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有關昆侖(2 / 2)

這昆侖山實在是奇異和美麗到了極點。但是對於凡人來說,他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先不說他有多高多遠,就說昆侖山下那環繞著的萬丈深淵就足以讓人卻步。

這深淵下麵流淌著的是弱水這種水,十分怪異,一根羽毛掉下去都會沉落,更不消說成船載人了。不僅如此,這昆侖山的外圍還圍繞著熊熊燃燒的岩火山,衝天的火光將昆侖山映照得更加光華璀璨,點火,山上長著一種永遠燒不完的樹,無論是暴風還是大雨,都無法將其熄滅。

這大火之中,還生長著一種重達千斤的巨鼠,他那2尺多長的毛,就像蠶絲一樣細,在火中呈現紅色,但當他脫離大火,就會顯現出一片潔白,當他從大火中出來如果用水去潑他就能將其殺死。它的毛能支撐火浣布這種不,如果髒了用火去燒,立馬幹淨如初。

如果說深淵下的弱水加上熊熊燃燒的岩火山還不夠阻擋來訪者,那麼再加上昆侖山中那些凶猛的怪獸,應該足以讓人知難而退了,單說這弱水之中就存在著一個可怕的怪物,名叫窫窳。他那顆像龍一樣的頭上卻長著一張人臉,形似牛的身體下卻長著4條馬腳。他渾身呈紅色,聲音就像嬰兒啼哭,是一種喜歡吃人的怪獸。

再比如,昆侖山上還有一種名為土螻的怪獸,長得像羊,有4個角,專門吃人。

還有一種怪鳥鴛鴦那麼大,長的像蜜蜂,它那尖利的毒刺蜇到鳥獸,鳥獸就會立即死亡。蜇中樹木,樹木就會立即枯死。人被蟄中的結果可想而知,總之,對於普通人來說,去昆侖山,百死而無一生。

但如果去往昆侖山的並不是普通凡人,而是那個曾經射下9個太陽的羿,結果自另當別論,話說的堯時代,人世間十日並出大地枯焦,生靈塗炭。當時,作為天帝的帝俊派善於射箭的天神羿前往人間解決此事。下凡前帝俊賜給羿一張紅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想必其中含有某種神力,之後羿就帶著妻子嫦娥降臨凡間,他向天空連射九箭,隻見一隻隻三足金烏墜落下來,最終天空中隻剩下一個太陽,大地終於恢複了生機。後來羿又將人間諸多害人的怪物一一除掉,包括獸頭人身的“鑿齒”,長著九個腦袋能噴水吐火的九嬰,青丘之澤那凶惡的知鳥大風,洞庭湖中能吞象的巴蛇,桑林中的大野豬“封豨”,以及前麵提到的昆侖山底下,弱水之中那個吃人的怪物窫窳。

但不知為何,為民除害的天神羿不僅沒有受到天帝的褒獎,反而被革除了神籍,再也不能返回天上,就連他的妻子嫦娥也受到牽連,夫妻二人心中不甘不願就這樣老死於世間,決定前往昆侖山去西王母那求取不死藥,被革除神籍的羿仍神勇無比,居然突破了昆侖山的重重險阻,最終來到了西王母麵前。

話說,這西王母,雖然長得像人,但他豹尾虎齒亂蓬蓬的,頭上帶著一隻馭勝,與我們想象中那雍容華貴的婦人形象大相徑庭,西王母同情意的遭遇將不死藥給了他這不死藥。

如果羿和嫦娥一人一半,那兩個人都能長生不死,但如果一個人全吃掉,就能升天成神,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嫦娥偷偷把不死藥全吃了,自己飛升去了月球,留下羿一人在人間鬱鬱而終,總而言之,關於昆侖山的傳說多如繁星,無不散發著令人著迷的奇幻氣息。

如今,我們已無從知曉它們流傳的源頭,他們或許是古人美好的想象,或許是曆史的變形和演化,亦或是古人對未知事物的比喻,不管怎樣,這些傳說都已融入中華文化的血液之中。時至今日,作為華夏子孫的我們,仍能在忙碌之餘,從中找到些許精神上的慰藉。

…………材料

詩句

昆侖使者無消息,茂陵煙樹生愁色。《昆侖使者》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獄中題壁》

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暑旱苦熱》

廣陵花盛帝東遊,先劈昆侖一派流。《汴河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