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大學課程的國際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麵:一是課程的結構;二是課程的實施。
首先,從課程的結構來看,劍橋大學開設了大量的語言課程,包括法語、德語、意大利語、葡萄牙語、西班牙語以及俄語。劍橋大學對學生的語言能力提出了要求,目的是為學生的國際化做準備。此外,劍橋大學在課程設置中,加強了對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研究,尤其是中東和亞洲的研究。
其次,在課程的實施上,國際化的特點也充分地表現出來。例如,學習外國語言的學生都要到國外參觀和實地考察,研究亞洲和中東的學生以及從事現代和中世紀語言研究的學生要實地去所研究的國家學習,工程研究的學生有機會可以在美國、巴黎、新加坡、慕尼黑學習一年。
最後,國際化的師資隊伍也是劍橋大學課程國際化的特點之一。劍橋大學的員工當中,有超過30%的員工是來自非英國的國家,這些人員分布在教學和教學輔助的各個部門。此外,超過20%的本科生留學生和超過30%的研究生留學生也是課程國際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MZ(2〗四、專業和課程設置〖MZ)〗
〖MZ(3〗(一) 專業設置〖MZ)〗
劍橋大學實行學院製,全校共有35個學院,包括31個自治學院,其中有3個女子學院和2個研究生院。全校共有150多個科係及研究機構,分為藝術與人文、生物科學、臨床醫學、人文和社會科學、物理科學和技術6個學會,涵蓋了藝術與科學28大類專業46個小類專業。
〖MZ(3〗(二) 課程結構〖MZ)〗
劍橋大學實行的是先寬後專的課程設置模式。第一年,學生學習寬泛的課程,隨後2—3年,學習專業課程。劍橋大學的課程主要分為人文藝術與科學兩類,28個大類。
劍橋大學課程的顯著特點就是第一年的課程非常寬泛,而在以後的學習中逐漸專業化。劍橋大學的課程又被稱作文學士榮譽學位考試(Triposes),被分成不同的部分(part),通常稱作模塊課程,包含不同層次的兩個部分(Part I和Part Ⅱ);每個部分包含數個模塊(modules),每個模塊包含講座、研討、實踐課、論文指導課等等。一般模塊課的容量是54個講座或每周3次講座,總共3個學期。學生要通過某個文學士榮譽學位考試,需要從第一部分(Part Ⅰ)和第二部分(Part Ⅱ)中選擇2—10個模塊。每一部分的學習時間是1—2年。主要分為2大類:一類是學習年限為3年的課程。這類課程分成2部分,需要通過考試才能拿到榮譽學位畢業;另一類是工程類的課程,學習期是4年,被分成3個部分,畢業獲得工程學位。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Courses structure[EB\/OL]. http:\/\/www.study.cam.ac.uk\/undergraduate\/courses\/structure.html, 20160925.
表95劍橋大學課程設置狀況
科學人文藝術
化學工程
計算機
工程學
工業工程
數學
盎格魯撒克遜、挪威和凱爾特人
建築
亞洲與中東研究
名著經典
經濟
醫學
醫學(A100)教育
研究生醫學(A101)地理
(續表)
科學人文藝術
自然科學
天體物理學英語
生物化學曆史
生物醫學藝術史
化學
遺傳學
地質學
曆史與自然哲學
材料科學人文、社會與政治科學
考古學
生物人類學
政治與國際關係
社會人類學
社會學
神經科學國土經濟
病理學法律
藥學語言學
物理科學管理學
物理
生理學、發展與神經科學
地球科學
心理學
係統生物學
動物學現代與中世紀語言法語
德語
意大利語
葡萄牙語
俄語
西班牙語
體育
獸醫
音樂
哲學
神學與宗教研究
資料來源:
Course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EB\/QL].http:\/\/www.study.cam.ac.uk\/undergraduate\/courses\/.html,20151125.
以劍橋的盎格魯撒克遜、挪威和凱爾特人(AngloSaxon, Norse, and Celtic at Cambridge)這個專業為例,第一、二年要學習這個專業大量不同課程,從10門課程中選擇6門課程。考試的內容是選取所選的4門課程以及學科以外的2個測驗。第二年的時候,可以繼續學習已經選擇的課程或是用相關課程的一篇大論文或是一到兩篇小論文(borrowed papers)來結束3門課程。第三年則是發展和運用第一年學習的知識,從17門課程中選擇4門進行學習,這時候學生有機會對所選的領域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學生可以用第一年沒有交的論文來完成第二年的課程,在所選的課程範圍內要寫一篇9000到12000個單詞的論文。
AngloSaxon, Norse, and Celtic at Cambridge[EB\/OL]. http:\/\/www.undergraduate.study.cam.ac.uk\/courses\/anglosaxonnorseandceltic, 20160925.
此外,劍橋大學的繼續教育提供了業餘和短期課程。這種課程主要是針對學術進步人員和個人職業發展。這些課程同樣提供畢業證書證明。
劍橋大學課程的關鍵特點如下: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Cambridge courses:in more details subjects session 2[EB\/OL]. http:\/\/www.study.cam.ac.uk\/undergraduate\/teachers\/presentations\/subject_session_2.pdf, 20160925.
① 學生對所選擇的課程真正地忠誠;
② 注重批判性的廣泛閱讀;
③ 激發學生理智的好奇心;
④ 強調邏輯、分析以及理智的靈活性;
⑤ 鍛煉學生良好的寫作能力;
⑥ 激發學生獨立的學習能力和意願;
⑦ 培養學生對特定課程的定量研究能力。
〖MZ(3〗(三) 跨學科課程〖MZ)〗
劍橋大學對提出申請的學生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學生必須具備相關的學科背景,而且學過的課程要達到一定的要求(A或是同等的水平)。
劍橋大學大多數課程是跨學科的課程。對於不同學習傾向的學生,劍橋大學提供了不同的跨學科課程計劃或建議。例如,針對人文藝術類的學生,劍橋大學提供了英語、文學、曆史、語言和數學的組合;對於學習自然科學的學生,劍橋大學提供了生物、化學、物理和數學的組合,建築學的學生除了學習專業課程之外,還要學習管理以及法律方麵的課程。
〖MZ(3〗(四) 課程特色〖MZ)〗
劍橋大學課程的第一個特點是非常具有挑戰性,並把這種挑戰性作為自己的風格。劍橋大學課程設置的宗旨是:我們要求得多,我們給予得同樣多。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Courses structure[EB\/OL]. http:\/\/www.study.cam.ac.uk\/undergraduate\/courses\/structure.html, 20161005.
劍橋大學課程的第二個特點是靈活性。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可以探索所學專業的寬度,在確定專業興趣之前,可以推遲專業學習。這樣靈活的教學方式保障了學生在充分理解專業之後再進行專業學習,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興趣和意願。
劍橋大學課程的第三個特點是開放性。隨著學生年級的增長,學生選課的範圍可以逐年擴大。學生除了完成必須的論文,還可以選擇適合自己專業的課程。劍橋大學的課程非常具有靈活性和寬領域的專業交叉性,學生選擇的課程不局限於專業之內。此外,學生可以選擇同一專業不同水平的課程。劍橋大學的學生可以靈活改變課程,不僅可以在專業內改變課程,甚至可以在領域之間改變課程,比如從自然科學課程轉到人文課程。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Courses structure[EB\/OL]. http:\/\/www.study.cam.ac.uk\/undergraduate\/courses\/structure.html, 20161005.
但是學生改變學術類課程需要征得學院的同意,以確保學生具有必備的學科背景。
〖MZ(2〗五、教學保障體係和學習支持體係〖MZ)〗
〖MZ(3〗(一) 教學形式〖MZ)〗
劍橋大學致力於鼓勵學生探究課程,為學生提供了非平行的個性化教學。學生不僅僅在講座中獲得知識,同時在管理和監管的過程中可以獲得專家們的私人輔導。在劍橋大學,教學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 講座(Lecture)
講座涵蓋了一個專業的所有基礎課程,是學生研究的起始點。這種課程可以是幾百人的大課。講座的內容通常是學術的研究前沿,學生可以從這些講座中獲得很好的啟發。
2. 研討課(Seminar)
研討課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探討更微觀的研究主題,研討小組通常由20—30人組成。研討課是以講座的課程為基礎的,由講師引導。研討課的特點是互動與討論,學生闡釋自己的觀點。
3. 實踐課(Practicals)
實踐課程是指教授手把手地教授技能和技術,這些技能可以幫助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所學的學科當中。這種課程也被稱作實驗或是實驗室課程。對於一些學科而言,實踐課程是考核的必要內容,並且與學位掛鉤。
4. 論文指導課(Supervisions)
論文指導課的形式是2—3人或是人數很少的小組,這種課程更為私人性,通常由學生所在的學院組織。論文指導課是劍橋大學最具特色的課程,也是劍橋大學的優勢所在。學生認為,論文指導課是劍橋所有教學形式中最具有價值和最有益的課程。
論文指導課由各個研究領域的專家講授,這些專家通常是英國或是世界上某一領域的權威。論文研討課除了幫助學生習得獨立學習的技能,相比講座,還能幫助學生對課程材料進行更深入的探究,獲得對研究領域更深的洞察力,辨別出不清晰的地方,討論自己的研究問題和想法,並且會得到指導教師及時的反饋。
學生在課程的不同部分、不同的指導教師之間輪轉,這樣可以獲得特定領域專家的直接指導。學生通常每周有1—2個小時的指導,不同的學科之間會有差異。
論文指導課的一個特點就是學生在課前需要做大量的準備,包括閱讀、論文、解決一些問題。論文指導課是一門允許學生犯錯和檢驗自己想法的課程,學生課後會獲得指導教師的評價,但是這些評價是非正式的,所以學生可以毫無顧慮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 獨立研究(Independent Research)
在劍橋大學的課程中,論文是學位評估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這是學生進行自己的獨立研究、檢驗理論和推進自己想法最好的方法。通常學生的論文會在畢業之前就發表。
6. 校外參觀學習或實地考察(Field Trips)
劍橋大學的大多數學生有機會可以到校外參觀,學習國外的語言課程或是研究訪問,開闊自己學習的眼界。學院會為提出申請的學生提供基金支持。
7. 國外學習(Study Abroad)
劍橋大學為申請國外學習的學生提供了交換生的項目。交換生的對象通常是進行亞洲和中東研究的學生以及從事現代和中世紀語言研究的學生。工程研究的學生有機會在美國、巴黎、新加坡、慕尼黑學習一年。每年約20名學生可以獲得去歐洲學習的機會(Erasmus Scheme)。
8. 實習(Work Experience)
一些課程需要實習經曆,比如工程學需要一些項目的經驗學習,亞洲和中東研究的學生以及從事現代和中世紀語言研究的學生需要一年國外工作的經驗。
〖MZ(3〗(二) 教學保障和學習支持體係〖MZ)〗
劍橋大學豐富的教學形式的背後是堅實、豐富的教學保障和學習支持體係。劍橋大學的支持體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 學院福利(College Welfare)
學院是整個大學係統的組成部分,學院中有很多照顧學生學業的個人福利。
(1) 研究導師(Director of Studies, DOS)
研究導師是學院的教師,是學院的地位較高者,他們的職責通常是教學、管理或是研究。研究導師主要有3個職責:專業和課程選擇建議;監督學生的成長;幫助解決研究中的困難。
(2) 助教(Tutor)
很多學院在安排研究導師的同時還會安排助教,助教的主要作用是:保護學生的興趣;提供牧師的幫助;提供特定的個人建議。
(3) 學院職員(College Staff)
學院有各種各樣的職員,為學生提供醫學以及個人幫助(也許僅僅是一杯茶或是一段交談)。例如:護士,不同教派和信仰的牧師,以及學院的谘詢人員。
2. 學生支持(Students Supporting Students)
劍橋大學有各種各樣學生經營的組織為學生提供建議。劍橋大學學生會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學生建議中心,中心為所有的學生提供獨立的、非判斷的、值得信賴的建議。中心有一個全職的專業學生顧問以及4位受過訓練的學生顧問。他們通過學生電話或是在學生會辦公室為學生提供沒有偏見的建議。
3. 谘詢(Counseling)
學校的谘詢中心為全校的學生提供免費的值得信任的服務。谘詢中心有專業的谘詢專家,為學生解決私人的或是情緒的問題。此外,谘詢中心的網頁上還提供了大量的自主信息。
4. 監護人(Care Leavers)
劍橋大學為年齡較小的學生(11—18歲)提供了特殊的監護人服務。劍橋大學接受來自英國的處在監護階段的學生(11—18歲),以及處在監護人階段的學生(有孩子的學習者),並為這些學習者提供廣泛的支持和指導。劍橋的這項政策獲得了英國管家質量標準(Buttle UK Quality Mark)的獎勵。
劍橋大學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無微不至的關懷,這種關懷為學生的學習解決了後顧之憂,保障了學生在繁重的課業下,高效地學習。
〖MZ(2〗六、經費投入和內部配置〖MZ)〗
劍橋大學經費收入中的三分之一來自政府撥款,三分之一來自企業的研究合同,10%—15%來自校辦企業,其餘的來自慈善捐款
以及發行債券獲得的收益。劉潔.國外大學資源配置的借鑒意義——以劍橋大學為例[J].管理觀察,2011(2):108109.
〖MZ(3〗(一) 經費來源結構和財政支持力度〖MZ)〗
劍橋大學是全歐洲最富有的大學之一,2011年的捐贈收入是43億英鎊。在這些捐贈當中,有16億英鎊是直接捐贈給大學的,27億是直接捐贈給學院的。劍橋大學的大學和學院有分立的財政體係。
表96劍橋大學曆年收入狀況表(單位:千英鎊)
時間
收入種類2009—2010年2010—2011年2011—2012年2012—2013年
高等教育撥款委員會與受讓人撥款205265203529197265183803
研究經費撥款與合同收入267697283718293441331795
學費110176127343149234182739
授權與投資回報(受限製費用)44603(29199)49120(31431)54383(333975)62131(35800)
其他收入121341128487146438144901
總收入749082792197840761905369
資料來源: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Fact and figures January 2012&2013[EB\/OL]. http:\/\/www.admin.cam.ac.uk\/offices\/planning\/information\/statistics\/facts\/poster2014.pdf, 20161012.
由表96所示,劍橋大學的經費收入主要由5部分構成,高等教育撥款委員會與受讓人撥款以及研究經費撥款與合同收入是收入的主要來源,其中2013年度的高等教育撥款委員會的撥款金額達到183803千英鎊,研究經費撥款達到了331795千英鎊,即政府的投入占劍橋大學經費來源的56.9%。
〖MZ(3〗(二) 經費籌措狀況〖MZ)〗
劍橋大學獲得的政府撥款與劍橋大學的教育質量休戚相關。因為英國實行的是一種評價撥款製度,政府部門和工商業每隔7年會邀請專家和同行對英國的各高校進行一次評估,並且發表教學質量評價報告。這些報告會公開發表,評價的結果將作為撥款的依據。這項評價不僅會影響到資金,而且會影響到招生。
劍橋大學的財政收入除了來自政府的收入之外,大量的收入是來自非政府的收入。非政府財政撥款之外的資金籌措方式是發債和校友募捐,其中最具特色的方式是劍橋大學通過發行債券獲得收入。
自2011年10月,劍橋大學開始發行債券獲得收入,改變了傳統的依靠政府的資金籌集方式。“劍橋大學的債券在2011年10月9日的認購量達到150億英鎊,超額認購40倍,這次債券發放總共價值3.5億英鎊的40年長期債券,由彙豐銀行、摩根士丹利、英國皇家銀行聯合承銷。”
朱禁弢.劍橋大學發債:800年來頭一回[J].中國經濟周刊,2012(6):54.
這一打破傳統的資金籌備方式,打破了英國大學依靠政府撥款的傳統。
除了發行債券之外,劍橋非財政籌措的另一個辦法是校友捐贈。“據有關統計,劍橋大學的總資產已經超過40億英鎊,除了牛津大學有34億英鎊資產,愛丁堡大學有2億英鎊資產外,劍橋幾乎是剩餘英國高校資產總和的兩倍。在2009年劍橋大學800年校慶時,成功籌集了12億英鎊。這一成功的校慶活動變成了歐洲高校難以望其項背的籌款募捐。”
朱禁弢.劍橋大學發債:800年來頭一回[J].中國經濟周刊,2012(6):54.
〖MZ(3〗(三) 經費內部配置狀況〖MZ)〗
1. 劍橋大學經費內部配置狀況
表97劍橋大學經費投入狀況(單元:千英鎊)
時間
種類2011—2012年2012—2013年2013—2014年
學術部門花費251021263625281479
學術服務部門花費387354147943068
支付學院費用416414325644944
研究經費撥付250030282530317584
其他活動461654714252727
管理與中心服務949479652196464
場地費用828828901295412
利息支出***1049013128
總計805421874055944806
資料來源: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Fact and figures January 2013&2014[EB\/OL]. http:\/\/www.admin.cam.ac.uk\/offices\/planning\/information\/statistics\/facts\/poster2015.pdf.
由表97可見,劍橋大學最大的經費支出是撥付學術部門花費和研究經費,占總花費的63.4%(2013—2014年)。其次,劍橋大學在學術服務部門也給予了大量的投資,投資額達4000萬英鎊左右,保證了科研活動的運轉。
劍橋大學2011—2014年的經費花費狀況如表98所示:
表98劍橋大學的經費配置狀況(單位:千英鎊)
時間人員花費運作花費折舊費用利息支出總計
2011—2012年42591432588553622***805421
2012—2013年4532743544615583010490874055
2013—2014年4828733840236478213128944806
資料來源: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Fact and figures January 2013&2014[EB\/OL]. http:\/\/www.admin.cam.ac.uk\/offices\/planning\/information\/statistics\/facts\/poster2015.pdf, 20161022.
2. 劍橋大學的財政配置原則、過程與方法
劍橋大學是一所集中管理的大學和由學院組成的聯邦製大學。劍橋大學的管理機構是由大學和學院的資深成員、大學校長、幹事長、副幹事長以及委員組成的評議院。評議院下的大學理事會負責大學的行政、工作計劃和資源管理的總體工作。“大學理事會包括兩個外部成員,其中一個是審計委員會的主席。教職工大會(General Board of the Faculties)隸屬於評議院,對於學術和教育政策向大學理事會提出建議。按照大學與英國高等教育撥款委員會《備忘錄》的規定,大學副校長(vice chancellor)是學術與管理的最高首長。按照大學《章程》的規定,大學理事會在財務管理方麵有如下責任:監督除大學出版社之外的所有單位的財務情況;每年至少一次向大學彙報上述情況;向評議院推薦服務銀行以供批準;按照英國會計製度的規定,編製和發布大學年度財務數據並對大學財務狀況給出真實公正的描述。大學理事會下設多個專門的委員會,涉及經濟事務的委員會有計劃與資源委員會(the Planning and Resources Committee)、財務委員會(the Financial Committee)、審計委員會、風險控製指導委員會等。”
王守軍.劍橋大學財務管理方麵的幾點啟示和借鑒意義[J].教育財會研究,2008(3):5056.
“計劃與資源委員會是大學理事會與教職工大會的聯合委員會,其職責是製訂和監督大學戰略計劃,準備大學預算。財務委員會的主要責任就是向大學理事會報告大學和各部門及下屬單位的財務收支情況,就大學收支情況做出預測和建議,控製大學的投資,維護和保養學校校園及建築。……財務委員會由大學副校長擔任主任,就資產(包括不動產、資金和證券)管理、大學校區及建築的維護保養向大學理事會提出建議。”
王守軍.劍橋大學財務管理方麵的幾點啟示和借鑒意義[J].教育財會研究,2008(3):5056.
“審計委員會管理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工作,就有關事項直接向理事會報告。審計委員會的責任是審核大學內部會計控製和其他控製製度的效力情況;就外部審計師和內部審計師的任命向大學理事會提出建議;研究內部和外部審計人員提交的報告;監督執行內部審計人員的建議;確保安排令人滿意的工作程序,以提高大學運行的經濟性、有效性和效率性;采取適當的措施,監督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的有效性;每年向大學理事會、副校長和英國高等教育撥款委員會報告工作;接收從國家審計署和英國高等教育撥款委員會發出的報告。”
王守軍.劍橋大學財務管理方麵的幾點啟示和借鑒意義[J].教育財會研究,2008(3):5056.
“大學教務長是審計委員會秘書。審計委員會的成員由大學理事會根據其專業特長和在各單位相應的任職經曆進行任命,其中有5位外部的成員(包括委員會主席)。”
王守軍.劍橋大學財務管理方麵的幾點啟示和借鑒意義[J].教育財會研究,2008(3):5056.
“風險籌劃指導委員會,就大學風險的識別和管理問題向大學理事會負責。劍橋大學設財務處(the financial division),由財務處長(director of finance)負責。各個院係(schools)設財務經理,財務經理幫助各院係處理涉及財務的一些事務。比如:在劍橋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School of Arts and Humanities),院長和財務經理每周都要開會,商量財務方麵的事項。”
由於劍橋大學實行的是學院自治製度,劍橋大學的各個學院也有自己的獨立的財政收入和來源,同時擁有自主的資源配置的權力。“大學和學院各有自己的收支渠道和事權職能,有各自獨立的預算,有各自獨立的財務係統,有各自獨立的銀行賬戶,有各自獨立的財經決策體係。當然,大學和學院之間也存在著轉移支付,即大學要為學院所提供的服務支付一定的費用,有些學院也要向大學上繳經費(類似稅收)。因此,可以這樣描述大學和學院之間的財務關係:大學有大學的收入來源和支出方向,學院有學院的收入來源和支出方向;大學有大學的基金及運作,學院有學院的基金及運作;大學有大學的資產,學院有學院的資產;大學有大學的事權,學院有學院的事權。”
王守軍.劍橋大學財務管理方麵的幾點啟示和借鑒意義[J].教育財會研究,2008(3):5056.
為了保障財務工作的公開、有效、透明,劍橋大學建立了完善的會計製度。
“劍橋大學在從事經濟活動時秉承公共生活標準委員會(the Committee on Standards in Public Life)所確定的7項原則(不自私、誠實、客觀、負責、公開、正直和具有領導力)和大學校長委員會(the Committee of University Chairmen)所批準的一般原則指南。財務部門在編製財務報告時,遵循英國會計標準(United Kingdom accounting standards)和高等教育會計操作規程(Statement of Recommended Practice: Accounting for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簡稱SORP)。劍橋大學按照規定,其會計基礎是權責發生製。但是,在準備報表時,除了權責發生製基礎上的收支表和資產負債表以外,還要編製以現金收付製為基礎的現金流量表。由於平時會計核算的基礎是權責發生製,因此,存在著折舊的處理。”
王守軍.劍橋大學財務管理方麵的幾點啟示和借鑒意義[J].教育財會研究,2008(3):5056.
〖MZ(2〗七、教育質量的監控與管理〖MZ)〗
劍橋大學高質量的學生和高質量的科研來自其嚴格的質量管理和監控製度,這種製度遵循的是“輸入—過程—輸出”的過程管理模式。
〖MZ(3〗(一) 質量監控〖MZ)〗
1. 資源配置階段——高質量的學生和教師
劍橋大學聚集了世界上最好的學生和教師。大學錄取全世界最優秀的學生,選聘最優秀的教師,從初始階段就保證了教育質量。
首先,在學生的申請上嚴格把關。劍橋大學要求學生的成績達到ALevel的水平,此外,學生還要接受麵試。英國劍橋的ALevel水平的要求已經超過我國高等教育各個學科專業的通識教育水平。
劍橋大學的錄取率非常低,2011年的申請成功率不超過30%,其中海外學生的申請成功率隻有12.2%。嚴格的學生選拔製度,保障了生源的質量。
其次,在教師選拔上,劍橋大學的教師選聘製度也非常嚴格,從而保證了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師的聘用由選舉委員會決定,聘任之後還有3年的試用期。如果應聘人員沒有大學教學的經曆,則會延長試用期。此外,劍橋大學對教師的教學提出嚴格的要求,同一門課最多隻能上2次,一般教師在兩三年內將所有的專業課全部輪轉一遍。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建設是教育質量的重要保障。
2. 過程監控——高質量的課程和教學
劍橋大學的課程設置和教學都非常嚴格。課程的設置由係教授組織製定,係主任負責。課程的實施由院係負責,為每一門課程成立一個課程指導小組。該小組由3位以上導師組成,形成一個類似課題組的小組。其中一位為任課教師,在該小組中主要負責製定詳細的教學內容,包括詳細的上課筆記。該小組同時負責製定考試內容、評閱考卷、麵試及課後評估教學情況。
在劍橋,按照規章,所有的教授、高級講師、講師和助教對大學的教學質量都有著法定的責任。在劍橋,即使是最著名的皇家教授和諾貝爾獎獲得者也要給本科生上課。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和嚴格的課程設置保證了教學的質量。
另外,講座、研討課、實踐課、論文指導課等等一係列相互連接而且設計合理嚴謹的課程係統,保證了課程的質量。高質量的教學和課程的設置是劍橋大學教育質量的重要保障。
劍橋大學高質量教育的另一個原因是實行導師製和教育支持體係。在劍橋,導師製已有幾百年曆史,形成了成熟的師生互動模式。導師因材施教,指導學生學習,糾正學生的錯誤,解決學生的困惑和問題,言傳身教,不僅在學術上引導學生,而且在學生的品行上對其進行熏陶。導師的治學精神和為人處世的態度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劍橋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完善的學習支持體係(具體見上文教學保障和支持體係),為學生的學習解決了後顧之憂,解決了學生在學習上的種種困惑和問題。
3. 結果監控——嚴格的考核製度
劍橋大學的考核製度非常嚴格,沒有補考機會,隻有通過各門考試的學生才能被授予學位,教師對學生的考卷設計和成績評定非常嚴格。
以2009年英語係的考試為例,其中模塊4(1830年至現在的文學及背景)的考試中設計了20個開放式問題,要求學生選擇3個做答。其中每個問題都與我們所謂的材料題類似,就材料提問,要求學生通過回答問題,展示他對1910年前後文學狀況的理解。學生回答問題時不許重複使用例證材料,與題旨關係不密切的答案要扣分,字跡不清楚也要扣分。這樣的考題設置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發揮空間,但又不同於學生自擬題目的論文。這類題型通過試卷,對模塊中的知識點進行了有效的組合和搭配,比較全麵地考查了學生的知識框架和批判思維能力。考試評分結束後,學科專業負責人和模塊負責人要對考試進行分析總結,提供的考試報告多達28頁。報告人要詳細彙報參考人數,成績分布,成績的性別差異,考試反映出的學生對各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主考教師的反饋,考試中出現的問題,評分過程中的疑問,情況說明,改進建議等。
〖MZ(3〗(二) 質量管理〖MZ)〗
劍橋大學的質量管理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即內部管理與外部管理。
1. 內部質量管理
內部質量保障由董事會的教育委員會(General Boards Education Committee)指導和評估,教育委員會製定政策和指導框架,各院董事會負責運轉。教育委員會和研究生學習委員會(Board of Graduate Studies)在工作上密切合作,並和學院理事會(Councils of the Schools)保持聯絡。
劍橋大學的民主治理結構包含多個層麵的審議和谘詢。教學要求的重大改變、正式批準需要董事會(General Board)和理事會(Council)處理,然後由攝政院(Regent House)進行評論,提出建議,並給出建議書。如果建議書很有價值, 則攝政院成員對建議書進行正式的投票表決。
圖92劍橋大學質量保障機構設置框架與職能
資料來源: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Educational and Student Policy[EB\/OL]. http:\/\/www.admin.cam.ac.uk\/offices\/education\/structure\/,20150720.
此外,劍橋大學為了保障教育質量,還采取了一項特別的舉措——聘請校外考試員,即其他大學的相關職業領域的學術專家作為考試員,參與學位考試的出題、閱卷、口試、評分以及討論等活動,並針對學校的課程設置、學位授予標準和程序等問題寫出書麵報告,提出意見和建議,並監督校內考試員的教學評價工作。在劍橋大學,所有的學位授予都至少要有一名校外考試員參與並簽字通過。校外考試員在劍橋大學的教學評價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並形成了一種校外考試員製度。
2. 外部質量管理
英國的大學都要受到外部質量評估機構的監督,以保障教育的高質量。外部質量管理對劍橋大學教育質量產生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首先,英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署(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QAA)會對高校教育質量進行評估,出版用於高校管理其學術標準和教學質量的規章製度,為高校維持其學術標準和教學質量提供指導。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署通過建立高等教育評估體係來保障高等教育的質量。
其次,英國高等教育撥款委員會(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for England, HEFCE)是影響劍橋大學教育質量的最重要組織之一。因為英國高等教育撥款委員會是根據大學的質量對大學進行撥款,而劍橋大學有三分之一的經費是來自政府撥款,如果無法保證教育質量就意味著減少或是失去來自政府的資助。
最後,全國大學畢業生調查也是影響劍橋大學教育質量的外部因素。該調查是撥款委員會委托有關機構進行的,每年調查一次。這種調查類似於現在流行的大學生教育經曆滿意度的調查,可以反映大學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並且對大學的招生產生一定的影響。
除了上述的質量管理製度體係之外,在英國,還有一個機構影響到教育質量,即牛津劍橋RSA考試(Oxford Cambridge and RSA Examinations, OCR)。在英國,牛津劍橋RSA考試是處於領導性地位的資格認定機構。這個機構為各個年齡階段的在校生、在職或是兼職的工作人員提供資格證書,訓練學生或工作人員的職業技能和一般技能,使其適應未來的需要,充分發展其潛能。該機構通過內部和外部的雙重測驗對學生的能力進行評估,並通過訓練幫助學生達到國家的職業標準。
〖MZ(2〗八、校企合作和社會服務〖MZ)〗
〖MZ(3〗(一) 校企合作——劍橋科技園與劍橋現象〖MZ)〗
劍橋大學創立了“大學+企業”新型教學模式,將科研成果轉化成市場價值,形成了“劍橋現象”。
20世紀60年代,劍橋大學建立了劍橋科技園,並催生了“劍橋現象”。1968年,以耐威爾·牟特(Nevil Mott)為首的委員會提交了一份牟特報告。“報告指出必須加強教學和科研之間的關係,同時必須大力將研究成果用於工業、醫藥和農業。報告建議在靠近劍橋的地方建立一種以科學為基礎的工業最為合適,因為在劍橋大學附近的地方建立這樣的一個產業群可以集中科學專家、科研設備和圖書情報資料。”王雁,孔寒冰,王沛民.世界一流大學的現代學術職能——英國劍橋大學案例[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2(1):2733.牟特報告使劍橋大學相信,“對劍橋大學性命攸關的劍橋活力部分取決於它與外界的聯係,為使劍橋大學在物理學和其他自然科學研究方麵保持傳統優勢,必須把以科學為基礎的工業吸引到本地區來”王雁,孔寒冰,王沛民.世界一流大學的現代學術職能——英國劍橋大學案例[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2(1):2733.。
在此背景下,“1971年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在劍橋市政府的支持下,創辦了全英第一個高科技園區——劍橋大學科技園,它也是目前為止劍橋大學最成功的科技園之一。劍橋大學科技園的創立吸引了大量的高科技企業來此落戶。到1993年,在劍橋科技園內有統計的企業到達75家,涉及高技術領域的計算機、生物及生命科學、醫藥、材料科學、微生物電子等。這些企業依靠著劍橋大學的技術與資源獲得了很大的發展”
王雁,孔寒冰,王沛民.世界一流大學的現代學術職能——英國劍橋大學案例[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2(1):2733.。
隨著劍橋科技園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高新技術企業被吸引到劍橋科技園內。“1984年的數據顯示,1959年劍橋地區僅有30家高技術企業,1984年增加到322家;1964年到1974年間,平均每月增加一個新公司,而從1974年到1984年,這10年間,平均每月增加1.5個新公司。”
隨後,聖約翰創新中心、HIGH cross科研園、劍橋商業園紛紛成立。到2002年,“劍橋地區有高新企業約1200家,從業人數達27000人,每年的貿易額達到30億—40億英鎊”王雁,孔寒冰,王沛民.世界一流大學的現代學術職能——英國劍橋大學為案例[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2(1):2733.。
在西方,劍橋現象被稱為可以與美國的矽穀現象相媲美的校企合作的典範。
〖MZ(3〗(二) 社會服務〖MZ)〗
1. 科研服務
劍橋大學的社會服務主要體現在劍橋大學承接的科研項目上。劍橋大學利用自己的科研資源與優勢承接了大量的科研項目,這些項目不僅來自英國本土,還來自海外;不僅有政府機構,還有工商企業以及大量的社會慈善機構。這些社會工商業機構中有英國石油、諾基亞、微軟、東芝等世界著名企業。
一方麵,劍橋大學用自己的資源和科研技術為企業、政府和社會帶來了巨大的間接或是直接成果;另一方麵,劍橋大學也從這些科研合同項目中獲得了大量的科研經費,而且為劍橋的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實習和學習的機會。
表99劍橋大學承接科研收入(單位:千英鎊)
時間
項目來源
2013—2014年2012—2013年
研究委員會105269105919
英國本土慈善機構8741984403
英國政府機構73529073
英國工商業1519416305
英國健康醫療機構1496211331
歐盟委員會3311029111
海外機構2960526418
其他來源5301158
總數293441283718
資料來源: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Fact and Figures 2015[EB\/OL]. http:\/\/www.admin.cam.ac.uk\/offices\/planning\/information\/statistics\/facts\/poster2015.pdf, 20161121.
2. 社區服務
劍橋大學在劍橋城已經有800餘年的曆史,已經成為這個城市完整的一部分。劍橋大學不僅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還為當地的居民提供了大量的服務。在劍橋,每年有超過37萬名的學生和工作人員參與到誌願者等活動當中,超過100萬人從這些社區活動中受益。劍橋大學的學生和工作人員,每年能為慈善機構捐贈大約100萬英鎊。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Cambridge & the community[EB\/OL]. www.cam.ac.uk\/community, 20161129.劍橋大學的公共設施為當地的居民帶來了大量的生活資源。劍橋有世界頂級的博物館和藝術收藏品;劍橋大學的藥學花園每年有15萬名參觀者;劍橋大學為當地的居民提供了繼續學習的機會。此外,劍橋大學還與當地的商業機構合作,促進了社區的發展。
〖MZ(2〗九、科研組織模式、科技研發和科研成果〖MZ)〗
劍橋大學致力於在學術和科研上做出卓越成就,並且劍橋的宗旨是確保劍橋的研究成就能夠對人類的福祉做出貢獻。劍橋大學為學術和科研創造了一個支持性和創造性的環境。劍橋的學術目標是成為各個研究領域的領導者,並且在學術和工業領域之間建立策略性的關係,促進科研的發展。
〖MZ(3〗(一) 科研組織模式〖MZ)〗
劍橋大學的學術研究是由6個學院組成的劍橋網絡組成的,這就意味著劍橋大學的研究不僅僅是基礎學科上的突破,同時致力於為全球的創新、科研成果的應用轉化以及政策的規劃做出貢獻。
圖93劍橋大學的科研組織形式
劍橋大學的6個學會(schools)下設一係列的研究機構(139個),在劍橋已有的研究基礎上形成了一個戰略研究和創新網絡,在這個研究網絡中形成了眾多的多學科的研究隊伍。
劍橋大學的戰略研究和創新網絡把學院和學科之間的專家凝聚到一起,致力於4個關鍵目標:應對大規模的跨學科研究的挑戰;增強劍橋大學對國家和國際研究、政策製定、資金運作的影響力;增強內部的跨學科研究合作;為大規模的資金應用、人員招募以及國家研究合作提供平台。戰略研究和創新網絡儼然成為一個研究社區,人員、資金以及技術和設備在這個社區中共享和運用,大大提高了研究和資源運用的效率。
〖MZ(3〗(二) 科技研發〖MZ)〗
由6個學會(schools)和139個科研機構組成的戰略研究和創新網絡是劍橋大學當前的科研組織形式。這種組織形式在中長期的研究中創造了一種跨學院的視野,並且為劍橋製訂了發展研究能力和研究關係的計劃。劍橋大學當前的研究主要有以下2個大方麵:
(1) 戰略研究創新
劍橋大學當前的戰略研究創新包括:
① 癌症:通過學科間的對接,把劍橋大學的研究者與當地的研究機構、醫院的研究者凝聚到一起,致力於當前的癌症研究。
② 環境保護:劍橋大學正致力於通過合作研究、教育、政策與實踐,促進大學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機構建立合作關係,在此基礎上理解和保護生物多樣性。
③ 能源:劍橋大學打破正式的院係和學科的界限,把技術、物力、人文和社會科學、商業和管理科學聯合起來,應對解決當前能源問題的技術和智慧挑戰。
④ 全球食品安全:通過食品質量領域的技術和科學創新,對危及食品安全的行為,提出政策方麵的建議。
除了上述的聯合跨學科、跨院係的研究之外,戰略研究創新還包括傳染病研究、語言科學研究、神經學研究、幹細胞研究。這些研究都是當前社會最關心和急迫的領域。
(2) 戰略研究網絡
戰略研究網絡致力於促進和聯係學院、學術社區間的活動,當前的戰略研究網絡包括:
① 電子人文學科:
劍橋大學為促進學院間的發展,利用其共享的財富來研究電子人文學科,擴展IT基礎設施,為電子人文學科研究和研究工具提供培訓。
② 免疫學科:
劍橋大學凝聚了大學內外的免疫科學家,這些科學家的研究範圍從基本的分子機製到免疫科學的臨床、工業和全球應用。
③ 新陳代謝失調研究:
劍橋大學建立的一個跨學科的研究社區,該研究社區致力於科學、健康和新陳代謝失調研究,並且通過不同學科的合作,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劍橋的影響力。當前的研究包括納米研究、心理測驗學、感應器探究。
〖MZ(3〗(三) 科研成果〖MZ)〗
劍橋大學是世界科研史上少有的星光閃爍的大學。在劍橋大學裏,哈維發現了人類血液循環的奧秘、培根提出了“知識就是力量”、牛頓建立了經典力學理論、達爾文創立了進化論、湯姆生發現電子、查德威克發現了中子、克裏克和沃森發現了DNA密碼,還有卡文迪什實驗室、盧瑟福原子模型、麥克斯韋爾方程式、霍金的黑洞理論等等。劍橋大學物理學專家斯蒂芬·霍金獲得了特殊基礎物理學獎,並獲得了300萬美元的獎勵。2012年,劍橋大學的凱瑟琳·休斯獲得了皇家病理學院的金質獎章。
劍橋大學是世界上諾貝爾獎獲得者最多的學校,從1904年至2012年有89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曾在劍橋大學學習和任教。這89個諾貝爾獎包括29個物理學獎、26個生理學或醫學獎、21個化學獎、2個文學獎和2個和平獎。劍橋大學的科技成果可謂數不勝數,從諾貝爾獎獲得情況就可以看出劍橋大學在物理學和生理學或醫學上的成就一直處在世界前列。
第十章牛津大學
〖MZ(1〗第十章牛津大學〖MZ)〗
英國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位於牛津市,是英語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學,也是世界上現存第二古老的大學。牛津大學是英國研究型大學羅素大學集團(Russell Group Universities)、歐洲頂尖大學科英布拉集團(The Coimbra Group,CG)、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League of European Research Universities,LERU)以及Europaeum中的核心成員。百度百科.牛津大學[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THy2bhfzUOAHPzzKJEFQqtOOAB rp3aLph9CiQFWt5S32ylvRL70cPwZE8xRkzUi7YpYTlotPr8Zvq7NM9Y72K,20150722.
牛津大學現有38個學院和6個永久私人學堂(permanent private halls)。38個學院在管理和經濟上是獨立的,與大學是一種聯邦製的關係;6個學堂為各宗教教派所辦,至今還保留著它們的宗教特許狀(religious character)。大學主要負責各個專業的設置及由哪些學院來教授這些專業;組織講座、研討會和實驗室工作;通過圖書館、實驗室、博物館、計算機設施等為學校的教學工作提供廣泛的資源;提供行政服務和學生服務的中央管理,例如谘詢服務和生涯服務等;錄取和監督研究生及相關考核工作;製定和評估各類考試及授予學位。而學院負責本科生的選拔和錄取工作,並在大學錄取的研究生中進行選擇;為各自學院的學生提供食宿、公共休息區域、圖書館、體育娛樂設施和輔導;還有為本科生提供導師教學工作。University of Oxford. Organization [EB\/OL]. http:\/\/www.ox.ac.uk\/about\/organisation, 20160922.有些學院隻接受研究生,這些通常都是近一個世紀建立的新學院,例如沃弗森學院(Wolfson College)、格林·坦普頓學院(Green Templeton College)和李納克爾學院(Linacre College)等。而有一個學院根本就不招收學生,那就是萬靈學院(All Souls College),該學院隻有院士。
牛津大學在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2016—2017年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第一。University of Oxford. 20162017 Caltech Overview [EB\/OL]. http:\/\/viewer.zmags.com\/publication\/f8e1b17d#\/f8e1b17d\/8, 20170720.該校在心理學、生物學、法律、工程學、社會科學、經濟、哲學、曆史、音樂、化學、生物化學、文學、法語、德語、丹麥語、數學、物理、地球科學上均是行內之翹楚。百度百科. 牛津大學[EB\/OL].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xzugB7nrJkJGzt_Qjtd5ek3L5j5TiXnBe R8fqjZgiMcVxgJ7db9QTbqPihd8GoPhOVuS2vCnpE6NAV9jYH2DV, 20160922.
〖MZ(2〗一、辦學理念與人才培養目標〖MZ)〗
〖MZ(3〗(一) 辦學使命和願景〖MZ)〗
牛津大學的校訓是Dominus Illuminatio Mea(拉丁文),意思是“耶和華是我的亮光”(The Lord is my light),出自《聖經》中的詩篇第27篇。學校致力於在教學和科研方麵實現並保持卓越,並通過牛津大學的科研成果富足國際社會。University of Oxford. Welcome to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EB\/OL]. http:\/\/www.ox.ac.uk\/welcome.html, 20160923. 牛津大學公布的《牛津大學戰略計劃2013—2018》(University of Oxford Strategic Plan 2013—2018)提出牛津大學的願景是:
(1) 牛津大學的目標是在教育和研究兩方麵引領世界。牛津大學希望自己在達成目標的道路上同時造福國家和全球。在該計劃期間,學校將在其獨立學術和學術自由傳統上孕育出以創新為主的文化。
(2) 牛津大學獨特的組織結構和曆史淵源是學校發展的力量源泉。各個學院既能為每一位學者提供支持性的環境,同時又形成了自己獨特且持久的學術社區特色。每個學院為學者提供的學術認同、個人感知是伴隨學者終身的。
(3) 從2013年到2018年,該計劃給學校提出了高標準,希望實現7個願望:一是使學校有能力生成知識並與全國、歐洲和全球分享,致力於為公共決策製定和經濟發展做出貢獻;二是與其他機構和組織高效合作,通過合作關係實現卓越的教學和研究;三是加強學校組織結構,促進學校部門、學院和學校整體的合作;四是幫助有經濟原因或其他障礙的學生申請牛津大學,即使有經濟困難的學生也能獲得成功;五是學校通過對每位學生的個人教育做出承諾,保證一種經驗和教育的品質,使學生能在今後的生活和事業中應用在學校習得的價值、技能和思維,與學校形成終身的聯係;六是為牛津郡和牛津這座城市的文化生活、社會生活和經濟生活的發展做出有效的貢獻;七是招聘並留住最好的學術人員,保證非代表性(underrepresented)群體在招聘、個人發展和職業晉升等各個方麵的公平。
(4) 在麵對學校的首要工作、承諾和目標時,學校會利用相應的基準和指標來監督計劃進程。通過這些,學校將精力集中在戰略計劃上,以保證能滿足學校的學術需求,回應外界,做出適當改進。
(5) 年度規劃和預算過程會為戰略計劃在分支和服務層麵上的可操作性提供框架。University of Oxford. University of Oxford Strategic Plan 201318[EB\/OL]. http:\/\/www.ox.ac.uk\/sites\/files\/oxford\/field\/field_document\/Strategic%20Plan%20201318.pdf, 20160923.
〖MZ(3〗(二) 辦學特色〖MZ)〗
牛津大學在漫長的發展曆程中形成了其獨有的辦學特色,學院製和導師製是牛津大學辦學中最為核心的特色,此外還有嚴格的考核製度和繼續教育。
1. 學院製
牛津大學目前有38個學院,每個學院不是按照學科知識來劃分的,而是學校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根據學生所在的處所而逐漸形成的。每一所學院都由學院的負責人(head of house)和一個管理團體(a governing body comprising of a number of fellows)來管理,管理團體中的大多數成員在學校都還有職位。University of Oxford. Governance: Colleges[EB\/OL]. http:\/\/www.ox.ac.uk\/about\/organisation\/governance, 20160923.每個學院都有自己的宿舍、食堂、公共休息區域、體育娛樂設施,還有自己的小型圖書館。學院製為學生和教師們提供一個既屬於大的世界學術型知名機構所帶來的優勢,同時也為其提供一個屬於小且跨學科的學術社區所帶來的優勢。學院製將跨學科、跨年級、跨文化和跨國家的學術人士及學生聚到一起,以緊密的跨文化方式激發出傑出的研究成果,使牛津大學在許多領域都是領導者。University of Oxford. Organization[EB\/OL]. http:\/\/www.ox.ac.uk\/about\/organisation, 20160928.
2. 導師製
實行導師製是為了達到課堂教學和個別教學的良好結合,但是教學並不是由學院來承擔,目前牛津大學的教學和科研活動,尤其是科研活動主要由學部來組織,學部不是大學內的自治組織,而是跨學院的組織,學部的教師來自各個學院,他們教授的學生未必都是其所在學院的學生,但是各學部的教師和學生,首先必須是牛津大學內某一學院的一員。牛津大學將學校的學術部門、係所和科研中心劃歸到4個分部(divisions),分別是人文(Humanities),數學、物理和生命科學學部(Mathematical, Physical and Life Sciences),醫學科學(Medical Sciences),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s)。University of Oxford. Divisions[EB\/OL]. http:\/\/www.ox.ac.uk\/research\/divisions, 20160928.
牛津大學的導師通常帶1—2名學生,每周都與學生見麵,一般是2個小時,實行一對一、麵對麵的輔導,與學生共同製訂一個適合學生發展的學習計劃。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導師會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結合學習進度為學生提供閱讀書目並布置論文等課後作業,會與學生共同探討學術問題,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等。
3. 嚴格的考核製度
首先是學年考試,牛津大學對學生的考核標準十分嚴格,學年考試隻有一次,但是考試的內容是將學生一學年所學的全部知識融合在一張試卷中,對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第一年的學年考試直接影響到學生是否能夠進行下一階段的學習及專攻的方向。其次是采用公開答辯的考核方式,通過口頭答辯來檢驗學生是否真的理解自己所學及臨場反應能力,畢業時的筆試和口頭答辯會決定學生是否有資格獲得學位。考核與學生生活方麵也密切相關,學生的學習成績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在學期間穿什麼款式的學袍及其他待遇,是學生在學期間的一種身份象征。
4. 繼續教育
牛津大學是英國最大的提供繼續教育的機構之一,每年約有20000人來校接受繼續教育。University of Oxford. Oxford at a glance[EB\/OL]. http:\/\/www.ox.ac.uk\/about\/factsandfigures\/fullversionfactsandfigures, 20160928.牛津大學的繼續教育部門每年為非全日製學生提供超過1000門課程,包括本科和研究生學位課程、在線短期課程,每周課堂、每日和工作日活動、繼續專業發展和暑期學校。University of Oxford. Continuing education[EB\/OL].http:\/\/www.ox.ac.uk\/admissions\/continuingeducation,20160928.這些課程為想要接受繼續教育的人提供了機會,同時利用數字技術將牛津大學豐富的教育資源與社會共享。
〖MZ(2〗二、人才資源開發與師資隊伍建設〖MZ)〗
〖MZ(3〗(一) 師資隊伍現狀〖MZ)〗
目前牛津大學每年都會代表學校的人事委員會(Personnel Committee)提供學校的教職工數據(staffing figures)。值得注意的是,牛津大學從2007年開始在報告中采用員工分類製度(staff classification system)來對員工數據進行有係統的分類統計。University of Oxford. Staffing figures[EB\/OL]. http:\/\/www.admin.ox.ac.uk\/personnel\/figures\/, 20160928.員工分類製度從2002年開始引進使用,采用這種方法一方麵是為了符合高等教育統計局(Higher Education Statistics Agency, HESA)的要求,另一方麵是為滿足學校內部對員工信息管理的需要。該辦法主要是依據教師的工作性質(例如是屬於信息部門還是財務部門等)和等級(例如是教授還是助理教授等)來進行分類,在《牛津大學員工分類》(University of Oxford Staff Classification)中有詳細說明。University of Oxford. Staff classification[EB\/OL]. http:\/\/www.admin.ox.ac.uk\/personnel\/recruit\/recruitproc\/planapprove\/staffclass\/, 20160928.
截止到2014年7月31日,牛津大學全體教職員工人數為12510人,全職教師人數約為11423人。University of Oxford. Staffing Figures 2013\/14[EB\/OL]. http:\/\/www.admin.ox.ac.uk\/personnel\/figures\/, 20160929.根據牛津大學《年度教職員工數據2013\/14報告年》(Annual Staffing Figures 2013\/14 Reporting Year)中提供的信息,將牛津大學2014年的師資情況按照工作性質、年齡和性別分別整理成表101、102。表101中的級別組(Grade Group)分為兩類,分別是學術相關類員工(Academicrelated Staff)和支援類員工(Support Staff),在員工分類碼中,級別6級及以上的為學術相關類,級別1—5級的為支援類,在表中分別用大寫英語字母A代表學術相關類員工,S代表支援類員工。
表1012014年師資情況統計University of Oxford. Annual Staffing Figures 2013\/14 reporting year[EB\/OL]. http:\/\/www.admin.ox.ac.uk\/media\/global\/wwwadminoxacuk\/localsites\/personnel\/documents\/factsandfigures\/staffingfigures2014\/Data_for_2014_booklet.pdf, 20160929.(按照教職員工類別)(單位:人)
教職員工類別(員工類別按照員工分類碼來劃分)級別組總人數全職兼職(%)
學術型(Academic)17991747.62.9
研究型(Research)45364212.97.1
教學和研究支援(Teaching & Research Support)A\/S464\/26406.6\/21.912.4
行政專技和文書(Administrative Professional & Clerical)A\/S1510\/12411389.8\/1054.411.1
(續表)
教職員工類別(員工類別按照員工分類碼來劃分)級別組總人數全職兼職(%)
財務—專技和支援(FinanceProfessional & Support)A\/S204\/216198.5\/195.96.2
信息技術—專技和支援(ComputingProfessional & Support)A\/S592\/62566.6\/57.04.6
圖書館—專技和支援(LibraryProfessional & Support)A\/S176\/364147.8\/226.030.7
博物館—專技和支援(MuseumProfessional & Support)A\/S53\/7745.9\/58.120
技術和工藝(Technical & Crafts)A\/S174\/453162.7\/433.24.9
助理性質(Ancillary)A\/S42\/52140.7\/457.211.5
共計1251011422.8
表1022014年師資情況統計University of Oxford. Annual Staffing Figures 2013\/14 reporting year[EB\/OL]. http:\/\/www.admin.ox.ac.uk\/media\/global\/wwwadminoxacuk\/localsites\/personnel\/documents\/factsandfigures\/staffingfigures2014\/Data_for_2014_booklet.pdf, 20150724.(按照年齡和性別)(單位:人)
教職工團體
(人數)30歲以下30—39歲40—49歲50—59歲60—64歲65歲+
學術型1542856250619197
研究型768228684345011772
教學和研究支持761601081013510
行政事務36587671358115363
財務53138103971910
信息技術64225221115227
圖書館811381291275312
博物館2236421794
技術和工藝1271161491655713
助理性質1071171241286126
性別
男717224114391174402215
女96122791555111331599
共計1678452029942287717314
從表102中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牛津大學從事學術型研究的教師年齡多集中在30—59歲,青年教師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從事研究型工作的教師年齡集中在30歲以下和30—59歲的年齡層,而30歲以下的人數為768人,30—39歲的則高達2286人,可以看出牛津大學在科研領域的發展潛力;而從事教學和研究支持方麵的教師年齡分布較為均勻。從總體上而言,牛津大學教師的年齡分布是均衡的,同時青年教師也在不斷地成長中,中青年教師是學校發展的主力軍。男女教師人數在30—59歲的年齡層分布上也較為均衡。
〖MZ(3〗(二) 高層次人才引進的政策〖MZ)〗
牛津大學在其《牛津大學戰略計劃2013—2018》(以下簡稱《戰略計劃2013—2018》)中著重提出了引進高層次人才的核心戰略。計劃提出要從全世界引進並留住高層次人才(to recruit and retain high calibre staff from across the world)。高水平的教學和科研需要傑出人才,而牛津大學在推動全球人才流動上發揮著重要作用。牛津大學在高層次人才引進上的政策是:① 結合現有申請庫的大小和組成部分合理引進,人才引進麵向全球和高校內外;② 設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薪資水準,對享有國際聲譽的人才或一些領域的緊缺人才放寬標準;③ 對優秀和做出貢獻的教師采用經常性的集合式田野訓練(gathered field exercises)進行獎勵以確保公平;④ 為聯合任命的人才的生涯發展可能性來複核學院和部門間的職責平衡性,複核對學術頭銜的使用和等級區分認同所采用的方法;⑤ 複核學部人員比例,與學院合作促進研究性人員的融合;⑥ 提升服務,保障引進人才順利在牛津大學過渡。學校在移民事務上對個人、院係和部門予以支持,還會提供重新安置信息及對家屬的幫助。University of Oxford. University of Oxford Strategic Plan 201318[EB\/OL]. http:\/\/www.ox.ac.uk\/sites\/files\/oxford\/field\/field_document\/Strategic%20Plan%20201318.pdf, 2014(11), 20160930.
