事會審計委員會審計。為了有效地管理校內財務,學校內部的審計部門要求各個院係每個月提交一份財務報告。這樣的機構設置使得財務決策、資金運作和執行監督三者相對獨立,避免了錢權交易。
〖MZ(2〗七、教育質量的監控和管理〖MZ)〗
〖MZ(3〗(一) 課程教學評價〖MZ)〗
為了幫助教師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同時提高耶魯學院的教育水平,在教學、學習、指導委員會的推動下,耶魯學院采取了學生基於網絡對課堂和教學進行係統評價的製度。評估的課程必須滿足所修人數大於或等於5人的要求,評估采用網絡在線評估的方式。為了鼓勵學生提早完成評估,學校規定學生完成評估後可以盡早獲得注冊辦公室提供的學習成績。Yale University. Yale College.Teaching and Course Evaluation[EB\/OL]. http:\/\/yalecollege.yale.edu\/content\/teachingandcourseevaluation, 20161024.評估的問題主要是課程及教學總體情況的評價,存在的優點、不足,改進的方式,對課程的學分、比重、作業量的看法等。評估結束後,注冊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會發郵件告知每位教師查看評估結果的時間,教師將通過注冊辦公室的網頁信息獲取評估結果的反饋。Yale University.University Registrars Office. Online Course Evaluation FAQs for Faculty[EB\/OL]. http:\/\/www.yale.edu\/sfas\/registrar\/oce_faqs_faculty.html#4f, 20161024.
每一次的課程教學評估對耶魯學院和研究生院院長、教務長、院係主任、指導教師都具有巨大的啟迪和幫助作用。通過學生評教,可以發現當下課程及教學存在的問題,更好地改進教學,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
〖MZ(3〗(二) 教師評價〖MZ)〗
每年教師都要進行年度工作報告,彙報其教學情況,包括正式課程的實施以及對學生的監督和指導,教師委員會將根據教師的彙報情況對教師的教學進行評估。另外,教師要完成自我評價,通過在網上填寫教學自評表(Teaching Fellows Evaluation),反思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方式。自評表的內容包括對教材的使用情況、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觀、教師觀、教學方法等一些客觀問題,也包括在教學中遇到的最大挑戰、教師的優秀品質、自身教學經驗的總結等主觀問題。
〖MZ(3〗(三) 教育質量監控〖MZ)〗
質量監控是保障教育質量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途徑。
耶魯通過將目標監控與過程監控相結合來完成內部教育質量的監控。董事會在年初首次會議上會提出今年欲達到的目標,在該年最後一次董事會上,校長和董事會成員將對達到該目標所開展的活動、取得的成果進行評估。為了確保學術項目的質量,耶魯大學采用3種方式對耶魯學院和各專業學院的學術項目進行評估。第一,要求12個專業學院中有10個學院至少每10年進行再次認證評估,包括詳細的自我研究報告和訪問小組的討論,並且對評估機構的報告進行回應。第二,通常董事會中的教育政策委員會每年會對2—3個專業學院進行評估,董事會每年會深入評估某一所學院。接受評估的學院院長要與教育政策委員會或董事會討論該院目前的優勢、劣勢、重點內容和改進的策略。第三,對於研究生文理學院的項目,一般由外部相應委員會進行評估,如醫學院的評估由美國醫學和醫學院聯合會、醫學教育委員會、研究生醫學教育認證委員會、繼續醫學教育評估委員會、衛生服務管理教育評估委員會進行評估,研究生文理學院督導委員會會對這些外部評估進行監督。這些評估首先由院係闡述自我研究報告,接著外部委員會進行訪問,文理學院督導委員會和分區谘詢委員會審閱外部委員會的報告。對於評估的過程和結果,耶魯學院院長建立了一個小組來進行監督。小組成員由耶魯學院院長評估聯合會成員和來自院校研究辦公室的研究人員組成。Yale University. Yale Accreditation. 2014 Yale NEASC FifthYear Report[EB\/OL]. http:\/\/www.yale.edu\/accred\/2014\/index.htmll, 20161024.此外,耶魯大學會定期地、廣泛地、嚴格地對行政人員、教職工、學術項目的質量及學生的教育成果進行評估。
耶魯大學的外部質量監控主要來自政府部門和相應學術機構的評估。新英格蘭大學和學院聯合會是評估耶魯大學主要的外部機構,他們根據使命和目標、計劃和評估、組織和管理、學術計劃、教師、學生、圖書館和其他信息資源、物質和技術資源、財政資源、公開披露、完整性這11項標準對大學進行評估。康涅狄格州教育部高等教育部門對教師的工作進行評估。每一所專業學院的教育質量由專門的、相應的學術機構進行評估和監控。如建築學院由全國建築評估委員會進行評估;神學院由神學院聯合會評估;美國醫學和醫學院聯合會、醫學教育委員會、研究生醫學教育認證委員會、繼續醫學教育評估委員會、衛生服務管理教育評估委員會則對醫學院開展評估。Yale University. Yale Accreditation. 2014 Yale NEASC FifthYear Report[EB\/OL]. http:\/\/www.yale.edu\/accred\/2014\/index.htmll, 20161025.
〖MZ(2〗八、校企合作和社會服務〖MZ)〗
〖MZ(3〗(一) 校企合作〖MZ)〗
隨著高等教育的日益發展,大學不再孤立辦學,而是不斷地加強與企業間的合作。耶魯大學非常重視與企業開展合作,實現科技成果的轉化。耶魯認為,做好科技成果轉化,一是能夠為學校的教育和科研的順利進行提供額外的收入;二是能夠促進地區經濟的增長,這對招聘、挽留教職工,吸引優秀學生至關重要;三是能夠刺激企業界與學校合作,從而為教師爭取更多的研究機會;四是能夠把思想變為現實,把發現變為產品,對科學研究的進行具有良好的反作用。早在1982年耶魯大學就成立了合作研究辦公室(Office of Cooperative Research, OCR),負責監督專利和許可證活動,監督大學的發明、教師和企業的合作契約關係。該辦公室致力於將學術研究成果轉化為產品和服務,推進耶魯的科研和教育使命,加強大學和企業的合作,促進大學的科研發明與企業經營建立合作夥伴關係。Yale University.About the Yale University Office of Cooperative Research[EB\/OL]. http:\/\/www.yale.edu\/ocr\/about\/index.html, 20161025.
目前,耶魯大學與企業間的合作涉及很多領域,包括初創合作項目、設置企業獎學金對學生進行資助、加強教師科研基礎設施的建設等。耶魯大學與眾多大型公司都建立了合作關係,如管理學院與麥肯錫公司的合作、生物學係與軟組織再造公司的合作等。Yale University. Events[EB\/OL]. http:\/\/www.yale.edu\/ocr\/events.html, 20161025.大學與企業間的合作聯盟建立在優勢互補和招募、雇傭學生方麵,並為學生提供經濟資助、實習機會,與教師開展合作研究等。Yale University.Corporate & Foundation Giving[EB\/OL]. http:\/\/giving.yale.edu\/waystogive\/corporatefoundation, 20161026.
此外,企業與基金會關係辦公室(the Yale Office of Corporate and Foundation Relations )致力於建立公司和大學之間的夥伴關係,在大學和基金會之間建立互惠關係,Yale University. Foundations[EB\/OL]. http:\/\/yale.edu\/gateways\/foundations.html, 20161026.對大學與企業的合作進行管理和服務。辦公室通過資助、合同、教師協商、實習和臨床試驗的方式使企業與大學發生相互作用。大學與企業間卓有成效的合作方式是企業對耶魯畢業生的招聘。企業通過與大學的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合作,向學生提供招聘崗位和實習的機會。如法學院的職業發展辦公室(Career Development Office)為企業雇主提供一些途徑,幫助他們在法學院的招聘工作,如讓企業參與訪談類項目和校園論壇的職業版麵,在校園網上發帖招募學生。Yale University.Career Development Office[EB\/OL]. http:\/\/www.law.yale.edu\/studentlife\/CareerDevelopmentOffice.htm, 20161027.
〖MZ(3〗(二) 社會服務〖MZ)〗
耶魯大學自建立之日起就成為紐黑文社區的一部分,因此學校特別重視大學對當地經濟所起的作用,積極發展與地方政府、州政府的關係。
耶魯建立了專門的促進紐黑文社區發展的辦公室,即紐黑文和康州事務辦公室(Yales Office of New Haven and State Affairs),為耶魯和紐黑文市的居民和組織提供互相接觸的機會。該辦公室通過與其他院係及紐黑文周邊地區開展合作,在促進紐黑文經濟發展、周圍地區的複興、提供公立學校和青年學者項目、創造一個有生機的商業區方麵做出了卓越的貢獻。Yale University.Office of New Haven & State Affairs[EB\/OL]. http:\/\/onhsa.yale.edu\/, 20161027.
在促進紐黑文地區經濟發展方麵,耶魯大學是紐黑文地區最大的雇主,耶魯現有12000多名教職工,有4000多人是紐黑文當地居民;此外,耶魯向紐黑文地區捐贈了大量資金。2013年,耶魯向紐黑文地區捐贈了800萬美元。從1900年至今,耶魯共捐贈了820萬美元給紐黑文地區。
在促進紐黑文周邊地區的複興和繁榮方麵,耶魯大學做出了巨大貢獻。它出資重建了斯坎特伯裏公園(Scantlebury Park)、法明頓運河(Farmington Canal),對街景進行了改造,創建了人行道和自行車道;1994年耶魯購房者項目(Homebuyer Program)的建立,旨在鼓勵耶魯的教職工在紐黑文地區購房,為周圍地區帶來繁榮和發展,為居民創造了大量財富。Yale University.Office of New Haven & State Affairs. Strong Neighborhoods[EB\/OL]. http:\/\/onhsa.yale.edu\/strongneighborhoods, 20161027.耶魯大學醫學院的醫生每年在當地社區提供超過1200萬美元的免費醫療。Yale University.Office of New Haven & State Affairs.Economic Growth & Fiscal Impact Economic[EB\/OL]. http:\/\/onhsa.yale.edu\/economicgrowthandfiscalimpact, 20161027.
耶魯不僅在經濟方麵促進紐黑文地區的發展,在文化建設上,耶魯為紐黑文社區提供了豐富的文化和教育資源。耶魯大學的博物館、展覽會、音樂會和戲劇作品一般都免費向紐黑文社區的公眾開放。在教育資源方麵,為紐黑文地區的公立教育提供可持續發展的資源,包括提供教育設施,向教師和學生提供智力服務,為紐黑文地區的年輕人提供大量學術讚助、指導和運動項目。建立耶魯—紐黑文教師學院(YaleNew Haven Teachers Institute),為當地學校的教師學習和教學提供優質資源,並為教師提供專業發展的機會,加強耶魯的教師和紐黑文地區的教師交流合作,運用大學提供的資源擴展高中學習科目的深度,開發新的高中課程材料。Yale University. Office of New Haven & State Affairs. Public Schools and Youth[EB\/OL]. http:\/\/onhsa.yale.edu\/publicschoolsandyouth, 20161028.
培養公立中學的年輕學者也是耶魯為紐黑文社區提供的社會服務之一。耶魯建立了暑期學者項目(Yale Summer Scholars Program),每年暑假,耶魯大學會招收來自紐黑文地區公立高中的100名學生來耶魯校園進行為期2周的學習和生活,以此來激發學生的科學興趣,幫助學生在大學期間的學術方麵取得成就,提高他們專業和職業發展的能力。這個項目為來自紐黑文的高中生提供廣泛的、深入的科學課程,課程學習強調培養學生的發現力、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Yale University.Office of New Haven & State Affairs.Yale Summer S.C.H.O.L.A.R.Program[EB\/OL]. http:\/\/onhsa.yale.edu\/, 20161029.
此外,每年耶魯有超過2500名本科生作為紐黑文社區的誌願者,為社區提供教育、醫療、社區建設相關的服務。如耶魯管理學院的學生為紐黑文地區的商業組織提供免費商業和管理谘詢服務;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每周六上午為紐黑文地區的居民提供免費就診活動。Yale University. Office of New Haven & State Affairs. Yale Community Outreach[EB\/OL]. http:\/\/onhsa.yale.edu\/communityoutreach, 20161029.耶魯大學已經成為一個積極參與所在城市建設的社會公共機構,發揮出了其作為紐黑文最大的公民團體的領導作用。
〖MZ(2〗九、科研組織模式、科技研發和科研成果〖MZ)〗
〖MZ(3〗(一) 科研組織模式〖MZ)〗
1. 通過研究中心開展科研工作
為了有效地進行科研活動,耶魯大學創建了一係列研究中心和研究基地來促進科研發展,這些研究中心包括24個人文和社會科學類研究中心、14個科學和工程技術類研究中心、40個醫藥和健康科學研究中心。Yale University. Research Centers[EB\/OL]. http:\/\/yale.edu\/academics\/research_centers.html, 20161029.每一個研究中心都設有大量研究課題和項目,教師和專家在研究中心內進行相關科研工作,並為教師的科研提供服務。以文化和信仰研究中心為例,該研究中心宗旨是對真正推進人類繁榮和全球共同利益的信仰實踐進行批判性的檢查和促進,研究中心設有上帝和人類共同繁榮、全球化和信仰、工作場所中的信仰和靈性、和解項目等研究項目。中心成立了谘詢委員會(Advisory Board),委員會成員來自不同院係和專業,具有不同的背景和知識,有數學係、神學院教師及紐約生命保險公司的前任總裁等。Yale University.Yale Center for Faith Culture[EB\/OL]. http:\/\/www.yale.edu\/faith\/, 20161029.他們為中心的科研項目和活動提供谘詢和指導,並且中心還為科研提供了大量文獻資源。
2. 建立組織機構促進教師科研
耶魯大學建立了一係列組織機構來鼓勵、促進教師的科研。如教師研究管理服務中心(Faculty Research Management Services, FRMS),它為非醫科類研究所和主要研究者提供資源、專業知識、管理服務和讚助獎勵,為從未做過高水平課題項目的學科專家提供支持,鼓勵教師提出富有創意的科研項目,將科研與課程建設結合起來。FRMS的工作人員是經驗豐富的專家學者,他們能理解教師的需求和期望。Yale University. Faculty Research Management Services[EB\/OL]. http:\/\/frms.yale.edu\/, 20161029.此外,耶魯大學成立了科研管理辦公室(the Office of Research Administration),負責大學的科研管理和科研活動流程的監管,協調大學為教師、職工和學生提供的多種活動和支持,同時協助教授管理科研經費,支持學者的活動。Yale University.The Office of Research Administration
[EB\/OL]. http:\/\/researchadministration.yale.edu\/, 20161029.
3. 強調以教師的專業發展為核心的跨學科研究
耶魯大學的科研強調以教師的專業發展為核心的跨學科研究。以耶魯大學生物倫理學跨學科研究中心為例,該研究中心致力於研究對人類有益、遭遇過破壞和濫用的生物和人類生活,研究中心彙集了生物學、環境學、醫學、商業、科學技術等多種學科,其教學和科研項目超越了生物倫理學的範疇,不僅包括生物醫學倫理,還包括環境倫理、動物倫理、科學研究倫理、商務和專業發展倫理及與新科學技術相關的倫理。該研究中心與其他的獨立研究機構如黑斯廷斯中心(the Hastings Center)合作,教職員工多為州政府及學校公共委員會的成員,包括康涅狄格州幹細胞研究谘詢委員會成員、組織存儲和公共健康預防幹細胞計劃委員會成員,同時還有耶魯—紐黑文醫院的倫理委員會的成員。在研究中心,不同學科及專業背景的教師、學者組成研究小組一起進行合作研究,不同學科間教師的合作和學習交流,有助於教師的專業發展。Yale University.The Yale Institute for Biospheric Studies[EB\/OL]. http:\/\/www.yale.edu\/yibs\/, 20161029.
〖MZ(3〗(二) 科技研發及成果〖MZ)〗
耶魯盡管極其重視教師的教學工作,對教師的科研卻並未忽視。每年教師們的科研都取得了豐碩成果。教師們的科研成果包括理論型成果和應用型成果。
在理論型成果上,產生了大量科研著作和研究報告,這些成果為學術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參考和借鑒價值。比如本傑明·富蘭克林文獻項目(the Papers of Benjamin Franklin),它由耶魯大學的學者成立研究小組,對美國卓越的發明家之父及美國曆史上傑出人士之一——富蘭克林的文章、信件、日記、手稿等進行收集、編輯、出版,文獻成果預計將達到47冊,並公布有關富蘭克林的全文或摘錄形式的約30 000份現存文獻。Yale University.The Papers of Benjamin Franklin[EB\/OL]. http:\/\/www.yale.edu\/franklinpapers\/project.html, 20161029.在耶魯大學生物倫理學跨學科研究中心,教師們出版了大量的論文和專著,如專著《隻是愛:基督教的性倫理概述》、教師合編的論文集《基督教的未來和地球的命運》等等。Yale University. Recent Faculty Publications.Interdisciplinary Center for Bioethics[EB\/OL]. http:\/\/www.yale.edu\/bioethics\/publications_faculty.shtml, 20161112.耶魯幹細胞研究中心致力於促進對生物幹細胞的理解,提高人類健康,避免潛在危險。每年幹細胞研究中心會發表大量的文章,2015年發表文章及出版著作高達144篇。Yale University. Recent Publications.Yale Stem Cell Center[EB\/OL]. http:\/\/stemcell.yale.edu\/publications\/idex.aspx, 20161112.
在應用型成果上,科學家研製出了大量的新發明,對經濟的發展和社會服務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如耶魯大學醫學院在美國第一次成功試用抗生素,第一次使用化療的方式治療癌症,新發明在醫療衛生研究方麵不斷取得突破。Yale University. Research[EB\/OL]. http:\/\/medicine.yale.edu\/research\/index.aspx, 20161113.
