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五、經世命理首切磋(1 / 2)

太陽西落,獨孤鳴內心波濤洶湧,幾次調息運氣都不能平伏下來。身為遼東戰神李成梁的後人,他身上流著建功立業的熱血,李氏一族獨有的驕傲。但少年家敗,因父親的原故,他背負著天下對李家的罵名,這份沉甸甸的壓力時刻都在挑戰他的自尊心。

他沒有世家子弟的紈絝習性,李氏一族個個從武,對於子弟管教甚嚴,家風極好。他從小師從點蒼,而後因緣際會又入武當學藝,父親以死明誌後,他對自己嚴苛之極,以超出常人難以想象的刻苦修練武學,立誓有朝一日重振家聲。

江平伯上武當為六扇門招人手時,他當即自願加入,由第一門的捕快做起,因為李家在朝中尷尬的地位想要從軍旅已是不可能。以他的武學造詣完全可列當世高手,他卻甘心默默地在六扇門中任勞任怨。

幾年間他憑著有勇有謀,行事縝密,一躍成為六扇門總門五閣六組大鵬組指揮使,縱然如此,眼見朝綱不振,官場黑暗,國勢一日不如一日,而遼東女真逐日強大,他城府極深,表麵上看不出什麼,內心焦火卻每日狂燃。

總算天不絕人,不知從哪冒出個陸門主,別看一身市井習氣,言談粗卑,肚子倒是乾坤無限,改革六扇門,使這天下最大的胥吏群體麵貌一新,一心為民,名聲更是日漸興旺。

最重要的是此人乃當今天子近臣,據聞還有結拜之誼。

當日陸小江把獨孤鳴引薦給天啟,皇帝親口允諾,若是他日在陸小江身邊建功有成,則遼東總兵還是李家,獨孤鳴除了內心感激陸小江外,這話對他產生了極大的激勵。

此次朝鮮之行,從暗中觀察,知道是來救一個人,這個人叫陳亞明,這個人一定很重要,否則陸小江不會親自來,以陸門主隻要敵人多就躲的性格,如此不同尋常的冒險,可見是一次非成功不可的任務。

若是如此,這便是建功的機會。

獨孤鳴身在公門,行跡江湖,家傳治兵之法不敢有廢,一有空隙便認真研習行軍布陣,因此對遼東女真也一直秘密關注。

那些曾在他爺爺治下的賤民,他家中的包衣奴才,讓他父親含恨而死的仇人,每每想起他就恨不得全部斬除,以洗恥辱。

但他又不得不已承認,後金比之當年他李家鐵騎要更青出於藍,戰鬥力與機動性幾近完美,毫無破綻。

現在他麵對的是後金最精銳的五萬大軍,這支軍隊橫掃了半個朝鮮,兵鋒所指,無人能敵。

聰明的人從不低估對手。

申時獨孤鳴接到戰報,萬光所率的三千人馬與齊而哈朗剛一交手便敗下陣來,雖事先安排得當,萬光按路線後撤,可女真鐵騎過於迅捷,一路死纏,如收割機般,明軍已折損了一千多人,現在萬光已退到四十裏外的一線涯處與齊爾哈朗相峙。

萬光得到的是死命令,必須吸引來敵至今夜戍時。

萬光是獨孤鳴家中的老人,對李家忠心耿耿,此時身陷險境,獨孤鳴強忍擔憂,不敢分心,目光又落在地圖之上,把所有的步驟反複推算。

便在此時,牟雲野通報來見,獨孤鳴霍然起身,看見牟雲野後連忙責道:“雲野兄,你怎麼不在門主身邊?”

牟雲野笑道:“獨孤兄,大捷啊!”

“什麼?”獨孤鳴一愣。

牟雲野便把戰役經過原原本本道來,獨孤鳴幾乎都不敢相信,連連相詢,最後喃喃出神佩服道:“門主當真神人也。”

牟雲野點頭道:“可不是嘛,小弟在陸門身邊這些時日學了不少,論起心智真不如他的萬千之一。”這話能從牟雲野口說出,足見陸小江在他心中的份量。

獨孤鳴把情況左右分析,雖然高興卻還是擔心,道:“門主這招行得高明,可那阿濟格並非泛泛之輩,一經醒悟,恐怕會折回。”

實際上,阿濟格真還沒有退多遠,但收齊人馬,又砍殺幾人立威後,已花了不少時間,這次他不敢大意,分派幾路人馬偵察,對於陸小江的“僵屍”兵團,他有幾分忌憚,雖說不相信,到底還是不確定。

幾路人馬連連受到夜叉一組的襲擊,探還沒探到什麼,就迎來了李永芳的潰軍,這下好了,阿濟格也跟著退了三、四裏,然後才停下。

等鬧明白前麵是明軍後,再去探,除了滿地屍體,什麼也沒有。

於是阿濟格就陷入了兩難,是留在這裏找尋這支明軍,還是率兵回去。阿敏的命令是全殲這股援軍,沒完成命令回去是要受軍法處置的。阿濟格本人更是不願放過這支敢戲弄他的軍隊,如果不挽回麵子,今後他還有何威信可言?

裝神弄鬼整得年輕的鑲黃旗主如此狼狽,叔叔可忍,嬸嬸都不能忍。

決定一下,派人通報阿敏,阿濟格估計對方起碼萬人,否則不可能有這般能耐,隨後命令軍隊開拔,向前探尋,還通報全軍,一經發現敵人,一個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