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新主,廢舊賬,毀古久,立新章,雖然地動山搖,但一切盡在小D的股掌之中,諸事順利,大功告成,,未莊的天下完全落入小D的囊中。從此,再沒有人提起古久先生和他的簿子了,小D和太爺也不準,因為他們都想把蓋世之功全記在自己的名下。

忍耐與等待了許久的小D,終於在未莊做了一回偉人。

隻可歎,古久先生屍骨未寒,哪裏料到自己畢生的心血和萬丈的光芒竟然會這麼快壞在一個小人的手裏。

在權力和利益的較量中,一切成功的計策都不屬於陰謀,隻有失敗了的主意才會被勝利的一方命名為“陰謀詭計”。據實講,小D撕簿子,換新主,圖想的自己有個出氣、出頭,並未考慮所謂“造福鄉鄰、振興未莊”之類的正題。細細考究起來,未莊後來的繁華也非是因小D廢了古久先生的流水薄子,這振興未莊的計策,在那流水薄子也早已記的真真切切。再則,就自然的規則而言,世上的財富多半乃屬時光的結晶,而不是像變魔術憑空地畫個圈就出來了的。就像鄉民做人家一般,初始之時忙於生存糊嘴,難免艱苦度日,待年年的奮鬥,日積月累,手裏有了一點結餘,便慢慢改善吃穿,時間越長,結餘越多,改善就越大。所以,無論誰人主事,除卻七災八難,隨著時日的推移,日子總是步步往上的。古代出了這麼多昏庸暴虐的君王,人類還是代代的發展,總沒有倒退了回去。所以長久而言,日子是伴隨時光前行的,發達與繁榮並非全然是什麼能人的因素。況且,官員自個兒要行令、要發財、要坐穩位置,靠的就是百姓的順從和捧場,籠絡人心這是做官起碼的法術,誰主事都會想要把百姓的日子弄好,至多也隻是比較之下在快慢的程度上稍許有些差距而已。剖開來說:未莊的發達屬發展之必然,天下之通例,並非是什麼新法的造化,能人的神通。論理,小D“黑夜撕書”和“力挽狂瀾”的做作,隻是權力的爭鬥,前前後後的手段也未免有些卑鄙齷齪,算不上是什麼用心救世的壯舉。但世事總是以最後的輸贏論英雄的,成王敗寇,凡事隻要成功了,動機和法術都不必計較。就像競技場上摔跤,勾脖子,使絆子都無所謂,隻要把對方弄了爬不起來,你就是戰勝者,就有人給你掛金牌、銀牌。小D的成功與偉大在於實現了自己的計劃,而不在於造就了未莊的發達。

有詩歎曰:世事無常任作主,誰擁天下亦蒼穹,複仇幾番藏心計,撕書泄憤夜朦朧,登台換將成大統,幕後作主仍從容,得誌莫論人高低,燕雀衝天也鯤鵬。

星隕鬥換,風雲變色,在人事與風水的變幻之下,未莊的人們很快墜入了一個既光明又迷糊的輪回之中,在變異的繁華與經典的失落中摸索、前行,在彪炳史冊的同時也演義了許多稀奇而又耐人尋味的故事。

此是後話。。

注解:

1、未莊——見魯迅《阿Q正傳》

2、《九州輿圖》——九州,舊指中國;輿圖,地理圖書。此乃作者杜撰之書。

3、何小仙——見魯迅《明天》

4、古久先生、陳年流水薄子——見魯迅《狂人日記》

5、小D----見魯迅《阿Q正傳》

6、促狹——指壞點子。地方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