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當時以莫裏斯為代表,舉行工藝美術運動的展覽。
②莫裏斯紅屋的建成,為工藝美術運動奠定了基礎。
③知識分子懼怕工業化的來臨,企圖退化到理想的中世紀哥特時期去。
④潘克星頓用鋼材和玻璃製造了水晶宮,開創了兩種新材料的運用。
④目的的是為了解除工業化對傳統手工業的威脅,並提高設計水準。企圖通過恢複中世紀手工藝、行會精神和哥特風格來宣揚其設計的民主性。
威廉·莫裏斯
①威廉·莫裏斯是19世紀英國設計師、建築家、設計理論家、社會主義者、約翰·拉斯金的工藝美術運動設計理論的第一個真正實踐者。被英國譽為“世界現代設計之父”。
②設計領域廣泛,手工藝技術精湛,所有產品都由他親自設計並生產,例如家具、牆紙、掛畫、書籍封麵等,他和其他工藝美術家共同根據自然紋樣設計了全新的字體形式和大量排版形式。
③代表作品是和菲利普·韋伯於1859年設計的紅屋,代表著作有《烏有鄉消息》、《橋沙集》。
設計背景:
①深受約翰·拉斯金的影響,認為“好的有道德的社會才能培育快樂的工人、才能生產優秀的設計及產品”。主張英國社會重新找回中世紀精神。
②設計原則:
a.強調了設計大眾化和團隊化的大眾精神,設計為千千萬人服務而不是為少數人服務。
b.設計工作不是個體勞動,而是集體協作活動。這兩條原則被現代主義設計發揚光大。
③反對嬌柔造作,華而不實的維多利亞風格,主張設計的誠實、誠懇,提倡東方主義風格,自然主義風格、哥特式風格和中世紀風格。
④強調設計產品審美性與功能性的關係,反對機械化工業生產,提倡手工藝生產。
⑤反對為少數權貴服務,提倡為大眾服務。
評價:
①在嚴格意義上講並非“世界現代設計之父”,因為他反對現代設計的基礎——工業生產。
②一方麵,反對維多利亞風格矯揉造作的繁瑣裝飾和其他任何古典複興風格。認為隻有中世紀哥特風格才能挽回日益頹廢的手工藝,才能使設計回到那個真實、質樸、高質量、具有民族特色的時代。
另一方麵,手工藝的確能使工業產品的外觀得到改善。但是過於追求手工藝會導致產品昂貴,以至於平民大眾負擔不起,從而偏離為大眾服務的實質。
紅屋
①紅屋是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的代表作。因為磚瓦都是紅色的,被稱為紅屋。由威廉·莫裏斯和菲利普·韋伯於1859年共同設計。外表敦厚,內部舒適。
②具有創造性,一反當時住宅經常采用的對稱布局,平麵呈L型布局,是非對稱性的,功能良好的。
③完全沒有表麵粉飾,采用單純的紅磚,既是建築材料,又是建築構思。建築結構完全裸露。
④具有不少哥特式風格的細節特點,例如塔樓和尖頂。
⑤由於反對維多利亞風格而廣受好評,為工藝美術運動整體風格打下基礎。
⑥使威廉莫裏斯意識到大眾對設計的廣泛需求,他希望能提供好的大眾的設計,反對維多利亞風格的壟斷,糾正當時流行的矯揉造作,抵禦來勢洶洶的工業革命浪潮。
⑦是英國哥特式建築和傳統鄉村風格的完美結合,使建築和環境完美結合在一起。
查爾斯·沃賽
①查爾斯·沃賽是19世紀英國著名建築師和家具設計師,英國工藝美術運動時期代表人物。
②與莫裏斯相比,設計更加實在,容易大批量生產和接近工藝美術運動‘’為大眾服務‘’精神實質。
⑤家具簡練流暢,少有中世紀風格特征出現,具有簡約圖案和特有清新的感覺。
④設計多使用橡木,少量裝飾用金屬構件點綴。簡潔大方、優美流暢。
⑤1900年,設計自用住宅——果園住宅,與紅屋有異曲同工之妙,充分繼承和發揚了威廉·莫裏斯的思想,是英國工藝美術運動全盛時期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