〖MZ(3〗(三) 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政策與製度〖MZ)〗
為了促進高層次人才的持續發展,牛津大學在《戰略計劃2013—2018》中提出自己有義務確保機會的公平性,同時文化的廣度和多樣化的教師隊伍所帶來的經驗將會幫助學校保持並繼續發展其國際化視野,因此牛津大學會通過人才引進和職業發展兩方麵,有針對性地促進學校人才配備多樣性的發展。牛津大學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政策與製度是:① 在學校所有活動中根植平等和多樣性的意識。② 成立一個“平等和多樣性小組”(Equality and Diversity Panel),負責完善相應政策,並監督相應政策的製定和戰略的進展情況,促進機會的平等,保障教師和學生在學校獲得更好的發展。③ 確保所有與科學學科交叉的部門堅持《雅典娜天鵝憲章》(Athena SWAN Charter,該憲章自2005年製定,是為了鼓勵並承諾促進就職於高等教育和研究中的女性在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和醫藥方麵的發展University of Oxford. Athena SWAN Charter[EB\/OL]. http:\/\/www.ecu.ac.uk\/equalitycharters\/athenaswan\/, 20160930.),幫助並激勵女性更好地發展她們的職業,為大學生活的各個方麵做出更大的貢獻。《雅典娜天鵝憲章》中好的方法原則也會應用到人文和社會科學中,使學校和個人能最大限度地受益。④ 通過目標課程和監督項目對非代表性群體的個人發展和職業發展提供支持。University of Oxford. University of Oxford Strategic Plan 201318[EB\/OL]. http:\/\/www.ox.ac.uk\/sites\/files\/oxford\/field\/field_document\/Strategic%20Plan%20201318.pdf, 2014(12),20160930.
〖MZ(3〗(四) 人才資源共有機製〖MZ)〗
牛津大學積極采用多種方式與各國、各地區的高校、研究機構、企業等進行人才資源合作與交流,主要包括科研合作、合作辦學、網絡係統和開放課堂。
1. 科研合作
學校鼓勵教師參與各類科研合作,同時在必要時給予支持。許多合作都是跨學科或多學科的,合作範圍從校內延伸到校外,從國內擴展到國際。牛津大學與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都有著諸多的科研合作項目,科研人員共同合作,致力於解決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2013年5月成立的牛津大學人文科研中心(the Oxford Research Centre in the Humanities, TORCH)就致力於促進人文學者與校內外的科研人員進行合作,目前中心已經讚助了9個新的研究網絡,陸續開展了人文、環境方麵的研究項目。University of Oxford. TORCHsupporting the Humanities[EB\/OL]. http:\/\/www.ox.ac.uk\/research\/innovationandpartnership\/newsandevents\/20150528torch%E2%80%93supportinghumanities, 20161011.學校還專門成立了知識交流和影響力小組(Knowledge Exchange & Impact Team),該小組與科研人員、當地的商業發展夥伴、其他科研服務部門等合作,共同促進各項活動的展開,實現人才資源共享。University of Oxford. Collaborate on a research project[EB\/OL]. http:\/\/www.ox.ac.uk\/research\/innovationandpartnership\/partnerships\/collaborateresearchproject, 20161011.
2. 合作辦學
牛津大學與德國、美國、巴西等國家和地區均有合作辦學項目,通過2年的專業學習項目或是半年到一年的短期交換項目,可以讓學生們到其感興趣的國家進行學習,充分體驗不同的教育特色、文化特色,通過合作辦學實現師資共享。
3. 網絡係統
牛津大學建立了可以便捷地獲得和分享知識、便捷地參與到技術發展和使用中的知識傳遞網絡係統(Knowledge Transfer Networks),此外還有牛津德國網絡、牛津生涯網絡、牛津能源社會網絡、牛津商業校友會網絡和牛津商業網絡、牛津大學氣候研究網絡、牛津環境網絡、牛津大學水安全網絡、牛津生物倫理網絡、牛津創新社會網絡等。通過各類人才資源網絡的建立,各個領域的專家聚合到一起,共同分享經驗,促進不同學科、不同領域間的交流合作。University of Oxford. Join a network[EB\/OL].
http:\/\/www.ox.ac.uk\/research\/innovationandpartnership\/partnerships\/joinnetwork, 20161011.
4. 開放課堂
牛津大學舉辦的一些學術講座、研討會、論壇、網絡公開課等是麵向所有人員開放的,公眾隻要感興趣均可參與其中,與牛津大學及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優秀學者進行互動交流。
〖MZ(3〗(五) 教師績效多維考核方法〖MZ)〗
工作評價是一個用來評量教師工作的係統過程,它將工作的相對多少分解為可以分析的因素。評價結果支撐教師評級結構的設計和操作,同時也確保教師的工作價值和其獲得的薪水是等值的。牛津大學目前采用的是高等教育角色分析工作評價方案(Higher Education Role Analysis job evaluation scheme, HERA),University of Oxford. Job evaluation[EB\/OL]. http:\/\/www.admin.ox.ac.uk\/personnel\/reward\/jobeval\/, 20161011.是專門用於高等教育部門的績效考核方法,並在牛津大學得到廣泛應用。2003年牛津大學的學校行政部門代表和教師職工代表組成了聯合工作小組對該方法進行試用,並推薦學校使用HERA來支持學校新的薪金和等級評價結構。
通過采用HERA,工作被分為14個可以測量的項目,這14個項目分別是:
(1) 溝通(Communication)。這裏的溝通涵蓋了寫作、電子和視覺上、口語上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能力。溝通要求其能夠清晰準確地傳達基本信息,以最合適的方式傳達信息,還有解釋複雜或是精細的專業信息。
(2) 團隊合作與動機(Teamwork and Motivation)。包括內部合作和外部合作中所體現出的團隊合作能力和團隊領導能力。這需要個人有著為團隊做貢獻的動機,激勵他人,同時為團隊工作提供領導力和方向。
(3) 聯絡和網絡(Liaison and Networking)。這個體現在內部和外部機構與他人的聯結及建立有用的關係網絡,包含了快速向同事傳遞信息、信息的互換、通過與他人聯係促進發展及建立外部聲譽等。
(4) 提供服務(Service Delivery)。需要教師向學生、訪客、其他教職員工和機構的其他人提供高標準幫助和協助。這個包含了回複他人的谘詢需求,主動向他人和機構提供幫助和滿足服務要求的其他標準。
(5) 做決定的過程和結果(Decision Making Processes and Outcomes)。它包含了所做的決定對內外部的影響,對自己的影響或者是對團隊、院係的影響,以及對內外部造成的長期影響。
(6) 計劃和組織資源(Planning and Organizing Resources)。涵蓋了組織、抓重點,以及對時間、資源的安排,符合人、物和財力的限度。其中主要有如何安排個人工作、安排團隊其他成員工作,執行計劃並安排未來的工作。
(7) 問題解決和啟發力(Initiative and Problem Solving)。確認並進行選擇,麵對問題時選擇合適方法解決問題。這個包含了從多個選項中進行具有啟發性的選擇,在問題解決方案不明顯的情況下解決問題,處理複雜問題,嚐試解決可能會引起爭論的問題。
(8) 分析和研究(Analysis and Research)。指出教師應該對問題進行調查,分析信息並進行研究。這個包含了依照標準程序進行數據收集和分析,確認並設計出合適的研究方法,從不同的資源中處理和分析數據,並為研究設計和建立新的方法和模型,為研究建立新的情境。
(9) 感官和身體素質(Sensory and Physical Demands)。符合任務完成所需要的感官和身體素質。這個包含了體力上的努力、合作、靈敏,運用感官收集的證據衡量下一步行動,應用精密儀器和感官信息,還有進行緊密操作時需要的靈活能力。
(10) 工作環境(Work Environment)。指的是個人在受到工作環境的影響下做出反應的能力,以及安全控製環境的能力。例如溫度、噪音、氣味、辦公地理位置和室外環境。
(11) 精神關懷和扶持(Pastoral Care and Welfare)。指的是教師應該具備為所在機構的其他教師和學生提供精神上的援助和支持。包含了對他人需求的感知,給予支持性的建議和指導,在特殊議題上給予谘詢。
(12) 團隊發展(Team Development)。指的是在工作團隊中他人在知識和技能上的發展。包含了新同事的引入、對所管理的個人進行評價和指導,盡職盡責,在工作的個別領域給予同事和上級的建議和幫助。
(13) 教學支持(Teaching and Learning Support)。對於不是自己院係的學生也要給予同樣的技術和知識上的指導。這包含了給予學生初次使用個別服務或是在個別工作領域內的幫助,進行標準訓練,以及對學生的教學和評價。
(14) 知識和經驗(Knowledge and Experience)。指的是角色所需要的知識,不管是怎樣的要求,無論是技術上的還是職業上的,或者是專業上的,都要滿足。這個需要教師能夠用豐富的經驗來處理基本的、每天的事項,為他人提供無論深度和廣度上的有經驗的榜樣,同時也要在專業領域或學科上起到帶頭作用。University of Oxford. HERAHigher Education Role Analysis[EB\/OL]. http:\/\/www.admin.ox.ac.uk\/media\/global\/wwwadminoxacuk\/localsites\/personnel\/documents\/reward\/grading\/elements.pdf, 20161014.
〖MZ(2〗三、國際化狀況〖MZ)〗
國際化對於牛津大學來說並不陌生,牛津大學在1190年就迎來了學校的第一名國際學生——來自荷蘭弗裏斯蘭省的艾莫(Emo of Friesland)。近幾年來,牛津大學的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目前學校有超過1\/3的學生和超過40%的教師來自其他國家;牛津大學的研究範圍也十分廣泛,從研究宇宙到研究全球化的變遷等等;與世界各地合作建立許多實驗室;學校的熱帶醫學實驗室(Tropical Medicine Laboratories)可能是所有大學裏國際化程度最高的了,實驗室裏有1500名亞洲和非洲的員工,通過這些員工來幫助增進對熱帶傳染疾病的研究;牛津大學出版社是世界上最大的出版社,在50個國家都有分支機構;國際校友達60000人之多,遍布於地球上的任意角落;學生們可以接觸國際化的經驗,包括國際實習、海外留學課程,還有學院積極支持的海外獨立研究。
〖MZ(3〗(一) 師生國際化〖MZ)〗
牛津大學幾乎與世界上的每一個國家都有聯係:牛津的學生來自150個國家和地區,教職員工來自98個國家和地區。截止到2014年7月31日,牛津大學全校教職員工人數為12510人,其中來自英國本土的職工人數在全部職工中所占比例為65.3%,來自歐盟的人數占比為16.7%,來自其他國家的人數占比為13.9%,還有一些尚無法確定的占比為4.2%。在其他國家(13.9%)這項比例中,排名前五的國家按照人數比例結果進行排名,分別是:美國為22.2%,中國為11.4%,澳大利亞為10.4%,印度為9.3%,加拿大為7.2%。University of Oxford. Headcount by nationality[EB\/OL]. http:\/\/www.admin.ox.ac.uk\/media\/global\/wwwadminoxacuk\/localsites\/personnel\/documents\/fact and figures\/staffingfigures2014\/Data_for_2014_booklet.pdf, 20161014.根據牛津大學2015年7月官方網站上提供的數據,來自世界188個國家和地區的教師人數共6199人,其中英國本土教師有3542人,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教師人數為2657人;學生總人數為24615人,來自英國本土的為13489人,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學生人數為11126人;校友人數223607人,除了英國本土的158597名校友,其他65010名校友均來自海外;校友會共200個,英國本土有41個校友會,159個校友會遍布於其他國家和地區。
〖MZ(3〗(二) 辦學國際化〖MZ)〗
牛津大學與歐洲、亞洲、北美洲、南美洲等地的高校、科研機構均有合作辦學項目,主要有:
(1) 與新加坡的合作。從2009年起,牛津大學和新加坡政府科技和研究機構(Singaporean Government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ASTAR)合作開展博士生學習項目,新加坡的優秀博士生可以到牛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這個項目的研究生可以在牛津大學和ASTAR研究所分別學習2年,從2009年10月起已經有3名學生參與該項目。University of Oxford. SingaporeCollaborationA*STAROxford Partnership[EB\/OL]. http:\/\/www.ox.ac.uk\/about\/internationaloxford\/oxfordsgloballinks\/asiasoutheast\/singapore, 20161015.此外,牛津大學為想了解新加坡的學生提供了暑期實習項目,該項目由牛津大學實習計劃(the Oxford University Internship Programme)提供,目前進行合作的學校和機構有唐林信托學校(Tanglin Trust School)、華中機構(Hwa Chong Institution)和A*STAR機構。University of Oxford. The Study of SingaporeThe Oxford University Internship Programme [EB\/OL]. http:\/\/www.ox.ac.uk\/about\/internationaloxford\/oxfordsgloballinks\/asiasoutheast\/singapore, 20161015.
(2) 與德國的合作。在牛津大學學習與德國相關課程的學生有很多機會可以到德國學習,例如學習現代語言、生物化學和法律的學生都可以去德國學習;此外,伊拉斯謨和德國學術交換服務處(German Academic Exchange Service)也會組織不少學生交換項目。另外,未能參加交換項目的學生也可以通過在德國企業進行實習的方式到德國學習和訓練。University of Oxford. The study of GermanyStudy Abroad in Germany & International Internships[EB\/OL]. http:\/\/www.ox.ac.uk\/about\/internationaloxford\/oxfordsgloballinks\/europe\/germany, 20161015.
(3) 與美國的合作。牛津大學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進行的交換生項目開始於2002年,之前僅限本科生參加,目前某些專門的研究領域也開始進行研究生交換,還有一些是特別針對教職員工和部門間的交換項目。每年2所學校會有10名本科生進行交換,這些學生的院係為生物化學、曆史、工程、物理、哲學,交換時間為6—12個月。除了交換生項目外,牛津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還建立了聯合博士後培養項目(國際領導人獎學金項目),研究合作種子基金項目。University of Oxford. CollaborationCollaborations with Princeton &Student Exchange[EB\/OL]. http:\/\/www.ox.ac.uk\/about\/internationaloxford\/oxfordsgloballinks\/northandcentralamericacaribbean\/unitedstatesamerica, 20161015.
(4) 與巴西的合作。牛津大學與巴西的多所大學之間都有學生交換項目,學生們可以進行半年到一年的交換學習,利用這些時間對2所學校和國家的風土人情進行了解。牛津大學為不能去巴西進行學術交換的學生提供了在巴西通過實習來學習的機會,該計劃開始於2008年,一般是在暑假期間去巴西實習。University of Oxford.The study of BrazilInternships in Brazil[EB\/OL]. http:\/\/www.ox.ac.uk\/about\/internationaloxford\/oxfordsgloballinks\/southamerica\/brazil, 20161025.
〖MZ(3〗(三) 科研國際化〖MZ)〗
牛津大學致力於和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和地區進行合作,研究各項能夠促進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的議題。目前,與牛津大學進行深入廣泛的科研合作機構與個人遍布亞洲、歐洲、中東與北非、美洲、大洋洲等。
1. 與亞洲的合作
目前牛津大學的牛津臨床試驗服務機構(Oxfords Clinical Trial Service Unit)與中國的研究者進行合作共同研究慢性疾病(chronic diseases)的治療,項目名稱為中英合作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項目(China Kadoorie Biobank);同時還與中國合作進行糖尿病、傳染病、熱帶疾病和抑鬱症等疾病的研究。University of Oxford. AsiaEast[EB\/OL]. http:\/\/www.ox.ac.uk\/about\/internationaloxford\/oxfordsgloballinks\/asiaeast, 20161025.
(1) 與日本的合作。
牛津大學與日本的高校、商業及非營利性組織之間也建立了合作關係,涉及的學科從人類學、曆史到物理和醫藥。其中既有校際、校企間長期且多學科的合作關係,也有教師間的個人合作關係。例如斯巴魯望遠鏡(Subaru Telescope),該望遠鏡有助於研究銀河演化、暗物質和早期宇宙擴張,而牛津大學在此國際合作項目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此外,在透射電子顯微鏡學(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粒子物理學(Particle Physics)和物質科學(Material Sciences)方麵均有合作。University of Oxford. Japan—Collaboration[EB\/OL]. http:\/\/www.ox.ac.uk\/about\/internationaloxford\/oxfordsgloballinks\/asiaeast\/japan, 20161025.
(2) 與韓國的合作。牛津大學目前和韓國的建國大學(Yonsei University)、國立首爾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和韓國大學(Korea University)進行合作研究。2006年5月,韓國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研究所(Korea Research Institute of Bioscience & Biotechnology,KRIBB)的董事長訪問牛津大學並與牛津大學簽署了諒解備忘錄(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用以支持雙方的合作。此外,牛津大學與韓國在治療癌症和電子工程等方麵也有合作。University of Oxford. Korea—Collaboration[EB\/OL]. http:\/\/www.ox.ac.uk\/about\/internationaloxford\/oxfordsgloballinks\/asiaeast\/korea, 20161025.
(3) 與印度的合作。牛津大學與印度的研究機構之間進行了很多合作,例如牛津大學與印度的6個頂尖癌症研究所在2005年建立了合作關係,建立了一個印度—牛津癌症研究網,這也是一個頂尖的研究腫瘤的學術網。同時這個研究網還為印度的30位臨床醫生和科研人員提供專業訓練及獎學金。University of Oxford. India—Collaboration[EB\/OL]. http:\/\/www.ox.ac.uk\/about\/internationaloxford\/oxfordsgloballinks\/asiasouthandcentral\/india, 20161025.
(4) 與新加坡的合作。牛津大學與新加坡的合作既有研究機構之間的,也有與學者個人的合作。例如牛津大學與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中國的北京大學(University of Peking)合作成立了一個研究企業(Research Enterprise),進行水生態效率(Water EcoEfficiency)的研究。University of Oxford. Singapore—Collaboration[EB\/OL]. http:\/\/www.ox.ac.uk\/about\/internationaloxford\/oxfordsgloballinks\/asiasoutheast\/singapore, 20161105.
2. 與歐洲的合作
牛津大學在數學、物理和生命科學方麵建立了泛歐洲式(PanEuropean)的合作關係,例如與瑞士進行的長達10年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項目;由歐盟投資的歐洲12個機構參與的隨機分析及其應用項目(Stochastic 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s)。牛津大學還與法國、荷蘭、挪威及德國的合作機構一起進行對歐洲的研究,成立了現代歐洲曆史研究中心(the Modern European History Research Centre, MEHRC)。在天體物理學方麵,牛津大學是歐洲該前沿課題中的關鍵合作者,目前牛津大學相關人員正在進行歐洲極大型望遠鏡(European Extremely Large Telescope)的研究。在醫學領域,牛津大學與瓦倫西亞綜合型大學(Valencia Polytechnic Universities)、賽德格大學(University of Szeged,賽德格為匈牙利南部城市)的研究人員合作,共同在日本富士通實驗室(Fujitsu laboratories)裏進行醫藥研究。在人文領域,牛津大學馬汀學院(Martin School)的國際移民研究所與荷蘭鹿特丹的伊拉斯謨大學(Erasmus University)、奧斯陸國際和平研究所(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Oslo)、裏斯本大學(University of Lisbon)3所主要的研究機構進行關於移民模式的研究,目前研究視角從最初的移民者的行動轉向已經建立起來的移民製度的這一新視角。除了與歐洲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涉及諸多領域的研究合作外,牛津大學還與西班牙的馬德裏理工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adrid)、意大利的都靈理工大學(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Turin)、德國的慕尼黑理工大學(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Turin)、法國的巴黎高科(Par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4所大學合作進行模範化明日理工研究型大學歐洲實驗室項目(ULab:European Laboratory for Modelling the Technical Research University of Tomorrow),該項目旨在幫助這些大學為了學校明日創新的目標而優化學校的相關政策。University of Oxford. Europe region—Collaboration[EB\/OL]. http:\/\/www.ox.ac.uk\/about\/internationaloxford\/oxfordsgloballinks\/europe\/europeregion, 20161105.
3. 與中東和北非的合作
目前牛津大學在科學和公共政策方麵與阿拉伯世界開啟了重要的合作。例如牛津大學的數學係就被選為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全球研究夥伴的4所研究機構之一(Global Research Partnership of Saudi Arabias King Abdulla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通過這項合作,牛津大學的合作應用數學中心(Oxford Centre for Collaborative Applied Mathematics )在5年內可以獲得2500萬美元的資金來進行相關領域的合作研究。在合作的頭2年,該項合作已經發起了40項研究項目,發表了100多篇學術論文。此外,在農業、地表水、化學等方麵也均有合作。University of Oxford. Middle East & North Africa regionCollaboration[EB\/OL]. http:\/\/www.ox.ac.uk\/about\/internationaloxford\/oxfordsgloballinks\/middleeastnorthafrica\/middleeastnorthafricaregion, 20150725.
4. 與北美洲的合作
(1) 與墨西哥和中美洲的合作。城市未來項目,該項目是由科學、創新和社會所進行的科研項目(Institute for Science, Innovation and Society),目前正在研究墨西哥的坎昆(Cancún in Mexico)在遭遇重大災難後如何進行重建。臨床試驗服務單位和流行病學研究單位( Clinical Trial Service Unit and the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Unit)在1999年到2001年間對墨西哥35歲及以上的150000人進行血液取樣並進行分析研究,在過去10年裏將血液樣本與健康記錄進行對比,通過這些研究來識別慢性疾病,尤其是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和糖尿病的危險因素。馬汀納米所(Oxford Martin Institute)的博士索尼婭·特裏格羅斯(Sonia Trigueros)正與古巴的科學家們合作進行醫藥方麵的納米技術研究。特裏格羅斯博士在國家科學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tific Research,CNIC)的支持下在古巴進行演講,開辦研討會和工作坊,參加的人員是來自不同領域的科學研究人員,例如化學、醫藥、生物和物理等領域。University of Oxford. Mexico, Central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Region[EB\/OL]. http:\/\/www.ox.ac.uk\/about\/internationaloxford\/oxfordsgloballinks\/northandcentralamericacaribbean\/mexicocentralamericaandcaribbeanregion, 20150726.
(2) 與加拿大的合作。結構基因聯盟(Structural Genomics Consortium)是一個公私合作的聯盟,它由牛津大學、多倫多大學和瑞典卡羅琳斯卡研究所(Karolinska Institute, Sweden)3所機構共同帶領進行研究,該聯盟是一個非營利性機構,研究目標為找出醫藥關聯的蛋白質的三維結構,並將研究結果公開,歡迎更多的科研人員進行研究。此外,還有針對老齡化社會中的移民護工(migrant care workers)的研究、醫學領域的多發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的研究,兩國的合作不僅放眼於未來,還有回顧過去的研究項目,比如針對早期動物生活的研究。University of Oxford. Canada—Collaboration[EB\/OL]. http:\/\/www.ox.ac.uk\/about\/internationaloxford\/oxfordsgloballinks\/northandcentralamericacaribbean\/canada, 20150726.
(3) 與美國的合作。牛津大學與美國的合作一直都非常密切且呈現增長的趨勢。美國是牛津大學最大的合作夥伴,同時也是牛津大學最重要的研究資金來源,兩國的合作涉及健康、天文、人文等眾多領域。例如2005年11月成立的詹納研究所(Jenner Institute),兩國合作進行對抗全球主要疾病的疫苗創新研究,目前正在進行的合作是人體免疫缺損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疫苗研究,其目標是尋求抵抗HIV病毒的疫苗。此外,在天體物理學方麵,牛津大學和美國的合作也是十分廣泛的,2011年5月由牛津大學帶領來自馬裏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康納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進行了對土星氣象運動3D圖像的開創性研究,該小組利用軌道航天器和地麵望遠鏡結合技術對土星氣候進行觀測,發現土星並不是原來想象中的穩定及沒有天氣變化的行星,而是氣象運動和疾風暴雨的溫床。2012年8月,由牛津大學研究人員發明的技術也在火星計劃中被應用,來自牛津大學的專家提供的地震儀技術支持在對火星地表層進行挖掘時發揮了重要作用。University of Oxford.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Collaboration[EB\/OL]. http:\/\/www.ox.ac.uk\/about\/internationaloxford\/oxfordsgloballinks\/northandcentralamericacaribbean\/unitedstatesamerica, 20150726.
5. 與大洋洲的合作
(1) 與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合作。牛津大學與這兩個地區的合作研究主要有:吸煙死亡率、澳大利亞水土流失原因分析、天體物理學和納米技術。其中,牛津大學與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University of Melbourne)在法律方麵的合作尤其密切,兩所學校間已經有超過20名學者進行互訪。而在數學、物理和生命科學領域裏,牛津大學更是與澳大利亞的多所大學進行合作。悉尼大學化學學院(School of Chemistry at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的化學研究人員與牛津大學的專家進行關於化學可持續性和過程(或者叫作綠色化學)的合作研究。物理學家們對宇宙初始和其本質的研究,還有由悉尼大學主導的研究小組對地球早期生命的研究等。University of Oxford. Australia—Collaboration[EB\/OL]. http:\/\/www.ox.ac.uk\/about\/internationaloxford\/oxfordsgloballinks\/oceania\/australia, 20150726.
(2) 與太平洋地區的合作。在動物學方麵,牛津大學正與相關科研人員進行新喀裏多尼亞烏鴉(New Caledonia Crow)的行為研究,因為這種烏鴉的精巧行為在鳥的王國中是十分罕見的,因此科研人員們正集中精力對其進行研究;而在經濟學領域,優秀的研究人員正對非洲經濟進行研究,主要研究國家政策失敗對經濟產生的影響,希望通過該研究對當地經濟發展產生有益的影響;在人類學和醫藥工程方麵,博士研究生們正在諾拉(Naura)進行實地考察,分析政治和生態因素的相互作用對當地高肥胖率的影響。University of Oxford. Oceania region[EB\/OL]. http:\/\/www.ox.ac.uk\/about\/internationaloxford\/oxfordsgloballinks\/oceania\/oceaniaregion, 20150726.
6. 與南美洲的合作
牛津大學聖安東尼學院(St Antonys College)的拉丁美洲中心(Latin American Centre)在1964年成立,中心的目標是培養研究生對拉丁美洲進行研究,促進拉丁美洲的發展;歡迎來自拉丁美洲的學生和學者到牛津學習,在該地區舉辦講座、研討會和工作坊等。除了區域間進行的科研合作,牛津大學還與該區域的阿根廷、秘魯、玻利維亞、烏拉圭開展了合作項目,涉及當地環境、化工和經濟等方麵的研究。University of Oxford. South America region[EB\/OL]. http:\/\/www.ox.ac.uk\/about\/internationaloxford\/oxfordsgloballinks\/southamerica\/southamericaregion, 20150726.其中牛津大學與巴西的合作尤為顯著。例如牛津大學的結構基因組織(Structural Genomics Consortium)與國家生物科學實驗室進行的NEK激酶(NEK Kinases)和人類肌球蛋白(Human Myosins)方麵的研究都取得了了不起的成果,而代謝酶和低氧(Metabolic Enzymes and Hypoxia)方麵的研究也在2012年夏季開始進行。在環境學方麵,牛津大學熱帶雨林項目的專家們和巴西高爾弟(Goeldi)博物館、亞馬遜國家研究所(National Amazon Research Institute),以及巴西的多所高校科研人員一起對亞馬遜叢林進行研究。此外在標本和植物學方麵、技術轉移方麵也有不少合作項目。University of Oxford. BrazilCollaboration[EB\/OL]. http:\/\/www.ox.ac.uk\/about\/internationaloxford\/oxfordsgloballinks\/southamerica\/brazil, 20150726.
7. 與南非的合作
牛津大學詹納研究所的海倫·麥克沙恩(Helen McShane)教授目前帶領團隊與南非的肺結核疫苗機構合作,進行治療肺結核的新疫苗研究,已經給當地將近3000名兒童注射了該疫苗。牛津大學環境變化所(Environmental Change Institute)的約翰·博德曼(John Boardman)教授帶領來自開普敦大學(University of Cape Town)和羅德島大學(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等高校的科研人員一起針對非洲南部幹旱高原和南非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問題進行研究。此外,牛津大學還有關注當地兒童健康發展、食品安全、土地利用、預防虐童、艾滋病對兒童的影響、母親和新生兒健康等多方麵的合作研究。University of Oxford. South Africa—Collaboration[EB\/OL]. http:\/\/www.ox.ac.uk\/about\/internationaloxford\/oxfordsgloballinks\/subsaharanafrica\/southafrica, 20150726.
〖MZ(3〗(四) 課程國際化〖MZ)〗
牛津大學與世界各個國家及地區的高校、研究機構等進行合作,各係所開設了涉及各國及地區的語言、文化、曆史、政治和經濟等方方麵麵的課程,以供學生更好地了解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牛津大學開設的課程無論在其課程參與主體、課程內容,還是課程形式上,都體現了顯著的國際化特征。
首先是課程參與主體的國際化。牛津大學的學生來自150個國家和地區,教職員工則來自98個國家和地區,有超過三分之一以上的海外留學生,有40%以上的外國教師在校任教。同上一門課程的學生或是同一個部門的教師會接觸到來自不同國家及地區的師生,相互交流中接觸到不同的語言、思想和文化。這種多元文化和思想的碰撞,促進師生間的跨文化理解與合作,也能促使學生更好地適應全球化社會環境。
其次是課程內容的國際化。無論是本科課程還是研究生課程,都體現出國際化的特點,在人文和社會科學領域這一特色尤為突出。例如牛津大學東方學院(Faculty of Oriental Studies)的東亞研究係(Subfaculty of East Asian Studies)開設的中國學、韓國學和日本學課程(Chinese Studies, Korean Studies, and Japanese Studies);1994年成立的中國學研究所中開設了各種與研究中國或者是中文有關的課程;University of Oxford. The Study of China[EB\/OL].
http:\/\/www.ox.ac.uk\/about\/internationaloxford\/oxfordsgloballinks\/asiaeast\/china, 20150726.牛津大學的法語係是英國同類型大學中規模最大的,法語係每年招收2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學習法語及法國文化等;學校的現代歐洲史研究中心與美國、法國、挪威等國的同類機構合作開設各類課程;University of Oxford. The Study of France[EB\/OL]. http:\/\/www.ox.ac.uk\/about\/internationaloxford\/oxfordsgloballinks\/europe\/france, 20150726.在中東研究上,牛津大學可以說是英語國家裏的中心,開設了一係列課程,內容涉及伊斯蘭、猶太、希伯來、摩洛哥和地中海等;University of Oxford. The Study of Middle East & North Africa region[EB\/OL]. http:\/\/www.ox.ac.uk\/about\/internationaloxford\/oxfordsgloballinks\/middleeastnorthafrica\/middleeastnorthafricaregion, 20150726.牛津大學針對美國曆史、政治、國際關係、文學方麵開設了諸多課程,部分課程是由美國相關方麵的專家進行教授。University of Oxford. The Study of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EB\/OL]. http:\/\/www.ox.ac.uk\/about\/internationaloxford\/oxfordsgloballinks\/northandcentralamericacaribbean,20150726.
再次是課程形式上的國際化。由牛津大學的繼續教育部(Department for Continuing Education)負責的在線課程有1000多門,涵蓋了90多個專業,麵向世界各地的學生,大部分是5—10周的短期課程,都是認證課程(accredited courses);除了在線課程外,牛津大學還有多種課程項目供世界各地的學生前來參加,例如牛津大學成人暑期學校,提供了40門認證課程項目,共4期,一期時間為一周;還有牛津暑期體驗項目,是非認證性質的研討課程,持續6周;還有繼續教育部開展的暑期學校活動,一般是為期1—3周的認證及非認證性質的課程,有120多門可供選擇,由學校提供住宿。繼續教育部還與多個海外教育和職業培訓機構合作開展了諸多項目。Department for Continuing Education. Summer schools[EB\/OL]. https:\/\/www.conted.ox.ac.uk\/courses\/summerschools\/index.php, 20150801.
〖MZ(2〗四、專業和課程設置〖MZ)〗
〖MZ(3〗(一) 專業設置〖MZ)〗
course一詞的中文翻譯是課程,但是在英國,尤其是牛津大學,其含義實質上是“專業”。牛津大學的專業(course)設置廣泛,為的是滿足學生們廣泛的學習興趣,學生們可以在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努力鑽研,學有所成。牛津大學目前有48個本科專業,其中單科專業有23個,複合專業(joint courses)有25個(雙科專業23個,三科專業2個)。雙科專業主要是考古學與人類學、生物醫學與科學、曆史與經濟等;三科專業是哲學、政治與經濟,心理學、哲學與語言學這兩個。從數量上看,單科專業與複合專業的比重差不多。
牛津大學基於專業間的關聯性,在專業知識能夠互通且促進對方發展的基礎上將2個或3個學科結合到一起。借由學科知識間的聯係,拓寬學生視野,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寬廣思維和專業素養。在複合專業中,有些專業的學科相似或相近,例如英語語言和文學;有些專業的學科則具有跨學科特色,例如數學和哲學。University of Oxford. Courses[EB\/OL]. http:\/\/www.ox.ac.uk\/sites\/files\/oxford\/field\/field_document\/AandA_UG_Course_brochure_2014_0.pdf, 20161111.
牛津大學本科專業年限一般為3年,但是有些本科專業是4年到6年不等。有些本科專業4年學習結束後,直接授予碩士學位。例如牛津大學的生物化學(分子和細胞)專業,該專業學習年限為4年,在前3年的講座、導師授課和實踐結束後,第四年需要繼續學習本專業的2門課程並進行研究項目,學生提交項目論文,順利通過筆試和口試後,直接獲得生物化學碩士學位。有些專業的學生在完成3年的學習後可以獲得學士學位,如果學生願意進行第四年的學習,則會獲得碩士學位,例如計算機科學專業、計算機科學與哲學專業、地球科學(地質學)專業等。
牛津大學目前提供的研究生專業有338個,對研究生的培養既有全日製的,也有非全日製的,還有一些是校際、學校與其他機構聯合培養的博士研究生。而牛津大學對研究生的教育分為研究型(research)和授課型(taught)兩類,其中研究型學位包括哲學博士(DPhil:Doctor of Philosophy)、研究型理學碩士(MSc by Research)、文學碩士(MLitt:Master of Letters);授課型學位包括哲學碩士(MPhil:Master of Philosophy)、研修碩士(MSt:Master of Studies)、修習型理學碩士(MSc:Master of Science by coursework)、民法學碩士(BCL:Bachelor of Civil Law)、普通法學碩士(MJur:Magister Juris)、工商管理碩士(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行政工商管理碩士(EMBA:Executive MBA)、藝術碩士(MFA:Master of Fine Art)、公共政策碩士(MPP:Master of Public Policy)、神學碩士(MTh:Master of Theology)。此外,牛津大學還會給參加為期一年學習的研究生頒發相應的證書(certificates)和文憑(diplomas),例如教育學研究生證書(Postgraduate Certificate in Eduction,PGCert)、研究生文憑(Postgraduate Diploma,PGDip)。University of Oxford. Introducing our courses [EB\/OL]. http:\/\/www.ox.ac.uk\/admissions\/graduate\/courses\/introducingourcourses, 20161117.
〖MZ(3〗(二) 課程結構〖MZ)〗
結合牛津大學的本科專業設置,可以看出其專業學習年限一般為3年。對於攻讀單科專業的學生來說,第一年需要學習本專業的核心基礎課程,第二、三年學生可選擇本專業某一領域進行深入學習。對於攻讀複合專業的學生來說,第一年需要學習2個專業的基礎核心課程,第二、三年既可以深入學習2個或3個學科的專業知識,也可以集中學習某一分支學科的知識。為了更好地展示不同專業類型的課程結構,現結合牛津大學單科專業中的地理專業,複合專業中的英語語言與文學專業課程結構信息,分別整理為表103和表104。
表103地理專業課程結構Hertford College. Geography: Course Structure[EB\/OL]. http:\/\/www.hertford.ox.ac.uk\/coursestructure, 20150727.
第一年課程地球係統程序、人文地理、地理技術、地理爭議
第二、三年課程 地理研究(全院必修)
兩篇基礎性報告:從地球係統動力、環境地理、太空空間和社會三項中選擇兩個
三門選修:選修課程每年都會有所變化(非洲社會,生態地理和生態多樣性及對話,氣候變化和多樣性,氣候變化影響和適應,現代印度,沙漠環境和動力學,歐洲一體化等)
三項作業
一篇實證報告、論文
表104英語語言與文學專業課程結構Faculty of English. Course Structure[EB\/OL].http:\/\/www.english.ox.ac.uk\/prospectiveundergraduates\/coursestructure, 20150727.
第一年課程 英語語言與文學導讀
早期中世紀文學:650—1350年左右
英語文學:1830—1910年(維多利亞時代)
英語文學:1910年—現在(現代)
第二、三年
課程一 課程有:
莎士比亞、英語文學(1350—1550年)、英語文學(1550—1660年)
英語文學(1660—1760年)、英語文學(1760—1830年)
特別選擇:學生每年還可以從下列選項中選擇一個主題,選項每年都會不同。近期可選:1945年後的美國小說、戰後英國戲劇、殖民地後期文學、文學角色形成、冰島傳說、女權主義寫作、電影評論、悲劇、文學散學、比較文學
英語語言或文學任一領域中的論文一篇
第二、三年
課程二 課程二專注於早期文學和英語的曆史
學生可以在第一年課程結束後選擇課程一或課程二進行學習
課程有:
英語文學(650—1100年)、中世紀英語和相關文學:1066—1550年(目前的主題是中世紀浪漫)、英語文學1350—1550年(與課程一同)、英語語言的曆史:1800年左右
或者是:材料文本 或者是:莎士比亞(與課程一同)
特別選擇:學生每年還可以從下列選項中選擇一個主題,下列選項每年度會有變化。選擇範圍:古斯堪的那維亞語、中世紀威爾士語、古愛爾蘭語、盎格魯-撒克遜時期英國考古學、中世紀法語
選擇課程二的學生仍然可以選擇課程一中的課程進行學習
英語語言或文學任一領域中的論文一篇
〖MZ(3〗(三) 專業課程〖MZ)〗
牛津大學的專業課程一般采用講座(lecture)和導師課(tutorial)的形式進行,此外有些專業還會有研討會(seminar)和實驗、實踐類課程。講座一般是每周6—10個小時,導師課一般是每周1—2次,每次1—2個小時,講座內容圍繞專業核心知識展開,導師課則根據導師的個人特長和學生專業發展需求進行麵對麵的授課,通常是結合專業知識進行討論。牛津大學每個專業每學期開設的專業課程數量不多,授課時間短,教師在課堂上更多地是引導和啟發學生去理解專業知識。
專業課程將具有相關性、相互間有交叉關係的學科知識聚合到一起。在學習一門課程時,學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並查閱大量的資料,既有相近學科的,也有跨學科的。學生在同時學習這些關聯知識的過程中,提高了自己的思辨能力,體會學科間的內在聯係,在深入體會的基礎上運用不同學科的知識解決本專業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高了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例如表103中,地理專業的學生不僅需要學習地理核心知識,還需要涉獵社會、自然科學、環境等多方麵的知識,例如太空空間和社會、非洲社會、現代印度等課程。通過專業課程的學習,學生對地理、環境與社會發展之間的聯係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和更加全麵的認識。
〖MZ(3〗(四) 課程特色〖MZ)〗
牛津大學為學生提供廣泛的課程,鼓勵學生將專業發展和個人興趣進行結合,在導師指導下進行課程選擇。一是課程目標注重引導學生如何思考及學會自主學習。每學期學生選修的課程雖不多,但是每門課程對學生都有十分嚴格的要求,學生需要查閱大量資料,在深入思考和研究之後,才能深入理解所學內容,同時課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鍛煉其思維能力、研究能力、表達能力等多元能力,使課程所授知識被學生掌握並內化進自己的知識體係。二是課程內容與時俱進。學校課程沒有統一的教材,學校和授課教師會根據學科特點及學生學習需求、就業需求和社會發展特點等,不斷充實和完善課程內容、教學講義和學習材料等。三是課程設置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第一年提供該專業的基礎核心知識課程,第二、三年則按照專業領域的不同安排課程,引導學生朝著某一專門領域深入學習和研究。四是課程注重課程考核方式的多樣化。考核方式包括筆試、專業論文、研究報告、實證調查等。
〖MZ(2〗五、教學保障體係和學習支持係統〖MZ)〗
〖MZ(3〗(一) 教學保障體係〖MZ)〗
牛津大學的牛津學習研究所(Oxford Learning Institute)成立於2000年。該研究所旨在從促進教師專業化、職業化,從管理發展和政策發展的角度,實現牛津大學學習、教學和研究的卓越發展。該研究所的所有活動都是在研究基礎上獲得大量信息後,結合學校實際發展情況來開展的。研究所從7個方麵為學者、研究人員、技術人員、行政人員等各類人員提供各項發展性支持服務。
1. 促進生涯發展的專門課程
牛津學習研究所為教師、研究人員、技術人員和行政人員等開辦專門的課程,課程涵蓋的主題十分豐富,內容也與教職工人員的生涯發展密切相關,既有關注教師教學水平提高的課程,也有涉及如何增強自信、如何更好地處理人際關係、如何麵對衝突及解決衝突等多方麵的課程。現將部分課程整理成表105。
表105學習研究所課程(部分)Oxford Learning Institute. Course list: by topic[EB\/OL]. http:\/\/www.learning.ox.ac.uk\/seminars.php?page=19&cat=cc&ls=all, 20161118.
主題課程
教學和學習研究生入學評估者和入學評估人員工作守則——在線課程
本科生入學麵試——在線課程、設計課、牛津學術實踐導讀
領導力和管理學術領導力發展項目、介紹無意識偏見、公平性與多樣化、領導力發展與管理訓練、項目管理精華
人力資源人力資源發展觀點——在線課程、招聘與選擇、領導與管理健康及安全
(續表)
主題課程
研究員和
研究支持研究人員的生涯管理、改變方向太晚、研究人員生涯轉換工作坊
研究人員麵試技巧、研究人員歡迎活動、研究合同、支持研究經費的申請
人力發展魄力——處理工作場合人際關係、注意健康與幸福、退休計劃的第一部分——充滿自信地迎接退休、學術及研究人員的時間管理、工作情緒、接受及給予反饋
女性發展出發點——女性發展課程
新員工學校信息服務介紹、財政介紹、新員工導讀——在線課程
人際和
書麵溝通開辦有效的會議、演講技巧、會議記錄與議程——有效會議的紙質文件及準備工作、證據解讀
2. 豐富的培訓項目與資源
牛津學習研究所為管理者、研究人員、技術人員、教師、支援類人員等提供的各類專業培訓項目及豐富的資源(programmes and resources)。
(1) 學術領導力項目。該項目是為學校的高級領導和管理人員提供的支持項目,目前項目主要是有一對一的專門輔導、外部培訓課程和個別項目的輔導。同時研究所還為馬上要承擔領導角色的人提供了培訓項目,包含了工作坊和來自其他領導層人員的經驗分享報告。2013年1月,牛津大學開始進行學術領導力項目的試行,為想要在學術領域起到領導作用的學者提供幫助,該項目對所有學者開放,尤其是關注女性學者和少數民族背景的學者。Oxford Learning Institute. Development programmes[EB\/OL]. http:\/\/www.learning.ox.ac.uk\/support\/leaders\/programmes\/, 20161118.此外,研究所還為將各種與領導能力發展有關的資源放在網站上供教職員工參考。
(2) 為在職行政人員和管理者提供的發展項目和資源。例如研究所為中層領導開設了發展領導力和管理實踐項目,還有為管理人員提供的如何管理時間、管理自己及處理與他人關係的項目服務。而對於女性職員,研究所特別鼓勵和支持女性職員參加培訓並擔任管理角色。Oxford Learning Institute. Administrators and managers[EB\/OL]. http:\/\/www.learning.ox.ac.uk\/support\/admin\/, 20161118.
(3) 為首席研究者提供的項目和資源。該類項目主要是以研討會的形式進行,聚集各個學科和專業的相關人員進行經驗分享和交流,在討論的環境中學習到自己需要的知識。同時,研究者可以在研究所提供的網站中找到自己所需的其他相關資源。Oxford Learning Institute.PIs and DPhil supervisors[EB\/OL]. http:\/\/www.learning.ox.ac.uk\/support\/dphils\/, 20161118.
(4) 為授課教師們提供的項目和資源。牛津大學針對不同教師開辦了不同的項目,同時還為教師們的教學科研工作提供豐富的網絡資源,此外還開辦針對教師授課水平的工作坊,讓教師們在一起針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難題進行討論並找出合適的解決方法。Oxford Learning Institute. Lecturers\/teaching staff[EB\/OL]. http:\/\/www.learning.ox.ac.uk\/support\/teaching\/, 20161118.
(5) 為研究人員提供的項目和資源。學習研究所為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尤其是剛剛進入研究領域的人員開辦了牛津大學研究人員大會,為所有研究人員提供交流與合作的機會,來促進研究人員的發展。同時,研究所還建立了提供研究資料和信息的網站,也利用推特(Twitter)等線上工具來發布和分享許多研究方法和信息。Oxford Learning Institute. Research staff[EB\/OL]. http:\/\/www.learning.ox.ac.uk\/support\/research\/, 20150727.
(6) 為支援類人員如文書、秘書、行政人員、技術人員、輔助人員等提供各類培訓課程及資源,促進支援類人員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獲得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發展,同時在職業發展中得到提升,例如如何提高溝通技巧、如何處理人際關係、時間管理等短期課程。Oxford Learning Institute. Support staff[EB\/OL]. http:\/\/www.learning.ox.ac.uk\/support\/supportstaff\/, 20161118.
(7) 對於女性的支持。牛津大學和學習研究所非常鼓勵並支持女性教職員工的事業進步和發展,專門開展了許多為女性員工服務的課程和項目,例如一係列的課程、講座、工作坊和線上資源等等。同時在線上進行評價調查,通過問卷調查來更好地了解女性員工的需求。Oxford Learning Institute. Women[EB\/OL]. http:\/\/www.learning.ox.ac.uk\/support\/women\/, 20161118.
3. 公共研討會
牛津學習研究所每學期都有公共研討會(Public Seminars),麵向所有人開放,舉辦時間一般是在每學期的1、3、5、7周的周二。Oxford Learning Institute. Public seminars[EB\/OL]. http:\/\/www.learning.ox.ac.uk\/public\/, 20161118.
4. 研究管理網站
牛津學習研究所為方便導師、博士研究生等及時查找相關信息建立了研究管理網站(Research Supervision Website),該網站包含博士研究生、成為一名導師、博士學位階段、考試、研究環境、英國與國際環境這6類信息服務。每一類信息中的每一項都由3部分構成:牛津大學相關政策信息;想法和工具;相關研究總結。例如“成為一名導師”這一類中涵蓋了新導師、經驗豐富導師、聯合指導、提高指導技能、指導方式、研究生招生這6項,每一項中又涵蓋了大量的信息和輔助工具,像在“新導師”這一項中就為教師們提供了來自同類教師的訪談資料、每一個學部對導師要求的文件、博士生對導師的期待、如何與所帶的學生相處的策略、自我衡量工具、案例研究等。Oxford Learning Institute. Research supervision[EB\/OL]. http:\/\/www.learning.ox.ac.uk\/supervision\/, 20161128.
5. 個人發展評估
許多教師反饋與同行及導師的交流有助於他們個人的職業發展,而個人發展評估(Personal Development Review)符合教師們的需求,且不影響教師的績效考核。學習研究所為采用此方法的院係及個人提供服務,包括為院係的管理者、評估者、被評估者、研究人員和首席調查員、全體員工都提供了相應的指導手冊,此外還提供了由大學人事委員會(Universitys Personnel Committee)所采用的個人發展評估準則,準則中對評估的目的、方法等都作了非常詳盡的解釋。Oxford Learning Institute. Personal development review[EB\/OL]. http:\/\/www.learning.ox.ac.uk\/pdr\/, 20161128.
6. 教師學習計劃
牛津大學相信教師在工作期間的學習如果得到適當的支持,無論是對教師個人還是組織都是有益的。學習計劃(Staff Learning Scheme)可以是繼續攻讀正規專業,也可以是計劃性的閱讀或項目。通常,學習計劃需要與教師個人工作相關,符合條件的教師還可以向其所在院係申請經費支持,院係在經費許可範圍內,會為教師提供2000英鎊及以下的經費支持。Oxford Learning Institute. Staff Learning Scheme[EB\/OL]. http:\/\/www.learning.ox.ac.uk\/scheme\/, 20161128.
7. 學習研究所資源
學習研究所資源(Learning Institute Resources)涵蓋了性別研究、教學優秀中心、導師、教練、學習研究所圖書館這5部分資源,麵向所有人開放。其中,性別研究部分為大家提供性別公平方麵的法律條文等各類信息;教學優秀中心為大家保留了學習研究所在支持研究生和博士後學術事業方麵所開展的各類活動信息;學習研究所與學院合作開展的各項導師計劃,幫助教師提高教學水平或管理水平;教練是為幫助教師達成某一方麵的目標而開展的項目,例如協助教師找到合適的時間管理辦法,有效地溝通等方麵的專門教練;學習研究所圖書館內還有一些涉及學術發展、職業發展和管理方麵的書籍、視頻和教學資源包。Oxford Learning Institute. Learning Institute resources[EB\/OL]. http:\/\/www.learning.ox.ac.uk\/resources\/, 20161128.
〖MZ(3〗(二) 學習支持係統〖MZ)〗
牛津大學為保障學生在良好且支持的環境中學習和研究,為學生提供了多項學習支持服務。
(1) 生涯服務係統。牛津大學的生涯服務部門為學生提供各項生涯發展信息,同時開辦生涯輔導課程及各項與職業有關的研討會、工作坊等,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方向有更加深入和具體的了解,在學習中對專業學習有清晰明確的定位,同時規劃好自己的發展方向。
(2) 各種獎助學金的提供。牛津大學為優秀學生提供各類獎學金和助學金,為學生提供最好的經濟資助,這些獎助學金不僅涵蓋了學生的學費,同時還有課程選修費用、研究項目經費資助、出國學習和交流項目的資助等等。
(3) 學生谘商(counselling)服務。牛津大學為所有學生提供谘商服務,通過一對一輔導和團體輔導等項目來滿足學生的谘商需要;同時會提供各類書單供學生自學,例如如何適應大學生活、學業表現、情緒控製、焦慮、抑鬱等多方麵的閱讀書目。University of Oxford. Supportive resources [EB\/OL]. http:\/\/www.ox.ac.uk\/students\/welfare\/counselling\/selfhelp, 20161129.學校為需要心理輔導的學生提供保密和完善的心理輔導服務,通過幫助學生緩解和解決心理上的難題,來促進學生在學業和事業上的發展。
(4) 殘疾學生服務。牛津大學的殘疾服務部門為所有殘疾學生提供所需要的幫助,這些服務項目是根據每位學生的具體需求來安排的,有獎助學金上的支持、學習環境上的支持、心理輔導上的支持、考試製度上的支持、生活信息上的支持等等。Oxford Learning Institute. Disability Advisory Service[EB\/OL]. http:\/\/www.ox.ac.uk\/students\/shw\/das\/, 20161129.
(5) 豐富的線上線下資源。牛津大學的圖書館有大量的紙質和電子資源,博物館中有大量珍貴的藏品供學生觀摩學習;學校最新上線的“數字博德利網站”(Digital Bodleian Website)可供大家線上查看圖書館中的資源,目前包含115000個影像和物品。University of Oxford. Digital.Bodleian website[EB\/OL]. http:\/\/digital.bodleian.ox.ac.uk\/, 20161129.此外,牛津大學還通過廣播、博客、電子郵件、推特(Twitter)等公布與學生息息相關的各類信息,像學生在“信息服務推特主頁”上就可以查看到最新的學生新聞及事件。還有牛津大學的研究技能工具包網頁中列出了師生在科研時可能會用到的各類技術服務,網頁致力於尋找能夠為科研人員起到支持服務的各類信息技術技巧和工具,University of Oxford. Research Skills Toolkit[EB\/OL]. http:\/\/www.skillstoolkit.ox.ac.uk\/, 20161129.例如數據庫設計和訓練、文獻閱讀和整理工具、如何錄製視頻等。
(6) 海外學習支持服務。牛津大學為所有想要去海外學習或獲得海外體驗的學生提供各類服務。一是學校通過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的高校、科研機構、企業建立合作項目,為學生提供各類交換學習項目、實習項目和聯合培訓項目等,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海外學習機會。二是給學生一定的經濟資助。三是提供各類保險信息、海外學習安全建議和學生健康記錄信息,便於學生安全健康地進行海外學習。對於組織海外探險項目的學生們,學校要求學生對項目進行風險評估並製定意外事故方案,同時要求學生自行組織急救培訓練習,上交保險、銀行證明等資料,在完成探險理事會(Expeditions Council)規定的所有程序後才可以開始探險項目。University of Oxford. Expeditions Council[EB\/OL]. http:\/\/www.ox.ac.uk\/students\/feesfunding\/international\/expeditions, 20161208.