第四章斯坦福大學
〖MZ(1〗第四章斯坦福大學〖MZ)〗
斯坦福大學是世界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學,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海灣地區舊金山南部,離斯坦福市30公裏。斯坦福大學有“西岸哈佛”之稱,卻和哈佛大學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是一所在具有拓荒精神的西部土壤上生長的世界一流大學。斯坦福大學現有7個學院:人文與科學學院、法學院、醫學院、商學研究院(簡稱商學院)、地球科學院、工程學院和教育學院。在7個學院中,有3個學院可以授予本科學位,分別是人文與科學學院、地球科學院和工程學院。其中,人文與科學學院是斯坦福最大的學院,授予所有本科學位中的75%,其餘4個學院僅授予研究生學位。7個學院同屬一個校區實屬罕見,而這也為斯坦福大學師生開展跨學科的研究和教學提供了地理上的優勢。2016年,《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USNWR)公布的2017全球最佳大學排行榜中,斯坦福大學名列第三,僅次於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U.S. News & World Report. 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s[EB\/OL]. https:\/\/www.usnews.com\/bestcolleges\/rankings\/nationaluniversities, 20160910.2016年上海交通大學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公布的最新世界大學學術綜合排名中,斯坦福大學僅次於哈佛大學,位居世界一流大學第二名,其中計算機科學排名第一,化學學科排名第三。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2016[EB\/OL]. http:\/\/www.shanghairanking.com\/ARWU2017.html,20160920.
〖MZ(2〗一、辦學理念與人才培養目標〖MZ)〗
〖MZ(3〗(一) 校訓〖MZ)〗
斯坦福大學的校訓即那句為世人稱道的“讓自由之風勁吹”(Die Luft der Freiheit weht,翻譯成英文為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引自16世紀的德國人類學家修頓(Ulrich von Hutten)所言。斯坦福大學第一任校長戴維·斯塔爾·喬丹(David Starr Jordan)信奉修頓的懷疑批判精神,並將其刻入校長印章。在1992年到2000年期間任校長的卡斯帕爾(Gerhard Casper)也引用這句格言所傳達的精神,支撐其就職演說的理念,並鼓勵在校園內廣泛流傳這種自由的學術精神。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 Facts: The Founding of Stanford University Motto[EB\/OL]. http:\/\/facts.stanford.edu\/founding.html,20160912.如今,這句著名的校訓也已深深流淌在斯坦福大學的血液中,滋養著師生的創造力,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斯坦福人不斷攀登學術的高峰。
〖MZ(3〗(二) 學校使命〖MZ)〗
1885年建校之初,斯坦福夫婦就將斯坦福大學的目標寫進建校的撥款文件,即“大學應當使學生為個人的成功和生活中的實際工作做好準備;大學的目的是受到人道和文明的熏陶,明曉法律約束下的自由的可貴,懂得熱愛和尊重人生而享有生存、自由和尋求幸福權利的神聖原則,從而推進公眾福祉”蔡亭亭.斯坦福大學的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沈陽:東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12.。建校130餘年,斯坦福大學依然堅守著為人類社會服務的宗旨,履行著“教育未來的領袖,推進跨學科的、世界一流的研究和教學”的偉大使命。
〖MZ(3〗(三) 人才培養目標〖MZ)〗
斯坦福大學是美國研究型大學中的“後起之秀”,沒有哈佛、耶魯等常青藤盟校那樣悠久的辦學曆史。盡管在建校之初就擁有大量資本,也雄心勃勃,但後來受財政危機、自然災害、地理位置等諸因素製約,辦學水平和教育成就一直沒有很大起色。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斯坦福大學調整發展戰略,爭取到聯邦政府的大量科研經費資助,興辦大學工業園區,教學與科研實力不斷增強。如今,斯坦福大學已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
斯坦福大學在建校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始終堅持“實用教育”,以培養“有用的人”為教育目標,即“大學應當使學生為個人的成功和生活中的實際工作做好準備”。這樣一種教育理念不同於當時美國東部繼承的歐洲古典大學的模式。建校之初,斯坦福大學就開設了心理學、物理、化學、植物學、經濟和社會、數學、土木工程、機械工程、電子工程、地質學等實用課程。斯坦福大學的實用教育理念離不開美國當時的政治、經濟環境影響,與美國社會的實用主義哲學一脈相承,當然,更與其創始人利蘭·斯坦福(Leland Stanford)的實業家背景有關。
斯坦福先生在與第一任校長喬丹的談話中提及,人文學科與科學教育,或者說應用科學同等重要,兩者有緊密的聯係,應該同生共進。Orrin Leslie Elliott. Stanford University: The First Twentyfive Years[M]. Palo Alto: Stanford Univ. Press, 1937: 50.斯坦福大學在建校之初以及其後的發展過程中,不斷通過增加係科設置,新建、重組、合並相關係科成立學院等途徑,建立了涵蓋幾乎所有學科的學院建製,不僅包括底蘊深厚的人文與科學學院,還有提供職業教育的工程學院、教育學院、商學院、醫學院等,學生可以從中自由選擇學科作為主修方向,是一所名副其實的綜合性大學,目的即為學生提供廣博的教育。斯坦福大學所培養的“有用的”人,不僅是學有“一技之長”,在公民修養方麵也要充分發展。因此,斯坦福大學在優質的博雅教育基礎上,讓學生在專業領域擁有所長,從而成為“對社會有用的公民”。
如今,站在更高的學術起點上,麵對全球化、信息化的知識經濟時代,斯坦福大學高瞻遠矚,其人才培養目標在培養實用型人才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可以歸結為一個關鍵點,即“追求學術的卓越、培養下一代的領袖”。學術體驗是學生在斯坦福大學最重要的經曆,大學也提供各種機會豐富學生的學術生活。通過由眾多知名教授開設的學術課程、參與科學研究和公共服務、大量意義非凡的課外活動,斯坦福大學致力於幫助學生迎接當代世界巨大的挑戰,成為下一代的領袖。現任校長約翰·亨尼森(John Hennessy)說:“我們不能預言,但可以確保我們的學生將成為最富有知識的領導者。他們將會創造不同,用創造力和技術引領下一個世紀的進程和卓越。”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 Facts: Introduction Greetings from President Hennessy[EB\/OL]. http:\/\/facts.stanford.edu\/, 20160922.同時,各學院也用這種氣魄來設計人才培養的目標,例如:商學院的使命是“創造可以深入理解管理的思想,用這種思想來培養富有創新性、原則性、洞察力的可以改變世界的領袖人物”。
〖MZ(3〗(四) 辦學特色〖MZ)〗
在校訓精神指引下,斯坦福大學鼓勵學生在知識的殿堂自由地探索,通過各種機會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追求學術卓越。斯坦福大學作為一所後發型大學,內在的創業特質使其具有強大的開拓精神,不斷拓寬知識的疆界。在斯坦福的校園內,從諾貝爾獎獲得者到一名普通的本科生,都在致力於創造新知識。斯坦福大學卓越的教育可以歸結為以下特點:
1. 教學與科研融合
斯坦福大學強調教學、學習和研究的多學科融合,眾多的實驗室、研究中心提供改善課程、促進研究的資源。教學與科研的融合是斯坦福大學的核心,大多數教師的研究都會吸收學生參與。大學也鼓勵研究人員積極參與教學,用最新的科研成果支持教學。
斯坦福大學堅信參與研究可以促進學習,本科生有相當多的機會參與科研。本科生谘詢和研究辦公室(the Office of Undergraduate Advising and Research, UAR)專門為本科生提供谘詢、補助和各種項目幫助他們參與新知識的生產,同時提供補助支持教師和院係吸收學生參與科研。UAR針對本科生的研究資助項目有多種,例如小型資助(Small Grants),提供最多1500美元的資助;大型資助(Major Grants),提供最多6400美元的資助;還有針對受到大型專業或學術會議邀請彙報的會議資助(Conference Grants)。Stanford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 Grant Types[EB\/OL]. https:\/\/undergrad.stanford.edu\/opportunities\/research\/getfunded\/applystudentgrants\/granttypes, 20160922.負責本科教育的副教務長辦公室(the Office of the Vice Provost fo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VPUE)也會組織一些項目,並提供各種資助旨在豐富本科生的研究。例如每年秋學期和春學期舉辦的本科生研究和公共服務專項研討會,來自各個學科的本科生借此展示、交流彼此的研究、創造性計劃和公共服務體驗。Undergraduate Research. Symposia of Undergraduate Research and Public Service (SURPS)[EB\/OL]. http:\/\/www.stanford.edu\/dept\/undergrad\/cgibin\/drupal\/research, 20160922.各院係也會為學生提供各種機會,在每年夏季,經濟係都會招聘學生作為研究助理參與教師的科研,目的就是讓學生對理論研究的性質和方法有更深的理解,激發學生去探索開發自己的研究項目的興趣。Department & Program. Social Sciences[EB\/OL]. http:\/\/humsci.stanford.edu\/departments\/clusters\/social_sciences\/, 20161006.
2. 跨學科研究與教學
“跨學科”可以說是斯坦福大學的一大鮮明特色。為了支持跨學科的研究與教學,斯坦福大學成立了多個融合多學科的獨立研究機構,應對日益複雜的研究問題。這些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來自不同的部門,不同的學科背景和思想觀點常常能夠碰撞出靈感的火花。
斯坦福大學教育的哲學基礎是通過學科之間的交叉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因為很多新的知識增長點都是源於跨學科的視野。因此,大學課程的設計也是基於跨學科。例如:進入21世紀,法學院結合傳統和創新教育,不斷深化跨學科的教育,為學生提供了21個聯合學位項目,分布在諸如生物工程、商業、計算機科學、經濟、教育、電子工程、醫學、哲學、政治學、心理學、國家政策和社會學等領域。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 Facts: The Seven Schools Law School[EB\/OL]. http:\/\/facts.stanford.edu\/schools.html,20120920.這些聯合學位項目中也有與普林斯頓的伍德·羅威爾遜公共和國際事務學院、約翰·霍普金斯高級國際研究院合作的項目,幫助學生應對相互影響、相互製約的全球世界。
3. 小班製教學
批判性思考、研究、解決問題是斯坦福大學學術項目的核心要素,斯坦福大學認為真正的學習發生在一種親密的合作中,因此,非常強調師生之間的密切合作。小班製教學是斯坦福大學的優秀傳統,無論是在建校之初還是其後的艱難時期,斯坦福大學一直堅持精英的培養方式。斯坦福大學每年會收到來自世界各地學生的申請,而隻有最優秀的學生才能夠進入斯坦福大學學習。目前,斯坦福大學的生師比大約為4∶1,課程也是以人數不多的小型課堂為主,這樣的課堂氛圍很適合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教學方式也是以研討式為主,每個人都能在課堂上自由發表觀點,有助於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4. 重視校外的學術服務和社會實踐
斯坦福大學是一個不同於傳統大學模式的創業型大學,鼓勵學生到實踐中去應用知識、增長才幹、服務社會是斯坦福大學創業文化的根基。斯坦福大學特別支持學生以各種方式參與公共服務,並設有專門的哈斯公共服務中心,為學生開展公共服務提供項目和資源。斯坦福大學海外分校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海外學習資源,幫助他們拓展視野,適應全球化的世界,增強跨文化交往能力。
聞名世界的矽穀起源於斯坦福人卓越的創造力和不懈的創業精神,如今兩者已是相互滲透、不可分割的整體。斯坦福為矽穀帶來源源不斷的研究成果和高素質的人才,矽穀則提供給斯坦福可觀的經費資助、企業家的實戰經驗、大量的實習見習崗位。由斯坦福大學的教師和校友創立的公司包括穀歌、耐克、雅虎、惠普等全球知名企業,為斯坦福的學生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實踐基地。
〖MZ(2〗二、人才資源開發與師資隊伍建設〖MZ)〗
〖MZ(3〗(一) 師資隊伍現狀〖MZ)〗
利蘭·斯坦福(Leland Stanford)在選擇第一任校長時,接受了康奈爾大學校長的推薦,聘請了他的學生——年僅40歲的戴維·斯塔爾·喬丹(David Starr Jordan)。喬丹1885年擔任印第安納大學的校長,上任以後致力於整個大學的現代化進程,僅用6年時間,就使得印第安納大學在州立大學中嶄露頭角,獲得領先地位。Orrin Leslie Elliott. Stanford University: The First Twentyfive Years[M]. Palo Alto: Stanford Univ. Press, 1937: 50.
斯坦福大學創建之初,就認識到優秀的師資對於大學的重要性,1891年喬丹被任命為斯坦福第一任校長後,就潛心建立師資隊伍。起初,喬丹聯係了很多已在東部大學功成名就的學者,以圖快速為這所新建的大學帶來聲譽,但是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並不願意離開舒適的崗位,到荒涼的西部去開拓一個未知的領域。曾經在印第安納大學擔任人事主管、校長和康奈爾大學董事的經曆,讓喬丹很快找到了另一條路,聘請那些年輕的但非常有潛力成為各自領域領軍人物的學者。Orrin Leslie Elliott. Stanford University: The First Twentyfive Years[M]. Palo Alto: Stanford Univ. Press, 1937: 50.6月,斯坦福迎來了第一批17位教師。因為首批學生的數量是原本預期的2倍,很快,在第二年又引進了29位教授。Stanford University. Faculty handbook, Chapter 1:The University and the Faculty[EB\/OL]. http:\/\/facultyhandbook.stanford.edu\/ch1.html#faculty, 20161005.事實證明,喬丹的決策和眼光是獨到的,這些年輕學者中的大多數一直留在了斯坦福大學,並在各自的學科為斯坦福大學奠定了堅實的學術基礎。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1955—1965年間,弗裏德裏克·特曼(Frederick Terman)教授擔任了斯坦福大學的教務長,在校長的支持下,特曼領導斯坦福大學啟動了一項旨在造就“卓越塔尖”,引進眾多傑出的科學和工程研究人員,從而吸引“最優秀的學生”的計劃。Stanford University.History of Stanford: The rise of silicon valley[EB\/OL]. http:\/\/facts.stanford.edu\/research.html,20161012.斯坦福大學引進了一大批傑出人才,其中不乏世界一流學者,如經濟學領域的肯尼思·阿羅(Kenneth J. Arrow),心理學領域的羅伯特·席爾茲(Robert Shields),統計學領域的阿爾伯特·鮑克(Albert Bowker)等。這些人都成了相應院係學術發展的核心,尤為重要的是,這些人為相應學科帶來了“全國”視野。別敦榮,張征.斯坦福大學的教育理念及其啟示[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1(4):8590.
如今,斯坦福大學作為對教學與研究無比重視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始終堅持聘任一流的師資開展一流的教學與研究。從大學成立至今,先後有31位教師獲得諾貝爾獎。在職教員中有21位諾貝爾獎獲得者、4位普利策獎得主、3位國家人文獎章獲得者、19位國家科學獎章獲得者、2位國家技術獎章獲得者。還有數百位美國國家藝術與科學研究院、科學研究院、工程院的院士。為了增加校園教師的多樣性,斯坦福大學歡迎女性、少數族裔和非西方國家學者的加入,使大學的學術始終保持著創造的活力。
〖MZ(3〗(二) 高層次人才引進的政策與製度〖MZ)〗
斯坦福大學的教職聘任及晉升包括兩條線:終身教職軌(Tenure Line)和非終身教職軌(NonTenure Line)。終身教職軌包括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以上級別不論是全職還是兼職,都屬於終身製序列。終身教職軌中各級別可以是有一定的年限,也可以是“沒有限期”(通常稱為終身製tenure)的方式。一般來說,助理教授屬於前者,通常3—4年,副教授或教授屬於後者,或者是6年的任期。在未進入終身教職前,終身教職軌中的任何級別的任期總時間不超過7年。“沒有期限”的終身製聘任可以直接成為終身教職;有固定任期的教授,必須在一定時期內申請終身教職。若在規定時間內未能通過,則需另謀出路,即“非升即走”。
非終身教職軌包括助理教授(研究型)、副教授(表演型、教學型、研究型)、教授(應用研究、臨床型、表演型、教學型、研究型)。非終身教職軌,通常是不超過6年的聘任期。學校根據教學和研究需要短期聘任教師,簽訂有固定期限的合同。非終身教職軌的教員無權申請終身教職,聘任合同期滿或資助終止時,聘任隨之結束。Stanford University. Faculty handbook, Chapter 2:Appointments, Reappointments and Promotions in the Professoriate[EB\/OL]. http:\/\/facultyhandbook.stanford.edu\/ch2.html#accou, 20161015.
