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 章 蕭成宣見到宛晴(1 / 1)

向陽村宛晴茅草屋

蕭成墨坐在院內手裏看著這個黑木手鐲,左看右看也沒看出其中關巧,想不通這鐲子和商國的國防布城圖有何聯係。

這時藍雨進到院中來向蕭成墨彙報向陽村情況。

“王爺,向陽村村民死傷嚴重,這些商國的狗賊每到一戶百姓家中都不留活口,實在是一群畜生”藍雨說到此處心痛不已。

蕭成墨默默的搖了搖頭對著藍雨說道:“好好修繕被燒毀的房屋,全力救治百姓”

藍雨聽後領命便去了。

“六弟真是心係百姓,怪不得這一路百姓都讚頌墨王恩德”

蕭成墨聞聲看去,見是三皇子蕭成宣和溫潤前來,蕭成墨心想,蕭成宣應該也是聽到了密探的消息特意趕過來的,蕭成墨便隨手將木鐲藏於衣袖內,裝作若無其事,但卻未起身相迎,隻是拿著茶品了一口,對著蕭成宣說道:“三皇兄從小身子就不好,但卻為了這邊境百姓屈尊來到這貧寒之地,三皇兄才真真是民族大義啊!”

蕭成宣見他這麼說也隻是微微笑了笑,也不生氣,慢慢踱步走到院中,此時溫潤已經找來一木凳讓自家主子坐下,蕭成宣坐下後拿起蕭成墨為他倒得茶,蕭成宣輕輕吹涼茶水,緩緩的說道:“父皇命我和你一同徹查此事,我又豈有不來的道理,但確不及三弟早來一步,想必三弟這幾日已將此事調查清楚,無需我這個無用之人了。”

蕭成墨笑了笑客氣的說道:“三皇兄說的哪裏話,我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這妥善安頓難民的大事還需三皇兄費心安排。”

這兩兄弟心思各懷鬼胎,蕭成宣笑了笑,眼睛瞟到了桌子上的紫雲簪,這簪子是昨日宛晴無意掉落,蕭成墨撿了回來,因不會梳女子發髻,無法便隻得放在此處,隻見蕭成宣臉色一變,拿起桌子上的簪子對著蕭成墨問道:“這簪子六弟是從何處得來?”

蕭成墨見他對這簪子很是在乎便疑惑的詢問:“怎麼皇兄識得這簪子?”

蕭成宣答:“本王有一位故友也有這紫玉簪,不知是否為同一人?”

蕭成墨笑了,笑的很猖狂然後說道:“沒想到堂堂宣王竟在這窮鄉小縣有故友?哈哈哈.......隻不過你得這位故友已經..........死了!!!”

蕭成墨故意嚇了嚇蕭成宣就想看看他與這位女子到底有何關係。

蕭成宣聽到蕭成墨說她死了震驚的一句不言,他不信怎麼再見就天各一方了呢?

蕭成墨見到一向心思沉穩的三皇子,如今卻因為一個女子而內心慌亂,心想這女子一定與他之間的關係不一般,難道是他也知這女子與密探有聯係。

蕭成墨見平日不苟言笑的蕭成宣總算被自己捉弄了一回心滿意足的說道:“那女子被盜賊追殺被我救下又因體力不支暈倒了,現如今在房中休息”

蕭成宣聽到毫不猶豫的便起身向房中走去。

蕭成宣推開屋門便見到一身紫衣女躺在床沿,緊閉著雙眼,那如蒲扇的睫毛在慘白的小臉上顯得更濃密,

是了,這就是自己一直要尋的人,卻不想在這遇到。

蕭成宣輕輕走到床沿,將宛晴露出的手蓋進被子裏,卻看到宛晴手上纏的紗布,動作更加輕柔像是碰到易碎的寶物。

蕭成墨在屋外看著蕭成宣像對待珍寶一樣愛惜眼前的人,雖還不知他是否知道此女與密探有關,但不難看出蕭成宣對待此女異常關心,想是關係非同一般。

過了會蕭成宣走出來對著蕭成墨說道:“六弟最近已是操勞不已,我會讓溫潤協助藍雨安頓好村民,至於我這位朋友我會親自帶回..........”

“哎!皇兄憐香惜玉我懂,但此女子還有些事未與我交代,皇兄還不能將人帶走,還是等這位姑娘醒來再說吧。”蕭成墨毫不猶豫的拒絕了蕭成宣的要求,心想此女子事關這木鐲之事,絕不能讓他輕易帶走。

“六弟,我這位朋友隻是一女流之輩,不知有何事需向你交代”蕭成宣見他拒絕了自己的請求也有些不悅,語氣也有些冷淡。

“我想堂堂宣王不能不知此次邊境禍亂是與密探得到商朝國防布城圖有關,此女子是最後一位見到密探之人,所以等她醒來我還需得好好審問,所以人還不能交予你,還望皇兄海涵。”

蕭成宣對上蕭成墨的眼睛,兩人誰也不示弱一點。

過了會蕭成宣答道:“好,那我便等她醒來與六弟一同詢問。”

蕭成墨看著他,沒有答話,坐下喝起了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