(7) 海外留學生服務。為幫助海外留學生在牛津大學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學校為留學生提供簽證谘詢服務,例如簽證有效期間是否能工作,退學、轉換專業和提早畢業都會對簽證產生影響及如何解決等;兼職機會及政策谘詢服務,對於來校看望學生的家屬等,學校在網頁上列出了此類訪問需要的簽證類型等各項信息。University of Oxford. During your studies [EB\/OL]. http:\/\/www.ox.ac.uk\/students\/visa\/during, 20161208.
(8) 語言支持服務。牛津大學語言中心(Oxford University Language Center)自1980年成立,是一個獨立的語言服務機構,通過圖書館資源、付費課程、免費課程為大學和學院的師生提供語言支持服務,例如在師生學習及研究、學術交換活動時提供幫助。每年會有約3000名師生參加12門外語課程,或是使用圖書館提供的190門外語資源進行自學。University of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Language Center[EB\/OL]. http:\/\/www.lang.ox.ac.uk\/aboutus\/index.html, 20161208.
(9) 托兒所及育兒基金。牛津大學還為師生提供照顧小孩的服務,4個月到5歲的小孩都可以送到學校定點的12處托兒所;對於5歲以上的小孩,學校則提供了2次假期娛樂活動;對有小孩但經濟上困難的學生,學校還提供了育兒基金。
〖MZ(2〗六、經費投入和內部配置〖MZ)〗
〖MZ(3〗(一) 經費來源結構和財政支持力度、模式與方法〖MZ)〗
牛津大學的經費來源結構由5個部分組成:一是外部研究經費,是牛津大學最大的經費來源,占全部收入的41%,來源主體是研究委員會、慈善機構、受托基金機構、基金會和企業;二是經由英格蘭高等教育基金委員會(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for England, HEFCE)和教學與領導力國家學院(National College for Teaching and Leadership, NCTL)下撥的教學科研補助,占16%;三是來自牛津大學出版社、研究商業化、慈善資助的收入,占21%;四是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學費,占20%;五是投資收入,占2%。University of Oxford. Finance and funding[EB\/OL]. http:\/\/www.ox.ac.uk\/about\/organisation\/financeandfunding, 20161208.
牛津大學的財政收入主要是政府通過英格蘭高等教育基金委員會和教學與領導力國家學院下撥的教學科研經費,2014年為182.2百萬英鎊,占全部經費的16%。根據牛津大學《財政陳述2013\/14》(Financial Statements 2013\/14)中提供的資料,將牛津大學的財政支持的模式與方法整理為表106。
表106牛津大學財政支持的模式與方法(2014年)(單位:百萬英鎊)
類型財政支持模式與方法金額
基金組織捐贈182.2
英格蘭高等教育基金委員會經常性補助金165.6
非經常性補助:博物館和美術館
高等教育創新基金
其他3.4
4. 4
1.6
延遲資本贈予釋出(見注釋):
建築物
設施
7.1
0.1
注:資本贈予,即凡是從讚助商處收到的固定資產,包括土地、遺產,還有從牛津大學出版社得到的資本項目都稱為資本贈予。
資料來源:University of Oxford. Financial Statements 2013\/14[EB\/OL]. http:\/\/www.ox.ac.uk\/sites\/files\/oxford\/field\/field_document\/Financial_Statements2013_14.pdf, 2014(34), 20161208.
〖MZ(3〗(二) 非財政經費籌措現狀、機製與方法〖MZ)〗
在牛津大學所有經費來源中,非財政經費所占比例高達84%,截止到2014年7月31日的數據,牛津大學非財政經費收入共9.922億英鎊,其中研究獎助金和承包合同收入為4.783億英鎊,學費和支持補助收入為2.359億英鎊,其他收入共2.132億英鎊,從捐贈和投資獲得的經費收入為3030萬英鎊,出售所得利潤為3360萬英鎊,遺產捐贈 90萬英鎊。根據牛津大學《財政陳述2013\/14》(Financial Statements2013\/14)提供的資料,將2014年非財政經費的籌措機製與方法整理為表107。
表107牛津大學非財政經費籌措機製與方法(2014年)(單位:百萬英鎊)
類型籌措方法金額
學費和支持補助
235.9
全日製學生:本國\/歐盟學生費用
海外及其他費用85.6
72.2
非全日製學生:本國\/歐盟學生費用
海外及其他費用9.3
9.5
專業課程和非注冊的課程34.9
考試費及其他費用1.1
研究訓練和支持補助23.3
研究獎助金和
承包合同
478.3
研究委員會135.4
英國慈善團體144.5
英國政府和衛生部門47.3
英國工商業16.1
歐盟委員會和其他歐盟政府機構53.3
其他歐盟主要捐贈者8.4
其他海外來源71.9
其他組織1.4
其他收入
來源
213.2
住房、承辦餐飲、會議4.7
其他服務所得40.2
國家衛生局14.1
延遲資本贈予釋出13.1
捐贈所得29.8
出版社所得49.6
負商譽釋出-
外彙兌換所得6.6
版稅收入6.8
教育性質活動所得16.0
(續表)
類型籌措方法金額
經營租賃的租金收入11.0
其他21.3
捐贈和投資30.3
損耗性捐贈所得0.3
固定捐贈重整所得23.3
子公司投資處理獲益3.2
從其他投資和利潤所獲得的收入3.5
出售所得利潤33.6出售自然運動公司(Natural Motion)股份所得利潤33.6
遺產捐贈 0.9遺產捐贈(藝術品、曆史文物)0.9
共計992.2
資料來源:University of Oxford. Financial Statements 2013\/14[EB\/OL].http:\/\/www.ox.ac.uk\/sites\/files\/oxford\/field\/field_document\/Financial_Statements2013_14.pdf, 2014(3436), 20161218.
〖MZ(3〗(三) 經費內部配置原則、過程和方式〖MZ)〗
截止到2014年7月31日,牛津大學經費收入總額為11.744億英鎊,共支出11463億英鎊,結餘2810萬英鎊。其中用在科研經費和合同中的費用為4.069億英鎊,用在學術部門的費用為3.57億英鎊,行政支出為8730萬英鎊,房屋或其他建築物上的費用為8460萬英鎊,向學院支出的費用為5520萬英鎊,學術服務費用為4940萬英鎊,獎助學金為4430萬英鎊,附屬公司費用為4360萬英鎊,其他花費為1540萬英鎊,住房、餐飲與會議費用為70萬英鎊,外加190萬英鎊的應付利息。University of Oxford. Financial Statements 2013\/14[EB\/OL]. http:\/\/www.ox.ac.uk\/sites\/files\/oxford\/field\/field_document\/Financial_Statements2013_14.pdf, 2014(37), 20150728.從各項支出可知,牛津大學將大量的經費用在教學和科研,以及與之配套的軟硬件支持服務等項目中。
牛津大學為了使學校經費得到合理的配置,專門於2010年6月製定了財政管理規則。牛津大學負責財政配置監督的機構主要是校政會(Council),校政會對牛津大學的財政全權負責,而財政管理是由議會指定的資源與計劃分配委員會(Planning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Committee,PRAC)、財政委員會(Finance Committee)和分支機構(divisional boards)負責。同時,學校議會還需對英格蘭高等教育基金委員會(HEFCE)負責,使得學校的經費運行符合HEFCE和財政備忘錄(Financial Memorandum)中的規定。財政管理規則對學校財務部分的領導和工作人員的職責都進行了詳細的規定。根據牛津大學財政管理條例中的規定,將經費內部配置過程和方式整理為表108。
表108牛津大學經費內部配置過程和方式
A:非資本(Noncapital)部門支出*
一千英鎊基準授權單位簽署者
無限製校政會(Council)校政會主席
4000PRAC委員會主席
1000*學部董事會學部主管
100*單位主管(Head of Unit)單位主管或委托人
B:資本支出(不含集中運行的IT項目)**
一千英鎊基準需要大學資本資助不需要大學資本資助
超過4000 CSG 推薦給PRAC
PRAC推薦給議會
議會批準 CSG推薦給PRAC
PRAC推薦給議會
議會批準
1000—4000*** CSG推薦給PRAC
PRAC批準並上報給議會 CSG推薦給PRAC
PRAC批準並上報給議會
100—1000 CSG推薦給PRAC
PRAC批準
需要正式的商業案例 讚助部門可批準*
低於100 CSG推薦給PRAC
PRAC批準
不需要正式的商業案例 讚助單位可批準
C:資本支出(集中運行IT項目)
一千英鎊基準IT資本預算內****不需要大學資本資助
超過4000 IT委員會推薦給議會
議會批準 IT委員會推薦給議會
議會批準
1000—4000 IT委員會批準並上報給議會 IT委員會批準並上報給議會
100—1000 IT委員會批準
需要正式的商業案例 IT委員會批準
需要正式的商業案例
低於100 IT委員會批準
不需要正式的商業案例 IT委員會批準
不需要正式的商業案例
D:投資決策的執行(額度由首席投資執行官來決策)
一千英鎊基準授權單位\/執行官
200000及以上OUEM董事會的兩名成員在大學投資委員會批準後,再由OUEM進一步推薦
100000—200000OUEM董事會的兩名成員
100000首席投資執行官
(續表)
15000OUEM的任一投資主管
E:注銷的壞賬
一千英鎊基準授權單位\/執行官
超過100財政委員會
100財務主管
備注:
*被給予授權的部門機構和單位主管還需遵循PRAC批準的總預算額度。
**為大學行政和服務部門(UAS)項目,PRAC的預算分支委員會需要審核所有提案。大學的資本資助是指來自提交給PRAC的大學資本計劃,還有來自於Press和HEFCE的資金。
***對非投資的財產和不涉及基本建設項目的買賣,數額達到200萬英鎊的,PRAC的財產管理分支委員會可下放權限。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資本預算是在PRAC推薦下,通過議會的三年年度滾動製的決議。涉及IT資本預算時,CSG的角色是在全部資本預算過程中支持PRAC,IT資本預算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在IT資本預算中不能推薦個人項目。在IT資本預算方麵,IT委員會、資本運作小組(CSG:Capital Steering Group)和PRAC的有著明確的分工。
Press指的是牛津大學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AS指的是大學行政和服務部門(University Administration and Services)
OUEM指的是牛津大學捐贈管理(Oxford University Endowment Management)
首席投資執行官(Chief Investment Officer)、投資主管(Investment Director)
資料來源:University of Oxford. Financial Regulations[EB\/OL].http:\/\/www.admin.ox.ac.uk\/finance\/policies\/financialregulations\/finregs_intro\/, 20161229.
〖MZ(2〗七、教育質量的監控和管理〖MZ)〗
〖MZ(3〗(一) 外部質量保障體係〖MZ)〗
英國的大學高度自治,由大學自己來管理教和學。牛津大學的外部質量保障體係主要是由英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機構(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QAA)、英國高等教育基金委員會、2014科研卓越機構(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 2014,REF)、社會團體等構成。
1. 英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機構
英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機構是獨立於英國政府和高等教育投資者(higher education providers)的機構,負責英國高等教育標準和質量的監督與谘詢工作,通過與高等教育其他機構合作製定學術標準、建立學術規範體係、提供質量保障流程培訓、外部評審等各項工作來維護公眾的利益,從而促進英國高等教育質量的不斷提高。QAA. About us[EB\/OL]
http:\/\/www.qaa.ac.uk\/aboutus, 20150729.
2. 英國高等教育基金委員會
英國政府不直接對高校進行管理,而是通過基金委員會對英國高校的教育質量進行外部監控。英國目前有4個相對獨立的高等教育基金委員會,它們分別是英格蘭高等教育基金委員會(HEFCE)、蘇格蘭高等教育基金委員會(Scottish 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威爾士高等教育基金委員會(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for Wales)和北愛爾蘭就業與學習部(Department for Employment and Learning,Northern Ireland),這些基金委員會直接對議會負責。基金會通過與其他組織進行合作,對高校的教育質量進行評估與維護;在對高校教學、科研等各項數據進行評估後,基於公平、公正、公開、客觀的原則將基金按照不同的額度分配給大學和學院,有效促進高校在教學、科研和知識分享方麵的發展。
3. 2014科研卓越機構
2014科研卓越機構是由英格蘭高等教育基金委員會聯合其他3所基金委員會共同組織實施的,該機構基於HEFCE,代表4個基金會,由REF領導小組管理,基金會代表也是小組成員。REF代替了之前英國的科研評估考核機構(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RAE),成為英國高等教育機構新的科研質量評價機構。REF的評估結果是基金委員會在下撥基金時的參考依據,也是公眾對高校投資時的參考依據,還是大學聲譽的可靠指標。REF2014. About the REF [EB\/OL]. http:\/\/www.ref.ac.uk\/, 20161229.REF對高等教育機構的科研水平評估標準見表109。
表109英國REF評價標準和等級定義
總體評價
級別等級定義
4星在獨創性、重要性和嚴謹性方麵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3星在獨創性、重要性和嚴謹性方麵達到國際較高水平
2星在獨創性、重要性和嚴謹性方麵達到世界水平
1星在獨創性、重要性和嚴謹性方麵達到國內水平
未分級低於國家認定標準,或不符合科研評估目的
產出(outputs)、作用(impact)和環境(environment)3個子維度及其在總體評價中所占比例
產出(65%)標準:獨創性、重要性和嚴謹性
級別等級定義
4星在獨創性、重要性和嚴謹性方麵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3星在獨創性、重要性和嚴謹性方麵達到國際較高水平
2星在獨創性、重要性和嚴謹性方麵達到世界水平
1星在獨創性、重要性和嚴謹性方麵達到國內水平
未分級低於國家認定標準,或不符合科研評估目的
作用(20%)標準:達成度和重要性(reach and significance)
(續表)
級別等級定義
4星在達成度和重要性方麵有顯著作用
3星在達成度和重要性方麵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2星在達成度和重要性方麵有著重要的作用
1星在達成度和重要性方麵有一定作用
未分級在達成度和重要性方麵很少或沒有作用;或者是作用不合適;或者是支撐材料不符合
環境(15%)標準:“活力”和“可持續性”(vitality and sustainability)
級別等級定義
4星從活力和可持續性方麵來看,有助於產出世界領先水平科研的環境
3星從活力和可持續性方麵來看,有助於產出國際較高水平科研的環境
2星從活力和可持續性方麵來看,有助於產出國際水平科研的環境
1星從活力和可持續性方麵來看,有助於產出國內水平科研的環境
未分級從活力和可持續性方麵來看,不能有助於產出國內水平科研的環境
資料來源:REF2014. Assessment criteria and level definitions[EB\/OL].http:\/\/www.ref.ac.uk\/panels\/assessmentcriteriaandleveldefinitions\/, 20161229.
4. 社會團體
像高等教育數據代理公司(Higher Education Statistics Agency)每年會定期收集英國各個高校的各類數據並公布,《泰晤士報》、《衛報》、《獨立報》等媒體會定期公布英國各高校的綜合排名,以及各個專業的排名情況,會及時報道高校發展中的重大改革與發展情況;各項數據信息會成為其他組織在評估時的參考依據,也會成為學生入學時參考的指南,社會團體對高校的關注無形中形成了對高校教育質量的外部監督。
〖MZ(3〗(二) 內部質量保障體係〖MZ)〗
結合牛津大學在質量保障方麵所做的各項工作和《牛津大學質量保障管理框架》(University Quality Assurance Governance Framework),下麵從校級層麵、學部層麵、部\/係層麵、學院範圍和學生參與這幾個方麵對牛津大學內部質量保障體係進行說明。
1. 校級層麵
牛津大學校政會(Council)按照牛津大學會眾(Congregation)的決議,對牛津大學所有教與學的學術性事務負有全責。校委會由5個委員會(Committees)組成,分別是資源與計劃分配委員會(Planning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Committee)、人事委員會(Personnel Committee)、研究委員會(Research Committee)、通用委員會(General Purposes Committee)和教育委員會(Education Committee)。其中教育委員會是一個校內質量保障的宏觀調控機構,主要負責:大學教育質量保障,尤其是質量保障和質量監控的設計、執行、評價和審查;教與學質量的提升和學術標準的維護。QAA在2014年出版了全新版的《英國質量規範》(UK Quality Code),該規範中提出了對各高校的期待,為幫助校內人員更好地了解該規範和校內質量保障工作,牛津大學製定了《英國質量規範及其在牛津的執行手冊》(A Brief Guide to the UK Quality Code and Its Implementation at Oxford)。此外還製定了係部在質量保障中主要學術活動的“質量保障日曆模板”(Quality Assurance Calendar Template),各學院可以根據該模板製定出各自的日曆。
3個谘詢組支持教育委員會的工作,分別是本科生谘詢組(Undergraduate Panel)、研究生谘詢組(Graduate Panel)和考試谘詢組(Examinations Panel)。前2個谘詢組負責關注學術和教輔支持、行前指導、技能發展和反饋,其成員包括學監(Proctorial)、學部代表、學院代表和學生代表。考試谘詢組為涉及考試與評估事務的詳細檢查提供進一步谘詢。3個谘詢組由專職教育副校長領導,由教育政策支持主管們構成,這樣有利於和學院主管公會、學部更好地合作。
涉及專門領域需要詳細考慮的職責,教育委員會會任命分支委員會來負責。其中與質量保障和學生經驗相關度最高的有教育委員會與學生會的聯合分支委員會(Joint Subcommittee of the Education Committee with Student Members)、學生健康與福利分支委員會(Student Health and Welfare Subcommittee)、職業服務分支委員會(Careers Service Subcommittee)、大學體育戰略分支委員會(University Sports Strategic Subcommittee)、永久私人學堂監督委員會(Permanent Private Hall Supervisory Committee),還有一個就是質量保障分支委員會(Quality Assurance Subcommittee)。質量保障分支委員會負責機構層麵的質量保障監督,所有本科生、研究生教學、科研規定標準的維護。例如校外檢查員(External Examiner)報告,大學定期審查(Periodic Review)流程。分支委員會的成員由學監、學部代表、學院代表和學生代表構成。
2. 學部層麵
4個學部及院係承擔著大量的學習項目及課程,肩負著重要教學任務的學部在質量保障體係中承擔著細致的學術審查任務。學部與教育委員會每6年會進行內部回顧(internal reviews),對學部內的教學活動、組織架構和經濟狀況進行檢查。學部董事會(Divisional Boards)在學部和院係層麵負有質量保障和質量提高的責任,學部董事會確保學部內的院係更好地執行大學及學部的質量控製程序。大部分情況下,學部主管(Head of Division)會將教學職責委派給學部專職教育副主管或是教與學的相應主管。為保證教育委員會和學部董事會的關係是雙向的,學部教育委員會的主席同時也是教育委員會的“當然成員”(Exofficio Members)。繼續教育部(Department for Continuing Education)雖不在學部內操作,但是由繼續教育董事會監管,向校委會彙報工作。繼續教育部的主任也是教育委員會的“當然成員”。
3. 部\/係層麵
每個係部肩負著每日的課程監管重任,還有項目的監控責任。監察員委員會(Boards of Examiners)是由相應監督主體批準來負責監督考試流程的。在每日教學與師生的密切接觸中,係部會對開設的專業進行調查,同時還會采用課堂問卷(lecture questionnaires)調查課堂的質量。
4. 學院範圍
學院在導師製和小組討論中扮演著主要角色。學院的教學與大學通過其學部、係和部建立起來的學術框架有著十分緊密的聯係,各個學院的高級導師及學院委員會都密切監控自己的教育質量,各個學院的公會(Conferences of Colleges)操作自己學院的質量保障提高程序。年度模板和報告周期都是經過公會主體(高級導師委員會和公會的研究生委員會)和大學質量保障分支委員會仔細考量後決定的。學院會采用導師評估問卷(Tutorial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s)、學院問卷(College Questionnaires)、學生與導師\/學院顧問會議(Students and Tutors\/College Advisers Meetings)和年會(Annual Meetings)獲得來自學生的反饋。學院公會在學部董事會、教育委員會、谘詢組和分支委員會也具有代表性。
5. 學生參與
作為大學教育中的質量保障參與者,學生在學校質量保障體係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牛津大學通過學生調查來了解學生對學校生活、學習等的看法,主要的調查形式有:一是學生晴雨表(Student Barometer Surveys),此調查麵向大部分學生群體,除了大四本科生,了解學生從申請到畢業期間的學習體驗。二是全國學生調查(National Student Survey,NSS),大四本科生參與的是這項調查,該調查有利於學校了解學生對學習資源、學校設施、教學等方麵的反饋,其反饋結果可以幫助即將進入大學階段的學生進行學校和專業的選擇。三是畢業生去向調查(Destinations of Leavers from Higher Education Survey,DLHE),了解學生畢業6個月後的去向及其生涯發展道路。
〖MZ(2〗八、校企合作和社會服務〖MZ)〗
在新的戰略計劃中,牛津大學提出今後學校的各項活動要更加注重與社會的聯結。這種聯結不僅能促進學校教學和科研的進步,同時其成果也能更好地促進社會發展。
1. 校企合作
在校企合作方麵,牛津大學通過科研合作項目、戰略聯盟等多種方式增加與企業間的合作。
(1) 科研合作項目。學校鼓勵教師參與各項科研合作項目,並歡迎所有感興趣的企業與學校科研人員取得聯係,開展合作項目。University of Oxford. Collaborate on a research project[EB\/OL]. http:\/\/www.ox.ac.uk\/research\/innovationandpartnership\/partnerships\/collaborateresearchproject, 20170106.
(2) 戰略聯盟。為更好地與企業在專門領域進行合作,同時建立良好的關係,學校相應的小組在這方麵非常用心。例如商業發展小組(Business Development Teams),該小組在聯盟管理上有著豐富的經驗,可以根據合作性質製定出最好的合作框架。University of Oxford. Form a strategic alliance[EB\/OL].
http:\/\/www.ox.ac.uk\/research\/innovationandpartnership\/partnerships\/formstrategicalliance, 20170106.
(3) 科研人員進企業。公司通過從學校引入科研人員從而接觸到學術界最新的靈感和理念而獲益,而大學可從企業收獲經驗與知識。知識傳遞在大學和企業間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例如牛津大學開展的知識傳遞借調項目(Knowledge Transfer Secondments)和知識傳遞夥伴關係項目(Knowledge Transfer Partnerships)。University of Oxford. Second a researcher[EB\/OL]. http:\/\/www.ox.ac.uk\/research\/innovationandpartnership\/partnerships\/secondresearcher, 20170106.
(4) 導師、顧問或教練。牛津大學歡迎大家參加牛津企業家(Oxford Entrepreneurs)學生會舉辦的各類活動,給學生們提供專業指導和建議,擔任演講嘉賓或者是給牛津企業家投資;擔任新型軟件開發及其他方麵的學生導師或顧問。University of Oxford. Mentor, advise or coach[EB\/OL]. http:\/\/www.ox.ac.uk\/research\/innovationandpartnership\/partnerships\/mentoradviseorcoach, 20170116.
(5) 投資獨立子公司。Isis創新公司代表牛津大學負責管理學術人員成立的新的子公司,同時也歡迎各界進行投資;Isis軟件孵化器組織協助牛津大學的新生軟件產品和服務開發及入市;同時牛津大學還成立了牛津子公司公平管理會(Oxford Spinout Equity Management)來管理公司,尋找最大化股東權益的方法。University of Oxford. Invest in a spinout[EB\/OL]. http:\/\/www.ox.ac.uk\/research\/innovationandpartnership\/partnerships\/investspinout, 20170116.
2. 社會服務
除了采用各種方式增加與企業間的合作,為更好地實現為社會服務的目標,牛津大學還從資源開放、成果共享、校外合作這3個方麵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1) 資源開放。牛津大學利用開放的網絡平台、圖書館免費資源促使大家能夠更加便捷地獲得各項知識、技能和經驗;鼓勵公眾多多利用大學的圖書館、博物館、公園、體育設施等。
(2) 成果分享。牛津大學采用大家關注的社會話題作為工作坊和演講活動的主題,促使公眾積極地參與到學校科研活動中來,成為科研活動中的共同參與者和貢獻者;此外,開放日、博客、廣播、藝術節、科技節會進一步與大眾分享牛津大學的科研成果;牛津大學出版社的國際出版項目、數字學習與評估平台、線上研究工具等也會在這方麵發揮重要的作用。
(3) 校外合作。在公眾健康方麵,通過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係(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牛津大學與當地的醫療服務體係信托會達成一致,與當地政府、企業和慈善組織共同合作,致力於提供醫療研究、健康教育和健康培訓,促進高質量的病患保健。作為NHS生物醫學研究中心和小組的成員,牛津大學的目標是將基礎科研成果應用於臨床醫療,在造福患者的同時提高英國在健康研究方麵的世界領先地位。在與當地學校的合作方麵,形式更為廣泛,包括發起教師培訓、科研合作項目、行動學習、領導力發展計劃和牛津大學出版社的雇員誌願者計劃。牛津大學的學生參與的當地學生輔導項目是社區諸多誌願活動中的一個,此外還有環境等多方麵的校外合作。
〖MZ(2〗九、科研組織策略、科技研發和科研成果〖MZ)〗
〖MZ(3〗(一) 科研組織策略〖MZ)〗
為了使牛津大學的所有教職員工和學生能夠在一個有序而高效的環境中進行科研工作,同時也為了使牛津大學無論是在學科內還是跨學科領域的研究成果都能對國家和世界產生有益影響,牛津大學在逐漸探索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科研組織策略。牛津大學的科研組織策略是:① 在學院範圍內招收和留住最優秀的研究人員;② 吸收全國和全世界最優秀的研究生;③ 為學者生涯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提供具有支持性的研究環境,促進學者的發光發亮;④ 鼓勵地區、全國和世界的合作,並與其他研究機構、基金組織、讚助者等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⑤ 保證學校的研究成果真正為了社會和經濟的發展;⑥ 為達到研究卓越和知識遷移的效果,學校會提供學術和行政服務及一切所需的基礎設施。
〖MZ(3〗(二) 科技研發和科研成果〖MZ)〗
牛津大學與世界上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研究人員和機構合作,在與這些優秀的研究人員和機構進行合作的基礎上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由牛津大學的全體科研人員所進行的科研工作與成果不僅使牛津大學在世界上保持著領先地位,同時其科研成果為世界創新概念、對自然界的認知、健康保障和治療、公共政策、國際事務、藝術等等所產生的影響是有目共睹的。例如牛津大學的工程師在低溫製冷機設計上取得了關鍵性進展,低溫製冷機是衛星上重要的冷卻元件,因此該突破在更多的衛星成功發射及減少發射成本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化學部的天然酶研究使橘子變成了葡萄柚,該研究在全球香精香料市場中找到了商業價值;牛津大學博格布洛克科技園(Begbroke Science Park)中的子公司在運用細菌消耗高科技工程有毒副產品方麵處於先驅。University of Oxford. Impact case studies[EB\/OL]. http:\/\/www.ox.ac.uk\/research\/researchimpact\/impactcasestudies, 20170120.牛津大學在科研卓越評價(REF)中位於全英第一。根據牛津大學在REF2014中的科研成果數據,整理為表1010,表中包括提交的科研成果數據和其達到科研評價等級的比例數據,第一行是大學的整體數據,接下來是31個學科全職學術類教師提交的數據。在牛津大學提交的2409.27個科研成果中,符合四星級標準的比例為48%,符合三星級標準的比例為39%,符合二星級和一星級標準的比例分別為11%和1%。
表1010牛津大學2014REF成果表University of Oxford. REF 2014 results table[EB\/OL]. http:\/\/www.ox.ac.uk\/research\/researchimpact\/ref2014results\/resultstable, 20160120.
全校及各學科教師提交數(個)達標率(%)
4*3*2*1*未分級
全校2409.2748391110
臨床醫學238.515339800
公共健康、健康服務與社區醫療47.705735710
心理、精神病學與神經係統科學98.306728500
生物科學223.804746700
地球係統與環境科學36.454351510
化學83.904947301
(續表)
全校及各學科教師提交數(個)達標率(%)
物理124.704349710
數學科學148.605937400
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學73.505334922
電子電氣工程,冶金與材料34.126038200
係統工程學93.795541400
考古學33.3341391820
地理與環境學53.8541421610
經濟與計量經濟學83.9056331010
商務與管理學42.1051361120
法律108.8840441510
政治與國際學76.6554271540
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27.407914700
社會學32.8537451800
人類學55.8023452840
發展學44.1340392010
教育39.226527800
區域研究71.1036401950
現代語言與語言學116.7527432352
英語與文學87.7942421600
曆史130.0545371710
古希臘、古羅馬文學68.6547341720
哲學71.5051311620
神學與宗教研究32.7034382440
藝術與設計:曆史、實踐與理論9.0022532050
音樂、戲劇、舞蹈與表演藝術20.2555341010
備注:4*,世界領先水平;3*,國際較高水平;2*,世界水平;1*,國內水平。
第十一章多倫多大學
〖MZ(1〗第十一章多倫多大學〖MZ)〗
多倫多大學始建於1827年,是加拿大最古老的大學之一。曆經190多年的發展和變遷,多倫多大學現在已經成為加拿大規模最大、學科最多、實力最雄厚的一所綜合性公立大學,也是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學。多倫多大學在教學、學術和研究方麵一直處於加拿大和世界的領先位置。該校每年發表的科研論文數量和引用次數均位居世界前列,其經費、捐款、國家教授獎項、研究出版量和藏書量皆為加拿大之首。《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2015年10月發布的全球最佳大學排名中,多倫多大學居世界第16位、加拿大第1位。US News.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Rankings[EB\/OL]. http:\/\/www.usnews.com\/education\/bestglobaluniversities\/rankings?page=2, 20160710.多倫多大學對加拿大的政治、經濟、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裏誕生了10位諾貝爾獎得主,還為加拿大培養出了多位總督、總理和工商業界領袖。
〖MZ(2〗一、辦學理念與人才培養目標〖MZ)〗
辦學理念是大學的靈魂,引領著一所大學的發展方向,推動著大學不斷地向前發展。多倫多大學在多年的辦學曆史中,堅持追求真理、探索學問和傳播知識的辦學理念,強調學術自由的重要意義。這一辦學理念充分體現在該校的校訓、使命和人才培養目標中。
〖MZ(3〗(一) 校訓〖MZ)〗
校訓反映了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治校精神,體現了學校的辦學特色。多倫多大學的校訓是“像大樹一樣茁壯成長”(拉丁語為Velut Arbor Aevo,英語為As a Tree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學校的校徽上方就是一棵茁壯成長的大樹。這體現了學校對學生的重視和期望,希望學生能夠長成參天大樹,根基深入泥土,曆經風雨而不倒。
〖MZ(3〗(二) 學校使命〖MZ)〗
多倫多大學的使命是發現和傳播知識,提供優質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專業培養計劃,致力於成為世界頂尖的研究型大學。
多倫多大學提出,大學的目標在於形成學術共同體,使每個學生的學習和研究能力獲得長足發展;維護人權,保證每個學生享有平等的權利;維護公平正義。在大學這一獨特的環境中,最重要的人權就是言論自由、學術自由和研究自由。在大學進行批判性教學和研究是人類的權利,更是大學需要關注的高於一切的責任,因為在現代文明社會,任何人、任何機構或其他組織都不會像大學這般重視這些珍貴而又脆弱的權利。
〖MZ(3〗(三) 人才培養目標〖MZ)〗
多倫多大學在已取得的成就的基礎上,不斷加強教學和研究。學校將繼續保持較大的規模,並繼續利用規模優勢,鼓勵學生在人文學科、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等一係列廣泛的專業領域開展學術研究。在學校大家庭裏,學生繼承和發揚各學院的優良傳統,營造激勵學術活動的校園氛圍。
一方麵,加強學生培養,努力將學生培養成為能夠進行清晰的思考和客觀的判斷、對社會做出有益貢獻的人。為此,學校致力於達到最高的學術水準,滿足多元化學生群體的需求;吸引加拿大各地及海外優秀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為他們提供豐富的學習經曆,實現其教育目標,特別是促進其終身學習、職業發展和身心健康成長等;為學生提供最好的設備、圖書資料和教學輔助手段。學校強調教學在教授職業期望中的重要性,認可教師在教學方麵的卓越成績,提供改進教學的機會,並保證教授級別的教學人員為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正常的教學活動。
另一方麵,保持學術水準,推進高質量的研究。積極營造有利於研究的環境;重視學術研究、成果發表和教授在專業領域的貢獻;保證各個學院均參與本科生教學以及研究生的教學和研究;具備靈活應對新的研究領域的能力;要求國內外同行對研究項目質量進行評估;與其他高校、產業、企業部門、專業領域、公共機構和政府合作進行研究;提供國際最高水準的圖書、信息和研究服務。
2027年,多倫多大學將迎來建校200周年。為了能夠讓學校取得更大的發展,該校製定了《邁向2030》的規劃。這一規劃在本科生教育上強調,要繼續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和重視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思維能力,重視學生的實際能力的培養,豐富教室內外的學習環境,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與發展經驗。
〖MZ(2〗二、人才資源開發與師資隊伍建設〖MZ)〗
哈佛大學文理學院前院長亨利·羅索夫斯基(Henry Rosovsky)曾說過:“迄今為止,衡量大學狀況最可靠的指標,是該校教師隊伍的優秀程度,這幾乎能決定其餘的一切: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能夠吸引優秀的學生、基金、校友以及公眾的支持,並能博得國內和國際的承認。保持和提高學校聲譽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改善教師隊伍的質量。”王英傑,劉寶存.世界一流大學的形成與發展[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217.多倫多大學能夠躋身世界一流大學,師資力量是重要因素。該校始終強調教師對於傳播知識和真理、促進研究發展的重要性,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並建立健全配套製度,在政策上給予有力保障。
《多倫多大學章程》規定,大學治理委員會(Governing Council)負責教師聘任、晉升及獎金等相關政策和製度的製定,具體來說,其下屬的學術委員會負責學術任命和個別任命政策、教授職位和訪問學者的職位。而教師的管理和培養等具體實施層麵由副校長兼教務長負責,教務長辦公室根據教師來學校時間的長短將教師分為新教師、現任教師和退休教師,並針對不同的教師提供配套的培養和發展措施。
同時,多倫多大學教師工會(University Of Toronto Faculty Association)在保障在職教師和退休教師、圖書管理員以及研究助理的權益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MZ(3〗(一) 師資隊伍現狀〖MZ)〗
多倫多大學的教師來自世界各地,構成複雜多樣。在教師聘任上,學校一直堅持公平的原則,無論是健全人還是殘疾人,都有同等的機會。就教師工作方式而言,多倫多大學有全職教師和兼職教師兩種;就教師的工作性質而言,有學術人員和行政人員兩種。
多倫多大學學術人員分兩大類:一類是助理教授、終身教授(含副教授、教授),另一類是講師、高級講師。第一類人員除了能夠開展教學之外,還必須具有獨立開展研究的能力並有較明顯的學術水平和研究成果。助理教授開始聘3年,考核評估合格後再聘2年,之後才有申請終身教授的資格。第二類是純教學人員,要求教學質量很高,但可以沒有獨立開展研究的要求。教學評價中,學生評價占相當大的比重。特別優秀的教師可升為高級講師,福利待遇和終身教授一樣。無論哪一類學術人員都要進行年度評估,以此作為晉升工資的依據。
表1112014年師資隊伍現狀(單位:人)
師資類別全職兼職合計
教授級別21431762319
教師(僅教學)344181525
有學期限製(按課時收費)教師014341434
臨床教學(Clinical)人員264928045453
其他人員64328653508
合計5779746013239
資料來源: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Facts & Figures, Faculty and Administrative Staff[EB\/OL]. http:\/\/www.utoronto.ca\/sites\/default\/files\/about\/Facts_Figures_2014\/Facts_Figures_2014_G_Faculty_Administrative_Staff.pdf, 20160718.
學校教職工中包括了土著居民、少數族裔、殘疾人士、性少數族群等各類團體,體現了學校多元化和開放化的特色。根據該校《2014年雇員平等報告》對學校教職工類別構成統計情況如下。
表112學校教職工的構成(全職和兼職)(單位:人)
總數
女性土著居民少數族裔殘疾人士性少數族群
人數占比人數占比人數占比人數占比人數占比
全部學術人員3299134340.7%150.45%44413.5%491.5%1163.5%
教師
(包括臨床教學人員)3145122839%150.48%42813.6%471.5%1023.2%
圖書館人員15411574.7%<61610.4%<6149.1%
全部職員6570401961.2%501%180127.4%1682.6%2864.4%
全部雇員9869536254.3%650.7%224522.7%2172.2%4024.1%資料來源: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Employment Equity Report 2014[EB\/OL].http:\/\/www.hrandequity.utoronto.ca\/Assets\/HR+Digital+Assets\/Employment+Equity+Annual+Reports\/2014eear.pdf, 20160718.
〖MZ(3〗(二) 高層次人才引進的政策與製度〖MZ)〗
教師聘任是世界一流大學教師隊伍建設的第一步,大學教師的招聘和甄選是大學確立其競爭優勢的關鍵之所在。多倫多大學在教師聘任、晉升中執行嚴格的政策,為吸引高層次人才提供了製度保障。
1. 高層次人才的引進標準
作為世界一流大學,多倫多大學對人才標準的要求更加全麵而嚴格。大學從自身使命出發,從教學、科研等方麵全麵考察教師的綜合素質。根據《學術任命政策和程序》(Policy and Procedures on Academic Appointments)的相關規定,教師應達到以下要求:首先,申請多倫多大學教職的教師需具有博士學位,成功完成了博士學習或其他學術或專業工作是聘為助理教授的基本條件。其次,要有一定的學術經曆,表明其能夠勝任當前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最後,申請者需要具有豐富的研究成果,要在權威雜誌上發表一定數量的文章,或有一定的著作、論文等成果。
2. 高層次人才的引進程序
首先,公布招聘信息。各學院需要增加教師名額或出現職位空缺時,需首先報到副校長兼教務長處,獲得批準方能招聘。University of Toronto Governing Council. Policy and Procedures on AcademicAppointments[EB\/OL]. http:\/\/www.governingcouncil.utoronto.ca\/Assets\/Governing+Council+Digital+Assets\/Policies\/PDF\/ppoct302003.pdf, 20160718.多倫多大學在行業刊物和國內、國際專業學術刊物等上公布招聘信息,學校官網上也會公布招聘信息,此外,學校的招聘廣告也會發給加拿大各個高校和相關部門。如此廣泛地發布信息是為了保證學校的招聘信息能夠被廣大的潛在候選人了解,從而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前來應聘。
其次,求職者提交反映其教學能力和學術研究能力的個人履曆和數封推薦信。係或學部的遴選委員會對求職申請進行評估和判斷,協助學院院長對每個招聘職位遴選出約3名候選者,並要列出推薦理由。係部主任沒有異議的話即可報至教務長批準,教務長同意後會授權院係對選中的候選人進行進一步的考核。考核主要看候選者在教學和研究方麵的能力或潛能,考察其能否獨立承擔研究項目,經考核通過後聘為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其最初的聘任期限不超過一年,超過一年的需要得到教務長的批準。
3. 兼職教師的聘任
多倫多大學兼職教師數量眾多,占所有教師比例的50%以上。兼職教師的聘任也非常嚴格,治理委員會專門為兼職教師的聘任製定了《兼職教師聘任的程序和政策》(Policy and Procedures on Employment Conditions of Parttime Academic Staff)。基本上每個級別的教師,甚至教授職位的教師,都會招聘兼職教師。兼職教師初次聘任時間為一年。
兼職教師的聘任程序和全職教師的聘任程序基本一樣,需要告知各院係部門領導委員會,係部主任同意後再報至副校長兼教務長,征得同意後方可聘任。此外,當全職教師轉為兼職教師崗位時,優秀的兼職教師便有機會轉為全職教師。若兼職教師連續3年的聘任表現優異,學校會與兼職教師簽3年製合同,但教師需在合同期的最後一年接受考核,通過考核後方可續簽。
〖MZ(3〗(三) 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政策與製度〖MZ)〗
1. 教師的晉升政策與製度
為鼓勵教師發展,學校為教師提供每年一次的晉升機會,晉升教授級別的講師或高級講師必須達到3個基本標準:研究成果豐厚並富有創造性,教學成績卓越,在未來的知識和專業發展方麵空間大。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Academic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s Manual[EB\/OL]. http:\/\/aapm.utoronto.ca\/promotionfullprofessor, 20150718.
在多倫多大學,申請助理教授以上頭銜者必須提交一份反映其最近5年講授過的課程、發表的研究成果以及為學校所做的其他服務項目等的材料。申請者在每年10月將書麵申請和有關材料交到係主任處,經係學術委員會和院評審委員會(由院長任主席)評審後,推薦給副校長兼教務長,再由其組織評審;評審通過後交校長批準,並呈交校務治理委員會審核公布,於次年7月1日正式生效。晉升與聘任正教授的審定過程,除以上程序外,還需有5位校外同一專業權威學者的聯名推薦。助教、實驗人員的聘用則由係一級部門自行決定。同時,許多學院還明文規定,不直接聘請獲得本校學位的留校人員當教員,他們必須到外校,甚至國外某大學工作一段時間後才有可能被聘請進來。
2. 終身聘任製
為保證教師的職業安全,為教師提供穩定的教學和科研環境,多倫多大學實行終身聘任製度。終身教授的申請程序和評審程序很嚴格,這是為了保證該大學的教學水平和研究質量。一旦被聘為終身教授,就是副教授。一般情況下,副教授在5年後方可申請正教授。實行終身教授製度是為了保證教授更自由、自主地開展學術研究。
3. 教師的薪酬政策與製度
表113教師基本薪資水平(單位:加元)
2014年7月2015年7月
最少最多最少最多
教授(Professor)9430096100
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7030071600
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57200977005830099600
(符合條件的)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conditional)48100796004900081100
助理教授\/副教授(純教學序列)
(Assistant\/Associate Professor,
teaching stream)7760079100
資料來源:http:\/\/aapm.utoronto.ca\/academicsalaryadministration, 20160718.
在多倫多大學,教師工資的增長主要由兩部分組成:董事會給予的薪酬增長(AcrosstheBoard Salary Portion, ATB)和基於工作績效的獎勵工資提升(ProgressThroughtheRank, PTR)。學校每年都會根據教師在教學、研究和服務上的貢獻為其晉升工資,每位教師工資上漲的情況存在較大差別。由於教師和學校是雇傭關係,教師工資增長的幅度和福利待遇是由教職工工會和學校通過集體協商確定的。
ATB獲得的增長也分為2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每位教師每年工資1%的遞增,第二部分是根據基本工資,每位教師每年可獲得1000—2000加元的津貼。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UTFA Bargaining Report20112012[EB\/OL].http:\/\/www.utfa.org\/sites\/default\/files\/webfiles\/pdf_files\/Bargaining%20Report%20%235%20%2020112012%20with%20Appendices.pdf,20120805.
PTR分為3個獨立的基金:終身教職教師基金、教學類教師基金和圖書館人員基金。另外,獎金的比例也需要教師工會和學校談判,因此獎金額度每年都會不同,但總體來講不會超過教師工資的5%。PTR雖然獎金額度不大,但體現了學校對教師教學和研究能力的認可,因此大多數教師都會非常重視。學校通過各個院係主席組成的PTR評審委員會,對教授、講師和圖書館人員表現分別進行評估:評估結果采用記分製,總分10分,其中教授的研究占4分,教學占4分,服務占2分;講師的教學占8分,服務占2分。
4. 教師的鼓勵政策
除了PTR績效獎金外,多倫多大學還設置了多種獎項計劃鼓勵教師的卓越表現,同時各個院係和部門也會根據本院係特點設置一些自己的獎項。
(1) 教學獎(Rewarding Teaching)
多倫多大學堅持教學和科研並重,除了專門授課的講師外,教授也必須承擔相應的教學任務,而且教學表現也是教授考核評估的重要內容,是他們晉升、加薪的重要依據。為鼓勵教師重視教學,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多大設立了多達24個校內教學獎項,校外機構也設立了3個教學獎項。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Rewarding Teaching[EB\/OL].http:\/\/www.teaching.utoronto.ca\/teaching\/rewardingteaching.htm, 20150718.主要有以下幾項:
① 校長教學獎(Presidents Teaching Award)。校長教學獎主要用於獎勵教師在教學、教科研及教學與研究整合方麵卓有成效的表現,獲獎者可連續5年、每年獲得一萬加元的教學發展經費,而校長教學獎得主的榮譽也會伴隨獲獎者一生。可見,校長教學獎不僅是名義上的最高榮譽,而且學校在資助力度上也給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力度。
校長教學獎獲得者經學校指派,直接成為校教學院(Teaching Academy)的成員,任期至少可為5年,5年到期後如果想繼續留任,可以再參加競選。教學院成員定期商議學校重大教學事宜,向學校教務長及教學與創新中心(Centre for Teaching Support & Innovation)主任提出建議,並協助做好教學評估工作。
② 卓越教學獎(Faculty of Arts & Science Outstanding Teaching Awards)。該獎項是1993年設立的用以獎勵文理學院教學成績優異的教師,該獎項每年評審一次,評審人為本院教師和學生。獲獎教師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交流技巧,掌握本專業知識,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能夠不斷創新改革教學方法和課程內容。
③ 3M教學名師獎( 3M Teaching Fellowship)。該獎項是1986年由高等教育教學和學習協會與加拿大3M合作創辦的,獎勵對加拿大教學和學習方麵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該獎項被認為是加拿大最高級別的教學獎項。
(2) 研究和學術獎
多倫多大學自己設立的研究和學術獎項不多,最為重要的一項是大學教授獎(University Professor)。該獎是為獎勵在某一研究領域取得卓越成就的教授而設立的,每次獲獎名額不超過終身教職教授總數的2%。多倫多大學擁有眾多頗具聲望的教授學者,而該獎項的獲得表明該教授在學校教授圈中得到了認可。
多倫多大學鼓勵教授參加國際學術獎項的評選,每隔幾年就會對獲得國際學術大獎的教授學者進行獎勵。
〖MZ(3〗(四) 教師績效多維考核方法〖MZ)〗
教師考核與教師的任期和晉升有很大關係,學校每年都會對教師教學、科研和為學校服務三方麵工作進行一次全麵的評定。
1. 教師教學情況調查表
教師教學工作包括講課、研討、輔導、答疑、小組討論、實驗教學以及其他教育活動。評定教學效果主要看教師啟發學生智力的程度、自身的專業知識水平、傳授知識的能力和輔導學生的情況等。所有這些標準都以一定的方式寫入“教師教學情況調查表(學生)”中。此表由上課學生填寫,作為評定教學人員教學效果的主要依據。
2. 教學檔案袋(Teaching Dossiers)
教學檔案包括教師的教學理念陳述、所教課程大綱、參考書目、教學評估、所獲得的獎項等多項內容,講述教師的教學發展過程,展示教學成果,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反映和晉升、提薪的重要依據。對於教師而言,單一的評價方式很難真正測評出教師的有效教學,而教學檔案袋的出現恰恰彌補了這一不足,能夠對教師進行多維度考核。教學檔案袋主要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描述性內容,包括教學理念陳述和其他一些描述性文檔,要求長度在10—20頁紙。其中,描述性文檔主要描述教師的教學方法、經驗和材料。第二部分是教師個人檔案的證明,要求教師提供教學方法有效性的證據,應包括同行和學生對其教學效果的評價、簡單的課程材料,以及教師自己對學生投入和參與其教學的評價。
〖MZ(2〗三、國際化狀況〖MZ)〗
多倫多大學認為國際視野是當前大學學術使命的重要內容,多倫多大學校長格特勒(Meric Gertler)在2013年強調深化、關注和加強國際合作是學校發展的重點方向,多倫多大學通過國際交流與合作為全校師生提供更多學習、研究機會,將學生培養成為世界公民。2015年12月,多倫多大學治理委員會明確了學校三大優先發展戰略:利用地緣優勢,實現城市和學校的互利共贏發展;加強和深化國際合作關係,推進國際化發展;重塑本科生教育。其中,國際化發展戰略是學校其他兩大戰略的基礎,也是實現多倫多大學國際化目標的重要保證。
為有效推進學校國際化發展,多倫多大學成立了國際事務辦公室(International Office)。國際事務辦公室主要負責支持和促進國際教育發展,為來校學習和研究的國際學生提供各種服務,同時也為本校具有跨文化興趣、出國學習與工作的學生服務,促進多倫多大學與加拿大境內以及世界上各合作機構和大學之間的學生交流。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International Office[EB\/OL].http:\/\/global.utoronto.ca\/internationaloffice\/,20180125.具體包括:領導和協調係列國際交流活動,建立和維持學校國際合作關係;促進與重點區域、國家和機構的深度交流與合作;維護學校在全球和重點區域的形象及影響力;管理其他機構來校訪問,製訂出國計劃等。
〖MZ(3〗(一) 師生國際化〖MZ)〗
多倫多大學致力於提高全球化能力。在全球範圍內招募優秀人才,包括教師、員工和學生;引進國際最先進的設備設施,創建全球研究網絡,實現人、財、物的有機連接,發揮最大效益。
1. 國際學生
多倫多大學招收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學生,是加拿大學生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學校之一。2017年,學校留學生所占比例達19.66%,學生來自世界168個國家和地區。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International Students[EB\/OL].http:\/\/future.utoronto.ca\/international,20180125.
表1142017年留學生基本數量表(單位:人)
學生類別國內學生留學生合計留學生比例
研究生1505329851803816.55%
本科生56261144677072820.45%
總計71314174528876619.66%
資料來源: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About U of T[EB\/OL].https:\/\/www.utoronto.ca\/aboutuoft\/quickfacts,20180126.
多倫多大學每年均能收到大量來自世界各國和地區的入學申請,2017年申請學生最多的前5個國家和地區是中國內地、印度、美國、韓國和中國香港。
表1152017年國際學生來源情況表(單位:人)
序號國家\/地區學生數序號國家\/地區學生數
1中國內地102446沙特阿拉伯238
2印度8647中國台灣234
3美國6988尼日利亞221
4韓國5979日本192
5中國香港31310英國190
圖111留學生來源圖
資料來源: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About U of T[EB\/OL].https:\/\/www.utoronto.ca\/aboutuoft\/quickfacts,20170126.
