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左右逢源,心通百通 3 領導要正確對待下屬的紛爭(1 / 2)

第九章左右逢源,心通百通 3 領導要正確對待下屬的紛爭

下屬的紛爭,主要是指人們在利益、意見、態度及行為方式諸方麵不協調,相互之間發生的矛盾激化狀態。這些衝突給正常的生活秩序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對目標的實現起著負效應影響。

在工作中有效防止和解決衝突,就要抓準矛盾焦點。無論是個人之間還是群體之間,當衝突尚未發生之時,某一矛盾積累的問題,成為雙方關注、爭執、互不相讓的焦點,如政治方麵的某個觀點,切身利益的具體項目,道德方麵的某一行為傾向,情感方麵的隔閡等。如雙方繼續在某個焦點上積累矛盾,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圍繞這一點形成衝突。

社會學家認為,一個群體間的矛盾就像是一個大氣球,必然是越積越多。因此,必須在達到爆破的極限前,先釋放一些氣,避免矛盾的激化,也就不至於形成衝突。

當人們普遍就所關心的問題作了較偏激的反應時,就會形成一種時尚心理,這種心理的突出特點就是情緒色彩濃厚,相互傳染快。這些情緒色彩顯現在外,就是對有關領導產生了較強烈的對立情緒,特別是當一部分人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時,這一特點就更加明顯。領導如不及時加以疏導,這種對立情緒就會惡化並引發衝突。對此領導必須從理順情緒入手,疏通宣泄渠道。

當下屬之間出現矛盾時,處理這種矛盾,是足顯領導管理水平的。處理得好,化幹戈為玉帛,共同進步;處理不當,矛盾終會導致“白熱化”。到此程度,領導也就很棘手。以下是妥善處理矛盾的幾個方法。

(1)冷處理

當兩名下屬出現摩擦,你首先要保持鎮靜,不要因此風風火火,甚至火冒三丈,這樣你的情緒對矛盾雙方無異於火上澆油。不妨也來個冷處理,不緊不慢之中,會給人以此事不在話下之感,人們會更相信你能公正處理。假如你自己先“一跳三尺”,處理起來顯然會不太合適,效果也不好。

當雙方因公事而發生“齟齪”時,“官司”打到你的眼前,這時你不能同時向兩人問話,因為此時雙方矛盾正處於頂峰。此時問話,雙方定會在你眼前又大吵一頓,讓你也卷入這場“戰爭”,雙方可能由於誰最先說一句話,而爭論不休。到底是先有雞後有蛋,還是先有蛋後有雞,此時是爭論不出個一二三的。這種細節問題,也委實難以證明誰是誰非。不妨倒上兩杯茶,請他們坐下喝完茶讓他們先回去,然後分別約見。單獨約見時,請他平心靜氣地把事情的始末講述一遍,此時你最好不要插話,更不能妄加批評,要著重在淡化事情上下功夫。

事情往往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兩人所講的當然會有出入,且都有道理,你在一些細節問題上也不必去證明誰說的對。但是非還是要由你斷定的。當你心中有數了,此時盡管黑白已明,也不要公開說誰是誰非,以免進一步影響兩人的感情和形象。假如你公開站在甲方這邊,顯然甲方覺得有了支持氣焰大漲,而乙方則會覺得你偏袒甲方。你不妨這麼說:“事情我已經清楚了,雙方完全沒有必要吵得這麼凶,事情過去了就不要再提了。關鍵是你們要從大局出發,以後不計前嫌,精誠合作。”相信經過幾天的冷靜,雙方都有所收斂。你這麼一說,雙方有了台階下,互相認個錯,也就一了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