斯坦福大學聘任采用終身製與非終身製兩種方式:終身製教職聘任與晉升辦法有利於大學篩選和保留高層次人才;非終身製教職的聘任與晉升方式有效地促進了人員流動,有利於大學節約用人成本。
斯坦福大學終身製教職的聘任和晉升程序非常嚴格,大致包括廣泛尋找、初步推薦、層層審查、最終確定等幾個環節,涉及院係和學校兩個層麵多個級別的審查。程序大致為:① 當院係被授權可以聘任一位新成員時,部門的主席或院長即任命一個遴選委員會開展大範圍的搜尋。通過在媒體上刊登廣告或郵寄詳細描述招聘職位的信件到高等教育機構,吸引適合的候選人。遴選委員會還會通過專業組織及期刊,為更多的女性、少數族裔學術人員提供機會,以確保斯坦福追求多樣性的傳統。同時在一些院係的網站上,如商學院、人文與科學學院等會有每個專業或研究領域詳細的招聘要求,包括招聘的職位、對應聘者的科研和教學的基本要求、工作職責、提交材料、招聘截止日期等。例如:在商學研究院的網頁上,金融係招聘終身職位的教師,歡迎所有級別和相關學科的申請者。申請者必須具備強大的科研背景、具有從事金融研究的興趣、有教授金融碩士和博士課程的能力,並且必須已經獲得博士學位。要求申請者通過該網站提交申請,上傳簡曆、研究論文、出版物以及教學評價。另外,所有申請者必須同時提交3封推薦信。Stanford Business School of Graduate. Faculty Positions in Finance[EB\/OL]. http:\/\/www.gsb.stanford.edu\/recruiting\/faculty_openings\/finance.html,20161015.② 通過廣泛收集各種資料和院係內的評價,由院長做出對候選人總體的建議。③ 建議提交教務長檢視,教務長通常與其團隊成員磋商。教務長可以要求獲得更多的信息,以幫助評估行動或退還院係進一步補提材料,若教務長否定院係的推薦,需再次考慮。④ 如果教務長讚同,下一個步驟就是提交谘詢委員會(the Advisory Board of the Academic Council)審查。谘詢委員會由7位正教授組成,谘詢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接受並審議由院長和教務長批準的推薦,就所有任命、晉升、續聘向校長提出建議。谘詢委員會通常分配至少2位有時更多的成員閱讀每一份文件。審查包括遵守程序規定,文件的完整性,與學術水平的一致性和適切性。在考慮了每一位審查者提出的問題以後,委員會對建議的候選人進行投票。無論是經谘詢委員會核準還是未獲通過的名單,都需提交給校長做最後的審查、批準或進一步考慮。⑤ 校長做出最後的決定,接受或不接受谘詢委員會的建議。校長可以要求獲取更多信息或要求院係補充信息再做進一步考慮。批準的決策被納入校長向董事會的報告中。⑥ 最後將會由教務長發給候選人一封關於成功聘任、續聘或晉升的官方通知信。
〖MZ(3〗(三) 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政策與製度〖MZ)〗
1. 為研究人員創造自由寬鬆的研究環境
學術自由是西方大學固有的傳統,但在外部資助不斷增加的情況下,來自資助者、董事會等各方的壓力會限製研究人員的學術自由。斯坦福大學建校之初,在斯坦福夫婦的幹預下,學術自由曾一度被嚴重破壞。1974年斯坦福大學關於《學術自由的聲明》被大學評議會采納,並由董事會批準。1998年4月被再次修訂。聲明中強調,斯坦福大學教學、學習、研究的中心職能取決於自由的氛圍。任何探索、思考、表達、出版與和平集會都應給予充分的保護。此外,斯坦福大學對教師的任命不應影響任何由美國憲法保證的教師權利。Stanford University.Research policy handbook:academic freedom[EB\/OL]. http:\/\/rph.stanford.edu\/23.html,20161015.這些政策在製度上確保為研究人員創造自由寬鬆的研究氛圍。
2. 提供大量的研究機會和科研基金
斯坦福大學為教師提供多種查詢資助機會的工具,如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資助機會和通知搜索工具(NIH Funding Opportunities and Notices Search Tool)等數據庫免費向斯坦福大學的教師開放,並開通關於資助機會的個性化搜索和自動通知功能。Getting Started in Research at Stanford[EB\/OL]. http:\/\/www.stanford.edu\/dept\/DoR\/\/newfac.html#FUNDING,20161020.《新教師競爭研究經費指南》提供策略,幫助新教師在進校之初就可以成功識別和競爭獲取研究資助。
斯坦福大學的科研服務部門涵蓋研究的各個方麵,為研究人員專心開展科研工作提供了保障。研究管理辦公室(Office of Research Administration)作為支持研究人員開展研究的服務和管理辦公室,涉及許多領域,包括成本與管理分析(Cost & Management Analysis)、資助研究(Sponsored Research)、資產管理(Property Management)、工業合同(Industrial Contract)、科研管理政策與執行(Research Administration Policy & Compliance)、科研管理培訓與發展(Research Administration Training & Development)。另外,還包括與研究相關的其他辦公室,如技術和許可、動物保健、環境健康和安全等。
3. 注重研究人員之間的學術交流
斯坦福大學各院係定期組織各種形式的教師研討會(Seminar)和工作坊(Workshop)。例如商學院舉辦研討會,院係會提前在網站上公布近3個學期的研討會時間及主講者,主講者大多是從各大學邀請的學者,也有一些是本院係的教授。研討會的組織很人性化,如果想與研討會的主講者麵談,可事先查看網站上公布的日程表,與組織者聯係,得到見麵的安排。往期的研討會內容在網站上也會有詳細介紹。地球科學院開展專題研討會,通過交流、海報展示近期的研究,幫助教師發展院係內跨部門的關係,交換跨學科研究的思想。
〖MZ(3〗(四) 人才資源共有機製〖MZ)〗
跨學科研究是斯坦福大學科研的靈魂。在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根據各自學科方向歸屬不同院係,但往往在不同的研究機構或項目組開展研究,科研項目的組織和人才資源的使用具有相當的靈活性。因此,斯坦福大學的研究和教學人員往往身兼數職,既是某個院係的教授,又是某個跨學科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在斯坦福大學,獨立科研機構(independent laboratories, centers and institutes)指“那些由來自多個學院的教師所組成的正式的研究和學術常規組織機構,他們直接向教務長領導下的負責研究的副教務長彙報”Do Research. Establishing and Managing Independent Laboratories, Institutes and Centers at Stanford University[EB\/OL]. http:\/\/rph.stanford.edu\/29.html, 20161020.。副教務長與各學院院長平級,獨立研究機構雖與校內其他部門有一定的合作和聯係,但不受相關院係的行政領導。獨立研究機構根據研究項目或問題聚集校內相關專業的研究人員,利用橫跨整個大學的優勢,跨越了學院的邊界,整合了不同學科領域的研究資源,不斷在知識的邊界開發新的疆域,是斯坦福大學創新的源泉和不竭動力。例如成立於1999年的傑貝裏高級材料研究實驗室(Geballe Laboratory for Advanced Materials, GLAM)是一個獨立的實驗室。實驗室支持20多名教師的科研活動,教師來自應用物理、化學工程、化學、電氣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物理等不同院係。The Geballe Laboratory for Advanced Materials. About Us[EB\/OL]. http:\/\/www.stanford.edu\/group\/glam\/,20161020. 斯坦福人文中心(Stanford Humanities Center, SHC)每年會有一定名額招聘校內不同學科的研究人員,包括一些傳統的弱勢學科,目的是創建一個多樣性的研究團隊。
除獨立研究機構以外,斯坦福大學幾乎所有的研究中心都會開展跨學科的研究,因此往往根據研究計劃或項目組織研究人員,研究人員雖屬不同院係,但在某一個實驗室承擔共同的科研項目。這種靈活的管理機製使得“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例如健康與老齡化人口統計學和經濟學中心(Center on the Demography and Economics of Health and Aging, CDEHA)依賴並整合多學科的研究人員開展基於統計學、計量經濟學、流行病學、群體生物學和人口統計學等學科的研究,中心特別鼓勵跨學科的研究,並積極招募該領域內的新生和新教師參與。Center on the Demography and Economics of Health and Aging (CDEHA)[EB\/OL].
http:\/\/healthpolicy.stanford.edu\/research\/cdeha\/, 20161026.
〖MZ(3〗(五) 教師多維考核方法〖MZ)〗
美國高等教育對學術含義的重構,使得研究型大學對教師評價的範圍擴大。斯坦福大學對教師的考核涉及不同階段、不同內容,涵蓋了研究型大學教師的學術職責和社會責任。
1. 不同階段的考核
斯坦福大學的教師在不同階段接受不同的考核,包括年度考核、晉升時考核、續聘時考核。斯坦福大學每年要對在職教師進行評審考核。教授在續聘或晉升時都要接受嚴格的考核:先由院係部門考核,再將建議提交教務長辦公室,若得到教務長的讚同,再提交谘詢委員會,最後提交校長。講師的考核也要嚴格遵循這樣的程序,但以被推薦人的教學能力和貢獻為主,還包括教師和學生對其教學的評價等。Stanford University. Faculty handbook, Chapter 2:Appointments, Reappointments and Promotions in the Professoriate[EB\/OL]. http:\/\/facultyhandbook.stanford.edu\/ch2.html#arpp, 20161026.
2. 不同內容的考核
除了專門的教學型教師以外,斯坦福大學對教師的考核通常包括教學、科研、服務3項內容。對教學的評價主要通過課程評價的方式。例如斯坦福在線教學評價,由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填寫課程評價表,具體包括教學組織\/清晰度,教師對學生參與的激勵,師生互動,課程內容、組織和評價,課程與研究的整合等。Office of the University Registrar. Policy on Student Evaluation of Teaching[EB\/OL]. http:\/\/studentaffairs.stanford.edu\/registrar\/faculty\/courseevalspolicies, 20161026.
對科研的評定依據教師作的學術報告、發表的學術論著、申請到的科研經費和其他一些學術研究活動而定。對服務的評審分為兩種:一是在校內參加各級委員會的數目和貢獻,美國研究型大學規定教師必須參與至少一個委員會或從事學校管理活動;二是在校外各團體中對社會的服務,美國研究型大學規定教師必須參加社區組織的活動。殷姿,李誌宏.美國研究型大學教師考核製度研究[J].高教探索,2005(1):3436.
〖MZ(2〗三、國際化狀況〖MZ)〗
斯坦福大學從創辦之初的辦學理念,到如今肩負的大學使命,始終貫穿著國際化理念,致力於引領社會、培養未來世界的領導者。從矗立在荒涼西部的一座新興大學到世界首屈一指的研究型學府,斯坦福大學堅持放眼世界,走國際化道路。
〖MZ(3〗(一) 師生國際化〖MZ)〗
斯坦福大學相信在一個多樣化的校園社區,通過為富有創造性的教學、學習和研究帶來不同的興趣、體驗和觀點,可以豐富教育和學術的環境。斯坦福大學對於國際化的要求不僅源於對卓越的追求,更蘊含著深層次的對於人類自由平等的尊崇。尋找一個傑出的、多樣化的師資隊伍,也是斯坦福大學創始人的願望,“通過為所有人打開一條路,讓他們靠自己的努力從生活的最低點走向事業的最高點,來抵抗日益嚴重的社會分層,因此在大學中必須始終保持一種平等的精神”Vice Provost for Faculty Development and Diversity. Faculty diversity: building on excellence, An Excellent and Diverse Faculty[EB\/OL]. https:\/\/facultydevelopment.stanford.edu\/node\/1381, 20161026.。
從大學層麵來講,斯坦福大學設有教師發展和多樣性辦公室(Faculty Development & Diversity Office)。另外,各學院內部也設有促進和保持師生多樣化的行政辦公室,如醫學院的多樣性和領導辦公室(Diversity and Leadership Office)、人文與科學學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研究多樣性計劃辦公室(Under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Study Diversity Program Office)等,通過多種項目幫助和支持師生的聘任、入學、發展和保留。
1. 國際學生
斯坦福大學的本科學生來自全美國和超過100多個國家,是學生國際化程度最高的美國大學之一。斯坦福大學的入學申請競爭異常激烈,每年都會收到來自全球的數萬份申請。斯坦福大學通過各種機會和渠道為來自全世界的優秀青年創造接受高質量教育的機會,70%的學生接受了不同形式的財政支持。在斯坦福大學,多樣性不僅僅指地理、種族或民族差異,更包含了一個範圍廣泛的社會經濟、宗教、文化和教育背景。例如:校園內有超過30個不同種族的學生;14%的學生是各自家庭中的第一代大學生。國際化的背景讓斯坦福的學生更能洞察當前世界的複雜問題,預見他們將如何積極地影響周圍的世界。另外一項旨在尋求確保所有孩子都有機會接受高質量教育的項目——萬事達基礎學者計劃(the MasterCard Foundation Scholars Program),斯坦福大學作為全球參與的9所大學之一,每年將全麵資助5名傑出的但經濟貧困的非洲學生,該項目在斯坦福大學持續8年共提供650萬美元,首位學生於2013年注冊。Admission News. Stanford chosen for African education initiative[EB\/OL]. http:\/\/admission.stanford.edu\/site\/news\/index.html, 20161106.
2. 國際教師
為保證教師群體的國際化和多樣性,斯坦福大學將視野投向全世界選聘世界一流的學者,教師們也被期望能夠成為本專業領域內最好的教師和研究者。大學還通過眾多實驗室或項目接收國外訪問學者。如獨立研究機構每年會有一定的名額接收相關領域的校外學者,特別是美國以外的國際學者共同參與研究。讓斯坦福大學為之驕傲的是,在大學的學術團體中,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膚色的、不同民族的教師構成了斯坦福多樣化的強大基礎,處處彰顯著這是一所現代化的國際性大學。
〖MZ(3〗(二) 辦學國際化〖MZ)〗
斯坦福大學非常重視學生的跨文化學習能力,提供非常多的海外學習機會。例如海外學習項目(Bing Overseas Studies Program, BOSP),是斯坦福第一所海外分校,於1958年6月在德國斯圖加特附近成立。如今,斯坦福海外學習項目已與11個國家或城市的大學合作開辦分校,包括澳大利亞、北京、柏林、開普敦、佛羅倫薩、京都、馬德裏、莫斯科、牛津、巴黎、聖地亞哥。Undergrad Bing Overseas Studies[EB\/OL]. https:\/\/undergrad.stanford.edu\/programs\/bosp, 20161106.斯坦福大學北京大學分校項目於2004年秋季啟動,項目采用斯坦福大學的學期製(quarter),在每年的春學期和秋學期各開一期,每期項目持續約10周。課程分別是由兩校教授專門為項目用英文開設的“中國學”相關專業課程和北京大學開設的漢語課程,以及一係列文化體驗旅行、各種實習、教學實踐活動等。迄今已連續成功舉辦了15期,累計50多門課程,有近千名兩校學生參與項目。
另外,有良好學術基礎的學生還可以申請參加在暑期舉辦的為期3周的海外研討會項目(Overseas Seminars),由斯坦福大學的教師教授和領導,人數限製在12—15人;除此之外,學生還可以通過非斯坦福海外學習項目(NonStanford Study Abroad Programs)獲得海外學習經驗。非斯坦福海外學習項目指由美國其他高等教育機構、第三方組織提供,或直接在海外機構注冊的短期或一年期的學術項目。Undergrad Bing Overseas Studies. Other Program[EB\/OL]. https:\/\/undergrad.stanford.edu\/programs\/bosp\/explore\/otherprograms, 20161118.
〖MZ(3〗(三) 科研國際化〖MZ)〗
斯坦福大學作為一所世界一流大學,它的科研同樣具有國際化的視野,致力於聯合全世界優秀的研究機構和人員,解決全球麵臨的共同複雜問題,具體體現在:科研項目的國際化、研究人員的國際化以及科研資助的國際化。例如,斯坦福大學全球氣候與能源計劃(Global Climate and Energy Project, GCEP)致力於提供高能低耗的能源,應對全球人口增長麵臨的能源短缺和環境變化,開展技術領域的基礎研究,發展可顯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全球能源係統。GCEP計劃是在2002年12月份,由埃克森美孚公司、通用電氣、斯倫貝謝和豐田4大跨國公司發起,計劃在10年內投資2.25億美元。2011年9月,杜邦公司也加盟該計劃成為新的讚助商。該計劃將學術界與工業界緊密結合,共同應對人類麵臨的能源與環境問題。The Global Climate and Energy Project. About us[EB\/OL]. http:\/\/gcep.stanford.edu\/about\/index.html, 20161112.GCEP除了與美國本土的哈佛大學、加州理工學院等頂尖大學合作以外,還與全世界其他在能源研究方麵處於領先地位的研究機構開展合作,包括法國國家科研中心、荷蘭能源研究中心、瑞士聯邦技術學院、英國鄧迪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大學、日本地球環境產業技術研究機構、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等,參與項目的研究人員遍及全球。The Global Climate and Energy Project. External Collaborations[EB\/OL]. http:\/\/gcep.stanford.edu\/about\/external_collaborations.html, 20161112.
在斯坦福亞太研究中心,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與來自美國和亞洲的研究人員,合作開展涵蓋東北亞、東南亞和南亞地區的廣泛議題的國際合作。例如,亞洲健康政策項目(Asia Health Policy Program)自2007年啟動以來,陸續接收了來自柬埔寨、中國和韓國的訪問學者,以及來自日本、蒙古和菲律賓的三位學者加盟。Asia Health Policy Program. Visitors a vibrant part of the Asia Health Policy Program[EB\/OL]. http:\/\/asiahealthpolicy.stanford.edu\/news\/visitors_a_vibrant_part_of_the_asia_health_policy_program_20120828\/, 20161112.中國項目(China Program)是研究當代中國的一個多學科的社會科學取向的研究項目。研究人員針對中國麵臨的廣泛挑戰開展前沿研究:財政的短缺與地方治理;產權改革和企業結構調整;社會公平和流動性;食品安全;市場;教育和減輕貧困;環境汙染與公共健康等。Stanford China Program. About the China Program[EB\/OL]. http:\/\/aparc.fsi.stanford.edu\/china\/docs\/about_scp,20161112.2012年3月,該項目舉辦的一項名為“中國和世界”的研究計劃在北京大學的新斯坦福中心成立了工作坊,致力於中國與日本、韓國、俄羅斯與東北亞的關係研究,來自東南亞和北美的學者在研討會上對核心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討論。
〖MZ(3〗(四) 課程國際化〖MZ)〗
斯坦福大學的課程目標是培養學生了解並成為世界公民,最終具有能力改變世界。例如:居於全美領先地位的斯坦福大學經濟係,力圖通過課程教授學生關於當代社會的經濟問題,教會他們理解和評估政策。經濟係與國際關係、公共政策和城市研究等項目合作,課程覆蓋的主題從全球食品市場到經濟法與機構等。Departments & Programs. Social sciences: economics[EB\/OL]. http:\/\/humsci.stanford.edu\/departments\/clusters\/social_sciences\/, 20161116.應用物理係通過一係列涉及加速器物理、原子和分子物理、納米科學與技術、光電子等領域的研究課程,從物理學的視角應對全球範圍內的技術和科學挑戰。Departments & Programs. Natural Sciences: physics[EB\/OL]. http:\/\/humsci.stanford.edu\/departments\/clusters\/natural_sciences\/, 20161116.