多倫多大學為國際學生提供了專門的獎學金,這些獎學金可用於支付留學生學習的相關費用。如萊斯特·B.皮爾森國際獎學金(the Lester B. Pearson International Scholarship)是為多倫多大學的優秀國際學生提供的獎勵項目,旨在鼓勵具有突出的學術研究能力、創造力和領導力的學生。該獎學金每年評選一次,是多倫多大學最著名也是競爭最激烈的獎學金項目,該獎學金涵蓋學生學費、書本資料費以及4年的住宿費。在眾多申請者中,每年約有37人能獲此榮譽。另外一個國際學生獎學金項目是萬事達卡基金會獎學金(The MasterCard Foundation Scholarship),該獎學金主要資助經濟貧困的非洲學生。多倫多大學是第一所向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貧困的優秀學生提供獎學金的大學,截至2017年該項目已經資助5批學生,資助金額達2280萬美元。
2. 國際教師
多倫多大學注重教師群體的多樣化和國際化,在全球範圍內招聘優秀學者來校任教,多倫多大學為教師提供了諸多出國深造和交流機會,同時通過研究合作項目接受國外訪問學者。多樣性、國際化的教師們為多倫多大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多倫多大學打造了一支強有力的學術團隊和師資隊伍,其教師擁有255個加拿大研究主席頭銜,是加拿大擁有該頭銜人數最多的高校。45%的教師獲得過加拿大古根海姆獎,超過30%的教師獲得加拿大斯隆研究獎,25%的教師獲得過皇家學會獎。
〖MZ(3〗(二) 辦學國際化〖MZ)〗
多倫多大學為全體學生提供眾多的國際學習、交流機會,努力培養最優秀、最聰明的全球公民。彙集優秀學者、跨境項目、留學、出國訪問等是多倫多大學實現國際化的主要形式,多倫多大學除定期選派大量學生到國外學習之外,還在每年夏天組織學生到合作大學進行短期訪問,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活動。學生通過國外學習的經曆、互訪和交流,增進對異域文化的了解,開闊眼界。多倫多大學一半以上的學生會說兩種及以上語言,留學生比例超過15%。
多倫多大學與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25所高校建立國際合作關係,開展學生交流合作項目。這些合作項目主要是為高年級學生(二年級或三年級)提供,使學生在獲得學位認可的交換學分中體驗不同的文化、學習不同的語言。
學生申請條件如下:
1. 學業要求
個人成績優異並至少完成了4個完整學分;年平均績點在2.5以上,累計績點達2.25。有些機構或項目對績點要求更高。
2. 學分互換
在三學期的交流期內最多可以學習7.5學分。學生通常會通過參與項目和選修課程相結合的方式獲取學分,而且互換學分隻能是本科生選修的藝術、科學管理類課程。
表116本科生出國交流項目
序號出國項目\/機會說明
1對外交流項目
(Outbound Exchange)學生在國外學習的期限為1學期或1學年,學分轉入學生檔案,學費按正常標準交給多倫多大學,食宿和課本費由學生自理
2夏季交流項目
(Summer Abroad)該項目通過提供國際教育和研究內容豐富學生的學術經曆。主辦機構邀請一批多倫多大學的教授和教師采用小班式上課,班級規模不超過25人。該項目學習時間一般為5—8月期間的3—6周,具體根據實際情況而定。除語言課程外,所有班級均采用英語授課,學生可以獲得學位認可的學分,這些課程的成績單將作為學分獲得憑證,同時計算到累積平均績點中
3國際課程模塊項目
(International Course
Modules)在現有的本科生課程框架內使學生獲得、強化國際經驗,一般在閱讀周結束後安排遊學
4國外研究項目
(Research Abroad)文理學院為學生提供了大量參與研究項目的機會作為課堂學習的重要補充,學生可以參與研究項目、獨立研究或者是參加夏季研究項目
5職業體驗年項目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Year)職業體驗年項目是加拿大最大的本科生帶薪實習項目,時間為12—16個月,實習地點可以選擇國外
6芒克國際事務學院
遊學項目
(Travel Opportunities
School of Global
Affairs)為芒克國際事務學院學生提供的國外實習、參加夏季國外課程、在亞洲研究所實踐基地實訓等機會
7美國實習
(Internship in the
United States)美國研究中心每年主辦或與其他組織合辦的一些實習項目
8國際發展研究帶薪
實習項目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tudies Coop)批判發展研究中心提供為大四學生提供的運用知識、增加專業經驗的項目。時間為8—12個月,地點可根據專業需要選擇相應國家和地區
9管理與國際貿易
帶薪實習項目
(Management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op)該項目專門為多倫多大學的商學院本科留學生提供國際合作項目
資料來源:Going Abroad[EB\/OL].http:\/\/global.utoronto.ca\/undergraduateopportunitiesabroad\/, 20161006.
多倫多大學也為研究生提供了較多出國交流機會。交流形式包括對外交流項目(學分交換)、實習、邀請國際學者成為個人監督委員會成員、國際學術會議、遊學等。
〖MZ(3〗(三) 科研國際化〖MZ)〗
作為一所世界一流大學,多倫多大學的科研同樣具有國際化的視野,致力於聯合全世界優秀的研究機構和人員,解決全球麵臨的共同複雜問題,構建全球研究聯盟(Global Research Alliances)。具體體現在科研項目的國際化、研究人員的國際化以及科研資助的國際化上。多倫多大學的師資隊伍是專注而富有創造力的研究團隊,學校教師50%的出版物是與來自全球3700多個機構研究人員共同撰寫的。通過全球研究聯盟,多倫多大學與世界一流高校、研究機構開展研究項目合作,進一步拓寬全校師生的國際視野,強化國際意識,提升國際研究能力。國際科研合作主要方式是教師參加國際學術會議、聯合開展國際研究項目、研究設備和主要設施的資源共享、研究數據信息共享等。
〖MZ(3〗(四) 課程國際化〖MZ)〗
加拿大大學與學院聯合會(AUCC)學者認為“課程國際化”就是將國際跨文化或全球化的視野融入教學內容、教學資料以及教學和學習方法中的過程。多倫多大學在教學和研究活動中注入國際比較視角,培養能夠為藝術、文化和社會發展做出貢獻的學生,並為世界上最緊迫的問題——健康、社會公正、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等開展研究並提出解決方案。多倫多大學在課程設置中強調國際化內容,在課程體係中加入了國際化課程模塊(International Course Mudles),學生在真實的國際環境中體會課程內容,拓寬國際視野,迄今學校已經組織50多組學生赴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歐洲等國家和地區學習。
多倫多大學師生的國際化背景為課堂提供了多元文化交流的可能性,來自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政治背景和社會環境、不同語言、不同宗教信仰和意識形態的學生共聚一堂,從不同的視野考察同一個世界性的問題,自然會因為不同的觀點而進行深入的討論,因為不同思維方式的碰撞而產生創新的火花,這些對於師生們來說,都是極為豐富的跨文化體驗。
〖MZ(2〗四、專業和課程設置〖MZ)〗
多倫多大學是北美最大的綜合型大學,學校專業種類繁多,涉及文、理、工、醫等領域。該校有文理學院、法學院、醫學院、應用科學和工程學院等20多個學院。文理學院是該校最大的學術單位,設有語言學係、社會科學係、經濟學係、人類學係、化學係、計算機科學係等29個係,7個學院和46個跨學科中心(研究院),擁有300個本科生培養方案和63個研究生培養方案,開設課程超過4000門。學院有26000名左右本科生和4300多名研究生。除文理學院外,多倫多大學還有少數幾個專業學院也設有本科生課程。
在多倫多大學,一學年分成秋冬學期和夏季學期2個學期。秋冬學期共24周,從9月初開始到次年4月結束,又分為2個短學期:上半學期時間為9—12月,共12周;下半學期為次年1—4月,也是12周。夏季學期從5月初開始到8月底結束。正常教學計劃安排在秋冬季學期。
多倫多大學課程按學習時間分為全課程(full course)和半課程(half course),全課程是指學習時間為秋冬學期或夏季學期的課程,半課程學習時間為一個短學期,也稱為學期課程。學生在選修課程時,兩門學期課程相當於一門全課程。
多倫多大學的本科教學管理一般采取學分製,每一種學位教學計劃都規定了修習的總學分。為了保證學生有較寬的知識麵和紮實的基礎,學生通常要從多種不同學科中各選一定量的學分課程。本科生畢業要求修完20個學分的課程,其中4個學分為通識教育學分。多倫多大學的1個學分指1門全課程,0.5個學分為1門半課程。以下以計算機科學專業為例,對其專業課程設置進行介紹。
計算機科學專業將專業課程分成計算機體係、計算理論、遊戲設計等不同模塊,每個模塊都包括幾門具體課程,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將來的職業規劃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當然,所有專業的學生都必修英語寫作課。除了專門的寫作課程外,其他的專業課程中也會涉及英語寫作的練習。
表117計算機科學專業本科生培養計劃
專業基礎課
(5.5門全課程)類型課程課程編號
第一年
軟件工程計算機編程導論\/
計算機科學導論ⅡCSC108H1\/
CSC150H1
軟件工程計算機科學導論Ⅰ\/
計算機科學導論ⅡCSC148H1\/
CSC150H1
邏輯與複雜性計算機科學的數學表達和推理\/
計算理論導論ⅡCSC165H1\/
CSC240H1
數學微積分\/數學分析MAT137\/MAT157
第一年或第二年
(半課程)
軟件工程軟件設計CSC207H1
邏輯和複雜性計算理論導論Ⅰ\/計算理論導論ⅡCSC236H1\/CSC240H1
核心係統計算機組織CSC258H1
數學線性代數\/代數學MAT223H1\/
MAT240H1
第二年
邏輯和複雜性數據結構與分析Ⅰ\/
數據結構與分析ⅡCSC263H1\/
CSC265H1
數學計算機應用概率論\/統計原理\/
統計與概率\/STA247H1\/
SAT255H1\/
STA257H1
核心課程
(3.5門全課程)
核心係統軟件工具和係統編程CSC209H1
軟件工程編程語言原理CSC324H1
數字分析計算方法\/數值代數與優化CSC336H1\/
CSC350H1
信息係統數據庫導論CSC343H1
邏輯和複雜性計算複雜性和可計算性Ⅰ\/
計算複雜性和可計算性ⅡCSC363H1\/
CSC365H1
核心係統操作係統CSC369H1
(續表)
專業基礎課
(5.5門全課程)類型課程課程編號
邏輯和複雜性算法設計與分析Ⅰ\/
算法設計與分析ⅡCSC373H1\/
CSC375H1
選修課
係統核心係統、軟件工程、信息係統
人文和圖表人文學科、製圖
人工智能推理、語言、學習
基礎學科邏輯學、數學、數字分析
資料來源:Computer Science Progrom [EB\/OL].http:\/\/www.artsandscience.utoronto.ca\/ofr\/archived\/1011calendar\/prg_csc.htm,20161011.
除了學院推薦的課程學習計劃外,學生還可根據教師的建議和個人學術興趣製定個性化課程,該課程同樣要求修滿12門全課程,包括1門英語寫作課、9門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1門數學課,同時從選修課程中選擇6門學期課程。
多倫多大學的本科生畢業前需修滿4個通識教育學分。作為該校最大的學院,文理學院為本科生提供了2000多門課程,內容涉及人文、曆史、藝術、計算機等多個領域,形成多種跨學科培養項目,為學生提供多樣的選擇機會。為確保通識教育課程質量,文理學院還專門設立了3個課程委員會——人文學科課程委員會、自然科學課程委員會和社會科學課程委員會,對課程進行監督和指導。每個委員會具體負責相關課程內容、質量、專業要求、學習以及個性化課程等方麵的事務。此外,委員會還負責對新開課程、專業和通識教育的監管,並提出適當的建議。
〖MZ(2〗五、教學保障體係和學習支持係統〖MZ)〗
〖MZ(3〗(一) 教學保障體係〖MZ)〗
1. 組織結構
多倫多大學重視學生的學習經曆,並且將提升學生體驗作為大學戰略規劃的首要重點,因此多倫多大學對卓越教學的認可、支持和獎勵力度也非常大。該校對教學的支持和保障組織結構如圖112所示。
圖112多倫多大學教學支持保障體係結構圖
資料來源: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Teaching Academy[EB\/OL]. http:\/\/www.teaching.utoronto.ca\/academy.htm\/,20150515.
多大的教學工作由副校長兼教務長負責,教務長下主管學生事務的副教務長負責教學支持與創新中心(Centre for Teaching Support & Innovation,CTSI)的工作。同時,教學中心的學術技術戰略員(Institutional Academic Technology Strategist)有雙重身份,既是CTSI學術技術部的負責人,又要向首席信息官負責,承擔了引領全校信息技術服務發展的責任。這一組織架構體現了CTSI與信息技術服務部門的協同工作,有利於實現信息技術和學校發展戰略的有機結合。
教學研究院也是教學保障體係的一大特色。作為多倫多大學的校級教學顧問組織,該研究院主要由校長教學獎得主組成,任期5年,想繼續留任的需要通過投票選舉決定去留。教學研究院的設立旨在“探討大學教學的有關事務,並向副校長兼教務長以及教學促進辦公室主任提供谘詢建議,必要的時候其成員需要開設全校性的教學講座”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Teaching Academy[EB\/OL]. http:\/\/www.teaching.utoronto.ca\/academy.htm\/,20161012.。
教學與技術顧問委員會主要由學校領導、院係部門負責人和師生代表組成,該委員會會向CTSI主任提供教學方麵的谘詢、指導與支持,以利於中心更好地促進教學發展。
2. 核心機構——教學支持與創新中心(CTSI)
教學支持與創新中心成立於2009年7月,由原來的教學促進辦公室(Office of Teaching Advancement, OTA)、學術技術與資源中心(Resource Centre for Academic Technology, RCAT)以及助教培訓計劃(Teaching Assistants Training Program, TATP)合並而成,承載著通過領導、合作與創新達到卓越教學的使命,是多倫多大學教學支持與保障的核心機構。
(1) CTSI的主要職能
CTSI對教學提供一站式服務,在教學的準備、設計、實施和評價等不同的階段提供多樣的教學支持服務,具體內容包括為學校決策層提供教學發展谘詢或建議,促進全校教學專業知識的傳播,促進教學與技術的整合運用與創新,輔助教師和助教開發教學材料,促進教學學術發展,提供教學創新基金,為研究生助教開設一些證書課程,提供在線資源等。
(2) 主要服務形式
① 工作坊和研討會
中心全年麵向全校所有教師,組織工作坊、圓桌會議、讀書俱樂部等。研討主題包括鼓勵學術誠信、重視學習結果、發展教學檔案袋、應對大班教學的挑戰等,涵蓋了教學的各個方麵。每年秋季,中心還特別為新教師組織為期一周、主題為“重返校園”的專題工作坊。
表118CTSI主要工作
麵向個人麵向院係和部門麵向全校
(1) 工作坊和研討會
(2) Blackboard培訓和支援
(3) 谘詢
(4) 課堂觀察
(5) 課程評價和總結
(6) 課程發展和審查支持
(7) 課程評價和總結
(8) 教學檔案審查
(9) 教學獎提名支持
(10) 學術誠信
(11) 教學研究支持
(12) 助教培訓(1) 專門訓練和工作坊
(2) 為課程發展和審查提供支持
(3) 各院係培養計劃評估
(4) 為各院係教學研究提供支持
(5) 為委員會和工作小組提供研究和谘詢支援(1) 為委員會和工作小組提供研究和谘詢支援
(2) 新教育技術的評估審查
(3) 教學獎項提名
(4) 新教師指導
(5) 教與學研討會
資料來源: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Center for Teaching Support and Innovation[EB\/OL]. http:\/\/www.teaching.utoronto.ca\/about_ctsi\/servicesexpertise.htm\/,20161014.
中心還為各院係和部門開展專門的研討會提供支援服務,為研究生、研究生助教和博士後開設助教培訓項目係列工作坊(TATP Workshop Series)。
② 谘詢
CTSI提供的谘詢服務既麵向教師個體,也麵向各院係,包括教學檔案袋評價、教學設計、教學策略、教學學術、與研究生一起工作、教育技術使用以及其他與教學相關的事項。
③ 課堂觀察
通過課堂觀察,教師可以獲得對教學的形成性反饋,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探索解決問題,加強課堂教學的方法和策略。一般而言,課堂觀察除了深入課堂對教師的教學組織(包括與學生互動情況)進行觀察外,還要與教學人員共同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討論,提供谘詢以及後續的行動磋商。
④ 評估工作
CTSI的評估工作包括對課程的評價和總結以及對教師教學活動的評估。CTSI每年都會向多大和教師提供年度課程評價的數據總結圖表,這些圖表可作為教學檔案或教學獎提名的材料。
CTSI對教學評價的一大特點是個性化。中心會根據教師特點和需求為教師量身定做一套獨特的評價計劃(Assessment Plan),該評價對教師的教學目標、課堂教學活動、教學效果等進行評估,幫助教師發現其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尋求解決策略。這些評估的結果和材料都會作為重要內容存入教師的教學檔案袋中。
當然,中心還會支持教師進行同儕教學評價(Peer Evaluation of Teaching),教師選擇一位同事觀察其課堂教學,並給予反饋,反饋信息即可作為同儕評價的證據。
⑤ 助教培訓項目(Teaching Assistants Training Program, TATP)
助教培訓項目是CTSI為即將成為學校助教的研究生開展的培訓項目,該項目主要包括助教工作坊、教學證書計劃、助教優秀教學獎等。
(3) CTSI的資源
① 在線教學資源Blackboard
Blackboard是多倫多大學的在線學習管理係統,該係統提供大量的在線學習資源和工具。師生可以通過門戶網站獲取課程、年級、學位導航、大學新聞、圖書館目錄等資料。
② 教學圖書館
多大圖書館專門為教師提供了有關課程和教學的圖書資源,並且還為教師提供參觀等服務,教師可以借閱這些書籍。
③ 教學出版物
在多年的服務中,CTSI積累了很多有關教學策略、教學案例、教學理論等方麵的資料,中心會將其出版,供學校師生閱讀。已經出版的資料有《教學策略指導手冊》、《新任教師教學工具包》等。其中,《新任教師教學工具包》包括了多倫多大學的一般信息、教學資源、圖書館、所教學生信息、學生評價及課程評價等信息。
④ 教學專業期刊
《加拿大教學學術雜誌》(The Canadian Journal for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CJSTL)由加拿大高等教育教學協會主辦,師生可通過在CTSI門戶網站瀏覽其電子期刊。
⑤ 教學研討會和論壇
CTSI提供各種有關教學的國內和國際會議以及論壇通知,鼓勵教師積極參會進行交流。
(4) CTSI的特點
① 多層次的教學支持服務體係
多倫多大學CTSI作為校級教學支持服務機構,為全校師生提供教學方麵的支持。但是中心工作人員學術背景終究有限,中心提供的支持隻能是普遍意義上的教學建議,真正與專業甚至具體課程相結合時會有一定困難。基於此,多倫多大學下屬的多個院係根據自身學科特點開設了院級的教學支持服務機構,如密西沙加校區的羅伯特·格萊斯比學術技能中心(Robert Gilespie Academic Skill Center, UTM)、世嘉堡校區的教與學中心(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UTSC)、安大略教育研究院教學支持辦公室(OISE Teaching Support Office)、洛特曼管理學院教學效能中心(Rotman Teaching Effective Center)等。http:\/\/www.teaching.utoronto.ca\/teaching\/nfo\/resourcessupport.htm,20161016.經過多年發展,多倫多大學的教學支持服務體係已經形成了以CTSI為核心的多層服務體係。
② 強調教育技術對教學的支持
CTSI由學術技術與資源中心合並而成,因此中心有強大的技術支持,而且該體係中獨特的學術技術戰略員,既為教學活動提供技術支持,又通過教育技術引領學校教學的發展。CTSI提供的服務有工作坊、研討會、谘詢等多種形式,貼近教師的實際需求,而且很多個人服務都會為教師保密,體現了濃厚的人文關懷。
〖MZ(3〗(二) 學習支持係統〖MZ)〗
1. 獨立書院製
受英國大學製度的影響,多倫多大學是美洲少數實行獨立書院製的學府,各書院享有高度自治權。多大的文理學院下屬七大學院:英尼斯學院(Innis College)、新學院(New College)、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伍茲沃學院(Woodsworth College)、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聖米迦勒學院(St. Michaels College)、維多利亞學院(Victoria College)。文理學院的學生必須入住這七大學院,各學院都有獨立的法人地位、宗教聯係、自治權和獨立財權。除了為學生提供住宿設施外,各學院都承擔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任務和培養職責。如大學學院,有4500名學生和100多位教師,除了為學生提供住宿等生活服務外,還有4個跨學科培養計劃,即加拿大研究、戲劇、健康研究、種族多樣性研究,共有600多個主修、輔修和專修課程。University College. About UC[EB\/OL].http:\/\/www.uc.utoronto.ca\/,20161026.
雖然每個學院都各有特點和專長,但每個學院都會為本院學生提供學術谘詢服務,如寫作技巧、數學輔導、圖書館和計算機設施等。
2. 學生成才服務體係
除了七大學院外,學校還成立了多個中心和部門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促進學生成才。
表119學習支援部門
學習支援部門主要工作主要服務對象
羅伯特·格萊斯比學術技能中心(Robert Gillespie Academic Skills Centre)該中心提供研討會和工作坊以及一對一谘詢等服務,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如理解學習風格、論文和報告的寫作、時間管理等主要針對一年級新生
國際交流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通過一對一谘詢、同伴支持項目等形式幫助發展留學生的學術能力留學生
能力協助資源中心(Access Ability Resource Centre)為學生提供測驗和考試安排,記筆記或其他支援服務,心理健康引導等服務具有身體缺陷、感覺和學習障礙的學生
就業中心(Career Centre)通過一對一職業生涯谘詢、自我測評和問卷調查等方式,幫助學生了解其職業傾向,並為此針對性地訓練其就業能力在校生
資料來源: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Centre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EB\/OL]. http:\/\/ctl.utsc.utoronto.ca\/home\/,20150823.
表1110學習資源
資源主要服務項目
英語語言發展中心(English Language Development Center)該中心分為詞彙、聽、說、讀寫等模塊,每個模塊都有相應的學習指南,為學生提供學習指導
寫作中心(Writing Centre)該中心為學生提供一對一谘詢、寫作工作坊、寫作診斷室、在線寫作指導等服務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尤其是學術寫作能力
數學和統計輔導(Statistic Tutoring)為學生提供專門的教師為學生提供小組輔導、個別輔導服務,還提供在線輔導服務
研究技巧指導(Research Skills Instruction)本模塊從研究選題到研究問題的確定、研究方法的運用及研究報告的寫作等幾方麵為學生提供指導
資料來源:Calendar[EB\/OL].https:\/\/registrar.utm.utoronto.ca\/student\/calendar\/calendar_detail2.pl?Topic=Student%20Affairs%20and%20Services,20150827.
多倫多大學各學院每年都會出一版供學生參考的年曆(calendar),內容包括有關學籍的重要通知、本學年的日程安排等,使學生能夠對自己的學習安排有一個清晰的了解,以便合理、有序地度過緊張的學習生活。各專業的教學計劃及其課程簡介占據了年曆的最大篇幅,它不僅詳細地描述了每一專業的學習內容與具體要求,還讓學生明白,除自己所學專業之外,仍有很大的知識空間可以自由翱翔。
此外,年曆還包括了學生注冊、學生服務機構、獎懲製度、學位獲取等規定,將學生在校期間的所有規則收攬無餘。學校事務的信息公開,既便於學生熟悉,也有利於學生自覺遵守。
〖MZ(2〗六、經費投入和內部配置〖MZ)〗
“世界一流大學往往也是最富有的大學,他們都擁有豐厚的收入和資產,這些收入和資產保證了高水平的教學、科研、服務的順利進行,因此,大學的財力經常被作為衡量一所大學水平的重要指標。”王英傑,劉寶存.世界一流大學的形成與發展[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295.多倫多大學的總體經費非常龐大,每年各種收入可達十幾億加元。雄厚的財力為多大聘請世界一流學者、裝備一流的教學和科研設施提供了物質基礎,對學校的發展產生關鍵性的助推力。
多倫多大學治理委員會下屬的經營委員會主管學校財政工作。委員會由校友、政府任命成員、指派的外行成員、管理評估人、教師、行政人員和學生代表等組成。經營委員會的職責主要包括以下方麵王璐.多倫多大學治理委員會特點及有效性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1) 財政政策,包括籌措資金政策和投資方案的執行,彙報的批準;
(2) 大學擁有的或租賃的財產,包括設備、器材和工藝品;
(3) 大學關於輔助工作和監督商業輔助業務的政策;
(4) 資金募集政策;
(5) 校友事務;
(6) 與外部團體的交往;
(7) 製度溝通;
(8) 行政人員的人事政策(不含圖書管理員);
(9) 職工福利;
(10) 監督和推薦關於大學員工職業保健和保險,以及其他適合所有大學成員保健與保險的政策;
(11) 學費與輔助費用政策。
〖MZ(3〗(一) 經費來源結構和財政支持力度〖MZ)〗
1. 多倫多大學10年經費變化情況
由表1111可看出,從2006年到2015年,10年時間裏,學校經費從17億加元增加到了28億加元,但由於學校規模龐大,財政支出的數目巨大,總體而言,多大經費收支基本平衡。
表1111多倫多大學10年經費收支表(單位:百萬加元)
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
總收入1784.31942.01948.91924.72210.92321.12406.02563.32710.22839.4
花費1709.31807.51898.32093.92165.52313.92732.02425.62505.92551.6
淨收入(方損)75.0134.550.6(169.2)45.47.2(326.0)137.7204.3287.8
2. 多倫多大學的經費來源結構
多倫多大學是安大略省屬大學,因此政府撥款是學校主要的經費來源,但多倫多大學治理委員會自建立以來就把建立廣泛的辦學資金來源渠道作為重要目標,廣泛拓展資金籌措渠道。目前,該校經費主要有政府撥款、學費收入、捐贈、投資收入、研究項目收入、其他銷售或服務收入6大來源。
表11122006—2015年大學經費來源結構(單位:百萬加元)
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
總收入1784.31942.01 948.91924.72210.92321.12406.02563.32710.22839.4
投資收入(方損)120.0134.469.9(125.3)124.9135.6102.9151.3178.6191.8
可消費捐贈37.074.856.282.157.763.759.983.790.385.8
其他銷售和服務202.2212.9237.4251.0253.1260.1273.3288.5309.8292.0
限定目的基金327.5319.7358.3429.9395.9406.4420.3391.5386.5397.1
學生學費505.7538.9583.6636.4701.3764.3847.4944.71039.01158.6
一般性基金591.9661.3643.5650.6678.0691.0702.2703.6706.0714.1
由表1112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所有經費來源中,政府撥款的一般性基金和限定目的基金與學費收入是多大最主要的經費來源,占總經費的80%左右。總體來講,多大的經費結構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政府撥款是主要來源,但支持力度有所下降。從2006年到2015年,政府對多倫多大學資金投入數額呈現上升態勢,10年間增加了20.6%,但其金額在多倫多大學總財政收入中所占比例呈現逐漸下降趨勢。2006年政府撥款占總收入的33.2%,到2015年則下降到25.1%。
第二,學費收入超過政府投入,成為最重要的經費來源。由於受經濟發展的影響,政府對高校的支持力度有所下降,很多高校通過擴大招生規模,尤其是海外留學生的招生數量來緩解經濟壓力。自2010年起,學費收入超過政府投入,成為多倫多大學的經費支柱。
第三,非財政性收入比重增大,經費來源呈多樣化。在10年中,學校不斷發動校友捐贈,為學校發展貢獻力量,同時,通過投資收益、附屬事業收入和為企業提供谘詢服務等方式拓展籌資渠道。現在,多倫多大學的財政收入已經由過去的主要依靠政府投入變為今天的多種財政收入方式並存。
多倫多大學的非財政經費主要是通過學生繳納的學費、投資收入、其他銷售和服務、捐贈這幾種方式實現。雖然學費不屬於財政經費,但政府有權調節學費水平。2006年3月,安大略省政府發布了新的學費結構,多大對學費進行不超過4.5%的增加,對醫學、法律工程等專業的研究生學費最多增加8%。此外,多大還進一步擴大招生規模,2003年招收51008名學生,以後每年招生規模都會有所擴大,到2012年,學校招收新生達68088人,增長率達到33.5%。政府對高校學費的總體調整再加上多大招生規模的擴大,增加了學費的總體收入。
此外,多大還號召社會對多大積極捐贈,尤其是校友捐贈。多倫多大學門戶網站首頁上就有專門負責捐贈的板塊,裏麵詳細介紹了捐贈的細節。
〖MZ(3〗(二) 經費內部配置〖MZ)〗
1. 經費分配
學校的經費主要用於支付教師的工資和福利、設備和材料消耗、獎學金和助學金、債務償還、銷售及服務成本、基礎設施、維修和保養等。
學校教職員工的薪水及福利待遇水平直接關係到學校的教學、研究和管理活動。多倫多大學約60%的經費用於支付教師和員工的薪資和相關福利,經費總額每年都有所增加。在其他方麵,2015年學校購買設備和材料共開支2.336億加元,獎金、獎學金和助學金共支出1.5億加元,公共基礎設施支出5550萬加元,維修和保養的經費共計9250萬加元。
表11132015年大學經費配置(單位:百萬加元)
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
總消費1709.31807.51898.32093.92165.52313.92732.02425.62505.92551.6
其他114.7127.3153.4198.3165.3163.0172.1178.9188.4181.4
(續表)
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
使用51.152.553.051.051.351.053.051.959.155.5
銷售及服務成本79.177.776.580.580.580.484.687.987.785.0
維修和保養54.261.465.282.592.179.881.788.296.092.5
資本資產的攤銷91.499.1104.1117.2124.1132.1137.0141.2146.2152.1
獎學金和助學金106.5115.9125.0144.6132.1141.4176.3186.3199.1206.0
材料和供給200.0211.7193.7195.8200.4206.3222.2212.6206.5233.6
工資和福利1012.31061.91127.41224.01319.51459.91805.11478.61522.91545.5
2. 經費內部配置的模式
2004年,教務長辦公室成立一個專項小組(Task Force)審查資金在各部門和其他預算單位的分配情況,以充分並合理地使用資金,發揮其最大作用。專項小組由副教務長、副校長、各院院長和財務處處長組成。
財政預算包括經費收入預算和經費支出預算,即大學經費的分配,這關係到大學學術發展能否順利進行。為此,2007年8月,專項小組引入新的財政預算模式,更加合理地分配內部經費。
學校推薦的模式是學術優先模型(Academic Priorities Budget Model),這種模式吸收了以往基於收入模式(Revenuebased Model)和基於支出模式(Expensebased Model)的優點。顧名思義,該模型在學校經費分配上堅持“學術優先(Academic Priority)”原則,認為學校最重要的事務是促進學術發展,提升學生的學習和研究能力。通過在經費上加大支持力度,保障諸如跨學科課程學習等學術政策的順利推行。同時,學校將校級的服務成本壓縮至最低水平。
為了不斷修正學校的財政政策,財政預算委員會每年都會編寫一本年度財政預算報告,對未來5年的經費收入和支出進行規劃。
〖MZ(2〗七、教育質量的監控和管理〖MZ)〗
多倫多大學每年都會出台各種報告,介紹學校本年度的工作情況、所取得的成就及學校的發展規劃。通過這些報告,外界可以了解學校的教育質量。
〖MZ(3〗(一) 質量評估指標體係〖MZ)〗
學校治理委員會每年都會發布高校質量評估指標體係(Performance Indicators)報告,同時會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完善指標體係。該指標體係主要考察4個緯度:學校的突出成績,空間資產清單和遞延維修費用,學生招收、培養和體驗,學校發展和現有資源。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Performance Indicators 201 Comprehensive Inventory[EB\/OL].http:\/\/www.utoronto.ca\/aboutuoft\/measuringourperformance\/performanceindicatorsmain\/performance_indicators_2014\/PI2011_comp_htm.,20150830.這個評價指標體係不僅是多大診斷自身的工具,也被其他學校使用以了解多大是如何實現其教育目標的。
表1114質量評估指標體係
一級緯度二級緯度
研究與創新成果(research and innovation excellence)1. 排名
2. 獲獎與榮譽
3. 研究發表與引用
4. 研究經費
5. 創新、商業化與轉化
教育成果(education excellence)0. 國際可雇傭性排名
1. 招生(平均入學成績、錄取和報到率等)
2. 學生獲獎
3. 生師比
4. 本科生體驗:留級與畢業
5. 本科生體驗:本科生班額體驗
6. 本科生體驗:NSSE調查結果
7. 本科生體驗:服務學習的機會
8. 研究生體驗:CGPSS調查結果
9. 研究生體驗:跨學科學習與研究
10. 研究生體驗:完成學業所需的時間
11. 國際學生體驗
12. 學生的多樣性
13. 輔助性服務
14. 學術課程
15. 在線課程
16. 學生資金支持
17. 分支
優秀教職工、校友和捐贈者(outstanding people: faculty, staff, alumni friends and benefactors)1. 教師員工滿意度
2. 年度基金募集成果和校友捐助
學校塑造(shape of university)1. 研究生擴招
2. 空間
3. 遞延維持費
資源和資金(recourses and funding)1. 圖書資源
2. IT資源
3. 資金來源和財務狀況
空間資產清單和遞延維修費用(space inventory and deferred maintment)1. 空間資產清單
2. 遞延維修費用
〖MZ(3〗(二) 多年問責製協議〖MZ)〗
多年問責製協議(MutiYear Accountability Agreement,MYAA)是大學和安大略省之間製定的關於大學整體質量的重要協議。參與該協議的學校每年都要提交一份學校每年的招生、學生準入協議(Student Access Guarantee,SAG)遵守情況、學分交換係統的使用情況、網絡學習情況、學生滿意度等15個方麵的反饋報告。通過這份報告,政府可以清楚了解協議學校近一年的發展情況。
〖MZ(3〗(三) 學生質量管理:學生體驗調查〖MZ)〗
目前,多倫多大學最常用的兩種學生調查工具是全國學生參與度調查(National Student of Engagement Survey,NSES)和加拿大研究生專業性調查(Canadian Graduate Professional Student Survey,CGPSS)。NSES主要從學生投入各項有效學習活動的程度來體現大學的教育。NSES的調查工具為大學生自我報告形式的調查問卷,該問卷共設計有五大可比指標,采用科學、嚴謹的抽樣方法和周密、有序的調查程序,通過受教育者學習投入的評價來反映一所院校教育質量的高低。目前,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各所高校以及全國多所高校都參加了這一調查。通過各個學校的調查結果,多倫多大學可以將本校學生與同等水平學校學生相比較,了解學生的總體質量。
〖MZ(3〗(四) 質量保障機構體係〖MZ)〗
多倫多大學每年都會形成一係列的年度報告,這些報告最終提交給學校的治理委員會。該委員會是多倫多大學的最高權力機構,直接負責大學的學術、經營和學生事務,擁有大學所有事務的最終決策權。委員會由50名成員構成,其中25名為大學內部的成員,包括行政人員、教學人員和學生等,還有25名為校外成員,包括校友和政府指定成員。校長和名譽校長是多倫多大學治理委員會的當然成員。
治理委員會根據這些報告,製訂學校發展的戰略計劃。為保障日常運作,大學治理委員會下設執行委員會和三大委員會,即學術委員會、經營委員會和大學事務委員會,這三大委員會各司其職,學術委員會負責學校的學術事務,學術委員會有4個常設委員會,其中學術政策與項目委員會負責有關學術政策的製定。
圖113大學治理委員會組織結構
〖MZ(2〗八、校企合作和社會服務〖MZ)〗
多倫多大學與國外一流的學術機構、研究機構、外國政府、全球非政府組織、財富500強企業均建立了緊密合作關係。多倫多大學負責校企合作的部門是創新與合作辦公室(the Innovations & Partnership Office, IPO),該部門負責為學校與政府、行業、企業、研究機構等建立深度合作關係提供服務,促進產學研深度合作。
〖MZ(3〗(一) 創業教育〖MZ)〗
作為加拿大最富創造力的高校,多倫多大學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創業社區,學校有大量的項目用以創新、鼓勵、培育和發展學生創業。目前,多倫多大學超過350個新公司(創業項目)被成功孵化,很多學科的前沿研究成果已成功從大學走向市場,順利實現研究成果的轉化。
多倫多大學創業數量龐大得益於學校國際知名的研究能力以及來自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富有創造力、毅力的優秀學生和研究人員。近5年內,多倫多大學有150多個創業項目成功孵化,多倫多大學開設了200多門課程和項目,吸引了11000餘名有創業想法的學生。
1. 創業孵化機構
多倫多大學對創業的支持力度很大,全校3個校區共成立了9個創業孵化機構。通過這些機構的相關創業項目,創新與合作辦公室為初期創辦和孵化的公司提供創業教育、知識產權保護、營銷策略、早期啟動資金等方麵的指導,幫助學生和研究人員實現創意的商業化運轉。
表1115多倫多大學創業孵化機構一覽表
序號孵化中心基本情況
1創意破壞實驗室(Creative Destruction Lab, CDL)CDL於2012年由多倫多大學羅特曼管理學院成立,實驗室為研究人員和企業創始人提供為期一年的工商管理課程,幫助他們構建自己的應用程序並創建自己的初創企業。CDL的主要任務是實現大規模可擴展的技術型公司的創建和發展,傾向於與許多初創企業合作,旨在促進新興技術的發展
2計算機科學係創新實驗室(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Innovation Lab, DCSIL)該實驗室為計算機科學係的創業或有創業意向的學生創建充分利用個人學術和研究技能實現軟件技術創新創業的早期環境。此外,實驗室會為創業學生提供相關專業課程、創業培訓、軟件行業發展等指導
3企業家孵化中心
(Entrepreneurship Hatchery)該中心提供多學科的創意孵化,在夏季學期,創業學生以團隊形式,充分利用學校工程資源和設備,向學校老師和合作企業學習工商管理和創業知識
(續表)
序號孵化中心基本情況
4衛生創新中心
(Health Innovation Hub, H2i)該中心由多倫多大學醫學院成立,旨在啟動、協作、指導學生關於健康方麵某一問題解決方案的商業化轉化,該中心具有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和指導機會,為學生提供教育、研究、創業和創新服務
5ICUBE孵化中心(ICUBE)該中心坐落於密西沙加校區,主要為校內學生提供早期創業服務,主要形式是創業會議、創業課程和相關輔導項目等
6影響中心(Impact Centre)該中心主要為自然科學和工程類早期創業公司提供服務,包括醫療設備創新、先進材料、複雜計算機硬件或軟件等。該中心最著名的是年度“訓練營”項目,該項目為想要基於大學研究進行創業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提供密集的創業培訓,同時該中心將會對參加過該項目的校友提供持續的創業指導和技術谘詢服務,但中心支持的企業必須致力於將學校研究成果轉化為社會價值
7始於UTIAS(Start@ UTIAS)UTIAS的企業家校友向UTIAS捐贈了100萬美元用於創業項目孵化(被稱為Start@ UTIAS),該項目為初創企業提供法律和會計工作坊、演講者晚餐、社交機會、資本融資等多種指導形式
8孵化中心(The Hub)中心位於東部校區,是多大最大的創業指導和孵化中心,該中心主要為網絡技術、計算機和管理相關專業本科生提供創業指導和創業項目孵化服務
9UTEST中心(UTEST)UTEST項目為新興軟件公司提供啟動資金、工作創所、商業發展戰略指導等。該項目是多倫多大學快速發展壯大的創業孵化中心
資料來源: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Entrepreneurship[EB\/OL].http:\/\/entrepreneurs.utoronto.ca\/,20170127.
2. 創業課程或項目
多倫多大學為各院係學生提供了80多門課程或項目,課程和項目內容豐富、實用。如開設“建立商業模式和計劃”、“移動設備的創造性應用”、“以顧客為中心的營銷”、“市場推廣策略的製定與實施”、“尋找和管理資金”等,一些課程是由創業孵化中心提供的。多倫多大學某些專業如經濟學、管理學、工商企業管理(創業方向)、工程學等的學生均會學習有關創業的內容或參與相關項目。
3. 創業資金支持
多倫多大學會將一些創業項目介紹給潛在的投資企業。此外,多倫多大學及其合作夥伴也會為一些已經成立或將要成立的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表1116創業資金支持項目表
序號支持項目具體情況
1加拿大皇家銀行創新創業獎(RBC Prize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每年一次,獎金50000美元
2加拿大皇家銀行創新博士後研究生獎學金
(RBC Innovation PostDoctoral and
Graduate Fellowships)專為博士後和研究生提供的,獎金為50000—100000美元,用於支持獲獎者研究和職業發展
3康諾特創新獎(Connaught Innovation Awards)為大學教師提供的獎項,金額為100000美元,用於協助技術開發、知識轉移
4孵化中心夏季獎學金和原型資金(Hatchery
Summer Fellowships and Prototype
Funding)參與孵化中心的項目有機會獲得該獎金
5OCE智能啟動種子基金(OCE Smart Start Seed Fund)參與多倫多大學加速器的學生有機會獲得該基金支持
6火星資金門戶(MARS Funding Portal)火星為企業尋找資金提供係列產品和服務
7UTEST創業基金(UTEST Startup
Funding)為新興軟件公司提供30000美元啟動資金
資料來源:Funding Opportunities[EB\/OL].http:\/\/entrepreneurs.utoronto.ca\/funding\/,20170127.
〖MZ(3〗(二) 校企合作模式創新——PEY項目〖MZ)〗
加拿大職業教育領域產學合作的典型模式是Coop(合作教育),是學校和企業共同合作,將學生的學習與工作結合在一起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目前Coop是加拿大職業學院普遍實行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而多倫多大學在借鑒實施Coop合作模式時根據不同專業情況進行改革創新,形成了多倫多大學獨特的校企合作的創新模式——職業體驗年(Professional Experience Year, PEY)項目。該項目是加拿大最大的本科生帶薪實習項目。
PEY項目能夠讓學生在企業、工廠、政府機構等真實的工作環境中運用專業知識、實踐理論,參與該項目的學生在畢業之前就能積累一定的工作經驗,鍛煉工作場合所必需的各項能力,明確職業生涯路徑,這些對學生的畢業求職以及職業發展非常有幫助。此外,學生還可以獲得相當可觀的報酬。PEY項目可以說是加拿大大學中薪資報酬最高的本科實習項目。如2015—2016年共1007名學生參加PEY項目,平均薪酬在26000—104116美元。其中計算機科學專業有178人實習,平均薪酬為27040—66560美元;商學院有8人參加,平均薪酬為33775—70000美元。
PEY項目是為大三至大四本科生提供的實習機會,時間為12—16個月:9月(或5月)至第二年8月。學生實習地點一般是與多倫多大學建立合作關係的政府機構、學術機構、研究機構及企業等。並不是所有學生都可以參加,隻有工學院、醫學院、商學院、計算機學院等相關專業的全日製本科生且最低績點達3.0才可以參與該項目。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Year (PEY) Internship Program[EB\/OL]. http:\/\/engineeringcareers.utoronto.ca\/internshipsoverview\/pey\/,20170128.
與傳統的Coop模式相比,PEY項目更能夠幫助學生明確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對學生求職更有幫助。Coop項目一般在夏季開始,為期4個月,而PEY項目長達1年甚至更久的時間使學生能以一名準職場人的身份投入專業工作中,這種學生更受雇主青睞,60%以上的學生在結束PEY項目返回學校繼續學業準備畢業時已經拿到offer。
〖MZ(3〗(三) 社會服務〖MZ)〗
多倫多大學一直堅持為公眾服務的理念辦教育,也正是在這個理念的引領下,多倫多大學躋身全球影響力前20名的研究型大學之列。多倫多大學的辦學影響力基於對地方經濟發展和人才培養的貢獻度。2015年,多倫多大學將推動多倫多城市發展作為學校一大優先發展戰略,積極參與城市發展規劃,開展相關研究,為城市發展建言獻策。除了為政府、企業服務外,多倫多大學更多地承擔了為社會輸送高水平研究型人才的社會責任。而隨著全麵教育時代的來臨,多倫多大學不僅關注精英教育,也大力發展繼續教育,促進終身學習,探索更新、更廣闊的為人類服務的機會,因此,多倫多大學的社會服務主要表現為服務城市發展、服務人的發展。
1. 服務城市發展
大學服務社會不僅僅是開發一些技術和產品、轉讓一些專利,而是真正從社會經濟發展的邊緣走到軸心。多倫多大學在城市研究和教學方麵處於全球領先水平,學校有超過220名教師和研究者從事城市規劃、城市發展方麵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多倫多大學有9個學院24個專業(或項目)是關於城市規劃、建設的。如應用科學和工程專業中的土木工程方向,建築、景觀和設計專業,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公共政策與治理方向、城市研究方向,教育專業中的社會公平教育方向、成人教育方向,林業專業中的城市林業方向,等等。多倫多大學有40個研究機構從事或參與城市發展研究,如應用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社會服務工程中心、可持續能源研究所、水創新研究所、隻能交通係統中心、景觀研究中心、芒克—公民實驗室、芒克—市財政與治理研究所、反種族主義研究中心、城市教育中心、健康城市和社區中心等。
多倫多大學不僅培養城市建設人才、開展基於城市的研究,還積極參與城市發展事宜,為當地政府和加拿大政府提供了具有參考價值的研究報告和政策建議材料20餘份,如《加拿大地方政府重建社區委員會的研究報告》、《多倫多財政自主權與其他國際城市的比較》、《一個創變的行動計劃:市政專責小組工作報告》、《城市管理者和主要行政部門角色演變》等。這些研究成果和報告為政府的科學決策提供參考和依據。Cities @ U of T[EB\/OL].https:\/\/www.utoronto.ca\/cities,20170128.
2. 開展繼續教育
多倫多大學專門成立了繼續教育學院(School of Continuing Studies)為成人提供學曆和非學曆的學校教育。繼續教育學院堅持以學習者為中心,為成人提供了685門非學曆課程和124種專業證書項目,如“商務專業研究”、“藝術與科學”、“創造性寫作”、“英語學習”、“語言與翻譯”等。學院會根據成人學生特點精心組織教學,靈活安排學習日程,學院專門開設在線學習方式,學生可通過參加網絡教育課程學習、自學和課堂授課等混合方式開展學習。參加繼續教育的學生中82%的學生獲得大學學位,36%的學生獲得研究生學位,學生滿意度達97%以上。School of Continuing Studies[EB\/OL].https:\/\/overview.learn.utoronto.ca\/ourstrategy\/,20170128.
繼續教育學院還為在加拿大工作的國際專業人士提供服務,幫助他們更快適應加拿大生活,更好地融入加拿大工作環境中。學院為國際專業人士開設商務英語、跨文化交流、商務專業、創新項目工程師等培訓課程或項目,此外還提供證書評估和技能鑒定相關服務。在多倫多大學接受過繼續教育的國際專業人士會獲得加拿大認可的相關證書,如項目管理、風險評估和人力資源等,這些證書對新人求職很有幫助。
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專業而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多樣化的課程、個性化的教學使越來越多的成人來多倫多大學接受繼續教育。自2008年起,多倫多大學繼續教育注冊學生數以每年11.4%的速度增長。
〖MZ(2〗九、科研組織模式、科技研發和科研成果〖MZ)〗
作為加拿大重要的知識生產和科學研究機構以及一所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學,多倫多大學極其重視科研工作。學校在其辦學使命中提出,要通過一係列有力措施不斷促進高水平科研工作的開展,包括提供有利的科研環境,提高教授在自身的職業期待中對研究、論文發表和有關專業貢獻的重視程度,確保各個學院在加強本科生教學的同時也加強研究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對新出現的研究領域能夠選擇性地進行回應,對開展的科研項目進行國內和國際同行評審,與其他高校、工商業界、公共機構和政府部門等開展合作,提供最高國際水準的信息、圖書和科研服務。在本科生教學的使命中,多倫多大學提出,確保教授們通過他們的研究來豐富教學。在該校的研究生教育使命中,多倫多大學強調,研究生教育質量與科研質量息息相關,學校要想保持其重要的研究機構地位,就必須有高質量的研究生教學。
〖MZ(3〗(一) 科研組織模式〖MZ)〗
多倫多大學的科研和創新工作由一位分管科研的副校長直接負責。副校長領導一個團隊,開展學校科研活動的服務工作。在此團隊中,除了副校長外,還有18名成員,分別負責科研服務和行政事務、戰略夥伴、科研督查與規範、創新創業合作夥伴等領域的工作。科研服務主要包括科研啟動、基金支持、預算執行等;戰略夥伴方麵主要包括戰略的啟動、科研信息分析、跨部門協調發展、獎勵與榮譽等;科研督查與規範方麵的工作主要有法律事務、環境健康與安全、人文倫理、實驗動物倫理、科研經費審計等。
為方便學校師生參加科研創新活動,學校將有關基金來源項目、合作夥伴、申請條件等信息,以及科研方麵關於財務報銷審計、研究倫理、生物安全、知識產權等方麵的規定都公布在網上,以供參照。
學校每年還發布科研工作年度報告,定期製定科研工作階段性發展戰略,對科研工作進展情況進行總結,引領學校下一階段的科研工作的開展。
〖MZ(3〗(二) 科技研發成果〖MZ)〗
多倫多大學對科研工作的投入,使其在科研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至今,該校已有10名教授獲得諾貝爾獎,7名是1980年後得獎的。其中,1923年弗雷得利克·班廷與J.J.R.麥克勞德合作進行的胰島素分離及糖尿病治療中的運用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986年約翰·波蘭尼因反應動力學的研究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999年詹姆斯·奧賓斯基作為前無國界醫生組織的代表獲得諾貝爾和平獎。2007年,奧利弗·史密斯因發明基因剔除技術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此外,1998年,沃爾特·科恩因提出的密度泛函理論與他人共同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除了這些貢獻之外,多倫多大學其他的重大研究成果還包括成功研製了第一台電子心髒起搏器、人造喉和人造胰、第一次進行了單肺葉移植以及神經移植、在北美洲首創電子顯微鏡、首次分離出了使植物在鹹水中生長的基因以及引起纖維囊腫的基因等等。在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方麵的研究成果包括加拿大曆史地圖冊、加拿大傳記詞典、古英語詞典、伊拉斯穆著作等。其中,數十卷的加拿大傳記詞典被認為是加拿大有史以來規模最宏大的學術性出版物。
2015年,多倫多大學及其9所合作醫院所獲得的科研創新基金達到12億加元。加拿大國內重要的不少科研獎項都被多倫多大學教師獲得。在被稱為加拿大國內諾貝爾獎的Killam獎評比中,該校教授所獲該獎項的次數在國內大學中是最多的。2016年的5位獲獎者中,有3人是多倫多大學的教師。
第十二章悉尼大學
〖MZ(1〗第十二章悉尼大學〖MZ)〗
悉尼大學始建於1850年,是澳大利亞和大洋洲第一所大學。悉尼大學是澳大利亞6所砂岩學府(Sandstone Universities)之一,也是澳大利亞八大名校(Group of Eight)的核心盟校成員,國際著名研究型大學聯盟組織環太平洋大學聯盟(APRU)、亞太國際貿易教育暨研究聯盟(PACIBER)的成員大學之一。悉尼大學是澳大利亞曆史最悠久和最負盛名的大學,被稱為“澳大利亞第一校”,在世界範圍內亦是最優秀的高等學府之一。悉尼大學擁有顯赫的學術成就,在世界大學排名前0.3%,在2015—2016年著名的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世界第45名,證明了學校16個學院廣泛的學科優勢。悉尼大學作為澳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延續西方大學的辦學傳統,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並且在不斷變革中追求卓越,形成特色。一直以來,悉尼大學以其創新的教育理念、濃厚的學術氛圍、高層次的人才培養政策、完善的課程體係、高質量的教師隊伍、廣闊的國際視野、豐富的學習資源、完善的科研條件、優美的校園環境和多元的社會服務,吸引著全世界一流的學者和學生。
〖MZ(2〗一、辦學理念與人才培養目標〖MZ)〗
〖MZ(3〗(一) 辦學理念〖MZ)〗
1. 校訓
悉尼大學的校訓是一句著名的拉丁文箴言“sidere mens eadem mutato”,這句話通常被譯作:繁星縱變,智慧永恒。更普遍的意義是指:北半球古老大學的傳統將在這裏(南方的悉尼大學)得到延續。這句校訓自1857年起,便被銘刻在校徽上,也成為悉尼大學人袖章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 學校使命
悉尼大學是一個龐大而多樣的機構,但有一個強大的共享身份。它的工作涵蓋了一個非常廣泛的學科範圍。它是唯一一所9個校區都分布在悉尼市區的學校,通過澳大利亞其他地方的大量網站和海外網站進行工作。學校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目標。這個目標在《悉尼大學綠皮書(2011—2015年)》中首次提出,表達了曆史和當前共鳴的製度精神:悉尼大學旨在從澳大利亞以及全世界的利益出發,創建和維持一所大學,使得置身其中的最優秀的研究者、最有前途的學生能夠茁壯成長,並實現他們的潛能,無論他們的社會或文化背景如何。
學校堅持兩個關鍵的價值觀,第一個價值觀是“忙碌地探詢”,第二個是“相互問責”。其一涉及我們所向往的工作類型,另一個涉及作為學術團體應該如何組織生活的方式。學校承認這些價值觀並不總是反映在作為一個機構所做的一切中,但它們是學校創始人的真實願景,也是學校未來的期望。
“忙碌地探詢”指的是,大學是個探詢的場所,在這裏,不管是新觀點還是舊觀點,都會被學習、被考察、被挑戰以及被修正。悉尼大學認為學校是使批判性思維得到增強和鍛煉的場所,在這裏,觀點不會被太快地接受或拒絕。悉尼大學認為,對這樣一種探詢知識的方式,“訂婚”的描述最貼切,它將一所研究型大學的3個重要方麵結合在了一起。
首先,它將教育和研究凝聚在一起。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研究者在提高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對先進知識的理解力的工作過程之間,應該無縫銜接。因為,一方麵,“悉尼大學對共同目標的規定將其自身定位為一所具有國家和國際意義的高質量研究機構,一個最優秀研究人員稱之為家的地方”。在這裏,研究被理解為“在知識和理解方麵取得重要的、獨創的進步”。另一方麵,“為最有前途的學生提供特定類型的教育經曆”、“帶領他們與最優秀的研究者接觸,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也是悉尼大學非常重視的教育價值之一。在悉尼大學,研究者在他們的職業生涯中花費時間以致力於教學,而不是科研,或者是他們研究的主題變成了他們所在學科的教學內容,而不是學科本身。在這裏,大學的任務是將研究者和學生團結在一個共同任務之中。
其次,這一價值觀將豐富多樣的學科凝合在了一起。悉尼大學不僅致力於研磨傳統學科的方法論,更致力於將各種學科結合在一起來解決複雜的研究問題,並在傳統學科的交集中發展新的方法論。跨學科教學和研究是悉尼大學發展的核心任務。
最後,“忙碌地探詢”這一價值觀將大學的任務和各個地區——當地的、國家的、國際的生活作為其生活的一部分,聯係在了一起。悉尼大學認為,大學裏的研究應該針對和了解社會群體麵臨的問題,並對這些問題做出回應。大學裏的教學和學習應該讓學生為將來領導和服務社會做好準備,為學生提供到基層社區學習的機會。悉尼大學認為,“社區”不僅包括公民社會,而且包括政府、國際組織、商業世界。“參與各種各樣的社區事務對悉尼大學的教育與研究工作來說並不是輔助性的:它必須是既來自又有助於這項工作。”
“相互問責”指的是悉尼大學所有個體成員的一種共同觀念,由他們構成的學術團體,應該讓他們為了學術貢獻以及機構的財務健康狀況而彼此相互問責。這不僅會影響學校對個體教員和學生的承諾,而且會影響教員和學生對學校的期望,也會影響到學校決策製定的途徑以及學校各種學術團體之間的關係。
首先,對於學校的教員和學生來說,相互問責意味著學校有責任為他們營造一個“茁壯成長並發揮全部潛能”的環境。教員和學生認為,相互尊重與包容對一個安全和支持性的工作環境非常重要,問責製和尊重是相互依存的價值觀。在創建這樣的問責和尊重的環境中,學校認為必須考慮到並要提高工作人員和學生的多樣性。正如綠皮書中所說的,“目標的闡釋表明,大學應該尋找最好的人才,無論在哪裏被發現”,“關於研究人員和學生的民族應該是不可知論”。目標的闡釋也“包括[學生]知識能力的評價,聚焦在他們自己的承諾這一方麵……”學校認為,需要的人才是最有能力的員工和有前途的學生,如果學校堅守承諾,在教育和研究上不斷地質詢,他們將能夠在學校創造的條件下蓬勃發展。
其次,對於學校決策製定的途徑來說,相互問責意味著一種對學校共享治理的承諾。決策製度並不是簡單地與利益受影響的相關者協商,盡管確實是這種情況,它還需要一種不同的學術團體,共同構成大學這個整體。特別是,獨立的學術團體是構成促使大學良好協作和運行的網絡的一部分,每個學術團體對學校另外的學術團體都具有問責權利。對於學校各個學術團體來說,學校是一個學者共同體,並不是為一群相互沒有聯係的小企業提供的一個商標使用許可機構。在過去的2年裏,治理改革已經在大學開始,目的是為決策製定舉行一個論壇,各個學術團體承擔在財務和學術上的責任,以協調的方式發展他們的計劃,在可能的情況下,鼓勵資源共享。這是解決現有的結構以及未來趨勢中一些複雜因素的關鍵。
以上兩條價值觀是悉尼大學目標(學校爭取取得什麼樣的成績,以及如何爭取以獲得這樣的成績)的核心,這也是考察學校各項活動應該做或不做的程度準則,並且和學校的戰略方向相一致。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20162020 Strategic Plan [EB\/OL]. http:\/\/sydney.edu.au\/dam\/intranet\/documents\/strategyandplanning\/strategicplan201620.pdf, 20160912.
