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 西門坑爹(1 / 3)

過了幾天後,李濂文門縫裏又被塞了一封信,他打開來看了又看,兩封信內容差不多,都是朝老爺子舉報家裏出了個大內奸、大叛徒、大洋奴的。

第二封信,是老大王八吃秤砣鐵了心了,就是要一枝獨秀,死活不幫幾個弟弟去教會疏通;不僅不幫他們,還各個教會串門,狠狠的損了一頓各個弟弟,把他們說得如同撒旦現形、猶大再生一般,搞得老二帶著幾個弟弟去天主教教堂的時候,那個恰好聽了李家老大唾沫橫飛的造謠的唱詩班小孩看見他們嚇得趕緊在胸口畫十字。

新教浸信會的牧師自然沒打算難為李家幾個弟弟,雖然老大親口說這說那,但世人都是罪人,要都是純潔天使般的家夥,還需要耶穌流血救他們幹嘛;但是王牧師已經不打算再朝海京推薦他們的子弟了:本地就有培德小學,你們何必舍近求遠?再說這教會小學本就是為本地信徒子弟設立的,都有入學的地域限製;上次給老大孫子推薦,那已經是特例了;哪能人人既不是基督徒,又不是海京本地基督徒,還都唰唰的跑海京教會內部學校讀書去?

真有錢,真不信任本地教學水平,也可以去海京就讀,海京各種學校多如牛毛,從教授識字、數學、字母的啟蒙學校,到造肥皂的技工學校、乃至於教小孩像西洋嬰兒一樣爬的嬰兒學校,隨便你讀,哪怕你是同治皇帝來了,隻要不給假幣,一樣入學一樣畢業;你們又誓死不信耶穌,可以自己去啊,何必非要進入浸信會的學校係統?難不成都是眼紅張胖子。

所以王牧師就咬緊了嘴,就是不答應也像對老大那樣如法炮製,隻是歡迎他們子弟來韶關培德小學就讀。

然而幾個弟弟都聽說海京繁華無比,甚至聽說老大孫子學校裏還有不少貴族子弟,更是橫了心,不僅要入最大的學校係統浸信會培德學校;還要和老大孫子一個水平的,最好就是一個學校!

折騰了幾天,也沒弄出什麼進展來,幾個弟弟氣不過,眼看老大鐵了心了,不僅不幫忙,還四處給他們下絆子,幾個人一商量:我們搞不到,你也別想得到!這才給老爺子投了告密信。

老幺等於連續投了兩次。

在和老大翻臉、砸了老大家的水晶燈後第二天立刻投告密信的狠人就是老六。

要知道那時候,兄弟們隻是和老大第一次交鋒,還不確定結果如何呢。

他立刻告密,這已經不僅僅是想搞死老大的問題了,而是想連其他四個哥哥也順路搞死,誰的子弟也不能去教會學校!就給老子安心讀孔孟私塾好了!

老六其實沒有這麼心狠手辣,甚至於剛開始不打算摻和這件事:

他雖然排老六,但那是在清國不計女兒的前提上,他前麵還有幾個姐姐呢,所以他和大哥雖都是老爺子的親子,然而年齡相差很大,和老大的兒子年歲相仿。

既然年紀小,子嗣也不繁茂,隻有一個十二歲的兒子,已經跟著他跑生意了。

十二歲,就上下不沾了,識字自然是識字了,深入研究四書五經準備科舉,對已經回到宋國的家族來說,自然是有心無力,宋國不考八股文學它作甚;入洋學?又略顯年紀大了點。

所以老六最沒有心情管大哥二哥他們衝突的這些爛事,他沒有適齡的兒子或者孫子,隻是跟著隨隨大流,給幾個哥哥個麵子。

但是晚上回到家裏之後,他正妻不樂意了,和他當即吵了起來,還在他胳膊上掐了無數個黑印子。

正妻吵什麼?

自然是敏銳的發現了此事涉及到未來的分家或者分遺產。

老六年紀最小,兒子隻有一個,在各個房都子嗣繁盛的現狀下,論實力,他自然落了下風;

比如人家老大孫子都有兩個了,兒子一堆,假如分家打起架來,人家老大一房父子孫齊上陣還不笑眯眯的把形單影隻的六叔父子倆打成豬頭嗎?

而且年紀小,經驗就少,做家族生意的時候,他隻是給各個哥哥打下手的,自己並無特有的生意門路。

唯一優勢就是因為是老幺,老爺子特別寵他,給他納妾,天天催促他多生幾個兒子;但是一般而言,小兒子要麼因為父兄寵愛而英勇無畏,要麼因為溺愛而多了一身壞毛病。

老六很不幸的就惹了不少毛病:論起玩樂來:鬥蛐蛐、養畫眉、抽大煙、煙花柳巷都是好手,而做生意吃苦耐勞這樣品質就沒有多少,而且這樣的少爺往往身體孱弱,影響生殖能力。

不過沒有男人會承認自己不行,隻會講妻妾不會下蛋,一般會多多納妾,但這反過頭來又加重了他本來就沉重的負擔,不得不讓購買昂貴的壯**件來提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