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很大,離碼頭也不遠。

這裏到處都是擺放好的桌子,前麵還各自貼著一個紙做的銘牌,青原鎮馬場、洛城市鋼鐵廠、洛城灣造船廠等等係列。仔細一問,馬場雇傭的是有經驗的馬夫,包一日三餐,發工作服,做六休一,工資每個月12元。天啊,十二元,刨去每個月其他花費,還能掙下兩畝地。好工作,可惜人家隻要幹過馬夫的人,大家都是一輩子在田裏刨食的人,馬夫哪裏幹過。很多人一輩子都還沒見過馬呢。

不會養馬,沒關係,可以做學徒或者養牛羊什麼的,實在不行,剪羊毛也行啊。不過工資麼,就隻有十元了。

那也好啊。也能落下一畝半的土地。

不急,先問問其他,馬夫都能12元。那幹其他活呢?

鋼鐵廠,這活都沒幹過,鋼鐵是什麼大家也都不知道,不過工資高啊,就算學徒每個月都是15元,工作三年轉正那直接就是30元每個月。包一日三餐,發工作服,做六休一,如果幹成師傅了,那還能帶徒弟,帶徒弟也不是白帶,一個徒弟出師又是50元啊。雖然大家夥不會,不過鐵匠不少,先從學徒幹起唄,這玩意上手也快。

洛城灣船廠,這要的是木匠、漆匠和船匠,包一日三餐,發工作服,做六休一,每個月直接20元,大家都是靠海的人,船也見過不少,這是個好活兒。

十來個招工點立馬被移民們團團圍住,隻要能進入這些公司,就連家屬工作也歸工廠包了,每個月也有幾元錢的工資。

不過不好的是,移民們必須先還掉坐船到這裏的船費之後,才能在這裏購買土地,而且還要工作一年之後,大家夥才能獲得那個什麼臨時居住權。

王其山掰掰指頭好好算了算,120元的船費就按最低工資還的話,起碼也要一年半才能還掉啊。再加上買土地,零零碎碎什麼的,也得三年才能置辦齊全。

不過好在還掉錢之後,就能買到土地了,這裏的糧稅也不多,三成每年的糧稅繳清,也能留下不少糧食呢。

算好了帳的王其山拉著白楊走向鋼鐵廠的招工處,要求上工。雖然自己以前是軍戶,幹的其實也就是農民的活兒,不過不是說可以當學徒麼,工資少點就少點,三年之後不就高了麼。

結果工作人員告訴王其山他技能不足,就算當學徒,也得有點兒鐵匠經驗什麼的,如果當學徒,自己歲數大了點。

歲數大?自己才26歲啊,當學徒不可以慢慢學麼。

工作人員又說,超過20歲之後,人的接收能力減弱,學習知識花的時間太長......接收能力什麼的,王其山不懂。但是意思明白了,不要。不過白楊倒是適合當學徒,他才19歲,不算晚。

二人商量之後,認為還是一起工作的好,這裏人生地不熟的,也要有個照應。於是,二人結伴,又轉悠了好幾個桌子,都被告知要麼人數夠了,要麼技能不足或者年齡偏高。

被晾在這裏了。兩人大眼瞪小眼,又看看四周和自己同樣遭遇的青年漢子們,一時間呆了。

看著鄉親們大都找到了工作,開始收拾細軟跟著各個工廠的人一一離開,大家都心急如焚。

現在隻有三個招工處沒去過了,一個是農場的地兒,不過那裏工資太低了,一個月下來也才5元工資,要還掉國家船費,還要買地,這得多久。不過也並不是無人問津,好幾個漢子想了想,沒辦法了,幹吧。這裏總比大明那邊好得多。工資少點也就少點了,好歹還能吃飽。

另外兩個地兒分別是陸軍招兵處和海軍招兵處,兩處合在一塊兒,都站著十來名神情冷漠的士兵,一臉的悍然,兩名軍官坐在桌子後麵,笑嘻嘻地看著還在廣場上停留的數百年輕漢子們。

“看著幹嘛,過來吧!”孫雲站了起來,朝著年輕人們說道。

聽著孫雲像是命令一樣的話,眾人還是麵露遲疑,不過不敢忤逆他的意思,隻好不情願的走了過去。

王其山走在最前麵,白楊緊隨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