3. 辦學特色
回顧其悠久的辦學曆程,可以發現,悉尼大學在長期的曆史積澱中,形成了自身獨特的辦學特色。如,勇於衝破傳統束縛,率先招收女學生;緊隨社會發展需求,開發新課程;尊重學生權益,傾聽學生的“聲音”。悉尼大學還一直秉承其優秀的學術傳統,對知識“忙碌地探詢”,形成了“質疑與批判”的認知傳統;堅持“相互問責”理念,為師生構建融洽的學術環境;追求卓越的人才培養目標,將知識自由與社會責任作為人才培養的第一要務,既注重培養學生的質疑、批判精神與創新意識,又強調學生要擔負起“為了澳大利亞和全世界的利益”努力的艱巨社會使命。
〖MZ(3〗(二) 人才培養目標〖MZ)〗
悉尼大學認可和重視學生多元的經曆和期望,並致力於以一種公平、透明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學術能力和人格品質。悉尼大學的人才培養目標可概括為:
第一,高學術標準、嚴格的智力培養和一種高質量的教育;
第二,知識自由和社會責任感;
第三,意識到觀點的重要性,追求批判性和開放性的研究;
第四,貫穿始終的寬容、誠實與尊重;
第五,倫理道德的高標準。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Code of Conducts for Students.pdf [EB\/OL]. http:\/\/sydney.edu.au\/aboutus\/visionandvalues.html, 20160928.
〖MZ(2〗二、人才資源開發與師資隊伍建設〖MZ)〗
悉尼大學有著悠久的研究與創新的曆史,在學術界及各專業領域產生了眾多優秀思想。學校認為,不管在學校從事什麼工作,悉尼大學都會鼓勵大家去思考、挑戰、探索、拓展及發表。在這裏,從來不會缺乏靈感。學校鼓勵大家從容地利用時間,為自己在學校尋找最合適的研究或學習機會。
〖MZ(3〗(一) 師資隊伍現狀〖MZ)〗
悉尼大學教學人員的責任依據學校的特定要求而有所不同:為了滿足學校目標,為了不同學科的要求或為了員工個人發展。悉尼大學的師資隊伍包括兩類,一類是教學和研究人員,一類是(專職)研究人員。教師的水平分化通過水平複雜程度、自主權程度、職位的領導要求和成就水平而實現。且每一個學科獨一無二,有其自身的目標、期望和複雜性,因此產生不同的教師學術角色級別分類,分別從A級(初級的)到E級(教授級別及以上)。對於每一級別的教師,其資格也有不同的界定,悉尼大學對教學和研究人員的界定如下。
A級教師:第一,與更高級的教學人員一起工作,並接受他們的支持與指導;第二,預計在教學和研究的專業知識方麵的自主性越來越高;第三,通常期望能夠繼續教學,具有合乎教學人員的技能與經驗的水平,主要為本科生與研究生教學;第四,從事適合於專業學科的研究或專業活動;第五,從事主要與悉尼大學工作人員有關的活動管理工作;第六,通常已經完成大學四年本科課程或等效資格和經曆,可能需要獲得一個更高的相關學位。
B級教師:第一,在學校的專業學科或相關領域獨立從事教學與研究工作;第二,在相關的學科領域,可望通過專業實踐與知識,或者與其他人員進行合作,指導其他人員的工作,對研究、學術或教學做出獨立的貢獻;第三,通常會為本科階段、榮譽學位或研究生水平的學生教學;第四,如果符合整體的工作量,可望承擔全部的學術責任以及相關的管理工作,例如協調學校的相關計劃;第五,承擔與學校工作人員相關的管理工作。
C級教師:第一,可望在國家水平上對某學科做出重大貢獻;第二,在學術、研究與教學方麵,可望做出獨創性的貢獻,擴充該領域的知識與實踐;第三,通常可望為本科、榮譽學位和研究生水平上的跨學科領域,或在一個組織單位的管理活動方麵,對研究、學術、教學以及管理活動做出重要貢獻;第四,可望其在與職業、學科或社區相關的領域,對學術研究或專業活動的領導過程,扮演重要角色或起到重要作用;第五,通常可望其對學校的一項大型項目或許多小型項目,承擔全部的學術責任,或對其進行管理與協調。
D級教師:第一,可望其在一個組織部門,包括大型的組織部門或者跨學科領域,對研究、學術、教學與管理活動做出傑出貢獻;第二,在符合工作量的情況下,協調、負責學校大型項目或許多小型項目;第三,對學校內外的管理或學院生活做出傑出貢獻;第四,將會在同行學科領域的國家或國際層麵獲得認可,預計會在該領域的學術進步、研究與教學方麵做出獨創性的貢獻。
E級教師:第一,在學校、社區、工商業等部門,對於其學科領域,起到引領與培養卓越人才的作用;第二,作為一位學科泰鬥,將會得到廣泛認可,獲得國家級的勳章或榮譽,也可能需要獲得國際層麵的榮譽;第三,對學科領域的學術、研究與教學做出原始、創新、卓越的貢獻,並對學校相應工作做出相稱的貢獻。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Recruitment, Academic careers, Role types[EB\/OL]. http:\/\/sydney.edu.au\/recruitment\/academiccareers\/roletypes.shtml, 20160919.
表121國際上對A—E級教師的通用級別
級別澳大利亞大學美國大學英國大學
A副講師講師\/助理教授講師
B講師助理教授高級講師
C高級講師副教授高級\/首席講師
D副教授(終身教職的)副教授(僅次於教授)高級講師
E教授正教授教授
資料來源: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Recruitment, Academic careers, Role types [EB\/OL]. http:\/\/sydney.edu.au\/recruitment\/academiccareers\/roletypes.shtml, 20160919.
表122詳細展示了悉尼大學在2009—2015年A—E級師資隊伍的人數變化情況。
表122悉尼大學2009—2015師資隊伍現狀(單位:人)
教師級別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
繼續聘用類
E級及以上262267284300298300335
D級228262280295287327343
C級477474474482467458464
B級446424401360303310318
A級53554642294444
總計1466148214851479138414391504
固定期限聘用類
E級及以上168199227235253243240
D級116120140147172170159
C級199222224247256260256
B級447449445449443450429
A級584595599622650619588
總計1514158516351700177417421672
總計2980306731203179315831813176
資料來源: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Annual Report [EB\/OL]. http:\/\/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annual_report_2015_volume_1, 20160929.
從表122中可以看出,悉尼大學繼續聘用教師數量在2009—2012年呈現增加的趨勢,2013年明顯下降,2014—2015年數量繼續攀升。固定期限聘用的教師數量在2009—2013年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在2013—2015年數量呈逐年下降趨勢。整體來看,教師數量基本保持在一個平穩的水平上。
〖MZ(3〗(二) 高層次人才的引進與培養〖MZ)〗
1. 高層次人才引進的政策與製度
悉尼大學非常重視對人才的引進,學校認為,吸引和保留優秀的人才在招聘過程中是首要的。為此,悉尼大學建立了一個相當大的、經驗豐富的招聘顧問團隊,團隊專門從事此方麵的管理工作,包括:學生工作實習,臨時的和非正式的崗位,永久任命的普通類、學術類、研究類人員,以及高級的、專業的崗位的國際招聘。團隊將在招聘過程中為申請者提供支持和建議,其職責是確保申請者掌握充分的信息,做出在悉尼大學工作的明智決定,並為申請者找到正確的角色鋪平道路。悉尼大學對教師的聘用分為以下4類:① 繼續聘用類,即合同製下的全職或兼職聘用,但沒有約定結束日期;② 有資金支持的繼續聘用類;③ 固定期限聘用,合同製下的全職或兼職聘用,固定在某一特定學期或有確定期限;④ 臨時聘用類,按小時計算工資。
申請者一旦提交了在線申請,將會立即收到一份確認申請的電子郵件。過了截止日期後,選拔委員會(Selection Committee)會對所有的申請進行審查和討論,並擬定一個入圍候選人名單,然後聯係入圍人員,組織麵試。麵試也可能會經過多輪篩選,首先是通過電話聯係,然後是麵對麵的方式。如果申請者申請的是學術職位,還可能被學校邀請試講一節課或進行一次研討會,並居住在悉尼大學內,以便麵見學校教師。麵試結束後,選拔委員會做出最終決定。根據申請職位的不同,學校可能會要求申請者在麵試之前或之後提交推薦信,而且,在招聘過程中,學校隨時有可能在不通知申請者的情況下聯係其推薦人。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Recruitment process [EB\/OL]. http:\/\/sydney.edu.au\/recruitment\/recruitmentprocess\/recruitmentprocess.shtml, 20160930.
一般來講,悉尼大學的人才選拔標準分為兩類。① 基本素養:對勝任所申請的職位是絕對必要的一些標準。② 非必要標準:對於所申請職位是非必需的,也可通過以後的工作經驗或者後期的正式培訓獲得;當選拔的職位競爭非常激烈時,非必要標準也會被考慮在內。對於如何展示申請者的素養,悉尼大學給出了一些麵試建議:首先,在相關的活動或情境中描述自己的行為;其次,闡明自己的行為結果。或者麵試者可以運用一種模型(STAR model),即① 定位,簡單概述一個情境;② 任務,概述你會做什麼;③ 策略,說明你會怎樣做;④ 結果,描述行為結果。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Selection criteria [EB\/OL]. http:\/\/sydney.edu.au\/recruitment\/recruitmentprocess\/selectioncriteria.shtml, 20161012.
申請者的所有個人信息將按照1998年《隱私和個人信息保護法案》和2002年《健康記錄和信息隱私權法》被嚴格保密。作為招聘過程的一部分,大學將收集個人信息,如申請者的聯係方式、工作履曆和各類證書。這些信息將被學校用於評估申請,如果申請者在學校成功獲得一個角色,學校可以為了有關雇傭的行政目的使用個人信息,也可以為了給申請者提供學校未來就業機會的詳細信息使用申請者個人信息,除非申請者通知學校不希望這一切發生。學校會向申請者的推薦人及相關機構透露申請者的個人信息,也會從中收集信息,包括教育機構、專業團體和申請者的前雇主,主要為了評估申請、驗證資格證書、專業注冊和從業經曆。學校不會未經申請者同意而將個人信息透漏給其他第三方。The University of Sydney,Privacy [EB\/OL]. http:\/\/sydney.edu.au\/recruitment\/recruitmentprocess\/privacy.shtml, 20161012.
除了臨時聘用的教師外,其他教師被正式聘任為悉尼大學的教師之前,都會經曆一段試用期,被任命為持續或固定的長期職位的工作人員將被要求的試用期如下:
① 除了青年教授和學術教學研究員的學術人員為12個月;
② 青年教授和學術教學研究員為2年;
③ 專業人員為6個月。
在試用期內,學校會根據績效管理和發展項目(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PM&D)對教師進行績效評估。教師若要順利通過試用期,需要“滿足預期標準”,並且得到一個“滿意”或更高的綜合評價。教師如果在試用期內沒有達到考核標準,就會麵臨被解聘的危險。對於青年教授和學術教學研究員以外的工作人員來說,如果員工的主管認為他們的試用期有延長的必要,學術人員試用期可能12個月,專業人員3個月。具體原因主要有:主管對工作人員在試用期內的表現或行為的關注,或者工作人員已不在工作場所,在一定程度上,主管不能在試用期內評估他們的表現。University of Sydney Enterprise Agreement [EB\/OL]. http:\/\/University_of_Sydney_Enterprise_Agreement_20132017, pdf, 20161012.
在圓滿完成試用期後,學術人員要想永久地被聘用,可能還需要為期4年的確認期。青年教授和學術教學研究員將被要求3年的確認期。如果沒有達到預期標準,同樣麵臨被解聘的危險。
2. 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政策與製度
(1) 優厚的福利待遇
悉尼大學歡迎思想開放、有好奇心以及隨時準備解決重大問題的教職人員,也會相應獎勵他們。《悉尼大學職業協議(2013—2017)》為教職工提供了一係列福利,包括:澳大利亞高等教育領域市場領先的工資水平;支持員工職業發展和職業抱負的福利待遇;合理的工作安排,使員工協調管理工作和個人\/家庭責任,在業務需求方麵采取靈活的處理方式;提供以家庭利益為重的工作時間,充裕的請假權利;學校給予的養老金達到基本工資的17%。
除此之外,學校還給予教職工多種多樣的財政和非財政福利,包括:
第一,優厚的財政福利,如對機動車輛、筆記本電腦、額外的個人貢獻等予以節稅(更優惠的繳稅方式)福利。
第二,各種各樣的培訓與發展機會,如運用信息技術和金融係統,提升領導力和溝通技能,探索創新教學方式等。
第三,健全的校園生活服務體係,包括各類體育健身中心、醫療診所、校園停車和便捷的校內交通,幼兒中心、大學父母聯盟(University Parents Network)——為大學裏的父母們提供各種福利支持;員工福利計劃(Staff Benefits Program)——提供給員工大範圍的在線商品、零售折扣與優惠政策;通過大學父母網絡(University Staff Network)提供免費谘詢等。
第四,體驗校園文化生活,包括參觀學校博物館、藝術畫廊,觀看音樂、戲劇表演;悉尼理念(Sydney Ideas)——悉尼大學的總理公開講座係列項目,目的是把來自悉尼的、澳大利亞的、世界的優秀思想家的思想帶到悉尼更廣泛的社區裏。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Recruitment, benefits [EB\/OL]. http:\/\/sydney.edu.au\/recruitment\/benefits\/index.shtml, 20161022.
(2) 自由寬鬆的學術環境
悉尼大學非常注重對自由學術環境的促進和保護,學校的教師擁有自由追求知識的權利:第一,通過獨立的研究工作,全身心地投入自由並負責任地追求各類知識和文化中,並將研究、教學成果作為出版物、創意作品發表,拿到公眾視野中進行探討;第二,在符合規章製度的情況下,參與政府代表的研究機構;第三,對學校的運作以及高等教育政策發表自己的觀點;第四,參加專業的、有代表性的團體,包括各類協會,參與社區服務並且不懼怕騷擾、恐嚇或不公平待遇;第五,發表不受歡迎或有爭議的言論,但不能參加騷擾誹謗或恐嚇活動。
(3) 大量的技能發展培訓項目
為了給教師提供一個能夠培育卓越的教學、達到世界級的研究水平的學術環境,悉尼大學開設了眾多教師發展培訓項目,並對以往的培訓機構進行改造和革新。例如,現在獨具特色的教師培訓機構——學習解決方案(Learning Solutions),它不同於以前的教師發展項目(Staff Development Unit),不再是傳統的培訓項目提供者,而是負責設計和安排培訓項目,幫助教師進行必要的改變,提高教師個人能力以及工作效率。學習解決方案為教師開展了豐富的培訓項目,包括領導技能和轉變、社區參與、早期職業生涯研究,還有經過革新的傳統課程——教師績效管理和發展項目(PM&D)、方向定位、管理技能。
〖MZ(3〗(三) 人才資源共有機製〖MZ)〗
悉尼大學非常注重跨學科的人才培養與跨學科的合作研究。學校認為,應該從各個角度看待每個問題,彙集來自各個學科學者的專業知識和才能。對於跨學科研究中心和項目,悉尼大學就是它們的“家”。悉尼大學的研究人員追求科研的尖端突破,以跨越學科壁壘的方式進行研究,期望找到獨一無二的解決方案來提高和改善人類的生活。因此,所有的研究中心幾乎都是跨學科性質的,彙集了各個學科優秀的研究人員。例如,悉尼大學的大腦與思維研究所(Brain & Mind Research Institute, BMRI),其中的研究人員分別來自醫學院、健康科學學院、理學院、護理與助產科學學院。該中心還長期與當地的其他學校、科研機構和企業部門進行合作研究,研究人員可以說是遍及了各個領域、各個行業。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不能盡數。總之,悉尼大學跨學科的研究機構,能夠打破學科壁壘、取得研究領域的尖端突破,得益於其靈活的人才共享機製。來自各個學科的研究人員本身可能在該學院或機構擔任某一職務,來到像BMRI這樣的跨學科研究中心之後,依舊可以發揮其自身的研究技能與實力,甚至可以得到更好的提高與鍛煉。
〖MZ(3〗(四) 教師績效多維考核方法〖MZ)〗
悉尼大學采取多樣化的方式評估教師教學。一種典型的方式是教師績效管理和發展項目(PM&D)評估。
1. 審查人(Reviewer)
負責實施評估工作。審查人員的職位必須是C級教師或8級高等教育管理員(Higher Education Officer, HEO),通常必須具備一個現任的領導職位,或者是一位團隊領導。
2. 導師
確保具體學科領域的績效評估工作的正常進行。導師必須是該學院或組織機構的負責人,有責任和權利確保其責任區域內的教師績效評估工作順利完成,且有權力為評估工作指派一位審查人。
3. 評估領域
對於教學人員來說,評估內容包括:① 教與學;② 科研創新;③ 領導\/管理;④ 社區、專業和行業參與。
4. 評估等級標準
表123悉尼大學教師績效評估等級劃分標準
等級說明
傑出(outstanding)遠遠超過該位置的預期和評估標準,對比前12個月的績效目標,表現出非常高水平的績效和成就
優秀(superior)對比前12個月的績效目標,高於預期水平
符合要求(satisfactory)對比前12個月的績效目標,達到預期水平
未達目標(not meeting
performance
objectives)(1) 表現略差,未達到前12個月的績效期望目標
(2) 對於低於績效標準的待提高領域,需要展開一項績效提高計劃(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lan, PIP),需要清晰地指出缺乏與不足之處,並為改進提高設置一個期限,包括後續評估
資料來源: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EB\/OL]. http:\/\/sydney.edu.au\/policies\/showdoc.aspx?recnum=PDOC2011\/133&RendNum=0, 20161023.
利用教學與學習研究所(ITL)編製的定期調查問卷也是對教師績效考核的常用措施之一,包括澳大利亞畢業生調查(GDS)、課程體驗問卷(CEQ )、研究生研究經驗問卷調查(PREQ)、學生課程體驗問卷調查(SCEQ)、在讀研究生的學生研究經驗問卷調查(SREQ);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類的評估方式,包括學期中期反饋(Midsemester Feedback)、同行教學評估(Peer Review of Teaching)、學生\/教師聯絡(Student\/Staff Liaison)、“四透鏡”評價程序(Four Lenses Evaluation Program)等。這些評估、考核辦法尤其適合於剛入職的新教師。詳細內容可見表124。
表124悉尼大學教師教學評估方式
評估方式評估內容
學期中期反饋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嚐試5分鍾的學期中反饋活動,並讓學生知道教師如何利用他們的反饋結果,學校的教學與學習研究所還會對反饋活動提供可行的建議
同行教學評估可以邀請一位同一院係不同研究領域的同事,或者來自教學與學習研究所的人員,去觀摩自己的課堂教學,然後和同事進行一段反思性的討論。ITL同樣會提供相關建議
學生\/教師聯絡找到學院、學科或專業的學生代表,鼓勵學生參與教師教學的對照組,並在一個學期內安排幾次師生討論會。讓學生知道自己可以向學生代表或小組陳述意見,學生代表或小組可將這些意見反饋給教師
“四透鏡”評估程序即來自“自我、學生、同行、教育學文獻”的評估與意見
…………
資料來源: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First year experience [EB\/OL]. http:\/\/sydney.edu.au\/staff\/fye\/during_semester\/teaching_practice\/evaluating_teaching.shtml#dset3, 20161023.
〖MZ(2〗三、國際化狀況〖MZ)〗
〖MZ(3〗(一) 多渠道的國際合作〖MZ)〗
悉尼大學的教學質量享譽全球,它力圖吸引來自全世界的最優秀的學生和教師,以鞏固它在全球國際化研究型大學中的頂尖地位。作為國際戰略的核心部分,悉尼大學的目標是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參與澳大利亞以外的研究和教育,並發展為全球公民,同時為海外學生提供實現價值的環境。悉尼大學擁有來自全球130個國家和地區的學生,並和全球許多頂尖大學建立了研究與交流合作項目,僅2015年,悉尼大學的學者就發表了7000多篇海外聯合研究論文。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Global Activities [EB\/OL]. http:\/\/sydney.edu.au\/globalengagement\/index.php?dir=globalactivities&page=overviewl, 20161103.學校的宗旨是成為世界前列的大學,成為國際領導人可以成長的學習中心,並與澳大利亞和國際夥伴合作,共同找到解決世界上一些最複雜問題的方法。
1. 學生國際交流項目
悉尼大學希望提供給所有學生豐富、全麵的大學學習經曆。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悉尼大學通過“國際交流項目”(International Exchange Program),給予了學生到海外大學攻讀部分學位的機會。這些豐富的海外學習經驗,不僅拓展了學生學習的國際視角,而且也使學生獲得了一種更廣泛的世界觀。他們也獲得了許多個人技能,並得到了真正的成長和更好的就業前景。具體來講,悉尼大學與海外35個國家的285個左右交流夥伴建立了合作交流項目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Current Students, Students Exchange [EB\/OL]. http:\/\/sydney.edu.au\/current_students\/student_exchange\/index.shtml, 20161103.,合作夥伴遍及美國、歐洲、加拿大和亞洲。
學生參與國際交流項目,可以獲得海外學習的經曆,並得到被悉尼大學所承認的相應學位的學分。學生可以選擇去任何一個與悉尼大學簽署交換協議的大學進行學習與交流。這些交換項目有的向全校的很多專業院係開放,有的隻是針對特別的專業領域開放,如法律、商業。對於一名交換生,在海外學習的同時,仍然是悉尼大學的一名全日製學生,必須照常向學校繳納學費,學生所在的海外學校也將派遣一名留學生接替其在悉尼大學的位置,可能不在同一所院係,這名學生也仍然是他們學校的全日製學生,並也需要繼續繳納其學校的學費。學生可以選擇完成一學期或兩個學期的交換項目,但也要根據對方學校提供的條件而定。
悉尼大學也為海外學生提供來本校交流學習的機會。每年,學校會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數百名通過留學交流項目來校學習的學生。留學生可以在學校學習一個學期或整整一年。悉尼國外項目程序允許留學生注冊和支付學費,交換生在悉尼大學學習期間的學費則交給原學校。如果一所大學與悉尼大學是國際合作夥伴關係,其學生就有資格申請交換。然而,悉尼大學國外項目是開放給世界各地的任何被認可的機構的任何學生——不是合作夥伴的機構也可以到悉尼大學學習其世界一流的教學和學習經驗。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Students Exchange, how to work [EB\/OL]. http:\/\/sydney.edu.au\/study\/overseasexchange\/howitworks.html, 20161103.
國際交流項目包括一個短期的海外項目,不會花費一個學期的時間,是夏季或冬季一段體驗國外學習和生活的短期時間,幫助學生充分利用學期之間的時間,更好地展望世界。該項目的選擇標準如下:
(1) 申請該項目前需要在當前學位完成至少一年的學習。一般隻接受大三本科生。
(2) 當前學位需要學分水平至少65%或更高。
(3) 在當前學位需要有足夠的學分可選擇。
(4) 邀請國際學生申請,但不能本國申請。
(5) 作為評估申請的一部分,本校教師會參加資格評審,審核已選課程是否可兌換學分,其他的學習項目也將通過與本校教師協商批準。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Overseas exchanges, Short term overseas program [EB\/OL]. http:\/\/sydney.edu.au\/study\/overseasexchange\/shorttermoverseasprograms.html, 20161103.
2. 國際領導人項目
悉尼大學的“國際領導人項目”(International Leaders Program)是一項為來自全球的政府、工商業以及學術界的新興、高層領導人提供高度集中的、個性化培訓的項目。該項目的目的是將來自各個學科的帶頭人聚集在一起,研究並解決當前麵臨的複雜的地區和全球化挑戰、全球戰略問題,並為了追求共同的利益建立國際合作關係。
“國際領導人項目”自2008年建立以來,與來自世界各地的6000多個學術、政府和商業領袖們共同定製多學科專業發展和培訓項目。它也是一個由外國專家局認可,由國家授權的海外培訓提供者。為滿足參與者的需求,該項目提供全校範圍內的多學科的培訓,包括利用集中於一門學科的專業知識,或使用跨學科的方式來發展培訓項目。並且,這個項目能夠滿足各個水平的參與群體的個性化需要,根據參與者的需求,該項目提供了一種靈活的方式,來滿足參與者的技能發展和能力建構。最近項目涉及的一些最重要的國際問題包括高等教育領導和管理、中等教育部門的專業發展、公共部門和政府改革的領導力、礦業環境可持續發展、金融市場和創新、公共衛生和政策、媒體和跨文化溝通、人才戰略和人力資源管理、農業發展和城市規劃等。
該項目的合作客戶包括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國土資源部、教育部、地區教育委員會,印尼亞洲開發銀行項目部,日本財政部,韓國性別平等和家庭事務部,泰國農業部和環境部,以及越南的衛生部。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International, Programs and events,Professional programs [EB\/OL]. http:\/\/sydney.edu.au\/globalengagement\/index.php?dir=internationalleadersprogram&page=professionalprograms, 20161112.
表125“國際領導人項目”合作夥伴示例
地區項目課程介紹
韓國下一代領導人
計劃可持續水資源管理來自澳大利亞各地的10位新興領導人訪問韓國的相應同行,並對於水資源的管理與持續性進行信息交流與可能的合作
中國原國土資源部礦區的環境保護來自中國原國土資源部的政府官員,關注土地管理的政策發展與監管,包括生物多樣性、資源分配、汙染、規劃與評估、土地複墾。集中於采礦對環境的影響
中國衛生部國家基本藥物政策、
管理和實踐展示澳大利亞的衛生政策,關於當地社區和醫院的藥品資金與批準
資料來源: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International, Programs and events, International Leaders Program [EB\/OL]. http:\/\/sydney.edu.au\/globalengagement\/index.php?dir=internationalleadersprogram&page=professionalprograms, 20161110.
“青年領導人項目”是“國際領導人項目”的一部分,旨在支持下一代領導人實現潛能。為學生量身定製項目使其更多地了解澳大利亞的文化,同時也讓他們了解和發展提高領導和溝通能力以及跨文化意識的重要因素。過去的幾年裏,數百名來自世界各頂尖大學的學生參加此項目。項目最近關注的話題包括:澳大利亞的文化、曆史和政治,澳大利亞的醫療係統,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全球商業管理,跨文化溝通,國際法,本土文化研究以及媒體和跨文化交流等。
該項目海外大學合作夥伴包括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中國清華大學、吉林大學第一醫院、香港中文大學、合肥第六高中,日本慶應義塾大學、京都大學、明治大學、東北大學,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韓國釜慶國立大學、首爾大學等,泰國清邁大學等。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International Leaders Program,Young Leaders Programs [EB\/OL]. http:\/\/sydney.edu.au\/globalengagement\/index.php?dir=internationalleadersprogram&page=younglead, 20161112.
表126“青年領導人項目”合作夥伴示例
地區合作夥伴項目介紹
日本日本京都
大學跨文化溝通澳大利亞的計劃使學生提高自己的知識文化和了解更多關於有效的跨文化溝通。這個項目包括講座、研討會和與當地學生討論
中國清華大學環境和可
持續發展該計劃涵蓋的主題包括但不限於:資源管理和能源;國際環境政策和氣候正義;地方政府和非政府組織的角色可持續性發展;生物多樣性和生態係統;可持續的城市規劃和設計,可持續農業。除了講座和研討會,實地考察的學生能增強他們在這些課題上的理解
中國吉林大學
第一醫院澳大利亞的
醫療係統學生獲得洞察澳大利亞醫療和醫學教育體係、實地考察醫院和醫學研究機構的機會,進行問題討論,並且與他們的同行在澳大利亞就醫療實踐和臨床研究方麵問題進行討論
資料來源: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International Leaders Program, Young Leaders Programs [EB\/OL]. http:\/\/sydney.edu.au\/globalengagement\/index.php?dir=internationalleadersprogram&page=youngleadersprograms, 20161127.
〖MZ(3〗(二) 廣泛的國際交流〖MZ)〗
悉尼大學是世界兩大著名大學聯盟的成員之一。其中一個是環太平洋大學聯盟(Association of Pacific Rim Universities, APRU),這是一個由環太平洋地區42個頂尖大學組成的大學聯盟,組成這樣一個聯盟是為了促進該地區教育、研究、企業之間的合作,為這一地區的經濟、科學、文化的進步做出貢獻。另外一個是全球大學聯盟(Worldwide Universities Network, WUN),這是一個由18所世界頂尖研究型大學組成的聯盟,聯盟的目的是通過合作建立一個全球研究共同體,它的成員遍及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南美洲、歐洲、中國和南非。
悉尼大學每年都會舉辦多場“國際論壇”,來自不同國家的領導人和學者聚集在一起,共同討論國際熱點問題,發表他們的個人觀點,展現他們對澳大利亞及全世界產生的影響。例如悉尼大學的中國研究中心(China Studies Centre)每年會定期舉行悉尼中國商業論壇(SydneyChina Business Forum),屆時會邀請來自中國和澳大利亞政府和商業領域的最優秀領導者與決策者,為澳大利亞的參會者提供一個與引領中國經濟發展並開拓國際市場的領導人密切接觸的機會。悉尼大學2010—2015年舉辦的其他眾多重要國際會議可詳見表127。
表127悉尼大學2010—2015年國際論壇
時間主題
2010.3澳大利亞與非洲關係的重啟
2010.8全球金融危機中的經濟發展
2010.9亞洲和太平洋的經濟增長
(續表)
時間主題
2010.12貿易、經濟增長和就業:歐盟貿易政策2010—2015藍圖
2011.3東亞、太平洋論壇
2011.4印度論壇
2011.5非洲論壇
2011.8亞洲開發銀行論壇
2011.8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論壇
2012.9海灣地區論壇
2012.9太平洋論壇
2013.5海灣論壇
2014.9東盟論壇
2014.10低背部疼痛的治療和預防
2015.5保護少數民族語言
資料來源: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News Opinions, News Archive [EB\/OL]. http:\/\/sydney.edu.au\/newsopinion\/newsarchive.html, 20161128.
〖MZ(2〗四、專業和課程設置〖MZ)〗
〖MZ(3〗(一) 專業設置〖MZ)〗
悉尼大學目前擁有16個學院,在眾多的學院中,醫學院和法學院具有強大的實力。表128從文、理、工中各選擇了1—2個學院代表,介紹其專業設置。
表128悉尼大學文、理、工專業設置一覽表
學院名稱專業設置
藝術與社會科學
學院
1. 信息、藝術和媒體係1. 藝術史
2. 英語
3. 語言學
4. 媒體與傳播學5. 表演學
6. 宗教學
2. 語言與文化係1. 阿拉伯與伊斯蘭教研究
2. 漢語研究
3. 法語研究
4. 德語研究
5. 希伯來文、聖經與猶太研究
6. 印度次大陸研究7. 印度尼西亞研究
8. 意大利語研究
9. 日語研究
10. 韓語研究
11. 現代希臘研究
12.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研究
(續表)
學院名稱專業設置
藝術與社會科學
學院
3. 哲學與曆史研究係1. 考古學
2. 古代文學與古代曆史3. 性別與文化研究
4. 曆史
5. 哲學
4. 社會政治學係1. 人類學
2. 國際安全研究中心
3. 政府研究生學院
4. 政治與國際關係5. 政治經濟學
6. 社會學與公共政策
7. 和平與衝突研究中心
5. 經濟學係
工程與信息技術學院1. 航空航天、機械與機械電子工程係
2. 化學與生物分子工程係
3. 土木工程係
4. 電氣與信息工程係
5. 信息技術係
法學院1. 澳大利亞氣候與環境法律中心
2. 亞洲和太平洋法律中心
3. 憲法改革中心
4. 朱麗葉·斯通法律研究所
5. 羅斯·帕森斯商業、企業、稅收法律中心
6. 悉尼國際法律中心
7. 悉尼犯罪學研究所
8. 悉尼衛生法律中心
9. 日本法律澳大利亞聯盟
醫學院1. 癮醫學
2. 麻醉學
3. 解剖學與組織學
4. 生物醫學
5. 腦科學與心理科學
6. 臨床眼科與眼健康
7. 皮膚學
8. 耳鼻喉學
9. 急診醫學
10. 基層醫療
11. 遺傳學
12. 醫學影像學
13. 重症監護醫學14. 分子生物科學
15. 產科、婦科、新生兒學
16. 兒科與兒童健康
17. 疼痛醫學
18. 病理學
19. 藥理學
20. 生理學
21. 精神病學
22. 睡眠醫學
23. 外科學
資料來源: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Faculties & schools [EB\/OL]. http:\/\/sydney.edu.au\/aboutus\/facultiesandschools.html, 20161205.
〖MZ(3〗(二) 課程結構〖MZ)〗
若按照學位授予的標準來劃分,悉尼大學的課程結構可分為本科課程、(修課型)研究生課程、(研究型)研究生課程。具體示例,見表129。
表129悉尼大學課程結構分類
學習(研究)
領域
課程類型
本科課程(修課型)
研究生課程(研究型)
研究生課程
藝術、人文與媒體文學學士
文學學士(雙學位)
文學文憑
商業學士和文學學士
文學本科學位
文學士(榮譽)
文學士(語言)
文學士(媒體和通信)
文學士(媒體和通信)(榮譽)
……衛生安全碩士
文學研究生(跨院係)
非學位文學研究生
文學和社會科學碩士
公共行政學研究證書
應用語言學研究證書
文學管理研究證書
創意寫作研究證書
跨文化交流研究證書
……文學博士
哲學博士(文學和社科)
社會科學博士
文學碩士(研究)
哲學碩士(文學和社科)
科學與技術食物和農業綜合碩士
商業學士和理學學士
理學學士(高級)
文科學士和科學
醫學學士
理學學士(高等數學)
醫學學士和醫學博士
理學學士(高級)
心理學學士
……大腦和思維科學研究證書
心理學研究生證書
環境科學研究生證書
海洋科學和管理研究證書
科學(曆史和科學哲學)研究證書
農業和環境研究生文憑
大腦和思維科學研究生文憑
心理學研究生文憑
環境科學研究生文憑
……哲學博士
理學碩士
信息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士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士(高級)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士(榮譽)
跨院係工程本科
非學位工程本科
信息技術學士
信息技術學士與文學學士
……跨院係工程研究生
工程碩士學位
數據科學研究生證書
信息技術研究證書
信息技術管理研究生證書
學習科學和技術研究證書
複雜係統研究生文憑
衛生技術創新研究生文憑
信息技術碩士文憑
……哲學碩士(工程)
哲學博士(工程)
資料來源: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Study, Find a Course [EB\/OL]. http:\/\/sydney.edu.au\/courses\/?utm_source=CWS&utm_medium=link&utm_campaign=homepage,20161207.
悉尼大學為本科生提供的課程分為核心模塊(core units)、專業模塊(major units)、選修模塊(elective units)三大類。專業模塊是為學生選擇主修領域而開設的課程,選修模塊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課程,通常是對於一個特定主題的深入學習與研究。核心模塊和專業模塊的課程又劃分為初級課程(junior units)和高級課程(senior units)。如果學生想拿到榮譽學位,悉尼大學會要求學生再修相應的榮譽課程(honours units)。此外,很多課程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先前基礎知識,如果學生不具備這部分知識,並不會被排除在課程之外,但學習會遇到很大困難,為此,悉尼大學提供了銜接課程(bridging courses)以補充學生所需的課前基礎知識。
對於不同院係、不同專業的學生,悉尼大學都有具體的課程學分要求。例如,商業學士與文學學士學位(Bachelor of Commerce and Bachelor of Arts)的學分要求是5年內修滿240個學分,具體詳見表1210。
表1210悉尼大學商業學士與文學學士學位課程與學分要求
學位名稱課程模塊學分
商業學士與文學學士學位(五年製的聯合學位)
商業學士
部分
文學學士
部分
6個商業核心模塊
5個初級課程(第一年)30
1個高級頂峰課程6
至少1個商業
專業模塊高級課程最低36
所修課程均為高級課程,必須包含一個人文社科學院的專業模塊,其中高級課程的學分不少於36最低76
選修模塊:可以選修商學院、人文社科學院或學校其他學院的課程,選修其他院係的課程需要經過提供課程的院係批準,並且達到學位要求。
資料來源: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Future Students, Course a Search, Bachelor of Commerce and Bachelor of Arts [EB\/OL]. http:\/\/sydney.edu.au\/courses\/BachelorofCommerceandBachelorofArts, 20161207.
〖MZ(3〗(三) 通識教育課程〖MZ)〗
悉尼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主要為醫學領域的課程,劃分為本科生通識課和研究生通識課。本科生通識課程包括應用科學學士(診斷放射學)、商業學士和醫學博士;研究生通識課程包括醫學碩士(疼痛管理)、醫學科學碩士(疼痛管理)、疼痛管理研究生文憑以及疼痛管理研究生證書。通識課程旨在引導學生從最基本的領域中獲得廣泛的知識,了解不同學術領域的研究方法及主要思路。例如,商業學士和醫學博士(Bachelor of Commerce and Doctor of Medicine)指的是商業學士和醫學博士的橋梁課程,學生進入醫學課程之前先完成商業課程,完成強大的商業基礎任務的同時獲得從事醫學職業的資格。學生可擔當醫療專業人士的監督角色,比如醫院的首席執行官、需要高層管理技能的協調人員、成功管理巨額預算以及做出重要的行政決定。這7年(全日製)計劃中,學生在前3年的本科商務學習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習公司如何運作,並將所學的分析的、技術的和實踐的技能有效地應用於商業實踐。
學生在後4年的博士(醫學博士)學位課程主要由4個廣泛的主題貫穿,分別是基礎和臨床科學、病人和醫生、人口醫學以及個人和職業發展。課程分3個階段完成,從醫學博士第一年開始直到最後一年,學生將會接觸病人,觀察疾病的物理層麵。醫學課程強調實踐過程,將醫療問題相關的基礎問題學習作為基礎課程。畢業後,學生可以按照慣例從事醫學或其他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化領域,還可以從事醫學研究、教學、醫療管理、醫療溝通與新聞報道等工作。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Courses, Bachelor of Commerce and Doctor of Medicine [EB\/OL]. http:\/\/sydney.edu.au\/courses\/bachelorofcommerceanddoctorofmedicine, 20161117.
〖MZ(3〗(四) 專業課程〖MZ)〗
悉尼大學的專業課程提供給學生某一學科領域的課程,包括初級專業課程與高級專業課程。對於攻讀不同學位的本科生來說,學校對專業課程的學習要求有所不同。有的學位要求學生隻完成一個學科領域的專業課程即可,有的學位則要求學生選擇多個專業模塊進行學習。例如,健康科學學士學位(Bachelor of Health Sciences)要求學生完成2個專業模塊的學習:一個是60個學分的健康科學專業模塊,包括24個學分的初級核心課程、6個學分的心理學核心課程、6個學分的生物學核心課程、選自健康科學專業開設的24個學分的高級專業課程;另一個專業模塊則要求選自健康科學領域的聽力學、語言或運動科學,或者選擇其他學院所提供的專業課程,二者可選其一。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Future students, Course search, Bachelor of Health Sciences [EB\/OL]. http:\/\/sydney.edu.au\/courses\/BachelorofHealthSciences, 20161117.
〖MZ(3〗(五) 跨學科課程〖MZ)〗
悉尼大學有非常多的跨學科培養學位,例如,國際化和全球研究學士(Bachelor of International and Global Studies)就是一個典型的跨學科培養的學位。這個學位提供了一種跨學科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在這個學位的核心課程中,學生需要從政治學、社會學、人類學以及媒體與文化研究學等學科的角度來處理國際化和全球性問題,在他們的專業領域中,學生可以選擇專注於這些學科進行研究,但他們還必須選擇語言、區域研究和國際貿易三類學科領域進行學習。來自其他眾多學科領域的學科知識會豐富學生的研究,拓展學生的研究視角。而且學校強烈鼓勵該學位的學生參與國際學生交流項目,進一步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曆,並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視野與研究視角。該學位可與法學學位相結合,這樣的聯合學位需要5年的全日製學習才能完成。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Future students, Course search, Bachelor of International and Global Studies [EB\/OL]. http:\/\/sydney.edu.au\/courses\/BachelorofInternationalandGlobalStudies, 20161117.
另外一個典型的跨學科項目是悉尼醫學項目(Sydney Medical Program),該項目的學位是由商學院、醫學院等學院聯合培養的跨學科學位,如商業學士+醫學學士+外科學士學位(Bachelor of Commerce and Bachelor of Medicine and Bachelor of Surgery)。這是一個7年製的聯合學位,學生需要在7年內修滿336個學分,所修課程來自商學院和醫學院。還有經濟學學士+醫學學士+外科學士學位(Bachelor of Economics and Bachelor of Medicine and Bachelor of Surgery)、音樂研究學士+醫學學士+外科學士學位(Bachelor of Medicine and Bachelor of Surgery)等等都屬於跨學科聯合學位。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Future students, Course search, Sydney Medical Program [EB\/OL]. http:\/\/sydney.edu.au\/courses\/programs\/sydneymedicalprogram, 20161117.
〖MZ(3〗(六) 課程的特色〖MZ)〗
悉尼大學為本科生開設的課程具有“核心模塊與專業模塊、選修模塊相結合、初級課程與高級課程相銜接”的特點。核心課程為學生提供學位必備的基礎知識,專業課程和選修課程則使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多樣化的專業選擇和跨院係選修。而核心模塊和專業模塊下設的初級課程與高級課程為學生提供了進階式的課程學習途徑,既注重基礎知識的掌握,又強調專業領域的深入研究。此外,悉尼大學豐富多彩的跨學科課程及獨具特色的聯合學位的培養方式,更包含了豐富的課程學習資源,這類課程學習能夠使學生獲得多學科的研究視角,而且學校還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國際學生交換項目,力圖帶給學生更廣闊的學習視野以及豐富多彩的課程學習體驗。
〖MZ(2〗五、教學保障體係和學習支持係統〖MZ)〗
〖MZ(3〗(一) 教學保障體係〖MZ)〗
悉尼大學的教學保障體係涵蓋了多方麵的機構支持,包括研究生院辦公室與教務處、教育創新團隊、英語教學中心等機構。
1. 研究生院辦公室
悉尼大學的研究生院辦公室(Graduate Studies Office,GSO),主要為全校的研究型與修課型的研究生服務,旨在提高修課型與研究型研究生的學位質量,通過與院係以及學校其他部門的緊密合作來豐富研究生的研究經曆,對研究生培養的關鍵過程提供政策支持。
研究生院辦公室主要負責:
第一,協調學校科研訓練的政策、實踐與院係、教育副校長之間的戰略發展;
第二,向教育副校長、教育委員會提供影響大學決策的國家、國際問題的建議;
第三,對於教務委員會在監督和改進修課型研究生培養方案、科研訓練,研究型研究生培養方案的角色作用,提供意見與建議;
第四,向院係提供改進的管理程序的發展、研究生政策實施方麵的建議與支持;
第五,向院係傳達研究生對研究訓練經曆的認知與考慮等信息,並提出如何利用這些數據提高研究生培養方案;
第六,監督院係級的培養過程,確保與大學層麵的實踐保持一致;
第七,為高學位的研究管理人員提供支持網絡;
第八,實施大學層麵的博士候選人的科研訓練策略,以及博士候選人的資格評審;
第九,負責研究生管理條例等。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Graduate Studies Office [EB\/OL]. http:\/\/sydney.edu.au\/graduate_studies_office\/about_us\/index.shtml, 20161119.
2. 教育創新團隊
悉尼大學的教育創新團隊(Educational Innovation Team,EI)是由教學與學習研究所(Institut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ITL)和悉尼網絡學習軟件團隊於2015年年底合並而成的。通過結合專門的技術,該團隊希望與各學院建立更密切、更持續的合作關係以支撐悉尼大學的教育願景,為學院提供集中的戰略支持,為參與教學的人員提供個性化專業學習的機會。學習過程的改革要求在教學方法中注重創新、創造力和協作能力的培養,將麵對麵的互動式參與和移動網絡資源最好地結合起來。通過對學生學習和參與情況信息的收集與分析,能夠為團隊給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和支持提供參考依據,即使在人數最多的班級也能夠實現。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Education Portfolio, EI, About us [EB\/OL]. https:\/\/sydney.edu.au\/educationportfolio\/ei\/aboutus\/, 20161119.
該團隊的具體工作包括:
第一,為大學的教學與學習提供戰略性的指導。EI與悉尼大學的其他機構(如學術委員會)合作,為悉尼大學的教學與學習出謀劃策,提供的項目有大學規劃、教學標準、包容性教學與廣泛參與、參與探詢、悉尼大學研究生、課程修訂、學術誠信、基於評估的標準等。
第二,大學教師的專業發展。EI為悉尼大學的教師提供專業的教師發展項目,並且經常組織院係或其他部門的人員參與其他專業發展活動。其中,專業教師發展項目可分為4部分:新進教師課程、大學教師的課程與正式資格、基於學院的教師發展、大學教學學者網絡。
第三,承認與獎勵教學。EI鼓勵學校的教師成員為了國家和學校而競爭,並資助和獎勵教學,全麵支持為了提高教學實踐做準備的申請人員。EI還會通過出版刊物與新聞發布來協助學校鑒別與宣傳高質量的教學。
第四,教學質量保障與提高。EI負責管理悉尼大學核心數據的收集,以及大學教學的質量保障過程。包括收集與報告學生對教學、課程質量的反饋等,以服務於大學規劃與績效管理、國家的教學質量保證目的。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Education Portfolio, EI, About, Our work at a glance [EB\/OL]. https:\/\/sydney.edu.au\/educationportfolio\/ei\/aboutus\/mission.htm, 20161129.
〖MZ(3〗(二) 學習支持係統〖MZ)〗
悉尼大學的學習支持係統包括學生中心、數學學習中心、學生事務處、學生文娛中心等。
1. 學生中心
悉尼大學的學生中心(Student Centre)為學生提供教學、相關建議以及學習資源,以幫助他們構建和擴展在大學學習和研究中所必需的技能。該中心同時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服務,主要扮演著兩個重要角色:一是有效地幫助學校各個級別的學生發展廣泛的學習和交流的能力;二是與教職員工製定學習和教學策略並提供支持學生學術技能發展的資源。
學習中心提供多樣的服務項目包括中心研討會、特殊教師工作坊和項目、個別學生磋商、在線和印刷學習資源。其中,中心研討會涵蓋了學術寫作、學習技能、口頭交流和研究生研究等多種主題。此外,學生中心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包括網上學習資源、獨立的學習資源、成功學生策略、學習技能、新生定向講座、論文寫作等。詳細內容見表1211。
表1211悉尼大學學生中心學習資源
網上學習資源成功的作品資源:幫助寫作業和論文;
科學的表達:怎樣做一次精彩的報告?如何製作海報?
寫作網站:開發學術與專業寫作技能;
WRiSE:提高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報告寫作技能;
……
獨立的學習資源基本的英語語法模塊;
凝練的寫作;
學術文章寫作風格;
論文寫作
成功學生策略模塊1:學術閱讀策略
模塊2:學術寫作
模塊3:清晰的寫作
模塊4:規劃與寫作一篇小論文
模塊5:分析性寫作模塊6:論題寫作
模塊7:構建一個論點
模塊8:論題寫作的語言資源
模塊9:在論文中使用論據
模塊10:管理你的時間
學習技能了解自己;成為更有效的學習者;使用規劃與計劃
新生定向講座成功的學習策略;
第一年成功的論文寫作;
開發批判性思維能力;
合作學習;關於剽竊;
口頭表達;
閱讀指導;
……
論文寫作引用指南;
分析論述題;
分析性寫作;提出與支持論點;
規劃與構建論文;
研究型研究生
學習資源論文的開題寫作
…………資料來源: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Learning Centre, Resources [EB\/OL]. http:\/\/sydney.edu.au\/stuserv\/learning_centre\/resour.shtml, 20161129.
此外,學生中心還下設了很多為學生服務的部門,在這裏,學生可以谘詢在學校遇到的各種問題。這些服務部門包括:學生住宿服務、原住民學生服務、就業中心、國際學生谘詢處、獎學金辦公室、谘詢與心理服務、殘疾人士服務、兒童保育中心、財政援助服務。如果學生遇到生活或學習上的財務困難,可以通過財政援助服務獲得助學貸款、助學金等資助。
2. 數學學習中心
悉尼大學的數學學習中心(Mathematics Learning Centre)為學生提供銜接課程,協助合格的本科生(為學習數學或統計學)開發需要的數學知識、技能,提高學習信心。具體來講,數學學習中心會為學生提供以下幫助:第一,幫助學生找出補遺的學習鴻溝;第二,幫助學生學習有困難的課程材料;第三,為學生提供輔導班課程;第四,為學生提供數學銜接課程、統計學預備課程;第五,為學生提供數學領域的預科課程。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Maths Learning Centre, Teaching [EB\/OL]. https:\/\/sydney.edu.au\/stuserv\/maths_learning_centre\/teach.shtml, 20161129.與此同時,數學學習中心提供多種學習資源,包括代數技巧、微分學和集成,詳細內容見表1212。
表1212悉尼大學數學學習中心學習資源
代數技巧1. 一本數學中心代數學習筆記;
2. 由數學學習中心以及拉夫堡大學數學支持中心的工作人員提供一個代數複習工作簿(帶答案)。數學中心主頁搜索“代數複習”,提供主題分類的資源材料和數學視頻
微分學1. 關注導數的概念和規則區別的微分學概論工作手冊;
2. 在線2單元課程中提供一係列預科課程,AV數學模塊引入微分的思想;
3. 數學中心主頁提供大量的筆記和分類視頻
集成第1部分:介紹集成不定積分的反向分化;
第2部分:介紹集成定積分的極限及其應用
資料來源: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Maths Learning Centre, Resources [EB\/OL]. https:\/\/sydney.edu.au\/stuserv\/maths_learning_centre\/resource.shtml, 20161109.
