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與罰》——罪人的新生】 現代派的“鼻祖”——《罪與罰》第四(1 / 1)

【《罪與罰》——罪人的新生】 現代派的“鼻祖”——《罪與罰》第四

俄國十九世紀時期有很多優秀的現代派小說,這些優秀的小說大部分都著重描寫了現代人的心理問題。在這些文學作品中,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可以說是描寫現代人心理問題的第一部作品。正是由於這個原因,《罪與罰》才被人們尊崇為“現代派的鼻祖”。

作為“現代派的鼻祖”,《罪與罰》不知影響了多少熱愛文學的讀者,它真實地向大家展現了犯罪的心理過程,也深刻地揭露了人性的醜惡。不僅如此,《罪與罰》還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俄國社會底層人民的悲慘命運。正是通過對他們淒慘遭遇的描寫,陀思妥耶夫斯基嚴厲地批判了俄國資產階級的黑暗和腐朽。

自然,《罪與罰》最受人們歡迎的就是它對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陀思妥耶夫斯基賦予了小說的主人公拉斯柯爾尼科夫雙重的性格:他是一個善良而又負有正義感的窮大學生,同是也是一個性格孤僻又不愛與人交往的青年。正是由於這種雙重性格,使他從犯罪前到犯罪後的心理始終處在矛盾之中。在拉斯柯爾尼科夫看來,隻有那些殘暴的資產階級貴族死去才能使窮人擺脫悲慘的遭遇,因此他殺了那個放高利貸的老太婆。但是在殺人之後,他又無法逃脫自己良心上的譴責。於是,拉斯柯爾尼科夫陷入了極度的痛苦之中。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看來,拉斯柯爾尼科夫之所以無法擺脫這種精神上的痛苦,是因為他離開了上帝,這是上帝對他的懲罰。正是由於這個原因,陀思妥耶夫斯才刻畫了另外一位代表著上帝的索尼亞。正是在索尼亞的引導和幫助下,拉斯柯爾尼科夫才最終回到了上帝的身邊,重新信仰上帝。最後,拉斯柯爾尼科夫脫離了精神困擾,得到了新生。

《罪與罰》還真實地向我們展現了社會底層人民的遭遇:被人毆打過的騙體鱗傷的妓女、由於生活所迫而投河自殺的工人和餓得骨瘦如柴的婦女帶著孩子挨家挨戶地討飯等等。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眼中,造成上麵這些悲劇的罪魁禍首就是那些喪盡天良的資產階級:放高利貸的老太婆凶狠地向窮人們討債、狡猾奸詐的商人想盡辦法來欺騙人民和一些貴族地主們殘暴地逼迫窮人交出他們的血汗錢等等。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俄國在進入現代社會時,其社會矛盾是極其尖銳的。從這一方麵來說,我們也有足夠的理由稱《罪與罰》為“現代派的鼻祖”——描寫現代社會問題的文學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