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風格
起源於11世紀下半葉法國,13-15世紀流行於歐洲的建築風格。 常被使用在歐洲堂、城堡、宮殿及部分私人住宅中。其基本構造是尖拱和肋架拱頂,整體風格為高聳消瘦。
特點:高聳、陰森、 詭異、神秘、恐怖、吸血鬼。
①顏色:暗色搭配是哥特式裝修風格的突出特點。
②裝飾:複雜而又華麗的裝飾設計,讓人感到神秘詭異
③情感:但其深入到靈魂深處的情感表達則隱藏在冷冷外表之下,隱約會覺得溫暖與熱情。
巴洛克風格
17世紀至18世紀中期在歐洲(意大利)盛行的一種藝術風格,興起和宗教相關。
特點:
①反對古典主義和文藝複興時期風格所提倡的均衡節製、簡約。
②追求華麗、富貴和矯揉造作的表麵裝飾處理手法,突破古典藝術的常規。
③磅礴大氣、對比強烈、 色彩富麗、 富有動感、 注重光的效果、追求空間的無限。
④以教堂居多隨後影響家具和室內計。追求雕塑繪畫、建築的融合統一。
評價:
①充分顯示了當時追求財富, 顯示地位的社會風氣。
②同時也反映了工業生產來臨之前歐洲手工藝的高度發達。
③僅僅停留在社會上層,而非廣大人民群眾所享有,因此是少數人的設計風格。
洛可可風格
18世紀興起於法國、遍及歐洲的一種藝術形式或藝術風格.盛行於路易十五統治時期。該藝術形式具有輕快、精致、細膩、繁複等特點。
特點:
①具有纖細優美的女子體態特征,曲線裝飾十分複雜且華麗。
②非對稱設計,常使用自然形態元素作為裝飾動機,例如舒卷伸長的植物藤蔓、玫瑰和貝殼等。
③運用十分嬌豔的顏色,例如粉紅、天藍、 青草綠等並且常用鍍金裝飾線條。
➀家具腿部彎曲舒卷,展現自然傾向,同時鍍金並鑲嵌貝殼珠寶,十分富麗。
⑤在法國受到中國明清家具的巨大影響,又被稱為中國風格。
評價:
①從根本上講是巴洛克風格的延續,充分顯示了當時追求財富, 顯示地位的社會風氣。
②同時也反映了工業生產來臨之前歐洲手工藝的高度發達。
③僅僅停留在社會上層, 而非廣大人民群眾所享有因此是少數人的設計風格。
新古典主義設計運動
是資本主義初期最先出現在文化上的一種思潮。 設計領域是指18世紀60年代以建築為中心的古典複興, 以英國、美國、法國等一些歐美國家所代表的古典折中主義運動,稱之為新古典主義設計運動。
在法國,新古典主文最集中的代表是“路易十六風格”和路易十六(1754-1793年)與之前的幾個國王時期的風格最大的差異,在於以前的彎曲線條為主的設計風格在這個時期開始消退,讓位給嚴肅、端莊、 典雅的新古十天風格家園多用首線、幾何形式、 受古希臘、古羅馬家具影響很大。家具設計上細節裝飾減少,,突出趣味性。
拿破侖上台後, 組成了法蘭西第一帝國,他依然崇尚新古典主義,尤其注重古羅馬風格。 拿破倉上任(1804至1814年),這段時期的設計風格叫作“帝國風”,是法國新古典主義最後一個風格時期。 拿破侖帝國時期的大量建築, 代表了法國古典主義複興運動的最高潮,這些建築凸現了拿破心對於古羅馬建築的喜歡愛,也體現了掌握政權之後的資產階級在建築上的新要求。
以建築藝術為代表。 主要特征是追求藝術形式的紀念性、宏偉性、嚴整性和序列性“雄偉”和”壯麗“是其不懈追求的審美理想。
代表作品:英國英楷蘭銀行、 法國雄獅凱旋門、美國白宮。托馬斯·齊彭戴爾、喬治·赫普懷特是這個階段最重要的設計師。
背景:
文藝複興之後:
①新興資產階級的財富日益增加,實力日益增強。
②法國大革命啟蒙思想、 德國溫克爾曼美學思想、 意大利龐貝古城等一係列重大考古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