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1 / 3)

第59章 撒哈拉沙漠(3)

甦丹撒哈拉沙漠

「來來來!藿香正氣水。」

「來來來, 吃根火腿腸——泡麵馬上好, 開水瓶裏現倒的,保準熱乎, 我給你們加袋榨菜。姑娘你喝點茶吧, 國內帶來的茉莉花茶——我放冰箱裏泡的,那叫啥,冷萃——特別敗火,趕緊喝兩口解解暑, 你這絕對是中暑了, 還行, 挺輕微, 喝點涼水就緩過來了。」

「再吃點龍虎人丹——我這清涼油你趕快塗點在太陽穴上, 還有人中——處理中暑我們太有經驗了,歇一會就緩過來了。其實現在也沒那麼熱了,就二十多度, 外頭吹吹風就好。——你們這是曬傻了吧,中午在外頭走, 那肯定不行,我們走這一程都是有經驗的。中午絕對,綠洲歇腳,午覺起碼睡四小時,是不是喬丹?」

喬丹是個憨厚的黑人男子,隻有牙是白的,他會說點基本的中文, 聞言咧嘴一笑,「對對,對對。」

兩個乘客也跟著笑,他們顯得很虛弱,話並不多,帶涼的茶水很快被喝光了,散發著誘人味道的速食麵也一掃而空。中國人老劉看著他們,眯著眼睛笑。「再吃點?管夠,我這還有——好幾十箱,不少你們這一包。」

貨鬥裏的確堆滿了速食麵,還有大米、白麵,甚至還有一麻袋一麻袋的烏江榨菜和雙彙雞肉腸,還有些靠在角落裏的大包裝的據說是上海青,「讓工人們嚐個鮮,媽的這鬼地方什麼都他媽沒有,綠葉菜都沒有——這是從喀士穆批發回來的,自己人種的菜,到了工地一起嚐嚐?」

別說甦丹,連埃及的綠葉菜都很匱乏,李竺已經在咽口水了,她和傅展交換個眼色,知道這時候該她出麵說話了。「您這是——」

「我們劉工是礦業集團甦丹分公司總工!來慰問工地的!」駕駛室裏有個頭伸出來,很自豪地說——小年輕,第一次來甦丹,也中暑了,劉工把空調間讓給他,自己到車鬥裏吹風。「現在的年輕人身體弱,像我們在非洲這麼多年,早習慣了,吹吹風感覺還更舒服。」

小年輕小李差不多也休息過來了,他自告奮勇,要把李竺換進駕駛室休息,被婉拒,索性把喬丹換進去,四個中國人坐在車鬥裏嘮嗑。「您二位是打哪來的呀?」

「我們是北京人。」傅展說,小李哎了一聲,想要再說,老劉看了他一眼,「北京人啊,跑這鳥不拉屎的地方,有心氣——像我們,山西老鄉,沒辦法,山西本身就貧瘠,隻能往外闖。北京可是好地方,這還能出來闖那就是有心氣。」

「您過獎了,也都是生活所迫——也不是人人都能當得了總工程師的吧,您瞧著這麼年輕,也就三十出頭?」

「剛三十三!」小李與有榮焉,「我們劉工可不是一般,二十七歲的博士,牛津的!聽說要留校都能當老師了,當時回國也能直接進中科院的——」

「哎哎哎。」這個敦實的山西漢子趕緊擺手謙虛,和所有的中國人一樣低調。「沒有的事,小李你就瞎吹吧你。」

小李雖然身體素質是一般,但給領導捧哏的心卻很熱切,這種套路一般都是這樣,當事人滿口否認,好像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汙蔑,捧哏人越是這樣就越要點破︰劉工家境殷實,學業優異。當時從牛津學成歸國,是真的受到各方招攬。聽說到礦業集團,家裏人意見還比較大,也是頂著壓力來甦丹,結果反而做得有聲有色,幾年就提了總工。

「專業真的沒得說,就是真納悶,我們是沒辦法,非洲掙錢多唄。劉工真的,留京的話,戶口和房子都能解決,就想不通怎麼非得要來甦丹。」小李是真的羨慕劉工,搖頭嘖嘖地說。劉工在一邊摸著鼻子含蓄地笑,「有些事你們小孩不懂。」

天色暗了下來,飛蛾追著車燈上下飛,天氣變得清涼了,這一帶逐漸靠近綠洲,空氣也沒那麼幹燥了,這是甦丹一天最怡人的時候,很多人整個白天都在睡覺,隻有這時候起來活動。卡車順著凹凸不平的路麵慢慢地開,經過村落,骨瘦如柴的小孩子含著手指好奇地看著他們,絲毫不掩飾對卡車的羨慕和嚮往。

劉工他們雖然熱情,也介紹了不少自己的情況,但卻對傅展和李竺的來歷絕口不問。談了一會兒自己的事,幹脆轉移話題,去說國際新聞。「最近都亂得不行,埃及又鬧事了——開羅那麵現在聽說情況不行,我們想從埃及買一批鋼筋,現在也不行了,網都斷了,跟那邊根本聯繫不上。」

「今年真是多事之秋哈,土耳其——巴黎——羅馬,地中海航線沒法做了都快。」在甦丹做事的人,看問題的角度和一般人都不同的,他們本能關心遠洋航運,這關係到速食麵什麼時候運來。中國工人對甦丹飲食不是太習慣,食堂肉倒是管夠,但很多時候下了晚班,還是喜歡一邊看電視一邊吃碗速食麵。小李掰著手指頭算自己回國的日子,「一年回去一次,還有——十個月二十四天。」

「怎麼會想到非洲來工作?」李竺問。小李低頭淺笑,「錢啊!」

他確實是為了錢來的,外派拿雙份工資,小李剛畢業,一年就能拿二三十萬,在非洲沒什麼花錢的地方,外派兩年,回去漲工資、升職,現在他們集團內部想進步的幹部都來,來兩三年,再湊湊就能湊出首付了,集團有關係,福利房能打折。「其實工作挺清閑的,沒有多少事做,就是無聊。」

確實是無聊,在甦丹什麼事都很慢,很多事情是超出想像的,比如,這裏沒有路——水泥路當然是沒有的,但這裏,村與村之間有時連土路都沒有,李竺懷疑他們可能已經沿著一條當地人約定俗成的路徑走了很久,隻是自己並未察覺——所以,車開得非常的慢,也很顛簸。劉工預計至少要第二天晚上才能走到工地。

「這裏有一半是路橋集團的,整個甦丹的路全都是中國人在建。」劉工說,「礦也是中國人在採——沒路這個冶金運不出去啊,你說是不是?」

他嘴角餃著一根草,自得其樂地哼哼,拿過幾領軍大衣來發,「都穿上,別著涼了,晚上氣溫下降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