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左右逢源,心通百通 2 領導要引導好內部的競爭(1 / 1)

第九章左右逢源,心通百通 2 領導要引導好內部的競爭

公司內部有競爭是必然的,有競爭,員工才有危機感,才有進取意識,才有壓力,才會保持不懈的鬥誌,公司才會發展。領導在麵對競爭的時候,要做到以下幾點:

(1)有限度地鼓勵紛爭

競爭是促進進步的原動力。有限度地鼓勵紛爭,不一定要做出非常明白的表示,以暗示或默認的態度,讓紛爭的雙方獲得鼓勵。不過這種獲得上級鼓勵的紛爭,如果雙方不知自製的話,後果也是相當嚴重的。

鼓勵紛爭,應用於雙方都有爭勝的“野心”,欲求工作上的表現或建樹。如果有“私心”介入的話,你立即出麵澄清、調和,阻止紛爭的擴大。否則,將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2)把紛爭當做考驗部屬的機會

領導者常常需要物色一位接班人,這位接班人無疑要在自己得力的下屬中選擇。下屬的考核,平常當然是以能力、績效、品德等項目來評定。當下屬之間發生紛爭時,也可當做考核的機會。此時你可由雙方所爭論的問題、立場、見解或動機,去了解他們的修養、氣度、眼光、忠誠等。據此作為你物色接班人的參考。

但有時紛爭一開始就被認為是一場無意義或不會有結果的爭執,為避免雙方將事態擴大,領導應立刻出麵阻止或表明態度。出麵阻止或表明態度很可能造成雙方或一方的不滿,所以你要立刻私下加以安撫,免得任何一方認為他已失寵或失去信任,造成對你的懷疑或猜忌,使你失去一位得力的助手。

除非紛爭的雙方都是有修養,識大體的君子,否則,圓滿和諧的結局很不容易達成。因為紛爭大多起因於名利的追逐,彼此的動機與目的大抵如出一轍,心照不宣。目前雖因領導者出麵調和,雙方暫時偃旗息鼓,可是,裂痕與尷尬卻一時難以消除,難免日後雙方又為一些“陳芝麻、爛穀子”的舊賬,再起紛爭。

(3)調整職務

雙方的紛爭,有時很可能出於本位主義的作祟,以致攻擊對方所屬的部門或所掌的職權,盡力維護自身的立場。本位主義的產生,一方麵固然是人的本能,另一方麵也可能由於溝通不夠。如果可能的話,將雙方對調職務,也許紛爭的情形即可消解。不過,這也要看工作的性質及雙方的特長而定,不可盲目調整,以致局麵愈搞愈糟。

下屬之間有紛爭,領導切忌在不明情況時就偏袒某一方。除非你已準備失去另一方的忠誠,否則,最好不要介入。這樣,你才能處於客觀,出以公正,使企業不因紛爭而受到損害。

(4)兼聽則明

中國有句古話,“偏信則惘,兼聽則明”,是說隻有同時聽到兩種不同意見,才能在分析比較的基礎上避免片麵性,得出正確結論。

有不同意見,通過爭論,各抒己見,可以找出其中的缺點與瑕疵,加以彌補,可以肯定優勢,加以發揚。在對立的衝突中,方案得到不斷地修改、更新、完善,真正成為經得起推敲的最佳方案。

所以,沒有反麵意見時不宜草率作出決策。

企業領導者要引導好內部的競爭,如果造成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內部自相殘殺,那麼一個企業就很難贏得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