斯坦福大學認為在21世紀,西方文化已不再獨居世界文化之林,全球化的進程意味著要教給學生包括歐洲、亞洲、中東及其他有影響力地區的文化、藝術、宗教等。課程內容也涉及全世界各地區的文化、解決全世界共同麵臨的問題。例如人文與科學學院的曆史係為學生提供了非常豐富的課程,僅在2014—2015年就設置了332門課程,包括“當代全球事件的曆史和地理背景”(the 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al Background of Current Global Events)、“德國和世界大戰”(Germany and the World Wars)、“二十世紀的非洲”(Afric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拉丁美洲的文化、政治和社會”(Culture, Politics, and Society in Latin America)、“現代中國史”(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等等,學生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感興趣的議題深入學習。Stanford bulletin: explore courses[EB\/OL]. https:\/\/explorecourses.stanford.edu\/search?view=catalog&filtercoursestatusActive=on&page=0&catalog=&academicYear=&q=HISTORY&collapse=, 20161116.
斯坦福大學師生的國際化背景為課堂提供了多元文化交流的可能性,來自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政治背景和社會環境、不同語言、不同宗教信仰和意識形態的學生共聚一堂,從不同的視野考察同一個世界性的問題,自然因為不同的觀點而引發深入的討論,不同思維方式的碰撞而產生創新的火花,這些對於師生們來說,都是極為豐富的跨文化體驗。
〖MZ(2〗四、專業和課程設置〖MZ)〗
〖MZ(3〗(一) 專業設置〖MZ)〗
建校之初,斯坦福大學隻設置了工程、教育、物理、化學等係科,最早成立的學院是在1908年12月成立的法學院和1913年5月成立的醫學院。當1915年雷萊曼·威爾伯(Ray Lyman Wilbur)校長執掌斯坦福大學時,大學由26個獨立部門組成,被批評“嚴重缺乏合作”,為了增加係科之間有效的交流與合作,大學花費10年時間形成最初的學院模式。之後,一批學院相繼成立,1917年4月,教育學院成立;1925年5月,工程學院成立,9月,商學研究院成立;1947年1月,礦物科學學院(現在的地球科學院)成立。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 Facts: Through the Years, university milestones[EB\/OL]. http:\/\/facts.stanford.edu\/chron.html,20161116.1948年9月,生物科學院、人文物理學院、社會科學院被合並組成人文與科學學院。至此,斯坦福大學完成了所有學院的創建、重組與合並,成為一所含文、理、工、醫、商、法等多學科的綜合性大學。目前斯坦福大學擁有7個學院。在7個學院中,人文與科學學院、地球科學院、工程學院這3個學院授予本科學位。其中人文與科學學院是斯坦福大學最大的學院,覆蓋人文學科、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3大領域,授予75%的本科學位和40%的博士學位。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s Seven Schools[EB\/OL]. http:\/\/stanford.edu\/academics\/schools,20161115.
〖MZ(3〗(二) 課程結構〖MZ)〗
一所大學人才培養的目標最終要通過課程來實現,斯坦福大學的本科生課程設計的基礎是經過廣泛涉獵獲取知識的廣度,專業化達至知識的深度,並獲得兩者的平衡。斯坦福大學要求本科生至少完成180個學分的學習,才可以申請學位。課程包括公共基礎課程、通識課程、主修方向的課程。如果學生希望繼續深入,還可以申請雙學位,要求至少修滿225個學分;或者申請輔修學位、榮譽學位。公共基礎課程是指語言必修課(Language Requirement)、寫作和修辭學必修課(Writing and Rhetoric Requirement)。斯坦福大學認為學習不同國家的語言可以顯著拓寬學生的知識麵,並提高其表達能力,對本科生的語言要求是確保每個學生都能熟悉一門外語,包括中文、法語、德語、拉丁語、日語、希伯來語等9種外語,學生必須完成一年的相當於大學水平的外語學習。寫作與修辭學課程的設置是基於這樣的理念:語言是思想的工具,寫作與演講中清晰的思維需要通過文字來表達。寫作和修辭學要求學生修滿3個級別的課程:一年級和二年級各修一門,一年級課程重在分析和基於研究的論證,二年級課程重在提供機會增強學生清晰、有效的寫作和口頭表達能力。學生確定主修方向後還有一門主修方向中的寫作課程。Office of the university registrar. Undergraduate Academic Life. The Writing and Rhetoric Requirement
[EB\/OL]. https:\/\/studentaffairs.stanford.edu\/registrar\/students\/pwrreq, 20161116.3個級別的課程難度和要求是逐層遞進的,而且最後一個級別的課程是直接與主修要求相通的。這些課程的目的是確保每一個本科生能夠寫出清晰的文章,從而促進有效的交流,旨在幫助學生提高寫作和口頭表達的能力,以及發展在學術領域取得成功所需的高級研究技能。
公共基礎課程的開設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和寫作能力,而這一直是美國研究型大學本科生教育的目標之一。學生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不僅提高了表達與交流的能力,而且訓練了思維能力,為通識課程和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MZ(3〗(三) 通識課程〖MZ)〗
斯坦福大學的通識教育是本科生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說專業教育要求的是深度,通識教育則是對學生知識廣度的要求。斯坦福大學的學生不僅要有專業領域的知識,還要了解包括人文學科、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應用科學和技術等寬廣領域的知識,認識塑造當今世界的主要的社會、曆史、文化和知識力量,幫助學生成為對社會負責任的公民。正如斯坦福大學工程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成為工程師,同時也必須是一位領導者,他不僅要能夠理解所采用的解決方案的科學性,更需要理解他想去影響的人、問題和周圍的環境。斯坦福大學的通識課程不僅要求學生知識的廣度,更強調對不同學科思維方式的培養,分析、判斷、推理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形成。斯坦福大學對學生的要求是在距畢業前2個學期時必須修完全部通識課程,包括問題思考(Thinking Matters)課程、學科廣度(Disciplinary Breadth)課程、公民教育(Education for Citizenship)課程3個部分。該通識課程結構從2012—2013學年入學的新生開始實行。
斯坦福大學提供超過35門問題思考(Thinking Matters)課程供學生選修,新生第一年在每個學期(Quarter)要完成一門4個學分的思考課程,該類課程強調通過探索重大持久的生命問題和社會問題,培養學生縝密的批判性探究能力,重在發展作為本科學習堅實基礎的解釋、推理和分析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技能。課程包括“生活的藝術”、“你的大腦如何工作”、“戰爭規則”、“人權與人道主義”等。教授該課程的教師來自法學院、醫學院等多個學科和領域。通過為學生提供在工程和應用科學、人文學科、數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各領域的學習經驗拓寬知識的廣度,要求學生在上述各領域中至少選擇一門課程,共完成5門課程。這些課程大多通過對某一個詳細的主題或實際問題的探討,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學會用不同領域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公民教育課程包括道德推理、全球社區、美國文化和性別研究4個領域,目的是培養學生作為身處當代國家文化中的公民,參與21世紀全球文化交流所需的知識和技能。道德推理課程介紹人類生活中標準觀念和判斷的普遍性、複雜性、多樣性,討論對規範行為、審查方式、倫理思考持懷疑態度的各種觀點,根據不同的道德觀點考慮道德問題。全球社區課程專注全球化形勢下的問題:經濟全球化和技術轉讓、移民、經濟發展和健康、環境開發與保護、種族和文化認同、公正與調解的國際形勢等。美國文化課程涉及關於美國文化和社會中的種族、民族和宗教多樣性:教育公平、就業和健康、法律平等和社會正義等。性別研究課程幫助學生解決在當代和曆史語境中性別觀念、角色、關係、性認同等問題。學生要在上述4個領域中的任意2個領域內各選擇2門課程。Office of the university registrar. GER Area Requirements[EB\/OL]. http:\/\/studentaffairs.stanford.edu\/registrar\/students\/gerareareqs, 20161118.
〖MZ(3〗(四) 專業課程〖MZ)〗
斯坦福大學規定本科生必須至少選擇一個主修方向方能申請畢業,主修方向的課程旨在某個學科領域內深度探索,補充由通識教育獲得的廣度。學生選擇的主修方向應該最能激發其智力和激情,聚焦及深入其學術興趣。因此,選擇主修方向也被認為是學生在斯坦福大學所做的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決定之一。斯坦福大學為本科生提供超過80個專業主修方向以及更多的子學科,除了學校設計好的專業主修方向外,學生還可設計個性化主修方向(Individually Designed Major, IDM),IDM對取得本科學位的要求是一樣的,而且必須獲得至少來自2個學術部門的3位教員的批準。這些主修方向中包括了大量的跨學科方向。擁有斯坦福大學75%的本科學位授予權的人文與科學學院設置了54個主修方向,包括人文藝術類18個、自然科學類6個、社會科學類6個,還有24個跨學科方向。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ciences. Departments & Programs[EB\/OL]. http:\/\/humsci.stanford.edu\/departments\/clusters\/, 20161118.
本科生在二年級結束前需要選定主修方向,每個學位計劃都明確規定了完成該主修方向的要求,包括先修條件、核心課程、選修課程,有的主修方向還要求有一項頂峰計劃、高年級論文或海外學習經曆等。Undergraduate Academic Life. Major Requirement[EB\/OL]. http:\/\/www.stanford.edu\/dept\/undergrad\/cgibin\/drupal_ual\/AP_univ_req_major_majors.html,20161116.例如主修經濟學項目,該項目的目標是教導學生清楚地思考和表達有關經濟問題和政策問題,運用包括定量技術在內的經濟分析的基本工具。課程要求包括修讀80個學分的課程,每門課程均是5個學分,且80個學分中的55個學分必須在斯坦福大學修讀。其中核心課程30個學分、領域課程25個學分、政策寫作課程5個學分、4門選修課程20個學分。核心課程包括“微觀經濟學導論”、“宏觀經濟學導論”、“基本價格理論”、“計量經濟學”等,每一門核心課程都規定了先修課程,即必須修讀完先修課程方可修讀該門核心課程,並且建議核心課程最好在修讀其他主修課程之前完成;專業課程是從規定的近30門經濟學專業課程中選修4門課程;政策寫作課程是完成主修方向中的寫作要求,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也規定了先修課程;選修課程中的10個學分在高等數學、統計學和計算機科學課程中選擇,另外最多10個學分用於轉換學分。Department of Economics. Economics Major Requirements[EB\/OL]. http:\/\/economics.stanford.edu\/undergraduate\/economicsmajorrequirements, 20161129.
〖MZ(3〗(五) 跨學科課程〖MZ)〗
斯坦福大學提供多達40個跨越傳統院係和學科的跨學科學位項目,每個項目又包括豐富的跨學科課程。這些課程有的是麵向具體問題,需要多學科的教師從不同角度分析,例如“公共生活中的科學與技術”從曆史、技術、經濟和管理、政治和倫理、社會反應與參與等角度,聚焦由當代科學和技術發展引起的主要的社會、文化、價值問題,因此該門課程也集結了多學科的教師參與;有的課程是針對特定主題對知識進行整合,課程內容涵蓋某一類學科領域,如“能源與環境”,該課程在科學與工程領域內探討現代社會的能源利用和未來使用方式,通過案例研究說明資源評價、能源係統的工程分析和碳排放的選擇,聚焦於能源定義、利用方式、資源評價和汙染。
〖MZ(3〗(六) 課程特色〖MZ)〗
1. 課程結構嚴謹,課程類型多元
從斯坦福大學的本科課程設置可以看出,通識課程與專業課程互補,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結合。2010年,斯坦福大學開始重新審視本科教育,斯坦福本科教育委員會(Study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t Stanford Committee)在2012年發布了關於本科教育的報告。該份報告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對通識教育的強烈關注,斯坦福的教師們堅持認為通識教育是應對複雜和快速變化的世界最好的準備,而關注短期技能的教育很快會被淘汰。Stanford University Annual Report 2012.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Evolution and Revolution[EB\/OL]. http:\/\/annualreport.stanford.edu\/2012\/,20161126.因此,斯坦福大學不僅保留了原來的通識課程,還增加了問題思考類課程,調整後的通識課程確保了學生知識的寬廣度,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培養了不同學科的思維方式。主修課程也側重於使學生掌握探究方式、發展批判性思維,以及在一個學科內或跨學科領域分析和交流的能力,這就在課程目標上加強了通識課程與專業課程的統一性,同時通過課程內容、教學方法上的遞進,從而形成一係列連貫的課程。
斯坦福大學的本科課程基本采用必修與選修結合的模式,即規定大的必修領域或範圍,每個領域中又設置了相當多的課程供學生選修。其內涵是對學生有共同的基本要求,但同時考慮個性化需求,增加學生選擇的自主性。對主修課程的結構也有一定的要求,核心課程通常是該主修方向最重要的導論或方法課,所有學生都必須修讀。另外,為了避免視野的局限,每個主修方向都規定了選修外係課程的學分要求。
斯坦福大學本科課程類型多元,有方法類課程、以介紹知識為主的導論性課程、主題課程、麵向具體問題的課程,有綜合性課程,如科學、技術和社會項目(the Program i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S)中開設了大量整合不同學科的課程,也有實踐活動類課程,如以學生的實習、研究、項目或服務性學習為形式等等。課程的形式包括講座課程和各類小型研討課等。例如曆史係的課程類型有入門講座課程、史料與方法研討課、小組討論課、關於研究的研討課、關於曆史的新生研討課,不同的課程類型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設計,要求和深淺度也各不相同。Stanford Department of History. Current Courses[EB\/OL]. https:\/\/history.stanford.edu\/courses,20161206.該係的課程雖然主題各異,涉及不同時空的文化背景,但共同目標都是教給學生必要的分析、解釋、寫作技巧去理解過去與現在的聯係,讓學生學會如何權衡史料,並將研究轉化為具有說服力的分析。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ciences, Departments & Programs. Humanities and Arts[EB\/OL]. http:\/\/humsci.stanford.edu\/departments\/clusters\/humanities_and_arts\/,20161206.
2. 廣泛開設跨學科課程,大力培養創新性人才
“跨學科”是斯坦福大學本科課程設置的重要特色。一方麵,斯坦福大學教育理念的哲學基礎是通過跨學科的視野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因為很多新的知識增長點都是源於學科的邊界;另一方麵,斯坦福大學認為,在當今世界,很多問題單靠某一門學科已無法解決,學生需要以多學科的視野去看待日益複雜、快速變化的世界。跨學科課程可以幫助學生運用不同學科的思維方式,找出知識的內在聯係,提高超越單學科視野的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形成整體知識觀和生活觀,從而快速解決問題,促進批判性、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
以科學、技術和社會項目(STS)為例,從中便可窺見斯坦福大學跨學科的特色。STS是一個跨學科主修方向,相關教師來自各個院係,包括人類學、通信、計算機科學、教育、電子工程、曆史、法律、管理科學和工程、政治學和社會學。它也是斯坦福大學唯一可以提供藝術和科學2個學士學位的主修方向。The Program i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bout Us[EB\/OL]. https:\/\/sts.stanford.edu\/aboutus,20161206.STS現行課程包括一係列核心必修課程和五大集中主題。核心必修課程包括一門入門課程(Gateway Course)、STS視角課程(STS Perspectives)、頂峰課程(Capstone Course)或榮譽論文計劃(Honors Thesis Project)。入門課程由多學科的教師提供曆史和當代的案例,介紹主要的概念和方法,使學生全麵了解STS領域;STS視角課程從社會科學觀、文化曆史觀、科學工程觀3個視角開設課程,學生須在每個視角內各選擇2門課程,共6門跨學科課程(Disciplinary Requirement)。例如社會科學觀視角下的“經濟社會”這門課,討論生產、分配、消費和市場的社會學方法,強調規則、權力、社會結構和經濟製度的影響,比較在社會科學學科領域中經濟研究的經典和現代方法。大四頂峰課程包括“食品與社會:政策、文化與技術”、“汽車文化”、“遺傳學、倫理學與社會”3門課程和一項高級個人作業。這些課程要求學生開發分析框架和概念工具、對不同問題展開辯論、運用工具分析問題等等。作業的完成需要學生擁有跨學科的思維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五大集中主題包括:① 通信和媒體;② 創新和組織;③ 自然與環境;④ 生命科學和健康;⑤ 政治和政策。主修STS的學生需要從中選擇一個主題。每個主題下又涵蓋了社會科學、人文、社會與工程等方向,不同的方向提供豐富的課程供學生選擇。The Program i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Major in STS[EB\/OL]. https:\/\/sts.stanford.edu\/majorsts, 20161214.
3. 采用小班化教學,促進師生交流和獨立思考
斯坦福大學認為真正的學習發生在一種親密的合作中,因此,非常強調師生之間的密切合作,而人數較少的課堂氛圍很適合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自由表達觀點,有助於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小班化教學是斯坦福大學的優秀傳統,斯坦福大學每年會收到來自世界各地學生的申請,而隻有最優秀的學生才能夠進入斯坦福學習。斯坦福大學每年的招生規模增長非常緩慢,避免了可能因學生數量增長而影響師生間的交流。目前,斯坦福大學的生師比大約為4∶1。通過不斷降低生師比,學生得以在始終保持小班教學特色的課堂中,與教師自由地探討、親密地合作。例如小型研討課“矽穀與華爾街”是一門應用經濟學的課程,聚焦矽穀的縮影,關注增長型企業從初創到上市是如何起源、管理和融資的。該課程隻有10個名額,針對主修經濟或數學,對技術創新與企業發展有興趣的學生。
小班課堂的教學方式以研討式為主,主要使學生掌握探究方式,培養批判性思維以及在一個學科或跨學科領域分析和交流的能力。例如斯坦福大學著名的“斯坦福研究導論”(Stanford Introductory Studies, SIS)研討課項目,主要是為一年級和二年級學生提供由斯坦福資深教師講授的小班課程。導論研討課覆蓋的學科範圍廣泛,涉及60多個部門和項目以及全部7個學院。每學年,斯坦福大學提供超過200門SIS研討課。SIS研討課旨在幫助學生在本科早期階段形成批判性的思維技能,探索學術興趣,發展和教師長期的指導關係。SIS研討課不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學科背景,但在課堂上,學生可以像一位專業人士,如地質學家或音樂家那樣去思考。學生還可以挖掘自身的職業潛力,如金融分析師、精神分析等,而這些原本是學生在進入研究生院之前接觸不到的。SIS聚焦而深入的研討環境是學生發現學術興趣的理想之地,研討課還將課堂的學習延伸至課外的研究與服務性學習體驗,學生可以參與任課教師的科研項目,進入實驗室學習科研方法,而且這些並不因為課程的結束而停止。Undergraduate Introductory Seminars. Explore[EB\/OL]. https:\/\/undergrad.stanford.edu\/programs\/introsems\/explore,20161214.