〖MZ(2〗六、經費投入和內部配置〖MZ)〗
〖MZ(3〗(一) 經費來源〖MZ)〗
悉尼大學的辦學有多方的經費來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學生收費、聯邦政府資助、研究與谘詢活動收入、新南威爾士州政府撥款、私人收入等。
(1) 學生收費:
非學位教育、暑期學校、高等教育貢款計劃、地方本科教育、海外教育、研究生教育;
(2) 聯邦政府資助:
高等教育部研究經費、其他聯邦機構研究、澳大利亞研究委員會、獎學金、聯邦研究經費、教學與學習運作贈款、資本資助;
(3) 研究與谘詢活動收入:
聯邦研究經費、行業研究資助、基金會與個人研究資助、新南威爾士州政府研究資助、地方合作研究基金、海外合作研究基金、谘詢工作;
(4) 新南威爾士州政府撥款:新南威爾士州研究經費、新南威爾士州運作贈款;
(5) 私人收入:投資收入、慈善收入、商業與其他活動、外部組織貢款、其他費用、讚助收入。
表1213詳細反映了悉尼大學在2014—2015年度,各個方麵經費來源的增長幅度。
表1213悉尼大學2014—2015年度經費來源變化(單位:百萬美元)
經費來源 2014年 2015年增長金額增長幅度(%)
學生收費758.9872.7113.815.0
聯邦政府資助306.4305.7-0.70.2
研究與谘詢活動收入529.7522.8-6.91.3
(續表)
經費來源2014年2015年 增長金額增長幅度(%)
新南威爾士州政府撥款2.43.00.625.0
私人收入300.5326.025.58.5
總計1897.92030.2132.37.0
資料來源: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Annual Report 2015 [EB\/OL]. http:\/\/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annual_report_2015_volume_1, 20161209.
從表1213可以看出,悉尼大學財政收入的最重要來源是學生收費,其次是研究與谘詢活動收入、私人收入等。
〖MZ(3〗(二) 非財政經費籌措現狀、機製與方法〖MZ)〗
悉尼大學的非財政經費來源大部分來自社會人士與校友的捐贈,學校歡迎各方以各種方式進行捐贈,如,定期的資金捐贈、遺產捐贈、資產支持等。悉尼大學成立了專門管理外界捐贈的組織機構,如,悉尼發展基金(Sydney Development Fund),這一基金可以幫助學校各個院係、基金會或其他組織吸引校友或其他人士通過電話、郵件等形式提供給學校定期的資金捐贈。此外,悉尼大學為了方便學校教職人員回饋學校,成立了專門負責教職人員捐贈的機構——教師捐贈項目(Staff Giving Program)。
近幾年來,悉尼大學接受了來自外界的各種“捐贈”,這些捐贈無疑給悉尼大學的研究活動帶來了有力支持與動力,協助研究人員為解決世界性的緊迫難題尋找創新性的解決方案。例如,2015年,巴裏·蘭伯特(Bally Rambert)和喬伊·蘭伯特(Joey Rambert)捐贈3370萬美元用於悉尼大學研究大麻的醫療功用,它不僅僅是悉尼大學所接收的最大一筆捐贈,也將會為化療者、慢性病患者以及癡呆症患者帶來真正的福利。目前,隨著研究人員對100種不同大麻化合物的研究,蘭伯特夫婦的捐贈意味著更多人的生命將發生改變,它將會使生活變得更加美好。澳大利亞立法對醫療大麻的研究放寬,悉尼大學研究員開始著手準備進行研究工作。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Alumnigiving, INSPIRD campaign, Reports and statistics [EB\/OL]. http:\/\/sydney.edu.au\/dam\/corporate\/documents\/alumnigiving\/giving\/INSPIREDgiving2015.pdf, 20161211.2016年,悉尼大學將獲得的3500萬美元捐贈用以構建部分新的衛生區域(health pricinct),再次成為學校曆史上最大的一筆捐贈。這份捐贈來自蘇珊和威克爾,他們在悉尼的皮爾蒙特以及中心商業區擁有許多廢棄的建築物,這將允許悉尼大學的護理、助產學、醫學、藥學和牙科等學科可以存在於同一屋簷下。這3500萬美元的大學設施將會產生最先進的臨床模擬程序和多服務診所,連同一間350個座位的階梯教室和一所康複中心。
事實上,這筆捐贈是威克爾基金會在過去的一年裏第二次數百萬美元的捐贈。去年5月,這對夫婦貢獻悉尼護理與助產科學學院1080萬美元,用於建立12周年護理獎學金。威克爾基金會一年的捐款總額近4600萬美元,創造了悉尼大學繼巴裏和喬伊·蘭伯特捐贈後,新的年度捐贈紀錄。哈欽森女士表示:“在過去,如果我們一年獲得1000萬到2000萬的捐贈已經非常幸運,但現在我們每年會有超過8000萬美元的捐款。”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Receives Record Donation of $35 millions [EB\/OL]. http:\/\/www.smh.com.au\/national\/education\/universityofsydneyreceivesrecorddonationof35million20160420goaoex.html, 20161211.
〖MZ(3〗(三) 經費內部配置方式與原則〖MZ)〗
在辦學的曆史進程中,悉尼大學獲得了多渠道的資產,一些重要的來源包括:第一,來自慷慨校友的捐贈,這些校友認可悉尼大學在其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或者想要與悉尼大學一起分享自己的成功;第二,專項研究撥款,通常是支撐曆時多年的專項研究基金;第三,學生費用;第四,基礎設施建設授予資產;第五,運營資金。
對於多渠道的財政資金,悉尼大學有自身獨特的使用方式與使用原則。
1. 運用方式
大部分資產都會被放置到下麵3種基金類別中,每一種基金有其自己的使用目標與授權:第一,短期資金,通常由悉尼大學的運營與周轉資金組成,並隨時可能被用來滿足學校的運營支出;第二,中長期資金,這類資金可供學校3至7年的中期使用;第三,長期資金,此類基金包括接受的捐贈、大學長期累積下來的自由資金以及其他款項。關於捐贈部分,為了發揮其真正的價值,悉尼大學設有專門的支出規則,長期維護現有資本的同時,考慮使用風險,以確保能夠獲得長期好的回報,確保學校的學術共同體能夠有計劃地以一種有序的方式使用這類資金。
2. 運用原則
(1) 投資基金必須依照資產分配戰略目標部門,且投資方式與自然和社會聯合管理機構(ESG)框架體係的注意事項相一致。
(2) 防禦性投資(以現金和定息抵押物的方式進行投資)將按照參議院投資和商業委員會(ICC)批準的信用風險框架進行管理。
(3) 在大學外部政黨管理下的大學投資包括實現大學自身利益投資和多黨派聯合機構投資。
(4) 大學將在規定的風險範圍內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資資產的回報率,與國際最佳製度和保值貨幣投資相一致。
(5) 投資基金的管理將與學校規定其作為受托人的責任和義務相一致,履行其合同義務。
(6) 投資的收益和風險將依據基準指數和目標回報率進行定期評估,與資產分配戰略目標部門相一致。
(7) 進行不動產的投資。
(8) 單獨的目標收益可能會設置在未來基金持有的不動產。
(9) 在一個完整的長達7至10年投資周期裏,長期基金(LTF)投資的淨投資收益應該超過平均通貨膨脹率加上年度支出的百分比率。長期基金投資組合戰略以及資產配置的行業將包括增長的、替代的和防禦的投資,與要實現的投資收益目標相一致。
(10) 中期資金(MTF)投資的淨投資收益應該在5到7年內超過短期資金組合的收益率。中期資金的投資戰略和資產配置目標部門將包括一個增長的、主要是防禦性的投資補充有限的投資增長和替代投資,與要實現的投資收益目標相一致。
(11) 短期資金(STF)投資的淨投資收益應按照銀行票據指數每月超過12的收益率。短期資金投資組合戰略和資產配置的目標部門將利用澳元在內的流動性的、短期的貨幣市場工具,按照信用風險框架進行投資,並與要實現的投資收益目標相一致。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Investment policy 2015 [EB\/OL]. http:\/\/University of Sydney\/ investment policy 2015\/pdf, 20161220.
〖MZ(2〗七、教育質量的監控和管理〖MZ)〗
〖MZ(3〗(一) 教學與學習的評估與質量保障項目〖MZ)〗
為使學校對質量保障數據利用得更充分,悉尼大學教學與學習研究所(ITL)自2000年開始實施了“教學與學習的評估與質量保障項目”(Evaluation and Quality Assuranc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ject,EQA),以支持學校保障與提高教學與學習質量的相關政策與策略的開展與實施。
為此,悉尼大學成立了專門的工作小組,以支持各個院係開展教學評估與管理工作,並充分利用院係層麵的調查數據。小組的成員來自各個院係,分別由該院係的院長提名來參與小組工作,小組成員一起合作完成以下工作:
第一,促進學術委員會製定的、提高與保障每個院係學習與教學質量的政策的實施進程;
第二,支持每個院係分析質量保障的調查數據,並找出潛在影響因素;
第三,協助每個院係識別相關問題以進行深入調查,並製定合作研究策略以促進這種調查;
第四,支持每個院係在基本標準調查中充分運用調查數據;
第五,對於通過質量保障調查數據中反映出的教學與學習問題,協助每個院係對此作出恰當的反饋;
第六,在所在院係的教學與學習的質量評估與保障方麵,小組成員起到領導作用;
第七,支持所在院係教學與學習的質量評估與保障的同事,關於大學戰略主動權信息進行傳播和溝通;
第八,支持所在院係的同事學習教學與學習的質量評估與保障;
第九,促進各院係與PVC L&T 和ITL之間關於教學與學習的質量評估與保障相關問題的協商;
第十,促進對優秀教學評定和獎勵政策的開發和製定;
第十一,確認並優先考慮工作小組每年需要處理的戰略問題。
〖MZ(3〗(二) 問卷調查〖MZ)〗
悉尼大學的問卷調查是其監控教學與學習質量的另一方式。自1999年,悉尼大學教學與學習研究所(ITL)就已經開始為學校製度層麵的教學質量評估與提高過程提供支持,主要方式是采取以下幾種調查問卷收集數據,並進行數據的分析與公布,具體內容詳見表1214。
表1214悉尼大學教學與學習質量調查問卷
問卷名稱調查內容
澳大利亞畢業生調查(Australian Graduate Survey, AGS)一個對澳大利亞所有大學畢業生的全國性調查,從2016年開始,AGS取代畢業生成果調查(GOS),包括研究生目標調查(Graduate Destination Survey, GDS)以及課程體驗問卷(Cours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CEQ)或者研究生研究經驗問卷(Postgraduate Research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PREQ)
課程體驗問卷(CEQ)——收集關於高等教育畢業生看法的數據。CEQ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早期,現在有超過20年的研究證據支持問卷的理論和實證基礎
研究生研究經驗問卷(PREQ)——收集關於畢業生在高等教育學位期間對質量的監督、知識和社會環境、基礎設施、研究方法、論文的質量檢查和通用技能發展的看法的數據
學生課程體驗問卷(Student
Cours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SCEQ)此調查一年進行兩次,主要對象是悉尼大學的在讀本科生以及修課型研究生。收集關於學生對教學質量、學位課程的學習、政府和學習支持服務的看法的數據
學生研究經驗問卷(Student
Research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SREQ)此調查的調查對象是悉尼大學在讀的研究型研究生。收集關於學生在其學位學習過程中對質量的監督、知識和社會環境、基礎設施、研究方法、通用技能發展、政府以及學習支持服務看法的數據
資料來源: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Education portfolio, QA, Surveys, Introduction [EB\/OL]. http:\/\/sydney.edu.au\/educationportfolio\/qa\/teval\/overview.htm, 20161222.
ITL通過悉尼大學這個平台發布以上幾種調查問卷的數據結果,並協助學校對學生課程體驗問卷(SCEQ)與學生研究經驗問卷(SREQ)的調查結果進行解釋,對發現的學校與院係層麵的問題做出回應。
〖MZ(3〗(三) 學習評價係統 〖MZ)〗
悉尼大學的學習評價部門(Unit of Study Evaluation, USE)服務中心,旨在協助學習協調員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以及幫助院係識別對教學與學習質量做出突出貢獻的學習小組。學習評價部門重點關注的是學習小組,而非個人。該部門的關鍵成果包括:
(1) 關於學習小組質量的文件,以及對小組如何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經驗並在一定程度上證明。
(2) 學習協調員以備有證明文件的策略的形式進行推薦,該策略將會繼續推進,或進一步提高個別小組的教學和學習質量。
ITL為此提供了一項專門的調查,並進行該調查的開發、管理、數據錄入、分析與報告工作,最後在評價結果的基礎上,對調查數據進行解釋與回應。USE調查問卷具體包括12個題項,其中有8個標準題項以及4個院係的題項。後麵的4個調查題項由負責學習與教學的副校長與相關院係教學人員進行討論之後決定,調查周期為每3年一次。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Education Portfolio, QA, Surveys, Discontinued Surveys, Unit of Study (USE), About USE [EB\/OL]. http:\/\/sydney.edu.au\/educationportfolio\/qa\/use\/about.cfm, 20161227.
學習評價部門過去由教學與學習研究所管理,直到2014—2015年的暑期學校結束。2015年年初,學習評價部門被學習調查部門(Unit of Study Survey, USS)取而代之。學習調查部門基於學生反饋工作小組報告的推薦,以及通過協商建議及收到的反饋而得到了發展。它在全國調查和內部調查之間以及不同級別的(課程和研究單位)調查之間保留間隔尺度,以確保當地的改進能夠反映國家指標的變化。該部門包括6個定量項目和普通大學廣泛存在的2個開放項目。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Education Portfolio, QA, Surveys, USS [EB\/OL]. https:\/\/sydney.edu.au\/educationportfolio\/qa\/USS\/, 20161227.
〖MZ(3〗(四) 教師的反饋〖MZ)〗
悉尼大學教師的反饋調查(Feedback for Teachers,FFT)是一個在線調查係統,為教職工個人開啟了一條反饋他們教學的通道。它是一個可以自主選擇的服務方式,教師可以提前預約他們希望調查的任何一節課。教師教學的反饋調查有兩個目的:一方麵,為教師個人提供反思和改善教學的信息,並利用學生的認知和經驗作為反饋來源之一;另一方麵,在教師申請工作、升職或者教學獎過程中作為展示教學卓越的證據來源。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Education Portfolio, QA, Surveys, FFT [EB\/OL].,https:\/\/sydney.edu.au\/educationportfolio\/qa\/feedback\/, 20161229.
這項服務采取了一係列的收集和回應反饋策略。包括教師自己收集學生的反饋資料,比如快速和簡單的反饋策略、學生小組訪談、焦點小組訪談、網上收集回饋信息;同伴教學觀察和其他協作活動,比如課程或教學活動協作計劃、課程或教學活動協作教學、單元學習內容協作審查;對學生反饋的回應,包括解釋反饋、反饋循環、告訴學生教師要依據反饋結果做什麼。詳細內容見表1215。
表1215悉尼大學教師收集和回應學生反饋策略
教師自己收集學生
的反饋資料
方式具體內容
快速和簡單的
反饋策略1. 三個開放性問題。在每節課的結尾或結束前,詢問學生開放式的問題,並讓他們寫下個人答案。問題通常包括:
“你今天學到的最有用的事情是什麼?”
“今天這節課最棒的地方是什麼?”
“我怎樣改變我的教學來幫助學生從這門課學到更多?”
2. 關鍵學習語句。這是一項收集學生對於教學的有效性的反饋調查。要求學生寫下他們從一節課中學到的最清楚的三個關鍵點以及最不清楚的三點,因此該策略也被稱為“三個明確的和三個混亂的點”
學生小組訪談主要用於規模較小的班級。教師提前任命一位訪談人,在規定的訪談日,教師不在教室時采訪學生,並記錄學生對預設問題的反應,以及他們對集體內不同的意見和觀點的支持程度。麵試通常需要45分鍾左右,然後形成一份報告發送給教師
(續表)
教師自己收集學生
的反饋資料
方式具體內容
焦點小組訪談主要用於規模較大的班級。班級學生以提名或自主選舉的方式,選出15名左右的學生參加小組訪談。訪談過程與學生小組訪談一致,麵試後書寫報告發送教師。建議反饋報告與作為一個整體的學生團體在隨後的班級進行驗證,以確保其代表性
網上收集
回饋信息1. 私人電子郵件。使用一對一的電子郵件,保護學生隱私。教師邀請學生私下裏給教師發送郵件,解決一些特定的問題或者是他們所發現的有用的但不確定的內容
2. 公開討論。在討論組中,所有消息和帖子能夠被成員看到(除非進行設置)。教師可以創建在線“評估”,鼓勵學生對教學和學習過程的特定問題進行反饋,通過他們對特定話題的理解,教師能夠確定教學和學習過程對學生理解力發展的有效性
同伴教學觀察
和其他協作
活動
課程或
教學活動
協作計劃邀請一個同事參與規劃一節課或類似的教學活動,將對教學實踐方麵提供有用的反饋。這樣做可以鼓勵教師去反思並考慮:所采用教學方法的理由;所選擇的教學策略的有效性;教學策略和方法的可能的替代方法
課程或
教學活動
協作教學合作教學對於想要調查、反思自己教學的教師是一段有用的經曆。邀請一位同事進行合作教學,需要考慮以下內容:
同一研究小組或部門單位選擇一個合作教師,或者是在課程中共同有興趣或專長的一個人;
選擇能夠為合作教學活動提供有趣的範圍的一門課
……
單元學習
內容協作
審查單元學習內容協作審查可以在教師教學實踐方麵提供有用的反饋。例如:單元的學習概述;單元學習目標或學習結果;評估任務和評估標準(如試卷、論文問題);課堂講義和幻燈片
……
對學生反饋
的回應
解釋反饋1. 一般性學生反饋:(1) 應該考慮回答的代表性。如果完成問卷的學生數量小於60%,則結果不能代表教師的教學水平
(2) 通過統計報告對個人所有問題進行分析
(3) 學生對於開放性問題的回答以統計報告的形式回填。解釋統計報告的過程中,這些評論通常提供額外值得考慮的信息
2. 標準開放式問卷:學生對開放式問題的回答通常包括其在教學和學習過程中最關鍵的積極和消極的方麵,且值得考慮。這是學生反饋最有用的形式,可以表明潛在的教學改進
反饋循環教師被鼓勵反思學生的反饋結果:上下文或學習單元的描述和背景;學生表明的關鍵問題;同行評審的關鍵問題;自我審查的問題;建議
告訴學生教師
要依據反饋
結果做什麼哪個建議被采納並將如何行動;哪個建議最想采取但無法行動,解釋原因;哪個建議將不會采取,解釋原因
資料來源: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Education Portfolio, QA, Surveys, FFT, Feedback Strategies [EB\/OL]. https:\/\/sydney.edu.au\/educationportfolio\/qa\/feedback\/gatheringfeedback.htm, 20170109.
〖MZ(2〗八、校企合作和社會服務〖MZ)〗
〖MZ(3〗(一) 校企合作〖MZ)〗
悉尼大學有專門的商業發展與企業合作(Commercial Development and Industry Partnerships)管理部門,它歡迎社會各實體行業與政府充分利用這所澳大利亞一流大學的先進設施與專業知識。它可以提供一係列新穎的技術與大量的專業人員,促進與優化在悉尼大學的研究與專業的發展,並對在悉尼大學發展起來的知識產權加以保護、管理與許可。學校邀請社會各界的工業合作夥伴和企業家與學校合作,將學校的先進技術轉化為有用的、成功的產品,以能夠造福於社會。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Commercial Development and Industry Partnerships [EB\/OL]. http:\/\/sydney.edu.au\/cdip\/, 20170115.
例如,悉尼大學正在與澳洲航空公司合作開發飛行計劃係統,幫助航空公司優化航線,減少燃料消耗並提高運行效能。這將有助於為更高的運營效率做準備,並為綠色商業航空提供支持。該項目由澳大利亞現場機器人研究中心(Australian Center for Field Robotics,ACFR)的薩拉赫·蘇凱瑞爾(Salah Sukkarieh)教授負責,項目研究集中於利用空氣動力學、飛行力學、大規模最優化和機器學習算法,設計更好的飛行計劃路線和燃料預測模型。二者的合作關係建立於當前的研究成果,同時也開始關注研究的新領域,如氣象避行。
悉尼大學與力拓礦業集團(Rio Tinto)保持長期合作關係,共同尋求提高礦業自動化的途徑。2007年,力拓礦井自動化中心(Rio Tinto Center for Mine Automation,RTCMA)成立於工程和信息技術學院,從事技術的開發和部署工作,努力實現完全的遠程自主開采過程。下一階段的研究合作將通過自動化程序,重點改善典型表層采礦作業的安全性、可預測性、精度和效率。除了與力拓礦業集團的密切合作,RTCMA還致力於培訓下一代礦業自動化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為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接觸相關的商業現實問題的重要機會。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Commercial Development and Industry Partnerships, Success stories [EB\/OL]. http:\/\/sydney.edu.au\/aboutus\/partnerships\/industryandbusinesspartners.html, 20170115.
〖MZ(3〗(二) 社會服務〖MZ)〗
悉尼大學的辦學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澳大利亞和全世界的利益”,所以,服務社會一直是悉尼大學長久以來踐行的學校職責,悉尼大學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來服務社會。悉尼大學不分性別、種族、取向或經濟背景,讓每位學生和教職工都能實現他們的目標。學校相信每個人都應該有進入高等教育的機會,例如通過參觀新南威爾士州的小學和中學,確保弱勢群體的學生知道為什麼進入大學是重要的並且他們可以通過什麼途徑實現。並通過“殘疾人行動計劃”、“同性戀社區”以及“澳大利亞性別平等試點”創造一個更強大和更包容的環境,致力於消除障礙,促進社會平等。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About us, Vision and values, Diversity, Social Inclusion [EB\/OL]. http:\/\/sydney.edu.au\/aboutus\/visionandvalues\/diversity\/socialinclusion.html, 20170115.
悉尼大學建立網絡同盟,支持同性戀社區的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變性人、陰陽人。網絡同盟將有助於為每個確定為同性戀的人創建一個歡迎和支持的環境;促進文化變遷並通過提高同性戀意識支撐學校建立一個更強大和更包容社區的承諾;挑戰恐同症和同性戀的態度和行為;支持社區的所有成員為做自己而感到安全。悉尼大學成為澳大利亞第一個且是唯一一個專門協助包容同性戀的非營利性工作機構。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About us, Vision and values, Diversity, Ally Network [EB\/OL]. http:\/\/sydney.edu.au\/aboutus\/visionandvalues\/diversity\/allynetwork.html, 20170115.
〖MZ(2〗九、科研組織模式、科技研發和科研成果〖MZ)〗
悉尼大學創建和維持這樣一所大學的目的在於:為了澳大利亞和全世界的利益,讓最優秀的研究者及最具前途的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研究與學習潛能,無論他們的社會與文化背景如何;創建與維持一種環境,在這裏,研究人才可以受到技術學科的培養與更通識的教育;同樣在他們所在領域表現優異,並希望他們具備研究的領導、管理、商業化、溝通與跨學科才能。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Research & innovation, Get involved, Opportunities [EB\/OL]. http:\/\/sydney.edu.au\/research\/involved\/index.shtml, 20170118.
〖MZ(3〗(一) 科研組織模式〖MZ)〗
悉尼大學致力於持續提高學校的科研績效,維持學校在澳大利亞的主導地位,提高學校的國際性競爭地位,為澳大利亞以及全世界的經濟、社會與文化發展做出貢獻。
為實現這一願景,悉尼大學正在實施能夠達到以下目標的策略:
第一,吸引和培養最優秀的研究人員,支持他們的研究,以對知識或認知做出獨創貢獻;
第二,專注於可產生關鍵作用的領域的研究活動,在關鍵的戰略研究領域協調資金的利用與分配;
第三,調整組織結構以支持重點學科與跨學科的研究;
第四,培養進行不同類型研究轉化的能力,包括知識產權的保護和商業化。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Research & innovation, Research & innovation[EB\/OL].http:\/\/sydney.edu.au\/research\/about\/research_support.shtml, 20170118.
1. 研究中心
悉尼大學有75個研究中心、12個澳大利亞理事會卓越中心、15個合作研究中心。除了直屬學校的獨立研究中心或機構外,悉尼大學的各個院係還分布著很多下屬研究中心,如工程與信息技術學院的澳大利亞現場機器人研究中心(Australian Centre for Field Robotics)、尖端材料技術中心(Centre for 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y),醫學院的澳大利亞農業健康和安全中心(Australian Centre for Agricultural Health and Safety)等等。
表1216悉尼大學的跨學科研究中心與卓越中心
中心名稱研究工作
跨學科研究中心
查爾斯·帕金斯
中心悉尼大學召集專業的研究人員研究造成肥胖、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的原因與影響,以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中國研究中心麵對越來越相互依存的關係以及戰略上的全球化,必須更好地理解中國,以及中國的發展對澳大利亞的影響
大腦與思維研究所這裏彙集了病人、支援團體以及一線護理人員,科學家和臨床醫生在此進行神經科學與大腦的研究工作
悉尼東南亞
研究中心這裏彙集了來自多個院係的學者、教師及研究人員,目的在於打造一個創新的、積極參與的研究方式,來研究該地區具有豐富多樣性及挑戰性的問題
瑪麗·巴希爾傳染病
和生物安全
研究所致力於挑戰新出現的和反複出現的傳染病
國家文化競爭力
研究中心通過創新學習、教學、研究和參與的方式,整合文化競爭力
悉尼環境研究所旨在解決這個時代的關鍵問題:如何理解和設計人類社會與自然世界之間的基本關係。借鑒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的廣泛研究,探索人們的生活以及如何適應多變的環境
澳大利亞納米科學
技術研究所這是創建靈活的、跨學科研究所的最新一步,致力於為前沿研究提供最優秀的人才和基礎設施的支持
數據轉化科學
研究中心致力於通過數據和機器學習技術的應用,推動研究產生新的跨越式進步
卓越中心
天體物理學研究中心澳大利亞的頂尖天文學家聚集在一起進行合作,它將回答最基本的問題(關於宇宙的本質),開發處理龐大數據集的創新方式,並為學生與職業生涯早期研究者提供多樣化的機會
超高帶寬設備
的光學係統這裏彙集了在澳大利亞與國際上的、一個強大的光學與光電子學領域的研究團隊,他們的努力將為這個至關重要的領域內的技能與知識帶來顯著進步
資料來源: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Research Centres [EB\/OL]. http:\/\/sydney.edu.au\/research\/centres\/researchcentres.html, 20170117.
2. 經費支持
通常,在來自澳大利亞同行評審機構的研究經費中,悉尼大學的研究人員會取得充足的研究經費支持。2015年,悉尼大學是澳大利亞第三個最高競爭資金的接受者,競爭資金資助的主要來源是澳大利亞研究理事會(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 ARC)和國家健康和醫療研究委員會(National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NHMRC)。ARC及其合作機構共捐贈5980萬美元,NHMRC及其合作機構共捐贈7310萬美元,具體內容見表1217。
表12172015年悉尼大學的經費來源(單位:美元)
機構經費來源金額
澳大利亞研究理事會
(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 ARC)
及其合作機構
職業生涯中期研究員新未來獎學金1200萬
職業生涯早期研究員獎 480萬
ARC項目資助金2610萬
ARC聯合補助金1560萬
ARC聯合設備撥款資助四項“大學領導項目”130萬
國家健康和醫療研究委員會
(National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NHMRC)
及其合作機構
項目資助金(包括兩個新的聯合體)5580萬
臨床研究卓越中心(為慢性腎髒疾病患者
提供更好的治療和依據)250萬
兩項發展資助金和一項合作資助金170萬
獎學金(四項職業發展獎學金、八項
職業獎學金、一項從業者獎學金以及
一項翻譯研究實踐獎學金)1310萬
商業收入(Commercial Income)370萬
總計13660萬
資料來源: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Annual Report 2015 [EB\/OL]. http:\/\/Universityof Sydney2015AnnualReport. psd, 20170117.
3. 研究報告與研究結果的數據收集
悉尼大學有專門的研究報告、分析、數據及係統小組,負責收集、整合與發布所有的研究數據。然後通過統計與定性分析、業績基準、利益相關者報告,大學可以識別以及策略性地管理學校的研究實力、能力與機會。具體來講,悉尼大學在這方麵的工作如下:
第一,設計與管理研究績效的收集,以確保它在數據交換方麵符合指導方針、法定要求、國際機構協議;
第二,保持與所有的科研管理利益相關者的聯係,提高在研究係統中獲得的所有數據的完整性,通報戰略規劃與實施活動;
第三,管理研究的相關係統需要的變化與改進;
第四,提供基於基準的研究績效測量報告;
第五,具備領導政府倡議的相關研究的規劃、實施工作的能力,如,澳洲傑出研究計劃(Excellence in Research for Australia, ERA)、大學可持續研究(Sustainable Research in Universities, SRU)等。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About, RADS [EB\/OL]. http:\/\/sydney.edu.au\/research_support\/performance\/about.shtml, 20170118.
〖MZ(3〗(二) 科技研發與科研成果〖MZ)〗
在澳大利亞所有大學中,悉尼大學開展的科研活動所涉及的學科領域是最廣泛的,涵蓋了從文學研究到量子力學等多學科領域,由16個學院提供深入的專業學科知識支持,在20多個研究領域具有重大的影響力。悉尼大學作為世界頂尖的研究型大學之一,堅持追求卓越的研究成果,澳大利亞卓越研究(Excellence in Research for Australia,ERA)評級證明了學校研究的質量和影響。2015年最新的ERA評級中,悉尼大學在近100個學術領域中,81%的研究成果達到或高於世界標準,所有的研究排名都在世界標準以上。其中,悉尼大學有9個研究領域遠高於國際標準,包括曆史和考古、信息與計算科學、語言溝通和文化等。有12個學科領域遠高於國際標準,包括農業和獸醫科學、生物科學和化學科學等。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Research, Our Research [EB\/OL]. http:\/\/sydney.edu.au\/research\/ourresearch.html, 20170117.
在2015年,悉尼大學共支持了3500餘名教學人員進行科學研究工作,覆蓋了澳大利亞廣泛的學科範圍。學校也堅持投資和支持整個學校多學科主動權“大挑戰”,是該地區最宏大的項目之一,包括查爾斯·帕金斯中心、澳大利亞納米科學技術研究所、中國研究中心、大腦與思維研究所、悉尼東南亞研究中心等。
2016年,悉尼大學的科研項目取得重大成果,比如贏得了5項“傑出癌症研究總理獎”,其中,約翰·西梅斯(John Simes)教授被授予“傑出癌症研究人員”、丹尼爾·卡奇普爾(Daniel Catchpoole)副教授和他的團隊被授予“首屆大數據、大影響第2階段獎”、詹姆斯·維爾莫特(James Wilmott) 博士被授予“‘野火’高度引用的出版物獎”、在科裏娜·科瓦切維奇(Zaklina Kovacevic)博士被授予“傑出的癌症研究員”、安德魯·陳(Andrew Chen)博士被授予“‘新星’博士生”。其中。詹姆斯·維爾莫特博士是悉尼大學黑色素瘤研究所副研究員,他出版的《免疫組織化學檢測對BRAF V600E在黑色素瘤外部突變具有高度敏感和特殊感知》被世界各地的病理部門所使用,分流成個性化救生藥物,治療病人。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News & opinion, News, August, 08, University of Sydney wins five Premier s Awards for Outstanding Cancer Research [EB\/OL]. http:\/\/sydney.edu.au\/newsopinion\/news\/2016\/08\/08\/universityofsydneywinsfivepremiersawardsforoutstandingc.html, 20170123.
第十三章墨爾本大學
〖MZ(1〗第十三章墨爾本大學〖MZ)〗
墨爾本大學是澳大利亞繼悉尼大學之後的第二古老大學。作為一所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學,墨爾本大學在許多學術領域都享有很高的學術聲望,尤其在醫學、社會科學、藝術與人文及工程與自然科學領域,在澳洲和全世界都處於領先地位。在2014—201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和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墨爾本大學分別位列第33和第44位,在這兩項排名中,墨爾本大學都位於澳大利亞第1位;在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墨爾本大學的教育學位列世界第5位,法學排名第8位,計算機科學和人類學均排名世界第13位,金融學排名第14位。
墨爾本大學的2015—2020年“提升聲望(Growing Esteem)”戰略計劃是其戰略征程的新階段。戰略計劃的目標是成為世界級的優秀大學,為社會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其具體目標包括:為全世界有天賦的學生和學者提供一個平台;在全世界的排名保持在前40名;明確為國家服務的意識和提高澳大利亞在全世界更高的教育領先地位;提供科學的學習和教學計劃,把有才華的學生轉變成有思想和有成就的畢業生;讓大學進行的研究以綜合性的、世界領先性的學科作為支撐;提高學生滿意度和畢業生收入;為來自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學生提供成功地參與大學的教育、文化和社會生活的機會;加強與企業、政府和社會的聯係;利用自身的研究和教學優勢,成為一所在大學的運作、教學和學習、研究和參與等各個方麵可持續性發展的一流大學。
〖MZ(2〗一、 辦學理念與辦學特色〖MZ)〗
致力於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墨爾本大學在提升科研水平和擴大影響力的同時,也不斷樹立現代化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致力於培養適應多元文化的全球公民以及為學生創造一種獨具特色的墨爾本體驗。
〖MZ(3〗(一) 校訓與辦學理念〖MZ)〗
墨爾本大學的校訓為Postera Crescam Laude,這句話出自古羅馬帝國詩人賀拉斯,英文表達為We shall grow in the esteem of future generations,中文翻譯為:“以人為本,與時俱進。”墨爾本大學的校徽以藍色為底,上麵是手持桂冠的潔白的勝利女神Victory的圖案。
墨爾本大學的目標是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大學之一。作為一所學術機構,墨爾本大學遵循傳統的高等教育價值取向,堅持思想自由、公開、誠實和嚴謹的學術價值。作為一所研究機構,墨爾本大學依靠其研究的深度、廣度和力度來幫助解決全球性的挑戰。作為一所教學機構,墨爾本大學致力於吸引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優秀學生,為所有學生提供傑出的學習性體驗。作為一所公益性機構,墨爾本大學把解決社會問題、培養有社會責任感的學生等作為其自身的研究、教學的目的。作為一所國際性的機構,墨爾本大學致力於和海內外的同事、學生一起解決全球性挑戰。作為一所具有強烈地方意識的大學,墨爾本大學重申了它自身校園環境的獨特優勢,麵對麵的教學仍然是常態和規範,全世界的學者在這裏聚集,並伴隨著不斷發展的科技進行學習和研究。
〖MZ(3〗(二) 培養目標〖MZ)〗
墨爾本大學的教育目標是培養具有傑出的學術水平、熟練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有社會責任感的全麵發展的學生。墨爾本大學的學生擁有寬闊、開放的視野,這也是墨爾本大學學生與其他大學學生相比更有優勢的地方。墨爾本大學的學位和課程設置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研究和推理能力,使之成為有影響力的公民,並具有成為領導者的潛質;學生能夠參與國家性、全球性問題的討論,並能夠適應社會和文化的多樣性;學生有很高的自我意識水平,並重視他們個人的完整性和幸福感的培養。
墨爾本大學致力於培養具有批判性、創造性和很強的推理能力的思考家。他們可以運用知識、信息和研究技能解決複雜環境中的任何問題,也能夠和他人進行有效的口頭和書麵溝通。墨爾本大學的教育體驗是使其畢業生成為創業和創新的思想領袖。他們能夠在工作單位和社區解決各種問題,不僅善於終身學習,而且能夠提出新奇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想法和措施。他們對人權、社會包容、道德和環境問題高度重視,並意識到社會和文化存在多樣性,能夠與有不同語言和文化背景的人協同工作。他們能夠對本土知識、文化和價值觀有很深入的理解,具有跨學科的和在不同文化中有效地工作的能力。在墨爾本大學學習的經曆能夠為學生提供完備的為社會服務的知識。學生具有良好的積極性、較強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控製能力,能夠有效地根據自身能力設定目標,能夠最大化地提高時間的可利用率,既能夠獨立完成工作,也能夠有效地與他人合作,擁有高度的自我意識和自我反思能力。墨爾本大學的學生善於去探索、實驗以及從錯誤中尋找教訓,並且富有同情心和樂於關心他人。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Teachinglearning[EB\/OL].
http:\/\/provost.unimelb.edu.au\/teachinglearning\/themelbournegraduate,20160727.
〖MZ(3〗(三) 辦學特色〖MZ)〗
廣泛的學科是墨爾本大學本科學位中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能夠使學生有機會在廣泛的學科中學習和獲得更多的知識,幫助學生開闊視野,獲得在主修領域之外更多的學習體驗和思考問題的方式以及拓展新的技能,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就業。從2011年的第一學期開始,廣度課程的學習規則進行了改變,改變後的規則對每一個進行廣度學科學習的本科生來說都是大同小異的:首先是在主修專業領域內必須達到50個學分,其次在學習廣度學科的第一階段後,必須達到37.5個學分才能進行下一個階段的學習。總而言之,廣度學科的學習不僅能夠開拓學生的學術視野,而且能夠增加他們在工作領域的個人技能,能夠幫助他們及時了解21世紀的變化,同時能夠擴大個人發展的空間。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Handbook[EB\/OL].http:\/\/breadth.unimelb.edu.au\/home,20160727.
除了廣度學科以外,墨爾本大學的辦學特色還體現在它的“墨爾本模式(Melbourne Model)”。2008年,墨爾本大學推出了“墨爾本模式”,這是該校曆史上最顯著的一次課程改革。墨爾本模式吸引學生進入一個豐富的、獨特的、以校園為基礎的社區中,與虛擬學習經驗相結合。該課程模式有6個廣泛的、為期3年的本科學位的學習,其特點是學科的深度與廣度相結合。這種結構的目的是,無論是在選擇研究生階段的研究領域還是在職業生涯的規劃上,都為學生提供更大的靈活性,學生在與導師麵對麵的交流中以及在高科技設備的輔助下進行學習和交流。此外,墨爾本大學的研究生課程從它的深度和專業化水平來說與本科生的課程有顯著的差異,研究生課程的設置也迎合了不同的學生群體要求。墨爾本模式目前麵臨的挑戰是如何提供一種獨具特色的墨爾本式的學生體驗以及如何建立學生與大學之間的終身聯係,從而使墨爾本課程不斷發展。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Chancellery[EB\/OL].http:\/\/provost.unimelb.edu.au\/teachinglearning\/melbournecurriculum,20160727.
墨爾本模式顛覆了墨爾本大學150多年的學術結構而備受爭議,但取得的成果也是世人可見的。研究學習墨爾本模式的發展變化與特點,對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改革具有重大的借鑒意義。
〖MZ(2〗二、人才資源開發與師資隊伍建設〖MZ)〗
〖MZ(3〗(一) 師資隊伍現狀〖MZ)〗
自1853年建校以來,墨爾本大學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在師資隊伍方麵也是如此。建校之初,墨爾本僅擁有4名教授,經過160多年的發展,墨爾本大學現已擁有超過8000名學者和專職教師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Our History[EB\/OL].https:\/\/about.unimelb.edu.au\/ourhistory,20161121.,其中:學術科研人員有4210名,女性科研人員占比47%,男性科研人員占比53%;其他專職教師有3979名,其中女性專職教師占比64%,男性專職教師占比36%。高質量的師資隊伍也帶來了高品質的教學質量,在2015年所做的一項針對墨爾本大學畢業生的調查中,87.9%的畢業生認為大學學習對他們將來的發展大有裨益,學生滿意度也高居澳大利亞各大高校的榜首。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nnual Report 2016[EB\/OL].https:\/\/about.unimelb.edu.au\/__data\/assets\/pdf_file\/0016\/10618\/2016annualreport.pdf,20161121.2015—2020年“提升聲望”戰略認為墨爾本大學最引以為傲的資產即它所擁有的師資隊伍。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nnual Report 2016[EB\/OL].https:\/\/about.unimelb.edu.au\/__data\/assets\/pdf_file\/0016\/10618\/2016annualreport.pdf,20180121.2016年,隨著墨爾本大學學術人才數量的不斷增長,其所創造的科研價值也在不斷上升。2016年,墨爾本大學在澳大利亞被引研究者排名中高居榜首。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Facts and Figures[EB\/OL].https:\/\/about.unimelb.edu.au\/factsandfigures,20180121.
〖MZ(3〗(二) 高層次人才引進的政策與製度〖MZ)〗
為了吸引和留住世界範圍內各個高校以及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和優秀畢業生,墨爾本大學致力於創造多樣化的工作環境。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墨爾本大學致力於以下5點:① 到2020年之前,墨爾本大學將實現外來科研人員與本校畢業留校人員的平等對待;② 提高女性在高級職稱中的所占比例;③ 建立學校多樣性的工作環境,以此消除對性取向、性以及性別的歧視;④ 接納殘疾人員以及心理障礙人員的就業;⑤ 建立一個文化多元的工作環境。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Diversity and Inclusion[EB\/OL].https:\/\/about.unimelb.edu.au\/careers\/diversityandinclusion,20180121.
除了引進世界範圍內優秀的科研人員以外,墨爾本大學還建立了墨爾本大學畢業生項目(Melbourne Graduate),以此來培養墨爾本大學的優秀畢業生成為墨爾本大學的教師。該培訓項目為期2年,致力於將墨爾本大學卓越的畢業生培養成大學科研人員的後備軍。在為期2年的培訓中,每個人將有3個定製的8個月的一係列的專業服務,能夠接觸到大學不同的職能部門,進而找到適合的工作崗位。在正式培訓之前,該項目還會為參與者提供一個結構化、個性化的座談會。在這為期一周的時間內,參與者將會進行有針對性的就業導向學習,並有機會和學校領導共進午餐,從而獲得與校領導麵對麵交流的機會,在此基礎上,參與者可調整、反思個人的職業發展規劃。總的來說,這一係列的活動將會幫助參與者拓展人脈,幫助其認識諸多誌同道合的朋友。墨爾本大學十分鼓勵各個學科的畢業生積極申請該項目。
墨爾本大學畢業生項目為了幫助參與者獲得日後進入墨爾本大學所需要的各項能力以及職業技能,會為其提供諸多適合的、持久的、有後續功效的活動,具體包括:① 向參與者介紹將來可能一起共事的人員、領導,幫助參與者熟悉未來的工作環境;② 舉辦群體交流活動,從而幫助參與者能夠從他人的經驗、想法以及反饋中受益;③ 參與者與領導共進午餐,了解他們的事業是如何取得成功的,了解他們對自己角色的定位;④ 通過參加一係列的具體活動,使參與者獲得、發展未來職業所需的關鍵技能;⑤ 在第一年學習的基礎上,參與者在第二年會獲得更為詳細的職業指導,並能夠獲得對下一步工作有利的可行性建議;⑥ 該項目也會在項目結束以後,幫助參與者在大學中謀得一個職位。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Melbourne Graduate Program[EB\/OL].https:\/\/about.unimelb.edu.au\/careers\/graduateprogram,20161111.因此,墨爾本大學在注重引進世界範圍內其他高校的科研人員以外,也注重挖掘學校內部的優秀人才,提高優秀畢業生的留校率,並為其提供有針對性的培訓計劃,幫助有誌於留校的學生順利融入學校的工作環境之中。
〖MZ(3〗(三) 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政策與製度〖MZ)〗
墨爾本大學十分重視教師隊伍,通過為教師製定清晰的職業發展道路、提供有針對性的科研支持以及為教師量身定製專業發展規劃來幫助教師更好地實現自我發展,主要包括:① 為教師開放25%的免費研究課程以及社區訪問課程,並為其家庭成員的大學學習提供優惠政策;② 通過提高女性學者在領導方案製定中的參與度,大學為其提供有針對性的培訓機會;③ 為高級行政人員和管理人員量身製定培訓和專業發展規劃,從而支持其事業的發展;④ 還為所有的教師提供一套實用性的培訓工具以及針對性的培訓材料。
除此之外,墨爾本大學還十分注重建立對教師人性化的培養製度,為其發展提供一種友好的、靈活的政策支持,包括慷慨的超出行業標準的休假製度、部分工作周內計劃假期等等。墨爾本大學在昆斯伯裏街和斯旺斯頓街設立兒童保育設施、雅培福德的早期學習中心,以及在帕克維爾校園附近社區設立兒童保育中心、家庭俱樂部合作社等,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Staff Benefits[EB\/OL].https:\/\/about.unimelb.edu.au\/careers\/staffbenefits,20161111.從而為教師子女的早期培育提供支持和幫助,減少學校教師的後顧之憂。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Staff Benefits[EB\/OL].https:\/\/about.unimelb.edu.au\/careers\/staffbenefits,20161113.
〖MZ(2〗三、國際化現狀與策略〖MZ)〗
墨爾本大學的高等教育部門逐漸將目光放眼於全球範圍內,也不斷擴大大學在全球範圍內的活動。通過與全球範圍內的高校和教育組織機構建立夥伴關係和達成雙邊協議,墨爾本大學與其進行研究合作、學生交換以及科研人員的流動等等,這也逐漸成為大學學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2015—2020年“提升聲望”戰略,墨爾本大學將不斷增強國際參與度、擴大其國際影響力以及逐漸建立其在世界高等教育領域中的傑出地位。墨爾本大學始終認為國際化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提高校園內國際留學生的比例層麵,要延伸到思想領域,其目標更是培養學生成為“世界性公民”。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Chancellery(Academic&International)[EB\/OL].http:\/\/provost.unimelb.edu.au\/international,20161113.墨爾本大學還專門製定了2017—2020年國際化戰略,以此來指導學校的國際化發展,主要包括師生國際化、辦學國際化、科研國際化以及教學與學習國際化。
〖MZ(3〗(一) 師生國際化〖MZ)〗
國際化教育促使知識共享的速度不斷加快,也在澳大利亞與世界範圍內其他經濟共同體之間建立了長期的夥伴關係。同時,墨爾本大學十分歡迎世界範圍內排名較高的大學的學生進入墨爾本大學進行學習,因此,墨爾本大學與全球範圍內的其他大學建立緊密的合作夥伴關係,並建立、完善以國際留學生為對象的教學進修製度,具體包括以下3點措施:① 建立一個依靠數據驅動、有針對性的市場計劃和資源分配方法,更好地支撐墨爾本大學的國際留學生招生戰略;② 提供更多的入學獎學金,以此來吸引和支持有天賦的國際留學生進入墨爾本大學學習,更好地執行墨爾本大學的國際留學生招生戰略;③ 加強與國際機構和市場主體的合作,鞏固留學生群體,為其提供良好的就業機會。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International Stategy 20172020 Growing Esteem Internationally[EB\/OL].http:\/\/cms.unimelb.edu.au\/_data\/assets\/pdf_file\/0006\/2462253\/internationalstrategy20172020.pdf,20170109.現在,墨爾本大學的國際留學生來自130多個國家,占到學生總人數的40%。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Facts and Figure[EB\/OL].https:\/\/about.unimelb.edu.au\/factsandfigures,20170109.
通過以上3點措施能夠看出,墨爾本大學不僅注重提高國際留學生的數量,而且希望建立一個科學的國際留學生發展戰略,從生源、學習以及工作等各個方麵來全麵提高國際留學生的培養質量。除此之外,墨爾本大學對不同學科的留學生數量有所側重,在未來的5年內,大學將會更加側重提高科學和工程學領域的國際留學生數量。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International Strategy 20172020 Growing Esteem Internationally[EB\/OL].http:\/\/cms.unimelb.edu.au\/__data\/assets\/pdf_file\/0006\/2462253\/internationalstrategy20172020.pdf,20170109.
在國際化方麵,墨爾本大學在注重提升國際留學生的培養質量以外,也注重提高師資隊伍的國際化水平,致力於把大學建設成包容多樣的、世界優秀學者就業理想選擇的高等教育機構。為吸引世界範圍內的優秀學者,墨爾本大學致力於提供一個包容多樣、允許差異的工作環境,這個承諾也是墨爾本大學成為一所國際化辦學機構的關鍵支撐。墨爾本大學始終認為大學的發展和成功取決於世界範圍內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的積極參與,因此,大學也致力於為全球範圍內的學者提供支持性的工作環境。墨爾本大學主要通過以下2點措施提高大學師資的國際化水平:① 形成一個多樣化的組織文化,將包容多樣化、允許差異性的理念真正落實到大學辦學的各個方麵;② 提高工作人員的多樣性,包括學校領導層麵,以此來支撐學校師資隊伍多樣化的發展戰略。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International Strategy 20172020 Growing Esteem Internationally[EB\/OL].http:\/\/cms.unimelb.edu.au\/__data\/assets\/pdf_file\/0006\/2462253\/internationalstrategy20172020.pdf,20170109.正如墨爾本大學提高學生國際化水平的措施一樣,在提高師資國際化水平的措施中,墨爾本大學也不僅僅致力於單純提高世界範圍內優秀學者的數量,而且從文化環境、工作製度等各個方麵思考如何吸引世界級優秀學者,也在思考如何留住優秀學者。
〖MZ(3〗(二) 辦學國際化〖MZ)〗
墨爾本大學主動加強與各個國家高等教育機構的聯係,通過學術研討會、學術展覽、短期課程、國際實習和領導項目等加強跨文化理解和合作。墨爾本大學也一直與世界頂尖大學之間保持著合作和交流,與世界上37個國家的140多個夥伴學校開展了學生交換項目,積極開展國際合作的科研探究。亞洲正在飛速發展,也日益國際化和全球化,高等教育的辦學、科學研究的發展正在逐漸成為亞洲各個政府的主要投資對象,其發展速度也是十分驚人的,而亞太地區對澳大利亞有重要的地緣戰略意義,其中教育出口每年高達70億美元。因此,不斷加強與亞太地區知名大學的合作對墨爾本大學的未來有深遠的影響。事實上,墨爾本大學也正在加強與亞洲各個高校之間的交流和合作。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About us[EB\/OL].http:\/\/about.unimelb.edu.au\/,20170112.
墨爾本大學從學生體驗以及大學的課程等方麵不斷融入國際化元素,不斷促進本土學生與留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同時進行調查研究來為墨爾本大學的國際化政策的製定提供依據,這些研究包括學生對在大學中的國際化學習或者全球化學習有何種期待以及學生應該如何了解課程的國際層麵以及世界公民的意義等。除此之外,墨爾本大學與非洲、歐洲、拉丁美洲、中東、北美洲、東亞北部、南亞、大洋洲以及東亞南部的227個國家有科研合作關係。墨爾本大學同時是太平洋大學協會、亞太國際教育協會、澳大利亞拉丁美洲商業理事會、澳大利亞國際教育協會以及歐洲國際教育協會的成員。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About us[EB\/OL].http:\/\/about.unimelb.edu.au\/,20170112.
除此之外,為了更好地促進墨爾本大學與國際頂尖大學以及各個研究機構之間的交流合作,墨爾本大學設立了國際關係辦公室(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fice)。國際關係辦公室是墨爾本大學對外關係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際化和全球合作提供戰略性指導和專家意見。其主要職責包括:① 協調和促進墨爾本大學與海外大學及其他戰略合作夥伴的雙邊或者多邊夥伴關係的建立,並進行監督和審查。② 加強國際資金的流動以及發展網絡交流和合作。③ 協調各個利益相關者,包括政府、學生以及大學自身。④ 接待他國高級代表團的訪問,並做好相關交流參觀工作等。並且不斷加強墨爾本大學的課程開發、課程設置以及學生體驗的國際化研究。同時,墨爾本大學還與多個研究機構合作,共同頒發學位。如墨爾本大學的法學院與牛津大學進行合作,學生在墨爾本大學學習兩年半以後必須在牛津大學進修一年才可獲得學位證書,這在增加墨爾本大學學生國際化學習經曆的同時,也提高了墨爾本大學的國際地位和對外知名度。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bout us[EB\/OL].http:\/\/about.unimelb.edu.au\/,20170127.
〖MZ(3〗(三) 科研國際化〖MZ)〗
為了實現科研國際化的戰略目標,墨爾本大學製定了以下3點措施:① 繼續支持大學與世界範圍內頂尖科研機構的合作,並且注重提高合作的質量;② 加強與工業企業的合作,從而能夠迅速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推動技術創新以及增強在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③ 加強與亞洲國家科研機構的合作,實現高質量的科研產出。墨爾本大學通過與世界範圍內領先的科研機構進行合作,收益頗多,其中最為緊密的是與北美和英國頂尖科研機構的合作。在2012年發布的科研戰略的推動下,墨爾本大學不斷加強與德國、中國、印度以及巴西等國家科研機構的合作。在2015年,墨爾本大學在德國建立了一個辦事機構,並且賦予該辦事機構表達大學研究興趣的重要權力,以此來加強與歐洲頂尖的科研機構的合作。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International Strategy 20172020 Growing Esteem Internationally[EB\/OL].http:\/\/cms.unimelb.edu.au\/__data\/assets\/pdf_file\/0006\/2462253\/internationalstrategy20172020.pdf,20170127.
最近幾年,發展速度最快的是墨爾本大學與亞洲機構的合作,並且對澳大利亞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自2012年以來,墨爾本大學與中國科研機構的合作成果不斷增加,僅次於與美國和英國科研合作的成果。墨爾本大學也十分注重與印度科研機構的合作,不斷增加其與亞洲國家科研合作的投資。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International Strategy 20172020 Growing Esteem Internationally[EB\/OL].http:\/\/cms.unimelb.edu.au\/__data\/assets\/pdf_file\/0006\/2462253\/internationalstrategy20172020.pdf,20170127.
