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解釋原因
無論你讚同雇員與否,都要解釋你為什麼會采取這樣的立場。如果你不能解釋,在你下達決定之前最好再考慮考慮。
(11)表示信任
並非所有抱怨都是對雇員有利的。回答“是”時,你不會遇到麻煩,回答“否”時,你就需要利用你的所有管理技能,使雇員能理解並且心情愉快地接受你的決定。
在你向他們解釋過你的決定之後,你應該表示相信他們將會接受。求助於他們的推理能力,求助於他們對公平處事的認識和同等對待的信任。努力使他們搞清你所作那個決定的理由,使他們同意試一試。
(12)敞開大門
不要怕聽抱怨。“小洞不補,大洞吃苦”,這句話用於說明在萌芽階段就阻止抱怨是再恰當不過了。要永遠敞開大門,要讓雇員總能找得到你。
(13)不偏不倚
掌握事實,掂量事實,然後做出不偏不倚的公正的決定。作出決定前要弄清楚雇員的觀點。如果你對抱怨有了真正地了解,或許你就能夠作出支持雇員的決定。在有事實依據、需要改變自己的看法時,不要猶豫,不要討價還價,要爽快。
此外,美國著名管理專家佛瑞德歸納幾項原則,介紹與部屬相處的方法。
(1)不要心存成見,輕易地為屬下貼上“難纏”的標簽:每個人的個性氣質不同。隻要閣下認為他是人才,不妨禮賢下士,努力與之溝通。
(2)弄清立場,肯定對方:搞清楚你和屬下的衝突是為了公司整體的利益,還是個人的意氣之爭。
(3)建立共識,要求協助:開心見誠,剖心說話,互諒互解,使得員工明白,大家隻為“公”,不為“私”,同是一條船,理應齊心協力,奮發向前。
佛瑞德除了上文所說的原則外,還有一項就是“自剖勝於指責”。
他認為:“做主管的要多談談“我的感受”、“我的看法”,讓員工多了解自己,而不是一味地指責:“你為什麼……”、“你為什麼不……”、“你、你、你……”隻會把屬下逼進死角,心懷怨憤,伺機反撲。
如今人才難求,主管人員仍以這種態度來對待部屬,部屬不反,工作效率必受影響。
作為領導,當你受到下屬抱怨時,處理得當可以防止事態發展成更大的人際衝突,不讓它步步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