〖MZ(2〗五、教學保障體係和學習支持係統〖MZ)〗
〖MZ(3〗(一) 教學保障體係〖MZ)〗
斯坦福大學作為一所私立的研究型大學,它的教學質量同樣非常出色,這與斯坦福大學曆來重視教學,特別是本科教學密切相關。對於進入斯坦福學術社區的每一個本科生,斯坦福大學都竭盡全力支持以幫助其達到學術目標。斯坦福大學重視本科教學的傳統也使得每一位教師深知首先應當做好一名教師,然後才是一個研究者。斯坦福大學的教師都是各領域在全世界最好的研究者,因此,大學也提倡這些研究者為本科生提供最好的教學,並提供各種機會幫助教師促進科研與教學的融合,教師對於教學的熱情也極受鼓舞。另外,斯坦福大學提供的各種教學支持係統是教師成功教學的智囊,也是促進教學質量的關鍵。
1. 建立教學服務和支持部門
長期以來,斯坦福大學為教師提供教學服務最重要的機構是教學與學習中心(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CTL)。CTL成立於1975年,其目標是促進卓越,包括教師所有層次的教學、學生所有課堂內外的學習。CTL認為教學作為教師的義務,和研究具有同等的價值,有效的教學不僅僅是傳遞,而且首先應該獲得學生的注意,並使其相信所學的重要性。教學不僅是信息和觀念的交流,更是分析、綜合、判斷以及評價能力的發展。真正成功的教學應教會學生學習、提問、發表自己的觀點。因此,CTL致力於提供培訓和資源,使得卓越的教學得以實現。另外,CTL傳遞給教師這樣的信念,即“教師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塑造的”。教學是一門藝術,也意味著一係列可以習得的技能,諸如寫作和口頭表達就是可以提高的能力。這也意味著一位成功的教師始終需要提高,每一位新教師都有機會獲得成功。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Teaching at Stanford, Welcome to Teaching at Stanford[EB\/OL]. http:\/\/ctl.stanford.edu\/teachingatstanford.html,20161214.
為更好地促進和提升教學與學習質量,斯坦福大學於2014年12月份新成立了教學和學習副教務長辦公室(Office of the Vice Provost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VPTL),由學術計算服務(Academic Computing Services)、教學和學習中心(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和在線學習副教務長辦公室(Office of the Vice Provost for Online Learning)等數個部門重組形成。新成立的VPTL為斯坦福大學的教師提供了多樣化的教學服務,包括多項特色服務:教學和課程設計谘詢;小組評價;編輯中期在線評價問題;課堂視頻記錄和谘詢;技術支持;提升口頭溝通;新教師和初級教師支持;部門工作坊;助教培訓等。Stanford Teaching commons. Teaching Services[EB\/OL]. https:\/\/teachingcommons.stanford.edu\/teachingservices,20161214.
2. 設置教學卓越獎勵
除了針對教師的教學服務以外,斯坦福大學還設置了多項用於對教師教學卓越的獎勵,以提高教師投身於教學改革與創新的熱情。例如用於表彰對本科生教育做出特別貢獻的巴斯大學本科生教育獎(Bass University Fellows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促進本科生科研的艾倫·庫克斯本科生研究卓越獎章(Allan Cox Medal for Faculty Excellence Fostering Undergraduate Research)、針對教學創新的霍格蘭德本科生教育創新獎(Hoagland Award Fund for Innovations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專門授予教學助理的教學助理獎(Centennial Teaching Assistant Awards)、由學生提名的ASSU教學獎(ASSU Teaching Awards)等等,以及各學院頒發的教學獎(SchoolSpecific Teaching Awards)Stanford Teaching commons. Teaching Awards[EB\/OL]. https:\/\/teachingcommons.stanford.edu\/grantsawards\/teachingawards,20161215.。
〖MZ(3〗(二) 學習支持係統〖MZ)〗
斯坦福大學為學生的學習和研究提供了非常多的資源,在服務與管理中處處體現“以人為本”的精神。為學生提供的學習支持係統大致包括如下幾個方麵:斯坦福研究導論(Stanford Introductory Studies, SIS);海外研究項目(Bing Overseas Studies Program, BOSP);由教學和學習副教務長辦公室(Office of the Vice Provost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VPTL)提供學習支持;本科生谘詢和研究辦公室(Office of Undergraduate Advising and Research, UAR)為本科生提供學術谘詢和科研服務;哈斯公共服務中心(Haas Center for Public Service)主要為學生開展公共服務提供項目和資源;各類職業發展中心提供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谘詢。
1. 斯坦福研究導論
斯坦福研究導論(Stanford Introductory Studies, SIS)是指包括研討課在內的一係列課程,旨在提供一係列資源幫助學生掌握完成學業所需的技能,諸如時間管理,做筆記,克服拖延,幫助本科生學會批判性地閱讀、有效地寫作、分析性地思考,有助於本科生完成學術目標。研討課均由大學最著名的教授開設,有新生研討課、二年級研討課與對話等,每年有超過2300名學生參與200餘種研討課。Stanford undergrad. Stanford Introductory Studies (SIS)[EB\/OL]. https:\/\/undergrad.stanford.edu\/about\/contactus\/vpueprogramoffices\/stanfordintroductorystudies,20161216.還建立了二年級學院、一年級—二年級學院,這種學院不是按學科設置的學術性學院,而是住宿式學院,也安排教師住在學院內,通過師生緊密的聯係,讓學生深切感受大學作為學術共同體的學術氛圍。休謨寫作中心還提供寫作指導、口頭交流計劃等。
2. 海外研究項目
在教育國際化的背景下,斯坦福大學特別注重本科生的國際交往能力。海外研究項目(Bing Overseas Studies Program, BOSP)專門負責為斯坦福大學的學生提供海外學習機會,該項目在悉尼、巴塞羅那、北京、柏林、開普敦、佛羅倫薩、京都、馬德裏、莫斯科、牛津、巴黎和聖地亞哥等地開辦了海外分校。在這些海外分校開課時,學生可獲得包括參與實習、研究項目或公共服務等學習體驗。另外,在暑期,BOSP為學生提供位於世界各地的海外研討課,即為期3周的學術課程,過去已經在不丹、卡塔爾、越南等國家舉辦過。此外,BOSP還為學生提供其他海外學習的谘詢。
3. 教學與學習中心和副教務長辦公室
教學與學習中心(CTL)為學生提供關於提高學習技能的谘詢,幫助學生拓展超越課堂的學習經驗,通過學習發展獨立的、批判性的思想和對個人、社會的義務。在1996年,CTL開展了一項重要的服務——口頭交流計劃。該計劃提供一係列機會幫助學生提高口頭表達能力,所有學生都可以申請參加CTL精心組織的口頭交流訓練,包括接受口頭交流導師(Oral Communication Tutors, OCTs)的指導、參加公共演講課程和工作坊,通過小組練習、課堂設置、麵試練習等,提高表達能力,增強在課堂和公眾麵前演講的信心。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Oral Communication Program[EB\/OL]. http:\/\/ctl.stanford.edu\/speaking\/oralcomm.html,20161216.教學和學習副教務長辦公室(Office of the Vice Provost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VPTL)為學生提供關於提高學習技能的谘詢,幫助學生拓展超越課堂的學習經驗,通過學習發展獨立的、批判性的思想和對個人、社會的義務。主要的學習支持服務內容包括同伴學科導師(peer subject tutoring)提供學習幫助、學術技能輔導(academic skills coaching)等等,並且在網站上提供了相當多的學習資源,例如如何促進主動學習。
4. 本科生谘詢和研究辦公室
本科生谘詢和研究辦公室(the Office of Undergraduate Advising and Research, UAR)是專門為本科生提供學術谘詢和科研服務的辦公室。教學與科研的結合是斯坦福的核心,因此,本科生有相當多的機會參與教師的研究或開發自主的科研項目。該辦公室為本科生提供學術谘詢、補助金和獎學金、各種科研項目,幫助本科生參與研究。UAR針對本科生的研究資助項目有多種類型,例如小型資助(Small Grants),提供最多1500美元的資助;大型資助(Major Grants),提供最多6400美元的資助;還有針對受到大型專業或學術會議邀請彙報的會議資助(Conference Grants)。
5. 哈斯公共服務中心
哈斯公共服務中心(Haas Center for Public Service)主要是為學生開展公共服務提供項目和資源。該中心包括3大模塊:一是谘詢和領導力項目,提供多種方式增強學生的領導力技能。該項目通過服務谘詢、領導力訓練、成立學生組織、工作坊、職業谘詢、公共服務榮譽團體等讓學生有意識地去發展公共服務領導力。二是學術連接計劃,通過服務性學習課程、公共服務學者計劃、以社區為基礎的研究、研究生公共服務獎學金等,使學生的公共服務體驗提升到學術層次。三是提供獎學金、補助金等支持學生為公共服務做出的努力。Haas center for public service. Student Affairs[EB\/OL]. https:\/\/haas.stanford.edu\/students,20161216.
6. 職業發展中心
各學院一般都有幫助學生進行職業規劃、提供就業指導的辦公室,例如商學院職業管理中心(Career Management Center, CMC) 的使命是支持學生和校友創造一個獨特的職業願景,為未來的領袖提供世界一流的機會。職業管理中心的團隊會幫助學生製定求職戰略,最大限度地減少資源,最大限度地提高成功率。職業管理中心會在網站上發布近幾年的就業報告統計(Employment Report Statistics)。Career Management Center. Connecting Leaders with World Class Opportunities[EB\/OL]. http:\/\/www.gsb.stanford.edu\/cmc,20161217.法學院就業服務辦公室(Office of Career Services)旨在在學生、校友和雇主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就業服務辦公室的職員提供谘詢服務、工作坊和資源,幫助學生和校友規劃、實現他們的職業目標,此外,辦公室也和雇主親密合作,幫助他們找到所需的國家最好的法律人才。Stanford Law School. Careers[EB\/OL]. http:\/\/www.law.stanford.edu\/careers, 20161217.
7. 學術顧問
斯坦福大學提供各種機會和途徑,豐富本科生的學習體驗,特別是提供了很多富有特色的服務形式。其中,學術顧問是幫助學生塑造成功的本科經驗的一個關鍵。學術顧問的核心作用是幫助學生充分利用大學所有的可用資源,創造一條獨特的路徑度過本科生涯。學術顧問針對不同的年級有不同的設計,例如針對一年級新生有兩種顧問:主修前顧問(PreMajor Advisor, PMA)和學術指導(Academic Advising Director, AAD)。通常為新生配備的顧問與新生所在的領域或學術興趣一致,主修前顧問熟知獲得本科學位所需的基礎和框架,可以協助新生選課、傳授研究經驗甚至幫助新生為申請研究生或專業研究做準備。學術指導是專業的全職行政顧問,在本科生居住的社區內設有辦公室。學術指導熟悉大學各種課程和學術資源,幫助學生整合一係列的學術需求、機會、政策,協助新生獲取包括研究、獎學金、研究生學習的機會,解決在學術進程中遇到的困難。已經確定了主修方向的二年級學生,可以在本領域內選擇學術顧問,為其提供全方位的學術谘詢。另外在斯坦福大學,本科生有相當多的機會參與科研。通過本科生谘詢和研究辦公室申請到研究基金的學生,均要求有一名指導教師,教師研究顧問即專門為學生研究提供指導的顧問。Stanford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 Advising for Freshmen[EB\/OL]. https:\/\/undergrad.stanford.edu\/advising\/aboutadvising\/advisingfreshman,20161218.
如上所述,斯坦福大學為學生提供的學習支持係統非常豐富,具有開放性、人性化的特點,處處以學生為中心,似乎學校服務部門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豐富學生在斯坦福大學的學術體驗。各種為學生服務的辦公室會在網站上公布接待學生的時間;各院係的網站上都登載所有教師的信息,包括研究興趣、個人情況、電話、郵箱等,方便師生間的交流。
〖MZ(2〗六、經費投入和內部配置〖MZ)〗
〖MZ(3〗(一) 大學的經費來源結構〖MZ)〗
斯坦福大學經費來源包括政府以研究資助形式的撥款、私人捐贈、學費收入等。在2014—2015年度,斯坦福的經費來源及構成比例是:讚助經費占18%,各類捐贈收入占21%,各類投資性收入占4%,學費收入占16%,大學提供的健康服務收入占16%,有價禮品和淨資產收入占6%,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收入占8%,其他收入占11%。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 Facts: Administration & Finances[EB\/OL]. http:\/\/facts.stanford.edu\/finances.html, 20161218.研究讚助經費的數目體現了斯坦福作為一所研究型大學的科研實力,同時斯坦福也是一所私立大學,經常獲得校友和社會各界人士的捐贈,因此,研究讚助經費和各類捐贈收入占到了總經費的近一半比例。
〖MZ(3〗(二) 財政支持力度、模式與方法〖MZ)〗
美國聯邦政府對研究型大學的資助大都通過研究項目撥款。在2014—2015年度,斯坦福大學有超過5300項外部資助項目,總預算達13.3億美元。其中,約82%的資金由聯邦政府資助。另外,近2.4億美元的研究經費來源於非聯邦資金。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 Facts: Research at Stanford[EB\/OL]. http:\/\/facts.stanford.edu\/research\/,20161216.
斯坦福大學除了聯邦政府機構資助,其餘經費來自州政府、各基金會等,如威廉和休利特基金會、艾爾弗雷德·史隆基金會、科雷基金會等。Stanford Institut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SIEPR Research Projects[EB\/OL]. http:\/\/siepr.stanford.edu\/programdetailprofile\/189, 20161216.例如成立於1981年的阿爾茨海默病研究中心主要由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與加利福尼亞衛生服務部資助。Stanford University. Advancing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Memory Disorders[EB\/OL]. http:\/\/svalz.stanford.edu\/,20161216.斯坦福經濟政策研究所大多數研究項目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和國家衛生研究院等聯邦機構資助。
〖MZ(3〗(三) 非財政經費籌措現狀、機製與方法〖MZ)〗
除了外部的財政經費資助,斯坦福大學還積極拓寬非財政資金籌措渠道,包括吸收社會各界的捐贈、開展籌款計劃、成立專門的資金管理部門。
作為一所私立大學,斯坦福大學在吸引個人捐贈和籌款方麵具有相當成熟的經驗和運作方式,斯坦福大學每年要接受數目可觀的社會捐贈。特別是作為一所典型的創業型大學,斯坦福很多校友都通過創業取得事業上的成功,為感謝母校,經常為斯坦福大學捐贈大量的資金。在2013—2014年度,斯坦福已籌集來自82300名捐贈者超過9億美元的資金。截至2014年8月31日,斯坦福大學接受了共計214億美元的捐贈,為支持大學教學、學習和研究提供了持久的資金來源。每年來自捐贈收入的部分投資回報作為年度運行費用,結餘的收益再投資於該基金以保持其價值。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 Facts: Administration & Finances[EB\/OL]. http:\/\/facts.stanford.edu\/finances.html, 20161222.
近年來,斯坦福大學完成了一個非常成功的籌款項目——在2006年啟動的一項為期5年的名為“斯坦福挑戰計劃”(the Stanford Challenge)的資金募集活動。這個項目旨在為複雜的全球問題尋求解決之道,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的下一代領袖。無論以何種標準來看,該計劃在高等教育領域都是最成功的一次活動,共募集62億美元。該計劃涉及的領域包括環境、人類健康、國際事務、K12教育、藝術、本科生及研究生教育。這項具有開創精神的計劃聚焦如此多的前沿課題,引起了捐贈者的極大興趣,得到了斯坦福大學的校友及其父母和朋友的支持,盡管在初期遭遇全球經濟危機,仍然有超過16萬名支持者參與。斯坦福大學提前一年,即在2011年12月31日前完成並超過了原定43億美元的目標。“斯坦福挑戰計劃”重點支持多學科的研究,專注社會最複雜的問題,為非凡的教師和學生提供必要的支持,超過130位新教師接受資助,設立了超過360個研究生獎學金;為了兌現斯坦福大學的承諾——無論經濟情況如何,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教育,該計劃共籌集2.5億美元的獎學金;“斯坦福挑戰計劃”也提供基本設施支持具有開創性的研究和教學,至計劃結束時,共建造了26座新的建築,其中10座用於支持多學科的研究與教學。Stanford University Annual Report 2011.Becoming of Greater Service to the Public[EB\/OL]. http:\/\/annualreport.stanford.edu\/2011\/,20161221.
