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鬥酒神再服蕃使,辭賢妻二出蜀川(1 / 3)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又是一年。這日李白正在房中觀書,忽然家人來報,有黃衣天使入府,口稱聖旨到。李白大驚,忙整衣帽,擺香案,率府中人等跪接聖旨。

天使手捧聖旨,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自愛卿離京,朕無時不在思念,但朕自知愛卿貪戀名山秀水,不願身居廟堂,隻好準愛卿所願。今有吐蕃國師蘭普者,出使我大唐,又要與上國人士切磋技巧,並指名與愛卿一比高下。朕知愛卿所學,一定能不負朕望,為朕分憂,重顯昔日醉草嚇蠻書的神威,再服蠻夷。欽此!”

李白接過聖旨,供在香案之上,然後擺酒款待天使。

三杯過後,李白道:“這吐蕃曆來與大唐通交,每次入朝,都是遵守禮節,怎麼今日反倒效仿起了渤海蠻夷?”

天使道:“不瞞學士,自你辭官歸鄉之後,監察禦史王大人又回終南山,朝中事務,均由丞相處理。兩個月前,吐蕃國師入朝參拜,態度極為傲慢,根本沒把丞相放在眼中。參拜過聖上之後,竟然又提出與國中高手交流。可此時朝中已無人應對,僅一個葉法善,也成了廢人。萬般無奈之下,為不失大唐尊嚴,皇上隻好令吐蕃國師入川,與學士大人比鬥,下官才來傳旨。”

李白道:“區區吐蕃小邦,難道楊丞相就束手無策嗎?”

天使道:“恕下官多嘴,那楊丞相別看生得威風,可到底是無能之輩。聖上也明白,所以不敢令他著手此事,怕萬一失敗,有損天威。”

李白道:“既然如此,主更不該讓蕃使千裏入川,顯得我大唐無人。”

天使道:“這也是萬般無奈,因為此次較量,比上次更為嚴重。那吐蕃屢次和大唐交戰,總是表麵臣服,此次入京,就是想一探虛實,萬一大唐失手,立即會引來戰火。如今四境不安,不能讓吐蕃再反,所以聖上囑托學士大人,事關大唐榮辱安危,切勿等閑視之。”

李白歎道:“朝堂中有數不清的高官厚祿之輩,如此小事,都不能為國分憂,這大唐國運豈能長久!”

天使道:“下官的使命已完,一切聽從學士大人處理。如今蘭普已經到了成都,蘇廷大人負責接待,單等學士一到,便可比試。另外,皇上特意為學士準備禦馬一匹,錦袍一件,四品帶刀護衛八名,外加禦酒十壇,以供學士使用,待功成之後,立即入朝聽封。”

李白笑道:“看來此次較量,是非勝不可,否則無顏再見君王。

天使道:“聖上久已厭倦刀兵,所以力求戰勝於朝廷,這點學士比下官更明白。”

李白道:“天使放心,明日李白就起身赴成都,定叫那番使俯首認罪。”

款待完天使,李白入房中與許劉二夫人說明情況,並決定明日起身。計劉二夫人忙連夜收拾物品,以備李白外出之用。此時許氏夫人已身懷有孕,家中事務,均由劉錦屏打理,所以此次出門,劉錦屏無法跟隨。按說許氏以前並沒有骨血,李白娶了劉錦屏,她卻先劉氏有孕,這也是她平日寬於待人,樂善好施的結果。由於李白此行無貼心人照顧,兩位夫人不免千叮嚀,萬囑咐,叫李白注意起居。

閑話少敘,到了第二天,李白辭別家人,在天使的陪同下起程。隻見他身著禦賜錦袍,騎在高頭駿馬之上,後邊是八名四品帶刀護衛,真是威風凜凜,氣勢高昂,雖然年過中歲,風liu瀟灑依舊不減當年。一路之上,各地官員是小心迎送,不敢稍有差遲。

一路無話,這一日來到成都,益州府尹蘇廷親自迎出城來,將李白和天使接入府中。此時蘇廷終於麵露喜色,這些日子,他都在為招待那些吐蕃使者而愁苦。

府中早已備下酒席,落座之後,眾人邊飲邊談。

李白道:“不知蘇大人把吐蕃國師等人如何安排了?”

