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留有餘地
人們大都很愛麵子,有時盡管明知是自己錯了,為了維護自己的麵子,有的人往往也會強詞奪理,甚至無理糾纏。遇到此種情況,除了需要掌握恰當的方式、方法外,還要注意留有餘地,給人一個下台的台階,以保全對方的麵子。因此,溝通協調,切忌把話說滿、說絕、說死,不講任何情麵、不留一點兒回旋的餘地。不然,不僅談話會充滿“火藥味”,還會招致對領導個人的敵意,形成難以化解的思想隔閡。留有餘地並不等於放棄原則和無條件的退讓。遇到一些重大的原則問題,當對方觀點分歧較大,情緒都比較激動或僵持不下時,一句“要不等我再了解一下情況後再談”、“請你回去再考慮一下,等有機會我們再談”,不僅可以緩解一下緊張氣氛,還可以給自己留下更多的準備或研究餘地。
進行相互間的溝通與交流,是一門比較複雜的藝術。準備情況、場合、時機、在場的其他人員、談話的語氣、氣氛、雙方的表情、情緒乃至眼神、手勢等,都會對溝通效果產生較大的影響,隻有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和積累,才能逐步提高。
在企業管理活動中,溝通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內容。溝通的能力對企業管理者來說,是比技能更重要的能力,營造良好的人際關係,靠的就是有效的人際溝通。實踐表明,許多優秀的管理者,同時也是溝通高手,一個成功的企業不能僅有外部溝通,由於生產力來自於企業內部,因此企業內部溝通直接影響組織效率、生產進度、生產完成率和合格率。隻有當企業和員工之間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相互理解,並使雙方利益具有最大限度上的一致,這個企業才能快速發展,並得到超高品質的產品和最大限度的利潤。
俗話說:“一個和尚有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說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協調問題。如果領導之間協調得當,不互相推諉工作,或者人人想當領導,而不顧其他人的能力和感受,必然會導致將帥不和,指揮得不到落實,影響工作的失敗局麵。
所以說,要管理好一個企業,要成為一個優秀的企業領導者,就要協調好企業內部的人際關係,也隻有這樣的領導才會是一個優秀的領導者。
協調溝通是團隊管理的生命線,也是團隊管理的潤滑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