斯坦福管理公司(Stanford Management Company)成立於1991年,是投資和管理斯坦福大學的捐贈收入和其他金融融資的部門,致力於以資金的不斷增長保障斯坦福大學的持續發展。作為斯坦福大學捐贈和信托的受托人,斯坦福管理公司為建立和保持大學強大的財政基礎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支持斯坦福大學的教學、學習和研究使命。Stanford Management Company. Welcome To Stanford Management Company[EB\/OL]. http:\/\/www.smc.stanford.edu\/, 20161221.公司由校董會任命的董事會監管,董事會成員包括專業投資人士、校長、學校首席財務官、校董會主席和斯坦福管理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董事會負責批準資產分配目標,監管外部資產管理者的雇傭,對投資人員和專業人員的績效評估,管理捐贈、信托資產等。
〖MZ(3〗(四) 經費內部配置〖MZ)〗
斯坦福大學經費充足,是美國最富裕的私立大學之一。2014—2015年度,斯坦福大學總資產51億美元。這個數字代表斯坦福大學運作的總預算,所有年度彙總和用於教學、獎學金、研究的限製預算,包括所有學院和行政部門及國家加速器實驗室(SLAC)的預算,但排除財務獨立於斯坦福大學之外的斯坦福醫院、露西·帕卡德兒童醫院的預算。2014—2015年度斯坦福大學經費支出主要包括60%的經費用於教職員薪水和福利支出、31%的經費用於大學正常運行費用、4%的經費用於債務支出、5%的經費用於經濟資助。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 Facts: Finances[EB\/OL]. http:\/\/facts.stanford.edu\/finances.html, 20161221.
斯坦福大學教師開展研究所需經費部分來自外部讚助機構,部分來自斯坦福大學。由大學提供的研究經費往往通過競爭性申請或學術獎金的方式撥付給研究機構,如斯坦福大學的GECP能源研究計劃獎。
為了確保學生不會因貧困而不能進入斯坦福,斯坦福大學承諾為美國公民和永久性居民提供“盲需求”(needblind)錄取政策,即不管錄取者有無能力支付學費,都會被招收進入斯坦福大學。近年來,斯坦福大學為所有學生提供了廣泛的、以需求為基礎的財政援助計劃,為接近80%的本科生提供了財政資助,Stanford University.Stanford Facts: Undergraduate Program and Admission[EB\/OL]. http:\/\/facts.stanford.edu\/undergraduate.html, 20161221.體現了斯坦福大學承諾的“一流的大學、一流的資助”。
〖MZ(2〗七、教育質量監控和管理〖MZ)〗
斯坦福大學不僅是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學,而且以其高質量的教育水平吸引著來自全世界最優秀的學生。斯坦福大學的教育質量與其內部高效嚴格的質量監控和管理密不可分。
〖MZ(3〗(一) 質量監控〖MZ)〗
1. 機構設置和管理
斯坦福大學教務長作為學校學術和預算總負責人,管理校內一切學術事務,包括教學與科研,並設置專門負責教學的副教務長,成立多個行政部門。
斯坦福大學任命了主管本科教學的副教務長,並於1995年設置專門的副教務長辦公室(the Office of the Vice Provost fo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VPUE),全麵豐富本科生在斯坦福大學的學術體驗;另外,為有興趣加強與本科生聯係的教師服務,幫助他們發展創新性的課程與教學,在與本科生的合作中日益豐富自身的研究。VPUE倡導本科教育應該實現學生、教師、學院、部門的合作,致力於幫助師生融入斯坦福的本科教育,實現自由教育。可以說VPUE為斯坦福大學儲備充足的研究資源和建立一流的本科教育架起了橋梁。 Stanford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 About VPUE[EB\/OL]. https:\/\/undergrad.stanford.edu\/about, 20161225.斯坦福大學還專門任命了主管研究生教學的副教務長辦公室(Office of the Vice Provost for Graduate Education, VPGE),負責與斯坦福各院係部門合作,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質量。目前有來自全美和100多個其他國家及地區的9000多名學生在斯坦福攻讀碩士學位、專業學位和博士學位。主管研究生教育的副教務長辦公室的使命是提供項目和資金,例如學術指導、跨學科學習機會、研究生專業發展、研究生創新項目、研究生多樣化經曆、研究生獎學金等,幫助學生獲得高質量的學術經驗,確保斯坦福大學的研究生教育走在世界前列。Stanford University. The Office of the Vice Provost for Graduate Education[EB\/OL]. https:\/\/vpge.stanford.edu\/, 20161225.
除了學校層麵負責教學的部門外,各院係也會設立教學質量監控和管理的相關機構,例如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教師評議會課程與學術政策常設委員會(Committee on Curriculum and Academic Policy, CCAP)。CCAP負責製定或推薦有關醫學博士學位課程的政策,包括課程結構和畢業要求;堅持醫學教育聯絡委員會的指導方針,設計並評價課程和見習,評價學位課程體係的有效性;監督對醫學生必修課程、見習的成績和學術含量的評價;向教師評議會建議學術政策及時的變化;向院長辦公室建議醫學生表現評價的格式和內容;還負責審查和批準新課程和見習的申請,從而確保課程從建設到實施、評價階段的質量。MD Program. Committee on Curriculum and Academic Policy (CCAP)[EB\/OL]. http:\/\/med.stanford.edu\/md\/curriculum\/ccap.html, 20161225.
2. 教學評價
斯坦福大學設置專門的教務辦公室(Office of the University Registrar),在大學評議會的領導下,負責在線教學評價係統。在線教學評價有3項主要目標:為教師提供關於教學是如何鼓勵學習的信息,促進教師的教學;為學生提供課程信息,幫助其明智地選擇課程;為諸如工資設置、晉升、課程發展等行政管理提供整體課程質量的信息。教學評價應該包括教師自評、同行評議、學生評教,斯坦福在線教學評價主要針對學生,由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填寫課程評價表,具體包括教學組織\/清晰度、教師對學生參與的激勵、師生互動、課程內容、組織和評價、課程與研究的整合等。在課程評價過程和反饋中,學生的信息是被保密的。學期結束時,院係主席、項目主任、教師都會得到關於所授課程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小結,以及對於助教的評價。Office of the University Registrar. Policy on Student Evaluation of Teaching[EB\/OL]. http:\/\/studentaffairs.stanford.edu\/registrar\/faculty\/courseevalspolicies, 20161225.
〖MZ(3〗(二) 質量管理〖MZ)〗
1. 保證生源質量
斯坦福大學對新生的要求非常嚴格,要申請成為斯坦福的學生是相當難的。這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生源的質量和大學的卓越。斯坦福大學錄取新生的首要標準是學術卓越,主要通過考察申請者在高中的表現,但不僅僅局限於成績,例如GPA或測試的分數,而主要是了解申請者是否準備好進入大學、是否具有成功的潛力。通常申請人需要提交很多材料,但斯坦福大學在審查時,要了解的不隻是這些材料,而是這些材料背後的申請者,諸如他的學習動機是什麼,為什麼要來斯坦福,他感興趣的學科,能為斯坦福帶來什麼,等等,總之通過透視這些材料評估申請者的創造力。申請者必須在中學有4年英語、4年數學、3—4年科學實驗(生物、化學、物理)、外語和曆史或社會科學等規定課程的學習。另外,這些課程的名稱、有無標準的考試成績並不重要,斯坦福大學看重的是申請者在學習這些課程時投入的熱情、發現問題尋找答案的好奇心。Undergraduate Admission. Our Selection Process: Academic Preparation[EB\/OL]. http:\/\/www.stanford.edu\/dept\/uga\/basics\/selection\/prepare.html, 20161227.
斯坦福大學堅持控製學生規模,保持較高的師生比,保證教學的效果。在2015年秋學期的錄取中,共有42497名申請者,最終錄取2142名新生,錄取比例為5%。Undergraduate Admission. Our Selection Process: Applicant Profile[EB\/OL]. http:\/\/www.stanford.edu\/dept\/uga\/basics\/selection\/profile.html,20150712.對學生獨特而嚴格的錄取標準和要求,確保了斯坦福大學可以招收到最優秀的學生。
2. 教學過程的質量管理
斯坦福大學堅持追求卓越的標準,每年斯坦福大學本科生的招生規模增長非常緩慢,避免了可能因學生數量增長對教學質量的影響,並且通過不斷降低生師比(目前的生師比是4∶1),使學生得以始終在保持小班教學特色的課堂中與教師自由地探討、親密地合作。
在斯坦福大學,研究與教學的整合是促進本科生的學術體驗、提高本科教學質量的基礎。學生在斯坦福大學的學習形式多樣,包括課程講座、專題討論會、參與科研、企業實習、社會服務等,斯坦福大學把科研與教學結合的理念融入學習的各個方麵,為本科生提供了豐富的研究資源。通過對政策文件和研究文獻的回顧,大學有效進行研究性教學有兩個很好的途徑,Mariken (G.M.F.) Elsen, Gerda J. VisserWijnveen, etal. How to Strengthe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Research and Teaching in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Education[J]. Higher Education Quarterly, 2009, 163(1): 6485.而這也正突出體現在斯坦福的教學文化中,即學生有各種機會參與資深教授的研究,進入世界一流的實驗室,或者直接申請自主研究項目;在課程中討論的議題往往是教師最新的研究成果,或是學科最前沿的問題,教師通過自身豐富的研究經驗將學生帶往知識生產的最前端。
3. 通過製定政策與計劃提升教學質量
20世紀90年代初,斯坦福大學也經曆了教學受到科研挑戰、質量遭到質疑的階段,開始重新審視本科教學。1990年4月,時任斯坦福大學校長的肯尼迪(Donald Kennedy)向教師學術委員會做了一項報告。在報告中,他強調是時候改變斯坦福教師對教學由來已久的看法了。對學生的責任是斯坦福大學核心的使命以及教師的學術職責。斯坦福大學可以同時擁有最好的研究和教學,大學應該更多地談論教學,尊重、獎勵那些在教學上付出更多的教師,使教學成為首要的和受愛戴的工作以及每一位教師的個人責任。
肯尼迪的講話引起了全校的關注,在隨後的1992年,董事會賓(Bing)夫婦捐贈了700萬美元,斯坦福還收到了其他社會捐助,用於獎勵和支持教學創新,擴大本科生參與教師研究的機會,給參與研討會教學、啟發式教學、研究型教學的教師增加工資收入。在肯尼迪校長卸任以後,繼任者卡斯帕爾(Gerhard Casper)校長依舊致力於推動本科生教育的改革,實施了大量提升本科生教育的項目。1993年,卡斯帕爾校長組建了本科教育委員會(Commission o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包括了幾乎所有的教師,一年之後,委員會出具了一份影響力巨大的關於斯坦福本科教育的報告。1997年,報告僅出台3年,卡斯帕爾校長宣布將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啟動一項新的計劃,包括開設50門研討課,幫助至少一半的斯坦福新生擁有小班學習的經曆。如此多的改革項目需要持續注入資金,為了建立支持本科教學改革的長效機製,卡斯帕爾校長之後的亨尼斯校長啟動了美國大學曆史上第一個本科教育的億元籌款運動“本科教育行動”(Campaign fo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在2000—2005年,成功籌集超過10億美元的資金,用於資助斯坦福大學本科教育的後續改革。R.P. Perry, J.C. Smart.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An EvidenceBased Perspective[M].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Inc. 2007: 2337.
〖MZ(2〗八、校企合作和社會服務〖MZ)〗
斯坦福大學作為美國創業型大學的代表,在美國西部的冒險和創業文化下,短短百年時間就成為令世界矚目的一流大學,這與斯坦福選擇的一條與傳統大學截然不同的道路有關,使其在校企合作和社會服務上走出了一條特色之路。
〖MZ(3〗(一) 斯坦福大學的創業之路〖MZ)〗
斯坦福大學創建之初就不同於東部“象牙塔”式的古典大學模式,創始人利蘭·斯坦福(Leland Stanford)強調解決現實問題,培養實用人才。斯坦福本人並未接受過高等教育,他從辦實業轉向辦大學,主張教育應更好地為實業服務。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斯坦福大學,這個辦學理念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踐行。龔放:從象牙塔走向社會軸心[EB\/OL].http:\/\/news.nju.edu.cn\/show.php?id=24939&menuid=17, 20161228.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為國家建設與發展對大學科研的強大依賴,美國社會對大學聲譽的評價指標悄然變化。與此同時,聯邦政府對各大學的經費支持也因大學與政府的合作而定,正是這一時期大量研究經費的獲得奠定了美國一大批研究型大學的基礎。麵對大學發展的挑戰與機遇,時任斯坦福大學第五任校長的華萊士·斯特林(Wallace Sterling)和工學院院長弗裏德裏克·特曼(Frederick Terman)意識到,要改變斯坦福大學的落後局麵,必須改變戰略:大學不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象牙塔,而要主動走出校園,為國家和社會服務。
從20世紀40年代轉向服務社會的定位開始,斯坦福大學走上了美國研究型大學都在進行的改革之路。但斯坦福並未亦步亦趨,而是探索出一條特色之路:既要千方百計地獲取更多的政府研究經費,又要將項目整合到大型研究體係之內。特曼預感到戰後科技和工業會有長足發展,斯坦福應當將研究重點向應用領域轉移,特別是無線電通信、電話、電視、飛機導航係統等新興電子工業。龔放:從象牙塔走向社會軸心[EB\/OL].http:\/\/news.nju.edu.cn\/show.php?id=24939&menuid=17, 20161228.半個世紀前,斯坦福大學矗立在西部時,便與生俱來懷有一種拓荒精神,如今在逆境中更能孕育創業的理想。斯坦福大學結合國家經濟和軍工發展的需求,通過在校園內首創斯坦福工業園,向企業出租園區土地引資創辦高科技公司;鼓勵教授們走出校園,將大學的研究成果通過完善的技術轉移機製轉移到生產部門,加速原創性科技成果的轉化,孵化、催生、興辦新的產業。同時利用出租土地,將從企業、專利等學術創業行為中獲得的收益進一步服務於大學的教學與科研。一種“學術和創業共存”的文化已滲透斯坦福大學的每個部門,影響著其中的每個人。到了60年代初,斯坦福還建立了與政府和企業需求直接對接的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體製。
〖MZ(3〗(二) 校企合作的創新模式〖MZ)〗
在斯坦福—矽穀時期,斯坦福大學創造出了政府、大學、企業合作的新模式。斯坦福首先堅持選擇與大學學術方向一致的政府或軍方研究合同,從政府和軍方那裏了解到他們需要的產品情報,然後把信息傳遞給企業,在企業獲得訂單後又從技術上幫助企業完成合同。斯坦福正是依靠這種優勢,吸引了一大批高新技術企業聚集在矽穀。龔放:從象牙塔走向社會軸心[EB\/OL].http:\/\/news.nju.edu.cn\/show.php?id=24939&menuid=17, 20161228.現任校長約翰·亨尼森(John Hennessy)稱斯坦福是“矽穀誕生的知識孵化器”。斯坦福對企業的貢獻不僅是技術上的支持,每年從斯坦福大學畢業的優秀校友不斷補充到這些企業中,成為企業重要的人力資本。另外,斯坦福大學幫助企業開展廣泛的人才培訓,例如榮譽合作項目(Honors Cooperative Program, HCP)幫助成員企業的雇員利用兼職時間來校或通過遠程學習完成研究生的學習,隻要雇主是斯坦福專業發展中心的成員都可以申請,而且HCP學生享有斯坦福大學正式錄取研究生的所有權利。Office of Graduate Admissions. Honors Cooperative Program[EB\/OL]. http:\/\/studentaffairs.stanford.edu\/gradadmissions\/programs\/honors,20161225.HCP學生來自世界各地,這些來自企業的學生,在斯坦福的課堂上貢獻來自真實工作場景中的經驗,通過學習再把斯坦福的創新精神帶回工業界,這樣不僅加強了大學和企業的合作,而且形成了良性循環。
矽穀的企業為斯坦福提供了科研成果轉化和實現產業化的基地,為斯坦福的師生提供了大量的研究項目和實習實踐機會。優秀的企業家定期到校園任教、講學,帶給師生們來自創業一線的激情,企業定期給斯坦福提供資助,斯坦福大學的創業文化使得師生們普遍接受大學與工業界的合作,並以一種更為積極的姿態參與其中。大學鼓勵斯坦福的師生到企業兼職,或直接創辦公司。矽穀企業和斯坦福大學在以斯坦福為主導的共同利益的基礎上實現了深層次融合。斯坦福—矽穀模式是大學與工業合作的典範,斯坦福將矽穀變成世界地圖上的一個顯著標誌,而在矽穀誕生的工業又改變了世界。
〖MZ(3〗(三) 為大眾提供世界一流的教育〖MZ)〗
簡·斯坦福勉勵大學教育學生以使他們“為公眾提供更好的服務”,毫無疑問,這番話造就了斯坦福大學,並一直引領大學前進的方向。斯坦福大學創立的基礎是教學和研究能夠對社會有益,支持經濟發展,促進發現,斯坦福大學走過的曆程已經印證了這一點。如今,進入21世紀全球化、信息化時代,斯坦福大學始終在探索更新、更廣闊的機會為人類服務。
除了與政府、工業界的廣泛合作,斯坦福大學還致力於開創數字化時代的教育,向普通公眾提供大量的學習機會,促進終身學習,包括繼續成人教育、行政和專業項目、為k12的學生提供的項目等。斯坦福繼續教育(Stanford Continuing Studies)每年為超過11000名學生提供大約400門課程,包括自由藝術與科學、專業發展、商業、創造性寫作等方麵的項目,課程向所有感興趣的成人開放,學生來自整個海灣地區,65%的學生擁有研究生學位,平均年齡46歲。自1988年斯坦福繼續教育開辦以來,超過1000位的斯坦福大學教職員參與教學。繼續教育每年還提供大約40個公共項目,形式從小型非正式的閱讀和講座,到大型會議、專題研討會。Stanford Continuing Studies. About the program[EB\/OL]. http:\/\/continuingstudies.stanford.edu\/about\/about.php,20161228.
