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撒哈拉沙漠(2)
甦丹北部省 撒哈拉沙漠
科技要普及到甦丹總是有些困難的, 很多人不願意相信, 更多人漠不關心,不過, 在現在的甦丹, 幹淨的飲用水依然是一種奢侈的享受。這國家大概還停留在歐洲中世紀的水準,人們有時候喝發酵飲料隻是因為那更不容易**——偏偏甦丹還不允許飲酒,於是每年因腸道感染去世的人不在少數,這國家還和明代的中國一樣, 生活在對瘟疫的恐懼中, 大多數南部部落的住民和200年前的祖先比, 生活質量上最大的改進, 恐怕是不會再被捕為奴隸——但被殺的危險則依然一直沒有離去。
電視對他們來說是奢侈的, 因為當地穩定的電源很難得,自然也談不上電視網路,火車存在於書本裏, 首都喀士穆是甦丹最繁華的城市,居住了這國家六分之一的人口, 其發展程度大概與中國偏遠地區縣級市相當,甚至還要再差一點,想把其餘地區的老百姓的鼻子在現代生活裏浸一浸,似乎都很困難——不過,即使是這樣,還是有些科技產品星火燎原,迅速地流傳了開來。
手機是最受歡迎的, 不過隻有喀士穆周邊的住戶能享用,在北部省,最流行的是無線電台和對講機,除此以外,電筒和幹電池也非常暢銷,撒哈拉沙漠太過貧瘠,這是問題所在,這裏連木材都很難得,人們是絕對捨不得把綠洲的防護林砍伐來照明的。
汽油倒很便宜,車和駱駝都有,地頭也是熟的,瓦迪哈勒法附近的戈壁他們跑了個遍——這裏是走私的重要管道,從阿布辛貝到瓦迪哈勒法,合法的貨物從尼羅河過,非法的就在這裏接頭。下午他們就發覺了陌生人的蹤跡,也引起重視︰那時候他們還以為是一夥不懂事的走私販子,竟敢不交過路費就從這裏經過,一整天他們都在等著這夥人來綠洲補充水袋,但等來的卻是更激動人心的消息——而且還伴隨著現金,綠油油的美元,讓人心動的美元。第一筆就給了5000,如果抓到人的話,那就是500萬。
500萬,足夠發動很多場戰爭了,長老隨便分了100美元出去,已經讓村落裏的小夥子們激動不已,他們大多都會講很簡單的英語,甦丹的官方語言是阿拉伯語,不過當地人至少都會說點英語單詞。『david』和『vivian』這兩個英語單詞迅速傳誦開來,他們四散而出,就像是最仔細的狼狗,嗅聞著新鮮的車痕,一路往沙漠深處追蹤過去︰這片沙漠還算安全,沒有流沙坑,如果不趕得快些,他們可能會繼續往前走,跑到紮格哈瓦人的地盤上去。
「david。」他們親切地喊著,還派出會說中文的小年輕,指望他們能把那對倒楣的目標騙一下。對講機有了動靜︰「這兒的植被被動了——十年前被廢棄的那個小綠洲,他們把剩下的枯枝都撿走了。」
這就說明宿營地一定就在附近,人們興奮了起來,在星空下踢著駱駝,催著油門,往綠洲彙聚過去,很快就聚攏成一個車隊,騎駱駝的窮人被無情地拋下,數著鈔票怏怏地返回,有些人還不死心,在附近繼續遊蕩,指望著能撿個漏。不過,誰都知道希望很小,這裏的阿拉伯人都很窮,以遊牧為生——受綠洲的限製,他們永遠不可能擴大牧群,在甦丹,自然資源是需要去爭搶的,每個阿拉伯人都是駱駝背上長大的好手,對這片沙漠了然於胸,他們絕不可能把到手的賞金就這麼放過。
車隊很快就找到了他們的宿營地,這裏有火堆燃起的痕跡,從灰堆的溫度來看,他們剛走沒有多久,人們激動地向前方開過去,四散著,車燈照亮了空曠的灰野。不是所有沙漠都是黃沙漫天,這裏的沙漠是灰黃色的,在夜色裏特別深濃。
「他們一定是開走了。」有人說,這是廢話。「車燈呢,能看到他們的車燈嗎?」
但車燈一直都沒有看到,車轍也不是每時每刻都有,前方一定有一輛車,這是可以肯定的,但這狡猾的野獸一直就潛藏在黑夜裏,風把引擎聲吹得四處亂飄。他把什麼燈都關了,長老疑心它就離他們不遠,但卻始終沒有暴.露在視野中,就像是行走在陰影裏的一隻狐狸,這種動物有點邪性,會釋放幻覺,甚至疑神疑鬼,疑心自己一直在追著自己的影子跑。
有人往遠處放了幾梭子,但很快被喝止——在北部省,家家有槍,但子彈也是很值錢的,萬不能如此浪費。沒有一個部族有這樣的底氣,會住在北部省的人有誰活得寬裕?
事實上,就連便宜的汽油也不能輕易浪費,他們把影子裏的狐狸往沙漠深處越攆越遠,遠到天色漸漸放亮,這才隱隱看到了牧馬人的尾巴——一整個晚上,它真的沒走遠,現在也就是把他們拉下不到一公裏,在曠野上看來,這真的不是一段很遠的距離。
人群頓時振奮起來,有人試圖架上ak再來幾梭子,但被喝止了,這麼遠根本怎麼都射不中的。長老已經熬了一夜,此時揉著眼睛發號施令,指揮他們他們分散開來,組成包圍圈,由車速最快的兩輛車踩了地板油,直線距離追上去︰乘客雖然被顛得七葷八素,但都很虔誠地握著槍桿子,默念著經文,想著長老許諾的賞金到手了該怎麼花。
牧馬人當然也發覺了他們的動向,他們也開始加速,而且——很不幸的是,他們的車比部落當然要好,更新,檢修得更頻繁,而且配置也更高。部落這些車很多進口來就快報廢,經過一夜的點撥,發動機氣喘如牛,肉得壓根就沒法和牧馬人比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