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明朝飆車事件(上)(2 / 2)

對此,萬仁極其反感的,總之他從來就沒有坐過,在他看來,除了死者和傷者應該被人抬之外,有良知的人是不應該高高地騎到別人頭上的。而轎子行進的速度比人走的速度還要慢,簡直就是龜速,用這種方式即浪費人力又浪費時間,是越早杜絕越好的。

要變乘馬坐轎的風尚為乘馬坐車,不但要皇帝上行下效,還要把馬車改進成相對舒適的交通工具,讓它變得更加喜聞樂見。萬仁在進獻給正德的馬車上加了彈簧組成的減震器和軟坐墊,以減少顛簸。

這不,馬車高速行駛在平整的柏油馬路上,正德幾乎感覺不到一點顛簸,他看著路邊樹木飛快地倒退,還不停地催負責駕馭馬車的萬仁快馬加鞭,好讓他痛痛快快地享受這種風馳電掣的快感。

正德是過足了癮,不過坐在萬仁身邊負責保衛皇帝的那個錦衣衛千戶就慘了,他臉色慘白,心跳速度跟馬車速度一同瘋狂加速,最後“哇”地一聲狂吐,這些髒東西甚至還漂飛到了高坐後座的正德身上。萬仁一驚,手上勒馬,腳下狂踩刹車,穩穩當當地將馬車停到路邊。而這個時候,後麵騎馬狂奔的錦衣衛終於追上,都跳下馬來護在馬車四周,生怕皇帝出了什麼岔子。

“卑職該死!”暈車的錦衣衛千戶跳下馬車,跪伏於地,全身篩糠。這不唄,把髒東西吐到皇帝的身上,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這都是大不敬的死罪。

“真是個沒用的東西,朕白養活你了。”飆車的雅興被打斷,正德灰常生氣,再加上身上沾了這些又臭又髒的東西,正德更氣。

“你們快給皇上更衣。”萬仁也是一皺眉,他隻考慮怎麼讓馬車速度更快,怎麼讓馬車坐著更舒服,卻把暈車這茬給忘了,真是百密一疏啊。早知道這樣,就該先準備嘔吐袋。

隨侍太監忙送來一套新衣,手腳麻利地幫正德換上,萬仁才為那個錦衣衛千戶求情:“微臣驅車太急,以至於張千戶得了暈車之症,罪在微臣,不在張千戶,還請皇上責罰。”

萬仁之所以主動攬罪上身,其實是因為這個張千戶是張太後的侄親,張太後的麵子肯定是要賣的。

“仁兄都幫著求情了,朕還罰個甚麼。”正德白了自己的遠房表親一眼,沒好氣地說道:“朕與仁兄都安然無事,你這廝倒是先吐了一地,實在是太不濟,以後不要你隨侍了。”

“皇上有神龍加護,身子康泰,怎會輕易感恙,此非常人可比。”隨侍太監狂拍龍屁。

“都別愣著了,起駕。”正德一聲令下,準備接著飆車。而張千戶感激地看了萬仁一眼,磕頭退下讓道。萬仁一提馬韁,馬車又飛馳而出。

雖然途中遇到了暈車這個不和.諧的小插曲,不過出巡隊伍的速度並沒有減慢多少,半個時辰左右,馬車就跑完了這三十多裏行程,直抵通州城外。這下,通州城內的各級官員都亂了陣腳。

皇帝出巡,自然有朝廷的文書先行,可是通州的官員哪裏想得到,皇帝在短短的半個時辰就到了,以至於迎駕的禮儀都沒準備好。官員們都垂頭喪氣地立在城門外跪等正德狂發雷霆之怒,心裏都打著鼓:迎駕失儀一事可輕可重,輕則罰俸降職,重則殺頭,這一次可能要玩完了。

當官員們提心吊膽之際,卻聽到正德中氣十足的詔令:“起駕,回京。”

在場的官員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心裏都暗道:難不成是賭氣,因為迎駕不周就不進城了?這不是過家家嗎?

官員們還錯愕之時,萬仁調轉車頭,一提韁繩,馬車絕塵而去。他可是知道的,正德此行是巡視新糧道,既然跑完全程,任務就算完成了,沒必要跟通州這些官員磨嘰。當然,所謂的巡視新糧道也不過是幌子,試車與飆車才是此行的目的,他已料到正德打算再飆回程,在中午之前回京給大臣們一個大大的“驚喜”,看看他們見到禦駕歸京是什麼表情。

禦駕離去之時,萬仁還小聲地建議正德留下一個太監將通州的官員大罵一通,理由不是迎駕不周,而是不察上意。這不,禦駕剛離去,那太監就劈頭蓋臉地開罵,還引用萬仁的原話:皇上此行乃視察新糧道,非為巡視通州城,你們搞迎駕禮儀作甚?多餘且勞民傷財,你們這個月的俸祿都減半。

萬仁之所以建議正德這樣做,說得好聽的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官員們不是說皇帝出巡勞民傷財嗎?這一次先指責你們勞民傷財,看你們還敢不敢亂說。說得難聽的,這一招也叫惡人先告狀。不過為了這一次如同過家家一般的東巡不被噴,就要先下手為強,讓那些言官們知難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