斯坦福大學的在線學習課程也非常有特色,其中很多都是免費的。早在1969年,斯坦福網絡教學(Stanford Instructional Network),即現在的斯坦福專業發展中心(Stanford Center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就通過電視微波頻道向校外學生播放12門斯坦福工程研究生課程。2005年,斯坦福大學第一個在蘋果iTunes上注冊公共站點,與學術機構分享講座、課程錄像以及其他節目。Stanford University Online. About Stanford Online[EB\/OL]. http:\/\/online.stanford.edu\/about\/history, 20170110.斯坦福大學免費在線課程在不同的平台運行,都是由斯坦福大學教師講授,具有很強的互動性,提供包括“機器學習”、“人機交互”、“邏輯學導論”、“金融”在內的各種課程。注冊者成功完成課程可以獲得一份學業成就的證明。在一個學期,就有超過15萬名學生報名了3項計算機科學課程,包括講座、小型測驗、家庭作業和測試。斯坦福大學還首次將最受歡迎的工程課程(Stanford Engineering Everywhere, SEE)搬上網絡,免費為全世界的學生和教育者提供10門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和電子工程方麵的課程。注冊者隨時可以觀看演講視頻、閱讀書目和其他印刷品、參與小測試以及和其他的SEE學生交流。另外,斯坦福大學專業發展中心提供的項目包括了大約28項研究生證書課程(graduate certificate)和10項專業證書課程或項目(professional certificates),這些課程項目針對想要達到職業生涯下一個階梯的專業人員,他們可以靈活地選擇課程和傳播方式,隻要達到一定的學習時間和課程要求,就可以獲得項目證書。Stanford Center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s[EB\/OL]. http:\/\/scpd.stanford.edu\/home,20170110.
美國高等教育對世界高等教育的貢獻,就是最早確立了現代大學的第三大職能即社會服務職能。而斯坦福大學把大學的社會服務職能推到了新的高度——大學的社會服務超越了“贈地學院”的精神,是一種學術性的社會服務,大學服務社會不僅僅是開發一些技術和產品、轉讓一些專利,而是真正從社會經濟發展的邊緣走到軸心。同時,大學也在這種服務中提升教學與科研水平,豐富知識的發展,在新的時代引領著社會大眾追求更高的文化和價值。
〖MZ(2〗九、科研組織模式、科技研發和科研成果〖MZ)〗
作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學,斯坦福大學致力於為了人類社會的利益不斷創造新的知識。斯坦福大學建校之初,就把研究能力作為招聘教師的條件,希望到斯坦福大學任教的教師都是本領域最好的研究者。在斯坦福大學,科研是培養未來領導者的訓練場,從諾貝爾獎獲得者到每一個本科生,斯坦福大學的每個人都在致力於創造新知識。斯坦福大學的科研有如下特點:研究機構眾多;科研組織靈活;研究成果豐富;科研管理先進。
〖MZ(3〗(一) 研究機構眾多〖MZ)〗
斯坦福大學的科研機構包括國家實驗室和研究中心,獨立的研究機構(實驗室、研究中心和研究所),各院係內部的實驗室,還包括數量可觀的各種項目、計劃等形式。如非洲研究、癌症生物學計劃、金融數學、公共政策項目等41個跨越了傳統學科和部門界限的跨學科學術項目。Stanford University. Interdisciplinary Programs[EB\/OL]. http:\/\/www.stanford.edu\/academics\/programs.html,20170110.國家實驗室有聞名世界的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這是斯坦福大學與美國能源部在1962年合作成立的。每年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具有世界頂尖研究水平的數千位科學家,與實驗室本土的科學家們在光子科學、量子物理學和天體物理學等領域開展世界一流的研究。
為了迎接21世紀的巨大挑戰,斯坦福大學持續不斷地開拓跨越傳統學科界限的新的研究領域,成為跨學科研究的領軍者。斯坦福大學的18個獨立研究機構(independent laboratories, centers and institutes)正是基於這樣的思想而成立的。獨立研究機構覆蓋五大領域:環境、氣候;化學、生物;物理、材料、能源、空間;醫學、健康照護;文化、經濟。這些獨立研究機構受學校負責研究的副教務長直接管理,副教務長直接向教務長彙報,研究者來自各個院係或校外,突破了單獨院係的行政框架和管理約束。Do research, Independent Laboratories, Centers, and Institutes[EB\/OL]. http:\/\/doresearch.stanford.edu\/node\/1200502, 20170110.例如作為斯坦福大學第一個獨立實驗室,成立於1947年的海森物理實驗室(W. W. Hansen Experimental Physics Laboratory, HEPL),與諸如工程學院和醫學院合作,為教師開展跨越學科界限的研究,如物理和工程、物理與生物或醫學領域。Hansen Experimental Physics Lab. About HEPL[EB\/OL]. http:\/\/web.stanford.edu\/group\/hepl\/about.html,20170111.1980年成立的斯坦福人文中心(Stanford Humanities Center),由時任總統肯尼迪倡議在斯坦福大學首創人文研究而成立,現在是全美最活躍的人文中心之一。該中心每年提供大約25個研究員職位,支持15—20項為期一年的工場式研究,接納4—6位國際訪問學者,籌劃大量的公共活動,支持協作項目。Stanford Humanities Center. History and Mission[EB\/OL]. http:\/\/shc.stanford.edu\/about\/history\/\/,20170111.
與獨立的實驗室、研究中心和研究所一樣,斯坦福大學也以院係內的多學科研究而著稱。各院係均有非常多的研究機構,為斯坦福的教師提供了豐富的研究資源和平台。例如在教育學院內,有教育政策分析中心、教學情境研究中心、卓越教學支持中心、人類科學與技術高級研究所等18個研究中心;工程學院擁有約50個實驗室和研究中心。
斯坦福大學擁有世界頂尖的科學家、工程師和醫生,並有著打破常規、創新創業的悠久曆史和傳統。BioX計劃是斯坦福大學首創性的生物科學跨學科計劃,創立於1998年。BioX的使命是解開整個器官係統複雜性的奧秘,這一雄心勃勃的事業需要多學科專家的努力。因此,BioX計劃彙集了來自生物醫學和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者、醫生、工程師、物理學家和計算機科學家。
〖MZ(3〗(二) 科研組織靈活〖MZ)〗
斯坦福大學的卓越是以高質量的研究為基礎的,大學內部科研組織非常靈活,例如任何有興趣建立新的獨立研究機構的教師都可以向大學提出申請。與院係負責人、負責研究的副教務長進行非正式討論,得到許可後遞交書麵申請。書麵材料包括總體介紹、參與人員、章程草案、管理計劃、預期的資金來源、其他的資源要求等。另外,還需要提供外部資金未籌集到的替代方案。Establishing and Managing Independent Laboratories, Institutes and Centers at Stanford University[EB\/OL]. http:\/\/rph.stanford.edu\/29.html,20170111.這些獨立研究機構的成立大大增強了斯坦福大學的跨學科研究能力,跨越了傳統學科的界限去解決交叉學科的複雜問題,尋求重大的全球和社會問題的解決途徑。這些前沿的研究領域更容易吸引優秀的學者加盟和外部讚助者的資金支持。
斯坦福大學跨學科研究機構的組織、課題、人員不以學科為單位,而是麵向現實問題、以項目為導向。例如:人工智能實驗室將研究人員分成若幹研究小組,包括邏輯、機器人技術、知識係統、計算幾何與分布式係統、生物信息學、概率推理、機器學習等,研究人員根據研究興趣和方向形成一個個團隊,在相關領域開展合作研究。Welcome to the Stanford AI Laboratory[EB\/OL]. http:\/\/ai.stanford.edu\/projects.html,20170116.成立於1982年的斯坦福經濟政策研究所(Stanford Institut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SIEPR)致力於改善長期的經濟政策,通過對政策製定者和公眾的建議影響政策的製定,培訓、教育和支持博士研究生成為未來的政策分析家。SIEPR是一個無任何黨派背景的研究組織,大學內的經濟學家分散在各個院係內,包括經濟係、曆史係、政治學係、商學院、工程學院、法學院、胡佛研究所和醫學院,因此,SIEPR作為一個能把大學內所有的經濟學家聚集在一起的中心,其成立非常有意義。SIEPR還提供了經濟學家與商業、技術和政府的領導者討論、分析、辯論經濟問題的平台。SIEPR的每個研究小組都有一位主任,是該項目的主要研究者,並全權負責該項目的資金和運行。在該主任的領導下,專職研究人員和若幹來自不同院係的博士生、碩士生以及少量行政輔助人員一起參與課題研究。Stanford Institut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About SIEPR[EB\/OL]. http:\/\/siepr.stanford.edu\/about_siepr,20170116.
〖MZ(3〗(三) 研究成果豐富〖MZ)〗
斯坦福大學的研究傳統積澱深厚、科研機構眾多、科研組織靈活,特別是跨學科的平台為研究人員的創造力提供了無限的可能,因此也聚集了一大批世界頂尖人才,誕生了一係列在世界上具有影響力的科研成果。1939年,斯坦福大學的兩位校友休利特(William Hewlett)和帕卡德(David Packard),在他們的導師、電子工程教授弗裏德裏克·特曼的鼓勵下,在帕羅阿爾托的車庫裏創辦了一家小型電子公司,即後來的惠普公司。這個車庫也被後人譽為“矽穀的誕生地”。1947年,威廉·漢森(William W. Hansen)教授提出了電子直線加速器的原型,並於次年建立新的微波實驗室。
斯坦福大學的曆史上共有31位教師先後獲得過諾貝爾獎。1952年,斯坦福首次獲得諾貝爾獎,獲獎者是物理學教授布洛赫(Felix Bloch);3年後,他的同事威利斯·蘭姆(Willis Lamb)也獲得了諾貝爾獎。20世紀60年代,約翰·卓寧(John Chowning)教授開發了調頻聲音合成數字聲音,引發音樂合成器的發明。70年代早期,被稱為“互聯網之父”的溫頓·瑟夫(Vinton Cerf)教授,與同事共同開發了傳輸控製協議\/網際協議,即日後的計算機之間的網絡通信標準。80年代,約翰·西奧菲(John Cioffi)和他的學生意識到傳統的電話線可以被用於高速數據傳輸,從而發明數字用戶線(DSL)。1991年,斯坦福線性加速器中心的物理學家保羅(Paul Kunz)在瑞士日內瓦訪問了萬維網的發明者蒂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 Lee),而後建立了美國第一個網站服務器。Stanford University. History of Stanford. The Rise of Silicon Valley[EB\/OL]. http:\/\/www.stanford.edu\/about\/history\/history_ch3.html,20170116.斯坦福大學經濟係在60年代早期就以經濟理論研究而著稱,特別是每年夏季都有來自世界的頂尖理論學家彙集於此,理論研究的傳統也一直延續至今。1972年,經濟係名譽教授肯尼斯·約瑟夫·阿羅(Kenneth J. Arrow),因深入研究一般經濟均衡理論和福利理論取得的開創性貢獻,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名譽教授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因在 “充滿不對稱信息的市場分析”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獲得2001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Department of Economics. Department History[EB\/OL]. http:\/\/economics.stanford.edu\/department, 20170116.另外,很多科學家在基礎研究領域也取得了開創性的成果,如結構生物學教授羅傑·科恩伯格(Roger Kornberg)因詳細解釋了DNA中的遺傳編碼是如何被讀取並轉換成信息,指導蛋白質的合成,獲得2006年的諾貝爾化學獎。National Accelerator Laboratory. SLAC History[EB\/OL]. http:\/\/www6.slac.stanford.edu\/about\/history.aspx,20170116.
〖MZ(3〗(四) 科研管理先進〖MZ)〗
斯坦福大學的科研管理科學規範,政策細致明確,為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的科研保駕護航,促使新的研究成果不斷湧現,更多的科研成果走向市場。
1. 設置科研管理機構
斯坦福大學有眾多的科研管理辦公室支持教師的研究活動,包括讚助研究辦公室(Office of Sponsored Research, OSR)、工業合約辦公室(Industrial Contracts Office, ICO)、技術許可辦公室(Stanfords Office of Technology Licensing, OTL)等,另外還有研究倫理與道德的相關辦公室。
2. 明確知識產權歸屬
斯坦福大學的研究政策明確規定了大學和研究人員在知識產權方麵的權責和義務,Research handbook policy: Principles Concerning Research[EB\/OL]. http:\/\/rph.stanford.edu\/21.html, 20170116.有效地保障了大學和研究人員的利益,激發了他們的研究熱情,減少了後續的利益衝突。同時,大學也認識到研究和教學的使命始終是優先於專利的,大學的研究方向不能被專利或個人經濟利益過分地影響。斯坦福大學的研究政策規定學者開展研究享有充分的自由,有權獲得斯坦福大學的支持,有權傳播研究發現和實驗結果。作為學術委員會成員的教師,有權參加從屬於院係的外部谘詢活動。研究人員在履行大學職責或使用學校資源的過程中,產生的所有潛在的可獲專利的發明,必須定期向學校彙報,不管該發明來源於何基金,其所有權都歸斯坦福大學所有,大學有權與發明者共享發明的版權收入。另外,準確合適的研究記錄是任何研究計劃的主要內容,大學有權利和責任獲得、使用和保管所有的原始數據。
3. 促進科研成果轉化
在幫助斯坦福教師的科研成果實現產業化的過程中,斯坦福大學技術許可辦公室(Stanfords Office of Technology Licensing, OTL)扮演著重要的角色。OTL的使命是為了社會利益和人類福祉,促進斯坦福大學的科研成果技術轉讓,把斯坦福大學創造的技術推向市場,產生的收益用於支持研究和教學。OTL的工作核心圍繞專利發明從誕生到實現產業化的全過程,對知識產權進行管理和保護,充分實現其商業價值,具體包括負責專利的公布和許可程序、評估發明的商業價值、專利歸檔、申請專利保護、為具有較大商業潛力的發明尋求買家、與產業界關於許可協議的談判等。Office of Technology Licensing. Our Policies[EB\/OL]. http:\/\/otl.stanford.edu\/inventors\/inventors_policies.html,20170116.在2014年,OTL完成了170項新的工業界讚助研究協議,其中醫學院占了52%、工程學院占了32%、地球科學院占了10%。除此以外,達成的材料轉移協定(Material Transfer Agreements, MTAs)數量也達到新高,另外,還有142項對已有協定的修訂。Office of Technology Licensing. GENERAL INFORMATION—About ICO[EB\/OL]. http:\/\/web.stanford.edu\/group\/ICO\/general\/aboutICO.html,20170120.
第五章麻省理工學院
〖MZ(1〗第五章麻省理工學院〖MZ)〗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是美國一所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私立大學,位於美國馬薩諸塞州的劍橋市,查爾斯河(Charles River)將其與波士頓的後灣區(Back Bay)隔開。MIT的自然及工程科學在世界上享有極佳的聲譽,有“世界理工大學之最”的美名,其管理學、經濟學、哲學、政治學、語言學也同樣優秀。麻省理工學院現設有6個學院: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工程學院,人文、藝術與社會科學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理學院,惠特克健康科學與技術學院。這些學院共分設28個係或專業。
麻省理工學院已被世界公認是與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哈佛大學等老牌大學齊名的世界一流大學,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全世界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頒布的2016—2017年世界大學排行榜中,麻省理工學院排名第5。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ies Rankings 20162017[EB\/OL]. http:\/\/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uk\/worlduniversityrankings\/, 20170701.美國《新聞與世界周刊》(News & World Reports)2016—2017年全球最好大學的排名顯示,MIT總體排名位列第7,在美國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大學中,MIT的本科工程學位自1990年以來長期保持領頭地位,商學學位位居第2。US News. The 2013 edition of the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Best Colleges Rankings[EB\/OL].Website of US News Education Colleges. http:\/\/www.usnews.com\/colleges, 20170701.
