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曾國藩的困惱(1)(1 / 2)

林峰給帝**隊取了新名字,他又在治理軍隊中,采用了現代管理規章製度,其中後世美**人的等級製度,尤其明顯地彰顯了它的先進性,規範性和相對公平性。不比中**隊中,幾乎全是貪汙**,凡是當過兵的人都知道這事,中**隊的黑暗程度,撒旦的世界還要比它明亮幾百倍,不信問一下兵哥哥就知道。

後世的美**人擁有十六等級:準兵、一等兵、二等兵、下士、中士、上士、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準將、少將、中將、上將。不過美國有過“五星上將”為最高軍銜。也就是說,美國人在上將等級中,還分開五級,好吧!等級多了才能延長軍官的升遷速度,不然等到軍人升無可升的時候,他心裏可是要想著當皇帝了。

古代許多君王又不是不遇到這種事情,****嘛!林峰當然是當仁不讓,哪個國家不是最高領導人來統領三軍,不過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隻有海陸兩軍,而且海軍還弱不禁風,還得依靠德國人繼續扶持訓練,才能加強海上戰鬥力。以後肯定是要大力發展海軍空軍的,不為啥!隻為人民解放軍不要用雄赳赳,氣昂昂的傻逼遊泳方式,遊到小日本;中國人民解放軍要建立全天候對日打擊能力,開著無與倫比的航空母艦去占領小日本,霸占蒼老師。

林峰之所以急著整頓軍隊,他其實是急著統一中國。中華帝國如今農業投資,工業建設,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就淪落區域,嚴重地拖累了中華帝國經濟發展後腿,林峰看在眼裏,急在心中,怎能容忍淪落區繼續霸占在天平天國與撚軍的手上呢!我的地盤我做主,太平天國和撚軍作亂遲早是要滾蛋的,這是林峰前生後世的格言,即使是穿越了,也改變不了。

到了春節臨近前奏,中華帝國上下南北不停地調兵遣將,德國人的海上火輪也蠢蠢欲動,鐵甲艦式的撞角與高入青雲的三帆,在複式輪機的帶動下,逆流而上又順江而下。英法兩軍在做著他們長久的冬眠,依然按兵不動,他們要靜觀其變。

英法兩軍各自都在打著他們的如意算盤,如果中德聯軍出擊太平天國,首戰告捷,或勢如破竹,那麼他們的軍隊就會迅速地加入,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攻占太平天國其餘的城池。那麼到了那時,撚軍叛亂必定成驚弓之鳥,急於投降,英法兩軍再來勸降,來一個順手牽羊,也許不用一兵一卒,就能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

英國大使(中英中法三國已經把互派公使為互派大使,以顯示重視跟中國的國際關係。)包令與法國大使葛羅不禁哈哈大笑起來。他們去年跟中國人通過外交談判,未能成功,反而給恭親王出訪歐洲,那家夥隻是僅僅周遊了歐洲一遍,就解決了中英中法利益矛盾問題。

這件事情,卻被英國大使包令和法國大使葛羅倆人,視為他們外交成就的奇恥大辱,是他們人生當中有史以來的敗筆,給神聖的公使職業生涯抹了黑。他們總想著尋找機會給中國人報複,至少不能讓中國人在與英法兩國交往中,占到絲毫的便宜。

要不是因為恭親王在解決中英中法曆史預留問題上,使他們也跟著沾了光,一下子從公使變成大使升官發財,不然他們還不知道把中國人恨到何種程度呢!

卡爾蒙德將軍對他們的笑聲,發出了他不輕易的憂色,他很不讚同包令大使和葛羅大使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觀點。這種事情任何外**隊都辦不到,隻有來自中國皇帝對國內叛軍的承諾,叛軍才會向政府正規軍投降。

不管是英國人或是法國人去勸降,一定是無果而終,因為外國人不等於中國人。包令大使和葛羅大使那種狂妄自大的願望,恐怕是無法如願以償了。他不願意打擊倆位大使先生們的美好願景,致使他們對澆滅中國叛軍沒有絲毫的興趣。

來自英國首相的指令,使得卡爾蒙德將軍不敢放鬆了警惕。如果英**隊沒能從中得到任何的好事,那麼他卡爾蒙德將軍將負有責任。

他經過一番推理認為,包令大使有可能為了他私人利益,而幹涉英國的出兵速度,從而致使英**隊沒能跟上中德聯軍的步伐,攻占叛軍霸占的城池,從而導致大英帝國在中國錯失良機。如果真的因著包令大使從中作梗,而使來自英國政府在中國原先計劃的版圖中落空,那麼自己在中國的地位,在中國代表英國的總指揮將領,曾經一切的官運亨通,都將化作烏雲,滿撒在回去英國的道路上。

卡爾蒙德將軍的擔憂,並不是沒有根據。他是英國在遠東的一名得力幹將,英國的上將長官曾經誇他是英國難得的將才,而且是一個聰明絕頂的謀士。

的確!卡爾蒙德將軍總是沒有讓居住在英國倫敦的長官們失望,不管是鎮壓印度叛軍,還是侵略中國,他的軍隊總能獲得勝利,他至今還沒有打過一場失敗的戰爭,這足以讓他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