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汪倫傾財待貴客,李白損身誅頑敵(1 / 3)

青蓮居士李白攜夫人劉錦屏,在鼇龍莊和桃園居留近一年,不覺又是春暖花開的季節。這日正在桃園散步,接到一封書信,是涇縣汪倫寫來的。他在信中稱那裏有百裏桃花,千店美酒,盛情相邀李白前去遊玩。李白此時正想到江西的廬山去看望峨眉浪子吳均,可以順路一遊,於是向兩處莊園的主人告辭。元丹邱等人也知道李白不會再留此處,便又輪流設宴,給李白送行。這樣又停留半月,李白和劉錦屏告別眾人,上馬而行。

元丹邱等人送別李白,都各自歸去。到安史之亂之時,程氏兄弟散家財招兵買馬,率兵殺敵,終於顯示了祖輩的威風。元丹邱和岑勳也聚眾抗敵,可由於當時敵勢太大,在一次作戰中被亂軍衝散,不知所終。後人傳說他們被亂軍所殺,也有說他們再度歸隱,都沒有確實的證據。此是後話,暫且放過不提。

再說李白和劉錦屏,一路上緩慢而行,遊山玩水,飲酒放歌,碰到朋友相邀,又會停留數日。就這樣走走停停,等進入涇縣境內,已是入冬時節。

由於天氣寒冷,李白和劉錦屏都換上狐皮裘帽,邊行邊用酒禦寒。這種載酒遊玩的生活,實在快人心性。李白貪花、戀酒,又有美人相伴,可以說是個好色之徒,不過他曆來被世人稱道,其原因是他那驚世駭俗的華美詩篇,完全掩蓋了他貪戀酒色的不足。

這一日北風呼嘯,雪花漫天,他們錯過客店,隻好催馬前行。正行之間,見前方的岔路口停著兩乘暖轎,並有十多個壯漢立於風雪之中。他們見李白二人衣衫華貴,氣派不凡,忙分立兩邊,躬身靜候。一個四十多歲、步法穩健的男人迎了上來。

李白勒馬問道:“爾等何人,為何阻住道路?”

那人拱手道:“請問貴客,不知趕住何處?”

劉錦屏道:“去向哪裏,與爾等何幹,快快讓開!”

那人道:“小人乃桃花潭主的管家趙方,奉主人之命迎接貴客,不敢錯過一人,還請客官報上名來。”

劉錦屏冷笑道:“你迎你的客人,與我們無關,趕快閃到一邊!”說完提馬前進。

趙方出手很快,沒等馬頭過去,已伸手抓住馬的韁繩,那匹馬竟無法前行。劉錦屏在馬上大怒,揚手就是一鞭,也是速度極快。可趙方並不撒手,硬挨了一馬鞭,可臉上絲毫不見傷痕。

李白知道是來接自己的,可見趙方出手不凡,一時性起,也催馬向前。趙方心急,忙用另一隻手抓住馬的韁繩,防止走脫。兩匹馬都是塞外名駒,通曉人性,如今有人拉住它們,頓時烈性大發,前蹄豎起,仰天長嘶,竟將趙方托了起來。趙方在空中用力,想再次拉低馬頭,可試了幾次都不行,無奈之下,隻好在空中倒躍落地,依舊阻在馬前。

劉錦屏道:“這就是你家主人的待客之道嗎?”

趙方道:“回夫人的話,這次客人非同一般,一旦錯過,小人無法向潭主交代,所以有失禮之處,還望見諒。”

李白笑道:“既然如此,也不為難你了,爾等前邊帶路就是。”

趙方聞言大喜,施禮道:“這樣的天氣,怎敢叫貴人受風寒之苦,請換乘暖轎。”說完一揮手,早有人將下馬凳放在地上,扶二人下馬。

李白見他如此殷勤,隻好同劉錦屏棄馬乘轎。那暖轎是虎皮錦墊,坐在裏麵,非常的溫暖舒適。轎夫的身手也非常矯健,抬起轎來,腳步如習。普通下人都是如此身手,其主人的身價可想而知,有了上次鼇龍莊的教訓,這次李白和劉錦屏都有了防範之心。