〖MZ(2〗一、辦學理念與人才培養目標〖MZ)〗
〖MZ(3〗(一) 校訓〖MZ)〗
麻省理工學院的校訓是“手腦並用”(Mens et manus—Mind and Hand)。
MIT創立於內戰的悲劇的社會背景中。戰爭利用了工業時代的現代武器,擴展了人類的力量。因此,建立一種新型的高等教育機構,致力於以獨特的方法培養青年男女,這樣的想法在當時非常引人注目。MIT的創建計劃基於如下信念:新工業時代需要新方法下培養出來的領導,區別於古典高等教育隻挑選少數男生(極少女生)進入大學。MIT創建計劃旨在為新社會培養領導,領導物質生產,大大提高人類應對自然的能力。然而,MIT的主要創立者羅傑斯(William Barton Rogers)希望,學院的畢業生不但能通過物質生產建立新的工業秩序,而且能在幫助社會把科技用於有益的應用中發揮引領作用。這種信念被寫進了MIT的校訓“手腦並用”,這種道德觀念被深深植入了MIT的創建過程中。
〖MZ(3〗(二) 教育使命〖MZ)〗
麻省理工學院的使命是推動知識進步,培養科學、技術和其他學術領域的學生,更好地服務於21世紀的美國和世界。因此,學院致力於生產、傳播與保存知識,通過合作,以知識應對世界麵臨的大挑戰。
MIT的教育使命的完整表述是:“麻省理工學院致力於知識進步,致力於在科技進步環境下培養學生;其使命是發揮在科學、工程、建築、人文和社會科學方麵的核心優勢,通過卓越的教育、研究和公共服務為社會做貢獻;通過嚴格的學術學習,以及在多元化校園共同體中的智力激發與支持而獲取激動人心的研究體驗,使上述使命得以實現。”MIT. Task Force on Student Life and Learning, Report of the MIT Task Force on Student Life and Learning[EB\/OL]. Cambridge, MIT Press, 1998:10. http:\/\/web.mit.edu\/committees\/sll\/tf.html, 20110630.表述體現了MIT本科教育的特色:把本科教育放在研究型大學的背景中。
〖MZ(3〗(三) 教育原則〖MZ)〗
MIT的通識教育原則共有11條,在其150多年的辦學曆史過程中分3個階段相繼提出。其中,前4條原則直接來自學院創立者羅傑斯及其創立階段的學院領導;中間4條教育原則在路易斯報告中提出,它們幫助MIT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50年在社會中擴大影響力,和前4條原則一道,在學院的文化中根深蒂固;最後3條原則是1998年的《學生生活與學習》報告提出的,它們與住宿製教育密切相關,這有助於教育的持續革新,有助於學院在劍橋地區發揮更加積極、相互的作用。這11條教育原則是:
1. 有用知識的教育價值(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Useful Knowledge)
羅傑斯認為,科學與技術是工業社會高深知識的合法基礎,學生將從追求有用知識目標的動機中獲益。
2. 社會責任(Societal Responsibility)
1861年創立時,羅傑斯提出的辦學關鍵原則之一就是“學院成為青年男女希望運用科學發現的成果,滿足人類需求的場所”。運用“有用知識”去提升技術力量,是19世紀後半期MIT對社會做出的核心重要貢獻。
3. 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
羅傑斯認為,學生應當從實際數據中得出結論。他強調,通過積極主動的學習,學生能獲取新的信息,從而把個人體驗轉化為知識。MIT自從建校以來,在實驗、實習、計算機資源以及本科生研究活動等方麵一直保持領先地位。
4. 自由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Combining a Liberal and a Professional Education)
學院自建立以來,一直尋求在本科生層次把專業教育和自由教育相結合。羅傑斯相信,技術進步對教育遠遠不夠,高等教育應當把學生培養成能夠高效地參與到“人類文化社會共同體”中的人。
5. 教育為生活做準備(Education as a Preparation for Life)
知識發展不是教育的唯一。為了使學生將來能更好地成為專業領域的工程師,路易斯報告建議拓寬課程結構並成立人文、藝術與社會科學學院。路易斯委員會意識到學生接受教育的總體教育環境是重要的,現在也是如此。
6. 基本知識的重要性(the Value of Fundamentals)
路易斯委員會強調技術教育或專業教育應建立在各領域基本原理的基礎上。用羅傑斯的話來說,就是真正的實踐教育,即使是從工業的視角看,也是建立在對科學原理和規律理解的基礎之上。MIT一直保持其教育關注學生對潛藏在具體學科之後的基本原理的學習。
7. 追求卓越與有限目標(Excellence and Limited Objectives)
該理念有3層含義:第一,教育計劃隨時更新以為社會做出時代的貢獻;第二,努力將被限定在可能做出貢獻或可能獲得教育環境的科學與技術領域內;第三,在任何時期,主要的學習活動將限定在那些能夠高效利用資源的領域。
8. 教師聯合會(the Unity of the Faculty)
教師聯合會基於教師間相互的專業尊重和共享的教育責任而成立。教師聯合會對各階段的教育政策和實施負責。教師聯合會對本科教育的負責體現在:一方麵,確保本科教育的平衡;另一方麵,確保本科教育與教師科研前沿成果步調一致。
9. 集成學術、研究和生活的共同體(an Integrated Triad of Academics, Research and Community)
學術為學生提供嚴格的學習場所,學習的基本知識包括科學、工程、社會科學、人文、問題解決技能、定量與定性分析、曆史與文學視角、科學方法的理解;學生參與研究既獲得專業能力所需的基礎知識,也為做中學提供機會;通過與校園社區中學生和教師的交往,學生將熟悉公民的責任,掌握交流和領導的技巧並自我掌握。盡管學術、研究和生活各部分都各有特色,但一個方麵的貢獻加強或補充了另一個方麵。為給學生提供獨特的、卓越的教育,MIT必須使學生和教師連結在一起,並通過學術、研究和生活相互學習。
10. 學習的緊張、好奇與激動(Intensity, Curiosity and Excitement)
這是MIT精神風貌的表現,是MIT教育精力的完整部分,已滲透到所有的教育活動中。盡管有些課程的進度和壓力需重新審視以確保學生的時間合理分配,但緊張、好奇與激動的總體水平是學院的價值所在,它代表了MIT的教育。
11. 多元化(Diversity)
學院教師、學生和職員的多元化對實現教育使命至關重要。MIT應當一如既往地保持知識界精英的地位,其學術成果和研究能力極為重要。在這樣的背景下,通過與不同經曆、信仰和觀點的人接觸、交往,學生能拓展教育經曆。隨著社會和工業的多元化和國際化,校園社區的多元化正愈來愈被重視。
〖MZ(3〗(四) 教育理念〖MZ)〗
上述11條教育原則是麻省理工學院的曆史積澱,如果將它們賦予現代意義的解讀與表述,可歸為5個類別,就形成了MIT的教育理念,這些理念能很好地反映MIT的教育精神。MIT. Report of the Task Force on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al Commons[R]. MIT Press, 2006:18.
1. 對學習持久的激情(a Persistent Passion for Learning)
無論是教師還是導師,都喜愛和本科生一起學習,鼓勵學生表現個性,幫助學生理解本科教育各種要素是如何統一在一起的,每種要素對學生的生活意味著什麼;同時鼓勵學生表現出自己的教育視角。學校形成了為學生的終身智力發展而教學的文化氛圍,這種文化強調創新思維、批判思維、通過問題解決而學習、通過實踐學習,這些都將為學生擔當未來的領導服務。
2. 知識的多元化(Intellectual Diversity)
MIT完整的教師隊伍(Unified Faculty)對通識教育和學生福利負責。多元化的教師隊伍希望學生培養多元視角,以及通過綜合多樣的調查研究提出基本問題和疑問的能力。盡管科學與工程是學院文化的核心,但學院把科學與工程和社會科學、人文、藝術結合起來,構成現代高等教育的核心,這樣學生畢業後至少對這些核心的領域比較熟悉。
3. 對核心知識的創新方法(an Innovative Approach to Core Knowledge)
MIT鼓勵學生掌握所學專業領域的事實的、概念的基礎知識。然而,這些專業領域的特征不斷改變,因此學生需要做知識進化過程中的開拓者。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MIT不但通過通識教育為學生展現多元、多學科的思想,而且讓學生接受跨學科的思維,以此認識複雜性並激發創新。
4. 合作學習(Collaborative Learning)
MIT在重視獨立學習的同時,越來越重視合作研究與設計。合作學習強調形成不同觀點的重要性,強調作為社區一分子解決重要問題的重要性。
5. 為有責任心的領導而教育(Education for Responsible Leadership)
MIT鼓勵學生今後擔當全球化社會的領導責任。為成為成功的領導者,學生必須具備遠見與前瞻性,還需擁有一係列倫理標準指導行動。MIT以科學與技術為特色的本科教育,為培養學生思考科技對現代社會的影響、樹立科技創新責任提供了獨特的機會。
總之,MIT的教育以科學與技術為基礎,點燃學生的學習激情,提供未來發展的知識與個人能力基礎,開拓人類知識與經驗的廣度、深度與多元性,發展每位學生連貫的知識特性(Develop a Coherent Intellectual Identity)。這樣的學生,能夠在推動科技創新、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去改善自然世界和人類的幸福方麵,發揮引領作用。
〖MZ(3〗(五) 本科教育目標〖MZ)〗
麻省理工學院致力於為學生提供基於科學與技術的教育,其本科教育目標是:① 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② 鼓勵學生通過研究和體驗學習探索未知;③ 增強學生對課堂之外知識聯係與發現的重要性的認識;④ 為學生迎接全球化的經濟與社會做準備;⑤ 加強學生對多元文化、經驗和知識的尊重;⑥ 珍視和鼓勵導師和顧問的作用;⑦ 促進學生領導力技能的發展。MIT. What is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t MIT[EB\/OL]. Website of Office of the Dean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http:\/\/web.due.mit.edu, 20160920.
MIT通過一係列教育經驗,為學生塑造個人的和學術的身份,使他們能成為全球化社會中的下一代思想創新者和領導者。課內外教師和導師相結合的教師隊伍,是實現本科教育目標的核心。教師鼓勵學生發展創新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開展基於問題的學習。同時,MIT本科教育的課程結構和預期學習目標形成了本科生的學習經驗,使得本科教育目標得以實現。
〖MZ(3〗(六) 研究生教育目標〖MZ)〗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生教育宗旨是“從想象到影響:賦予研究生創造未來的能量”;其使命是通過為學生、專業和學院服務,使得研究生實現激動人心的、整體的轉變;其願景是研究生更多地參與、珍視、交互智力和社會活動的學術共同體,並與學校、國家和世界的資源與信息快速地建立聯係。
根據MIT研究生教育2011—2016年戰略規劃,其研究生教育戰略主題涉及5個方麵。① 支持教育創新與卓越:提升研究生的價值和質量,促進和支持研究生的創新和跨學科學習,鼓勵學術誠信和研究的責任心。② 促進研究生教育基金的競爭:建立和增加多樣的獎學金支持機製,完善現有內部研究生獎學金的管理戰略,收集、分析和發布財務數據信息。③ 管理與政策:實現紙質到數字化管理過程的轉變,豐富職員團隊建設、合作和專業發展,探索財務管理、預算與花費新機製,回顧並倡導改進後的研究生政策與程序。④ 多元化與氛圍:培育鼓勵、包容和珍視MIT所有成員的文化氛圍,通過數據收集和處理來評價與指導學院文化,提高研究生申請和錄取人數中具有潛力的學生的多樣性。⑤ 整體的研究生學習體驗:提升個人支持資源並有效使用評價數據,培養研究生對MIT學術共同體的認知,增加研究生專業發展機會。MIT. Strategic Plan 20112016 of Graduate Education[R]. Website of Office of the Dean for Graduate Education. http:\/\/odge.mit.edu\/about\/strategy, 20160920.
〖MZ(2〗二、人才資源開發與師資隊伍建設〖MZ)〗
麻省理工學院在世界的卓越地位與其科學、高效的人力資源管理密不可分。負責人才資源開發與師資隊伍建設的管理機構是人力資源部(Human Resources Department),由1名分管副校長領導。
〖MZ(3〗(一) 師資隊伍結構的現狀〖MZ)〗
1. 師資隊伍結構的分類
MIT在職人員除了教師、研究人員、圖書與行政管理人員,還有其他直接或間接支持學校教學與科研工作的人員。專任教師除了為研究生和本科生授課外,還從事研究工作。MIT的人員主要分為7類:專任教師、專業技術人員、專職研究人員、行政管理人員、醫療保健人員、輔助人員和服務人員。麻省理工學院下設學院,學院下設係,係為教學與科研管理的實體。每個係的人員構成主要包括4大部分:專任教師、專職研究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行政管理人員。
專任教師(Faculty or Teaching Staff)的職務分類有:教授(Professor)、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高級講師(Senior Lecture)、講師(Lecture)和訪問教授(Visiting Professor)。專職研究人員(Research Staff)的職務分類有:高級研究科學家(Senior Research Scientists)、首席研究工程師(Principal Research Engineers)、研究科學家(Research Scientists)、研究工程師(Research Engineers)、博士後研究人員(Postdoctoral Fellow)和訪問科學家(Visiting Scientists)與訪問工程師(Visiting Engineers)。專業技術人員(Technical Staff)的職務分類有:技術指導(Technical Instructor)和技術助理(Technical Assistant)。行政管理人員(Administrative Staff)的職務分類有:秘書(Secretary)、學術項目管理員(Academic Programs Administrator)、計算機設備經理(Computer Facilities Manager)、學術和人事協調員(Academic and Personnel Coordinator)。
2. 師資隊伍數量的分布
MIT的師資隊伍結構近9年的現狀如表51所示,每學年的統計數據截止到該年的10月31日。
表51麻省理工學院2008—2016學年師資隊伍結構(單位:人)
學年
人員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
專任教師100810091025101710181022103010211036
專業技術人員387940513748385840363996411943764406
專職研究人員163717221250130613711429149015561623
醫療保健人員11011311010398103102104144
行政管理人員196520961972193619792137229624362528
輔助人員164116571549147614781505152815381543
服務人員871864819789795804815812829
總計111111151210473104851077510996113801184312109
資料來源:MIT Faculty and Staff. Institutional Research Office of the Provost[EB\/OL]. http:\/\/web.mit.edu\/ir\/pop\/faculty_staff.html, 20161115.
由表51可知,MIT師資隊伍總數2016年時上升達到最高值12109人,其間2010—2013年有所下降,但每年保持少量增長。此外,MIT的師資隊伍體係中,人員類型比較多樣,其中專職研究人員、醫療保健人員、輔助人員等都占有一定比重;專任教師的比例略低於專職研究人員的比例,而教師之外的其他專業技術人員占據較高的比例。
〖MZ(3〗(二) 人力資源管理的價值觀與目標〖MZ)〗
麻省理工學院的人力資源管理的使命在於推進一個充滿活力和多元化的工作共同體,使得這個共同體中的每位成員都能在MIT的卓越中得到發展,並為MIT的卓越做貢獻。MIT人力資源管理所秉持的價值觀可歸結為:① 通過靈活、創新和開放的學習,通過適應學校不斷變化的需求,來證實卓越;② 通過與每一個人和多元化的MIT共同體深度合作,來開展人力資源的最佳實踐;③ 通過與客戶之間的互動來表明責任心;④ 提供坦率的、及時的和感性的交流;⑤ 通過開放、信任、尊重和包容來珍視每一位個體。
基於上述價值觀,MIT人力資源管理的工作目標是:① 保障大學社區人員的健康與福利;② 提供有價值的服務與產品;③ 通過發展提升職員、管理者和領導者的技能;④ 為全校範圍的多元與包容的社區提供便利;⑤ 為教師提供持續的支持。Alison Alden. MIT Reports to the President 20092010[EB\/OL]. Website of Human Resources Department. http:\/\/web.mit.edu\/hr, 20161020.
〖MZ(3〗(三) 高層次人才管理的戰略與內容〖MZ)〗
在麻省理工學院,高層次人才管理被譽為“4個合適”,即“在合適的時間具備合適技能的合適人才去從事合適的工作”(Right People with the Right Skills in the Right Jobs at the Right Time)MIT. Strategic Planning of Talent[EB\/OL]. Website of Human Resources Department. http:\/\/hrweb.mit.edu\/ctm, 20161020.。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就要將職員個人的興趣和技能與MIT的組織需求匹配起來。高層次人才管理是集評價、規劃和學習於一體的係統方法,是職員、管理者和高層領導共擔責任的動態過程。MIT設立的職業與人才管理辦公室(Office of Career and Talent Management)負責為全校的學院、係、實驗室和中心製定戰略,提供計劃工具,開發資源,運行項目,以激勵工作溝通,幫助職員發揮當前作用,並為未來的工作機遇做準備。因此,MIT高層次人才戰略包括職員(Employee)、管理者(Manager)和組織(Organization)3個方麵,如圖51所示。
圖51麻省理工學院高層次人才管理戰略
資料來源:MIT. Strategic Planning of Talent[EB\/OL]. http:\/\/hrweb.mit.edu\/ctm, 20161020.
根據上述戰略,MIT高層次人才管理的內容分為以下3個層麵。
第一,組織層麵。學校和院係在保留與開發人力資源方麵發揮關鍵作用。影響人力資源發展與表現的因素是:① 高層次人才管理與人力資源規劃,關注組織優勢和目標的分類,並將此作為評估工作所需知識與技能的基準;② 學習與發展策略,幫助職員通過教育、培訓、同伴、導師和目標導向的項目促進工作的學習;③ 工作世界,為職員提供資源與信息,幫助他們在當前工作中獲得專業發展,並為MIT未來的工作機遇做準備。
第二,管理者層麵。管理者層麵的管理內容包括3個方麵:① 保留與開發人才,理解不同類型與層次的人才需求;② 學習與發展策略,識別包括培訓、同伴學習、工作任務等在內的學習機會;③ 高層次人才管理與人力資源規劃,實施院係人才需求評價和開列人才能力需求清單。
第三,職員層麵。職員層麵的管理內容也包括3個方麵:① 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幫助職員掌握在MIT的專業發展中所需的自我評價、研究與計劃技能;② 發展與學習,幫助職員在當前工作和未來工作機遇中掌握所需知識、發展所需技能;③ 在MIT尋求新的工作機會,為職員提供校內工作機會的信息。
〖MZ(3〗(四) 高層次人才引進的政策與製度〖MZ)〗
麻省理工學院實行平等的人才招聘理念,對種族、膚色、性別、地區、年齡、少數民族等均無歧視。國際人才是學校人才引進的重點類型,國際學者辦公室(International Scholars Office, ISO)專門負責國外人才引進的相關事務。MIT的人才引進類型分為學術型(academic)和非學術型(nonacademic)兩大類。學術型人才主要是從事教學與科研的教師,非學術型人才主要有4種:管理人員(Administrative Staff)、受資助研究人員(Sponsored Research Staff)、支持性人員(Support Staff)和服務人員(Service Staff)。MIT製定了嚴格的人才引進招聘與批準製度,其程序如下。MIT. Affirmative Action Serious Search Policy and Procedures[EB\/OL]. Website of Human Resources Department. http:\/\/web.mit.edu\/hr, 20161022.
1. 招聘程序
啟動招聘程序後,部門負責人需將招聘崗位描述提交學校審查,招聘計劃中必須指出少數民族和女性應聘者的具體引進步驟。院係應成立招聘小組,及時與候選人保持溝通。如果院係的招聘小組未成立,則係主任需要委派“機會公平”的代表,鼓勵探索多種方式加強招聘過程的科學合理性。
在提交待批準的引進人員建議名單之前,係主任必須向資深人員(Senior Officer)提交詳細的招聘結果報告。報告內容應包括對崗位的詳細描述和依據,招聘流程,針對少數民族和女性的特殊步驟等。同時,報告中還應包括對候選人的遴選步驟,各類候選人數量,並指出推薦人選的理由並附簡曆。最後,需有院係對推薦人選的確認程序。
2. 麵試程序
MIT認為,麵試是評價候選人對應聘崗位適合度的有價值的工具,也是候選人了解崗位職責的主要機會,因而製定了規範、科學的麵試流程與政策。主持麵試會的考官應通過查看簡曆申請和崗位要求做好麵試相應的準備工作。此外,麵試官要列出有待考察的要點,如現有工作記錄與崗位需求的明顯差距,申請表上含糊或矛盾的條目等。麵試官還應關注被麵試人員對麵試過程的不適應性,需要讓他們在麵試過程中放鬆心情,以更好地參與麵試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