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出名(2 / 2)

在《江南有寶》播出幾期後,影響力製造起來了,開始了媒體的第二輪報道,不過這一次報道的就不是都市報紙,而是《江南日報》等黨報,報道的也不是花邊新聞,而是正兒八經的模式探討,比如說一篇《江南民間文物保護新方法》的文章,就從下鄉活動聯想到市委的統一部署,政府的強力執行,工作思路的靈活轉變等等,當然報道的重點對象卻是石副市長,這不是蘇岩在推動的,他暫時沒有這個能力,這是市委宣傳部的重點工作。

到了這一階段,與蘇岩沒有太大的關係,與文化局也沒有太大的關係,而是市裏有人要推石副市長一把。石副市長正準備在兩年後衝擊市長的位置,現在不利的情況是中央下降了一個市委副書記,而石副市長年紀尚輕,沒有拿得出手的政績,恰好這個時候,他分管的文化局出了這麼一個有操作性的計劃,所以市領導相當看重,也就順勢推了一把,當然,如果前期的工作沒做到位,影響沒起來,最後麵這一階段是不會再發起了。而現在不同,現在全國都知道了江南有寶,如果這時候不懂得介入,那領導的水平肯定不過關。

蘇岩這個計劃最厲害的地方,就在於他對局勢的了解,看上去簡單,如果領導不需要這個,那麼它就是狗屎,如果領導正好打瞌睡,而你送上去一個枕頭,那可想而知別人會怎麼樣看你,能幫領導解決問題的下屬才是好下屬。蘇岩知道,盡管自己並沒有在裏麵大出風頭,但無疑在別人心裏埋下了一顆種子,隻要有點養分,就會成長成一棵大樹。

到這個時候,牛局長才回過味來,原來自己這個下屬是給上層領導送了一個枕頭啊,隻是不知道是無意為之還是早有計劃,不過按照這個計劃層層推進的做事風格,恐怕是早有預謀,牛局長不由的感歎,厲害啊,自己在蘇岩這麼大的時候,還在農村割草呢,哪能有這麼厲害的手段。別說那時,就算是現在,還不是同樣看不出那個方案後麵的真正意義。當然,這與牛局長的眼光沒放在這個上麵有關係,說到底,牛局長之所以是文化局長,是因為他的文人氣息比較的重,缺少戰略眼光。

好在牛局長也沒有過多的想法,隻是覺得蘇岩做事有規劃,作為文人,他的心胸還是寬闊的。

當然,盡管後麵的宣傳工作由市委宣傳部的人在推動,可以說沒蘇岩什麼事了,但工作卻不能停下,蘇岩開始聊整個計劃中最關鍵的一步,如果這一步不能上達天聽,那麼蘇岩的策劃就算完全失敗。

對於蘇岩這樣一個有政治汙點的人來說,不管怎麼的努力工作,或者說一步一個腳印,都不能解決實際問題,隻有出奇製勝才有可能有轉機,現在他就在製造這個機會,就看石市長會不會理睬了。不過蘇岩覺得他應該會,因為這兩年對於石市長來說是關鍵的兩年,任何能夠出彩的地方他都不會放過,不然的話,蘇岩這個尋寶計劃也不會執行的那麼順利,起碼這個時候的記者真不是你給點錢就會幫你上文章的,蘇岩給的那一點,隻是個人的勞務費,真正起作用的,還是市委宣傳部那邊打了招呼。

在受到局裏麵的一致表揚後,蘇岩覺得火候到了,就立馬開始了最後一步,申請成立一個古玩鑒定中心,作為文物保護處的下屬單位。這個中心主要是從文化局那裏空了一個房間出來掛一個牌子,然後請一個老專家來做鑒定師,當然不是全職的,而是找一些喜歡此道,又有時間的人,給一點費用,讓他們在那裏坐坐,當然,他們也就是看看,並不是真正的做鑒定,隻是告訴你可能有價值或者沒有太大的價值,隻是收取少量的手續費,如果你要鑒定書,那麼就要搞技術鑒定,那就要收取高額的鑒定費。不過蘇岩想來,最開始來這裏鑒定的都是鬧著玩的,也沒幾個人舍得出高額的鑒定費。

鑒定中心花費不多,加上與政府職能有很大的關聯性,所以很快得到批準,並且迅速開始開張,通過蘇岩的繼續下鄉宣傳,許多人來市裏都會帶上一、兩個物件去鑒定,按照他們的說話是,萬一運氣好真是文物呢?還別說,可能是真有市場吧,每天來這裏鑒定的人絡繹不絕,倒是給文化局帶來一筆意外的收入,更妙的是,這筆收入不屬於政府撥款,也就是說,這是文化局的自留地,這筆錢想怎麼用就怎麼用。所以當局裏麵宣布年底會補發所有獎金、並提高福利的時候,局裏麵的人都興奮不已。牛局長也相當高興,這蘇岩就像是一年鯰魚,把文化局這一塘死水給攪動了起來。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co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