就這如飛而行,到了黃昏時分,來到一座深潭岸邊。隻見潭水清澈幽森,方圓能有幾十裏,岸邊桃樹成行。在岸邊的碼頭上,停泊著一艘五彩大船,船上雕欄畫棟,上下兩層艙房,均是紅氈鋪地,彩帶飾門,十幾個童仆侍女列隊相迎。

趙方請李白二人下轎,又恭送到船上,然後帶著自己的人退下。船上早已擺好酒席,仆人請李白二人先略飲數杯,然後開船而行。原來這桃花潭中有一塊陸地,名為桃花源,取世外桃源之意。這裏林木森密,景色怡人,桃花潭主汪倫就居於此地。

船在潭中行駛一個多時辰,在桃花源靠岸。這時又有一個管家帶十幾名仆人到來,說主人怕貴客旅途勞累,如今天色已晚,先屈居船上一宿,明日親自迎接。然後命人又擺上果品酒飯,並令仆人在船外護衛,閑雜人等一律退在外邊伺候。李白見他們如此招待,原有的疑心終於消失了。

此時艙內隻有他們兩人,燭光搖曳,映照著劉錦屏迷人姿色。在這幽靜的夜裏,李白覺得心情格外的舒展,麵對美人,舉杯暢飲。

劉錦屏見李白格外的有興致,笑道:“夫主今日似乎格外的高興,看來這汪倫的待客之道很如你的意呀!”

李白搖了搖頭,說道:“你說錯了,我李白什麼樣的排場沒見到過,怎麼會傾心這山野的富戶?隻是你我飄泊數年,還是頭一次在這樣的清靜之處對飲,所以別有一番感覺。”

劉錦屏道:“以前遊玩,除了與朋友狂歡共醉,就是我二人露宿野外的廟宇村店中,這樣的環境,還真未經曆過。”

李白看著她,歎道:“我已年過五十,一生嗜酒如命,若不是兩位夫人的關愛,恐怕早已像孔巢父等人一樣,成為塚中枯骨了。”

劉錦屏道:“夫主何出此言,古往今來,有誰能及夫主萬一,能伴你一生,妾早就心滿意足了。”

李白道:“我雖為翰林學士,又有禦賜金牌在身,可卻毫無用處,眼看衰老將至,此生再無所為。如今我倆又在外遊蕩數年,家中夫人不知又受多少辛苦,看來我們也該歸家了。”

劉錦屏見李白傷感起來,忙解勸道:“家中夫人的大義,無人能及,她一向以夫主為榮,再苦再累,也不會有怨言的。”

李白苦笑道:“其實哪個女人不想她的丈夫常伴身邊呢?可惜為成我的名聲,為顯她的節操,苦了她大半輩了。”

劉錦屏道:“不管怎樣,夫主非常人可比,胸懷壯誌,豈能長期困守家中。”

李白道:“人都為誌向所累,可很多人都是壯誌難酬,空懷遺恨。但願杜甫和高適能夠功成名就,如願以償,不像我這樣,善始而不能善終。”

劉錦屏道:“夫主如果真的看淡一切,就不必這樣感歎,待遊完桃花源,便回歸蜀中,與夫人共享天倫之樂。”

李白道:“看樣子這汪倫是真情相待,等會過他之後,再過江看望吳均道友,然後便回鄉隱居,再不出川。”

二人邊說邊飲,直到困倦睡去。這位一向自負天才奇才的青蓮居士李太白,今日不知為何,竟然對自己的人生感到茫然,發起唱歎來。也許是這桃花潭的水激發了他的靈性,使他知道了前途的渺茫,天生我材未必有用。就像這漆黑的夜,幽深的水,使人無法衝破,無法斬開。他也感到了生命的勞累,遍遊千山萬水又如何,還不是東邊日出,西邊日落,而生命卻在無聲的老去,最終還是會留下遺憾。

第二日清晨,二人從甜夢中醒來,早有侍女前來伺候。梳洗完畢,趙方又來參見,說桃花潭主汪倫已在外恭候多時了。李白和劉錦屏忙走出艙外,棄舟登岸。此時岸上已經站了許多人,個個衣著講究,還有樂師持著琴、簫、笙、鼓等樂器,見李白二人登岸,一齊演奏起來。一個年近六旬,身體白胖,穿著華貴衣服的男人迎上來,他正是汪倫。

汪倫見李白上岸,忙躬身施禮道:“草民涇縣汪倫,久聞學士風采,十分敬仰,渴望一睹尊顏,今日終於如願以償了!”

