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宮
背景:
①1856年,英國為展示工業革命成果,炫耀綜合國力。同時為扭轉社會審美,改變對維多利亞風格無節製模仿的社會風氣,在英國倫敦海德公園舉辦世界博覽會。
②由於場地工期較短,建築師約瑟夫·帕克斯頓根據建造溫室大棚的原理運用玻璃和鋼鐵設計了世界上第一座玻璃和鋼鐵結構的建築——水晶宮,又名玻璃方舟。
③完全擺脫傳統建造方式,體現最為原始的工業特征,結構為長方體階梯式,頂部有半圓形拱頂,開創了標誌化構件、裝配式建造、玻璃鋼鐵建築的先河。
評價:
①促進了設計思想的發展,激發了對於設計功能性和簡潔性的討論。
②突破了舊有的傳統建築風格、材料、形式、建造方式的形式美法則。
③宣告了新技術和新材料可以用於設計。
④啟發了設計中追尋功能與形式統一。
⑤最重要的是敲響了現代主義設計探索的鍾聲,並且引發了工藝美術運動的到來。
⑥在美學上是失敗的。
約翰·拉斯金(1819年-1900年)
①約翰·拉斯金是19世紀英國設計教學家、理論家、哲學家、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理論奠基人。對世界現代設計思想的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②代表作《現代畫家》、《建築的七盞明燈》、《威尼斯的石頭》
設計思想:
①強調設計的重要。提出設計與藝術雖然有相似處,但卻是兩種性質不同的範疇,藝術應該分為大藝術(造型藝術)和小藝術(設計),更應該注重小藝術即設計。
②強調設計的社會功能。認為設計是為大眾服務的,而非少數人的特權。主張設計的民主性,反對精英主義設計,具有早期社會主義設計思想。
③主張恢複中世紀手工藝、行會精神、哥特風格。尋找真摯誠實設計為社會提供純樸產品。注重實用性具有早期功能主義傾向。
④主張師法自然。在自然中尋找設計真諦。即真善美的產品。反對設計的虛偽、邪惡和醜惡。認為好的設計是與自然相統一的設計,而非源於對古典的模仿借鑒。
⑤認為設計隻有兩條路可走:
a.一是對現實的觀察。主張觀察自然。
b.二是對表現現實的構思與創造能力。主張把這種觀察貫穿到自己設計中。
⑥設計主張:
a.強調設計的功能與形式的關係。
b.采用自然形式。
評價:
①他的設計理論具有強烈的民主和社會主義色彩也非常混亂。既強調為大眾,又主張從自然和哥特風格中尋找出路,這顯然不是為了大眾的;既然包含社會主義色彩,又包含對工業化的不安。
②發現了工業化給藝術帶來的問題,雖然隻停留在理論層麵,沒有實踐,但是為了之後的莫裏斯奠定了完美的理論基礎。
③對水晶宮和博覽會展品提出尖銳批判,並提出個人設計見解,啟發並為當時藝術家和設計師提供借鑒。在他的號召下,設計開始追尋功能與形式的統一。
工藝美術運動
①工藝美術運動是興起於19世紀下半葉的英國,隨後席卷歐美的一場設計運動。
②這場運動的領袖人物是約翰·拉斯金和威廉·莫裏斯。主要參加者有查爾斯·沃賽、菲利普·韋伯,克裏斯多夫·德萊賽等。
③是有史以來第一場大規模風格運動,對於建築、家具、紡織品和平麵設計都產生了不小影響。
④目的的是為了解除工業化對傳統手工業的威脅,並提高設計水準。企圖通過恢複中世紀手工藝、行會精神和哥特風格來宣揚其設計的民主性。
背景:
①針對家具、室內產品、建築設計的工業批量化生產所造成的設計水準下降的局麵。
②藝術與技術相分離,工藝產品粗製濫造。
直接原因(導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