〖MZ(3〗(四) 教學與學習國際化〖MZ)〗
墨爾本大學提供了世界範圍內較好的國際化高等教育體係,多樣化的學生群體本身就是一筆寶貴的教育資源,在日益全球化的就業市場中,雇主希望畢業生不僅能夠有熟練的外語表達能力,更能夠對其他文化有充足的鑒賞力和理解力,墨爾本大學則將這些國際化能力充分融入課程學習之中,包括語言教學以及不同語言背景下的文化體驗等。為了更好地提高大學課程國際化的水平,墨爾本大學製定了以下3點措施:① 為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提供充足的支持性學習機會,幫助他們成功地參與大學的教育、文化和社會生活之中;② 確保學生有機會參與關於當今世界性問題的研討之中,並能夠對亞洲各個民族有深入的了解;③ 實現“提升聲望”戰略提出的不斷提高國際留學生比例的願景,更好地實現墨爾本大學教學與學習的國際化。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International Strategy 20172020 Growing Esteem Internationally[EB\/OL].http:\/\/cms.unimelb.edu.au\/__data\/assets\/pdf_file\/0006\/2462253\/internationalstrategy20172020.pdf,20170127.
〖MZ(2〗四、專業和課程設置〖MZ)〗
〖MZ(3〗(一) 專業設置〖MZ)〗
靈活而專注的墨爾本大學課程能夠讓學生充分發展自身潛力。在本科的學習中,墨爾本大學致力於幫助學生對一個特定領域有深刻的理解和充分的學習。為此,墨爾本大學為本科生設置了100餘個可供主修學習的領域,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職業理想和未來規劃進行選擇。
本科生的專業學位有如下幾種。
(1) 農學學士(Bachelor of Agriculture),了解促進動物健康和實現糧食安全問題的科學、環境、社會和經濟因素。
(2) 文學學士(Bachelor of Arts),從40個專業化的領域進行選擇,包括語言學、心理學、經濟學以及媒體通信等。
(3) 生物醫學學士(Bachelor of Biomedicine),是對於有意向進入衛生行業的學生的理想選擇,在一係列的生物醫學學科中提供13個主修專業。
(4) 商學學士(Bachelor of Commerce),在全球範圍的各個行業提供就業機會,包括企業、政府和非營利部門。
(5) 環境學士(Bachelor of Environment),一個彙集了科學、技術、設計和社會科學等知識的學位。
(6) 美術學士(Bachelor of Fine Arts),澳大利亞領先的專業藝術項目,提供密集的關於音樂、視覺和表演藝術上的培訓。
(7) 常識文憑(Diploma in General Studies),可以去學習科學、商業、環境或者農業知識,但隻限於國內學生。
(8) 音樂學士(Bachelor of Music),根據自身的興趣、需要和能力來進行音樂知識的學習。
(9) 口腔健康學士(Bachelor of Oral Health),學習成為一名口腔護理師所必需的科學的、臨床的和理論的技能與知識。
(10) 理學學士(Bachelor of Science),包括科學、健康科學、技術和工程係統等的學習,提供了37個專業進行選擇。
墨爾本大學的研究生學位包括專業碩士學位(Graduate Coursework Degrees)與研究型碩士學位(Graduate Research Degrees)。研究生學位會提供密集的、集中的學習,將會為學生提供未來的職業生涯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研究生學位是由澳大利亞政府批準的,並得到全世界和澳大利亞眾多研究機構的認可。攻讀研究生學位的學生,將會與導師和國際領袖一起解決世界上充滿挑戰性的問題,會研究世界氣候變化的新趨勢、探索世界公平趨勢以及如何有效防止艾滋病等。墨爾本大學共有17個研究生院,具體有:商學院(Business School)、牙科學院(Dental School)、設計學院(School of Design)、教育研究院(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工程學院(School of Engineering)、政府學院(School of Government)、健康科學院(School of Health Sciences)、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生院(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信息學院(School of Information)、法學院(Law School)、醫學院(Medical School)、音樂學院(Conservatorium of Music)、人口與全球健康學院(School of Population and Global Health)、心理科學學院(School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s)、科學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 of Science)、獸醫與農業科學學院(Faculty of Veterinary and Agricultural Sciences)、維多利亞藝術學院(Victorian College of Arts)。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Course Research[EB\/OL].https:\/\/coursesearch.unimelb.edu.au\/,20171120.
〖MZ(3〗(二) 課程結構〖MZ)〗
“墨爾本模式(Melbourne Model)”是墨爾本大學獨具特色的課程結構,於2005年首次提出,致力於為學生提供賦有廣度和深度的課程學習。墨爾本大學的學位結構與澳大利亞其他大學的略有不同,本科生要在3年之內完成教育計劃,之後自主選擇是否進入專業碩士課程或者研究生課程的學習,這與世界其他高校的學位結構有異曲同工之妙。“墨爾本模式”致力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並走出有自己特色的發展道路,因為對於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來說,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至關重要,而這也正是現代社會的行業雇主對雇員的一項基本要求。墨爾本大學認為,幾乎沒有人會一輩子停留在一個一成不變的工作崗位上,因此賦予學生適應改變的能力是課程學習的重要任務之一。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Student Experience[EB\/OL].https:\/\/about.unimelb.edu.au\/studentexperience,20161120.
“墨爾本模式”旨在幫助學生沉浸在不同的思維模式之中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Student Experience[EB\/OL].https:\/\/about.unimelb.edu.au\/studentexperience,20161121.,也幫助其畢業生能夠在全球範圍內擔當應有的職責。為了幫助學生成為很好的思考者,並確保學生在未來能夠擁有解決問題所需要的靈活力,墨爾本大學開發了一套前所未有的本科學位課程結構體係,以支持學生能夠獲得富有廣度和深度的課程知識。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Melbourne Model[EB\/OL].https:\/\/about.unimelb.edu.au\/strategy\/melbournemodel,20161121.首先,學生需要取得一個本科生學位,墨爾本大學為學生提供了超過100個專業以供本科生選擇,學生可以潛心於一個專業領域,同時允許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探索別的發展道路,學習其他專業。墨爾本大學規定學生不必一開始就選擇未來3年要學習的專業,在第一年,學生需修讀一係列的核心課程,在一學年結束以後,學生可選擇未來2年時間內要學習的專業。
同時,為了滿足不進入勞動市場而選擇繼續深造的學生的需要,墨爾本大學也向學生提供了400多門研究生課程。墨爾本大學的研究生課程也具有特色,不僅僅是為學生提供一門高學曆的課程,更是把研究生課程的學習看作學生自己對未來的投資,幫助學生擁有精深的專業技能,以此來幫助墨爾本大學的研究生能夠在未來的工作領域中脫穎而出,這是墨爾本大學研究生課程的價值取向。墨爾本大學的研究生課程會盡最大努力邀請世界級的科研人員親自授課,也幫助研究生在校期間就能夠與社區、未來工作行業建立緊密的聯係。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Melbourne Model[EB\/OL].https:\/\/about.unimelb.edu.au\/strategy\/melbournemodel,20170111.
〖MZ(3〗(三) 專業課程〖MZ)〗
墨爾本大學規定學生必須修讀一個專業方可申請畢業,部分專業對學生修讀的課程門數的上限進行了明文規定。大學對每個專業所需要的先修課程和專業課程修讀都進行了明確規定和詳細描述,並對各個專業具體的課程安排進行了詳細介紹。各個專業都詳細規定了該專業的課程核心科目、專業核心課程、廣度科目、專業選修科目以及其他相關領域科目等等,並對每種課程的大體安排、專業需修讀的課程學分總數等進行了詳細的介紹。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Undergraduate Course[EB\/OL].https:\/\/handbook.unimelb.edu.au\/courses\/undergraduate,20170111.學生在第一年主要修讀核心課程,在第二學年和第三學年將會選擇一個具體的專業進行深入學習,從而拿到一個學位。如對於攻讀農學學士的學生來說,學生需要在農業科學方麵打下堅實的基礎,在生物學、自然環境、農業生產等方麵進行係統的學習,在第二年和第三年,學生需要從農業經濟學、種植和土壤科學、動物生產科學3個專業中選擇一個進行深入學習,每一門課程的學分為12.5,學生畢業時的課程學分需要達到300。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griculture 2018[EB\/OL].http:\/\/bespokeproduction.s3.amazonaws.com\/fvas\/assets\/9a\/4a14007c0b11e7bd6889689e477ed9\/Agriculture.pdf,20170122.如對於修讀藝術學位的學生來說,學生需要在3年時間內修讀225個學分藝術專業課程,在第一學年,學生需要修讀至少6門課程獲得75個學分,其中必須包括一門藝術基礎課程;在第二學年,學生也至少需要修讀6門課程獲得75個學分,在第三學年也是如此;除此之外,學生需要修讀50個學分的廣度科目,在第一學年的廣度科目的學分不得低於12.5,但也不能高於37.5,在第二或者第三學年,學生需要至少修讀12.5個學分的廣度科目,學生也必須在一學年修讀完50個學分的課程才能進入下一學年的學習之中。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Bachelor of Arts[EB\/OL].https:\/\/handbook.unimelb.edu.au\/courses\/barts\/coursestructure,20170122.其中,廣度科目是每個專業的學生都要進行修讀的課程,且貫穿學生3年學習的始終,具體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選擇,不做強製規定。因此,廣度科目的學習是學生學習其他感興趣學科的良好機會。
〖MZ(3〗(四) 廣度科目〖MZ)〗
墨爾本大學為了使學生擁有廣闊的知識見解,能夠在大學學習生涯中獲得對世界更好的理解,規定學生必須修讀一定的廣度科目,從而實現廣度的課程學習。廣度課程的選擇需要學生在專業領域課程以外進行,學生可根據個人的興趣以及未來職業發展的需求自主進行選擇,從而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提供更好的支持。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Explore the University[EB\/OL].https:\/\/futurestudents.unimelb.edu.au\/explore\/themelbournemodel,20170122.廣度課程貫穿學生3年的學習時間,墨爾本大學提供了大約958門廣度科目以供學生進行選擇,針對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科研人員,並設置了人性的選擇機製,能夠幫助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以及學位類型進行有針對性的篩選。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Breath subjects search[EB\/OL].https:\/\/handbook.unimelb.edu.au\/breadthsearch?course=BBMED,20170122.廣度課程的學習對學生有諸多益處,如可以培養學生在其他領域的興趣,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技能,獲得在專業領域以外的思考問題的方式,以及與不同專業和不同學院的學生進行交流和合作的機會,等等。
〖MZ(3〗(五) 榮譽課程〖MZ)〗
榮譽課程(Honour)是墨爾本大學課程結構中獨具特色的地方之一。榮譽課程是指研究學習的最後一年課程,學生將獲得更多的理論和實際操作的知識,能夠開發新的研究和專業技能,對自身感興趣的領域獲得更加深入的了解。在這一年裏,學生要單獨完成一個研究項目並且作業要求較高。榮譽課程可在以下學位中進行:農業學士、文學學士、生物醫學學士、商學學士、環境學士、藝術學士、音樂學士以及理學學士等。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Ours course[EB\/OL].https:\/\/futurestudents.unimelb.edu.au\/courses\/undergraduate,20170127.
〖MZ(3〗(六) 慕課課程〖MZ)〗
墨爾本大學的大規模在線課程即慕課課程(MOOCs)也取得了巨大發展。自2012年大學在互聯網上發布慕課課程以來,截止到2016年,墨爾本大學慕課課程的學習者已經突破100萬大關。現在在網上可收看的慕課課程接近20門,大學將每門慕課課程的課程目標、可適用的學習者、講授者、課程講授時間、課程考核方式、課程大綱以及已有學習者對該課程的評價等都清晰地展示在學校官網上,從而方便學生了解、選擇課程。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Current MOOCs Catalogue[EB\/OL].https:\/\/le.unimelb.edu.au\/elearningdesignanddevelopment\/melbournemoocscatalogue\/#,20170127.
〖MZ(3〗(七) 課程特色〖MZ)〗
1. 廣度科目的設置賦予了學生探索興趣的機會
廣度科目是墨爾本大學最具特色的課程設置之一,精深的專業知識學習與廣度科目相結合,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麵發展。墨爾本大學鼓勵學生追隨自己的熱情,積極探索專業領域以外的知識,因此,大學為學生提供了廣度的課程選擇,以此來幫助學生在完成學位的基礎上,能夠發展自己廣泛的能力。富有廣度的課程安排同時給予學生與其他學科學生一起學習的機會,能夠發展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協商能力,而這些能力在現代社會中都是至關重要的。
2. 與行業、社區的聯係提高了課程的適切性
墨爾本大學的課程價值不僅在於教師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幫助學生掌握理論知識,也非常注重課程與學生未來可能從事的行業以及與社區的聯係。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Melbourne Model[EB\/OL].https:\/\/about.unimelb.edu.au\/strategy\/melbournemodel,20170221.在現代社會,高等教育辦學機構不再僅僅是傳授“高深知識”的象牙塔,如何更好地承擔自身的社會職責是現代大學的應然使命。大學已經從之前的社會邊緣機構進入社會的中心。為社會培養各行各業的領軍人才,這是現代大學義不容辭的社會職責。一所學校培養人才的載體最終還是要落實到課程之中,而墨爾本大學能夠意識到將課程與社會各個行業以及學校周圍社區相聯係,是新時代下課程適切性的重要表現。
3. 幫助學生獲得適應現代社會的能力
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獨立思考能力以及適應變化的能力對個人的發展至關重要,這也是現代社會各行各業的雇主對雇員的一項基本要求,而“墨爾本模式”即致力於讓學生獨立思考並走出有自己特色的發展道路。在現代社會,每個人都要靠自己的勞動養活自己,都會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工作之中,因此,墨爾本大學能夠將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融入課程設置之中,對學生培養的要求不是停留在知識層麵,而是提升到如何更好地幫助學生適應現代社會的要求,這也充分體現了墨爾本大學從學生角度辦學的特點,對學生未來的長遠發展大有裨益。
〖MZ(2〗五、教學保障體係和學習支持係統〖MZ)〗
〖MZ(3〗(一) 教學保障體係〖MZ)〗
總事務處(Chancellery)全力支持墨爾本大學2015—2020年“提升聲望”戰略報告中的教學提升、研究發展以及國際地位提升等目標的實現,其中的學術與國際部具體負責監督墨爾本大學的教學發展並為其提供保障,主要設置和監察以下方麵的工作:① 學生體驗:設計一個跨學科的、適應性強並且有研究導向和教育意義的體驗,為學生們提供可以自我決定、自主獨立的機會。② 學校對學生公平和多樣性的保護:提高學生和工作人員在教育和經濟社會等各方麵的參與感。③ 通過教育改革和課程標準化來提高教學質量:鼓勵學生通過多種靈活的方式進行學習,提供更多整體性學習的機會和途徑,並且提供更多個人定製的學習項目。④ 數字式學習戰略:進一步集成尖端技術和數字資源,建立一係列線上課程來響應不同的學習需求。⑤ 持續提高和發展墨爾本課程:保證墨爾本大學的畢業生具有思辨力和創造力,具有複雜的專業領域和社會問題的研究能力。⑥ 國際合作和招聘:與世界各地的大學、工廠以及各種團體擴大國際合作,交流經驗和項目,不斷提高競爭力,使之能夠吸引世界各地更多的優秀學生和學者。⑦ 學術問題(表現、發展、推動、獎勵和認證):為學術研究人員提供創新和提高的機會,不斷提高學術能力,保證高水平研究的推進,滿足工業部門的迫切需要。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Chancellery[EB\/OL].http:\/\/provost.unimelb.edu.au\/,20160727.
此外,學習空間支持團隊(Learning Space Support Team)提供一係列服務來支持學校的發展,使用和維護學習分享空間、教學空間以及學校的專業會議室等。這些服務包括對教學區域的現場快速支持、對教學事故的緊急處理、對重要事務的專業技術支持、預防性維護、對學習交流空間的軟硬件配置、對視聽技術提出意見和建議、對視聽說技術與服務夥伴以及委托方的谘詢和對學習交流空間的IT支持等。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Learning spaces support[EB\/OL].https:\/\/learningspaces.unimelb.edu.au\/,20160727.
〖MZ(3〗(二) 學習支持係統〖MZ)〗
2014年,墨爾本大學及其合作夥伴提出了一係列旨在幫助和支持弱勢群體的方案。方案主要針對中學生,鼓勵他們繼續學業並考慮把接受高等教育作為未來的選擇,特別致力於把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推廣給當地學生。2014年,發起了多項促進當地學生學習自然科學、數學以及促進處於不利條件的學生入學的活動。
此外,墨爾本大學還設有學習環境支持中心(Learning Environments Support Center)來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一係列的服務和保障,包括① 及時了解各個講座的時間、地點以及主講人等;② 提供一係列的支持性服務來幫助教師在教學和活動中有效地使用音頻、視頻以及各種多媒體輔助教學技術和設備;③ 為教學設計、課程開發等提供一係列的支持性技術;④ 提供學習管理係統(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來幫助教師更好地教學,學習管理係統將科目的主題內容傳送給學生,教師通過學習管理係統可以進行基本的班級管理,進行網上考試和調查,及時方便評閱作業和進行反饋,以及允許學生以電子方式提交作業等。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Learning Environments[EB\/OL].https:\/\/le.unimelb.edu.au\/supportcentre\/,20160727.
〖MZ(2〗六、經費投入和內部配置〖MZ)〗
〖MZ(3〗(一) 大學經費來源結構〖MZ)〗
墨爾本大學正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包括全球競爭的加劇、不斷湧現的高科技技術、不確定的政府政策以及動蕩的全球經濟狀況,而對墨爾本大學最大的衝擊莫過於不斷下降的政府財政資助。在過去的5年(2011—2015年)內,政府的財政資助下降了14個百分點。通過2016年墨爾本大學發布的年度報告可知,2016年政府的財政資助占到墨爾本大學整個經費收入的35%,非政府性財政資助占到65%。而在2012年,政府的財政資助高達49%,接近於50%。可見,非政府性的經費收入正在逐漸成為墨爾本大學的主要經費來源。
〖MZ(3〗(二) 財政支持力度、模式和方法〖MZ)〗
通過2016年墨爾本大學的年度報告可知,澳大利亞政府財政資助達8.01億美元,非政府性資助達到14.86億美元。政府性資助既包括澳大利亞政府財政資助,也包括地方或者區域政府的財政資助,以澳大利亞政府財政資助為主。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nnual Report 2016[EB\/OL].https:\/\/about.unimelb.edu.au\/__data\/assets\/pdf_file\/0016\/10618\/2016annualreport.pdf, 20170320.除了接受政府的財政資助以外,墨爾本大學也接受大量機構資助,包括:澳大利亞研究理事會(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該理事會資助墨爾本大學除了健康和醫學研究的所有學科,墨爾本大學設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幫助各個學科申請該理事會的經費支持;國家衛生和醫學研究委員會(Nation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到目前為止,墨爾本大學已經接受過該理事會139次捐款,總金額達7880萬美元,其中6030萬美元分配給98個科研項目,1850萬美元分配給研究生獎學金和其他獎學金;醫學研究未來基金(Medical Research Future Fund),這是一個200億美元的醫療和醫學研究投資工具,將支持旨在改善澳大利亞人健康和福利的研究和創新活動。還有與企業的合作,接受企業的捐款,包括澳大利亞可再生能源機構、墨爾本大學卡爾頓聯合倡議基金、合作研究中心、夥伴關係項目中心以及維多利亞未來工業基金等,其國際計劃(International Council)致力於促進與具有全球地位和影響的國際研究夥伴和機構的高質量合作。除此之外,墨爾本大學還積極利用校友資源,獲得發展資金。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Funding[EB\/OL].http:\/\/research.unimelb.edu.au\/support\/funding,20170320.
〖MZ(3〗(三) 非財政經費籌措現狀、機製與辦法〖MZ)〗
校友是墨爾本大學一筆寶貴的資源,大學也非常注重發揮校友的作用,這也成為墨爾本大學非財政經費的一項重要渠道。2013年,墨爾本大學發起了一場名為“相信為了墨爾本大學的運動(Believe the Campaign for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的捐贈活動。截止到2015年,有20439名校友向墨爾本大學進行了捐贈,從而使得大學第一個捐贈目標——500萬美元提前2年得以實現。其中,超過150萬美元用於對世界未來領導者的培養,120萬美元用於完善墨爾本大學的社區,230萬美元用於包括黑色素瘤和皮膚癌、兒童心理健康和人權法的開創性研究。該運動並沒有停止,它的下一步目標是於2021年實現十億美元的募捐計劃。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lumi\/Donate[EB\/OL].http:\/\/alumni.unimelb.edu.au\/donate,20160707.
〖MZ(3〗(四) 經費內部配置〖MZ)〗
2016年,墨爾本大學的支出總共為21.11億美元,基本的開支為20.84億美元,相比較2015年提高了7.4個百分點,這部分支出包括教學活動支出、科研活動、在教學上的戰略投資,以及購買、完善學校基礎設施的支出,等等。學術科研人員的薪水支出為6.32億美元,相較於2015年提高了8.1個百分點,這主要由於學生數量的不斷增加,學校必須通過不斷招聘教師維持學校的正常運轉。專職人員的薪水支出為4.71億美元,相比較2015年,提高了5.6個百分點。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nnual Report 2016[EB\/OL].https:\/\/about.unimelb.edu.au\/__data\/assets\/pdf_file\/0016\/10618\/2016annualreport.pdf,20170320.
〖MZ(2〗七、教育質量的監控與管理〖MZ)〗
墨爾本大學認為,教育質量的提升、監控和管理是一個共同的責任。首先,墨爾本大學作為一所公立的高等教育機構,要接受澳大利亞政府對全國高等教育的管理和監督。其次,提升大學教學質量的責任在於結構嚴謹、高度組織化的學校監管機構,同時也在於教職工和學生身上。墨爾本大學的學術委員會對大學學術的標準、政策和進程負有全責。總的來說,教學人員和教務管理人員負責課程的開發、設計、管理、教學和評估,而學生有責任努力參與教師的教學過程。
〖MZ(3〗(一) 學校監管機構〖MZ)〗
1. 教務長和負責管理大學學術的副校長
根據學術委員會和理事會的相關政策,教務長對大學的學術以及相關活動進行監督和管理。教務長是學校負責學術活動的高層領導,與各學院院長、學術委員會一起實現墨爾本模式中的有關學術方麵的目標。教務長領導和支持大學的課程設置,學生的體驗,以及學術信息服務的開發、傳遞和完善。教務長工作的順利進行離不開負責學術發展的副校長的支持。負責學術發展的副校長也必須承擔學術政策的製定、規劃和管理的責任,並相應地根據學術項目的重大變化做出積極的政策調整。
2. 大學學術委員會
大學學術委員會(Academic Board)對大學的教育質量進行監控和管理。學術委員會負責監督和管理大學所有的學術活動,比如通過院係進行的學術交流活動等。通過其小組委員會成員,學術委員會製定和頒布與學生和學術相關的各項政策和程序,包括學術質量標準、課程設計、科研訓練、知識轉換、教學和學生管理等各個方麵。學術委員會是通過一係列的委員會承擔其責任的,這些委員會包括學術課程委員會(Academic Programs Committee)、選擇程序委員會(Selection Procedures Committee)、教學發展委員會(Teaching and Learning Development Committee)以及教學質量保證委員會(Teaching and Learning Quality Assurance Committee)等。學術委員會主要負責學校學術活動的監督和發展,主要任務是保持教學和科研的高水平。學術委員會可以決定任何與課程教授、學科建設、學生錄取和注冊以及學位評估與認定等相關的事務。學術委員會采取了一係列政策措施來保證學術質量。
這些政策主要是通過反饋來起作用。這些反饋都是常態化的,通常對科係的教育質量狀況提供建設性意見。學術委員會具有以下權利:批準設立新課程或者修改現有課程;決定學習和評估的流程的相關規定;決定有關學生錄取、選拔和注冊等相關規定;決定授予學位證書和畢業證書的相關要求;決定獎品、獎學金、獎狀等相關事項的認定。學術委員會對學校董事會負責,並應及時向董事會提供關於學術問題的信息和建議,包括學校重點發展的學術方向,理事會對學校戰略計劃中學術方麵的貢獻、學術水平的保持以及關係到學校戰略發展的學術問題。學術委員會也是唯一可以管理任何學生事務以及受理上訴的團體。通過這種渠道,可以向學校反映領導的某些不合理的決定,從而達到提高教學管理質量的目的。
3. 教學質量保證委員會
教學質量保證委員會(Teaching and Learning Quality Assurance Committee)組成人員包括學術委員會的主席、學術委員會的副主席、教務長、學術秘書以及高等教育研究所的一名成員等。其職責包括:對學術委員會的工作進行監督和考察,對本科生和研究所課程的學科設定提出建議;監測學生從本科生過渡到研究生課程的質量和效益,並評估使學生順利進入職業生涯的課程設置的科學性;審查和評定教學、科研以及學生支持方案和服務,並通過學術委員會向理事會提出適當的建議,從而改進課程和教學方案、提高教學質量等。
〖MZ(3〗(二) 教職工與學生的監管〖MZ)〗
教育質量的提高、監控和管理同樣需要各個院係、教職工和在校學生的共同努力。各個院係是學術活動和教育開展的直接負責機構,教育質量需要各個院長進行直接的監控和管理。院長有責任和義務執行學校各項教育政策以及對其教職工進行問責審查,監督學院的教職工切實履行教育教學職責。教職工也有責任將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措施用於教學實踐,從而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並且積極配合學院院長對其教育科研的審查,具體職責包括:與同事積極合作,確保實現課程預設的教學目標;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影響、激勵和激發學生的學習;開發高質量的課程和資源,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學習發展的需要;采用合適的方法及時評估和反饋學生的獨立性和反思性學習成果;幫助學生培養獨立意識和主人翁精神;通過自我反省、檢討和教學評價來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等。學生也應積極參與教師的教學科研活動,通過與夥伴、教師和研究者建立動態化的合作關係,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提供及時的、有價值的、真實的反饋給大學的教師以及服務管理人員。
此外,針對第一年來墨爾本大學任教的教師,有專門的輔助其成長和學習的方式:墨爾本方式(Melbourne Way)。新來的教師將在整個學期獲得一名導師持續性的建議和指導,導師可能是課程協調員、校董事會的成員以及高級教師等。導師會幫助新教師了解教學內容、各種教學方法以及各項教學活動的評估等,幫助新教師學習教程指南、如何科學地回答學生在課堂中提出的問題、如何扮演各種角色等。導師可以就教學內容的某一個模塊如何設計、講授等進行詳細的指導,並邀請新教師參加和觀察自己的班級。
學校的教育質量監管體係結構具有高度的組織性,可以實現對學校教育質量的有效管理,對學校的教學和學術進步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當然,這其中每個人都充當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一起促進了學校的教育質量管理。
〖MZ(2〗八、校企服務和社會合作〖MZ)〗
加強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擴大公眾參與度,提供富有成效的社會服務,一直以來都是墨爾本大學的不懈追求和努力方向。正如1896年伍德羅·威爾遜(Woodrow Wilson)在普林斯頓大學著名的講話中所宣稱的那樣,“大學不能袖手旁觀,而應該與實際世界密切相關”。墨爾本大學正在努力履行大學對社會應盡的職責,這充分反映在其製定的一係列的“提升聲望”戰略之中。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Strategy Plan 20152020 Growing Esteem[EB\/OL].https:\/\/about.unimelb.edu.au\/__data\/assets\/pdf_file\/0021\/11694\/GrowingEsteem20152020.pdf,20170320.
“提升聲望”戰略是墨爾本大學長期的發展戰略,在2010年製定的“提升聲望”戰略之中,墨爾本大學就各個學院如何與社會各行各業建立夥伴關係提供指導,而2015—2020年的“提升聲望”戰略中對“科研”和“參與”的強調,充分反映出大學積極與區域內以及世界範圍的知名企業建立合作的發展方針,也能夠看到大學積極主動與社會、社區等建立緊密夥伴關係的態度。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Strategy Plan 20152020 Growing Esteem[EB\/OL].https:\/\/about.unimelb.edu.au\/__data\/assets\/pdf_file\/0021\/11694\/GrowingEsteem20152020.pdf,20170320.
〖MZ(3〗(一) 積極推動校企合作,促進科研成果轉化〖MZ)〗
2015—2020年的“提升聲望”戰略中明確提出,墨爾本大學應該積極尋求在推進知識發展、創造國家新興產業、提高現有產業的競爭力以及生產效率、促進就業以及創造更多的國家財富方麵發揮重要的作用,並努力建立與企業之間的夥伴關係。基於此,墨爾本大學的科研涉及人類眾多核心問題,積極與政府、創業公司建立長期合作關係,還為了應對全球性問題,建立了專門的科研中心,致力於促進城市和國家的繁榮與發展,成為一所熱心公益的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Strategy Plan 20152020 Growing Esteem[EB\/OL].https:\/\/about.unimelb.edu.au\/__data\/assets\/pdf_file\/0021\/11694\/GrowingEsteem20152020.pdf,20170320.
墨爾本大學積極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如與日內瓦的大型強子對撞機以及國際商業機器公司等都建立了有效的合作關係。墨爾本大學始終認為與工業企業建立夥伴關係,從而將學術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是大學獲得長久發展的重要力量源泉,也能夠建立富有活力的地方和區域經濟體。將大學定位在廣闊的行業網絡之中,對大學的發展也是大有裨益的,研究人員能夠與相關企業人員進行交流,獲取新的想法,這充分體現在墨爾本大學與高寶穀(Goulburn Valley)的合作和交流之中。
除此之外,墨爾本大學還會將部分校區建設成為高影響力的商業中心交流平台,主要包括與奧斯丁、聖文森特合作的墨爾本生物醫學和生物科學校區,專注於技術、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的卡爾頓連接區,南岸藝術區,卡爾頓公共政策區,以及建立一個擁有巨大潛力的工業研究區等。這些區域的建立能夠有效地幫助墨爾本大學將科學研究成果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具體規劃緊密聯係在一起。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Strategy Plan 20152020 Growing Esteem[EB\/OL].https:\/\/about.unimelb.edu.au\/__data\/assets\/pdf_file\/0021\/11694\/GrowingEsteem20152020.pdf,20170322.
〖MZ(3〗(二) 致力於社會服務,成為熱心公益的大學〖MZ)〗
“提升聲望”戰略是墨爾本大學的長期發展戰略,“三螺旋”模式則是“提升聲望”戰略的重要內容,包括科研、教學和參與三個組成部分,而“參與”中的“公眾參與”以及“國際參與”兩個方麵充分體現了墨爾本大學致力於社會服務的價值追求。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Strategy Plan 20152020 Growing Esteem[EB\/OL].https:\/\/about.unimelb.edu.au\/__data\/assets\/pdf_file\/0021\/11694\/GrowingEsteem20152020.pdf,20170323.
1. 公眾參與
墨爾本大學積極主動與公眾建立親密聯係,包括舉辦麵向大眾的公開演講和展覽,建立“校園開放日”,允許公眾進入校園參觀,以及與校友建立長期聯係並就有關科學研究和培養項目交流觀點。通過與公眾建立緊密聯係,一方麵,墨爾本大學將大眾智慧帶入校園之中;另一方麵,大學也幫助公眾更好地理解人類賴以生存的世界。墨爾本大學會就熱點問題與大眾進行交流以及展開辯論等,墨爾本政府學院、墨爾本應用經濟與社會研究所、墨爾本可持續性社會研究所、墨爾本能源研究所、墨爾本網絡社會研究所、墨爾本社會公益研究所、墨爾本大學新聞中心、墨爾本艾斯研究網絡等機構都非常積極地參與其中。在未來5年內,墨爾本大學將加強現有與大眾的聯係,探索更多交流互動的可能性。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Strategy Plan 20152020 Growing Esteem[EB\/OL].https:\/\/about.unimelb.edu.au\/__data\/assets\/pdf_file\/0021\/11694\/GrowingEsteem20152020.pdf,20170323.
2. 國際參與
在未來的一年內,墨爾本大學將加快國際交流的腳步,提高國際參與度,擴大國際影響力,而網絡的發展大大加快了墨爾本大學國際參與的步伐,最突出的一個例子即大規模開放式網絡課程(MOOCs)的發展,墨爾本大學現在的MOOCs學習者以每年750000人的速度在顯著增加。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Strategy Plan 20152020 Growing Esteem[EB\/OL].https:\/\/about.unimelb.edu.au\/__data\/assets\/pdf_file\/0021\/11694\/GrowingEsteem20152020.pdf,20170323.可見,墨爾本大學充分借助於現代科學技術,積極擴大在世界其他高校之中的影響力,加快了國際交流的步伐。
墨爾本大學還積極致力於促進當地以及區域人類生活福祉的提高。一個典型特例是位於帕克維爾的墨爾本生物醫學區的建立。這是一個具有國際意義的醫學研究和臨床實踐聚集區,將商業人士和醫學人員緊密結合在一起,為當地的農業和獸醫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墨爾本大學的科研戰略定位高遠,除了致力於提高當地人民生活的福祉以及科學提高行業的生產力以外,更是致力於解決人類21世紀的三大挑戰,分別是理解生活的地方和目標、促進人類健康和福祉、支持可持續性和恢複力,這三大主題能夠有效地幫助墨爾本大學的科研繼續保持卓越的發展模式。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Strategy Plan 20152020 Growing Esteem[EB\/OL].https:\/\/about.unimelb.edu.au\/__data\/assets\/pdf_file\/0021\/11694\/GrowingEsteem20152020.pdf,20170323.
〖MZ(2〗九、科研機構、科研成果和科研管理〖MZ)〗
〖MZ(3〗(一) 科研機構〖MZ)〗
墨爾本大學的多學科科研機構使得科研人員能夠以創新的思路解決社會中的複雜問題,他們跨學科的研究探索聚焦於社會的三大極其重要的挑戰:理解生活的地方和目標,促進人類健康和福祉,以及支持可持續性和恢複力的目標。科研人員與澳洲的工業生產單位、政府和非營利組織進行合作,甚至與海外的合作夥伴共同解決挑戰性問題,以期改變世界。
墨爾本大學的研究機構具體如下。① 墨爾本能源研究院:聚焦於時時刻刻的全球氣候的變化、能源的銳減以及急劇上升的能源需求。新興科技、商務方式與方針的轉變凸顯了這些變化,當下的能源係統正在經曆著轉變,能源研究院正尋找新的路徑,正在積極通過跨學科的合作在推進研究。② 墨爾本網絡社會研究院:目標是更加深入地研究、理解和探索社會。通過對人物、地點和事物進行跨學科的研究,來解決麵臨的網絡社會問題,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大領域:網絡生活、網絡經濟和網絡基礎設施。③ 墨爾本神經學研究院:作為在墨爾本大學所倡導的跨學科研究的推動者,積極推動科研進展。神經學研究院致力於與跨學科的合作夥伴進行開創性的研究,並積極地轉化研究成果到健康和教學中去。神經學研究院發揮自己在神經學領域的優勢,因為神經學是墨爾本神經學研究院的旗艦品牌,並且在相關學科中承擔著科研突破的重任。通過跨學科研究機會和與世界接軌的技術與應用,神經學研究院致力於最大化科研產出的轉化輸出及與醫院和商業的合作。著力支持高質量的課題,積極推動價值導向的協作。④ 墨爾本社會公益研究院:支持涵蓋社會生活各方麵,包括衛生、法律、教育、住房、工作和交通的全方位社會公平問題的跨學科研究,彙集來自墨爾本大學不同學院的研究者來研究導致社會不平等以及對改善社會不平等的不利條件。⑤ 墨爾本可持續性社會研究院:目的是促進和實現研究的聯係以及增加對可持續發展理解力的項目和交流,特別強調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的貢獻,從而更好地理解可持續發展以及應對挑戰的能力,主要包括其後的轉換、未來的城市以及墨爾本大學的可持續性發展等主要方麵。
〖MZ(3〗(二) 科研組織模式〖MZ)〗
墨爾本大學有10個特定學科的院係開展研究。
(1) 建築、建造及規劃學院(Faculty of Architecture, Building and Planning)。研究如何更好地建造城市、景觀及各個建築;進行創造性、基礎性以及應用性的研究,研究的目的是能夠在從業人員、研究人員以及設計師中產生深遠的、持久的影響。
(2) 藝術學院(Faculty of Arts)。藝術學院的研究有助於對生活在其中的社會有深刻的了解,研究是多種多樣的,跨越了幾乎40門學科的範圍,從曆史和哲學的創造性寫作、語言學、語言研究、媒體研究到犯罪學和社會政策研究。
(3) 商業與經濟學院(Faculty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通過跨越學科、行業與地域邊界的研究,商業與經濟學院通過推進知識以改善人們的生活,並有助於更好地了解世界。商業與經濟學院研究側重於解決21世紀複雜的問題,有3個戰略研究重點,分別是健康和幸福、決策和市場以及公司治理。
(4) 墨爾本教育研究院(Melbourne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墨爾本教育研究院包括以下研究中心:評估研究中心、積極心理學研究中心、項目評估中心、職業教育政策中心、國際課堂研究中心、墨爾本高等教育研究中心、青年研究中心等。墨爾本教育研究院擁有其他領域的眾多專家參與學院研究,並建立了墨爾本社會公益研究所。
(5) 墨爾本工程學院(Melbourne School of Engineering)。墨爾本工程學院是世界領先的工程和研究中心,其目的是通過設計解決重大問題的技術解決方案來幫助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在3個領域進行跨學科的研究,分別是優化資源和基礎設施、工程與生命科學的融合以及網絡和社會中的數據。墨爾本工程學院的研究目標是在創新研究領域如水資源管理、清潔能源、災害管理、氣候變化、仿生視覺、癌症治療、電線的抑製等方麵產生新的研究發現。
(6) 墨爾本法學院(Melbourne Law School)。墨爾本法學院致力於多元文化的、跨學科的研究。
(7) 醫學、牙科和健康科學學院(Faculty of Medicine, Dentistry and Health Science)。研究的願望是改變醫療係統和醫療保障服務,並降低這些係統的成本,改善個人和社區的生活。學院研究的主體包括癌症、兒童健康、免疫與感染、神經係統科學等。
(8) 理學院(School of Science)。理學院的研究人員在物理、生物和數學科學等方麵進行高質量的、不同主題的研究,分別是生物技術、環境科學、環境地球與氣候科學、進化生物學、基礎物理化學與數學科學、分子細胞與生物醫學科學、納米科學與材料、社會和環境改變、植物生物學與進化等。
(9) 獸醫與農業科學學院(Faculty of Veterinary and Agricultural Sciences),致力於通過跨學科的合作研究,跨越農業、食品、獸醫和生物醫學科學等領域,從而推動社會、動物和環境等不斷進步。
(10) 維多利亞藝術和墨爾本音樂學院(Victorian College of the Arts and Melbourne Conservatorium of Music)。該院所從事的研究在世界上具有有形的影響。所進行的研究說明了創意藝術在建立健康的個人、社區和社會中的必要作用。
〖MZ(3〗(三) 研究成果〖MZ)〗
墨爾本大學的重要研究成果包括20世紀70年代仿生耳蝸的研究,使聽力嚴重受損的兒童和成人的聽力得到恢複,以及今天仿生眼的研究,這項研究使數以千計的視力受損的人能夠看到高分辨率的圖像。除此之外,關於HIV疫苗的研究吸引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和疫苗組的400萬美元的資金資助,還得到來自英國政府以及蓋茨基金會等的15.7億美元的資助,其目的是提高墨爾本大學的研究人員在雲計算機時代獲取信息的能力。墨爾本大學本身已經培養出澳大利亞的以及世界性的很多傑出的醫學研究人員,其中包括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獲得者。在帕克維爾分局以及周圍地方,生命科學的研究設施、研究所、研究人員的數量以及生命科學學科的綜合性廣度等,在南半球以及全世界幾乎沒有與之相媲美的。
〖MZ(3〗(四) 科研管理〖MZ)〗
墨爾本大學的科研由研究倫理與誠信辦公室(Office for Research Ethics and Integrity)進行管理。
如果研究涉及人類以及他們的身體組織等數據,就需要得到墨爾本大學人類倫理辦公室的批準,需要這樣批準的研究活動包括調查、訪談、觀察研究、收集和使用人體組織和臨床試驗等。動物倫理涉及在大學中所有使用動物的教學和科研活動,這包括實驗室基礎研究、觀測研究和教學活動以及在棲息地觀察動物行為等所有的研究。
誠信研究使科研更加可信和完美,研究的誠信原則是負責任研究的內在支撐和鞏固研究的積極因素。基因技術以及生物安全等由研究倫理與誠信辦公室進行管理。如果所要進行的研究涉及基因技術、生物多樣性以及生物棲息地等方麵,需要得到研究倫理與誠信辦公室的同意且需要明確自身的責任。
出口管製方麵也是由研究倫理與誠信辦公室進行管理,除了現有的立法控製有形出口以外,新的立法也控製無形的出口。國際貿易控製法與研究(Defence Trade Controls Act and Research)對出現在國防戰略軍事清單上的無形的技術產品進行管製。在清單上受管製的技術包括,軍事項目設計或者用於軍事目的的改裝性技術,以及其目的是致命的、失能的或者破壞性的研究等,或者是對兩用物品(既可以用於商業用途的物品,又可以用於軍事係統或者大規模殺傷性的武器)的研究。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Research[EB\/OL].http:\/\/research.unimelb.edu.au\/, 20160707.
結語:世界一流大學的成功之道
〖MZ(1〗結語:世界一流大學的成功之道〖MZ)〗
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知識創造的源泉和人才培養的搖籃,是否擁有世界一流大學是國際競爭力的關鍵要素之一。一個國家要想始終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或者在知識經濟時代實現跨越式發展,需要有世界一流大學,並且需要在全球高等教育的金字塔頂端獲得一席之地。
當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強國都有一批世界公認的一流大學,這些世界一流大學是國家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方麵,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它們又是領頭軍,是思想庫、人才庫、科研成果庫,它們對其他大學起著領軍、帶動和示範作用。周遠清.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強音:建設高等教育強國[J].中國高等教育,2008(21):2728.然而,目前人們對世界一流大學的評判多數是按照一種主觀的資格判定,即大學的名氣,如美國的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或普林斯頓大學等常青藤聯盟大學,英國的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等,因為它們曆來被認為是精英大學中的精英。另外,《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THES)和上海交通大學(SJTU)等機構每年會根據一定的比較基準對不同國家的高校進行綜合性的全球排名,盡管任何排名在方法論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排名最靠前的大學通常是那些在知識發展、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等方麵表現出色並有重大貢獻的學校。這些學校通過科研促進知識發展;在最優的教學環境下用最有創新性的課程和方法進行教學,且寓科研於本科生教學;培養的學生在校時學業優秀,更重要的是,畢業後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各行各業中表現出色。故而,它們被稱為世界一流大學。王琪,程瑩,劉念才.世界一流大學: 國家戰略與大學實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2.
在20世紀90年代末,我國政府在推動高校擴招、推進高等教育向大眾化階段邁進的同時,明確提出了我國建設若幹所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邁出了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具有戰略意義的一步。1998年,江澤民在北京大學建校10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幹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1999年1月,教育部頒布了《麵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明確提出我國要“創建若幹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和一批一流學科”。2009年2月,國務委員劉延東在教育部直屬高校工作谘詢委員會第十九次全體會議上指出,世界一流和高水平大學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科學文化水平的重要標誌,在引領國家未來發展走向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支撐,是國家強盛長久持續的巨大推動力,是提升國家軟實力的重要依托。建設世界一流和高水平大學關係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長遠利益。劉延東.堅持改革創新 加快高水平大學建設[EB\/OL].http:\/\/www.gov.cn\/Idhd\/200902\/16\/content_1233052.htm, 20170215.
目前,我國的重點大學或研究型大學無論在師資隊伍、經費投入還是課程教學、科研成果及社會服務等方麵都與世界一流大學有著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們需要吸收世界一流大學的辦學經驗和優秀成果,緊追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先進潮流,在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取長補短,相互融合,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道路,實現我國高等教育在質量和內涵上的更大跨越。
〖MZ(2〗一、秉持先進的辦學理念——不斷變革中追求卓越的智慧燈塔〖MZ)〗
理念指人類以自己的語言形式來詮釋現象——事與物時,所歸納或總結的思想、觀念、概念與法則,如哲學理念、成功理念、辦學理念、推銷理念、投資理念等等。那麼,何為大學辦學理念?有學者認為,大學辦學理念是指大學人對大學如何運作所形成的理性認識、理想追求及其有關的大學教育思想觀念。實際上,大學辦學理念是各個大學操作運行層麵的理論指導,是一所大學的理想狀態,本質上就是想要辦什麼樣的大學。大學辦學理念就像一盞導航燈,將各個大學引向不同的方向。張春豔,鄧洪,曾誠.中美著名大學辦學理念比較[J].教育評論,2010(4): 150152.一所大學的辦學理念受其辦學曆史、文化傳統、角色任務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大學的校訓、辦學目標、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社會服務等多個方麵,是一所大學的精神和靈魂。綜觀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世界一流大學,雖然它們的辦學理念表述不盡相同,都各具特色,但是都表現出以下主要特征。
〖MZ(3〗(一) 崇尚理想,堅持真理〖MZ)〗
大學的辦學理念深受其文化傳統的影響。西方國家受基督教文化的影響很深,提倡追求真理,尋求心靈的自由,體現了西方以“求真”為中心的科學型文化。多數世界一流大學的校訓表達了大學所追求的辦學理念,是大學精神的反映。西方中世紀大學的誕生,源於宗教真理的傳播和需要,例如普林斯頓大學的校訓“因為上帝的力量,學校欣欣向榮”,牛津大學的校訓“耶和華是我的亮光”,哥倫比亞大學的校訓“在上帝的神靈中我們尋求知識”,都各自彰顯了建校之初的基督教文化影響,並且大學一直恪守這一文化傳統。哈佛大學校徽上麵的拉丁文“VERITAS”意為“真理”,其校訓“以柏拉圖為友,以亞裏士多德為友,更要以真理為友”,都無不體現了哈佛人對於真理的渴望和求實的精神。耶魯大學的校訓是“光明和真理”,表明了大學的責任與追求,即不斷地傳播知識、探索知識、發現真理和為社會服務。加州理工學院的校訓“真理使人自由”,指引著一代又一代的加州理工人為追尋科學的真理而奮鬥不息。世界一流大學的辦學理念始終在堅持理想與真理的校訓指引下,以追求卓越的教學、研究和服務為核心使命,造福人類。
〖MZ(3〗(二) 與時俱進,追求卓越〖MZ)〗
西方大學的發展曆史近千年,其中絕大多數世界一流大學的辦學曆史都已逾百年,它們的辦學理念經曆了長時間的發展與演變,反映了與時俱進、積極應變的特點。例如具有800多年曆史的劍橋大學,是傳統與現代結合的產物,是曆史與文明進程的產物。劍橋大學尊重和繼承傳統,依舊保持著被世界讚譽的擁有數百年曆史的導師製度,但是它又適應時代的發展,不斷創新,建立了劍橋科技城、劍橋—麻省理工研究院等,以“在最卓越的水平上通過教育、學習、研究來奉獻社會”作為自己的使命。此外,從悉尼大學的辦學曆史可以看出,它在社會的急劇發展中應運而生,又在社會的急劇發展中不斷變革。一方麵,悉尼大學的校訓“繁星縱變,智慧永恒”,以及其捐贈文化的形成,均詮釋了它對西方傳統大學辦學精神的沿襲;另一方麵,悉尼大學“率先招收女學生,給予學生更多自主權”等措施,又體現了悉尼大學不斷衝破傳統藩籬、堅持變革的發展戰略。再如美國西部名校斯坦福大學,雖然沒有哈佛、耶魯的曆史悠久,卻在不到百年的時間內崛起為全世界學子向往的世界一流大學,這與斯坦福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是不可分的。在“自由之風”的吹拂下,斯坦福建校之初以“培養有用的人”為目標,到當今全球化、信息化的知識經濟時代,每10年就會重新審視其辦學理念,它高瞻遠矚、積極應變,提出了“追求學術的卓越、培養下一代的領袖”的新理念。
〖MZ(3〗(三) 以人為本,學生中心〖MZ)〗
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為代表的西方文化尋求心靈和精神的自由,體現了“個人主義”的價值取向。西方國家強調個體獨立、自由品格的培養,隻有實現小我,才能貢獻給大家。因此,西方世界一流大學的辦學理念強調個人價值的實現,個人生命的完整、自由、充實及個人生活的美好。多倫多大學的校訓是“像大樹一樣茁壯成長”,表達了學校對學生個體成長的重視和期望。麻省理工學院的校訓則是“手腦並用”,其辦學理念是“讓海龜們去幹苦活,讓人們去思考問題”,重在培養與知識經濟社會相適應的創造型人才。世界一流大學都致力於將學生培養成“為社會做出貢獻並領導變革的傑出人才”或“世界領袖型人才”。它們開發了能夠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潛能的各類體驗項目,在大學內建立連接學生和校園內外的社區共同體,通過合作教育項目和海外學習計劃,為所有學生提供體驗式教育。而且,它們認識到在全球經濟中廣泛的體驗所帶來的價值,不斷增加學生國際工作、交流、學習和研究的機會,將學習拓展至校園之外,塑造能夠有效地進行終身學習的學生。世界一流大學強調“學生中心”、“學生體驗”的創新理念和成功的教育實踐為國內眾多大學提供了借鑒,知識隻有在實踐中才能被不斷地檢驗和發展。21世紀的大學不能僅僅在大學的圍牆內為學生提供有限的知識,大學應該成為學生與外部世界的橋梁,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術和來自真實世界的體驗。
〖MZ(3〗(四) 彰顯特色,精益求精〖MZ)〗
由於所處環境和所賦予的社會使命存在差異,很多高校都有各自不同的辦學宗旨和定位,不能按照一個模式建設和發展。張煒.世界一流大學的共性特征與個性特色[J].中國高教研究,2016 (1): 6164.一所大學的定位代表了該所大學的理想、意願、目標追求和社會責任。對自身準確地定位是辦學特色建設的指南。例如,普林斯頓大學在不同的時代,都能堅持自己的定位和目標,辦學始終圍繞本科教育質量與基礎研究這兩個中心,不盲目跟風,逐漸發展成為一所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前校長伍德羅·威爾遜曾說:“普林斯頓不像哈佛,也不希望變成哈佛那樣,反之,也不希望哈佛變成普林斯頓。我們相信民主的活力在於多樣化,在於各種思想的相互補充、相互競爭”,表明了普林斯頓大學一直執著追求並嚴格貫徹的辦學方針。普林斯頓大學在學校學生規模上以“小”為美,在學科建設上以“精”求勝。普林斯頓辦學的第一要素就是堅持自身基礎學科的優勢,不貪大求全,隻求精細,始終占據著學術的前沿。該校秉承“小而精”的特色辦學理念,堅持小規模的傳統發展模式,對增設新學院保持非常謹慎的態度。迄今為止,學校沒有設法、商、醫學院,卻培養了大批科學家、文學家和政治家,學術成就和聲望都很高。此外,加州理工學院也遵循“學科不求過多,範圍不求過寬,嚴格保證學生入學和學習的質量,寧缺毋濫,精益求精”的辦學理念,同樣形成了“小而精”的特色。而英國的牛津大學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其獨有的辦學特色,“學院製”和“導師製”是牛津大學辦學中最為核心的特色。學院製將跨學科、跨年級、不同文化和不同國家的學術人士及學生聚到一起,以緊密的跨文化方式激發出突出的研究成果,使牛津大學在許多領域都是領導者。University of Oxford. Organization [EB\/OL]. http:\/\/www.ox.ac.uk\/about\/organisation, 20170217.學校通過導師製,對每一位學生進行一對一、麵對麵的引導,結合學生特長,與學生討論並共同製訂出適合學生專業發展及各方麵能力發展的學習科研計劃,並督促學生嚴格執行。牛津大學的精英式教育將學生培養成各個領域的頂尖人才。
美國著名高等教育思想家弗萊克斯納(Abraham Flexner)認為大學是“由相同的理念或理想,而非由行政力量所形成的富有生命力的有機體”,“崇高而明確的目標、精神與目的統一”。劉寶存.弗萊克斯納大學理念述評[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2(5):1115.當某些大學的校門、教學樓建築得越來越氣派,而大學的精神越來越式微時,顯然,學校的管理者並沒有讀懂大學的內涵。大學是一個需要理想、需要反思的自由探索之地,這裏連接人類知識的寶庫並通向未來的世界。一流大學要有自己的理念,這個理念應是在發展過程中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有利於高等教育發展提高的。在2016年5月於浙江金華和紹興召開的“高等教育創新發展與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峰論壇上,北京大學陳學飛教授指出:“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導向是關鍵,導向比努力更重要,隻要導向正確,我們距離夢想所要達到的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自然就會越來越近。”薑凡,李雨潛.如何推進高等教育創新和世界一流大學建設?[J].複旦教育論壇,2016,14(4):8388.
