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曾國藩的困惱(1)(2 / 2)

他在軍事指揮的那些經典故事,如果一旦在倫敦傳揚出去,保準就連最清高氣傲的英格蘭美女,都會給他投懷送抱。無論她們認為自己的品格,是多麼的高尚;無論她們認為自己的容貌,是多麼的美麗,她們肯定會以自己能配得上卡爾蒙德將軍而幸福自豪,並且保準她們的父母親都對此深感高興,願意祝福他們的男搭女配。

在包令大使和葛羅大使相談甚歡的時候,他們不停地拿起杯子來幹杯祝賀。為此!卡爾蒙德將軍不得不小心侍候著他們的興趣,他們不停地喝威士忌,他則不停地在他們各自的杯子裏倒入威士忌。

在長江出海口不是很遙遠的海麵上,大使們悠然自樂地坐在大英帝國的旗艦上,看著夕陽西下而揮斥方酋。

而在湖南境內的雙峰縣井字鎮荷葉塘的一個人家,透過高牆的院落,來到一個主人的屋裏,即使這時已經是三更半夜,這裏的燈火卻依然通明閃亮。

這方圓十裏七零八落著一些破舊的房屋,隻有這戶人家居住得富麗堂皇,儼然是一方地主鄉紳人家,不失家門宏偉高達的氣派,直烘襯得那些家徒四壁的人家,更加貧窮落魄。

近來兩年,喜事連連的曾國藩,正在屋裏跟弟弟曾國荃討論對策。他們兄弟倆人對朝廷打算出兵攻打太平天軍既喜且憂,歡喜的是他們兄弟倆可以乘此機遇大展宏圖,升官發財!可歡喜的事也正是他們所憂慮的事,他們擔心朝廷剿滅叛賊後,有可能對他們來一個杯酒釋兵權,步入科爾沁親王後路。

雖然科爾沁親王在明麵上是統調天下兵馬的大元帥,但他們這些實權在握的將軍們都知道,科爾沁親王這天下兵馬大元帥隻是中看不中用。因為科爾沁親王沒有精兵在握,真正掌握兵員的是那些朝廷派駐將軍和地方巡撫總督,他科爾沁親王作為皇上欽點大將軍、總司令,可是兵員並沒有實際掌握在他的手上,他要想調兵遣將,談何容易。

這些地方大員對朝廷陰奉陽違慣了,哪會把沒有實權的科爾沁親王放在眼裏。不把上司放在眼裏的封疆大吏才是真正的封疆大吏,如果他們的實權受到了科爾沁親王的鉗製,那麼他們還不如直接把軍隊指揮權交回給朝廷算了,還當什麼封疆大吏。

當那種天高皇帝遠的封疆大吏,是每一個地方大員的夢寐以求,可是自從皇上勵精圖治起,像他們的這種美好願景似乎越來越渺茫了。皇上擺空科爾沁親王的三千蒙古鐵騎,掛著沒有實權的統調天下兵馬大元帥的榮譽,來地方走馬上任也就算了,還要給地方將軍總督攤派人頭,說什麼要建立一支強大的皇家衛隊,需要抽調地方精銳將士支援朝廷皇家衛隊的建立。

什麼叫做精銳將士,朝廷是以什麼樣的標準來評選精銳將士,這才是這些地方總督將軍們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也是他們比較頭痛的問題。

他們本認為隨便推舉一些普通的士兵,就能應付得過去,給朝廷建立那個什麼皇家衛隊,於是就能完成了朝廷攤派兵丁的任務。可誰曾料想,他們的人算不如神算,林峰驚人的智慧洞察力,簡直是出神入化,這哪裏是這些地方總督將軍,小魚小蝦們能對付得了的,他們對此隻好無可奈何地束手就擒了。

林峰在製定國家每一個政策中,都精明到了極點,沒有人能從中尋找出漏洞,他在為自己建立自家軍隊的時候,更是一項不能馬虎行的事。

林峰的舉薦責任製最先被應用到軍隊中來,他的舉薦責任製,果然在實行當中幫了他的大忙,也幫他實驗了舉薦責任製在中國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對他後來在給舊式官僚體係的改製中,起到了許多經驗作用,大大地幫助了他在改製舊式官僚體係當中的實踐意義。

朝廷是怎樣給地方攤派兵丁人頭呢?林峰在裏邊又是如何製定精明妙計呢?為人相對謙和禮讓的曾國荃隻對聖上的睿智得佩服投地。他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大智若愚的人,也從來沒有聽過如此標新立異的政治思想,這種國家新體製,在他那兒,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神跡,不對此佩服的五體投地也說不過去。

當然!他至今還沒有見過聖上,自然是對聖上的神奇叵測更加地崇拜有加了。也許當他見過當今聖上後,會大失所望,覺得聖上也不過是爾爾而已。如果林峰跟後宮妃子們所行之事,被公之於眾,那麼他在地方官員和人民群眾中的美好形象,將一敗塗地。

假如帝國人民知道聖上在宮中與妃子行荒淫繆蕩的事,什麼如今聖上是神仙、世上最具聰明智慧的男人,和才華橫溢、偉岸高大的男人之說,都將統統煙消雲散,不複存在。可見人在無形中的力量,是多麼影響巨大,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人的美好形象也是怎樣成就的,好比萬裏長城,豈是一蹴而就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