李白還禮道:“在下已是辭官之人,汪員外不必如此客氣。”

汪倫道:“草民萬沒想到一紙書信,竟令學士大人不遠千裏而來,真是草民的無尚榮光。”說完親自引路,向他的住處行走。

這裏樓閣亭台此起彼伏,都是依地勢的高低建造,雄壯華麗。在這些建築之間,還有無數參天的古木,奇石怪崖,小溪流水,百鳥鳴唱,好一個世外桃園。汪倫的別墅是座兩層木樓,均用巨木搭建,在陸地的最高處,可以一覽桃花潭的全貌。進入樓內,更是富麗堂皇。有古木家具,銀製器皿,虎皮座椅,金邊香爐,炭火暖閣,無處不是稀罕珍貴之物。在大廳的隔壁是一間大書房,先秦的竹簡,三國兩漢的名著,以及上古的文典,應有盡有。其餘如臥室、飯廳、浴房等地,也是十分的講究,比皇宮內院還有獨特之處。看來這涇縣的汪倫確實富可敵國。

汪倫請李白上坐,早有家人擺上酒菜。酒席更是獨特,有深潭的金色鯉魚,有林中的巨蟒鮮肉,還有龜腹、熊掌、鹿肉,以及各種飛禽野味。酒是自家釀造的老酒,取名為桃花春,清香醇厚,誘人心肺。這一桌酒席,價值千金。

李白道:“汪員外如此破費,倒叫李白受寵若驚,不敢下箸了。”

汪倫道:“草民聞學士好飲,所以才說這裏有千店美酒。可是這千店隻是草民的一個酒肆名號,叫千家店。而這百裏桃花卻名不虛傳,桃花潭內外幾十裏,桃樹無計其數。此次為迎學士,草民在涇縣的各條路徑都派人把守,足足盼了三個月,終於盼來了貴客。”

李白大笑道:“汪員外真是用心良苦,李白何德何能,竟受如此優待。”

汪倫道:“錢財乃身外之物,多積無用,反而遺禍子孫。李學士是草民平生最看重的人物,能與學士相交,也不枉草民一生,耗費些錢財又算得了什麼。”

李白見他心地坦蕩,以誠相待,更是高興,杯來酒往,不斷飲進。別看汪倫是個鄉村財主,酒量卻十分了得,加上他心中興奮,竟和李白平分秋色。劉錦屏喝了數杯便坐在一邊休息,她知道李白今日又將盡興,她要負責李白酒後的休息和安全。這近二十年的兩次出川遊曆,她都是這樣,使李白安然無恙。

汪倫見李白豪放不羈,沒有一點的傲所,更加歡喜,說道:“其實我汪倫並不通文墨,可是一聽到學十的詩句,就不知為何感到興奮,興奮得手舞足蹈,所以便想見學士一麵。如果此生見不到學士,真是死不瞑目呀!”

李白笑道:“那你今日見到李白,你的感覺又是如何?”

汪倫道:“什麼謫仙人,簡直就是真仙下界,來世間遊玩遊玩。今日我汪倫沾了仙氣,恐怕還要多活三十年呢!”

李白笑道:“就算我是仙人,可與汪員外相比,可是自歎不如呀!”

汪倫道:“草民向開歇業不知這富貴究竟是什麼東西,雖有些金銀,可也感覺不到快樂之處。今日聽學士這一講,才覺得這錢財還有些用處。起碼讓人盡了興致。所以懇請學士常留此處,這樣的開銷,汪倫是不在話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