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大典當然是早就決定好的事兒,接受過天朝教育的穿越眾們一直對這種能夠增添民眾凝聚力的事兒樂此不疲,雖然洛城和南城以及剩下的青原鎮上空都已經飄揚上了三色星環旗,雖然海軍的戰艦上早就懸掛上了國旗,雖然費時費力,勞民傷財,但這種必要的形式是值得西華共和國大辦特辦的,未來的西華史也需要這樣一個美麗的噱頭以供後人追思和緬懷。

無法避免的,穿越眾基本套用了常規套路,閱兵,講話,禮炮,高唱國歌,軍歌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考慮到目前士兵們的不足和新入伍的士兵們需要招募和訓練,正式的開國大典被安排在了三個月之後舉行,小型的國旗的製作等等準備工作也需要時間。總之,按照國家委員會的要求開國大典不是走形式而且要給西華的國民們一次真正的國家意識洗禮,要讓他們對這個充滿幸福的國度打上愛護的標簽。

於是,整個國家就在委員會的要求下運轉起來。

軍隊是國家的脊梁,這句被無數史實驗證過的真理不容置疑。縱觀人類的發展史,其實就是一部入侵與反入侵的把戲。隻有不斷競爭的追趕才能使這個世界不斷向前、發展壯大。人類是一個群居的動物,天生的荷爾蒙讓人類在這種群居的社會中學會了攀比和拚搏。也正是這種攀比的心態促使了社會的發展,而社會的發展除了社會結構的不斷變化,更多的則是民族之間的不斷廝殺。所以,人類發明了武器以及建立了軍隊。

一個真正成熟的國家必然有一個成熟的軍隊,否則被覆滅隻是早晚。

趙世勳和王啟年一直想要擴編軍隊,在他們看來,擁有如此廣袤的土地的國家卻隻有不到400軍隊簡直就是一個笑話。不過限於當時國家人口的不足以及各方麵建設勞動力的缺失,這項擴軍計劃一直被擱置。總要填飽肚子才能想其他吧。

不過現在遠東移民的到來讓兩人看到了希望,當天晚上,陸軍司令部以及海軍司令部就分別向國家委員會提交了擴軍報告。陸軍擴軍是沒有問題的,畢竟目前南城市的問題迫在眉睫,阿茲特克聯盟的形成讓委員們看到了西班牙人對自己的忌憚和擴編陸軍的必要。討論之後,何超群大筆一揮,擴軍400,不過軍隊士兵需要進一步的混編,華裔和歐裔必須在同一個大鍋裏舀食,盡早的杜絕民族問題,就算有一天民族問題爆發,至少後人能夠掌控住軍隊這個大殺器。不過海軍的擴編就得斟酌斟酌了,西華一共才多少船,算上剛完成首航不久的勝利號,目前一共隻有兩艘船的西華海軍根本不需要太多的水手和船員。而且水手、船員、操炮手、船長的訓練也不是一朝一日的事兒。

就目前西華的情況來看,穿越眾們南下貿易雇傭的船長並不少,這些常年生活在海上的船長們是合格的,甚至在這個時代的風帆船操縱上,他們比起王啟年等人更加了解。當然,除了這些,一些必要的培訓也是必須的。

於是,在王啟年多次的要求下,委員會表示不通過擴軍計劃,但是海軍學校的計劃可以實施。目前西華共和國的適齡青少年並不算少,放任他們去幹一些體力活也顯得不劃算,還不如直接招進海軍學校為未來的西華培養一批合格的水手們來得實在。