蘇廷道:“他乃吐蕃國師,老夫不敢有一點慢待,將其一行人安排到館舍中,小心伺候。那些吐蕃使節都十分傲慢無禮,根本沒把才能夫放在眼中,每日在市中閑遊,橫衝直撞,老夫真是無法忍受,總算把學士盼來了。”

李白變色道:“大膽番邦小兒,竟敢如此的放肆,視天朝無人,非嚴加懲治不可!”

蘇廷道:“學士息怒,那蕃使非同小可,等學士養精蓄銳已足,再教訓他們不遲。”

天使道:“蘇大人所言極是,那蘭普不但功夫了得,而且酒量奇大,據說在蕃邦被尊為酒神,所以我們必須小心應對。”

李白冷笑道:“如此說來,就更要會會他,李白被世人稱為酒仙,豈可以再有酒神出現!”

蘇廷道:“此次較量,和數年前的蠻邦挑戰一樣,均係國家安危,萬一失手,後果不堪設想。因此千萬不可草率行動,待本官安排好,再計較不遲。”

李白道:“區區一吐蕃國師,有何手段,越是忍讓,越是助長這些蕃夷的囂張氣焰。既然二位擔心,那今日就暫且痛飲,明日定要和蕃使比試,好早日解君王之憂。”

蘇廷見李白執意如此,不敢違他的意願,忙命人通知蘭普,明日在東城校場比試。安排完畢,親自為李白把盞,陪他飲酒。

第二日上午,雙方人等齊聚東城校場。此時這裏早搭好擂台,四周有軍兵把守,戒備森嚴。成都百姓,都聞聽此事,紛紛湧到這裏看熱鬧。他們這些日子多受蕃使的欺侮,早就心存憤怒,希望當朝的李學士能為他們出氣。另外,李白本來就是蜀人,今天在家鄉代表朝廷出戰,也是令蜀人驕傲的事情。所以校場內圍的是裏三層,外三層,風雨不透,水泄不通。

吐蕃使者整整三十人,個個麵露凶光,傲氣十足。蘭普是吐蕃的國師,五十多歲,麵如鍋底,目似銅鈴,渾身上下,骨瘦如柴,而且皮膚幹澀,像一張沒有水分的熟牛皮。他率人坐在蘇廷等人的對麵,冷若冰霜,使人覺得不寒而栗。

蘇廷道:“蘭普國師,你入朝參見天子,提出要與大唐人士切磋技巧,不知你準備怎麼樣了?”

蘭普枯眼一翻,說道:“本國師已經等得不耐煩了,如果大唐無人應戰,那就認輸算了!”說完狂笑三聲。

蘇廷道:“既然如此,我大唐就由翰林學士李太白負責應戰。”說完一指李白。

蘭普早就注意到李白,冷冷的說道:“久聞翰林的李學士,今日有幸拜會,足慰平生仰慕之情。”說完嘴角抽動兩下,算是在笑了。

李白道:“國師身為邦中重臣,不遠千裏入朝參拜,理就致力於兩國友好,不應逆天行事,徒爭筋骨之力!”

蘭普見李白出言銳利,不覺一驚,說道:“學士說哪裏話來,本國師隻是羨慕大國人才濟濟,臥虎藏龍,所以真心討教一二。誰知貴國朝中無人賜教,反叫本國師千裏入川,與學士切磋,真是令人費解。”他的話中明明是譏諷大唐朝中無人。

李白道:“我大唐乃禮儀之邦,豈能輕易與爾等小邦一般見識。前者東海蠻夷,不自量力,心存妄想,我大唐稍一震怒,便狼狽拜服,難道爾等要重蹈他們的覆轍嗎?”

蘭普冷笑道:“那東海蠻國,怎能與我吐蕃相比,自然無法與大國抗拒。而我吐蕃兵強將勇,與大唐相接,理應互通有無,時常切磋,以顯本國所長。自古天下就是弱肉強食,惟有德者居之,大唐有德,可以滅掉吐蕃,否則,吐蕃自然可以入主中原!”

原來,蘭普身為吐蕃國師,久有異誌,想吞滅大唐。無奈國中多有持反對意見者,國王也是猶豫不決,於是派他以朝拜為名,以探虛實。蘭普入朝,見玄宗雖然賢明,可過於的貪戀酒色,又有楊國忠弄權,根本不足為慮。為了進一步探聽虛實,他便也效仿東海蠻夷,向大唐提出公開挑戰。沒想到朝中無人應戰,反叫他入川,與一個翰林的學士切磋,怎不叫他狂妄自大,傲氣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