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克利斯朵夫》——自由精神的奮鬥】 自由和抗爭的靈魂——《約翰·克利斯朵夫》第三(3 / 3)

克裏斯朵夫與朋友奧裏維合租一所公寓,奧裏維非常欽佩約翰的音樂天才和充沛精力,約翰也喜歡奧裏維的智慧清明,謙和仁愛,他們都熱愛自由。約翰隨奧裏維到平民中去,他看到了法國潛藏的生機。他要求團結抗暴,掃除貴族氣息,而奧裏維醉心宗教,夢想有一個愛一切的公平世界。他們在社會上經過幾年的激昂奮鬥之後,終於都為成千上萬的淳樸心靈埋頭創作了,他的《大衛》在法德兩國的演出獲得巨大成功,以前被喝倒彩的《伊芙琴尼亞》也被重新發現,受到熱烈歡迎。大家公認克利斯朵夫是天才,生活也因此出現了轉機。這時,克裏斯朵夫發現自己和奧裏維都愛上了工程師的女兒雅葛麗納,他主動退出,促成他們的婚約,並搬到別處居住。

克裏斯朵夫的名氣越來越大,但又一次遭到別人的陷害,出版商哀區脫收買了約翰的作品,並把它篡改出版,這使約翰很生氣,他買回了自己全部的作品,因為他不願意出賣自己的思想。

奧國大使館還邀他前去演奏。原來當年狂熱愛他、曾是他學生的葛拉齊亞,當上了奧國的伯爵夫人,當時巴黎報紙正要詆毀約翰,靠了葛拉齊亞在暗中調停,使他又一次得以脫身。不久,“五一”節那天,他和好朋友奧裏維參加遊行運動,奧裏維為救一個擠倒的孩子被人群踩在地上,約翰在混戰中刺死了一名施暴的警察,也不得不逃往瑞士。

奧維德因傷重不久死了。約翰在瑞士聞訊後,要趕回巴黎為朋友複仇。但他走錯了路,走到了德國邊境的村莊。這裏他遇見了老相識勃羅姆醫生。在醫生挽留下,約翰在他家擔任了家庭教師的職務,但他和勃羅姆醫生的妻子發生了關係。事後,他無法原諒自己的道德行為,托辭離開隱遁到一個小村裏。

在一次散步的時候,他偶遇已喪夫的葛拉齊亞,倆人沉入重逢的喜悅,雖然葛拉齊亞的兒子阻止倆人的結合,他們仍在心心相印中獲得了滿足。

十年過去了,克利斯朵夫開始重新思索人生,他感到自己為創造以道德為目標的最高藝術已無能為力了,他要在走向死亡的道路上尋找活的靈魂。終於他找到了,這就是信仰上帝。於是生命回來了,而克裏斯朵夫心中的愛也醒過來了,得到上帝恩寵的靈魂簡直是一樁奇跡”。他感到過去自己有兩種性格:“一個是創造的藝術家,完全不問道德效果;一個是行動者,喜歡推理的,希望他的藝術有道德的與社會的作用。”現在這矛盾消除了,他認為藝術和太陽光一樣,“太陽既非道德的,也非不道德的,它是生命,它戰勝黑暗,藝術亦然如此”他把上帝當作心靈的寄托和理想的歸宿。

這時,他的作品在歐洲各地演奏並極受歡迎。他在德國殺死軍官的舊案已經撤銷,在法國打死警察的事也被人遺忘。他可以自由來入於德法之間。但約翰想逃避巴黎的傷心往事,自願留在瑞士。在葛拉齊亞的支持下,他接受了巴黎的邀請,去指揮幾個音樂會,他的演出引起巨大轟動,連過去反對他的人也捧他了。

晚年的克利斯朵夫譽滿歐洲,他繼續創作,但他的作品已不像早年那樣風雷激蕩,晚年作品便變得和諧恬靜了,它象“夏日的白雲,積雪的山峰”。

克裏斯朵夫閉門不出,他在彌留之際,腦際回想起臨終的自慰:“我曾經奮鬥,曾經痛苦,曾經流浪,曾經創造。讓我在你的懷抱中歇一歇吧。有一天,我將為新的戰鬥而再生!”

聖者克利斯朵夫背一個小孩過河。這孩子很重,他便是“即將來到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