目前,我國許多大學由於缺乏清晰的辦學理念,在辦學規模和層次上盲目擴大,求大求高,不顧自身條件增添專業和科係,不顧實際情況一味向高一層次的大學發展,卻往往欲速則不達。具體說來,由於教學資源配置效率和理念不能完全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需求,國內大學在自身定位方麵主要存在兩種問題:首先是盲目求大求高,其次是學科建設一把抓,重點不突出。盲目擴大辦學規模必然導致辦學質量的整體下降,而學科建設重點不明會導致大學形成不了自己的特色,形成不了自己的辦學優勢,從而使得這些大學更深地陷入混亂競爭的泥潭,難以在辦學質量上有所突破。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不是盲目地模仿或者擴張,而是一項長期的曆史性的工程。大學既要繼承自己的文化和傳統,又要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斷地創新和改革,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和學科競爭力,這樣才會成為被社會和曆史認可的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要經得起曆史的洗練,遵循曆史的規律和人才培養的規律,不能走“大躍進”的道路。
〖MZ(2〗二、創建一流的師資隊伍——科研與人才培養的重要基石〖MZ)〗
梅貽琦曾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薈萃卓越的師資隊伍和一批世界著名的大師級學者,既是世界一流大學形成的基礎,也是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特征。世界一流大學通過各項政策和措施,在世界範圍內招聘了大批優秀的教師,在提供優越豐富的教育資源、寬鬆自由的學術氛圍的基礎上,通過嚴格的教師聘任與晉升製度、全麵的教學科研支持服務以及有效多維的考核手段,不斷地在動態中實施最優化的組合,從而使教師隊伍始終保持在高水平狀態。正因為擁有高水平的師資隊伍,世界一流大學才擁有許多世界頂尖的學科和專業,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莘莘學子。
〖MZ(3〗(一) 豐富的教育資源和優厚的福利待遇〖MZ)〗
世界一流大學除了優美的校園環境和濃鬱的人文環境外,其豐富的教育資源和優厚的福利待遇是吸引和保持高水平師資隊伍的首要條件和重要基礎。第一,所有的世界一流大學都擁有一個強大的人力資源網,從教學到科研、從教學理論到教學實踐、從遠程教育到信息技術對教學的支持,通過設立各種專門辦公室,為教師提供全方位的管理服務。第二,為教師提供了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包括豐富的圖書資料,先進的實驗室、教學發展中心,實用性強的教學指南、課程培訓項目及教師手冊等。第三,為教師提供了穩定便捷的網絡資源,一方麵通過校園網站及各院係設計的網頁,為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在線資源;另一方麵,課程管理係統和課程評價係統對教師的教學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不僅對教學過程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反饋意見,而且教師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能切身地體驗到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同時能更好地鑒別每位教師的教學能力,從而更有效地支持教師的教學工作,使教師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能力。第四,為教師提供優厚的福利待遇:高等教育領域市場領先的工資水平;支持員工職業發展和職業抱負的培訓項目或待遇;合理的工作和假期安排;提供以家庭利益為重的工作時間,充裕的請假權利;充足的養老金解決後顧之憂;健全的校園生活服務體係,包括各類體育健身中心、醫療診所、校園停車和便捷的校內交通、幼兒中心等。
〖MZ(3〗(二) 嚴格的教師聘任與晉升製度〖MZ)〗
世界一流大學在引進和培養高層次人才方麵,始終堅持高標準和嚴要求。大學的各院係根據自身需求確定招聘教師的要求,通常在研究和教學方麵都有較高的標準。例如,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開發了“能力計劃”這一招聘製度,包含三個基本條件和五大項內容,在招聘的過程中,通過一致的指導方針對每一能力進行審核,以保證公平,同時在招聘中也體現靈活性,保證所有招聘人員的工資和能力成正比,為大學留住和吸引合格的、有才華的、能力強的高級人才。悉尼大學將吸引和保留人才置於學校發展戰略的重要位置,建立了一個相當大的、經驗豐富的招聘顧問團隊,專門從事此方麵的管理工作。按照悉尼大學人才選拔的兩類標準——“基本素養”和“非必要標準”對申請者進行篩選,並通過績效管理和發展項目對試用期教師進行績效評估,確保留下最優秀的人才。此外,滑鐵盧大學在教師晉升方麵,設立了係、院、校三級嚴格的晉升程序,對教師成就的考查圍繞科研、教學和服務三個方麵。這些舉措都極大地確保了滑鐵盧大學師資隊伍的卓越。
〖MZ(3〗(三) 人性化的教學科研支持服務〖MZ)〗
為了保證教師更好地潛心科研與教學,世界一流大學為教師提供了多方位的人性化支持,成立了教學或教師發展中心致力於支持教師實現高質量的教學,無論是日常的課堂教學,包括課程的設計和更新、教學技術的使用等,還是開展教學研究或科學研究,以及促進教師的職業發展等,為教師提供一切可能的幫助與服務。墨爾本大學校長格林·戴維斯(Glyn Davis)曾說:“我們成功的關鍵是依靠傑出的專業人員,他們為墨爾本大學提供了優秀的教學和卓越的研究。”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bout us [EB\/OL]. http:\/\/about.unimelb.edu.au\/strategyandleadership, 20170225.墨爾本大學為教師提供了一係列優惠政策,鼓勵與支持他們充分挖掘自身潛力,實現職業目標。牛津大學在其規章製度中對每一類教師肩負的責任及其具有的權利都進行了清晰的解釋,無論是任課教師還是專業技術人員或支援類人員,都為其提供了工作手冊,並建立了相應的績效考核標準,通過清晰明確的定位,引導每一位教師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牛津大學還通過學習研究所及校內外相關部門,開展教師入職培訓,開展涉及教師教學能力、工作壓力、人際關係、科研能力的發展、如何成為一名導師等方方麵麵的課程、工作坊、研討會等,協助教師提高教學能力、科研能力,更好地平衡工作與生活。滑鐵盧大學專門的研究辦公室是教師從事科研必不可少的支持夥伴,辦公室提供的服務貫穿教師研究的全過程,從幫助申請研究基金到科研成果的商業轉化,研究服務為研究者和政府工業界搭建了合作的網絡。可以看出,世界一流大學為教師提供的不僅僅是一份工作,還是一個充滿關愛、充滿活力、世界一流的場所,一個不斷促進職業發展的機會。
〖MZ(3〗(四) 寬鬆自由的學術氛圍〖MZ)〗
學術自由是西方大學固有的傳統。世界一流大學實行平等的教師聘用理念,對種族、膚色、性別、地區、年齡、少數民族等均無歧視。斯坦福大學關於《學術自由的聲明》(Statement of Academic Freedom)中強調,“斯坦福大學教學、學習、研究的中心職能取決於自由的氛圍。任何探索、思考、表達、出版與和平集會都應給予充分的保護。此外,斯坦福大學對教師的任命不應影響任何由美國憲法保證的教師權利”Stanford University. Research policy handbook: academic freedom [EB\/OL]. http:\/\/rph.stanford.edu\/23.html, 20170225.。這些政策在製度上確保為研究人員創造自由寬鬆的研究氛圍。悉尼大學也非常注重對自由學術環境的營造和保護,學校的教師擁有自由追求知識的權利:通過獨立的研究工作,全身心地投入並負責任地追求各類知識和文化,並將研究、教學成果作為出版物、創意作品發表,拿到公眾視野中進行探討;在符合規章製度的情況下,參與政府代表性的研究機構;對學校的運作以及高等教育政策發表自己的觀點;參加專業的、有代表性的團體,包括各類協會,參與社區服務並且不懼怕騷擾、恐嚇或不公平待遇;可以發表不受歡迎或有爭議的言論。麻省理工學院的教學文化以促進高質量的“教與學”為核心價值觀,激發了教師對教學工作的持續熱情和高度關注,為本科教學的大膽改革奠定了良好的氛圍,促使麻省理工學院在教學研究與改革方麵始終保持著銳意進取、持續創新的勢頭。總而言之,在世界一流大學,“學術自由是學術界的要塞,永遠不能放棄”約翰·S.布魯貝克.高等教育哲學[M].王承緒,等,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目前,我國高校教師隊伍基本實行定編定崗製,雖然國家教育部也在高校推行教師聘用製,但這種聘用還大多是學校內部的聘用,教師每年或幾年與學校簽訂一次聘用合同,所以這種聘用大多隻是流於一種形式,並非真正意義上的聘用。高校師資隊伍建設除了自身培養人才外,還需要引進優秀人才,並且還要充分考慮到教師的學緣結構、學曆結構、年齡結構、知識結構等等,一流的研究型大學還必須引進優秀的國際教師。我國要進軍一流大學行列,師資力量將是大學前行中的推動力,因此目前需要加大我國高校的教育體製改革和學校內部的人力資源改革力度,腳踏實地,不流於形式。
我國高校在關注學生發展的同時,也應該關注教師的生涯發展。在教育發展過程中,教師群體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現象,還有教師中存在的職業倦怠現象。教師不僅要承擔教學任務,還需要承擔科研任務等。麵對承擔繁重任務的教師,我們的高校中有一些也陸續建立了教師中心或者是教學發展中心,用來支持教師的發展。但是教師生涯的發展,還需要像世界一流大學一樣逐步形成一個支持服務係統,通過教師發展中心與學校其他部門的合作,了解教師生涯發展中的需求,開展涵蓋入職培訓、教學基本功、如何與學生建立聯係、如何提高教學技能等課程或工作坊、研討會等項目;從政策和經濟上支持教師的繼續學習;關注教師的其他訴求,幫助教師平衡好工作與生活間的關係,成為教師生涯發展的強大後盾。
〖MZ(2〗三、實施全方位的國際化戰略——提升全球競爭力的必經之路〖MZ)〗
今天的一流大學正朝著國際化的方向發展,這是不可避免的,並且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本身也是一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命題。國際化不僅是高等教育的一項恒常性標識,也是它的一個本質特征。換言之,高等教育本身就是一項國際化的事業,非國際化的大學是不可能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
丁學良先生指出:“講到世界一流大學的精神氣質,我認為另外一個字,和大學的字是一個字根、一個意思的,就是‘universalistic’,它的意思是‘普遍主義的’。大學從它誕生的那天起,就是一種普遍主義的機構。這種普遍主義在我看來,至少體現在三個方麵:一個世界一流大學的教員的來源必須是普遍的,它不能僅僅來自本校,不能僅僅來自本地區,不能僅僅來自本國。因為知識無疆界,越是近親繁殖的大學,衰敗得越快,而且,重新恢複它的生命力代價也越高。一個世界一流大學的普遍精神的第二點,它的學生的來源必須是盡可能地廣泛和多樣化,不能隻有一個標準來挑選學生。現在世界一流大學的學生都是來自好多個國家的。所謂高手雲集就是這麼來的。世界一流大學普遍精神的第三個方麵,就是它裏麵進行的研究和教學內容必須是普遍主義的,是世界主義的。領先的大學靠什麼?必須有兩個力量,一個是硬的實力,一個是軟的實力。在這個時代什麼樣的力量才是最好的力量?軟的力量(而這一方麵在實際生活中卻常常為人們所忽視),像知識、觀念、心態、態度、信息;硬的實力,像技術等創造有形財富的工藝過程,主要從偉大的大學裏產生,因為偉大的大學對知識創新的邊界幾乎是無限的。英語中有個概念‘sustainable creative and academic innovation’,就是‘可持續的創造力和可持續的學術創新’。”丁學良.什麼是一流大學[J].中國大學教學,2002(4):3642.
世界一流大學的辦學理念中明確將“國際化”作為其重要戰略目標之一,這是學校國際競爭意識增強和國際化競爭程度提高的必然。世界一流大學製定與實施全方位的國際化戰略:除了擴大國際學生的招生比例和引進更多國外優秀師資外,還注重發展有關世界的新的知識形式;加強本科生有關國際研究的教學內容;促使各學科努力居於本專業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促進教師參與跨學科的國際問題研究;建立與國外大學的合作關係,甚至在國外設立分校;與國外多個組織機構建立合作關係等。
〖MZ(3〗(一) 目標的國際化〖MZ)〗
世界一流大學不僅具有辦學的國際視野,而且製定了符合學校自身特點的國際化發展戰略和人才培養目標。耶魯大學的前校長理查德·雷文(Richard C. Levin)說:“當耶魯進入第四個百年發展之際,我們的目標是成為一所真正的全球性大學。不僅為了在美國傳播知識,教育和培養領導者,更為了培養世界範圍內的人才。” 曾任美國財政部長的薩默爾斯(L. Summers)出任哈佛校長後,提出哈佛要拓展其走向全球的能力,建立全球聲譽,在培養領導者和知識生產方麵為全球提供服務。薛珊.全球化背景下耶魯大學與哈佛大學國際化策略評析[J].比較教育研究,2012(7): 8286.此外,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墨爾本大學製定出新的發展戰略,計劃指出墨爾本大學將以一個熱心公益事業,高度重視研究、教學和知識轉換的形象來增強其國際聲譽,真正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大學之一,培養出學術優異、知識麵寬、具有領導力、適應經濟全球化與文化多元化的全球公民。
〖MZ(3〗(二) 師生的國際化〖MZ)〗
世界一流大學一方麵在世界範圍內選聘一流的學者,教師們也被期望能夠成為本專業領域內最好的教師和學者;另一方麵在世界範圍內選拔一流的學生,旨在培養全球各個領域的領袖人才。如牛津大學目前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海外留學生,有40%的海外教師,學校有著濃厚的國際化色彩。世界一流大學的國際化戰略中,非常重視卓越領導人才和專家的培養,尤其關注研究生等高水平研究型人才的培養。馮倬琳,劉念才.世界一流大學國際化戰略的特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3(4): 18.例如,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生和博士後中的國際人員的比例已經分別占到總人數的40%和70%以上,並且數量仍然在不斷增加。
世界一流大學還為學生提供多種機會到世界各地學習、工作、研究或成為誌願者。大學的國外誌願者項目和一些機構、非營利組織和國際社區合作,為學生提供有意義和有益的自我發展的機會,形成社會正義的意識,增強國際理解。例如,斯坦福大學通過海外的合作教育項目、國際交換生項目、海外誌願者服務等多種項目,鼓勵和支持學生增加國際化體驗,擴大學生的國際視野,為將來更好地融入全球社會做好準備。
〖MZ(3〗(三) 科研的國際化〖MZ)〗
科研的國際合作在世界一流大學的發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悉尼大學作為環太平洋大學聯盟和全球大學聯盟的成員,獲得更多的機會進行國際交流,每年定期舉辦的國際論壇為澳大利亞的參會者提供與國際領導人接觸的機會。悉尼大學致力於成為世界前列的大學,成為國際領導人成長的中心,與澳大利亞和國際夥伴合作,共同尋求解決世界上複雜問題的方法。牛津大學積極與國外高校、科研機構及企業開展科研合作項目、辦學合作項目和海外實習項目等。正是通過廣泛的交流與合作,牛津大學幾乎與世界上的每個國家都有聯係,學校的校友遍布世界各地,科研機構也分布在世界各個範圍,也使得牛津大學能夠與世界上優秀的人員進行合作,共同解決人類社會發展中的經濟、健康、安全等問題。
〖MZ(3〗(四) 課程的國際化〖MZ)〗
課程學習是國際化教育的重要途徑。課程國際化包括在學習過程的所有方麵開發各種活動,以便學生在畢業後麵臨各種跨文化的、社會的和個人的挑戰時,能夠具備跨文化技巧,形成國際化的理解。不管學生是什麼專業,也不管學生的年級或學習程度如何,他們都要在其課程學習中貫穿國際化視角。麻省理工學院的國際化課程具有代表性,包含三大類:第一類是基於全球主題的校內課程,如善用研究項目(Leveraging Research Programs)、培育基於專業和應用領域的學習、“通往全球”課程(Global Gateway Courses)、新生研討課等;第二類是校內活動課程,如“你的專業與世界”研討課(Your Major and the World)、合作國家概述課程(講座、主題學習、研討、係列電影、語言課程);第三類是國外課程學習,如實習和其他基於課程的項目、目標國家的學習以及學院間的戰略關係的建立。為了順應國際化潮流下多元文化衝突與融合的趨勢,墨爾本大學則開設了一些國際化的和有敏感文化的課程,這些課程有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和與眾不同的思維方式,能幫助學生拓展思維、開闊眼界,培養學生對不同文化、不同思想的尊重與包容,擴展學生的國際視野。世界一流大學的國際化課程的設計與實施就是使學生成為積極的全球公民的過程。
大力提升學校的國際化程度正成為我國研究型大學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核心戰略之一。但是國際化戰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需要落實到看得見的策略和具體做法上。例如,我國有些大學的國際化課程仍停留在雙語課程層次,專門為學生提供全球化主題的知識和視角、提高學生跨文化技能的課程尚不多見。國際化是當前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勢,也是一個逐步推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要將國際化策略融入大學的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的各個方麵,在愈發激烈的全球競爭中不斷地提升自身實力,形成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同時還需要明確自己的定位,充分利用我們深厚的曆史和文化積澱,結合我們的中國特色,將我們的傳統文化和國際先進文化融合起來,在動態過程中爭取公平的對話與交流,才能在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也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MZ(2〗四、巨大的研究投入與積極的進取——保持學術領先的生命源泉〖MZ)〗
世界一流大學都是以在廣泛的學科領域內開展世界領先的研究而著稱,它們的研究工作對人類的生活、工作、學習和娛樂的各個方麵都產生了直接的深刻影響。一流大學擁有濃鬱的學術氛圍和深厚的研究積澱,從剛入校的本科生到最資深的學者,都是大學研究共同體的成員,都能在大學通過發現和行動共同點燃研究的激情。為了挑戰現有的和未來的世界,一流大學的各項政策和營造的製度環境都小心地嗬護師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且對現有資源和未來資源進行合理分配,支持有可能成為世界領先的研究領域。
〖MZ(3〗(一) 學科發展:重點與策略〖MZ)〗
世界一流大學注重發展優勢學科而不是全麵發展。支撐一流大學的不是學校學科門類的齊全,而是有其特色學科和優勢學科。正如石溪大學校長斯坦利(Samuel L. Stanley Jr.)所說:“也許除了哈佛,沒有一所大學,可以在所有領域取得卓越;現在,金融危機後,可以說沒有一所大學可以在所有領域取得卓越。要想保持一流的地位,要想未來有所發展,必須有重點,有策略。”Stony Brook University. Inaugural Address 2009 [EB\/OL]. http:\/\/www.stonybrook.edu\/sb\/inauguration\/address.html, 20170223.
學科不在於多,而在於有多強。例如,普林斯頓大學在學科建設上強調“精”,即有重點。普林斯頓的辦學第一要素就是要堅持自身基礎研究的優勢,紮紮實實地進行學術和科研工作,在物理、化學、工程等領域始終占據著世界學術的前沿。這樣不僅能夠更加有效地集中學校的各項資源使之在特定領域發揮最大作用,有利於作為研究型大學的科研和學術建設,而且能夠避免學校機構過於冗雜而導致一些潛在的管理問題。
另外,由於學校資源的有限性,世界一流大學在學科發展上不是平均用力,不是每個院係平均地招聘教師,不是每個研究中心都給予同樣的資助。學校要確定在哪些領域可獲得研究突破,在全國乃至世界處於領先地位;哪些學科是該大學的特色,是別人所沒有或者欠缺的;哪些是新生的或新興的領域,可以改變一個學科;哪些是跨學科的、有創造性的、獨特的或具有潛力的學科。在這樣的一些學科領域,學校應加大投入,重點扶持,發展卓越學科領域。總而言之,一流大學在學科發展上采取的主要策略是:重點建設現有的優勢學科,推進良好的學科走向卓越,同時也不忽視開發新學科。
〖MZ(3〗(二) 跨學科研究:基礎與方向〖MZ)〗
跨學科研究是世界一流大學學術追求的基礎。在社會發展日趨專業化的世界裏,社會變得更為複雜,人類社會麵臨一係列重大問題,這些問題往往不是一兩個具體學科能夠解決的,而需要若幹個學科甚至若幹個學科群來共同應對,大學必須超越相互獨立的學科界限,發現知識之間的聯係,用整體的方式去思考,因此一流大學非常重視學科間的合作,不僅設置了大量跨學科課程,在科研方麵更是集多個學科於一體進行跨學科研究,建立了諸多跨學科研究中心,在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上超越單學科的界限。如耶魯大學的生物倫理學跨學科研究中心,不僅涵蓋了生物學、倫理學的知識範疇,還包括環境學、醫學、商業、科學技術等多門學科。
基於對社會的責任,一流大學致力於通過跨學科的研究解決當代世界麵臨的迫切問題,並且任何跨學科的研究都會受到最大的支持。如斯坦福BioX跨學科行動計劃(Interdisciplinary Initiatives Program,IIP)中的種子基金(seed grants)以2年基金的形式,提供大約400萬美元的資助,平均每年200萬美元,主要為高風險、高回報的跨學科合作項目提供種子資金,目前每個項目大約20萬美元,且在促進產生革命性突破的研究項目上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功。IIP的資助顯著增加了斯坦福大學教師之間的跨學科合作數量,提高了多樣性。Stanford Biox. Seed Grants [EB\/OL]. https:\/\/biox.stanford.edu\/research\/seedgrants, 20170222. 跨學科研究已經成為一流大學科研的主要方向,因為它促使許多院係都能站在學科的前沿,從更廣闊的視角審視學科發展,而且為創新活動提供了一種交流與對話的新模式,有助於人類解決科學和生產生活中的基本問題。
〖MZ(3〗(三) 教學和研究:結合與平衡〖MZ)〗
研究在世界一流大學還有更深層次的意義,就是研究與教學的結合。世界一流大學認為研究不僅可以幫助實現深層次的學習、增強學習效果,更使卓越的研究者有可能成為才華卓著的教師。學術界的理想狀態就是每個人都既從事教學工作,又從事學術研究。要使這種理想狀態成為現實,是非常困難的。要使教學與科研保持平衡,應采取的措施不是將教學和認知方麵的研究工作分配給實力較弱的研究人員,而是要征召一批傑出的研究人員,並使他們對學習的過程進行創新性研究。弗蘭克·H. T.羅德斯.創造未來——美國大學的作用[M].王曉陽,藍勁鬆,等,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99.研究與教學的整合、通過研究促進教學是斯坦福大學的傳統,也是斯坦福教學質量居於世界一流的關鍵。學生跟隨教授在從高能物理到宗教和全球衝突的各個領域中探索,教授依靠學生進行研究,激發新的想法,豐富和發展知識,並最終重塑他們的學科。
麻省理工學院等一流大學確立了研究與教學平衡的教育價值觀,認識到“教學學術”Ernest L. Boyer. Scholarship Reconsidered: Priorities of the Professoriate [M]. Washington: JosseyBass,1997:5.觀念對本科教學質量保障的真正價值。一流的教育是立體的教育,隻有始終堅持一流的教學、一流的研究才可能打造最好的本科教育。教學與科研是一枚硬幣的兩麵,它們是互為“源”與“流”的整體。大學教學不僅是一種活動,也是探索“如何傳播知識”的一門學問,有其自身的知識體係、探究方法和社群。世界一流大學還不斷增加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研究機會,包括在合作教育項目中發展聚焦於研究的工作期,使學生在啟發想象、創新和跨學科的環境中成長。
近年來,我國大學一直在往綜合性大學發展,眾多高校都在求大,卻忽略了學校特色。我國創建世界一流大學,首先要堅持學術第一的原則,在重點學科和優勢學科上集中突破,通過學科帶動學校發展,提高學術聲譽。因為學術是世界一流大學的本質特征,世界一流大學無不將科研放在重要地位。
其次,我國部分高校學科種類眾多,但由於高校及其科研管理體製的限製,學科或學院之間相互隔離,在研究方麵“自立門戶”、“單打獨鬥”的現象十分普遍。盡管近年來高校中也逐漸興起跨學科或跨學院合作,但這種合作多為形式上的合作或者僅是資金上的合作關係,未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跨學科研究。高等學校要推進協同創新,必須首先在大學內部打破學科之間的藩籬,突破學科內的固有思維和模式,鼓勵用多學科的思維方法研究本領域的問題。學校應鼓勵各學院站在更高的高度,將目光更多地投向學科邊緣和交叉地帶,並綜合多學科研究方法,尋找到更多的創新基點。
世界一流大學的研究目標值得很多國內研究型大學學習,研究要更關注我們周圍的世界,服務於人類的生存和生活,並且將研究融入教學,為學生服務,培養下一代的研究者。因為研究也不僅僅是學者的任務,如何將本科生和研究生帶入前沿的領域,用研究滋養教學,促進學術事業的生態發展,也是研究型大學必須考慮的。
〖MZ(2〗五、以學生為中心的本科教育——培養卓越人才的核心環節〖MZ)〗
目前世界一流大學都是研究型大學,承擔著多重任務:育人、科研和社會服務。但是,研究型大學的核心任務是育人,其中最重要的是本科生培養。一方麵,在大學中,與其他活動相比,本科生教育占據了其大部分時間,耗費更多的資源,需要更多的教職人員,也產生了更多的收益。大學的其他重要的功能——如研究生教育和研究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本科教育的支持。另一方麵,本科教育對社會也有巨大的影響,它產生未來的專業研究人員和教師,傳遞著我們文化中的精華,培育了國家的選民和領導者。本科教育培養了各個國家的未來領導者,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群,集中了最為犀利的以及最重要的批評,本科教育最好地檢驗了大學的成效。弗蘭克·H. T.羅德斯.創造未來——美國大學的作用[M].王曉陽,藍勁鬆,等,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103104.
〖MZ(3〗(一) 科學與人文並重的本科教育 〖MZ)〗
為了培養學界精英和領袖人才,世界一流大學秉持這樣的本科教育理念:科學與人文並重,它們是相互貫通和相互支持的關係。劍橋大學既有牛頓、霍金、卡文迪許等這些自然科學的巨擘,也有培根、彌爾頓等這樣的文化大師。劍橋大學是人文和科學並重的傑出典範,它既有人文的感性,又有科學的理性。20世紀以來,劍橋大學不斷改革本科教育模式,調整學科專業設置,建立科技與人文融合的教育模式。在耶魯大學,極具特色的人文教育對本科人才培養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通過向學生傳授人類已有的經典知識、科學的思維訓練,學生形成獨立的判斷和思考能力,並發展學生的智慧、道德,養成公民責任,使之服務並領先於人類活動的每一個領域。
〖MZ(3〗(二) 普適性和個性化相結合的通識課程〖MZ)〗
通過分析世界一流大學尤其是美國一流大學的本科課程體係,可以發現以下特征:首先為了實現培養完人的本科教育目標,學校圍繞學生未來職業發展和個人生活所需要的普適性的知識、技能和價值觀,精心設計以分類必修型為主的通識課程體係;其次,為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通識課程門類豐富多樣,有的學校開出上千門課程,除了一些基礎性或導入性課程外,還有新生研討課程、榮譽課程、頂峰課程、研究性課程、跨學科課程等,學生可以根據個人興趣和需求選擇不同的課程。此外,當前一流大學的通識課程改革明確要求給學生提供更綜合的學習體驗和更多的跨學科視野下的課程,同時將更多的國際化視野乃至國際交流的機會注入課程中。
哈佛大學的分類必修通識課程體係一直是世界上眾多高校學習效仿的對象。在縱向上,從一年級的新生研討課程到四年級的頂峰課程,符合大學生認知與學習的規律,課程內容由淺入深,教學方式由調整適應到突破創新,具有哈佛特色。在橫向上,八大通識課程與紛繁複雜的專業課程、選修課程相交叉結合,提升學生的基本素質和專業能力,保證課程的豐富性、適切性與前沿性。普林斯頓大學的通識課程體係也屬於分類必修型,涵蓋7個領域,即認識論與認知方法、倫理思想和道德價值觀、曆史評析、文學和藝術、數理邏輯、科技實驗和社會評析,涉及4個門類,即人文類、邏輯推理類、自然科學類和社會科學類。通識課程體係的這種設置,既考慮到這些大類各自的學術和思維方式的特點,又注重一定的覆蓋麵,學生可以了解不同學科的宏觀的知識結構和學術研究的基本麵貌,從而有利於構建一個框架明晰的知識體係,進一步明確自己的興趣和未來的研究與發展方向。
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一直堅持“導師製”,對每一位學生進行一對一、麵對麵的引導,結合學生特長,與學生討論共同製訂出適合學生專業發展及各方麵能力發展的學習科研計劃,並督促學生嚴格執行。導師製被稱為一種特殊的通識課程,也是一種個性化的教學方式。但是,導師製並不是跟著導師走,而是強調學生在導師的引導下自主學習,學生需要主動查閱大量文獻並堅持閱讀,導師與學生就相關問題探討和辯論,以此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
〖MZ(3〗(三) 全方位、立體化的學習支持係統〖MZ)〗
大學不僅僅是一個學術和科研場所,還是一個對青年學生進行全麵教育和輔導的機構,同時也是一個青年學生由學生時代向邁入社會的新階段過渡的機構。在這個意義上,大學理應承擔對大學生進行全方位素質培養的大部分工作,大學不僅應當是有著嚴肅而濃厚的科研氛圍的學習場所,更應當成為一個充滿愛心和朝氣的學生社區。為了培養具有全球領先的研究水平、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完備的團隊合作精神及創新意識的大學生,世界一流大學以其分工合理、全方位、立體化的學習支持係統而著名。
例如,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習支持係統包括教學發展中心、學生網上選課工具以及教學技術中心、學生健康服務處、就業服務中心、住宿學院製度、學習資源係統、財政資助製度等部門和項目。可以說,教師和學生需要做的僅僅是全心全力完成自己承擔的學術科研、教學和學習任務,而資金、技術、生活、健康等方麵的工作全部可以在學校提供的完善的學習支持係統中獲得支持和幫助。這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教學和學習工作順利、高效地進行,進而為整個學校提升其競爭力和辦學水平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從學生申請學校的那一刻,牛津大學就為學生提供了全方位、人性化的學習支持服務。申請入學階段,學校的官方網站和學校舉辦的開放日等參觀活動,為學生提供了了解學校及每個專業的通道;進入學校後,舍監、學監和教師會給予學生學習、生活和科研等各方麵的引導與幫助;對在經濟上有困難的學生,學校提供了大量的獎學金和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助學貸款;對於身體殘障的學生,牛津大學的殘疾谘詢中心會協同其他部門為學生提供其所需要的幫助;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學校會利用晴雨表調查、課堂調查等各類問卷調查工具了解學生對學校所提供的教學等各類服務的看法,在此基礎上完善學校教育質量,為學生提供更加滿意的學習體驗;對於已經畢業的學生,學校還會繼續關注其職業發展動向。在牛津大學的學習體驗對學生的影響會伴隨學生一生。
顧秉林教授認為人文素質與科學素養密不可分,隻有人文與科學的最佳結合才能不斷創造出科學奇跡。美國一流大學的人文教育很有特色。雖然他們的價值觀與我們根本不同,但我們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過程中還是可以借鑒他們的一些做法。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做法就是本科教育中的通識教育。通識教育,英文是“general education”,也譯成“普通教育”、“自由教育”。廣義地理解,也可翻譯成“文化素質教育”,實際上是全麵素質的教育。顧秉林.人文教育與一流大學的人才培養[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2):3236.
無論社會和大學如何發展,培養教育下一代的學者始終是研究型大學首要的職責。研究型大學應借鑒世界高水平大學保障本科教學質量的“回歸之道”,重新定位教學工作的優先級,自上而下地鼓勵教師更多地研究“教學生什麼”、“如何教學生”、“學生如何學習”等問題,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出發建立或完善全方位、立體化的學習支持係統。
此外,世界一流大學的本科課程體係並非完全模式化了的,它處於一個不斷調整的過程中。但是,它的調整並非盲目的,而是始終圍繞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而進行的,是為了及時展現最新科研成果和體現時代精神內涵而做的課程結構和內容的變化,其最終目標始終落實在一流人才培養的理念上。因此,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道路上,我國大學要重視課程結構的調整或改革,這是保證本科教育質量的重要環節。在縱向上,創建滿足不同年級學生需求的多樣化課程,如適應大學學習的新生研討課程、鍛煉創新突破能力的頂峰課程、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國際化課程等,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學術水平。在橫向上,將專業課程與通識課程相聯係,建立一個完整有序的課程體係,同時加大跨學科課程建設力度,真正培養綜合型創新人才。
〖MZ(2〗六、充足的辦學經費——保持良性循環的物質條件〖MZ)〗
充足的辦學經費是世界一流大學形成與發展的最基本的物質條件,也是世界一流大學的一個重要特征。目前,一流大學的資金籌集方式是多樣化的,主要包括:政府下撥的運行和科研經費、來自公共組織和私營企業的合作科研經費、運作捐贈基金後產生的經濟收益和學費等。無論采取何種籌資方式,所籌集的資金全部由專業管理團隊進行管理與分配。充沛的資金支持使學校能夠吸引更多的優秀教師和研究者,對科研的投入和對學生、教師的各方麵支持項目有了堅實的後盾,而教師和學生的研究成果又重新成為新的吸引合作資金的來源,帶動了一個良性循環。
〖MZ(3〗(一) 政府的科技政策與撥款資助〖MZ)〗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能夠建成許多世界一流大學,與美國科技政策密切相關。美國科技政策不僅強調大學是整個美國研究世界的中心及研究與人才培養要密切結合,而且通過具有競爭性的撥款支持和將其主要投入大學的方法,加強教育與研究之間的聯係。美國對大學的資助主要在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方麵。例如,國家科學基金會(NFS)每年提供40多億美元的預算作為大學科學和工程研究的主要資金來源;同時,國家健康研究所(NIH)每年也為生命科學研究提供約21億美元的資助。這些投資包括為了進一步發展而添置昂貴的設備、發放生產許可證、建設研究園和技術孵化基地,也常常包括經營風險投資等。
目前美國被公認的世界一流大學幾乎都是研究型大學。雖然美國有3600多所高校,但是國家科研經費的支出隻集中於極少數研究型大學。美國研究型大學根據2005年卡內基高等教育機構的分類標準分為一類和二類,分類依據除了頒發學位的層次、數量外,主要是獲取聯邦經費的多少。一類院校獲取聯邦資助達4000萬美元以上,二類院校獲取聯邦資助1250萬—4000萬美元。趙可,史靜寰.研究型大學在美國科技研發中的地位與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2006(10):96103.美國研究型大學從聯邦政府獲得大量科研經費的支持,是美國從事基礎科學研究的重要力量。美國政府的科技政策提升了大學的科技實力,而大學的科技實力及其為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的卓越貢獻成就了美國眾多的世界一流大學。馬廷奇.創新型國家建設與大學科技政策創新[J].教育與現代化,2008(1):20.
〖MZ(3〗(二) 學術優先的經費投入〖MZ)〗
世界一流大學通過多種渠道募集的經費在投入分配上多數堅持“學術優先(Academic Priority)”原則,認為學校最重要的事務是促進學術發展,通過在經費上加大支持力度,保障諸如跨學科研究和課程等學術政策的順利推行。而且,學校本著為學生和教職工創造良好的學習和科研環境的原則,通過設立專業的管理機構或公司來配置經費,主要用於增強學校的科研水平、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吸引最為優秀的學生和優化改善校園建設等方麵。如設置各種津貼高昂的講席,以吸引某一學科領域較為權威的專家為學生授課;資助大批訪問學者和客座教授,定期邀請國際知名專家學者到學校訪問交流,為學術研究注入新鮮血液;實施具有競爭力的薪酬戰略,吸引優秀教師的加盟。此外,學校募集的經費還用於更新實驗儀器設備、增添智能化教室、裝配計算機輔助教學設備及提高互聯網的使用效率等,極大地增強學校的教學、科研實力。募集的經費在吸引優秀學生方麵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為優秀學生提供各種名目的獎助學金上。
我國大學基本上都是公立大學,大學的經費來源基本來自政府有限的撥款,這將對大學資源的開發有所限製,並且也對自主權有一定的限製。而且,研究資源多數掌握在教育之外的其他部門,真正劃撥給大學的有效資源和依靠大學開展重大研究的政策、措施還不明確,使大學真正介入國家科技創新體係存在一定的阻礙。因此,拓展經費的來源,擴大大學辦學自主權,根據每所大學自身發展的特色與優勢,擴大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我國目前大學發展所麵臨的挑戰。
程瑩等學者認為,高水平大學建設超前於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主要緣於政府的高度重視,特別是在經費上的重點投入和保證。我國目前的高水平大學建設已經超前於我國經濟發展水平。要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使我國大學走上一個更高的台階,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國民經濟繼續高速增長,特別是在人均GDP上要有較大提高;二是國家在一段時間內要繼續確保對高等學校,特別是若幹所重點建設大學的超常規投入。這是我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關鍵。國家必須充分重視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並給予相應的支持。程瑩,等.我國何時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學——從GDP角度預測[J].高等教育研究,2005(4): 16.但是,項仲平教授提出,政府要以“發展績效”作為對一流大學投入的依據與導向。要建立科學完善的第三方評價機製,不再以大學既有的發展層次作為是否重點建設的依據,而是根據其發展的增量效益、基於可持續發展的競爭能力提升作為評價的重要尺度,提高經費投向的科學性與使用效益,真正將有限的經費投入發展成效明顯的學科和大學、投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關鍵領域。項仲平.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中國範式與中國路徑[J].中國高等教育,2017(Z1):3236.
〖MZ(2〗七、完善的質量監控與管理——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保障〖MZ)〗
當今世界正在朝多元化、全球化方向發展,客觀上要求各國的高等教育重新調整管理思路,用戰略性眼光和思維來規劃高等教育事業。世界一流大學的管理主要根據其製定的戰略規劃中的戰略目標,采取具體措施把質量、規劃和評估明確地聯係起來,設立績效指標對大學戰略管理的目標進行監控與評估,將大學的質量提高整合到評估當中去。
〖MZ(3〗(一) 先進的戰略管理機製〖MZ)〗
一流大學,需要有一流的大學管理,管理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實現大學預期的目標。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赫伯特·西蒙(H.A. Simon)曾提出“決策是管理的職能”,“決策貫徹管理的全過程,管理就是決策”。世界一流大學通過不斷地探索和實踐,在學校管理中摸索出了一套適合自己特色的先進的戰略管理機製,並取得了輝煌的成績,成功地引領了世界高等教育的發展。戰略思維與行動正成為世界各國大學運行、變革與管理的一項重要因素。一流大學的管理主要依據戰略規劃中的戰略目標,並采取措施把質量、規劃和評估明確地聯係起來,設立績效指標對大學戰略管理的目標進行監控與評估,將大學質量提高整合到評估當中去。如牛津大學的發展戰略規劃,學校一直起著宏觀調控和監督的作用,學校的各個部門在學校校委會的領導下,嚴格按照戰略規劃的要求實施。縱觀世界一流大學管理的發展,管理者的領導觀念與領導能力也是大學是否能良性發展的關鍵之一。在西方高等教育發達國家裏,高校領導者將“戰略管理”普遍應用於大學的管理中。
〖MZ(3〗(二) 高水平的質量評價保障體係〖MZ)〗
世界一流大學能保持如此高水平的教育質量,離不開完善的質量評價保障體係的建設。它不僅擁有完整的課程教學評價體係、教師績效考核評價機製、學生淘汰機製,同時設立眾多機構來監控教育質量的水平,在財務、後勤、信息技術、健康服務等各個方麵為其做好保障,實現一套自上而下、完整全麵的保障體係。
例如,麻省理工學院的教育評價與質量監控體係以學生的學習結果和知識增值為導向,形成了整體性的評價體係,在本科教學質量保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麻省理工學院有兩種評價活動類型,不同類型的評價其主體和表現形式也不相同。第一大類是間接評價,按照評價主體不同又分三小類。一是教育研究者開展的評價,如新生和畢業生問卷調查、校友調查、畢業率和升學率調查等;二是教師開展的評價,如課程成績評定、期中和期末的學生評教,以及利用反饋表和模糊卡片(Muddy Cards)進行隨堂式的評價;三是教師和研究者聯合開展的評價,如學生對新教學法或新課程態度的反思調查、退學學生的麵談等。第二大類是直接評價,也分三小類。一是教育研究者開展的評價,其形式有通識教育能力的標準化測試和出聲思維法(Think Aloud Protocols),後者要求學生大聲描述在學習過程中解決問題之後的感想並對這些定性數據加以分析;二是教師開展的直接評價,如課程評分、跨學科知識的標準化測試等;三是教師和研究者聯合開展的評價,如教學前測和後測、作業促進概念理解的分析、學生完成任務的表現分析、學生作品的分析、本科生課程學習的檔案袋等。這種日趨完備的教學評價體係能夠監控和診斷教學過程的各種問題,為教學質量提升提供了形成性和終結性相結合的評價支持。
世界一流大學的教學促進係統開展的各類評價,其動機是幫助教師發現教學問題從而改進教學質量,而不是使教師被動地接受檢查和管理。這樣的策略為教師改進教學內容與方法提供了多元化的實證數據支持,從而有更多的機會促使自己進行教學反思,生成教學質量改進的課堂行動,反過來也提高了自身的教學水平。
我國高等教育長期以來一直在計劃經濟模式下發展,內容缺乏相應的競爭力,大學特別是公立大學往往是順其自然,不必考慮經費預算、生源和新的環境的變化,因此大學管理者很少也不需要進行戰略管理。目前,隨著我國經濟體製和教育體製改革的進行,高校的自主權進一步擴大,世界也正在向多樣化、全球化方向發展,客觀上要求我國的高等教育應重新調整管理思路,要用戰略性眼光和思維來規劃高等教育事業,尤其是研究型大學要發展成為世界一流的大學,大學的管理者需用一流的戰略思路來決策、規劃和管理。
“大學是個係統龐大、結構複雜的組織,這要求大學必須是一個善治的組織,世界一流大學更是一個善治的組織,而善治的前提就是法治。善治並不是依靠支配和組織及其個體自覺自律的行為過程,而是法規製度建構完善並對其組織的運行及其成員的行為具有規製作用的結果,即善治是具有合法性及權威性的結構性規範 ,善治的組織需要法規製度提供的製度環境和機製保障。”眭依凡.論大學的善治[J].江蘇高教,2014(6): 1521.在我們的高校發展中,目前亟待加強各戰略規劃發展部門的製度建設。一是應明確學校各個部門在戰略發展規劃中的權力和責任所在,做到權責分明,每個部門的工作人員都十分清楚自己的職責所在和分工,將權力賦予職位而不是個人;二是應在學校總的規章製度基礎上完善每個部門的規章製度,結合戰略發展規劃的總體目標,製定出具體可操作的目標與實施方案;三是應加強戰略規劃小組隊伍建設,包括領導小組、谘詢專家小組、監督小組、專業技術小組等,在聘用人員時結合部門職責和特色,選用專業素養高、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豐富的人才到隊伍中來;四是加大師生參與力度,由教師和學生選出代表參與到谘詢小組和監督小組中,發揮師生的群體智慧,激發其主人翁意識,將學校戰略發展規劃的目標和任務內化到具體實踐中,形成一股合力,為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奮鬥。
〖MZ(2〗八、高效的校企合作與社會服務——促進產學研融合的主要平台〖MZ)〗
世界一流大學不僅要履行教學和研究職責,更要通過發明創新和創業、技術轉移和知識產權商業化等對經濟增長、就業以及城市繁榮產生直接影響。一流大學積極發揮其智力優勢,把大學建成工業研究和開發的中心。多數一流大學建立了研發園區,創建了高科技企業孵化器。學校對科技園區和企業孵化器精心管理和服務。孵化器幫助企業合理規劃,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鼓勵師生到企業做貢獻等。世界一流大學與企業緊密合作,雙方都得到協調發展。
〖MZ(3〗(一) 科技園區:大學的創新創業園區〖MZ)〗
一流大學通過輻射高新技術和孵化高新技術企業,推廣先進技術和普及科學知識,並與企業和科研機構合作,促進企業和區域科技創新係統有效運行和提高創新能力。美國的“矽穀”、“128公路”和“三角地帶”三大科學園區都是依托一流大學而建的。其中,矽穀是以斯坦福大學、伯克利大學為主導發展起來的科學工業園區,是信息技術革命的發源地。著名的“128公路”旁的大片高科技企業,尤其是“波士頓科研中心”則是依托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而建。
以蜚聲世界的矽穀為例,它是全球創業者的夢想地。而在矽穀的發展曆史中,斯福大學始終承擔著推動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隨著國家戰略發展的需要,研究型大學的社會服務職能需要從傳統的被動服務逐步走向主動的市場化創業,在斯坦福大學的發展陷入瓶頸時,被稱為“矽穀”學術建築師的弗雷德·特曼(Frederick Emmons Terman),開創了一種斯坦福特有的“創業文化”,鼓勵他的學生創業、為斯坦福的校友們提供創業機會、為當地企業的工程師提供繼續教育項目、幫助建立高科技工業園區,而這也是第一個建在大學附近的科技園區。斯坦福大學成為衍生新公司和新產業的母體,同時又是合作創新的主體,把自身的高科技成果直接運用於企業;通過一係列成熟的技術轉移政策和成立技術許可辦公室,加速了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和市場化。這種創業文化成就了後來的矽穀,並深深影響著斯坦福大學的每一位師生, “學術—創業”已成為斯坦福大學的標誌。斯坦福大學也因此快速成長為一個在許多領域尤其是高科技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大學,成為美國乃至世界頂尖大學。
以一流大學為核心形成的高新技術園區、高科技產業園、大學城等是高科技的孵化器,是科技創新的基地,直接參與並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大學則與產業界互相依托、互相促進,使產學研協調發展,知識創造、加工、傳播、應用獲得有機整合,產生巨大能量。
〖MZ(3〗(二) 社會服務:大學對社會的正向功能〖MZ)〗
大學的功能,除了教學和科研之外還包括服務社會的功能。從學生到教授,投入社會服務,發揮大學對社會的正向與引領功能。大學的校風、學風不僅是一個學校的象征和靈魂,而且也能夠影響到其所在地的風土民情。同時,一流大學集中了大量具有高深學問的專業人才和富有活力的青年學生,理應為所在社區、城市乃至更大的地區承擔一些服務項目。
世界一流的大學一定是與所在社區和社會相和諧的大學,是一個為社會和國家服務的大學。例如,劍橋大學就是一個將自己的才智和科技服務於社會的大學代表。在科技發展的現代,劍橋大學以自身的科學技術優勢為基礎,順應時代潮流,建立了劍橋科技城,成為英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劍橋大學的師生更是積極投入誌願者活動當中,以自己的行動為當地和社會的需要提供幫助。劍橋大學的講座和研討課不僅對社區居民開放,還為希望接受繼續教育的人提供短期或暑期的課程。劍橋大學在受到社會的慷慨捐資的同時,以同樣慷慨的方式回報社會。
創建世界一流大學不僅在加快培養優秀人才、加速科技創新、加速國家發展方麵有重大作用,而且,國際經驗表明,一流大學還可以通過興辦科學園區和高新技術“孵化器”及其科技創新成果的產業化為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從古至今,世界一流大學始終是發達國家強盛和興旺的最根本動力,成為科技、經濟與社會發展之間最有效的橋梁和創新的聚集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與變革。
目前,國內很多研究型大學也紛紛加入以提高區域和國家經濟實力、提升大學學術聲譽和經濟效益為目標的創業行列。世界一流大學給我們的經驗是,真正的創業型大學承擔著科技成果從研製、開發到自主創辦高新技術產業以及產業化全過程的任務。尤其是在幫助大學的研究人員將科研成果和發明專利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方麵,一流大學有一整套成熟的管理機構、政策和經驗,這些都值得國內的高校深入研究和學習。此外,我國大學還要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有利於創新創業的高效服務和完善政策;營造有益於創新創業的環境,激發創業的激情,使創業的思想與精神融入教師和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搭建交流和學習的平台,讓有誌於創新創業的師生們自由交流創意;邀請企業界成功人士進校園指導谘詢,讓學生獲得真實世界的經驗,其創意更可能獲得成功。
西方發達國家的大學普遍擔負起了科學研究的主要職責,也同時為尖端科技企業的創立和發展起到了主導作用,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劉智運.如何建設高等教育強國[J].高教發展與評估,2008(5): 34.我國研究型大學要成為世界一流大學,既要站在學術研究和知識創造的最前沿,又要以國家和民族的創業精神為責任,努力為國家戰略和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建立切實的政策、製度、機構,通過科學技術創新和人力資本生產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軸心力量。
近代世界發展曆史表明,一個偉大的國家必須有偉大的大學。當今世界,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在世界競爭中,影響到一個國家競爭力大小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大學。黨和政府正是深刻認識到國際競爭的大趨勢和中國未來發展的迫切需要,高瞻遠矚,立足於民族複興的高度,將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作為國家的戰略方針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美、英、加、澳等世界高等教育強國的世界一流大學表現出以下共同特征:擁有一支高素質師資隊伍,發展一批一流學科,培養高層次創造性人才,出高水平原創性科研成果,以及充足的辦學經費等。世界一流大學是強大實力與卓越貢獻的統一。在2016年5月召開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成為世界科技強國,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必須擁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機構、研究型大學、創新型企業,能夠持續湧現一批重大原創性科學成果。”一語道破世界一流大學對國家強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為擁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是一個國家高等教育發展水平的標誌,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也是一個國家經濟、科技、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後的迫切需要。當然,世界一流大學不是所有大學的目標,但一個缺少世界一流大學的國家絕不會是高等教育強國,繼而也就根本成為不了世界強國。眭依凡.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六要素[J].探索與爭鳴,2016(7): 48.
但是,創建世界一流大學,需要我們立足於我國高等教育的實際,積極探索適合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道路。2015年8月18日中央全麵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明確提出“要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規律,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中國特色為統領,以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服務經濟社會為導向”。這也是習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座談會上提出的“辦好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必須有中國特色。沒有特色,跟在他人後麵亦步亦趨,依樣畫葫蘆,是不可能辦成功的”。目前我國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重任主要由若幹所名牌研究型大學所肩負,它們在創建世界一流大學過程中需要考慮內、外兩個互為補充的層麵:外部層麵即政府層麵,獲得國家、省、市各級政府的支持以及可以提供給高校用於提高水平建設的資源;內部層麵即學校層麵,大學為了實現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而進行的必要改革和采取的必要措施,兩者缺一不可。總而言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是國家戰略,國家要實現現代化、增強國際競爭力,必須建設一批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是維護和發展中華民族長遠利益的必然戰略抉擇,可以帶動我國高等教育的整體發展,提升我國人力資源水平,保證我國盡快躋身創新型國家行列。馮倬琳,王琪,劉念才.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之路與啟示[J].中國高等教育,2014(10): 6163.
後記
〖MZ(1〗後記〖MZ)〗
從曆史到現狀,世界一流大學始終是發達國家強盛和興旺的最根本動力,成為科技、經濟與社會發展之間最有效的橋梁和創新的集聚地,推進了社會生產力的變革與創新。擁有世界一流大學的數量是一個國家高等教育發展水平的標誌,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也是一個國家經濟、科技、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的迫切需要。在知識經濟時代,人們對於追求最具聲望、質量最高的世界一流大學表現出極大的熱情,無數的高等教育學者對世界一流大學進行了多方麵的研究。已有的研究表明,世界一流大學具有以下共同特征:高水平的師資,卓越的科研,充足的經費資源,高度國際化,學術自由,良好的自治係統等。但是,任何一所世界一流大學都是根據本國需要應運而生的,都因時代內涵、國家目標和發展戰略的差異而具有各自的個性特征和成功之道。因此,本書旨在從不同國家的視角、以多個案例和真實數據呈現世界一流大學的發展現狀,以供讀者深入了解與比較。
目前,大多數的世界一流大學在主要的英語國家或者發達的工業化國家,因此本書從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共選擇了12所世界一流大學,主要從辦學理念、師資隊伍、國際化、課程教學、經費募集、質量監控、校企合作、社會服務、科研組織等方麵分析他們的現狀和經驗,揭示其保持世界一流大學高質量的秘密,以期為我國研究型大學的改革和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提供理論指導和實踐啟示。
本書是汪霞教授研究團隊同心協力、分工合作的成果。汪霞教授設計書稿的整體思路,精心謀篇布局,篩選相關材料,給予寫作建議,並在寫作過程中多次審閱書稿,明確研究方向和重心,提出修改意見,協調寫作風格,最後統審全稿。第一章由胡樂樂執筆;第二章由江珊執筆;第三章由孫美榮執筆;第四章由嵇豔執筆;第五章由崔軍執筆;第六章由程欣、陸玲執筆;第七章由朱悅瑉執筆;第八章由馮暉執筆;第九章由錢凱、段豔執筆;第十章由侯春陽執筆;第十一章由程晶、蔡公煜執筆;第十二章由韓民揚、國寧執筆;第十三章由付玉媛執筆;結語由顧露雯執筆。顧露雯初審全稿,進行了部分修改、編輯與審稿的工作。
由於寫作時間較緊,加之資料獲取的不易,內容上不完善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不吝賜教。本書在寫作過程中,參閱了各案例大學的網站和國內外諸多學者的研究成果,對所參閱的資料一般都作了標注,但也可能有所疏漏,在此一並表示感謝,並請讀者批評指正。
南京大學出版社領導和編輯束悅老師對本書的出版給予了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深表感謝。
編者
201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